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层螺旋 CT 小肠造影评估克罗恩病活动度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涓;郑盛;缪应雷;林辉;张帆;王玉波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 MSCTE)评估克罗恩病活动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经临床、内镜、病理学等方法证实并有完整MSCTE检查资料的克罗恩病患者68例,根据Harvey-Bradshaw指数( HBI)将患者分为活动期组41例与缓解组27例,比较两组间MSCTE表现差异;分析68例患者MSCTE表现与C反应蛋白( 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组肠壁厚度[(8.2±2.6)mm]及大强化值[(112.8±16.4)HU]高于缓解期组的肠壁厚度[(5.4±1.6)mm]及大强化值[(93.5±17.2)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活动期组肠壁分层样强化、“梳征”、系膜区淋巴结肿大、肠周蜂窝织炎、瘘管、肠管狭窄的发生率(88.5%、72.1%、77.0%、45.9%、26.2%、65.6%)高于缓解期组(29.6%、18.5%、25.9%、0、3.7%、3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缓解期组肠壁均匀强化的发生率(70.4%)高于活动期组(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期组肠周脓肿的发生率(14.8%)与缓解期组(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RP与肠壁厚度、肠壁强化值、肠系膜血管改变、淋巴结肿大、肠周蜂窝织炎、肠瘘有相关性( P均<0.05);ESR与肠壁强化值、肠系膜血管改变、淋巴结肿大、肠周蜂窝织炎、肠瘘有相关性( P均<0.05)。结论 MSCTE能充分显示肠壁表现及肠管外并发症,对评估克罗恩病的活动度有重要价值。 CRP、ESR与MSCTE表现之间的相关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 炎性肠病45例手术治疗及疗效评价

    作者:金小顺;尹路;何永刚;林谋斌;韩意;张浩波

    目的 探讨炎性肠病的手术治疗方法 及疗效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6年经外科手术治疗的45例炎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诊手术16例,Crohn病9例,溃疡性结肠炎(UC)7例.择期手术29例,Crohn病4例,UC 25例.其中13例Crohn病患者行小肠部分切除6例,内瘘者行小肠及结肠部分切除、吻合术1例,回肠穿孔修补术1例,腹腔镜下小肠部分切除5例.32例UC患者中,行全结肠、部分直肠切除、直肠黏膜剥除、回肠贮袋肛管手法吻合术(IPAA)手术25例,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造口术3例,行单纯回肠造口术4例.治愈27例,好转14例,死亡4例.结论 炎性肠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型克罗恩病的疗效

    作者:周伟;刘威;项健健;戚卫林;杨晓燕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型克罗恩病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137例复杂型克罗恩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资料及短期预后.结果 137例复杂型克罗恩病患者中81例行腹腔镜手术,其中24例(30%)中转开腹手术,同期56例患者行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完成组在术中出血量(50 ml比100 ml,Z=-4.84,P<0.001)、造口率(28%比45%,x2=6.03,P=0.05)、术后排气时间(3d比4d,Z=-3.69,P=0.001)及术后住院时间(8d比14 d,Z=-5.41,P<0.001)方面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结论 复杂型克罗恩病的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选择合适患者、积极有效地术前优化策略及手术经验的积累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Crohn病 腹腔镜
  • 克罗恩病肠段切除术后腹腔感染性并发症的预测因素分析

    作者:朱艺斌;周伟;戚卫林;刘威;项健健;杨晓燕

    目的 分析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肠段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性并发症(intra-abdominal septic complications,IASCs)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6年 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因CD并发症行手术治疗1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IASCs组和非IASCs组,针对可能与术后IASCs有关的临床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术后IASCs的预测因素;采用ROC曲线进行预测诊断价值分析.结果 本组173例CD患者中术后发生IASCs 15例,发生率为8.7%.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CRP≥10 mg/L(OR =4.920,95%CI:1.137~21.287,P=0.033)是CD术后发生IASCs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腔镜手术(OR=0.070,95% CI:0.007 ~0.701,P=0.024)是CD术后发生IASCs的独立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CRP水平对预测术后IASCs具有诊断价值,其曲线下面积为0.729.以术前血清CRP=10.75 mg/L为佳截断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和67.1%.结论 术前血清CRP水平是CD患者术后发生IASCs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腔镜手术是CD患者术后发生IASCs的独立保护因素.

  • 克罗恩病合并回肠乙状结肠瘘的外科处理

    作者:周伟;项健健;刘威;徐亮;夏帮博;曹倩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合并回肠乙状结肠内瘘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克罗恩病合并回肠乙状结肠内瘘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方法、手术方案及治疗结果.结果 13例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确诊或疑诊回肠乙状结肠内瘘12例.13例患者均采取回肠末端或回盲部切除,其中乙状结肠瘘口采取修补术11例,部分切除术2例.11例患者采用临时性回肠造口,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发生感染性并发症3例.结论 克罗恩病合并回肠乙状结肠内瘘多数可以在术前确诊(或疑诊),治疗需要根据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 26例克罗恩病患者外科手术病例分析

    作者:王正林;胡祥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8月至2010年8月外科治疗的26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1~13年.结果 术前确诊克罗恩病患者11例,误诊率57.7%.临床表现以肠梗阻为主占57.7%,其次消化道穿孔和消化道出血分别占26.9%和15.4%.以急腹症表现23例,占88.5%;全组均经手术治疗,其中小肠部分切除10例,回盲部切除4例,右半结肠切除7例,左半结肠切除4例,回肠结肠短路术1例.7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死亡1例.1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69.2%.16.7%(3/18)患者死亡,27.8%(5/18)患者明确复发,55.6%(10/18)患者无克罗恩病复发症状.结论 克罗恩病临床表现多样,外科手术病例多以肠梗阻、出血等急腹症为主,术式选择和规范化手术方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肠内营养联合雷公藤多甙诱导克罗恩病缓解的研究

    作者:龚剑峰;钮凌颖;魏晓为;朱维铭;李宁;黎介寿

    较高,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2% vs. 55.0%,P=0.091).治疗4周时治疗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12周时后治疗组的BMI、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4周及12周营养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而雷公藤单药治疗对改善营养学指标作用不大.结论 肠内营养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可使活动期克罗恩病获得有效缓解,在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的同时可避免激素治疗的副作用.

  • 活动期与缓解期手术对克罗恩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的影响

    作者:左芦根;李毅;王宏刚;朱维铭;曹磊;张伟;龚剑峰;李宁;黎介寿

    目的 观察处于活动期与缓解期的克罗恩病(CD)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的情况,并加以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月因CD相关并发症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行肠切除吻合手术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缓解期CD(47例)与活动期CD(43例)患者术后内镜复发、临床复发、并发症发生率、拆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花费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9%和51.2%,x2=6.979)、拆线时间(t=4.124)、术后住院时间(t=8.837)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术后1年累计内镜下复发率分别为8.5%和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05,P=0.032),术后2、3年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缓解期C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伤口愈合快,住院天数短,住院花费少,且术后早期内镜下复发率低;但疾病处于活动期与缓解期CD患者在术后远期复发率方面没有差异.

  • 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对克罗恩病术后腹腔感染性并发症的预测诊断价值

    作者:李毅;朱维铭;龚剑峰;郭振;曹磊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克罗恩病术后腹腔感染性并发症(IASC)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接受肠切除吻合术的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发生IASC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IASC组及无IASC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筛选一般临床资料基线值一致的患者,终纳入IASC组17例,无IASC组37例.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d及3 d CR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IASC的诊断价值.结果IASC组患者术后1 d[(78±13)mg/L比(54±19)mg/L;t=4.633,P=0.000]及术后3 d[(103±19)mg/L比(69±21)mg/L;t=5.859,P=0.000]CRP水平高于无IASC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81.45 mg/L为截点值,术后3 d CRP水平诊断IASC发生的灵敏度为94.1%,特异度为82.9%,曲线下面积为0.90,优于术后1 d CRP的诊断价值.结论克罗恩病患者术后3 dCRP水平对术后IASC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诊断价值.

  • 围手术期联合营养支持在克罗恩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钮凌颖;龚剑峰;魏晓为;朱维铭;李宁;黎介寿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联合营养支持对克罗恩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165例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克罗恩病患者的资料.按营养支持方式的不同分为全肠内营养支持组、全肠外营养支持组、联合营养支持组,每组各55例,各组入院后除营养支持外其余治疗措施无明显差异,比较联合营养支持与全肠内营养支持、全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结果 与全肠内营养支持、全肠外营养支持组相比,联合营养支持组围手术期热卡供应较充足,短期内营养状况的改善较明显,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血小板明显升高;联合营养支持组疾病缓解率为80.0%,高于全肠内营养支持、全肠外营养支持组的76.4%和74.5%;联合营养支持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0.9%,明显低于全肠内营养支持、全肠外营养支持组的25.4%和18.2%;联合营养支持组住院时间相对缩短,住院费用较少.结论 对于围手术期克罗恩病患者,联合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全肠内营养支持与全肠外营养支持.

  • VLA-4单克隆抗体那他珠单抗(Natalizumab)动员人CD34+造血干细胞的临床研究

    作者:Zohren F;Toutzaris D;Klarner V;周立群;来晓瑜

    VLA-4是表达于造血细胞表面的β-1整合素家族的α-4亚单位,是与CD34+细胞动员和迁移有关的黏附分子.骨髓来源的CD34+细胞VLA-4表达量显著高于外周血CD34+细胞,提示VLA-4的表达与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有密切的关系.VLA-4单克隆抗体那他珠单抗(Natalizumab)被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Crohn病等,本研究旨在探讨Natalizumab在动员CD34+造血干细胞中的作用.

  •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儿童克罗恩病的效果分析

    作者:罗优优;余金丹;赵泓;彭克荣;楼金玕;马鸣;陈洁

    目的 观察英夫利昔单抗对儿童克罗恩病的疗效,探讨英夫利昔单抗相对于激素及免疫抑制是否存在治疗优势.方法 将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8岁克罗恩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儿童克罗恩病活动指数(PCDAI)>10;英夫利昔单抗或激素诱导缓解治疗;英夫利昔单抗、免疫抑制剂或美沙拉嗪维持治疗;激素诱导缓解患儿需随访1年以上.将所有患儿分为英夫利昔单抗组和激素组,在治疗后2、4、8、12、24及48周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药物不良反应,计算PCDAI、克罗恩病内镜下活动指数(CDEIS).评估患儿的临床应答、临床缓解、复发、黏膜愈合程度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纳入完整病例22例,其中英夫利昔单抗组和激素组各11例.英夫利昔单抗组在第2、4、8周临床缓解分别为6、5、7例;激素组分别为6、9、9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0.00、3.14、0.92,P均>0.05).英夫利昔单抗组在第2、4、8周的临床应答例数分别为8、8、11例;激素组分别为8、9、9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0.00、0.26、2.20,P均>0.05).英夫利昔单抗组及激素组患儿PCDAI在第2、4、8周均明显低于第0周(P均<0.05).在第2、4、8周,两组PCDAI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英夫利昔单抗组第12、24、48周的维持缓解比例分别为8/11、7/8、3/5;激素组分别为7/11、9/11、8/1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治疗第8周,英夫利昔单抗组及激素组分别中有7例和9例患儿成功诱导缓解.在第12、24、48周两组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83、0.09、1.00,P均>0.05).在第24周,英夫利昔单抗组年龄别身高(HFA)Z评分变化值较激素组显著增高(P<0.05).其他观察点,两组HFA Z评分的变化值比较及体质指数(BMI)Z评分的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英夫利昔单抗组中有3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激素组中所有患儿均出现满月脸等不良反应.结论 英夫利昔单抗对儿童克罗恩病的诱导缓解率与激素类似.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不良反应较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少.

  • 磁共振小肠造影在儿童小肠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楼金玕;赖灿;陈飞波;陈洁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小肠造影(MRE)在儿童小肠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4年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行MRE检查92例患儿,回顾性分析MRE的影像特点,结合终临床诊断来探讨MRE的诊断价值.结果 92例患儿(平均年龄9.1岁,其中男61例、女31例)完成MRE检查,耐受性好,无并发症.11例(12%)肠管充盈欠佳,部分肠管显示不清.阳性表现者共66例(72%).30例克罗恩病患儿MRE均发现病变肠管,16例发现肠道外病变,29例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病变,22例行胶囊内镜检查,发现病变20例.7例肠梗阻MRE均表现为肠管扩张,其中4例显示梗阻部位.5例小肠肿瘤患儿MRE均发现肿块.4例肠结核患儿中有1例MRE显示肿大淋巴结伴环形强化.9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儿MRE显示肠壁强化.MRE所示肠管异常主要为肠壁增厚及强化、肠腔狭窄、肠管扩张等.结论 MRE检查安全、可靠,能很好地显示肠道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是评估累及小肠相关疾病有价值的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克罗恩病儿童.

  • 以克罗恩病为主要临床表现的X连锁凋亡抑制因子缺陷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徐罗佳;罗优优;余金丹;楼金玕;方优红;陈洁

    目的 总结以克罗恩病为主要临床表现的X连锁凋亡抑制因子(XIAP)缺陷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 报道2016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收治的1例XIAP缺陷患儿的缶床表现、治疗、转归和基因测序结果,并以“克罗恩病”“XIAP”为检索词,检索2006年1月至2017年6月中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儿男,6岁1月龄,因反复便血2个月余,加重伴发热腹痛2周入院.既往1年余前曾有“噬血细胞综合征、癫痫”病史.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提示轻度贫血(血红蛋白108 g/L);超敏C反应蛋白(86 rg/L)及红细胞沉降率(46 mm/lh)均升高;粪常规白或脓细胞及红细胞阳性;血生化提示低白蛋白血症(25.2 g/L),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175 U/L、天冬氨酸转氨酶229 U/L)升高,甘油三酯(4.41 mmol/L)升高,铁蛋白(>1 650.0 μg/L)升高;小肠磁共振水成像:部分结肠、回肠肠壁增厚、强化.胶囊内镜:空肠黏膜多发小溃疡.肠镜提示结肠多发溃疡.肠镜病理:回肠末端及全结肠黏膜慢性活动性炎,部分伴小片坏死溃疡.骨髓细胞学检查可见少量吞噬细胞.诊断为“噬血细胞综合征、克罗恩病、败血症、癫痫、重度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儿童克罗恩病活动指数(PCDAI)评分37.5分.基因检测发现XIAP基因存在半合子突变c.910G>TchrX:123022501 p.G304X.父母均未检测出突变.该患儿经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及巯嘌呤、糖皮质激素口服,病情缓解,PCDAI评分0分.文献检索共9篇,其中中文0篇,英文9篇,共有111例患者,炎症性肠病样表现约占33.3%,可相继或同时存在噬血细胞综合征、脾肿大等临床表现,单一治疗措施效果欠佳.结论 XIAP缺陷患儿表现多样,在临床表现复杂、对治疗不敏感的男性炎症性肠病患儿中行基因检测,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 儿童克罗恩病维生素D缺乏状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罗优优;陈洁

    目的 观察克罗恩病患儿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季节、克罗恩病疾病活动性、疾病累及部位及激素治疗的相关性,发掘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探讨维生素D在克罗恩病的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4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克罗恩病患儿为研究对象,121名健康体检的儿童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克罗恩病患儿第一次进行25 (OH)D水平检测时的一般资料、检测时间、生长发育水平、临床表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血清25(OH)D水平及激素用药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克罗恩病患儿疾病活动度、疾病累及部位、患儿生长发育、激素治疗与维生素D缺乏的关系,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克罗恩病组中,男38例,女22例,发病年龄为9.0(0.1 ~15.3)岁,检测25(OH)D时年龄10.4(0.4 ~17.9)岁,平均病程16.3(0.5 ~92.4)个月.对照组中,男64名,女57名,平均年龄13.6(3.1~16.7)岁.克罗恩病组患儿25(OH)D水平[57.2(22.3 ~246.0)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67.3(57.3~78.4)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09,P=0.000).夏秋组(5至10月接受维生素D检测)克罗恩病患儿25(OH)D水平[63.3(22.3 ~ 246.0) nmol/L]明显高于冬春组[11至次年4月接受维生素D检测,46.8(31.8 ~83.4)nmol/L](Z=-1.994,P=0.04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10岁(OR =4.571,95% CI:1.452 ~ 14.389)、有小肠累及的病变(OR =5.211,95% CI:1.278 ~ 21.237)、CRP≥8 mg/L(OR =4.500,95% CI:1.094~18.503)及接受激素治疗(OR=4.297,95% CI:1.413~13.068)为克罗恩病患儿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小肠累及病变(OR =5.760,95% CI:1.107 ~29.978)、CRP≥8 mg/L(OR=10.436,95% CI:1.791~60.811)以及应用激素(OR=5.592,95% CI:1.380~22.664)为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结论 克罗恩病患儿存在维生素D水平低下,维生素D水平与季节相关.激素治疗、有小肠累及病变以及CRP≥8 mg/L为克罗恩病患儿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

  • 2000-2014年儿童炎性肠病184例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作者:官德秀;于飞鸿;王国丽;周锦;王大勇;聂晓璐;徐樨巍

    目的 总结炎性肠病(IBD)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变化趋势.方法 对200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184例IBD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入院时间及疾病种类分为6组:A1组(CD,2000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12例,B1组(CD,2005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11例,C1组(CD,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51例;A2组(UC,2000年1月1日一2004年12月31日)17例,B2组(UC,2005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25例,C2组(UC,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68例.分析比较6组IBD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变化.结果 184例IBD患儿中,CD 74例,UC 110例.CD的入院构成比从2000年的0.6/10 000上升至2014年的2.9/10 000;UC的入院构成比从2001年的0.5/10 000升至2014年的3.9/10 000,CD和UC的入院构成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P =0.000 5和0.004 9).61.4% (113/184)的IBD患儿属于早发IBD,极早发IBD和婴儿型IBD分别占41.8% (77/184)、26.6% (49/184).CD患儿以回结肠型(47.3%,35/74)及非狭窄非穿透型(67.6%,50/74)为主,并且有31.1%(23/74)的患儿合并肛周病变,疾病活动程度以中-重度活动(81.1%,60/74)为主;UC患儿以广泛结肠型(59.1%,65/110)为主.A2组疾病活动程度以重度活动为主(64.7%,11/17),C2组以中度活动为主(48.5%,3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P<0.001 7).结论 15年内北京儿童医院IBD患儿的入院构成比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婴儿型IBD及极早发IBD患儿所占比例较高.CD合并肛周病变常见且以中一重度活动为主,其手术率、肠梗阻、肠穿孔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UC患儿.UC病变范围广泛且疾病活动程度重.

  • 儿童克罗恩病诊断和治疗的10年临床经验总结

    作者:黄晓磊;陈洁;马鸣;王培鑫;李中跃

    目的 分析儿童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临床特点、总结10年来的诊治经验,促进对儿童CD的认识,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对1996至2005年诊断为CD的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9例,男8例,女1例,年龄6~13岁.平均病程10个月.病变单独累及小肠者3例,小肠和大肠同时受累者6例.腹痛和腹泻是常见的胃肠道症状.主要的肠道外表现为体重下降、低蛋白血症、轻度贫血、发热和低钙血症.结肠镜下主要的病变有溃疡、节段性病变、鹅卵石样改变、多发性息肉和肛周病变.1例行胶囊内镜检查见典型纵形裂隙样溃疡和鹅卵石样改变.内镜活检组织病理检查以非特异性黏膜慢性炎症为主,2例见非干酪样肉芽肿(22.2%).2例手术标本均未检出非干酪样肉芽肿.7例患儿予5氨基水杨酸(5-ASA)口服,部分加用抗生素和营养治疗,2例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现3例患儿维持长期缓解.结论 儿童CD诊断需特别强调排除感染性腹泻.CD患儿常见的体重下降和营养障碍可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合适的剂型和较大剂量的5-ASA[30~50 mg/(kg·d)]对诱导和维持缓解有较好疗效.

  • 炎症性肠病的眼部表现与治疗

    作者:郑曰忠;王思慧

    综述了与炎症性肠病相关的常见眼部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 CTE、CE、SBFT、MRE对小肠克罗恩病的诊断性系统评价

    作者:朱林林;王一平

    目的 评价CTE(包括CT肠造影法和CT肠动描记法)、胶囊内镜(CE)、MR肠动描记法(MRE)及小肠钡餐(SBFT)对小肠克罗恩病(CD)的诊断准确度.方法 遵循PICO原则检索Medline(1960~2010),PubMed,CBM,EMBASE,CCTR,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并结合手工检索,纳入评估或比较CTE、CE、SBFT、MRE对克罗恩病的前瞻或回顾性诊断试验.根据QUADAS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检测上述方法的合并敏感度(SEN)、合并特异度(SPE)、合并阳性似然比(+LR)、合并阴性似然比(-LR)及概括性受试者特征性工作曲线(SROC)下面积.结果 共纳入文献9篇,共计360例.参考标准包括:①内镜、组织病理技术及影像学方法;②回结肠镜+手术或病理活检结果.分别有4项及5项研究以①和②作为参考标准,其SEN分别为0.77(95%CI0.69~0.84)、0.86(95%CI 0.80~0.90),SPE分别为0.81(95%CI 0.72~0.88)、0.97(95%CI 0.89~1.00),+LR分别为3.44(95%CI1.61~7.32)、14.67(95%CI 5.31~40.50),-LR分别为0.30(95%CI 0.18~0.50)、0.16(95~CI 0.11~0.22),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62和0.8429.其中CFE对克罗恩病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之和大,然后依次为SBFT、MRE和CE.结论 在所比较的4种检查技术中,CTE对小肠克罗恩病的诊断准确度高.

  • 85例中国克罗恩病患者与68例美国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比较

    作者:刘庆森;李莉;罗成华;杨云生

    目的 探讨中国与美国克罗恩(Crohn)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的不同.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1985~2004年收治的85例Crohn病患者与美国克利夫兰医院(CCF)1985~2004年收治的68例Croh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301医院Crohn病患者的男女比为1.74∶1,CCF为1∶1.43.CCF患者的家族史阳性率和肠外表现发生率均高于301医院(P<0.05).301医院患者中病变累及回肠末端者(69.41%)较多,无一例累及肛周,临床表现以溃疡(65.88%)和上皮样肉芽肿(34.12%)多见,溃疡、肠腔梗阻发生率高于CCF患者(P<0.05).CCF患者中累及结肠及直肠的病例较多,肛周瘘管或直肠阴道瘘(51.47%)较多见,肛周病变、腹腔内瘘发生率显著高于301医院(P<0.05).301医院药物治疗以柳氮磺吡啶(54.12%)、5-氨基水杨酸(18.82%)及甲硝唑(21.18%)为主,CCF以激素(60.29%)、硫唑嘌呤(33.82%)、infliximab(45.59%)为主.CCF手术治疗患者明显多于301医院(P<0.01).结论 301医院与CCF的Crohn病患者临床特征存在差异,这是两者在治疗时采取不同措施的原因之一.

409 条记录 4/21 页 « 12345678...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