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80例结核性脓胸患者胸膜剥脱术术后肺功能变化的研究

    作者:吴进超;高欣悦;王丽

    目的探讨胸膜剥脱术术后结核性脓胸患者肺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0-2016年期间我院收治的符合手术指征的80例结核性脓胸患者施行胸膜剥脱术,本组80例患者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17~54岁,平均年龄(30.20±5.60)岁.全脓胸13例,占16.3%;局限性脓胸67例,占83.7%.患者手术前病程3~30个月,术前均经内科给予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4~28个月,平均(7.60±4.60)个月;均曾行4~12次胸腔穿刺抽液,平均(6.00±4.20)次;其中53例患者曾接受过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测定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大呼气峰流速(PEF)和大通气量(MVV)等,了解肺功能的变化.肺功能测定结果均按"测定值/正常预计值×100%"表示,所获得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8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术前、术后6个月肺功能监测指标FVC [分别为(70.60±10.12) %、(89.40±9.47) %]、FEV1 [分别为(68.00±9.23) %、(83.97±8.56) %]、PEF [分别为(67.20±11.04) %、(78.20±8.85) %]、MVV [分别为(60.60±15.63) %、(81.50±15.8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585、-7.812、-3.965、-4.975,P值均<0.05),术后6个月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胸膜剥脱术可有效改善结核性脓胸患者的肺功能,对于有手术指征的单纯结核性脓胸患者,手术仍是有意义的治疗方式.

  • 闭合式与开放式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对比研究

    作者:程序;韩毅;曹小庆;李云松;肖宁;于大平;周世杰;刘志东

    目的探讨闭合式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39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闭合式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组(简称"闭合式组")与开放式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组(简称"开放式组").闭合式组患者74例,男52例,女22例;开放式组患者65例,男42例,女23例.分析两组间手术治疗方式差异及两种治疗方案对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闭合式组手术时间平均为(168.8±51.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82.7±572.8) ml;开放式组则分别为(194.7±68.3) min、(842.3±733.7) ml.两组比较,t值分别为2.507、-1.438,P值分别为0.014、0.153;闭合式组手术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闭合式组术后引流量平均为(1937.9±1289.0) ml、带管时间平均为(7.7±4.6) 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15.8±7.1) d;开放式组则分别为(1822.5±1558.3) ml、(9.0±6.2) d、(17.9±10.3) d.两组比较,t值分别为0.478、-1.388、-1.384,P值分别为0.633、0.168、0.16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闭合式组患者治愈率为100.0%(74/74),开放式组则为69.2%(45/65);两组比较,P=0.000(Fisher确切概率法).闭合式组二次开胸止血发生率为1.4%(1/74)、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为1.4%(1/74)、Ⅱ型呼吸衰竭发生率为1.4%(1/74)、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为2.7%(2/74)、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7%(2/74)及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4%(1/74);开放式组则分别为1.5%(1/65)、6.2%(4/65)、3.1%(2/65)、4.6%(3/65)、9.2%(6/65)及4.6%(3/65).两组比较,x2值分别为0.000、1.125、0.013、0.022、1.648、0.410,P值分别为1.000、0.289、0.910、0.883、0.199、0.5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闭合式组总发生率为10.8%(8/74),开放式组为29.2%(19/65);两组比较,x2=10.467,P=0.001.结论慢性结核性脓胸的外科治疗中,手术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闭合式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与开放式纤维板剥脱术比较,治愈率高、术后炎症反应发生率低、总体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改良胸膜剥脱术在慢性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其亮;李军孝;许军利;霍雪娥;王直;崔渊博

    目的 探讨改良胸膜剥脱术在慢性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胸外科收治的168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行常规纤维板剥脱术治疗者92例(简称“常规组”),行改良胸膜剥脱术治疗者76例(简称“改良组”).以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数据、术后1个月末肺活量(VC)增加量、大通气量(MVV)增加量、术后1个月内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为指标,评价改良胸膜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临床疗效.结果 常规组与改良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分别为(139.6±29.6) min、(144.5±31.8)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16.2±97.1)ml、(332.7±107.8) ml]、术后24 h引流量[分别为(262.5±102.1) ml、(265.9±91.8) ml]、引流管放置时间[分别为(5.2±2.2)d、(5.2±1.9)d]及住院时长[分别为(14.1±3.9)d、(13.8±4.5)d]等临床指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6、1.56、1.07、1.96、1.37;P值分别为0.093、0.070、0.136、0.068、0.124).改良组患者术后1个月末的MVV及VC增加量[分别为(16.27±2.78)I、(0.48±0.15) L]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分别为(14.21±3.12)L、(0.34±0.11)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P=0.004;t=3.94,P=0.001).改良组术后1个月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9.21%,7/76)明显低于常规组(14.13%,1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7,P=0.007).结论 改良胸膜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临床效果、术后1个月末的MVV及VC增加量、术后1个月内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常规纤维板剥脱术,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外科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评价

    作者:阿不都亥力力·依马木;庄永胜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胸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式胸膜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结核性脓胸采用改良式胸膜剥脱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

  • 肋骨填充残腔胸廓成形术50例治疗体会

    作者:刘宝帅;姜传述

    胸廓成形术应用在单纯胸管引流感染的胸膜腔不能自行闭合,没有满意的肌肉肌瓣或不能填满脓腔,或者肺不能有效膨胀,这样需要胸壁本身塌陷来消灭残腔,行胸廓改形术.目前胸廓成形术仍是治疗慢性脓胸,支气管胸膜瘘的重要手段.大限度消灭残腔,大限度减少胸廓畸形,保证手术一次成功,是多年来临床一大难题.2003~2010年收治的慢性结核性脓胸及支气管胸膜瘘患者50例,运用分段保留肋骨,充填残腔内的新胸廓成形术[1]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胸椎侧凸后路凸侧胸廓成形术后胸腔并发症及其预防

    作者:朱泽章;邱勇;王斌;俞杨;钱邦平;朱锋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后路凸侧胸廓成形术的胸腔并发症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7年9月行脊柱侧凸后路矫形内固定术和凸侧胸廓成形术,并有完整资料的胸椎侧凸患者5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7例,女381例;年龄12~38岁,平均16.1岁.术前剃刀背畸形16°~50°,平均35°.结果:凸侧胸廓成形的肋骨切除数平均4.1根.术后剃刀背畸形2°~17°,平均7°.1例(0.2%)术后呼吸困难需间歇性吸氧,29例(5.3%)术中发生壁层胸膜穿孔,其中5例术后胸腔积液,3例气胸.6例(1.1%)患者术中并无明显胸膜穿孔,但术后出现术侧胸腔积液.结论:提高手术技巧,术后严密监测呼吸状态,早期积极处理,可减少凸侧胸廓成形术后胸腔并发症的发生.

  • 慢性结核性脓胸手术方式对肺功能改善效果分析

    作者:郭晋飙

    目的:分析不同术式对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为慢性肺结核脓胸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太原市结核病医院收治的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12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76例)和对照组(46例)。研究组行胸膜剥脱手术治疗,对照组行胸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第1天引流量、引流总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第1天引流量、引流总量少于对照组,引流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 s用力呼吸量/用力肺活量(FEV1/ FVC)、用力呼气峰流速(PEF)、肺总量(TLC)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研究组上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PaO2、PaCO2、SpO2均显著提高, pH值显著降低,研究组PaO2、PaCO2、SpO2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肺结核脓胸应用胸膜剥脱手术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其效果优于传统胸廓成形术,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采取胸膜剥脱术治疗。

  • 巨大胸骨肿瘤扩大切除并自体肋骨移植+克氏针胸廓重建1例分析

    作者:王娟;黄芳;杨兵

    对巨大胸骨肿瘤扩大切除并自体肋骨移植+克氏针胸廓重建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6岁.5 a前发现前上胸部一肿块,质硬、无痛,生长缓慢、皮肤无异常,长期自行外敷中药治疗(具体不详).1 a前,局部皮肤红肿、溃烂,并不断向深部侵蚀,在胸骨上段偏左形成一直径约2 cm,深约5 cm的深洞.洞内间断有脓血性分泌物排出,味腥臭.6个月前,在洞口右下方又长出一硬块,高约1 cm、基底部宽广、局部皮肤变薄、少量色素沉着、皮温正常.胸部CT显示:肿瘤呈不规则形,约9 cm×11 cm×10 cm,病变侵犯整个胸骨体,肿瘤后方有两处突起分别轻度压迫升主动脉和主肺动脉,两肺无异常,纵隔淋巴结无肿大(图1).患者全身情况良好,心、肝、肾功能无异常,血清免疫学等检查无异常.术前诊断:胸骨良性肿瘤?

  • 早期手术治疗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5例

    作者:张宝石;于长海;李捷;俞建琦;夏晖;李英杰

    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治疗十分困难,过去常因继发脓胸而行肌瓣填塞甚至胸廓成形术,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我院自1999年3月-2006年2月对5例全肺切除术后并发BPF的患者进行早期再次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双侧肋骨截骨结合后路矫形固定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

    作者:马维虎;廖旭昱;刘观燚;赵刘军;孙韶华;胡勇;周雷杰;徐荣明

    目的 探讨双侧肋骨截骨结合后路广泛松解椎弓根钉矫形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5年6月~2010年3月采用后路广泛松解结合双侧肋骨截骨(凹侧肋骨截骨抬高,凸侧肋骨切除胸廓成型术)矫治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18例.结果 每例凹侧肋骨抬高数为3~6根,平均4.5根,凸侧肋骨切除数为3~5根,平均3.5根,肋骨切除长度为5~6 cm.术后主弯Cobb角冠状面为45.3°(38~87°),矫正率平均为54.1%;“剃刀背”畸形7~16°,平均11.2°,双侧背部高度差3.3 cm(1.8~4.3 cm),术后1年肺活量1.3~4.5 L,平均2.5 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 0.8~3.8 L,平均2.0 L.2例出现胸腔积液,2枚胸椎弓根钉误入椎管,未累及硬脊膜.结论 后路广泛松解和一期双侧肋骨截骨术可显著改善侧凸的柔韧性,提高矫形效果,对肺功能无不良影响.

  • 慢性脓胸12例治疗体会

    作者:徐宝珠;张宇峰

    对于肺不能复张的顽固脓胸的治疗,长期以来国内多沿用schede术式或改良的schede术式[1],此手术对胸壁损伤大,组织缺损多,人为地切除脓胸部位多根正常肋骨,使胸壁失去骨性支架而引起软化,造成胸廓畸形,反常呼吸,明显影响呼吸循环功能。鉴于该术式尚存在上述诸多缺点及不足,我们近年来利用了肋骨分段截断胸廓成形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慢性脓胸12例,除1例术后败血症死亡外,其余11例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短节段肋骨切除胸廓成形对脊柱侧凸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汪雷;周春光;宋跃明;刘立岷;龚全;孔清泉;刘浩;李涛;曾建成

    目的 探讨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凸侧短节段肋骨切除胸廓成形术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19例特发性胸椎侧凸患者行后路三维矫形术,并经同一切口行凸侧短节段肋骨切除胸廓成形术.男9例,女10例,年龄11~20岁,平均14.5岁.Lenke分型:1型13例,2型6例;术前Cobb角60°~104°,平均73.9.;术中切除肋骨4~6根,平均5.4根,切除长度1.5~2 cm.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肺功能检查,选择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大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及二者占预计值百分比(FVC%,FEV1%)作为观察指标,并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复查肺功能,了解肺功能变化情况.所得数据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Cobb角10.~59.,平均26.5°,侧凸矫正率为64.1%;术后3个月时,FVC、FEV1、FVC%及FEV1%较术前均有下降,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时接近术前水平,术后1年及2年较术前均有升高.校正年龄和身高对肺功能的影响后,FVC%及FEV1%的动态变化显示术后3个月至2年患者肺功能在持续改善.结论 脊柱侧凸后路三维矫形结合凸侧短节段肋骨切除胸廓成形对患者的肺功能干扰小,术后肺功能恢复快,可作为脊柱侧凸合并中重度胸牢的治疗选择.

  • 凹侧肋骨抬高胸廓成形对"剃刀背"畸形的矫正作用

    作者:朱锋;邱勇;王斌;朱泽章;俞杨;钱邦平;马薇薇

    目的:探讨凹侧肋骨抬高胸廓成形在脊柱侧凸后路手术中矫正"剃刀背"畸形的可行性.方法:自 2000年10月~2005年10月,共有30例胸椎侧凸患者在我科施行后路三维矫形术,男13例,女17例;年龄10~31岁,平均17岁;先天性脊柱侧凸2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8例,马凡综合征2例.术前Cobb角60°~165°,平均118°;"剃刀背"畸形15°~60°,平均34.5°;双侧背部高度差为5~16cm,平均8.9cm.均同时在同一切口下行凹侧肋横突关节处截断并抬高肋骨胸廓成形,其中22例患者还同时行凸侧胸廓成形,凸侧肋骨切除的长度约为5~7cm.结果:每例患者肋骨抬高数为3~6根,平均4.5根.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Cobb角18°~85°,纠正率平均为58%;"剃刀背"畸形5°~18°,平均10.4°;双侧背部高度差1.5~5.2cm,平均3.4cm.随访12个月~5年,平均28个月,末次随访时Cobb角20°~90°,纠正率平均为56%;"剃刀背"畸形与术后无明显改变.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仔细操作,凹侧肋骨抬高胸廓成形可使"剃刀背"畸形得到满意矫形效果.

  • 胸廓成形对脊柱侧凸患者后路矫形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兴;邱勇;朱锋;俞扬;吕峰;丁旗;季明亮;林小龙

    探讨胸廓成形术对严重脊柱侧凸患者后路矫形手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脊柱外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0例胸弯Cobb角大于70°伴有肺功能障碍的脊柱侧凸且有完整资料的患者纳入本研究.男12例,女18例;年龄11~34岁,平均18.8±6.2岁;术前Cobb角70°~140°,平均101.0°±19.9°.所有患者均行后路矫形手术和凸侧胸廓成形术.术前、术后3个月和2年时应用肺功能检查(PFT)评估患者的肺功能状况,分析肺功能变化率与术后恢复时间的关系.结果:侧凸Cobb角矫正至53.0°±20.9°,平均矫正率为49.2%.随访3~24个月,平均12.8个月,与术前肺功能参数相比,术后3个月时患者的肺活量(VC)下降了15.0%,VC实测值与预计值的百分比(VC%)下降了15.8%,用力肺活量(FVC)下降了16.5%,FVC实测值与预计值的百分比(FVC%)下降了17.3%,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下降了12.7%,FEV1实测值与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下降了13.1%,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8例患者随访时间达到2年,末次随访时患者的肺功能参数略高于术前的基础水平,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肺功能参数(VC、VC%、FVC、FVC%、FEV1、FEV1%)变化率均与手术后的恢复时间成正相关.结论:严重脊柱侧凸患者后路矫形同时进行胸廓成形术后肺功能在近期内会明显下降,但是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肺功能逐渐回到术前基础水平.

  • 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胸廓成形术后肋骨自然再生的观察

    作者:夏才伟;邱勇;王斌;俞杨;朱泽章;钱邦平;朱锋;马薇薇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手术患者胸廓成形术后肋骨再生情况,比较男女性患者间肋骨再生差异.方法:1999年至2004年我院共行脊柱矫形内固定融合术及胸廓成形术治疗66例AIS患者,其中女性患者43例,平均年龄15.62岁,平均Cobb角58.86°;男性患者23例,平均年龄16.83岁,平均Cobb角60.87°.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摄全脊柱正侧位片复诊时应用Philips等提出的肋骨再生分级标准对患者肋骨再生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术后3个月复诊60例患者,225根部分切除的肋骨中31.6%处于再生4级,52.9%处于5级;术后6个月复诊29例患者,107根部分切除的肋骨中79.4%处于再生5~6级;术后1年复诊32例患者,121根部分切除的肋骨中90.1%处于再生5~6级;术后1年内未见肋骨再生达到7级;术后2年复诊22例患者,79根部分切除的肋骨中98.7%处于再生5~7级,其中有4根肋骨(5.1%)达到7级.男女患者间肋骨再生分级未见明显差异.结论:AIS患者胸廓成形术后肋骨再生可分为2期,即肋骨形成期和塑形改建期,肋骨形成期在术后6个月基本完成,塑形改建期则持续时间较长;肋骨再生没有性别差异.

  • 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后路凸侧胸廓成形术的并发症分析

    作者:朱泽章;邱勇;王斌;俞杨;钱邦平;朱锋;马薇薇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患者后路凸侧胸廓成形术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自1999年1月~2006年9月,共有410例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患者在我科施行脊柱侧凸后路矫形内固定术,同时行同一切口下的凸侧胸廓成形术,男86例,女324例.年龄11~18岁,平均14.7岁.术前剃刀背畸形15°~48°,平均32°.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凸侧胸廓成形的肋骨切除数平均4.2根,术后剃刀背畸形0°~14°,平均6°.无手术死亡病例.24例(5.8%)术中发生壁层胸膜穿孔,6例(1.5%)术后胸腔积液,3例(0.7%)术后气胸,1例(0.2%)术后呼吸困难需间歇性吸氧,34例(8.3%)术后有局部反常呼吸,17例(4.1%)术后诉不同程度的胸壁疼痛,9例(2.2%)诉局部皮肤麻木或感觉减退,3例(0.7%)早期手术的患者术后肋骨残端突出明显,1例(0.2%)皮下血肿,1例(0.2%)皮肤压疮.经相应处理后,患者大多恢复满意.319例平均随访28个月,仅4例仍残留有胸壁皮肤感觉减退.结论:凸侧胸廓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改善"剃刀背"畸形的手段.提高手术技巧,术后积极处理,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心脏手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修复与重建189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冬;王文璋;蔡爱兵;韩志义;李喜元;马加贵

    目的 总结心脏手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DSWI)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胸外科189例采用胸大肌肌瓣、腹直肌肌瓣手术治疗的心脏手术后DSW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6例,女性73例;平均年龄(54±21)岁,体重指数(26.1±1.3) kg/m2.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93例,CABG同期行其他心脏手术13例,瓣膜置换术或成形术47例,主动脉手术16例,先天性心脏病18例,心脏外伤2例.患者入院后给予清洁感染创面并提取分泌物,依据分泌物药敏结果选取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手术扩大清创彻底清除感染灶,根据清创缺损情况选择肌瓣填充修复,其中单纯应用胸大肌肌瓣184例、单纯腹直肌肌瓣1例,胸大肌联合腹直肌肌瓣4例,放置负压吸引装置引流,定期换药理疗.结果 179例术后2周内康复出院,伤口一期愈合率94.7%;7例患者因切口皮下感染延迟1周出院,3例院内死亡.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4±5)d.8例患者出院1周后出现皮下脂肪液化经换药后伤口痊愈,9例因死骨残留等原因出院2个月后伤口再次出现窦道经再次清创肌瓣修复而治愈.死亡8例,病死率4.2%,其中6例死于感染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1 ~ 4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随访率83.9%.149例患者无感染复发,2例因主动脉置换术后人工血管排斥,虽然经过一次清创及肌瓣移植仍残留窦道.结论 心脏大血管手术后DSWI应积极行外科手术清创,胸大肌肌瓣和(或)腹直肌肌瓣修复重建胸骨缺损区域是DSWI的有效治疗方法.

  • 改良胸骨抬举术治疗儿童先天性漏斗胸268例

    作者:潘征夏;杨杰先;吴春;李洪波;王刚;李勇刚

    目的 总结改良胸骨抬举术治疗儿童先天性漏斗胸268例的经验.方法 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儿童漏斗胸268例中男213例,女55例;年龄2~16岁,平均(4.48±2.74)岁,其中2~3岁69例,3~6岁130例,6岁以上69例.均行改良胸骨抬举术,即胸壁横形小切口、断或不断胸骨、少切肋软骨、肋骨断端用丝线缝合、自行设计的钢板胸骨前悬吊固定.伴肺囊肿、大叶性肺气肿病儿同时行肺叶切除术;伴食管裂孔疝病儿同时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伴先心病病儿同时行先心病根治术.结果 全组无死亡.术后除1例合并肺炎、2例皮下少量积液外,余恢复良好.所有病儿术后随访1~5年,除1例胸骨下段轻度凹陷外,余均有良好外观的胸廓.术后已取出钢板165例,均能维持原有胸廓形态.结论 改良胸骨抬举术具有切口小、损伤轻、并发症少、疗效佳、固定牢靠、材料低廉,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漏斗胸病儿,不失为目前治疗儿童漏斗胸的一种良好的手段.

  • 大年龄组漏斗胸的微创Nuss手术

    作者:曾骐;段贤伦;张娜;彭春辉;贺延儒

    目的 探讨微创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对大年龄组病人应用的可行性和手术方法的改良.方法 58例漏斗胸病人在胸腔镜辅助下行改良的Nuss手术,其中男45例,女13例;年龄13~32岁,平均(17.03±3.89)岁.按Haller指数将损害分为轻、中、重和极重度,中到重度40例,极重度18例.按不同程度来选择Nuss手术或两次多点或双弧形支架或双支撑架固定法手术,并评价手术是否安全可行和有效.结果 5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历时35~90 min;术中出血3~80 ml,平均(7.86±10.44)ml.中到重度者40例采用了Nuss手术;极重度的18例中13例采用两次多点固定,2例同时行局部截骨,2例采用双支架,2例采用双弧形支架.术后住院7~12 d,平均(8.64±0.95)d;随访1个月到4年.术中发生支撑架下滑撕开肋间2例,术后支架下滑移位1例,1例间断疼痛2个月,1例持续性疼痛后导致获得性脊柱侧弯,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微创矫正漏斗胸的Nuss手术不仅对小儿安全、有效,对青少年,甚至成年人均安全有效,应大力推广.两次多点固定、双支撑架和双弧形支架是修复大龄、严重漏斗胸的可靠方法.

  • 胸骨抬举加肋软骨成形治疗小儿漏斗胸

    作者:陈名久;喻风雷;尹邦良;胡建国;杨一峰;袁运长

    目的总结胸骨抬举加肋软骨成形治疗小儿漏斗胸的经验.方法 1994年1月至2003年10月,采用胸骨楔形切骨后缝合固定和肋软骨部分切除成形后缝合固定的方法治疗57例漏斗胸小儿,随访6个月~10年,内容包括胸廓外形、临床症状、胸部X线正侧位片.结果无手术死亡,除1例术后6个月胸骨出现轻度下陷外,其余矫形效果满意,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术后漏斗指数FI与正常儿童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胸骨抬举加肋软骨成形治疗小儿漏斗胸近、远期效果满意.

    关键词: 漏斗胸 胸廓成形术
74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