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影响血管化游离自体骨移植术后肥大的因素

    作者:张磊涛;范亚伟;南欣荣

    本文重点叙述了影响血管化游离自体移植骨术后肥大的有关因素,如年龄、性别、机械刺激、移植骨种类、是否有骨折、感染以及移植的部位和术后时间等等.同时,对该现象的发生机制和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也作了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 血管化 移植骨 肥大
  • 双因子诱导轴型支架血管化的组织形态学研究

    作者:李受益;蔡庆义;陈刚;朱晓虹;钟晓敏;彭德瑞

    目的 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复合同轴双层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支架并包裹股动静脉血管束,观察血管再生与成熟及支架早期血管化的动态变化.方法 将18只3月龄成年雄性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8只)、实验对照组(8只)和空白对照组(2只).解剖分离兔的股动静脉血管束,将其包裹于溶液浇铸-颗粒沥取法制备的同轴双层PLGA支架中央.实验组支架的外层加注PDGF,内层加注VEGF;实验对照组支架的外层为空白,内层加注VEGF;空白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实验组及实验对照组于支架植入术后第7、10、14、21天观察新生血管的形态特征,空白对照组于支架植入术后第7、10天观察作为对照.结果 术后第7天,实验组及实验对照组股动静脉血管束可见少量呈放射状分布的血管芽;术后第10天,两组大量的新生血管芽沿支架孔隙空间向内层支架放射状生长并贯通支架全层,密度由内向外梯度递减;术后第14天,实验组血管壁较厚,呈分层结构,实验对照组以单层内皮样细胞衬里的幼稚血管为主;术后第21天,实验组支架内以成熟血管为主,而实验对照组血管数量明显减少.空白对照组始终未见明显血管结构.结论 同轴双层PLGA支架复合VEGF/PDGF可有效促进早期血管化.

  • 富血小板血浆与带血管肌筋膜在组织工程骨血管化中的作用

    作者:李宁毅;陈立强;陈涛;金晓明;袁荣涛

    目的 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与带血管背阔肌肌筋膜在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骨中的作用价值.方法 培养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制备犬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DBM),制备同一实验犬PRP.12只实验犬分为3组,每只犬的背部两侧分为ABCD 4个区,左侧为A、B区,植入PRP/BMSCs/DBM;右侧为C、D区,植入BMSCs/DBM.A、C区植入物用带血管背阔肌肌筋膜包裹,B、D区植入物用背部不带血管的浅筋膜包裹.于4、8、12周取出植入物行肉眼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成骨与血管化程度依次为A>B>C>D.结论 PRP与带血管背阔肌肌筋膜均可促进组织工程骨的形成和血管化,两者有协同作用.

  • 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肿瘤转移研究进展

    作者:陈建业;陈瑾歆;王晓明;唐中;陈俊杰

    肿瘤侵袭和转移是肿瘤的恶性标志与特征.肿瘤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序贯的复杂过程,包括原发肿瘤的血管化,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瘤,对基底膜和其它细胞外基质的水解破坏,进入脉管,随血液/淋巴液运至靶器官停泊,穿出脉管进入组织,以及逃脱免疫监视后的克降扩增和继续生长形成转移瘤.这些过程中的核心是肿瘤细胞侵犯基底膜的能力问题.肿瘤细胞侵犯基底膜分三个主要步骤[1]:首先肿瘤细胞粘附于基底膜上;然后附着部分的基底膜组成分溶解;后肿瘤细胞通过基底膜上的溶解带发生迁移.

  • 53例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眼窝充填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小玲;郭祥文;郭波

    在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除术后,将出现明显的眼窝凹陷,安放义眼片后其活动度也十分有限,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的出现,因其无毒、组织相容性好、不致敏、植入眼眶后容易血管化等优点,已在眼部整形中广泛应用,本组共进行HA义眼台植入53例,随访1~2年,效果满意.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研究进展

    作者:张洪鑫;杨柳;段小军

    骨科临床上经常会遇到因骨折、骨病导致的大段的骨缺损,目前常采用异体或自全骨移植的方法,但存在免疫排斥反应,传染疾病,增加手术次数和自体骨量不足的缺点.组织工程学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并且Quarto和杨志明已将该技术使用到临床,获得初步的成功[1,2].

  • 富血小板血浆对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作用研究

    作者:金芳;羊书勇;张建设;郑维银;李晨军;朱宏卫;李焰

    目的 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在骨缺损部位骨组织修复过程中局部血管化方面的作用.方法 对新西兰大耳白兔进行自体PRP的制备,同时在双侧下颌角处制造骨组织缺损创伤模型,以骨组织缺损部位所加入移植材料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A组(实验组):PRP+牛凝血酶+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HA);B组(对照组):全血+牛凝血酶+HA;C组(空白组)骨缺损部位不作任何处理,直接原位周围软组织缝合.分别在术后第2、4、8 w观察局部新生血管化情况.结果 术后第2 w,A组和B组可见有大量的纤维结缔组织,其中A组可见较多新生血管,C组可见少量新生纤维结缔组织,但未见明显新生毛细血管;术后第4 w,A组和B组可见大量新生血管,但A组优于B组,C组仅见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术后第8 w,A组和B组骨缺损基本修复,A组血管数量较B组少.结论 在促进骨组织缺损修复方面,PRP具有进一步加速局部血管化形成的作用.

  • 异种无细胞真皮组织相容性及血管化实验研究

    作者:陈俊颖;魏泓

    目的:研究异种无细胞真皮的组织相容性及血管化速度,并将结果与异体无细胞真皮的相关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制备巴马香猪无细胞真皮和大鼠无细胞真皮,将二者同时皮下埋植于同一大鼠受体,1、4、8、12 w后取材,组织学切片观察其组织相容性;将二者分别进行单纯无细胞真皮移植,1、2、3、4 w后分别取材,组织学切片观察其血管化速度.结果:异种无细胞真皮与异体无细胞真皮皮下埋植后各时间点组织学反应相似,未引起受体免疫排斥反应,胶原结构未降解;单纯无细胞真皮移植后,异种无细胞真皮与异体无细胞真皮均能在2 w内完成血管化进程,且二者之间同一时间点新生血管数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异种无细胞真皮与异体无细胞真皮同样具有组织相容性好、血管化速度快等生物学特性,理论上可替代异体无细胞真皮应用于临床.

  • 血管化游离腓骨瓣移植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二例报告

    作者:赵科;罗洪;黄光磊;陈昊

    颌骨缺损修复重建是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中的难点之一,现国内发达地区多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瓣即刻修复重建,我科于2003年采用该方法为两例因肿瘤切除后下颌骨缺损的患者即刻复复重建,均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人工支架材料治疗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林;胡敏;李钟辉;范建楠

    骨缺损一直是骨科治疗的重点及难点,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人工支架材料结合了干细胞及支架材料在骨缺损修复方面的优势,有利于缺损的治疗.总结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人工支架材料有关条件需要,为今后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去铁胺促进血管内皮祖细胞靶向归巢和血管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郑胜武;黄雄梅;庄兢;林根辉;杨宇;丁昕

    目的:探讨低氧模拟剂去铁胺(Desferrioxamine,DFO)模拟组织缺氧环境,促进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靶向归巢及促进血管化的可行性,并研究相关的信号通路.方法:分离、培养荧光素酶(luciferase)转基因Lewis大鼠的EPCs,作为移植细胞备用.实验动物NOD/SCID裸鼠被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EPCs、EPCs-DFO、EPCs-DFO-AMD(AMD3100,趋化因子受体CXCR4抑制剂)、EPCs-DFO-LY(LY294002,磷酸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组,每组10只.通过结扎裸鼠左侧股动脉造成左下肢缺血,经患侧股动脉移植EPCs,不同组别分别腹腔注射DFO(100mg/kg/d)、DFO和AMD3100(10mg/kg/d)、DFO和LY294002(20mg/kg/d),连续14d.分别从组织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学3个方面评价实验结果.结果:DFO的使用增加了裸鼠缺血下肢的血流灌注,改善了缺血下肢的功能,其新生毛细血管数量明显高于其他组,并且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观察到缺血组织中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eNOS(磷酸化的一氧化氮合酶)和p-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的分泌显著上调.在生物发光成像的研究中,DFO显著增加了EPCs向缺血患肢的迁移.这些作用均被PI3K抑制剂LY294002所抑制.结论:DFO的使用上调了EPCs向缺血患肢的迁移,改善了缺血患肢的血流灌注以及下肢功能,上调促血管生成因子的分泌,促进缺血组织的血管化,这些作用通过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双向诱导分化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骨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蓉;高瞻;高伟

    目的:探讨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的成骨和成血管化特性双向诱导分化,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骨的新策略.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MSCs,用含成骨诱导剂的培养液连续培养2周,形成成骨性细胞膜片.同时将另一部分MSCs向成血管化分化,获得血管内皮前体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并将EPCs悬液接种于膜片,形成膜片-EPCs复合体.然后将膜片-EPCs复合体植入裸鼠体内,同时单纯植入MSCs膜片作为对照组.术后4周和8周取材,通过Micro-CT、组织学和扫描电镜检查,分析其成骨性能.结果:体外构建的细胞膜片为细胞-细胞外基质聚合体,细胞外基质中沉积有钙化结节.培养获得的EPCs能够形成管腔状结构,CD31染色表达阳性;膜片-EPCs复合体植入裸鼠体内4周和8周后,形成密布血管网的组织工程骨,成骨面积和血管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掺入血管内皮前体细胞不仅有利于产生丰富血管网,而且能够促进新骨形成.

  • ADSCs复合HA促进裸鼠背部软组织血管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永飞;张建文;刘林嶓

    目的:探讨ADSCs复合HA促进裸鼠背部软组织血管化的实验研究方法:根据所选材料不同,将实验分为三组,A组为ADSCs复合HA,B组为ADSCs复合脂肪颗粒,C组为单纯ADSCs,分别将3组试剂随机注射到10只裸鼠皮下,每只裸鼠各注射3个点,3个月后获取相应标本,观察相应指标.结果:①大体观察:A组组织块吸收少,B组组织块吸收较少,C组组织块基本吸收多;②湿重测定:A组明显高于B、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③存活率比较(%):A组明显高于B、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P<0.01),B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微血管密度(MVD):A组明显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高于略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A作为生物支架复合ADSCs可加速裸鼠软组织血管化的形成,为整形美容外科脂肪干细胞移植中生物支架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 白藜芦醇促进任意皮瓣成活的实验研究

    作者:董苑梅;王师平;郭树忠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对超长任意皮瓣成活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69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3)、灌胃组(n=23)和外用药处理组(n=23).在大鼠背部设计蒂在尾部的3cm×9cm大小任意皮瓣,皮瓣掀起后原位缝合.分别测定皮瓣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c,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各组毛细血管生成情况.术后7天观察皮瓣成活面积.结果:两个处理组术后12h、24h皮瓣组织中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MPO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天皮瓣成活面积处理组明显高于较对照组.结论:白藜芦醇对超长任意皮瓣具有保护作用,可提高皮瓣的成活面积.

  • 干细胞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邱尧

    慢性创面愈合过程机制复杂,涉及炎性反应、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胶原的形成与沉积、创面血管化和皮肤再上皮化等过程,目前临床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干细胞的应用在慢性创面的治疗方面备受瞩目,其主要优点是避免了潜在的有害的外科手术过程,避免皮肤移植或皮瓣等手术带来的负荷等.本文就胚胎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对慢性创面的治疗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组织工程脂肪微环境中影响血管化的因素

    作者:刘晓慧

    脂肪组织工程中构建的组织块体积较小,主要与所构建的脂肪组织中新生血管生成不充分有关.脂肪组织是人体组织中血管分布丰富的组织,每一个脂肪细胞都被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所围绕,因此如何有效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成为再生医学的热点问题.脂肪组织工程三要素:种子细胞;与种子细胞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三维支架和调控脂肪组织生长的微环境.本文拟就调控脂肪组织生长的微环境来分析影响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的因素.

  • 脂肪干细胞在组织修复中对血管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白石

    在创面愈合、组织移植的过程中,如何能构建新生血管,建立新的血液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图了解并寻求在血管化建立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各个环节及影响因素,通过控制这些因素提高组织的血管化进程及再生修复能力.

  •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血管化的MRI量化数据分析

    作者:杜刚;王一民;刘庆红;郑运祥;陶伟;陈静;张磊;罗丰年

    目的: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运用MRI量化数椐分析帽式巩膜瓣覆盖法植入羟基磷灰石(HA)义眼座血管化情况,评价该术式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眼眶内植入HA义眼座MRI表现,术后1~10mo至少行一次MRI平扫及增强检查,计算出义眼座的VE/VHA比值,VE为义眼座强化区体积,VHA为义眼座体积.结果:患者26例眼眶内植入HA义眼座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收集到VE/VHA比值分布为术后1mo 3例,术后2mo 5例,术后3mo 5例,术后4mo 7例,术后5~10mo 6例,经统计学处理后显示前5mo HA内血管变化明显,5mo 后则不再发生变化.结论:MRI增强扫描可以精确量化观测义眼座血管化程度和范围,帽式巩膜瓣覆盖法植入HA义眼座完全血管化的时间是术后5mo左右.

  • 脱细胞真皮包裹PHEMA水凝胶义眼台的实验研究

    作者:孙金凤;尹东芳;何庆华

    目的:研究脱细胞真皮包裹的水凝胶义眼台复合物的制备方法,评价其生物学性能.方法:材料制备:用MMA和HEMA的聚合物单体加入NaCl成孔剂制备多孔水凝胶义眼台, 750mL/L乙醇浸泡制备同种异体巩膜包裹物.动物实验:新西兰白兔32只,右眼球摘除术后,16只植入脱细胞真皮包裹的直径为12mm的水凝胶义眼台作为实验组,16只植入保存异体巩膜包裹的直径为12mm的水凝胶义眼台作为对照组,术后在不同时间点(2,4,8,12wk)取材作病理检查,比较不同包裹材料对义眼台血管化程度和义眼台植入并发症发生率影响的差别.结果:MMA和HEMA的聚合物单体体积膨胀率为1.2,孔隙率为72%,孔径大小为450~520μm,且多为通孔.不同材料包裹PHEMA多孔水凝胶义眼台植入兔眶腔术后,所有32眼无肉芽肿发生及义眼台排出.光镜结果显示纤维血管组织2wk时从植入物外周长入,4~8wk时孔隙内胶原纤维逐渐致密,12wk时完成纤维血管化,扫描电镜显示植入物孔隙内逐渐被纤维血管组织填充,2wk时纤维血管组织附壁生长,12wk时孔隙内被纤维血管组织充满且孔间相连.对各组植入物纤维血管化程度进行测量,结果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实验组较对照组血管化速度快(P=0.01).结论:PHEMA水凝胶义眼台和脱细胞真皮生物相容性好,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眶内植入物,符合临床应用的要求,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兔眼应用聚氨酯电纺丝作为水凝胶义眼台包裹的效果

    作者:尹东芳;孙金凤;何庆华

    目的:观察电纺丝(electrospinning)和异体巩膜作为水凝胶(hydrogel)义眼台包裹材料,用于实验兔眼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组织学变化观察.方法:纯种新西兰兔20只,随机平均分为电纺丝包裹组和巩膜包裹组,行右眼眼球摘除术后.于肌锥内分别置入由电纺丝及异体巩膜包裹的水凝胶义眼台.术后观察眼部表现,于2,4,8,12wk,连同电纺丝或异体巩膜取出义眼台,光镜下观察包裹材料与义眼台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包括炎症反应及血管化情况;扫描电镜观察上述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所有动物均完成实验,20只大白兔均进入结果分析.光镜显示,术后2,4,8,12wk时两组植入物纤维血管生长速度基本一致,炎症及异物反应程度类似.电镜显示,早期电纺丝与水凝胶义眼台结合牢固程度强于异体巩膜组.结论:电纺丝结构特殊,纤维间结合较弱,有利于细胞拓展空间,提高了材料的细胞渗透性,作为义眼台包裹材料,较巩膜致密结缔组织更有利于血管化进程.电纺丝有望成为义眼台包裹材料的替代物.

380 条记录 18/19 页 « 12...11121314151617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