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任意皮瓣在面部肿瘤切除中的应用

    作者:苏永鹏;劳景茂

    目的:探讨任意皮瓣在面部肿瘤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面部肿瘤根治性切除患者42例,根据病灶的部位、范围、深度及组织可利用情况等,分别选择相应形式的任意皮瓣进行修复.结果:对42例患者的创面修复分别应用改良菱形皮瓣、旋转皮瓣、易位皮瓣、"A-T"皮瓣、"风筝"皮下蒂皮瓣等,型号匹配良好,转移修复后均成活,质地色泽接近周围皮肤,外观满意.伤口全部Ⅰ期愈合.随访1年,未见复发.结论:任意皮瓣在面部肿瘤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S-100吸收性止血绫于兔皮肤、皮瓣移植术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郭阳;田光磊

    目的:观察S-100吸收性止血绫于家兔皮肤、皮瓣移植术中的止血效果及其对移植皮肤、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于普通级成年家兔背中线两侧行皮肤和皮瓣移植术,一侧创面覆盖S-100止血绫,随即行皮肤、皮瓣移植,另一侧则实施机械性压迫,待出血停止后再做皮肤、皮瓣移植,观察两种方法的止血效果及皮肤、皮瓣的成活情况;术后2、4周取材,观察止血绫的残留量、组织反应程度.结果及结论:S-100吸收性止血绫起效速度及止血效果均优于机械性压迫,组织反应轻,对移植皮肤、皮瓣成活无明显影响,有于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 下腹部轴型动脉蒂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王俊生;雷万军;董长青;李超

    利用任意皮瓣或带蒂皮瓣修复手部外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伴骨及肌腱外露是常用方法,但其存在切取面积受限、术后外观臃肿、断蒂时间长(约需3周左右)、尚需二期手术去脂之弊端.1996年6月~2002年8月,我科采用腹壁浅血管及旋髂浅血管为蒂的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伴肌腱外露26例,效果满意.

  • 微循环灌注压重建对皮瓣成活面积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余道江;赵天兰;徐又佳;张治华;伍丽君;徐子寒;冀宇

    目的 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皮瓣成活面积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个组;1天组、2天组、3天组、4天组和6天组,即在每只大鼠的背部两侧各设计制作1块皮瓣,一侧为对照侧,另一侧为实验侧,皮瓣设计为:蒂宽=蒂长=0.8 cm,蒂部所携带直径为3.5 cm的皮瓣,形状类似“乒乓球拍”;皮瓣形成后给予实验侧皮瓣上安装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各个组分别于手术后1d、2d、3d、4d和6d观察皮瓣颜色、肿胀程度,切取0.3 cm×0.5 cm标本,第7天测量皮瓣成活面积.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等,进行皮瓣组织学、CD34表达情况的观察.结果①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改善皮瓣淤血水肿,促进皮瓣成活,3d达到大成活面积.②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促进皮瓣微血管密度增大,促进血管新生.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重建皮瓣远端组织的微循环灌注压可改善皮瓣缺血缺氧状态,扩大皮瓣成活面积.

  • 38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任意皮瓣修复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明

    目的 观察采用任意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8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经任意皮瓣修复,术后3周断蒂,断蒂后皮瓣全部成活,2例发生皮瓣边缘坏死,经换药后,自行愈合.术后继续随访3~12个月.移植皮瓣颜色与正常皮肤接近,弹性佳,皮瓣无色素沉着,无挛缩,手外形恢复良好,屈、伸指正常,拇指对掌功能正常,能应付日常活动.结论 任意皮瓣在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时,感觉功能恢复较慢,但具有方法简单,皮瓣成活率高,功能影响小的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肢体人工血管移植物外露的外科治疗

    作者:吴昊;吴巍巍;白明;曾嵘;宋小军;陈宇;刘昌伟

    目的 探讨肢体人工血管移植术后血管移植物外露的危险因素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8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诊治的17例肢体人工血管移植术后血管移植物外露患者的临床资料,外科治疗主要包括局部治疗及保留移植物的任意皮瓣或肌皮瓣转移覆盖术.结果 17例患者均行保留移植血管的(肌)皮瓣转移覆盖术,术后14例成功保全了人工血管,切口Ⅰ期愈合,动脉搏动良好,成功率82.4%;3例术后未顺利愈合,终切除血管移植物.结论 保留血管移植物的(肌)皮瓣转移覆盖术是肢体人工血管移植物外露的有效外科处理手段.

  • 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承伟;邱冰;弓贺炜

    本研究将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68例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行皮瓣移植修复治疗,包括任意皮瓣、轴型皮瓣和游离皮瓣,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老年患者基底细胞癌的微创治疗

    作者:边勇;刘宝华;张可佳;何欣;赵自然

    基底细胞癌( BCC)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瘤,常发生在皮肤表皮或其附属器的皮肤恶性肿瘤,为比较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1〕,其发病率约占皮肤原发性恶性肿瘤的65%~75%〔2〕。我国发病率相对较低,每年约1.2/10万人,居全身肿瘤发病率的第11位〔3〕。由于其诱因与环境恶化、紫外线、电离辐射、放射线等有关,我国 BCC发病率出现逐年缓慢上升的趋势〔4〕。BBC多见于中老年,儿童少见,好发于颜面部等暴露部位,生长较缓慢,一般情况下局限于皮下组织,较少发生转移,转移率约0.1%〔5〕。 BCC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但每种治疗方法有不同的适应证。但早期发现手术切除病灶治疗BCC依然是首选方法〔6〕。因BCC好发于颜面部,彻底切除病灶后容易造成患者面部畸形和瘢痕等后果,故也是整形外科常规治疗的疾病。切除性手术治疗可以适用于各期病变,治愈率比较高〔7〕,越来越多的整形美容技巧应用于BCC的治疗中,争取理想的治愈率的同时获得较佳的美容效果。因此应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肿瘤组织的大小以及对美容的需求性,选择合适性的临床治疗方法。

  • 腹部皮瓣修复手Ⅲ度烧伤体会(附30例报告)

    作者:曹贵军;杨佳伟

    1 临床资料本组手部烧伤患者30例(30只手),男性25例,女性5例;6~11岁10例,20~30岁15例,40~50岁5例.其中电烧伤12例,热压伤10例,强碱烧伤8例.均为Ⅲ度烧伤,以手背为主,有部分肌腱、关节囊及骨外露.于烧伤后3 d以内手术17例,3~7 d手术13例.其中腹部轴型皮瓣15例,任意皮瓣5例,腹部筋膜皮瓣8例,腹部薄皮瓣2例.皮瓣大面积15 cm×20 cm.腹部皮瓣断蒂时间为术后3周.

  • 任意皮瓣在颌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谢友群;顾松杰

    目的 探讨任意皮瓣在面部肿物切除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对38例患者的颌面部皮肤肿物行手术切除,根据缺损大小和部位,设计合适的任意皮瓣同期修复皮肤缺损创面.结果 38例皮瓣全部成活,无坏死及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4个月,患者面部外观和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 任意皮瓣修复颌面部皮肤肿物切除创面缺损效果优良,且任意皮瓣操作简单,制作灵活,值得临床推广.

  • 大鼠任意皮瓣PAF水平测定及BN52021对皮瓣成活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启飞;付妍婕;邢新;熊明根

    目的:检测任意皮瓣移植时,皮瓣局部组织中的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水平,探讨PAF及其受体拮抗剂(BN52021)在移植皮瓣成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1:皮瓣移植术后0、2、4、6、8 h时将皮瓣取下,分蒂段、中段、末段匀浆提取组织液,检测血小板激活因子前体(lyso-PAF)的水平变化.实验2:皮瓣移植术前30 min,皮瓣局部皮下注射单一剂量的银杏苦内酯B(BN52021),术后7 d观察皮瓣成活情况.结果:1皮瓣组织中的lyso-PAF含量明显增高,尤以皮瓣中段为明显;2单一剂量的BN52021明显地提高皮瓣的成活面积(59.8%比31.8%,P<0.001).结论:1鼠任意皮瓣移植时,皮瓣组织中的PAF含量明显增高;2单一剂量的BN52021可以明显地增强任意皮瓣的成活能力;③任意皮瓣局部的PAF水平增高将严重影响皮瓣的成活能力.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大鼠背部皮瓣成活及机制探讨

    作者:李侃;练慧斌;徐利刚;章宏伟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SD大鼠背部皮瓣的影响,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以手术形成大鼠背部任意瓣(2 cm × 9 cm)为模型,应用比色法和硫代巴比妥法观察术后24 h组织中髓过氧化物(MPO)活性及丙二酰二醛(MDA)含量,评价rhEPO对MPO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应用大体观察法,测定术后7天皮瓣存活率,评价rhEPO对皮瓣成活率的影响:光镜下观察CD34免疫组化染色切片,评价rhEPO对皮下微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rhEPO可明显降低术后24 h时MPO活性和MDA含量(P<0.05),提高术后7天的皮瓣成活率(P<0.05),增加皮下微血管生成(P<0.05).结论:rhEPO是通过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从而提高皮瓣存活率.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任意皮瓣局部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其抗菌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辉;张景华;张松林;郭万厚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皮瓣抗菌力的影响.方法选用60只SD大鼠,制作背部6cm×4 cm任意皮瓣的动物模型.术中VEGF组局部注射VEGF 1.0μg/瓣,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即刻注射铜绿假单胞菌.结果①术后第5天VEGF组白细胞吞噬指数(0.12±0.02)较生理盐水对照组(0.08±0.03)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细胞内杀菌率VEGF组(78.58±1.63)%较生理盐水对照组(36.17±2.31)%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②术后第11天VEGF组皮瓣存活面积为(66.06±5.05)%较生理盐水对照组(50.15±4.46)%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③同一时相内肉眼及光镜观察,VEGF组皮瓣各段的病理改变较轻,真皮层发现较多毛细血管,炎细胞浸润较少.④术后第11天皮瓣在100低倍镜视野计算血管密度,VEGF组(35.64±5.41)/cm2较生理盐水对照组(16.42±4.13)/cm2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VEGF能改善皮瓣微循环、促进血管再生,有明显的促进任意皮瓣成活、抗感染作用.

  • 鼻唇沟皮瓣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莉

    介绍传统的鼻唇沟皮瓣,包括任意皮瓣、以面动脉为蒂的轴型皮瓣、以副面动脉为蒂的鼻唇沟皮瓣、以上唇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以眶下动脉为蒂的轴型皮瓣应用现状,并介绍近年来关于鼻唇沟穿支皮瓣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侧鼻动脉的提出及其相关研究.鼻唇沟皮瓣用来修复面部缺损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外形满意、瘢痕不显等优点,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上肢瘢痕畸形皮瓣治疗的护理

    作者:朱振英

    应用皮瓣修复上肢功能部位瘢痕畸形可重获良好的功能及外形,手术中皮瓣的设计及转移极为重要,但术后精心细致的观察护理也是手术成败的重要环节.我科自1997年9月~2000年7月采用任意皮瓣治疗上肢瘢痕畸形4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通过观察皮瓣微循环以预测不同长宽比狭长窄蒂任意皮瓣成活面积实验研究

    作者:张为宝;赵天兰;余道江;刘强

    目的 通过实验方法,对皮瓣微循环血流进行观察,分析,预测不同长宽比狭长窄蒂任意皮瓣成活面积,探讨皮瓣微循环与成活面积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应用狭长窄蒂任意皮瓣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5头猪被随机分成5组,每组5头,5组皮瓣蒂部长宽比分别为0 cm:2 cm、1 cm:2 cm、2 cm:2 cm、3 cm:2 cm、4 cm:2 cm,每个长宽比例的狭长窄蒂均携带5个不同面积的圆形任意皮瓣,直径分别为2、3、4、5、6 cm,并依次命名为A、B、C、D、E,其中A瓣为B、C、D、E瓣的对照瓣.在每组每头猪的双侧背部均形成A、B、C、D、E皮瓣,瓣与瓣间距4 cm,蒂部距背部中线4 cm,顺序随机排列.对每组皮瓣进行大体观察,荧光色素钠染色,ECT血流量测定,成活面积分析等.结果 I、II、III组所有皮瓣和IV、V组的A、B、C瓣微循环灌注良好,皮瓣完全成活.IV、V组的D、E瓣远端微循环灌注不良,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结论狭长窄蒂任意皮瓣微循环灌注面积与实际成活面积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通过观察微循环可以预测不同长宽比狭长窄蒂任意皮瓣成活面积.

  • 头面部任意皮瓣手术美观效果的视觉模拟评分

    作者:朱立军;宋伟海;马丽凤;祖旭辉

    2009年8月至2011年1月,我们采用任意皮瓣,对28例头面部良恶性皮损手术切除后的缺损进行修复,并对术后近期美观度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析,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局部注射VEGF对感染皮瓣存活率的影响

    作者:刘仕杰;赵辉

    目的 探讨VEGF对皮瓣存活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背部单蒂任意皮瓣感染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只,皮瓣内分别注射VEGF和生理盐水,测定两组皮瓣成活率和皮瓣IL-1β水平.结果 术后11 d,观察组皮瓣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皮瓣IL-1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VEGF局部注射可提高皮瓣存活率;其机制为提高皮瓣清除细菌的能力和降低炎性介质表达.

  • 任意皮瓣修复眶周部软组织外伤性缺损

    作者:王卫平;王占

    [目的]总结任意皮辩修复眶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1例患者应用任意皮瓣修复眶周软组织缺损.[结果]所有皮瓣完全成活.随访半年至3年,创口瘢痕不明显,皮瓣质地柔软,弹性良好,颜色无改变.[结论]任意皮辩是修复眶周软组织外伤性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 局部注射VEGF对皮瓣抗菌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辉;张景华;张松林;郭万厚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皮瓣抗菌力的影响.方法:选用100只SD大鼠,制作背部6 cm×4 cm任意皮瓣的动物模型.术中VEGF组局部注射VEGF 1.0 μg/瓣,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即刻注射铜绿假单胞菌.结果:术后第3天实验组bFGF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术后第4天中段和远段皮瓣SDH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第5天白细胞吞噬指数明显升高;细胞内杀菌率较对照组高,术后第11天皮瓣存活面积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一时相内肉眼及光镜观察,实验组皮瓣各段的病理改变较轻,真皮层发现较多毛细血管,炎细胞浸润较少.电镜观察见实验组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好.术后第11天实验组IL-1β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皮瓣在100低倍镜视野计算血管密度实验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VEGF能改善皮瓣微循环、促进血管再生,有明显的促进任意皮瓣成活、抗感染作用.

3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