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SWI在出血性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郭春锋;陈秀云;王晓玲;文宝红;冯晓菁

    目的:探讨SWI在诊断出血性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中的影像学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的出血性DAI患者的MRI资料,将SWI与常规MRI(T1WI、T2WI和FLAIR)及DWI对比,评价SWI对出血性DAI检出的优越性。结果:70例SWI均得到明确显示。 SWI发现病灶436个,明显多于T1WI显示的98个、T2WI显示的132个、FLAIR显示的236个、DWI显示的302个;SWI典型表现为:脑白质、皮髓质交界区、基底节、胼胝体、小脑上脚、脑干背外侧等易损区散在点状、串珠状、斑点状、团状、点片状显著低信号灶,边界清晰,大小不均呈多灶性。结论:SWI比常规MRI及DWI序列对出血性DAI的检出更敏感,能检出更多微出血灶,结合常规MRI及DWI序列能做出出血性DAI的定性及定量诊断,为出血性DAI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多帮助。

  • DWI与SWI在急性期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杨馨;繆锦林;夏建国

    目的:探讨DWI、SWI对急性期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CMBs)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期脑梗死患者41例,采用GE 1.5 T超导型MRI仪,行常规MRI及DWI、SWI序列,比较DWI、SWI对急性期脑梗死及急性期脑梗死合并CMBs的检出率。结果:MRI各序列对急性期脑梗死检出阳性率分别为:常规MRI 75.61%,DWI 100.00%,SWI 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DWI序列急性脑梗死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MRI检查和SWI序列;MRI各序列对急性期脑梗死合并CMBs检出阳性率分别为:常规MRI 0,DWI 9.76%,SWI(ESWAN)4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急性脑梗死CMBs灶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MRI检查和DWI。 DWI b值=0 s/mm2的图像能发现少许CMBs病灶。结论:DWI 结合SWI的对急性期脑梗死合并CMBs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SWI对脑梗死合并出血性转化的价值分析

    作者:李欣;卢景海;付雪峰;马笮

    目的:探讨研究SWI对脑梗死合并出血性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患者采用2012年以来于我院诊治的脑梗死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T、MRI以及SWI进行扫描诊断,所有图像分析均由我院2名放射学医师采用盲法进行共同分析,根据患者的各个序列表现,记录出血的数目、形态、分布、信号特点等项目,并对出血面积给予诊断评价。结果68例脑梗死合并出血性转化的SWI、MRI、CT检出率分别为100%,60.29%,69.12%,SWI序列的检出率跟其他方法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42,P<0.05;χ2=11.41,P<0.05)。结论 SWI相对CT、MRI对HT的诊断具有明显优势,SWI对于HT的检出率很高,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应用,且SWI对于心脑血管类出血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测脑内铁沉积在老年认知障碍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省亮;黄高忠;李跃华;王丹;梁欣

    目的: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 SWI)分析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CI)和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脑内铁沉积的特点及其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评分变化的相关性,评估脑内铁含量增加在预测MCI向AD转化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3年1月入院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老年科的MCI患者22例,AD患者20例及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18例,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颅脑SWI检查,使用校正相位图计算出相应的角弧度值,量化海马与尾状核头的铁沉积。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角弧度值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MCI组患者随访1年,根据再次MMSE评分结果分为AD转化组和非AD转化组。比较随访前后两组间角弧度值的变化量有无差异。结果 MCI组左侧海马、左侧尾状核头的角弧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D组双侧海马、左侧尾状核头的角弧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双侧海马角弧度值与MMSE评分相关。随访1年后,MCI组22例患者中有5例进展为AD(22.7%),进展为AD的5例患者较稳定于MCI组的17例患者左侧海马角弧度值增加更多( P<0.05)。结论脑内局灶性铁沉积增加与认知功能减退有关;左侧海马铁沉积的异常增加可能是预测MCI向AD进展的敏感指标。

  • 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创伤性轴索损伤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王波定;王洪财;王东峰;韩义新;张剑;朱坤灿;马延斌;陈海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脑创伤性轴索损伤(TAI)病灶的检出及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TAI患者临床影像资料,平均年龄(71.7±11.5)岁,比较磁共振各序列对TAI病灶的检出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WI联合SWI的影像学指标和临床指标与患者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相关性. 结果 75例DWI和SWI脑内TAI病灶平均检出数分别为(19.92±8.62)个、(22.17±11.72)个,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l.24,P>0.05),与磁共振常规序列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对非出血性水肿病灶为敏感,SWI对出血性病灶为敏感,但两者检出病灶部分存在着损伤部位和病理性质的重叠.(2) DWI与SWI脑中轴部位病灶数在预后良好组与不良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55,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两者脑中轴非重叠病灶数之和与临床相关因素结合后预测预后的准确率达95.7%. 结论 DWI和SWI均为TAI病灶检出的敏感序列,可分别检出不同病理学特性的病灶.两者影像学检查结果与临床因素相结合后可对TAI患者做出预后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

  • 3.0T磁共振不同成像序列对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诊断价值

    作者:邢文强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不同成像序列诊断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本院接诊的60例脑发育性静脉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3.0T磁共振SWI证实,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同序列的检出率。结果:SWI共检出68个病灶,其中28个呈条状低信号,40个呈“海蛇头”状低信号;DWI检出率78.3%明显高于T1WI44.4%、T2WI46.9%、FLAIR4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3.0T磁共振不同成像序列中,SW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DWI对DVA的检出率高于其他序列,可作为DVA诊断的补充。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应用

    作者:安定;戴建平;艾林;李少武

    目的:研究对比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中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临床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成人患者进行头部CT、常规MRI、T2倡GRE及SWI扫描,分析各个序列影像表现,分析对比按不同脑分区应用SWI及T2倡GRE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中微出血灶检出数目。结果:应用SWI能给DAI患者提供更多影像学信息,应用SWI所检出的DAI患者的出血灶的数目与T2倡GRE所检出的出血灶的数目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应用SWI技术有助于临床对DAI患者的诊断,特别是在微出血的检出优于T2倡GRE序列。

  •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中出血灶的应用价值

    作者:安定;戴建平;艾林;李少武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出血灶的检出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临床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成人患者进行头部SWI扫描,将脑分为九区,按分区的不同统计检出的出血灶数目,分析应用SWI所检出的出血灶数目与GCS分组间以及昏迷时间的相关性。结果:应用SWI所检出的DAI患者的出血灶的数目,对成人DAI患者研究结果示,除小脑外,其他脑分区出血灶数与GCS有相关性;除小脑及丘脑外,其他脑分区出血灶数与昏迷时间有相关性。结论:SW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中出血灶检出与GCS及昏迷时间相关性,可为临床诊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 磁敏感加权成像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价值及其与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刘杰;陈勇;包雪梅;凌小莉;丁建平;张泽坤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价值,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 方法 68例首诊、未行任何治疗及有创性检查的软组织肿瘤患者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SWI扫描,观察肿瘤内部磁敏感信号强度(ITSS)分级、分布及所占肿瘤体积比例,并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68例肿瘤患者中,良性40例,恶性28例.良性软组织肿瘤患者以ITSS 1级和ITSS 3级(均为血管瘤)为主,占72.5%(29/40);恶性软组织肿瘤患者以ITSS 2级和ITSS 3级为主,占89.3%(2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软组织肿瘤患者的ITSS分布以外周分布和弥漫性分布(均为血管瘤)为主,占90.0%(36/40);恶性软组织肿瘤患者的ITSS分布以中央分布为主,占78.6%(2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软组织肿瘤患者ITSS所占肿瘤体积比例以<1/3和>2/3(均为血管瘤)为主,占90.0%(36/40);恶性软组织肿瘤以<1/3为主,占82.1%(2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SWI对软组织病变内静脉及血液代谢物的显示敏感,有助于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鉴别诊断.

  • 影响脑微出血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范刚峰;张微微;黄勇华

    目的 探讨影响脑微出血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纳入2011年8月-2013年3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经头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证实有脑微出血(CMBs)的患者200例,根据SWI上CMBs 的病灶数将其分为轻度(1~5个)组111例,中度(6~15个)组86例,重度(≥15个)组30例.分析影响CMBs 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3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心房颤动、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凝血功能异常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出血的程度随腔隙性脑梗死灶数量、脑白质疏松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脑出血率也随着CMBs程度的加重而增加,3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合并后与轻度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MBs程度与腔隙性脑梗死灶数量(r=0.392,P<0.01)及脑白质疏松程度(r=0.362,P<0.01)呈正相关.③将中重度组合并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腔隙性脑梗死灶数量(OR=4.259,95%CI:3.064~5.620,P=0.001)、脑白质疏松程度(OR=3.250,95%CI:2.351~4.665,P= 0.003)是影响CMBs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CMBs程度与脑出血呈正相关(OR=1.813,95%CI:1.788~2.581,P=0.029).结论 脑白质疏松程度、腔隙性脑梗死数目及脑出血与CMBs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磁敏感加权成像深髓静脉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洪云;朱幼玲;黄治飞

    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是一种以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作为序列基础而改进扫描的对比增强成像技术,具有三维、高空间分辨率和高信噪比的特点,可对颅内微静脉系统尤其是深部髓质静脉显像,表现为垂直于侧脑室的小静脉影像.SWI在神经系统,尤其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早期评估非常有价值[1].2008年,Tong等[2]首次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儿SWI序列上,发现患侧侧脑室旁大量扩张、增粗并垂直于侧脑室的静脉影,被命名为深髓静脉征(deep medullary veins sign,DMVs).

  •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转化早期诊断临床价值的预探索研究

    作者:刘远洪;牛智领;梁金花;马娜;张盼盼;刘乐喜;聂志余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imaging,SWI)技术在早期诊断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中的价值。方法纳入39例经磁共振确诊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发病72 h内行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SW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脑梗死后HT的检出率及敏感性。参考欧洲协作性急性卒中研究(European Cooperative Acute Stroke Study,ECASS)分型标准对脑梗死后HT患者的HT进行分级,比较HT分级在两种检查方法中的差异,分析脑梗死后HT分级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 SWI、CT两种方法诊断脑梗死HT的阳性率分别为61.54%和12.82%(P<0.001);SWI检出发生脑梗死后HT者24例,其中1级占12.82%;2级占25.64%;3级占15.48%;4级占7.69%;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SWI序列的HT分级与临床NIHSS评分的增长呈正相关(R=0.94,P<0.01)。
      结论 SWI技术可以早期、敏感评价大面积脑梗死后HT。

  • 基于磁共振技术的血管性认知障碍研究进展

    作者:张忠敏;孙宇

    血管性认知障碍目前尚缺乏统一的影像诊断标准,近年来磁共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助于血管性认知障碍早期诊断的神经影像学标志物。本文从弥散张量成像、磁共振波谱、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和功能磁共振成像多种磁共振模态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影像特点进行综述。将多种模态的神经影像学检查方法联合运用有助于提高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帮助。

  • 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乐;孙晓江

    脑微出血是一种脑小血管病变,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本文在归纳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主要阐述了年龄、高血压、胆固醇水平、基因等危险因素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的新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脑微出血在神经血管疾病及药物治疗中的意义,以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脑微出血的认识。

  • 脑微出血发病机制、流行病学、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于永鹏;谭兰

    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属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 vessel disease,CSVD)的范畴,不同类型CSVD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是不同的,诸多研究显示,CMBs已成为影响卒中后出血转化、预后和复发、造成认知障碍以及年龄相关能力丧失的重要危险因素.CMBs与脑出血联系紧密,可作为某些脑血管病的辅助诊断和出血预测指标,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有助于揭示CSVD的发生机制,对制定溶栓、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探讨CMBs发病机制(包括基因遗传学、组织病理学)、早期预警及干预的手段是解决上述医学难题的关键.本文重点对CMBs的定义及存在的争议、发病机制、流行病学、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综述分析并提出研究展望,以期为CMBs的相关研究提供启示.

  • 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意义

    作者:倪睿涵;李娅;楚兰

    脑微出血(CMB)具有一定"隐匿性",临床中容易对其忽视或漏检.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一影像学表现逐渐受到重视.CMB是脑小血管病的亚型之一,常与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高信号并存.目前研究认为它是一种亚临床疾病状态,与认知功能障碍、脑血管事件发生、相关死亡率的增加等临床事件的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相关治疗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对于CMB的防治以及个体化治疗的选择,成为临床工作中关心的重点.本文主要就CMB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可能的致病机制以及临床意义作一研究综述,进而对这一研究的进展进行理论梳理.

  • 脑微出血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勇;徐大飞;楚兰;李娅

    脑微出血(CMB)是脑内微小血管破裂或渗漏所致,使含铁血黄素及脱氧血红蛋白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亚临床损害.研究发现,高血压、脑卒中、脑白质疏松、认知功能损害等与CMB有密切联系.其中高血压、淀粉样脑血管病患者CMB检出率较高,且分布各有特点.CMB是引起脑梗死复发、出血性转化及认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的重要原因.同时,CMB可能对再发脑出血有预测价值.CMB已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深入研究其与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早期发现相关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干预,对CMB的形成和有效防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脑出血并脑微出血的临床与影像特征

    作者:郭爱华;潘小平;成秋生;李蒙燕

    目的 探讨脑出血并脑微出血的临床与影像特点.方法 分析16例自发性脑出血并脑微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与MRI-SWI影像表现.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67.9岁.14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病,9例为首次发病的脑出血患者,7例为再发脑出血患者.再发脑出血患者SWI检查全部发现脑微出血,其中6例(85.7%)微出血同时累及双侧半球多个脑叶及深部脑组织.首发脑出血组合再发脑出血组患者脑微出血的病灶数量均数分别为5.22±2.82和9.71±3.50,2组间微出血病灶数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3).结论 脑微出血与自发性脑出血关系密切,较多的脑微出血病灶可能预示着再发脑出血的风险增高.

  • 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的新临床应用及发展前景

    作者:曹鑫;史浩

    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作为当今影像科磁共振检查的常规扫描手段,为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等临床科室的日常医疗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诊断信息.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改良和升级,其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如定量磁敏感图的定量分析、围产期胎儿监护和新生儿疾病诊断、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等.得益于该技术的巨大潜力和科研价值,其未来将朝着新序列改良、身体多部位应用、功能性图像研究等领域发展.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膜瘤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肖勇;邹元杰;肖朝勇;刘永;项崇;胡新华;耿良元;章文斌;刘宏毅

    目的 评估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膜瘤中的初步应用.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10月至2018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脑膜瘤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头颅CT、MRI和SWI检查,将SWI图像经软件处理后获得小强度投影图(mIP);结合MRI或CT,对SWI的mIP、校正后的相位图进行对比分析,观察脑膜瘤的瘤内微出血灶、瘤内钙化灶和肿瘤引流静脉.对所有患者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进行病理学检查.进一步比较瘤内出血和瘤内未出血脑膜瘤患者的影像学和病理学指标.结果 通过SWI检查,50例脑膜瘤患者中,7例(14%)有瘤内微出血灶(24个);24例(48%)有瘤内钙化灶(47个),与CT检查结果比较,31个相符,16个不相符(均为CT未检出);16例(32%)有明确的肿瘤引流静脉,其中11例无瘤周水肿,5例伴发瘤周水肿;18例(36%)无瘤周水肿,32例(64%)形成瘤周水肿.无瘤周水肿的患者较有瘤周水肿的患者更易形成引流静脉[分别为61% (11/18)、16%(5/32),P=0.001].50例患者经病理证实均为WHO Ⅰ级脑膜瘤.瘤内微出血组患者的水肿指数(EI)值、大水肿宽度和Ki67值均高于瘤内未出血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孕激素受体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I可检测出脑膜瘤的瘤内微出血灶、瘤内微钙化灶和肿瘤引流静脉.WHO Ⅰ级脑膜瘤较少发生瘤内微出血,而发生瘤内微出血的脑膜瘤Ki67指数更高,瘤周水肿更严重,且脑膜瘤引流静脉可减轻瘤周水肿的形成.

696 条记录 4/35 页 « 12345678...343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