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我国头颈肿瘤外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作者:何华松

    近日在沪召开的2000国际暨第六届全国头颈肿瘤外科学术会议上传出信息,我国头颈肿瘤外科在基础研究、临床诊治方面,特别在头颈部肿瘤的综合治疗、肿瘤术后缺失器官重建和功能性修复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我国的头颈肿瘤外科以内容广泛、融入学科多、临床治疗水平高而被国外同行称为"中国特色的头颈肿瘤外科".头颈部肿瘤包括耳鼻喉部肿瘤、口腔颌面部肿瘤和颈部肿瘤.

  • 口腔颌面部肿瘤病人术前口服营养补充剂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美芳;殷秋明;张海峰;唐雯;朱立

    目的:观察口腔颌面部肿瘤病人术前补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口腔颌面部肿瘤病人60例,分成两组,试验组术前在常规饮食的基础上加用营养补充剂(康全饮)连用5~7天;对照组术前给常规饮食;术后两组均通过鼻饲管提供肠内营养(EN).于术前、术后测定病人的血常规、血浆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结果:术后两组病人检测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下降的绝对值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口服营养补充剂(康全饮)营养均衡、口感好,作为术前营养补充剂是安全、有效的,有助于预防术后营养不良的发生,改善术后病人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

  • 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麻醉管理的体会

    作者:卢玲玲;李玉清;张洪凯

    我科1983年至1997年安全施行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麻醉共计103例,无1例麻醉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全组患儿103例,男62例,女41例,1岁以下占25%,小40天,平均年龄1.9岁,ASA Ⅰ~Ⅱ级。口内肿瘤31例,面颈占位性病变59例,涉及多部位病变13例。麻醉方法: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61例;非插管基础加局麻或氯胺酮静脉复合42例。插管全麻中以γ-羟基丁酸钠、氯胺酮静脉麻醉诱导,保留自主呼吸,5例经鼻盲探,其余经口明视插管,其中插管困难5例,1例因术前呼吸困难先行气管切开,3例术毕预防性气管造口。全组气管导管平均放置时间4.1小时,术时长达7小时。手术经过顺利,无麻醉并发症,术毕待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送回病房。术后雾化吸入每日2次,如期康复出院。

  • 长春瑞滨联合奈达铂治疗耐药性晚期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启佳;徐瀚峰

    目的 探讨长春瑞滨联合奈达铂治疗顺铂耐药的晚期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2年8月至2015年7月一线接受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失败的42例晚期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均给予长春瑞滨联合奈达铂方案化疗.长春瑞滨25 mg/m2静滴,d1、d8;奈达铂80 mg/m2静滴,d1、d2,21天为1个周期.采用RECIST l.1版标准评价近期疗效,NCI CTC 4.0版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42例患者均可评价近期疗效,有效率为45.2%,疾病控制率为73.8%,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7个月(95%CI:6.06~7.94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3个月(95%CI:10.91~ 15.09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1~2级居多.结论 长春瑞滨联合奈达铂治疗顺铂耐药的晚期口腔颌面部肿瘤疗效较好,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临床观察和研究.

  • Orem 自理理论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唐亚;纪迎迎;管兆兰;吴红梅

    目的:观察与探讨 Orem 自理理论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特诊科收治的6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将 Orem 自理理论应用于术后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 Barthel 指数、生存质量、满意度皆优于对照组。结论 Orem 自理理论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能提高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住院满意度。

  • γ突触核蛋白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薛昌敖;夏金星;何帮顺;潘玉琴;王书奎

    目的 探讨神经γ突触核蛋白(SNCG)在口腔颌面部肿瘤、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 法检测8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及37例正常对照组中SNCG的表达.结果 肿瘤组织中的SNCG的阳性率为68.75%(55/80),而癌旁组织中SNCG的阳性率为7.5%(6/80),正常组织中未见SNCG的表达.在低分化、中等分化及高分化的肿瘤组织中SNCG的阳性率分别为86.1%(31/36)、69.0%(20/29)及26.7%(4/15),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越低SNCG的阳性率越高(x2=17.416,P:0.000);SNCG在Ⅲ-Ⅳ期肿瘤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81.1%(43/53),Ⅱ期为63.2%(12/19),而Ⅰ期未见表达,肿瘤组织临床分期越晚SNCG的阳性率越高(x2=21.658,P=0.000);在未见肿瘤转移的组织中SNCG的阳性率为47.2%(17/36),而在有转移肿瘤组织中SNCG的阳性率为86.4%(38/44),SNCG的表达与肿瘤的转移相关(x2=14.119,P=0.000).结论 SNCG蛋白过表达与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进程相关,肿瘤分期越晚阳性率越高,且在浸润性的肿瘤组织中较早期高表达.SNCG有望成为新的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肿瘤标志物,为预后判断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357例老年人口腔颌面部肿瘤临床分析

    作者:毛振华;齐志勇

    随着人口结构日趋老龄化,因机体免疫机能低下,自身卫生保健不足等因素,肿瘤的发生率在老年人群中相应增高.为探讨老年人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治疗特点,现将1985年~1998年间我院收治的357例60岁以上老年人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粗浅的分析和讨论.

  • 腮腺血管瘤1例报告

    作者:袁晓红;郎永杰

    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中,腮腺肿瘤发生的比例较高,其中良性肿瘤及混合瘤居多,但血管瘤发生于腮腺并不多见,现报告1例如下:

  • 王可敬温柔一刀“杀”肿瘤

    作者:王定珠

    温柔的肿瘤杀手王可敬像个和蔼的兄长,问及他的工作和他的病人,他的叙述是轻声细语的.这个“温柔”的人杀起肿瘤来却毫不留情,在肿瘤术后整形修复时,细致耐心胜过心灵手巧的女子.王可敬擅长头颈部如甲状腺癌、口腔颌面部肿瘤、耳鼻咽喉科肿瘤及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特别是在头颈部肿瘤术后大面积缺损的修复方面等手术治疗有较深研究,在肿瘤术后缺损整形的修复方面成绩显著.

  • 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焦虑状况调查

    作者:郦美玲;陈青林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转变,医护人员不仅要重视生物因素对人体疾患的作用,同时还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本文分析101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焦虑状况及在治疗中心理护理的作用,以说明社会心理因素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作用及整体护理的重要性.

  • 口腔颌面部癌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检测

    作者:陈良建;黄建华;陈正炎;李赞

    [目的]研究口腔颌面部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探讨其作为口腔颌面部癌肿瘤标志物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银染 TRAP法检测 32例口腔颌面部癌组织及其相应的 32例癌旁组织、4例混合瘤、4例乳头状瘤、2例造釉细胞瘤、5例正常口腔粘膜的端粒酶活性。[结果]32例口腔颌面部癌组织中,有 30例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其阳性率为 93.7%。32例癌旁组织中,有 2例端粒酶表达阳性,其阳性率为 6.3%。4例乳头状瘤、4例混合瘤、2例造釉细胞瘤、5例正常口腔粘膜端粒酶表达均为阴性。口腔颌面部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 (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癌组织中普遍存在端粒酶活性表达,而口腔良性肿瘤和正常口腔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较少表达,端粒酶可作为诊断口腔颌面部癌的肿瘤标志物。癌旁组织端粒酶活化提示有少量肿瘤细胞,应随访以证实。

  • 精确粒子定位植入近距离放疗辅助手术治疗34例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分析

    作者:李学英;司新芹

    [目的]探讨精确粒子定位植入近距离放疗辅助手术治疗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2014年8月到2016年5月诊治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68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精确粒子定位植入近距离放疗辅助手术治疗,放疗剂量30~50Gy,每次2.5Gy~3.0Gy,每周5次,共15~20次.[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5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4%(P=0.023).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分别为2.14±0.56分和3.78±0.61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5.39±1.49分和5.62±0.98分(P<0.05),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前后的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确粒子定位植入近距离放疗辅助手术治疗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对于机体的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能有效发挥镇痛作用,能提高近期疗效有效率.

  • 口腔颌面部胸大肌皮瓣修复后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蒋春儿;江子芳;洪小芳

    目的总结胸大肌皮瓣修复后护理要点.方法 66例晚期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胸大肌皮瓣修复术后均经过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护、受区移植皮瓣和口腔护理及完善的出院指导.结果全组皮瓣成活60例,部分坏死5例,完全坏死1例,成活率达90.9%.结论晚期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成功主要取决于皮瓣设计和手术技巧,但完善的临床护理是肌肉皮瓣存活必不可少的条件.

  • 口腔颌面部肿瘤外科钛板植入修复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韩春;赵佳正;王可敬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接受根治切除及一期钛板植入修复手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口腔颌面部肿瘤行根治切除及一期钛板植入修复手术的1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对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分期、术前放疗史、术前化疗史、抗生素使用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修复皮瓣类型、植入钛板类型及术前术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36.2%(50/138),其中呼吸道感染54.0%(27/50)、手术伤口感染40.0%(20/50)、其他部位感染6.0%(3/50).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后感染与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分期、术前放疗史、术前化疗史、抗生素使用情况、植入钛板类型、术中失血量、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均无关(均P >0.05),而与患者手术时间、修复皮瓣类型及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是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外科钛板植入修复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较大,呼吸道感染常见;缩短手术时间、术后纠正患者低白蛋白血症或可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 血管化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颌面部缺损

    作者:赵德安;高兴强

    自Hidalgo于1989年首次报告利用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以来[1],游离腓骨肌皮瓣在口腔下颌骨重建中的应用很快为头颈重建外科医师所接受.目前,游离腓骨肌皮瓣已经成为修复各种类型下颌骨缺损常用的方法.我科自2004年5月~2007年11月,应用血管化游离腓骨肌皮瓣即刻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12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 口腔颌面肿瘤置入钛板修复术后感染相关因素

    作者:舒婷

    目的:探讨置入钛板修复治疗口腔颌面肿瘤患者及其术后感染相关原因.方法:通过回顾分析行钛板置入修复手术的10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来探究其术后感染的相关原因;对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35.0%,感染患者中呼吸道感染占57.1%、手术伤口感染占28.6%、其他部位感染占14.3%;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修复皮瓣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主要为呼吸道感染;提高患者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 颏下区岛状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朱良明;郭平;许亮;王之恒;姚禹

    目的:采用颏下区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的组织缺损,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2月我科收治的9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采用颏下区岛状皮瓣对肿瘤切除后的缺损进行修复,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术后9例修复皮瓣均存活。5例男性患者可见皮瓣表面有不同程度毛发增长,术后3月口内皮瓣向口腔黏膜化生,皮瓣表面光滑、颜色红润。9例患者口腔颌面部的外观及主要功能均达到预期效果,可进行吞咽、咀嚼和言语等正常生理活动,无张口受限、颈部活动受限等并发症。随访期无癌肿复发病例。结论:颏下区岛状皮瓣较其他部位的皮瓣制作相对简单,耗时少,切口隐蔽,对供区损伤小,术后存活率高,可提高患者对术后美观和生理功能的满意度。

  • 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护理

    作者:杨健

    口腔颌面部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10%.由于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手术常常累及范围广、损伤大,因此手术后护理是关系到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我科自2005年以来,共对101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肿瘤切除术,均获得良好的疗效.现将其术后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5年~2010年我科收治的口腔恶性肿瘤患者101例,其中男86例,女15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3.26±8.26)岁;平均住院天数(14±2.13)天.其中舌癌45例,口底癌20例,牙龈癌14例,腮腺癌8例,颌下腺癌8例,舌下腺癌、下颌骨癌及上颌骨癌各2例.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肿瘤扩大切除术,其中89例同时行颈淋巴清扫术,51例患者联合行皮瓣或肌皮瓣转移修复术.

  • 左上颌恶性造釉细胞瘤1例

    作者:林建军

    颌骨造釉细胞瘤是口腔颌面部肿瘤之一,以病程长、局部浸润性生长,手术后常易复发、罕见转移为特点[1,2].本文报道我院近收治的左上颌恶性造釉细胞瘤1例,对恶性造釉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及诊疗进行探讨.

  • PTEN基因与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宇飞;唐维平

    PTEN是在1997年由美国的3个独立研究小组在人类第10号染色体上发现的一个新的肿瘤抑制基因,是迄今发现的第1个具有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1],该基因的突变失活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和细胞迁移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2].

162 条记录 5/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