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影响高角型骨性Ⅰ类青年女性面下1/3侧貌美的软硬组织分析

    作者:李青;李斌

    目的:选取实验中美貌组与普通组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软硬组织测量分析,筛选出对侧貌美起关键作用的软硬组织指标,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美貌组与普通组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软硬组织测量分析,寻找影响人群对高角型骨性Ⅰ类青年女性面下1/3侧貌审美评价的软硬组织指标。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美貌组与普通组的软硬组织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反映高角女性侧貌美的软硬组织敏感指标。结果(1)美貌组与普通组软组织测量项目在颏唇沟角、颏唇沟倾角、颏唇沟深度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唇到E线的距离、H角及垂直向面部比例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美貌组与普通组硬组织测量项目在Pog-NB的距离、L1/NB的角度、L1-NB的距离、U6-PP、L6-MP距离之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高角型骨性Ⅰ类青年女性面下1/3侧貌美的敏感软组织指标为颏唇沟角、颏唇沟倾角、颏唇沟深度、E线、H角及垂直向面部比例(Si-Me/Sto-Me、Sto-Me/Sn-Me)。

  • 探讨不同人群对高角型骨性Ⅰ类青年女性面下1/3侧貌的审美评价

    作者:李斌;李青

    目的:通过正畸医生、正畸患者及大学生对高角型骨性Ⅰ类青年女性的面下1/3软组织侧貌进行主观评价,探讨不同人群对高角型骨性Ⅰ类青年女性面下1/3侧貌审美的异同。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200例青年女性为研究对象,利用X线头颅侧位片制作成面下1/3软组织侧貌剪影图,选取20名正畸医生、30名正畸患者及30名大学生对200张侧貌剪影图进行主观评价,并对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正畸医生、正畸患者及大学生对高角型骨性Ⅰ类青年女性面下1/3侧貌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患者的评分低;正畸医生、正畸患者及大学生对美貌组样本的评分分布趋势基本一致。结论1.正畸医生与正畸患者的审美认知存在差异,正畸医生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以患者的问题为中心,以求得认知的一致性,创造富于个性美的侧貌。

  • 高角型Ⅲ类错牙合非拔牙矫治的临床护理观察

    作者:付宇红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于高角型Ⅲ类错牙合非拔牙矫治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0例高角型Ⅲ类错牙合非拔牙矫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照顾,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1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疼痛感.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总分分别是:12.44±3.1分、16.23±1.1分,抑郁总分分别是:56.1±1.3分、67.23±1.1分,疼痛VAS得分分别为:2.07±0.1分、4.02 ±0.2分,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可以降低高角型Ⅲ类错牙合非拔牙矫治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疼痛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高角型开牙合畸形

    作者:张晟;王春阳;谢永建;麦理想

    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高角型开牙合畸形的临床应用并评估其疗效.方法 选取高角型开牙合畸形患者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18~30岁,平均24.5岁,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均采取拔牙矫治,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测量头影测量指标并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例患者矫治后前牙覆牙合恢复正常,面型得到明显改善.SNA角减小1.6°(P<0.001),SNB角减小0.5°(P=0.038),ANB角减小1.1°(P<0.001),GoGn-SN角减小1.7°(P<0.001),U1-NA减小3.7 mm(P<0.001),L1-NB减小1.8 mm(P=0.001),U1-L1角增加16.6°(P<0.001),U1-SN角减小8.2°(P<0.001),OPP-SN角减小5.3°(P=0.012),FH-PP角减小0.9°(P=0.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6-PP减小0.6 mm(P=0.091),L1-MP角减小0.6°(P=0.0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高角型开牙合畸形能有效进行垂直向控制,使下颌平面逆时针旋转,获得良好疗效.

  • 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错(牙合)不同生长型颅面形态与上气道关系的头影测量研究

    作者:张雨温;陈中;许彦枝;周力;赵美英

    目的了解生长发育期颅面形态与上气道各部位之间的关系,探讨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错(牙合)不同生长型的颅面结构对气道的影响,为指导临床矫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安氏Ⅱ1高角型、平均型、低角型各30名,正常(牙合)30名,各组性别、年龄相匹配.120名儿童均拍摄标准头位的X线部位侧位片,将安氏Ⅱ1高角型、平均型、低角型分别与正常(牙合)做比较,分析三种不同生长型的颅面结构对上气道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牙合)比较,安氏Ⅱ1高角型、平均型均表现上气道狭窄,且高角型气道狭窄的部位更多,程度更明显.结论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错(牙合)不同生长型颅面形态与上气道结构密切相关.

  • 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体会

    作者:刘金仙

    目的 探讨矫治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比较理想的方法.方法 采用多曲方丝弓技术对9例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牙合)进行矫治.结果 9例患者在不同的疗程,磨牙、尖牙均达到中性.前牙建立正常的覆(牙合)覆盖,面型得到改善.结论 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通过牙的代偿性移动,即上牙列整体前移,下牙列的后方移动,来建立正常的牙(牙合)关系,可以有效地矫治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 垂直骨面型对正畸诊断治疗的影响

    作者:荆璇;武秀萍

    颌面部垂直向的发育有3型:分别为高角型、均角型和低角型。高角型患者面下1/3长,颌骨骨密度低,咀嚼肌力弱,颏部多后缩,常伴前牙开牙合;低角型患者面下1/3短,颌骨骨密度高,咀嚼肌力强,颏部较明显,常伴深覆牙合。一般认为后面高与下颌升支高度和颞下颌关节的位置有关;前面高与髁突的生长方向、上颌骨骨缝的生长和牙槽骨发育程度有关。后面高不足,前面过高造成高角;前面高不足,后面高过度造成低角。高角病例以垂直生长型、下颌平面顺时针旋转和旋转中心靠近髁突为特征;低角则为水平生长型,下颌平面逆时针旋转、旋转中心位于平面后部。不同垂直骨面型个体的生长发育特点、颅面结构特征及相关肌肉功能活动等都存在差异,从而影响矫治目标的制订及治疗方案的设计。本文就垂直骨面型在正畸诊断和治疗中与牙齿、平面、牙槽骨、软组织侧貌等的关系作一综述。

  • 高角型Ⅲ类错(牙合)非拔牙矫治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灵芝;李成宏;崔珊珺

    目的:对高角型Ⅲ类错(牙合)患者采用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矫治,探讨MEAW对Ⅲ类错(牙合)伴开(牙合)非拔牙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高角型Ⅲ类错(牙合)患者采用多曲方丝弓技术进行矫治,并行破除舌不良习惯、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和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待牙齿基本稳定后改用Hawley保持器保持.结果:SNB平均减小了3°,ANB平均增加了4°,U1-SN平均增加了7.5°,U1-NA平均增加了5°,患者面型明显改善,磨牙和尖牙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平均疗程21.5个月.结论:应用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是一种矫治高角型Ⅲ类错(牙合)的有效方法.

  • 正畸治疗对成年安氏II类高角型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影响的研究

    作者:杨鸘;姚霜;刘晓君;周治

    目的 探讨正畸治疗对成年安氏II类高角型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 对2007年10月至2001年10月到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口腔正崎科就诊的21例成年安氏II类高角型错(牙合)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利用16层螺旋CT,进行颞下颌关节扫描,然后通过多层面重建(multi planarreformation,MPR)技术对颞下颌关节进行三维重建及参数测量,并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有27侧髁状突处于关节窝内中性位,占57.2%(27/4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处于关节窝前位和后位的髁状突构成比分别为33.3%(12/42)和9.5%(4/4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髁状突前斜面倾角测量值在治疗后平均增大1.64°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结节后斜面斜度,关节窝前后径、内外径和关节窝高度的测量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治疗能使成年安氏II类高角型错(牙合)患者的髁状突位置前移及髁状突前斜面适应性改建,但不会对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和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 安氏Ⅱ1类错(牙合)不同骨面型的牙颌垂直向形态特征分析

    作者:叶庆;赵志河;赵美英

    目的:探讨安氏Ⅱ1类错(牙合)不同骨面型牙颌垂直向形态特征.方法:选取恒牙初期的正常(牙合),Ⅱ1类错(牙合)均角型、高角型、低角型的X线头颅侧位片各30张,男女各半,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通过多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明确Ⅱ1类错(牙合)3种骨面型和正常(牙合)的牙颌垂直向形态变化.结果:(1)所有Ⅱ1类错(牙合)总体上颌复合体的前部相对于后部垂直向发肓过度.均角组上颌复合体整体相对发育过度,颅底一下颌支复合体发育不足;高角组上颌复合体前部发育过度,后部和颅底-下颌支复合体发育不足;均角组和高角组下颌有后下旋转的趋势.低角组颅底一下颌支复合体的垂直生长相对于上颌复合体的后部发育过度,上颌复合体前部发育正常.下颌有前上旋转的趋势.(2)Ⅱ1类错(牙合)L6的垂直高度降低,U6远中倾斜.高角组、均角组U6垂直高度未增加,功能(牙合)平面(FOP)前下倾斜,高角组U6及功能(牙合)平面倾斜的程度大;低角组U6垂直高度降低,远中倾斜程度小,功能(牙合)平面未见异常.结论:Ⅱ1类错(牙合)不同骨面型牙颌形态表现出不同的垂直向特征,治疗时垂直向控制应采取不同的措施.

  • 恒牙初期安氏Ⅱ1错(牙合)不同骨面型颅底形态变化的头影测量分析

    作者:叶庆;辜岷;赵志河;赵美英

    目的:探讨安氏Ⅱ1错(牙合)不同骨面型的颅底形态特征.方法:选取恒牙初期的正常(牙合)和Ⅱ1错(牙合)均角型、高角型、低角型的X线头颅侧位片各30张,男女各半,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Ⅱ1错(牙合)3种骨面型和正常(牙合)的颅底形态变化.结果:Ⅱ1错(牙合)3种骨面型均表现为颅基底角(Ba-SE-FMS)增大,高角组尤其表现在颅前基底角(FMS-SE-PM)增大,均角组、低角组颅中基底角(Ba-SE-PM)增加更为明显.Ⅱ1错(牙合)颅底的有效垂直高度从低角组、均角组、高角组依次减小.结论:颅基底角可能更准确反映颅底的曲度,体现Ⅱ1错(牙合)不同骨面型形成的机制.

  • 高角型双颌前突矫治前后软硬组织改变分析

    作者:陈启锋

    目的 探讨正畸治疗对高角型双颌前突患者软硬组织矢状及垂直向的影响.方法 对18例高角型双颌前突患者在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后,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矫治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并对矫治前后软硬组织侧貌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①上下颌骨矢状及垂直向关系无明显变化;②上下前牙突度和倾斜度明显减小;③上下磨牙垂直向及矢状向支抗得到较好控制,(牙合)平面角无明显改变;④上下唇突度明显减小,上唇长度加长,下唇长度减小.颏厚度增加1.70mm,颏唇沟加深1.13 mm.结论 高角型双颌前突患者拔牙矫治后垂直向及矢状向支抗可得到较好控制,侧貌有明显改善.

  • 压低辅弓在牙弓整平中的临床疗效

    作者:侃;陈国新

    在伴有深覆牙合的错牙合畸形矫治中,成功矫治的关键是牙弓是否整平.特别是对高角型及生长发育已停止的深覆牙合病例,如何控制磨牙伸长,尽量压低前牙达到整平效果,

  • 不同矢状骨性错畸形高角型成年女性患者髁突位置的CBCT研究

    作者:崔涛;杜雨晴;宋宇;孙志涛;侯凤春;于艳玲

    目的 利用CBCT测量并比较不同矢状骨性错高角型成年女性患者的髁突相关参数(体积、表面积、关节前间隙、上间隙及后间隙),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从青岛市口腔医院影像科CBCT资料库筛选骨性错高角型成年女性患者,分为骨性Ⅰ类、Ⅱ1类、Ⅲ类,各30例.将样本的CBCT影像以DICOM3.0医学数字图像通讯标准存储,用软件Mimics10.01读取并进行髁突三维重建,测量上述相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左、右侧髁突的相关测量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髁突关节前间隙、关节后间隙,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髁突关节上间隙,骨性Ⅰ类与骨性Ⅱ1类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性Ⅰ类与骨性Ⅲ类、骨性Ⅱ1类与骨性Ⅲ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矢状向骨性错高角型成年女性患者的髁突位置具有一定差异性.

  • 多用途弓矫治高角型前牙深覆颌的临床应用

    作者:韦名浪

    前牙深覆颌是临床较常见的上下颌牙弓垂直向关系异常,矫治的关键在于是否有效地打开咬合.对于高角型前牙深覆颌患者,如何控制磨牙伸长,尽量压低前牙,同时避免切牙唇倾而达到打开咬合的目的,是矫治成败的关键.本文作者运用多用途弓矫治了13例高角型前牙深覆颌患者,并通过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头帽-肌激动器治疗高角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头影测量研究

    作者:姚霜;刘晓君;杨霜;徐明;彭蓓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是临床常见的一类错(牙合)畸形.采用肌激动器治疗法,通过下颌前移及后牙萌出受控,可以改善颌骨矢状关系和垂直关系,但常出现(牙合)平面顺时针旋转及前面高增加等副作用[1],这对高角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尤为不利.本研究以头帽-肌激动器(headgear-activator)治疗替牙早期高角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取得较好疗效.

  • 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高角型及低角型女性患者颅面部特征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晓荣;司新芹;鲍庆红;牛百平

    目的:旨在探讨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高,低角型女性患者的颅面部特征及其差异,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正畸科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高、低角型女性患者各30例治疗前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30项头影测量项目分析.结果:低角组SNA显著增加,高角组SNB显著减少,下前牙倾斜度(L1-GoGn)两组均明显增加.结论:低角组上颌相对前突,高角组下颌相对后缩,两组下前牙均出现明显牙代偿.

  • 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高角型患者颅面部特征的研究

    作者:司新芹;牛百平;周洪;叶湘玉

    骨性Ⅱ类错牙合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其中高角型患者在临床上治疗是极为困难的,对其早期阻断性矫治是正畸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形成机制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旨在研究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高角型患者的颅面软硬组织的变化和特征,以期对正畸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 正畸矫治骨性开(牙合)病例报告一例

    作者:Chadi Kassir;Samar Bou Assi;张亮

    开(牙合)畸形由于其病因复杂,一般认为治疗难度较大.较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正颌外科手术治疗和正畸牙齿代偿性治疗.牙齿代偿治疗(利用弹性牵引压低后牙和直立、伸长前牙)主要针对临界病例和拒绝手术治疗的患者.本病例是严重的骨性开(牙合)错(牙合)畸形,初的治疗计划为正畸-正颌联合矫治,但患者拒绝正颌手术方案,终仅接受了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患者,男,17岁7个月,安氏Ⅱ类1分类,前牙开(牙合)5mm,长面型.对该患者进行拔除上下颌4个前磨牙及前牙垂直牵引固定矫治器治疗.经过30个月的积极治疗,达到安氏Ⅰ类咬合关系,覆(牙合)、覆盖得到改善.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