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体会

    作者:王学玉;丁武应;高娟;孙杰

    目的:研究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恒牙列期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矫治的临床体会.方法: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19例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矫治.结果:19例骨性Ⅲ类患者反牙合解除,覆牙合、覆盖正常,咬合关系稳定,矫治效果满意.结论:应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有良好的效果,是一种操作简单、高效的、实用的娇治技术.

  •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的M-型超声研究

    作者:宁彬;何文;魏立亚;项东英;庞煊奈

    目的 探讨低频超声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联合衬垫超声扫描技术,应用低频M-型超声,对骨性III类错牙合畸形治疗前组(A组)、治疗后组(B组)吞咽功能进行测量,参数包括吞咽时间(duration),吞咽平均速度(Vm),吞咽范围(range),并与正常人(C组)作对照.结果 吞咽总时间A组为(1.535±0.247)s,B组为(2.301±0.496)s,C组为(2.029±0.31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吞咽平均速度A组(3.17±0.959)cm/s,B组(2.00±0.819)cm/s,C组(2.12±0.503)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吞咽范围A组(4.82±1.407)cm,B组(4.34±1.114)cm,C组(4.22±0.878)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0.01.结论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后组的舌吞咽总时间较治疗前组延长,并接近正常组水平;治疗后吞咽平均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减慢,接近正常组水平.M-型超声能够较准确地评估舌吞咽功能的变化.

  • 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下颌骨联合形态与下切牙位置的关系

    作者:姚源;贾绮林

    目的 了解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下颌骨联合形态结构与下切牙位置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需接受正颌手术的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70人(ANB< -3°),男性37名,女性33名,年龄范围18~28岁.根据下颌平面角的大小将患者分为均角(43例)及高角(27例)二组.利用X线头影测量进行下颌骨联合形态结构与下切牙位置的相关分析.结果 高角组较均角组下颌骨联合形态更高、更窄,高角组下切牙倾斜程度与下颌骨联合长轴的倾斜度有密切关系(r=0.78117),而均角组下切牙倾斜程度与下颌骨联合牙槽骨长轴倾斜度有密切关系(r=0.81774),同时下颌骨联合基骨唇侧骨板的舌倾角度在高角组较均角组有减小的趋势.结论 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时需考虑下颌骨联合的形态,尤其高角病例由于下颌骨联合的形态较高较窄,提示我们去代偿或代偿性移动下切牙的范围可能要小.

  • 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颅面形态与吞咽舌运动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薛梅;高晓辉;庞煊奈;白玉兴

    目的 研究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吞咽舌运动与其颅面形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例成人骨性Ⅲ类错NFDC5患者.通过头影测量和牙NFDC5模型测量获取患者的30项颅面形态指数,通过M 型超声联合衬垫扫描技术获得患者吞咽时舌运动参数(运动时间,运动幅度,运动速度),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成人骨性Ⅲ类错NFDC5吞咽的主要功能阶段-第2期、第3期、第4期的舌运动参数与颅面形态指数有相关性的较多;上、下颌骨、颅底、牙弓形态、上、下中切牙形态等与吞咽舌运动均有相关性.吞咽末期的舌运动参数与颅面形态指数未显示出相关性.结论 成人骨性Ⅲ类错NFDC5颅面形态与其吞咽舌运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二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关系.

  • 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单、双颌手术方案选择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桦;胡敏;齐慧川;张祎;姜欢;包幸福

    目的 探讨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单、双颌手术方案的选择.方法 对满足纳入标准的38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测量软组织、硬组织项目共28项.将采用单、双颌不同手术方式的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各项目及其变化量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单颌手术患者初诊SNA角、ANB角、U1/SN角、鼻唇角、G-SN-Pos角、Wits值及覆盖值更接近正常值.双颌手术更有利于上、下颌骨位置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下颌骨的逆时针旋转、上前牙去代偿更充分.结论 SNA角、U1/SN角、鼻唇角与正常值差距小于一个标准差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可采用单纯下颌手术方式.超过此界限的患者应采用双颌手术方式.

  •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术前正畸拔牙与不拔牙的比较研究

    作者:房兵;毛丽霞;林晓松;吴勇;冯贻苗;娄新田;夏蕴辉

    目的 评价骨性安氏Ⅲ类畸形正颌术前正畸中上齿槽及牙的唇倾度的矫正,对正颌术后面型改善,以及正常前牙覆(牙合)覆盖建立的影响.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对比安氏Ⅲ类错颌畸形双颌手术,术前正畸中上颌拔牙和非拔牙的两组患者,拔牙病例20例,非拔牙病例20例,头影测量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长轴、鼻唇角、颌凸角等与面型有关的数据,评价拔牙和非拔牙术前正畸对安氏Ⅲ类错颌畸形面型矫正的影响.结果 测量显示术前正畸中上颌拔牙矫正使鼻唇角明显增大,覆盖明显增大,代表面型的数据:鼻唇角、面角、颌凸角、颏前点到零子午线的距离、鼻下点到零子午线的距离两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拔牙组对面型的调整更有效;牙长轴、覆骀覆盖、鼻唇角、面角、颌凸角、颏前点到零子午线的距离、鼻下点到零子午线的距离在拔牙组数据与正常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值得注意上颌前牙的代偿性唇倾,对其去代偿矫正是安氏Ⅲ类错颌畸形矫正中调整面型的主要因素.

  • 骨性Ⅲ类错(牙合)面部不对称程度与下颌骨形态学代偿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秦淑祺;谷岩

    目的 探讨骨性Ⅲ类患者面部不对称程度分别与下颌骨形态学代偿以及ANB角的相关性.方法 按照纳入标准选取28名2015-2016年度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就诊并拍摄大视野CBCT的骨性Ⅲ类面部不对称患者,使用Dolphin3D软件进行面部不对称程度及下颌骨形态学代偿的相关测量,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面部不对称程度分别与下颌骨形态学代偿以及ANB角的相关性.结果 升支长度差与升支冠状角之差及髁突水平角之差均呈负相关.矢状角之差与颏部偏斜距离正相关.面部不对称程度与ANB角未发现相关关系.结论 随着升支长度差增加,升支冠状角之差代偿程度减弱,髁突水平角之差代偿程度增强.升支矢状角之差可以作为评价面部不对称程度的指标.根据本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Ⅲ类畸形严重程度与面部不对称程度无相关性.

  • 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特征的CBCT初步研究

    作者:孙伯阳;王雷;王光;杨乐;倪峰;丁寅

    目的 研究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特征.方法 对17例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及10例正常(牙合)对照者进行锥体束计算机断层(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技术扫描拍摄,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①骨性Ⅲ类错(牙合)下切牙区牙槽骨厚度较正常(牙合)者薄(3.3±0.6) mm,其根尖点距唇侧骨皮质距离较近(0.8±0.4)mm(P<0.01);②骨性Ⅲ类错(牙合)牙槽骨附着高度较正常(牙合)者低,尤其是唇侧牙槽附着高度较低(5.2±1.3) mm(P<0.01);③下切牙倾斜度与牙槽骨厚度、唇侧牙槽附着高度、根尖点距唇侧牙槽骨距离具有相关性.结论 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下切牙区牙槽骨厚度较薄,唇侧牙槽骨附着高度较低并且与下切牙唇倾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中应重视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牙槽骨形态对于下切牙移动的影响.

  • 单纯前方牵引矫治器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的软硬组织的改变

    作者:王秀婧;阎燕

    目的 初步探讨单纯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的软组织、硬组织的改变.方法 选择17名骨性前牙反耠的患者,男9名,女8名,年龄7~12岁,平均年龄9.8岁,平均疗程13.4月,未进行扩弓直接应用前方牵引矫治器进行治疗.术前术后拍头颅侧位片,测量17名患者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改变.头影测量采用Dental vision软件,记录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 上颌骨前移1.8 mm,差别具有显著性差异,上前牙唇倾4.2度,差别有显著性差异,上前牙前移3.4 mm,差别有显著性差异.下颌骨后退4.1 mm,差别具有显著性差异,下切牙后退3.9 mm,差别具有显著性差异.软组织的改变:上唇突、下唇突、面型角、上唇-审美距、下唇-审美距、鼻点-H线、下唇-H线、颏沟点-H线的距离均向正常值靠拢,差别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患者的面型更加协调.结论 单纯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使患者的软硬组织得到明显改善.

  • 骨性Ⅲ类错(牙合)人群牙槽代偿的研究进展

    作者:沈琳慧;陈贵

    牙槽代偿是指在骨性不调的情况下,通过牙齿的适应性改变来建立咬合关系的现象.骨性Ⅲ类错(牙合)人群前牙区的牙槽代偿主要表现为上下切牙倾斜度的改变.后牙区的牙槽代偿主要表现为磨牙颊舌向倾斜度的改变,以代偿上下颌骨宽度的不协调.性别是否为骨性Ⅲ人群牙槽代偿现象的影响因素,以及牙槽代偿、正畸治疗与牙周组织破坏三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目前的研究结论尚不统一.临床研究表明,对于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无论是掩饰性治疗还是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均需要深入理解牙槽代偿现象.本文通过对骨性Ⅲ类人群牙槽代偿相关研究的归纳综述,深入理解牙槽代偿现象,为进一步的研究探索提供思路.

  • 前方牵引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鲁颖娟;常少海

    因上颌发育不全引起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上颌前牵引可以有效治疗该类错(牙合)畸形,本文介绍了现阶段临床上所使用的前牵引方式、矫治疗效、影响因素及矫治后的复发与保持.

  • 作者:

    关键词:
  • 多曲方丝弓矫正技术对骨性Ⅲ类错(牙合)临床体会

    作者:王银环

    目的 探讨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多曲方丝弓矫正技术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临床2010年收治的骨性Ⅲ类错牙 合患者36例采用多曲方丝弓矫正技术矫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36例疗程6~15个月,平均为10个月,均到理想矫治效果.前牙反颌解除,建立正常覆盖,后牙咬关系稳定,面型改善.结论 多曲方丝弓矫正技术矫治骨性Ⅲ类错是有效的.

  • 前方牵引器结合Ⅲ类牵引矫治骨性反(牙合)的效果评价

    作者:后岷红;陈斌;苏建国

    骨性前牙反(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严重影响外观和咀嚼功能,常表现为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发育过度,此异常骨面形随生长发育日益加重[1],因此主张早期治疗.临床采用上颌前方牵引、矫形面具或颌间牵引等方法进行矫治均可收到较好效果[2~4].本文采用上颌前方牵引结合Ⅲ类颌间牵引矫治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通过对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的测量分析,揭示其对硬软组织侧貌的影响,并对该种矫治方法的疗效作出评价.

  • 上颌快速扩弓联合上颌前方牵引对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上气道间隙的影响

    作者:李颖辉;董福生;马文盛

    目的 探讨上颌前方牵引联合上颌快速扩弓对上颌发育不足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上气道间隙的影响.方法 选择生长发育高峰期上颌发育不足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20例(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9~12岁,平均年龄10.5岁),行上颌快速扩弓后进行前方牵引治疗.所有患者于矫治前(T0)、快速扩弓后(T1)和前方牵引后(T2)拍摄头颅侧位片.选取常规头影测量项目和气道舌骨测量项目进行测量.结果 快速扩弓后软腭长度变短,SPL减小1.02±0.92mm(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改变.前牵后上气道间隙上部(PNS-R、UPW-PNS、SPP-SPPW)分别增大了2.13±0.87mm、2.18±1.32mm、1.41±0.78mm(P<0.05);上气道间隙下部(PAS、V-LPW)分别减小1.56±1.32mm、0.99±0.35mm(P<0.05).结论 对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儿童,上颌快速扩弓联合上颌前方牵引疗法可使上气道间隙上部增大,下部减小,趋于正常范围.

  • 前方牵引结合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10-15岁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

    作者:孔凡芝;王玉玲;王春玲;丁双英

    目的探讨一种矫治较大年龄骨性Ⅲ类错(牙合)的良好治疗方法,并评价其对软硬组织改变的效果.方法选取30例10-15岁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将治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给予上颌前方牵引配合快速扩弓治疗,约半年之后开始第二阶段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直至咬合关系达理想状态,给予保持.结果所有患者经两个阶段治疗后,上颌及上切牙前移,下颌向后下旋转,伴下切牙后移,均显著改善了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凹陷型侧貌,且咬合关系调整理想,达到了功能与外形的完美统一.结论前方牵引可使骨改建,多曲方丝弓技术可产生牙性代偿及部分牙槽骨改建,将前方牵引与多曲方丝弓技术相结合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充分调动了患者的生长潜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 上颌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矫正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

    作者:段银钟;杨振华;冷军;郑虹;王海雪

    目的评价上颌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矫正严重骨性反(牙合)的疗效,为临床矫正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应用上颌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对32例(平均年龄11.8岁)替牙期儿童的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变化进行比较.结果经过5~8个月(平均6.5个月)的牵引,所有患者矫治效果良好,SNA,ANB,1~1,IMPA,覆盖改善显著.结论对于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采用夜间前方牵引配合白天Ⅲ类颌间牵引,实现了对上颌实施24小时持续前牵,临床疗效显著.

  • 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体会

    作者:刘金仙

    目的 探讨矫治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比较理想的方法.方法 采用多曲方丝弓技术对9例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牙合)进行矫治.结果 9例患者在不同的疗程,磨牙、尖牙均达到中性.前牙建立正常的覆(牙合)覆盖,面型得到改善.结论 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通过牙的代偿性移动,即上牙列整体前移,下牙列的后方移动,来建立正常的牙(牙合)关系,可以有效地矫治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 不同年龄骨性Ⅲ类错(牙合)粘结式快速扩弓并上颌前方牵引后的颌(牙合)面变化

    作者:孔凡芝;经海永;耿丽;王玉玲;佘鹏;王春玲

    背景:利用上颌快速扩弓和前方牵引矫治6~9岁患者效果较好,但对于10~15岁较大年龄骨性反(牙合)患者,目前尚无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目的:观察联合应用上颌前方牵引配合粘结式快速扩弓治疗较大年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颌、(牙合)面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对比试验,于2003-07/2007-10在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口腔科完成.参试者: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60例,其中6~9岁组30例,10~15岁组30例. 干预:所有患者先行粘结式上颌快速扩弓治疗,待上下颌覆盖达到3.0~4.0 mm时,给予上颌前方牵引治疗,牵引约半年之后去除矫治器予以保持.主要观察指标:采用Pancherz头颅定位X射线侧位测量系统,分别测量牵引前后上下颌骨及上下切牙位置变化,包括6个骨性标志点和4个牙性标志点.结果:两组患者6个骨性标志点在水平向均有明显变化,不仅上颌骨前界前移显著(P < 0.001),而其后界翼上颌裂点及后鼻棘亦有明显变化.4个牙性标志点变化显示上切牙前移,下切牙后移,上磨牙近中移动,下磨牙远中移动上颌牙弓变化均较显著,上颌尖牙间,第一、二双尖牙间、第一磨牙间宽度均显著增大.下牙弓变化中,第二双尖牙间和磨牙间宽度增加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联合应用上颌前方牵引和粘结式快速扩弓对10~15岁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骨矫形效果显著,可减轻畸形程度.

  • SurgiCase CMF软件预测骨性Ⅲ类错(牙合)术后软组织准确性的评估

    作者:王秀芬;侯敏;马文;戴智

    目的 评估SurgiCase CMF软件在预测骨性Ⅲ类错(牙合)正颌外科手术后软组织方面的准确性.方法 将25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术前的锥形束CT资料输入SurgiCase CMF软件系统,进行软、硬组织三维重建,行头影测量分析,并通过骨段移动来模拟双侧矢状劈开截骨术、LeFortⅠ型截骨术,预测术后软组织侧貌;再选取相同的测量参数,将此预测结果与实际术后6个月的锥形束CT影像进行测量和比较;同时重叠比对色阶图,以比较SurgiCase CMF软件模拟的术后结果与实际术后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与软组织相关的11个测量项目中,模拟术后与实际术后相比,仅鼻唇角和鼻翼宽度两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9项包括唇红宽度、内眦距、面凸角、口裂宽度、上唇长度、鼻尖高度、面下1/3高度、上唇距EP距离及下唇距EP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色阶图显示大部分预测准确,唇颊部准确性欠佳.结论 SurgiCase CMF软件对骨性Ⅲ类错(牙合)正颌外科手术后软组织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在唇颊部组织预测准确性较差,因而SurgiCase软件尚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137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