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矫治恒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临床研究

    作者:张书佳;王翔宇

    目的 观察10例恒牙早期骨性Ⅲ类反牙合的患者,采用上颌快速扩弓与前方牵引联合的矫治方法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恒牙早期骨性Ⅲ类前牙反牙合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上颌快速扩弓与前方牵引联合矫治的方法,对患者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并且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的患者上下前牙反牙合解除,且A点前移,患者SNA角、ANB角、U1-SN三者均有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恒牙早期骨性Ⅲ类反牙合患者由于自身上颌骨具有生长潜力,所以上颌快速扩弓与前方牵引联合的矫治方法是有效的.

  •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正畸治疗前后头颈姿势的改变

    作者:李瑞雪;刘新强;王婷;安乐乐;张盛

    目的 研究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患者正畸治疗前后自然头位下头颈姿势的改变.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20例UCLP患者(男9例,女11例,年龄12~17岁,平均年龄14.1岁),在自然头位下拍摄正畸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所有UCLP患者的正畸治疗均采用前方牵引配合固定矫治.分别测量正畸治疗前后颈椎平面(CP)与前颅底平面(SN)的交角(SN-CP),颈椎切线(CVT)、齿突切线(OPT)与SN平面的交角(SN-CVT、SN-OPT),CVT、OPT与颅外水平面(HOR)的夹角(OPT-HOR、CVT-HOR),CVT与OPT的交角(OPT-CVT).对治疗前后两组数据进行配对样本的t检验.结果 UCLP患者正畸治疗后SN-CP(102.53°±5.42°)、SN-CVT(115.33°±6.81°)、SN-OPT(110.68°±5.58°)、OPT-CVT(6.24°±3.42°)均较正畸治疗前[SN-CP(96.11°±4.92°)、SN-CVT(107.13°±5.26°)、SN-OPT(104.28°±6.03°)、OPT-CVT(4.24°±2.32°)]偏大,而正畸治疗后OPT-HOR(86.79°±5.93°)、CVT-HOR(84.27°±7.76°)均较治疗前OPT-HOR(88.96°±6.11°)、CVT-HOR(85.42°±6.46°)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正畸治疗后UCLP患者上位颈椎更为前倾,颈椎曲度增大,头姿势伸展.

  • 改良前方牵引器治疗前牙反(牙合)的牙颌面形态变化

    作者:熊国平;王颖;汪麟;邓莉华;曾群欢

    目的探讨一种前方牵引器口内固位装置的改良设计,并对用以矫治前牙反(牙合)所引起的牙颌面形态学变化进行评估.方法选择12名年龄8.5~12岁前牙反(牙合)的患者,应用改良前方牵引器进行上颌前方牵引.牵引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X线定位片,行X线片头影测量,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前牙覆盖增加6.55 mm,上齿槽座点A点平均前移2.60 mm,下颌骨位置后移5.65 mm,下颌平面角平均增加1.70°,上、下颌骨间位置关系明显改善.结论改良的前方牵引器口内固位装置制作简单、固位良好、患者戴用舒适、易清洁,临床应用可明显改善前牙反(牙合)患者的面型.

  • 上颌前方牵引对面部垂直向影响的初步探讨

    作者:李兰超;王丛智

    目的:探讨上颌后牙垫联合前方牵引对面部垂直向的影响。方法:采用上颌垫式矫治器联合前方牵引治疗6例替牙期Ⅲ类错患者,并作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上颌骨轻度逆时针旋转;下颌骨轻度顺时针旋转;前面高明显增加,但前下面高增加不明显,前下面高/前面高及后面高/前面高无明显变化。结论:后牙垫可减小前方牵引所产生的下颌骨顺时针旋转所致的前下面高增加,对避免前牙开有帮助。

  • 上颌反复快速扩缩口内前方牵引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刘伟涛;周彦恒

    目的 本研究目的是评价双轴扩弓器上颌反复快速扩缩口内前方牵引治疗上颌后缩患者的疗效.方法 29例7~13岁患者随机分入两组.观察组:双轴扩弓器上颌反复快速扩缩口内前方牵引;对照组:Hyrax扩弓器上颌单次快速扩弓面罩前方牵引.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传统和直角坐标系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观察组平均疗程7.04个月短于对照组11.0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A-Np增加量1.28 mm小于对照组2.03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颌前移量较小.观察组治疗后下颌向后下旋转移动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功能(牙合)平面逆时针旋转显著(P<0.01),与对照组旋转方向相反.结论 双轴扩弓器上颌反复快速扩缩口内前方牵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早期治疗上颌后缩患者的方法,其治疗后上颌前移量有略小于传统的Hyrax扩弓器上颌单次快速扩弓面罩前方牵引的趋势.

  • 上颌前方牵引的临床作用及其远期疗效

    作者:李霞;陈远萍

    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是一种随生长发育加重的错(牙合)畸形,据统计,在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中,伴有上颌后缩者,替牙期占13%,恒牙期占34%,故早期进行矫形治疗尤为重要.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上颌骨后缩是安氏Ⅲ类错(牙合)的一个重要因素,使得前方牵引在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中的应用逐渐增多.目前,国外对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早期矫治已通常采用联合前方牵引与上腭快速扩弓.本文试从以下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实践与试验研究提供参考.

  • 上颌前方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惠怡;谢尔婷;周婷婷;雷勇华

    骨性Ⅲ类错(牙合)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在我国儿童与青少年中的发病率约12.81 %.现临床上多使用上颌前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其效果明显,但对于上颌前牵引口内矫治器的选择、支抗的选择、腭中缝扩展的影响、矫治时机及矫治后的稳定性等颇有争议.现就上颌前牵引近几年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上颌发育不足的回顾分析

    作者:李芳;毛琴;雷勇华

    临床常见因上颌骨发育不足引起的骨性Ⅲ类错,上颌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可以有效地治疗该类错畸形.本文从临床应用、临床疗效、复发与保持等几个方面对上颌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上颌发育不足患者的报道作一综述.

  • 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合:扩弓组与未扩弓组的疗效比较

    作者:李伟

    目的 比较单纯前方牵引与前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替牙期以上颌骨发育不足的安氏骨性Ⅲ类错合临床效果.方法 30例替牙期以上颌骨发育不足特征的安氏骨性Ⅲ类错合患者,分为两组:A组15例,单纯前牵引;B组15例,前牵引联合快速扩弓进行矫治,治疗开始时和结束时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定点测量,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①两组上颌骨及上前牙变化趋势相同,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②A组SN-PP减小1.19°,B组减小0.6°,而Y轴角增加,下面高的变化,U1-NA角的增大,治疗后面型角的变化,在B组中更明显.结论 ①替牙期进行上颌前牵引可有效矫治上颌骨发育不足,②前牵引联合快速扩弓可减轻腭平面逆时针旋转,减少前牙唇倾,侧貌改善更显著.

  • 上颌快速扩弓联合上颌前方牵引对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上气道间隙的影响

    作者:李颖辉;董福生;马文盛

    目的 探讨上颌前方牵引联合上颌快速扩弓对上颌发育不足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上气道间隙的影响.方法 选择生长发育高峰期上颌发育不足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20例(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9~12岁,平均年龄10.5岁),行上颌快速扩弓后进行前方牵引治疗.所有患者于矫治前(T0)、快速扩弓后(T1)和前方牵引后(T2)拍摄头颅侧位片.选取常规头影测量项目和气道舌骨测量项目进行测量.结果 快速扩弓后软腭长度变短,SPL减小1.02±0.92mm(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改变.前牵后上气道间隙上部(PNS-R、UPW-PNS、SPP-SPPW)分别增大了2.13±0.87mm、2.18±1.32mm、1.41±0.78mm(P<0.05);上气道间隙下部(PAS、V-LPW)分别减小1.56±1.32mm、0.99±0.35mm(P<0.05).结论 对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儿童,上颌快速扩弓联合上颌前方牵引疗法可使上气道间隙上部增大,下部减小,趋于正常范围.

  • 上颌前方牵引矫治乳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疗效观察

    作者:许雪静

    上颌前方牵引是矫治因上颌发育不足而导致的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有效手段,在国内,大多应用于替牙期患者,获得了一定的疗效,本研究应用上颌前牵引治疗12例乳牙期骨性反(牙合),获满意疗效.

  • 上颌前方牵引联合下颌唇挡三类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反(牙合)

    作者:王云军;赵世俊

    骨性反(牙合)是上下颌骨的大小、形态异常而形成的一种严重颜面畸形,在生长期间随下颌的持续性生长而逐渐加重.前方牵引矫治骨性反((牙合)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阻断性矫治,治疗效果也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但由于结构的特殊性,戴用时间受到明显的限制.

  • 上颌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矫正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

    作者:段银钟;杨振华;冷军;郑虹;王海雪

    目的评价上颌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矫正严重骨性反(牙合)的疗效,为临床矫正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应用上颌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对32例(平均年龄11.8岁)替牙期儿童的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变化进行比较.结果经过5~8个月(平均6.5个月)的牵引,所有患者矫治效果良好,SNA,ANB,1~1,IMPA,覆盖改善显著.结论对于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采用夜间前方牵引配合白天Ⅲ类颌间牵引,实现了对上颌实施24小时持续前牵,临床疗效显著.

  • 上颌前方牵引配合螺旋扩弓器治疗对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儿童颌面结构、上气道的影响

    作者:车霄楠

    目的 探讨上颌前方牵引配合螺旋扩弓器治疗对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儿童颌面结构、上气道的影响.方法 选取口腔科收治的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儿童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上颌前方牵引配合螺旋扩弓器治疗,对照组给予上颌前方牵引治疗,比较2组患者颌面结构及上气道变化.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17例患儿错牙合完全解除;对照组8例患儿错牙合完全解除;2组患者SNA、ANB、L1-MP、FH-MP、Ptm-A、SN-PP、ANS-Me、Wits值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ANB、FH-MP、SN-PP、ANS-Me、Wits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U1-SN、L1-MP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PNS-R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SPL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NP volume、NP area、NP sag.、NP cor.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NP volume、NP area、NP sag.、NP cor.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上颌前方牵引配合螺旋扩弓器治疗儿童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效果良好,能够维持患者上下颌骨和牙列稳定,减少错牙合复发,并且使患者的上气道间隙上部扩大,下部缩小,上气道容积得到增加,有利于呼吸功能改善.

  • 不同年龄骨性Ⅲ类错(牙合)粘结式快速扩弓并上颌前方牵引后的颌(牙合)面变化

    作者:孔凡芝;经海永;耿丽;王玉玲;佘鹏;王春玲

    背景:利用上颌快速扩弓和前方牵引矫治6~9岁患者效果较好,但对于10~15岁较大年龄骨性反(牙合)患者,目前尚无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目的:观察联合应用上颌前方牵引配合粘结式快速扩弓治疗较大年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颌、(牙合)面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对比试验,于2003-07/2007-10在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口腔科完成.参试者: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60例,其中6~9岁组30例,10~15岁组30例. 干预:所有患者先行粘结式上颌快速扩弓治疗,待上下颌覆盖达到3.0~4.0 mm时,给予上颌前方牵引治疗,牵引约半年之后去除矫治器予以保持.主要观察指标:采用Pancherz头颅定位X射线侧位测量系统,分别测量牵引前后上下颌骨及上下切牙位置变化,包括6个骨性标志点和4个牙性标志点.结果:两组患者6个骨性标志点在水平向均有明显变化,不仅上颌骨前界前移显著(P < 0.001),而其后界翼上颌裂点及后鼻棘亦有明显变化.4个牙性标志点变化显示上切牙前移,下切牙后移,上磨牙近中移动,下磨牙远中移动上颌牙弓变化均较显著,上颌尖牙间,第一、二双尖牙间、第一磨牙间宽度均显著增大.下牙弓变化中,第二双尖牙间和磨牙间宽度增加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联合应用上颌前方牵引和粘结式快速扩弓对10~15岁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骨矫形效果显著,可减轻畸形程度.

  • 上颌前方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儿童鼻上颌复合体部软组织变化的研究

    作者:朱吉坤;张桂荣;郭艳明;李济强;刘继辉

    目的 评价上颌前方牵引矫治上颌骨发育不足所致的骨性Ⅲ类错(牙合)儿童鼻上颌复合体部软组织变化,为临床治疗上颌后缩的患者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上颌发育不足、骨性Ⅲ类错(牙合)患儿30例,男女各15例,年龄9 ~11(平均10.5)岁,均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采取上颌前方牵引矫形治疗,前方牵引时间6~8个月.试验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X线片,并测量各项鼻部形态及口颌部软组织侧面形态指标,综合分析矫治前后差异.结果 矫治前后鼻部软组织鼻根点距离(Ns-Y)、鼻尖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鼻中点距离(M-Y)增大(P<0.05),鼻尖点距离(Prn-Y)、鼻额角增大(P<0.01),鼻唇角减小(P<0.05).唇部及颏部软组织上唇凹点至Y轴的距离(As-Y)、上唇突点至Y轴的距离(UL-Y)、上唇凸距(UL-E)、上唇基角(S-Ns-Sn)均增大(P<0.01);下唇凸距(LL-E)、软组织颏前点距离(Pos-Y)均减小(P<0.05);矫治前后下唇凹点至Y轴的距离(Bs-Y)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颌前方牵引不仅可以早期矫治上颌后缩Ⅲ类错(牙合)、改善上下颌骨不调关系,同时有助于鼻上颌复合体部软组织良好外形的形成.鼻部及上唇前移、颏部后移,使患儿侧貌突度更趋于协调美观.

  • 前方牵引器联合Hass快速扩弓器治疗骨性前牙反(牙合)56例疗效分析

    作者:胡玉乾;薛冬;郑琳琳;张锦辉;张宗扬;王薇

    目的 评价前方牵引器联合Hass快速扩弓器矫治骨性前牙反(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8月至2010年12月在丹东市玉乾口腔诊所收治的乳牙期或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铪)患儿56例,应用前方牵引器联合Hass快速扩弓器矫治前牙反(矜),比较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数据.结果 矫治后56例骨性前牙反(骆)患儿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Wits值明显增加,上颌骨矢状向有明显的骨性生长,上颌牙槽骨也有明显增长.面中长度、下颌骨长度、下颌骨体长度以及下颌平面与鼻底平面的交角均增加(P<0.05).结论 前方牵引器联合Hass快速扩弓器治疗骨性前牙反(验)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侧貌,促进上颌骨的唇向生长.

  • 前方牵引联合上腭快速扩弓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30例面部软组织侧貌改变分析

    作者:李霞;时函

    目的 评价上颌前方牵引联合上腭快速扩弓矫治上颌发育不足所致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面部软组织侧貌的变化.方法 选择2007年6月至2009年5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正崎科门诊收治的上颌发育不足所致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30例(均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高峰前期),均给予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娇治,测量并比较娇治前后面部软组织侧貌变化.结果 前方牵引后,鼻顶点至Y轴距离(Y-Prn)、上唇基角(S-Ns-Sn),上唇凸距(UL-E)、上唇凸厚(UL-U1)、上唇凹点至Y轴的距离(Y-As)、上唇突点至Y轴的距离(Y-UL),颏唇角(LL-Bs-Posc,颏厚度(Pos-Po)、软组织下面高(Sn-Mes),H角均增大(P<0.01);软组织面角(FH-NsPos)、下唇基角(S-Ns-Bs)、软组织颏前点至Y轴距离(Y-Pos)均减小(P<0.01),鼻唇角(Cm-Sn-UL)亦减小(P<0.05).结论 前方牵引后,上唇显著前移,颏部后下移位,颏唇关系改善,侧貌突度显著增加.

  • 乳替牙期前牙反(殆)的早期矫治原则

    作者:章晶晶;刘鹤

    前牙反(殆)是乳替牙期常见的错(殆)畸形,是安氏Ⅲ类错(殆)畸形的主要症状之一,也是儿童口腔医生常常需要面对的临床问题.安氏Ⅲ类错(殆)前牙反(殆)有骨性和非骨性之分,其鉴别诊断对前牙反(殆)的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乳牙期常用的前牙反(殆)治疗技术包括乳尖牙调(殆)、咬翘法、下颌联冠斜面导板、上颌(殆)垫舌簧矫治器及不良习惯去除.上颌前方牵引治疗是替牙期为常用的前牙反(殆)矫治技术.随着上下颌骨生长发育的不断进行,前牙反(殆)可能会出现加重或复发.

  • 前方牵引矫治高角型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错(牙合)h

    作者:李霞;时函

    目的 探讨上颌高位前方牵引联合上腭快速扩弓矫治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高角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牙合,且伴有上颌骨深度发育不足,并根据矫治前左手腕X线片及头颅侧位片颈椎发育程度判断,均处于生长发育期的21例患者先行上腭快速扩弓,之后开始前方牵引,牵引力作用于口外牙合平面上方18 mm 处,分析矫治前后头颅侧位片的相关指标.结果 上颌骨向前生长,并且未发生旋转,上颌牙合平面顺时针旋转,上前牙舌倾伸长.结论 口外高位上颌前方牵引力,能有效避免上颌骨逆时针旋转,其作用线接近上颌骨阻抗中心,可用于高角型或伴有前牙开牙合倾向的骨性Ⅲ类患者.

48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