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上颌快速扩弓对儿童鼻部形态变化的影响

    作者:梁欢欢

    目的 探讨上颌快速扩弓对儿童鼻部软组织的影响.方法 观察组患儿进行矫治前期的上颌快速扩弓矫治,对照组未进行上颌快速扩弓治疗,采集两组患儿鼻部宽度、鼻部高度及鼻部厚度的变化数值.结果 矫治前(T1)到快速扩弓结束(T2),观察组患儿的鼻背宽度数值治疗前后有显著变化,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结论 上颌快速扩弓治疗会对儿童鼻部软组织形态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否为暂时的,还需进一步研究.

  • 单侧唇腭裂患者上颌快速扩弓矫治生物力学效果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作者:余嘉;王冬梅;潘晓岗;钱玉;王成焘

    研究单侧唇腭裂患者快速扩弓矫治的生物力学机理对探索影响术后复发主要因素和指导临床手术规划有重要意义.基于CT断层扫描技术、CAD建模技术和有限元建模技术建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患者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法研究扩弓力在UCLP患者上颌复合体的传递模式、骨缝应力状态及颅颌面各骨块位移特性,并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扩弓力通过牙齿沿牙槽骨、上颌骨、翼突、蝶骨向颞骨颅底传导,应力呈梯度递减并向上、向后传导,蝶骨是其阻抗中心,在上颌前缘、颧蝶交汇处及鼻额部等部位有应力集中,由于上颌骨不对称结构的影响,裂侧应力及位移较大;扩弓量的大区是在牙槽区,向上逐渐递减,形成底边向下的三角形,计算结果与临床治疗结果较吻合.由此说明,蝶骨的翼板近颅底处是约束上颌扩弓主要的因素,上颌前缘也受较大应力,如果医师能松解翼板及打断上颌前缘,临床将获得更大的扩弓量,上颌骨、鼻腔及颧骨扩弓后也将趋于稳定,其在保持期复发回缩的可能性将减小.

  • 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多曲方丝技术矫治年轻成人骨性反(牙合)伴下颌偏斜畸形

    作者:寇波;李爱群;李民;王青竹;王春玲

    目的 评价上颌快速扩弓(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联合多曲方丝技术(multiloop edgewise arch wire,MEAW)矫治年轻成人骨性反(牙合)伴下颌偏斜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成年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9例,年龄16.2~18.8岁,采用上颌快速扩弓纠正单侧后牙反(牙合),多曲方丝技术配合颌问牵引调整咬合关系,纠正下颌及中线偏斜.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和正位片,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1)矢状方向上,SNA增大(1.4±1.7)°,SNB减少(0.7±0.9)°,ANB增加(2.1±0.9)°,颌骨前后向不协调减轻;U1-SN,L1-MP矫治前后分别增加(2.7±3.7)°和减少(5.4±2.9)°,前牙覆盖减少(3.8±1.0)mm.(2)垂直方向上,MP-SN和MP-FH分别增加(1.9±2.0)°和(1.1±2.6)°,矫治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矫治前后Maz-Maz'增加(2.6±2.8)mm,Um-Um'增加(6.2±5.9)mm,后者矫治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矫治前后,△Cd-Me和△Cd-Go分别减少(3.7±2.1)mm和(2.8±1.6)mm;ManDP-MSL和Me-MSL分别减少(3.8±2.3)mm和(3.6±2.5)mm,矫治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多曲方丝技术可以有效地矫治年轻成人轻、中度骨性反(牙合)伴下颌偏斜畸形,纠正异常咬合关系,改善颜面部不对称畸形.

  • 适用于替牙早期的前方牵引器口内装置的制作和应用

    作者:韩晓希;李靖桓;苏莉

    上颌快速扩弓配合前方牵引矫治器是临床中治疗因上颌后缩引起的III类错畸形的常用方法之一.虽然对前方牵引的过程中是否需要进行快速扩弓仍有争论,但多数学者认为扩弓能起到松解骨缝,促进上颌骨前移的作用[1,2].关于前方牵引的矫治时机,大多数学者认为在生长发育高峰前期,上颌骨易在矫形力的作用下发生移位,从而获得较多的骨性改变[3,4].生长发育高峰期后,前方牵引的效果有所下降,牙性改变增大.

  • 有效地应用快速扩弓矫治错(牙合)的临床探讨

    作者:王大为;麦理想;林界伟;谢永健;何旭顺

    目的 探讨有效、稳定地快速扩弓的临床关键.方法 结合典型病例介绍快速扩弓方法.结果 快速扩弓方法能有效地打开腭中缝.结论 有效地应用快速扩弓方法,获得佳的矫治效果.

  • 上颌反复快速扩缩口内前方牵引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刘伟涛;周彦恒

    目的 本研究目的是评价双轴扩弓器上颌反复快速扩缩口内前方牵引治疗上颌后缩患者的疗效.方法 29例7~13岁患者随机分入两组.观察组:双轴扩弓器上颌反复快速扩缩口内前方牵引;对照组:Hyrax扩弓器上颌单次快速扩弓面罩前方牵引.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传统和直角坐标系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观察组平均疗程7.04个月短于对照组11.0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A-Np增加量1.28 mm小于对照组2.03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颌前移量较小.观察组治疗后下颌向后下旋转移动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功能(牙合)平面逆时针旋转显著(P<0.01),与对照组旋转方向相反.结论 双轴扩弓器上颌反复快速扩缩口内前方牵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早期治疗上颌后缩患者的方法,其治疗后上颌前移量有略小于传统的Hyrax扩弓器上颌单次快速扩弓面罩前方牵引的趋势.

  • 上下颌快速扩弓联合固定矫治对高角患者牙颌作用的研究

    作者:郑栋;赵桂芝;柯杰;刘璐;刘杨;王蕊

    目的 回顾性评价上下颌快速扩弓联合固定矫治的高角患者牙与骨骼的变化.方法 选取36例上下颌骨横向发育不足、前颅底一下颌平面角(SN-MP)大于等于40°的高角病例以上下颌快速扩弓技术联合固定矫治进行治疗,治疗前平均年龄为12.2岁,治疗完成后平均年龄为14.4岁,通过头影测量对治疗前后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颅面骨骼在垂直方向和矢状方向上并没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 研究表明适当应用上下颌快速扩弓联合固定矫治并没有使高角患者在垂直方向上产生不利影响,所以高角患者并不是上下颌快速扩弓绝对的禁忌症.

  • 口内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

    作者:邹冰爽

    目的 应用口内上颌前方牵引器辅助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并与传统的面具式上颌前方牵引进行对比,以探讨口内前方牵引器在安氏Ⅲ类患者早期矫形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名安氏Ⅲ类患者,首先戴用上颌扩弓器以周期性扩缩方式行快速扩弓7周,然后将患者分为2组.组1(10人)戴用牙支持式口内前方牵引器直至前牙反(牙合)解除,继以夜间戴用面具式前方牵引;组2(10人)直接戴用上颌前方牵引面具,要求每天至少戴用14小时.平均观察10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ANB和覆盖均有明显改善,且口内前方牵引器治疗组较单纯面具式前方牵引组改善程度为著(P<0.05).反(牙合)解除时间组1(平均2.3个月)较组2(平均7.8个月)显著为快(P<0.001).结论 辅助应用口内前方牵引器能有效地矫形治疗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

  • 上颌快速扩弓对小型猪后牙颊侧骨板改建影响的锥体束CT研究

    作者:付鼎;厉松;马玉洁;刘鹏飞

    目的 通过定期拍摄锥体束CT(CBCT,Cone-Beam CT)观察小型猪扩弓前后及保持期的后牙颊侧骨板变化,了解扩弓力如何影响后牙颊侧骨板的改建.方法 选用10月龄雄性巴马小型猪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5只,对照组3只.分别在扩弓前(T1),扩弓10天后(T2),保持3个月(T3)后拍摄CBCT,测量后牙颊侧牙槽骨高度和厚度的变化(△BMBL,△BBT).结果 上颌后牙颊侧牙槽骨高度指标BMBL和厚度指标BBT在T2期与对照组相比均出现明显变化(P<0.05),T3期与T2期相比,BMBL和BBT均无明显改变(P>0.05);△BMBL与△BBT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γ=-0.96,P<0.01),扩弓前BBT与△BBT、△BMBL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γ=-0.90,P<0.05;γ=-0.84,P<0.05).结论 上颌快速扩弓后颊侧牙槽骨高度、厚度均发生明显减小;扩弓前颊侧牙槽骨厚度与发生牙槽骨吸收的可能性存在负相关,能为临床选择扩弓方式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应用上颌快速扩弓治疗青少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效果评价——Meta分析

    作者:马坤宁;陈欢焕;张佐;胡红云;聂改云

    目的 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上颌快速扩弓技术治疗青少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关于上颌快速扩弓技术治疗青少年睡眠呼吸暂停相关的实验研究,通过NICE质量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15篇文献报道共计34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硬腭高拱和或过窄患者纳入此研究.根据随访时间分别进行分析:小于3 年(323例)或大于3年(52例).对于随访小于3年的患者,随机效应模型显示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变化的标准化均差为-1.5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AHI<1/h为标准,统计的100例患者的总体治愈率为28%;随机效应模型显示低氧饱和度变化的标准化均差为1.6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随访大于3年的患者,AHI变化的均差为-7.45/h,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氧饱和度变化的均差为2.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增殖腺扁桃体切除术患者,随机效应模型显示AHI变化的均差为-3.49/h,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手术的小扁桃体患者,随机效应模型显示AHI变化的均差为-9.34/h,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手术的大扁桃体患者,固定效应模型显示AHI变化的均差为-4.87/h,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颌快速扩弓技术可以显著改善青少年OSAHS患者的AHI及低氧饱和度指标;对于青少年OSAS患者(包括拒绝手术的腺样体肥大患者)RME同样是一个较好的治疗方法.

  • 上颌铸造式Hyrax快扩后鼻上颌复合体三维形态变化的锥体束CT观察

    作者:骆英;林新平;章利;樊晓群

    目的 使用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估生长期儿童快速扩弓后鼻-上颌复合体、牙槽骨和牙齿的变化.方法 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11.0±1.5岁)上牙弓狭窄的患者,经过上颌铸造式Hyrax快速扩弓,扩弓前后拍摄CBCT,重建上颌尖牙区和第一磨牙区三维结构,分别测量颌骨、牙槽骨在不同平面的变化以及磨牙间宽度和倾斜角度的变化,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铸造式Hyrax快扩后颌骨变化明显,骨性扩弓∶牙性扩弓=1∶1,鼻腔宽度平均增加(3.88±1.92) mm,第一磨牙区牙槽骨宽度平均增加(5.72±1.8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磨牙颊向倾斜度右侧平均增加(2.12±3.99)°,左侧平均增加(3.27±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颌铸造式Hyrax快扩对生长发育期患者鼻-上颌复合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鼻腔、颌骨宽度增加和牙槽骨改建.

  • 反复扩缩式上颌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前方牵引的初步临床应用

    作者:邹冰爽;高雪梅;冯光耀;曾祥龙

    目的 探讨应用反复扩缩式上颌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前方牵引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 选择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5例,戴用双轴扩缩式快速上颌扩弓器,每天早晚加力各1次,每次转1/4圈,第1周扩大,第2周缩窄(即反方向加力),第3周扩大,第4周缩窄……,依此类推,至第9周扩大牙弓后停止加力,开始戴用面具式前方牵引至反(牙合)解除,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采用双轴扩缩式上颌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前方牵引可以有效地前移上颌骨,A点平均前移量达3.2 mm.结论 反复扩缩式上颌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前方牵引能有效地矫形治疗以上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Ⅲ类错(牙合).

  • 应用铸造式快扩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边缘病例的临床探讨

    作者:王照林

    目的 观察应用铸造式快速扩弓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边缘病例的临床疗效,为正畸临床使用这一扩弓装置提供依据,以丰富安氏Ⅱ类Ⅰ分类边缘病例的非拔牙矫治经验.方法 对15例安氏Ⅱ类Ⅰ分类边缘病例采用铸造式上颌扩弓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非拔牙正畸治疗.分别在正畸治疗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和模型分析.结果 应用铸造式快速扩弓并结合直丝弓技术矫治后,ANB角减小1.5°,U1-SN角减小8.7°;6-6、4-4、3-3牙间宽度分别平均扩大5.6mm、4.3mm、3.9mm.结论 铸造式快速扩弓器能有效的扩宽上牙弓解除拥挤和内收前牙,同时也协调了上下牙弓的大小,解除狭窄的上牙弓对下颌骨的限制,下颌骨有一定的近中移位,对解除下颌后缩,纠正深覆殆、深覆盖,协调面型有重要作用.

  • 上颌扩展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琳;胡江天

    上颌横向发育不足是临床上常见的错851743畸形,可通过上颌扩展技术治疗.对于青少年,由于腭中缝未闭合可通过快速扩弓、慢速扩弓打开腭中缝解决上颌横向发育不足.对于成年人,单纯的扩弓无法达到骨性扩展,可通过微螺旋钉种植体辅助快速扩弓、外科手术辅助快速扩弓来实现腭中缝扩展,从而解决横向发育不足问题.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美观舒适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隐形矫治兴起并在扩弓方面效果显著.

  • 上颌快速扩弓联合上颌前方牵引对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上气道间隙的影响

    作者:李颖辉;董福生;马文盛

    目的 探讨上颌前方牵引联合上颌快速扩弓对上颌发育不足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上气道间隙的影响.方法 选择生长发育高峰期上颌发育不足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20例(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9~12岁,平均年龄10.5岁),行上颌快速扩弓后进行前方牵引治疗.所有患者于矫治前(T0)、快速扩弓后(T1)和前方牵引后(T2)拍摄头颅侧位片.选取常规头影测量项目和气道舌骨测量项目进行测量.结果 快速扩弓后软腭长度变短,SPL减小1.02±0.92mm(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改变.前牵后上气道间隙上部(PNS-R、UPW-PNS、SPP-SPPW)分别增大了2.13±0.87mm、2.18±1.32mm、1.41±0.78mm(P<0.05);上气道间隙下部(PAS、V-LPW)分别减小1.56±1.32mm、0.99±0.35mm(P<0.05).结论 对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儿童,上颌快速扩弓联合上颌前方牵引疗法可使上气道间隙上部增大,下部减小,趋于正常范围.

  • 上颌快速扩弓对儿童鼻部软组织影响的研究

    作者:樊哲;刘晔;温小萌;吴建瓴;马文盛

    目的 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测量上颌快速扩弓(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后鼻部各标志点的即刻及长期位置变化,了解RME对儿童鼻部形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16名9~13岁接受RME治疗的患者作为RME组,20名9~13岁未接受RME治疗以及其他促进或抑制上颌骨发育的治疗的正畸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子游标卡尺和头影测量法分别测量扩弓前、扩弓结束时、扩弓结束三个月时和扩弓结束六个月时两组鼻部各部位宽度值和高度值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RME加力结束即刻,RME组鼻软组织宽度的测量指标鼻翼宽度WAA和鼻基部宽度WAB分别增大了1.04±0.21mm和1.1 1±0.38mm(P<0.05),对照组宽度基本没有变化;两组鼻高度基本没有变化.扩弓加力结束保持三个月时,RME组鼻翼宽度WAA和鼻基部宽度WAB分别增加了0.94±0.32mm和1.00±0.44mm (P<0.05),宽度增加值大于对照组;REM组鼻高度有显著增加.扩弓加力后保持六个月时,两组患者鼻宽度均有增加,增加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高度变化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ME治疗对儿童鼻部软组织形态不会产生长期影响.

  • 上颌快速扩弓结合滑动直丝弓技术矫治中度牙列拥挤的牙弓变化

    作者:李明;仇玲玲;王茜茜;时伯红

    牙列拥挤是恒牙初期常见的错牙合畸形,近年来,随着正畸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牙列拥挤患者采用不拔牙矫治[1],许多研究证明,不拔牙矫治的稳定性并不比拔牙矫治差[2].本研究应用单纯MBT矫治技术和快速扩弓结合MBT联合矫治技术两种方法矫治中度牙列拥挤病例,采用模型测量分析方法,比较治疗前后牙弓变化,探讨快速扩弓结合MBT联合矫治方法对牙弓形态的影响.

  • 构建腭中缝牵张实验大鼠动物模型

    作者:郭婧;张奇峰;李贵凤;刘泽萍;周静;邹淑娟

    背景:以往曾采用猴、犬、猪、兔等大动物作为腭中缝牵张动物模型,但存在费用高,样本量小,检测抗体难获得等缺点.Wistar大鼠头部较宽阔,便于腔方面的操作,且成本低,繁殖率高,作为腭中缝牵张模型,有可能克服以上缺陷.目的:建立大鼠腭中缝牵张实验动物模型,为进一步进行腭中缝牵张的实验动物研究提供基础. 方法:5周龄Wistar雄性大鼠20只,平均体质量65 g,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采用0.014澳丝弯制双眼圈簧样扩弓装置,插入第一、二磨牙牙间隙,用光固化树脂粘结在大鼠磨牙舌侧进行固位;对照组安装未加力的同型扩弓装置.主动加力1周.在扩弓结束后分别对大鼠腭中缝进行X射线片,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上颌骨X射线片发现实验组腭中缝明显扩宽,磨牙明显颊向倾斜.经光镜观察发现,实验组腭中缝偏口腔侧明显增宽,间充质细胞呈梭性,与牵张力方向一致.在其下方出现创伤性炎症反应,有明显的出血区.结果证实,实验大鼠腭中缝牵张动物模型满足实验研究的需要,具有操作简单、设计科学、可重复性强的特点.

  • 两种大鼠上颌快速扩弓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作者:

    目的建立两种大鼠上颌快速扩弓模型,比较选择一种更为适合扩弓实验研究的扩弓动物模型.方法将28只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安装"W"型和"∏"型扩弓装置,进行扩弓1周和保持2周,在扩弓结束后和保持结束后分别制作大鼠腭骨脱钙骨切片并光镜观察.结果全部实验步骤已被Wistar大鼠耐受,两组大鼠扩弓保持后可见扩宽的腭中缝处有新形成的骨组织,两组大鼠的腭中缝组织变化相同.结论两种动物模型满足实验研究的需要,但从简单、科学、可重复性等方面比较,"W"型动物模型为首选.

  • 浅谈微种植支抗与上颌快速扩弓的联合应用

    作者:谢晓婷;肖水清;王以玲

    上颌快速扩弓(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的概念早在一百多年前由Angell提出,扩弓装置经过一个多世纪演变与改进,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常见的有Hass矫治器与Hyrax矫治器.微种植支抗(micro-implant anchorage)辅助上颌快速扩弓是近些年来新兴且发展迅速的一种上颌快速扩弓治疗手段,相比传统上颌快速扩弓装置,其特点是可通过微种植支抗将反向牵引力直接作用于腭中缝,通过牵张成骨作用直接打开腭中缝,从而大大提高了扩弓效率,同时也避免了传统扩弓装置带来的如牙齿倾斜,口腔卫生不良等问题.本文就微种植支抗与上颌快速扩弓中的联合应用做一综述.

56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