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畸牙移动对牙槽骨形态及骨密度的影响观察

    作者:陈然然

    目的 对正畸牙移动对牙槽骨形态及骨密度的影响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正畸治疗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正畸治疗,观察患者的压槽状态及骨密度.结果 对患者进行正畸后的检查,发现患者的牙齿坚固性能良好,无异动现象,患者牙龈状况正常,可以形成良好的固定作用,未发现出血的症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症状.对患者的上颌骨密度、下颌骨密度进行分析,可见上颌由治疗前的(376.38±36.59)转变为治疗后的(465.37±45.37),下颌由治疗前的(251.83±24.51)转变为治疗后的(294.71±30.78),下颌骨、上颌骨的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正畸牙移动可以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增加患者的压槽的骨密度,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特征的CBCT研究

    作者:李哲仪;白玉兴;厉松

    目的:比较不同垂直骨面型下前牙区牙槽骨形态特征,并初步探讨年龄对牙槽骨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未行正畸治疗的100例患者的CBCT资料,根据患者垂直骨面型进行分组,组内再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及中年组。应用Simplant软件进行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分析,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比较各类骨面型下前牙区骨形态以及年龄对牙槽骨形态的影响。结果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及下切牙倾斜度在不同垂直骨面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增龄也会对牙槽骨形态造成影响。高角组的唇舌侧牙槽骨高度较低,骨厚度较小,下切牙较舌倾。结论不同垂直骨面型之间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存在差异,提醒在正畸矫治设计时予以注意。

  • 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特征的CBCT初步研究

    作者:孙伯阳;王雷;王光;杨乐;倪峰;丁寅

    目的 研究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特征.方法 对17例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及10例正常(牙合)对照者进行锥体束计算机断层(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技术扫描拍摄,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①骨性Ⅲ类错(牙合)下切牙区牙槽骨厚度较正常(牙合)者薄(3.3±0.6) mm,其根尖点距唇侧骨皮质距离较近(0.8±0.4)mm(P<0.01);②骨性Ⅲ类错(牙合)牙槽骨附着高度较正常(牙合)者低,尤其是唇侧牙槽附着高度较低(5.2±1.3) mm(P<0.01);③下切牙倾斜度与牙槽骨厚度、唇侧牙槽附着高度、根尖点距唇侧牙槽骨距离具有相关性.结论 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下切牙区牙槽骨厚度较薄,唇侧牙槽骨附着高度较低并且与下切牙唇倾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中应重视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牙槽骨形态对于下切牙移动的影响.

  • 骨性Ⅲ类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第一磨牙及其周围牙槽骨对称性的三维研究

    作者:喻金凤;胡赟;黄明娜;陈军;明叶;郑雷蕾

    目的·通过锥形束 CT(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 影像结合三维重建测量技术,比较成年骨性Ⅲ类错 伴下颌偏斜患者偏斜侧和非偏斜侧第一磨牙代偿及其周围牙槽骨形态的差异.方法·选择正畸治疗前成年骨性Ⅲ类错 伴下颌偏斜患者56 例,基于CBCT影像结合Mimics 10.0和3-Matic软件测量两侧第一磨牙颊舌向、近远中向倾角、冠根比、牙槽骨或松质骨厚度;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偏斜侧与非偏斜侧的差异.结果·偏斜侧下颌第一磨牙(下6)颊舌向倾角和下6冠根比显著大于非偏斜侧(P=0.021,P=0.004),偏斜侧下6颊侧松质骨厚度和下6总松质骨厚度显著小于非偏斜侧(P=0.043,P=0.048).两侧下6颊侧松质骨厚度/下6总松质骨厚度的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118).两侧上颌第一磨牙及其周围牙槽骨形态的测量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骨性Ⅲ类错 伴下颌偏斜患者第一磨牙存在明显的颊舌向代偿,但其在牙槽骨中的位置是对称的;第一磨牙周围牙槽骨形态的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下颌偏斜侧颊侧及总松质骨厚度的减少.

  • 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正畸去代偿前后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特征的CBCT研究

    作者:孙伯阳;何寅翔;肖平;余尚龙;丁寅

    目的:比较正畸去代偿前后严重的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变化情况。方法对15例接受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严重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23.6岁),分别在治疗前(T0期)和正颌手术前1个月( T1期)进行CBCT摄片。分别测量正畸前及术前正畸结束时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包括牙槽骨厚度、牙槽骨附着高度、牙根长度等指标。相关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正畸去代偿前后的比较结果显示:①正畸去代偿以后下切牙唇倾度增大,根尖点距舌侧骨皮质距离变小(P<0.01);②牙槽骨厚度未见明显改变;③唇舌侧牙槽骨附着高度矫治后均有降低,尤其是舌侧牙槽骨附着高度降低显著( P<0.01);④牙根长度测量未见明显改变。当下切牙进行较大范围的唇向倾斜运动时,牙根向舌侧骨皮质靠近,牙槽骨附着高度进一步降低。结论在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矫治中,由于需要在不良的牙槽骨形态中移动下切牙,必须密切关注其牙周组织状况、牙槽骨形态变化以及牙根与牙槽骨的关系,选择恰当的矫治方案,减少下切牙过度地唇舌向移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基于CBCT对错(牙合)畸形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的研究

    作者:邓如平;张漫

    目的:利用CBCT研究成人不同骨性错(牙合)患者的上下颌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特征.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95例CBCT数据, 依骨性关系进行安氏分类.对上下切牙区牙槽骨的厚度、高度等相关指标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1) 高度方面, 骨性Ⅲ类在上切牙唇侧高度值小, 有统计学差异 (P<0.05) .骨性II类上切牙腭侧高度值及下切牙舌侧高度值大, 有统计学差异 (P<0.05) .2) 厚度方面, 骨性Ⅲ类在与骨性Ⅰ类、骨性Ⅱ类的比较中, 有5项测量值小, 骨性I类有3项测量值大, 骨性Ⅱ类有2项测量值大.以上所有对应的大值与小值进行比较, 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不同成人骨性分类上下颌切牙区牙槽骨形态存在差异.

  • 安氏Ⅱ类错(牙合)切牙区牙颌代偿及牙槽骨形态的研究

    作者:王芳;刘滋川;曲晓东;邵玶

    目的:通过对矫治前安氏Ⅱ类年轻成人错(牙合)患者进行头影测量分析,观察其切牙区牙颌代偿情况及牙槽骨形态.方法:选取未经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117例,根据上颌中切牙的唇倾程度及垂直骨面型进行分组,通过头影测量分析及t检验对其牙颌代偿情况及牙槽骨形态进行研究.结果:①比较安氏Ⅱ类1分类和2分类错(牙合),安氏Ⅱ类1分类者U1/SN、LI/MP、UA、Uap、LAH、LBH和LLH的测量值均大于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但SN/OP、U1/L1、UAH、UDH、UBH、UP、LP、LAP则小于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②不同垂直骨面型间相互比较:均角组和低角组SNA、SNB、L1/MP、UP、UAP、LA、LP、LAP值都显著大于高角组,而ANB、SN/OP、SN/MP、FH/MP、UAH则显著小于高角组.而UDH,LDH,LAH,LBH值则仅均角组显著低于高角组.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和2分类错(牙合)相比较,二者在牙颌代偿及牙槽骨形态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并且牙颌代偿和牙槽骨形态均受到垂直骨面型的影响.

  • 露龈笑患者上颌前牙区牙槽骨形态的研究

    作者:罗泽龙;李志芳;陈名幸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测量露龈笑患者上颌前牙区牙槽骨,探讨露龈笑患者的牙槽骨解剖特征,为微种植钉的植入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63例临床表现露龈笑的成年患者,CBCT扫描并三维重建.在距离牙槽嵴顶4 mm、6 mm、8 mm高度的3个层面上分别测量上颌前牙区相邻两牙根间的近远中向、唇腭向骨质厚度及唇侧皮质骨厚度.结果 在相邻两牙之间,近远中向牙根间的距离随测量高度的增加逐渐增加(P<0.05).中切牙与侧切牙间的牙根间距离小(P<0.05).两中切牙间唇腭向根间骨厚度薄(P<0.05).中切牙与侧切牙间、侧切牙与尖牙间的根间骨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邻两牙之间,唇侧根间皮质骨厚度随测量高度增加而增加(P<0.05).两中切牙根间唇侧骨皮质薄(P<0.05),侧切牙与尖牙间骨皮质厚度厚(P<0.05).结论 牙根间近远中向骨厚度、唇腭向骨厚度和唇侧皮质骨厚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且在侧切牙与尖牙间厚.尖牙与侧切牙间的骨质区域可以考虑作为植入微种植钉的部位.

  • 成人骨性Ⅱ1分类错牙合高角骨面型上颌尖牙区牙槽骨形态的锥形束CT研究

    作者:李放;朱晓美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影像学分析,探讨成人骨性Ⅱ1分类错牙合高角骨面型上颌尖牙区牙槽骨形态结构的差异,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来笔者科室接受正畸治疗的46例初次矫治患者,其中男20例,女26例,年龄18~30岁.所有患者均为骨性Ⅱ1类错牙合,以FMA角及前后面高比值为分组标准,分为高角组和均角组,通过CBCT获得颅颌面三维影像,测量两侧上颌尖牙的牙与颅骨的关系,牙槽骨高度、厚度及旋转角度,以两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评估.结果:上尖牙牙根的颊侧旋转角度在高角骨面型中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角骨面型的成人骨性Ⅱ1分类错牙合患者,上颌尖牙区的牙槽骨形态是有差异的.

  • 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前牙区牙槽骨形态的 CBCT 研究

    作者:季海宁;梁源;隋珂;高麒;丁寅

    目的:应用锥形束 CT(CBCT)研究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前牙区牙槽骨形态特征及垂直骨面型对其的影响。方法:纳入64名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对照组选择正常(牙合)15名,进行锥形束 CT 的拍摄,对前牙区牙槽骨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将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根据垂直骨面型的不同进行分组整理分析。结果: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前牙区唇舌侧牙槽骨高度及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 <0.05)。骨性Ⅱ类错(牙合)高角组患者前牙区唇舌侧牙槽骨高度、牙槽骨厚度均低于低角组(P <0.05)。结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前牙区牙槽骨厚度尤其是切牙区牙槽骨厚度较低,高角组低于低角组。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