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Tweed-Merifield技术对拔牙病例硬组织垂直向影响

    作者:黄俊强

    目的通过评估安氏Ⅱ错(牙合)及双颌前突拔牙矫治病例硬组织垂直向的变化,探讨Ⅱ类错(牙合)及双颌前突的治疗机制,探讨Tweed-Merriffield矫治技术特点及其在具体病例中的具体表现.方法Ⅱ类错(牙合)及双颌前突患者15例.男2例,女13例;年龄12~24岁,平均17.4岁.拔牙4/4|4/4或84/84|48/48,采用Tweed-Merrifield技术矫治,并进行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颌骨垂直生长型未改变,SN-MP、FH-MP、PP-MP角有轻微减少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下颌磨牙高度得到控制,表现为FH-OP角SN-OP角略有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矫治结果没有出现不利于Ⅱ类错(牙合)及双颌前突错颌侧貌的垂直生长;ANB角减少,并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有效的垂直控制,有利于矢状方向的改善.结论Tweed-Merrifield技术通过定向力系统的施行,促使下颌平面、颌平面向逆时针旋转,有利于突侧貌的改善.

  • 改良摆形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

    作者:彭文波;廖少英;邱冬梅

    目的 评价改良摆形矫治器远移磨牙效果及对牙颌面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11例安氏Ⅱ类错(牙合)、上牙弓中度以下拥挤患者,采用改良摆形矫治器远移磨牙获得间隙,每一病例在应用改良摆形矫治器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在9.4±1.7周内上第一磨牙3.76 mm、上第二前磨牙1.65 mm的远中移动,伴切牙2.37 mm的近中移动,同时上第一磨牙、切牙倾斜移动,且上第一磨牙、上第二前磨牙和切牙治疗前后的位置变化在水平方向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垂直方向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改良摆形矫治器具有简便、前牙支抗丢失少的优点,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两步法单侧整体推磨牙向后方法临床研究

    作者:王大为;郭慧;梁爱燕

    目的 介绍两步单侧整体推磨牙向后的方法,并探讨先倾斜、后竖直的矫治理念在推磨牙向后领域的应用.方法 选取单侧磨牙远中关系伴同侧牙列中度拥挤的患者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10~12岁.采用"先倾斜、后竖直"两步推单侧磨牙向远中,矫正Ⅱ类磨牙关系.磨牙颊沟处粘结一条3.5 mm长的不锈钢圆丝作为在X线片上观测磨牙运动的标记线.治疗前、后取研究模型、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和全景片并进行测量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资料的t检验.结果 所有矫治磨牙均达到中性关系,磨牙平均每月远中移动(1.10±0.75)mm,远中倾斜移动阶段平均需要(4.75±1.85)月,磨牙竖直阶段平均(3.56±0.90)月,治疗前后磨牙倾斜角度以及前牙倾斜角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步法推磨牙向后可以使磨牙达到完全整体后移的效果,且无明显前牙支抗丧失.

  • 双期和单期矫治Ⅱ类错(牙合)儿童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作者:孙燕楠;林久祥;周彦恒;Joseph Lau

    目的对于Ⅱ类错(牙合)儿童,采用双期或者单期矫治仍然存在争议,有必要对比较这两种治疗方案疗效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资料来源我们搜索了MEDLINE和Cochrane中心注册资料库所收录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不设发表语言限制,并且检索了所有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评价方法本文终收录了两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包括451个患者.对其方法学质量进行了评价,用头影测量、PAR指数、拔牙率和外科手术率指标衡量结果.由于资料不充分,没有做Meta分析,对结果进行描述总结.结果对于Ⅱ类错(牙合)的青春期儿童,两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都没有显示双期矫治优于单期矫治的疗效.结论尚缺乏比较儿童Ⅱ类错(牙合)双期和单期治疗并全面报告其相关临床结果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有的证据表明双期矫治相比较于单期矫治疗效没有差异.需要更多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指导临床决策.

  • Herbst矫治器双期矫治与拔牙矫治AngleⅡ类错(牙合)的对比研究

    作者:伍军;黄臻;桑婷;吴建勇

    目的 比较Herbst矫治器双期矫治和单纯拔牙矫治恒牙期Angle Ⅱ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 选择18例及16例FG-G期恒牙期Angle Ⅱ类错(牙合)患者,分别作为Herbat组和拔牙组;Herbst组经金属铸造夹板式Herbat矫治器矫治后,立即接受方丝弓矫治器完成二期矫治;拔牙组拔出4个双尖牙方丝弓技术矫治;通过X线头影测量方法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前牙覆盖减小及磨牙关系改善中,Herbst组骨性变化占44%及57%,而拔牙组主要为86%及78%的牙性变化;较拔牙组的变化,Herbst组下颌升支长度、下颌体长度、下颌有效长度分别多增加了1.59mm、1.26mm和2.41mm SNB多增加了2.15°,ANB多减小了1.66°(P<0.001);Herbst组软组织侧貌突度具有更加明显的减小.结论 对以下颌后缩为主要特征的恒牙期Ⅱ类错(牙合),采用Herbst矫治器双期矫治具有显著疗效,而不宜单纯采用拔牙矫治.

  • 双期和单期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牟兰;葛振林;焦鑫;徐庚池;韩耀辉

    目的 比较安氏Ⅱ类错(牙合)儿童双期矫治和单期矫治的治疗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所有比较安氏Ⅱ类错(牙合)双期矫治和单期矫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各自数据库建库起至2012年11月12日.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6个RCT,共8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期矫治相比,双期矫治在矫治前后∠SNA的变化[MD=-0.41,95% CI(-0.87,0.04),P=0.08]、矫治后∠SNA的度数[MD=-0.05,95%CI(-0.25,0.15),P=0.62]、矫治前后∠SNB的变化[MD=-0.04,95%CI(-0.21,0.28),P=0.77]、矫治后∠SNB的度数[MD=-0.63,95%CI(-1.32,0.07),P=0.08]、矫治前后∠ANB的变化[MD=-0.58,95%CI(-1.36,0.21),P=0.15]、矫治后∠ANB的度数[MD=-0.12,95%CI(-0.52,0.27),P=0.54]、矫治前后的PAR指数变化[MD=-0.42,95%CI(-1.75,0.90),P=0.53]、矫治后的PAR指数[MD=-0.53,95%CI(-1.35,0.29),P=0.21]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安氏Ⅱ类错(牙合)儿童双期矫治与单期矫治矫治效果相当.

  • 恒牙初期安氏Ⅱ类、Ⅲ类错(牙合)软组织侧貌特征X线头影测量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袁东辉;左艳萍;董福生

    目的通过X线头影测量,探讨恒牙初期青少年安氏Ⅱ类、Ⅲ类错(牙合)软组织侧貌特征.方法选择恒牙初期正常(牙合)、安氏Ⅱ类、Ⅲ类错(牙合)青少年各50例,确定22项常用的软组织侧貌测量指标进行X线头影测量.结果大多数软组织测量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多因素判别分析各筛选出五项主要软组织指标.结论Ⅱ类、Ⅲ类错(牙合)青少年软组织侧貌明显异常,B'Li-FH、NsLs-FH、LiNsPg'、Li-E、CmSnLs和LsNsLi、CmSnLs、NsLi-FH、Ls-E、Li-E分别是敏感的、能体现Ⅱ类、Ⅲ类错(牙合)软组织侧貌异常的五项软组织指标.

  • 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在Ⅱ类错(牙合)非拔牙中的应用

    作者:武霞;李仲影;田国永;张彦梅

    目的探讨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在Ⅱ类错(牙合)中度拥挤病例中,采取不拔牙矫治的应用效果.方法多曲方丝弓矫治组29例与方丝弓矫治组20例对照.结果多曲方丝弓组在开辟间隙,调整咬合关系以及矫治时间上都优于方丝弓矫治组.结论在Ⅱ类错牙非拔牙矫治中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 摆形矫治器远移磨牙矫治Ⅱ类错(牙合)

    作者:刘志良;冯智敏;田宝民;马文盛

    目的本研究在矢状方向上分析摆形矫治器远移上磨牙的效果及对支抗前磨牙、切牙的交互作用.方法选择4例安氏Ⅱ错(牙合)、上牙弓Ⅰ-Ⅱ拥挤患者,应用摆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第一磨牙,每一例治疗前后取模型、测量前磨牙与第一磨牙间的间隙.结果 4例患者在18周内上第一磨牙远移3.20+1.60mm,伴有前磨牙1.42+1.20mm的近中移动.结论摆形矫治器是一简便、对患者依赖少的上磨牙远移装置,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J钩应用于安氏Ⅱ1错(牙合)矫治的疗效评价

    作者:范俊

    目的 探讨直丝弓矫治技术结合使用J钩治疗安氏Ⅱ1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运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12例,结合使用J钩头帽口外牵引向后滑动弓丝关闭拔牙间隙,并适当运用于拉牙向远中的阶段.结果 12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后牙建立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面型明显改善.结论 J钩配合滑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控制后牙支抗并控根压低内收上前牙,改善面型.

  • 用PAR指数评价远移上颌磨牙治疗前后的变化

    作者:刘汝平;咏梅;郭殊焱;孟秀英

    目的:采用PAR指数评估口外弓结合滑动杆推上颌第1磨牙远移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治疗前后的改变.方法:10例患者行口外弓结合滑动杆推上颌第1磨牙远移,平均治疗101d,通过PAR分值的改变评估治疗前后的变化.治疗前后的测量值作统计学t检验.结果:口外弓结合滑动杆推磨牙远移均达安氏Ⅰ类关系.治疗前后的PAR分值明显降低,达67%.磨牙关系的纠正,体现为颊段的改善,显示为100%;覆盖减少了60%,覆(牙合)降低了35.7%;中线改善了66.7%,前牙段的线性排列和拥挤亦改善了50%.结论:PAR指数评估口外弓结合滑动杆推上颌磨牙远移的治疗方法显示,该方法是一种实用的、快速的、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 应用 Twin-block矫治器后Ⅱ类错(牙合)患者面型突度软硬组织的改变

    作者:刘亚非;崔丽娟;左艳萍;刘学聪;刘昕

    背景:国内外研究证实Twin-block矫治器不仅能有效地改变硬组织,还能有效地改变软组织侧貌,那么在软硬组织的改变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和规律呢?目的:评价分析Twin-block功能矫治前后面型突度软硬组织的改变,并与自然生长组面型突度的改变进行对比.方法:选择Hagg手腕骨片为FG-G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31例,其中以接受Twin-block功能矫治的Ⅱ类错(牙合)患者17例作为实验组,以放弃正畸治疗的Ⅱ类错(牙合)患者14例为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比较Twin-block功能矫治前后和自然生长前后侧位片面型突度软硬组织的改变.应用无常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软硬组织改变量的线性关系,并对Twin-block组和自然生长组的数学回归方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发现在Twin-block治疗前后,上下齿槽座相对于鼻、颏位置的改变与上下唇凹点相对于鼻、颏位置的改变具有显著相关性,即A-E改变量与Ss-E改变量、B-E改变量与Si-E改变量,具有线性相关性,其中Si-E改变量与B-E改变量相关系数Pearson=0.839大,说明二者的相关程度好.对照组2对标志点无线性关系.通过统计分析得到Twin-block治疗前后面型突度软硬组织改变量关系的线性方程:Si-E=0.745 B-E,Ss-E=0.276 A-E.线性方程不仅有助于解释Twion-block矫治促进下颌骨生长的同时,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的面型突度也随之发生明显的临床观察结果,而且有助于预测Twin-block矫治器面型突度的改变.

  • 主要头影测量指标评价Ⅱ类错治功能矫治效果

    作者:刘亚非;崔丽娟;左艳萍;刘昕;刘学聪

    背景: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的头影测量研究,阐述了功能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邪患者的牙颌面软硬组织变化,但对哪些是反映功能矫治疗效的主要指标并没有统一的认识.目的:从常用的头影测量项目中,筛选出对Ⅱ类错(牙合)的功能矫治效果起主要作用的评价指标,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1999-08/2007-02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完成.对象:选择恒牙早期安氏Ⅱ类,分类患者67例,其中接受功能矫治的患者40例,放弃功能矫治的患者27例.方法:对40例接受功能矫治的Ⅱ类错(牙合)患者及27例放弃治疗的II类错(牙合)胎患者进行X射线头影测量,通过数理统计排除自然生长因素,逐步筛查出影响Ⅱ类错(牙合)功能矫治效果的主要指标.主要观察指标:应用数学方法分5个步骤从58个头影测量项目中逐步筛查出影响Ⅱ类错(牙合)功能矫治效果的主要指标,58个项目中包括33项硬组织测量项目和25项软组织测量项目.结果:通过数学方法逐步筛查,得出影响Ⅱ类错(牙合)功能矫治效果的主要指标为U1-NA(mm),U1-NA,APDI,Ls-EP.结论:4项主要指标Ul-NA(mm),U1-NA,APDI,Ls-EP能客观、精确地评价Ⅱ类错(牙合)功能矫治的效果.

  • 采用相应数学模型分析软硬组织关系的曲线拟合:Ⅱ类错(牙合)自然生长和功能矫治效果比较

    作者:刘亚非;崔丽娟;左艳萍;刘学聪;刘昕

    背景:随着口腔正畸学成像、模型观测等检查手段数字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数学方法应用于正畸学的研究中.目的:分析功能矫治前后,软硬组织问的关系是否发生改变,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方法:选用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67例,其中接受功能矫治的患者40例,放弃功能矫治的患者27例.分别在治疗和观察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头影测量分析功能矫治前后侧位片软硬组织的变化,数学方法分析评价Ⅱ类错(牙合)功能矫治疗效的4项主要指标[硬组织上下颌骨前后向不调指数(APDI)、软组织上唇突点距审美平面的距离(Ls-EP)、上切牙相对于上颌骨的线距U1-NA(mm)和角度(U1-NA)].初使用线性方程分析软硬组织在功能矫治前后的数据.当线性方程无意义时,使用曲线拟合.结果与结论:结果发现4项主要指标代表的软硬组织间确实存在曲线关系.治疗前曲线拟合的二次方程为:U1-NA(mm)=-0.012 7(APDI)2+1.705 2(APDI)-0.686 1,U1-NA=-0.025 5(APDI)2+3.234 3(APDI)-67.831 8,Ls-EP=-0.003 7(APDI)2+0.380 2(APDI)-3.267 3.治疗后的曲线拟合方程:U1-NA(mm)=-0.003 1(APDI)2+0.495 8(APDI)-14.248 4,U1-NA=0 013 2(APDI)2-1.993 9(APDI)+98.104 5,Ls-EP=0.007 4(APDI)2-1.264 7(APDI)+55.412 4.结果提示功能矫治使颅面部软硬组织关系发生明显改变,并使软组织侧貌发生明显改善.

  • 恒牙初期安氏Ⅱ类和Ⅲ类错(牙合)畸形颅面部特征分析

    作者:余蕾;喻珊;朱钢

    目的 分析恒牙初期安氏Ⅱ类、Ⅲ类错(牙合)畸形颅面部硬软组织侧貌特征,探讨不同错(牙合)畸形的正畸治疗关键.方法 2000-2012年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汉族正畸患者中选取80例错(牙合)畸形青少年,分为安氏Ⅱ类组40例、安氏Ⅲ类组40例;同期选取自贡市中小学口腔健康普查正常青少年40名为正常对照组.确定常用的7项软组织指标和16项硬组织指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安氏Ⅱ类组除7项硬组织测量值外,其余软、硬组织测量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或0.01);而安氏Ⅲ类组则有9项硬组织和5项软组织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结论 不同的错(牙合)畸形具有各自典型的颅面特征.临床治疗中应有针对性地纠正牙齿和颌骨异常来改善软组织不调,终取得和谐美观的侧貌.

  •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诊疗思路探讨

    作者:蔡斌

    本文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分类诊断及其治疗模式入手,结合中国南方人群软组织面型特点,并通过病例展示矫治过程中塑造软组织外形的重要性及矫治手段的优化原则,探讨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治疗思路和要点.

  •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

    作者:钱玉芬

    安氏Ⅱ类错(牙合)是指习惯性咬合时上、下第一磨牙或上、下颌骨在矢状方向上的不词,且常伴有垂直方向发育不调.

  • Ⅱ类错(牙合)的临床特征及功能性矫治器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马一敏;钱玉芬

    Ⅱ类错耠在上下颌骨位置、形态、大小上有多种表现形式.功能性矫治器治疗Ⅱ类错耠能取得良好效果,但部分病例治疗后有复发.因此,探究其复发原因与不同表现形式的Ⅱ类错(牙合)的关系,从而更进一步理解功能性矫治器的适应证范围,对临床有重要意义.本文对Ⅱ类错耠的颌骨特征、Ⅱ类错(牙合)与颞下颌关节的关系及功能性矫治器的针对性治疗方面內容做一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 Ⅱ类错(牙合)矫形治疗对颞下颌关节影响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马旭辉

    矫形治疗Ⅱ类错(牙合)是正畸学中常见的治疗方式.矫形治疗的疗效,特别是对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的影响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很多学者利用不同的影像学手段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就Ⅱ类错(牙合)矫形治疗对TMJ影响的影像学研究做一综述.

  • 下颌前伸时下颌骨应力分布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左艳萍;董福生;王洁;丛斌;张雄;刘学聪

    目的通过CT技术获取人体下颌各层面的解剖轮廓图,经三维重建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下颌前伸后下颌不同部位的应力分布,为临床功能矫治机理提供理论根据.方法选择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典型Ⅱ类(牙合)患儿,采用CT技术对整个下颌骨进行断层扫描,将其输入计算机给定前伸条件咬合重建,在CAD软件中建立几何模型,将其导入MSC.PATRAN建立有限元模型.结果结果显示髁突后缘及下颌体磨牙区出现拉应力集中区,下颌骨下缘后部及下颌角区为压应力集中区.结论下颌前伸能改变应力分布,有效地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

47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