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口外弓结合唇挡推磨牙向远中软组织变化评价

    作者:彭菊香

    目的:研究应用口外弓结合唇挡推磨牙向远中软组织变化。方法:12例(男性6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11.08±4.42岁,观察口外弓结合唇挡推磨牙向远中软组织相应指标。结果:应用口外弓配合唇档推磨牙向远中6个月后,II类咬合关系恢复至安氏I类关系。软组织侧貌突度减小,上唇位置后缩,上唇长度、上唇厚度、下唇厚度增加,面型变为较平直的面型。结论:口外弓配合唇档就能获得较满意的远移磨牙,软组织也发生一致的改变,变为较平直的面型。

  •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中移动磨牙效果的三维分析与评价

    作者:周洁珉;白玉兴;郝玮

    目的:对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效果进行三维的测量分析并评价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5名需进行上颌磨牙远中移动的患者,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顺序远中移动上颌第二磨牙、第一磨牙,并分别对其移动到位后的阶段模型进行数字化重建.通过三维重叠软件将阶段模型与治疗前模型进行重叠对比,测量磨牙远中移动后所获得的绝对间隙量、与预设计比较的滞后量以及前牙支抗的损失量等相关数据.结果: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效率为90.16%(磨牙实际位移量/间隙总量),磨牙的预期移位表达率可达到85.5%(磨牙实际位移量/预期位移量),前牙存在少量近中及唇向移位.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可以在支抗损失轻微的情况下有效地远中移动上颌磨牙,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矫治滞后.

  • 改良摆形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

    作者:彭文波;廖少英;邱冬梅

    目的 评价改良摆形矫治器远移磨牙效果及对牙颌面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11例安氏Ⅱ类错(牙合)、上牙弓中度以下拥挤患者,采用改良摆形矫治器远移磨牙获得间隙,每一病例在应用改良摆形矫治器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在9.4±1.7周内上第一磨牙3.76 mm、上第二前磨牙1.65 mm的远中移动,伴切牙2.37 mm的近中移动,同时上第一磨牙、切牙倾斜移动,且上第一磨牙、上第二前磨牙和切牙治疗前后的位置变化在水平方向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垂直方向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改良摆形矫治器具有简便、前牙支抗丢失少的优点,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微钛板支抗在远中移动磨牙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琳;于卫国;营原准二

    目的 介绍微钛板支抗在远中移动磨牙中的临床效果及特点.方法 选择7名应用微钛板矫治患者,分析其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模型等临床资料,测量磨牙远中移动量.结果 1)利用微钛板远中移动磨牙效果明显,多可达3.5mm.2)中轻度牙列拥挤患者利用微钛板远中移动磨牙获得间隙排齐整平牙列,不需拔除双尖牙便可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 微钛板作为一种绝对支抗,远中移动磨牙有效而稳定,同时可避免常规拔牙矫治,维持上下颌第二磨牙间的全部牙齿和牙弓的连续性.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结合微种植体支抗远移上颌磨牙效率的三维重叠研究

    作者:任亚男;宋保龙;封颖丽;普盼君;顾泽旭

    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结合微种植体支抗远移上颌磨牙的效率及在三维方向上的特点,以期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需进行上颌磨牙远移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12例,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前磨牙,其中7例结合微种植体牵引尖牙增加支抗,所有患者定期制取阶段研究模型并使用三维扫描仪将模型数字化.通过重叠治疗前与各阶段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分析在不同矫治阶段磨牙、前磨牙的远移效率以及在三维方向上的移动特点;对比有无微种植体支抗对磨牙远移效率及前牙支抗的影响.结果 微种植体支抗组上颌第二、第一磨牙的远移效率分别为89.20%和83.53%,均比无微种植体支抗组远移效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磨牙远移会造成切牙轻度唇向及近中移位,其中微种植体支抗牵引尖牙组前牙支抗损失量较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上颌第一磨牙开始远移时,第二磨牙的远移效率明显下降(P<0.05).上颌磨牙远移过程中磨牙未见明显旋转,有轻度压低和颊移(P>0.05),而上颌前磨牙远移过程中发生明显颊舌向旋转(P<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可以有效地远移上颌磨牙、前磨牙,前磨牙远移时易发生颊舌向旋转,磨牙在远移过程中有轻度的压低及颊向移位;使用微种植体支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磨牙的远移效率、减小前牙支抗丧失.

  • 摆形矫治器远移磨牙的矢状方向分析

    作者:彭文波;王光护;张帆;温友红

    目的本研究在矢状方向上分析摆形矫治器远移上磨牙的效果及对支抗前磨牙、切牙的交互作用。方法选择14例安氏Ⅱ类错 、上牙弓I-Ⅱ°拥挤患者,应用摆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第一磨牙,每一病例治疗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14例患者在17.5±7周内上第一磨牙远移3.18±1.62mm,伴有前磨牙1.42±1.16mm、切牙0.97±0.45mm的近中移动,同时注意到上磨牙的远移、第二前磨牙与切牙的近移均是倾斜移动,统计分析显示各评估对象在治疗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摆形矫治器是一种简便、对患者依赖少的上磨牙远移装置,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疗效分析

    作者:侯建华;陈远萍;胡敏;韩光红;孟秀萍

    目的 研究"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磨牙的效果以及其对面部骨骼和上颌牙齿的影响.方法 选择处于替牙期或恒牙早期,上颌牙列轻中度拥挤,磨牙远中关系的病例25例.采用"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以X线头影测量分析为测定手段.结果 ①上颌第一、二磨牙均发生了远中倾斜移动;②上颌第一前磨牙发生了近中倾斜移动,上中切牙发生了唇向倾斜移动;③在垂直向上,第一磨牙位置无明显变化,上颌第二磨牙伸长.④前牙覆盖增加,覆(牙合)减小;⑤MP-SN和前下面高(ANS-Me)增加.结论 ① "摆"式矫治器可以有效的远中移动上颌磨牙;②"摆"式矫治器主要影响上颌牙齿,而对面部骨骼影响较小;③"摆"式矫治器在远中移动磨牙的同时伴随有上颌磨牙远中倾斜和上颌前部支抗丧失.

  • 推上颌磨牙远中移动的测量分析

    作者:刘汝平;段银钟

    正畸临床上推磨牙远移一直是开辟牙间隙,纠正Ⅱ类(牙合)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多种磨牙远移技术口外力的使用[3~5]口内力[3~5]和活动矫治器的应用[6~8],均述能达良好稳定的磨牙远移效果,但对磨牙远移距离的测量分析上却一直未能提出可比性较好、误差较小的测量方法.

  • 摆形矫治器远移磨牙矫治Ⅱ类错(牙合)

    作者:刘志良;冯智敏;田宝民;马文盛

    目的本研究在矢状方向上分析摆形矫治器远移上磨牙的效果及对支抗前磨牙、切牙的交互作用.方法选择4例安氏Ⅱ错(牙合)、上牙弓Ⅰ-Ⅱ拥挤患者,应用摆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第一磨牙,每一例治疗前后取模型、测量前磨牙与第一磨牙间的间隙.结果 4例患者在18周内上第一磨牙远移3.20+1.60mm,伴有前磨牙1.42+1.20mm的近中移动.结论摆形矫治器是一简便、对患者依赖少的上磨牙远移装置,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摆式矫治器与口外弓远中移动磨牙的疗效比较

    作者:叶静;王春玲;寇波;刘东旭;张凡;张本君

    目的:比较摆式矫治器与口外弓头帽牵引2种方法推磨牙远中移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牙源性安氏Ⅱ类错(牙合)30例,按照配对实验设计的原理分为2组,分别使用摆式矫治器(P组)和口外弓头帽牵引(F组)进行不拔牙矫治.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采用Pancherz分析法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牙颌结构的变化.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α取0.05.结果:推磨牙远中移动的治疗时间:P组为(20.6±4.0)周,F组为(26.0±3.6)周,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矫治前后,P组磨牙远中移动为(-3.1±0.53)mm,F组为(-2.2±0.82)mm,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矫治前后,P组上颌切牙唇向移位(0.8±0.78)mm,F组上颌切牙腭向移位(-1.0±0.88)mm,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摆式矫治器能更快速、有效地推动上颌磨牙远中移动,但需要加强对上颌前牙的支抗控制.

  • 镍钛推簧与Ⅱ类牵引联合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周灏;吴志宏

    目的 探讨镍钛推簧与Ⅱ类牵引联合矫治安氏Ⅱ类错牙的效果.方法 使用镍钛推簧配合Ⅱ类牵引使上磨牙及尖牙快速远中移动.结果 上颌磨牙每月平均远中移动(1.75±0.03)mm,上下磨牙相对移动平均每月(1.81±0.02)mm,上下磨牙达近中尖对尖关系的平均疗程为10周.上颌前磨牙平均每月远中移动(1.76±0.03)mm,上颌尖牙平均每月远中移动(2.12±0.07)mm.结论 镍钛推簧配合Ⅱ类牵引对于下颌轻度后缩、下前牙较直立或内倾、Spee's曲线较平坦的病例,可以迅速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矫正安氏Ⅱ类错牙合.

  • 2种位置微种植钉支抗推上颌磨牙向远中移动的效果对比

    作者:马杰

    不拔牙矫正牙齿常用推磨牙向远中移动技术,该技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稳定而简单的支抗,传统的支抗存在不稳定、戴用不方便等缺点[1-2].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是正畸治疗中的突破性进展,其临床效果好且体积小,植入部位灵活,无需患者过多配合[3-4].本研究分别于上颌颧牙槽嵴、上颌第1磨牙颊与第2前磨牙侧根间植入微种植钉,初步评价种植钉支抗在这2种位置推磨牙向远中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改良摆形矫治器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作者:王先军;汤晓华

    目的采用改良摆形矫治器推上颌磨牙远中移动,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且伴有轻中度拥挤的错(牙合)畸型.方法传统摆形矫治器采用在上颌第一、第二双尖牙上粘固牙合支托和腭部较大面积的Nance塑料托板作为支抗,推磨牙远中移动.而该法采用在上颌第一双尖牙放置带环,焊接钢丝与Nance托相连,作为支抗部分,增强了Nance基托的固位,减少了由于(牙合)支托造成的咬合增高所带来的不良影响.22例均采用改良摆形矫治器,在上颌第一磨牙上放置带环且腭侧焊接腭侧圆管,上颌第一双尖牙带环并焊接钢丝与Nance托相连,基托远中左右各伸出钟摆形推簧,其弹簧臂上的水平"U"型曲可以调整长度,精确控制磨牙远中及颊腭向移动.即使上颌第二磨牙正在萌出或萌出不久,推磨牙远中移动效果仍然显著.结果所有22例患者均采用改良摆形矫治器,非技牙完成矫治,安氏Ⅱ类磨牙关系调整为Ⅰ类,牙列整齐、美观、功能稳定.结论应用改良摆形矫治器推磨牙远中移动,效果显著,支抗较稳定,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 改良式摆型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疗效分析

    作者:赵红艳;唐林;邵玶;张苗苗

    目的 评价改良式摆型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疗效.方法 选择14例牙性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患者,应用改良式摆型矫治器远移上颌第一磨牙,通过矫治前和磨牙远移到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评价其疗效.结果 磨牙平均向远中移动3.85 mm,牙冠远中倾斜3.22°;切牙近中倾斜移动2.08 mm,覆盖增加1.68 mm.结论 改良式摆型矫治器能有效地整体远中移动上颌磨牙,快速矫正磨牙关系,但也会引起少量的支抗丧失和切牙唇向移动.

  • 摆式矫治器结合直丝弓矫治器治疗Ⅱ类错(牙合)的疗效分析

    作者:潘爽;王春玲;刘东旭;韩敏;董仁萍

    目的 分析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经摆式矫治器结合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后的牙颌面结构变化,探讨此方法建立正常咬合关系的机制.方法 选择牙源性安氏Ⅱ类错殆患者24例,在治疗前(T1期)、推磨牙向远中后(T2期)、直丝弓矫治结束后(T3期),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①T1期-T2期,上颌第一二磨牙均远中移动,但伴随着上颌切牙唇倾、第一前磨牙近中移动并倾斜、第一磨牙远中倾斜及下颌平面顺时针旋转等副作用.②T1期-T3期,下颌综合长度、前下面高和升支高度增加显著(P<0.01).上颌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的矢状向位置无显著性差异,切牙唇倾2.9°(P<0.05).即使增强了支抗控制,固定矫治阶段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3.0 mm(P<0.01).结论 摆式矫治器可以有效的远中移动上颌磨牙,但是Ⅰ类磨牙关系的建立是颌骨差异性生长和牙齿移动的综合结果.

  • 第二磨牙萌出情况对第一磨牙远中移动的影响

    作者:浦路明

    临床上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并伴有牙列拥挤的病例中,多需开辟间隙并同时纠正牙弓间的Ⅱ类(牙合)关系.而推磨牙向远中移动是开拓间隙的方法之一,本文观察研究第二磨牙萌出情况对第一磨牙远中移动的影响.

  • 应用CBCT评价隐形矫治技术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偲偲;黄远亮;张蕾

    目的 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三维测量评估隐形矫治技术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疗效.方法 收集应用Invisalign隐形矫治器作上颌磨牙远中移动的病例,共15例,平均年龄27岁8个月.使用微种植体或Ⅱ类牵引增强前牙支抗,治疗前后分别拍摄CBCT.使用SimPlant 11.04软件测量上颌磨牙三维方向移动量和切牙近远中向移动量,与预期牙移动量作比较,使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第一和第二磨牙预期远中移动量平均为(2.33±1.06) mm,实际移动量为(1.92±1.00)mm,表达率为82.4%.与预期移动量相比,上颌磨牙实际远中倾斜4.12°、颊向倾斜4.19°,第一磨牙压人0.99mm,第二磨牙压入1.88mm.磨牙三维方向的实际与预期移动量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切牙的实际与预期近远中向位移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nvisalign隐形矫治技术能够有效地远中移动上颌磨牙,伴有压入和轻微的远中和颊向倾斜.远中移动上颌磨牙时,使用微种植支抗或Ⅱ类牵引能够有效控制前牙支抗.

  • 一种新型远移磨牙矫治器的疗效评价

    作者:徐建平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远移磨牙矫治器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选择12名牙源性Ⅱ类错(牙合)或牙列拥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定点描图,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并对治疗前后的牙(牙合)模型进行测量分析.结果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SNA、OJ、FMA、UI/SN、U6-PP、U4-PTM在治疗后增加,OB、U6-PTM在治疗后减小,差异有显著性;模型测量分析,在治疗期内平均每侧可达5mm磨牙远移量.结论新型远移磨牙矫治器能快速有效远移上磨牙,是治疗牙源性Ⅱ类错(牙合)或牙列拥挤的有效办法.

  • 改良摆形矫治器远移磨牙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作者:李诗佩;王朝晖;张君超;应红

    Hilgers于90年代将摆形矫治器(Pendulum矫治器)应用于安氏Ⅱ类错(牙合),通过推上颌磨牙远中移动获得间隙治疗该类错(牙合)患者疗效确切。但由于……

  • 改良摆型矫治器远中移动磨牙的临床体会

    作者:殷玉祥;伍贞蓉;顾春明

    目的:研究改良摆型矫治器远中移动磨牙矫治Ⅱ类牙性错牙合,探讨上颌磨牙远中移动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例安氏Ⅱ类边缘患者应用改良摆型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治疗前后进行模型测量及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改良摆型矫治器远中移动磨牙平均达5.7 mm,平均矫治时间3.5个月。结论改良摆型矫治器是一种能够快速、便捷、有效、易被患者接受的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装置,且不依赖患者的严格配合,使用后效果满意,是临床上远移磨牙的一种很好的选择。

4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