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固定正畸后牙根吸收的部分影响因素临床探究

    作者:杜静雪;张旭;侯丹;刘露

    目的 探究固定正畸后牙根吸收的部分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90例,收集临床资料,分析影响牙根吸收相关因素.结果 女性平均吸收率高于男性,拔牙人员平均根吸收率明显高于未拔牙人员,而前牙平均根校正值相对后牙区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 正畸患者的年龄、性别、治疗时间、正畸病灶等均可作为应用固定正畸后影响牙根吸收的因素.

  • 固定正畸中发生牙龈炎情况的临床观察及分析

    作者:王先英

    目的 观察固定正畸中儿童发生牙龈炎的情况,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方法 对146例固定正畸中发生牙龈炎的儿童进行问诊和检查,记录口腔卫生状况、牙龈炎的好发部位及矫治器对牙龈的直接刺激情况,分析产生原因,寻找有效预防措施.结果 固定正畸中牙龈炎的主要因素是口腔卫生差造成菌斑堆积,常好发于下前牙区和上后牙区,其次是矫治器及附件的刺激引起牙龈红肿,造成炎症.结论 医师在正畸治疗中应加强口腔卫生宣教,督促患者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同时严格规范操作,减少对牙龈的直接刺激因素.

  • 两种氟制剂在固定正畸患者治疗中预防釉质脱矿的疗效

    作者:王文兴;郭樊迪;刘秀富;黄碧清

    目的 评价两种氟制剂在固定正畸患者治疗中预防釉质脱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行固定正畸治疗的268例(4020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34例(2010颗).试验组采取多乐氟对牙面进行处理,对照组采取0.1%氟保护漆对牙面进行处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釉质脱矿指数(EDI)及牙釉质脱矿程度.结果 治疗前两组ED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ED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牙釉质脱矿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牙釉质脱矿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多乐氟用于固定正畸患者治疗中预防釉质脱矿效果确切,利于改善牙齿抗菌效果,降低牙釉质脱矿概率,提升患者牙齿美观度.

  • 固定正畸治疗粘接托槽后局部抛光对牙菌斑控制的分析

    作者:徐春华

    目的 固定正畸治疗粘接托槽后局部用日本SHOFU牙科万用打磨轮silicone onegloss进行抛光,对比抛光前后菌斑显示指数的差别,检验其效果.方法 选择30名进行固定正畸治疗3-6个月内的患者,分别记录11,13,22,25,31,33,42,45,牙位上唇颊面托槽周围的12个区域,高度1mm为1格,没有染色显示为0,1格内记为1分,超过记为2分.每个牙齿所有区域记分相加后除以24为该牙的菌斑指数.分别记录抛光前后菌斑显示指数的差别.结果 经配对t检验表明,固定正畸患者粘接托槽后,用日本SHOFU牙科用万用打磨轮进行局部抛光,抛光前后牙菌斑指数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局部抛光后的菌斑指数明显少于抛光前的菌斑指数,粘接托槽后局部抛光对控制托槽周围牙菌斑是有效的.

  • 错颌畸形治疗前后畸形程度与满意度评价

    作者:翟升

    目的 探讨错颌畸形在行正畸治疗前后畸形严重程度及患者满意度情况,为治疗提供有价值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2月本中心接收治疗的34例行固定正畸治疗的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前牙覆盖、咬合关系、中线关系及牙覆颌,并总结评析患者满意度.结果 患者前牙覆盖、咬合关系、中线关系及牙覆颌在固定正畸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错颌畸形应用固定正畸治疗,疗效较好,患者满意度较高,能够明显降低畸形程度,可作为临床治疗中的首选方法.

  • 氟化泡沫预防固定正畸患者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评价

    作者:程瑞卿;张志印;齐素青

    目的 探究氟化泡沫预防固定正畸患者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固定正畸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的口腔卫生治疗即安慰剂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的卫生护理基础上实施1.23%氟化泡沫治疗.治疗结束后,采用临床视诊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患者在固定正畸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视诊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釉质脱矿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科固定正畸患者中使用氟化泡沫预防牙釉质脱矿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患者的临床视诊指数良好,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低,值得在口腔治疗中推广使用.

  • 多乐氟预防正畸过程中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王贺

    目的:探究多乐氟预防正畸过程中釉质脱矿的临床价值.方法:以86例固定正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A组固定正畸患者采用多乐氟预防釉质脱矿,B组则不采用特殊措施,对比两组患者釉质脱矿情况.结果:A组患者牙釉质脱矿率及脱矿程度均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乐氟在固定正畸患者预防釉质脱矿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同时可以降低患者的患龋率.

  • P物质与IL-1β于固定正畸牙龈沟液中的表达分析

    作者:姚瑶;刘焕燕;阎利勇

    目的 探究在不同矫治时期固定正畸治疗患者龈沟液(GC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P物质(SP)含量变化.方法 择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需将双侧第一前磨牙拔除并固定矫治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取一侧尖牙设作研究组,予以250 g远中移动的初始力,而另一侧尖牙设作对照组,且不受力;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施加力当天与加力后1 d、7 d、14 d患者尖牙近中、远中GCF中的IL-1β、SP含量.结果 研究组正畸加力矫治1 d、7 d、14 d后IL-1β含量分别为(42.41±11.49)ng/mL、(53.84±13.66)ng/mL、(45.01±12.39)ng/mL,较对照组均更高(t=5.2720,8.4318,3.2891,P<0.05),两组正畸加力当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正畸加力当天SP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1 d、7 d、14 d后SP含量分别为(3.84±1.16)pg/L、(5.02±1.38)pg/L、(4.11±1.19)pg/L均高于对照组(t=8.1802,11.3482,6.5648,P<0.05).结论 正畸治疗患者GCF中IL-1β、SP含量于加力当天无显著差异,加力治疗者矫治1 d、7 d、14 d后IL-1β、SP水平均较未加力治疗者高.

    关键词: 固定正畸 GCF IL-1β SP
  • 上颌尖牙易位至上颌双尖牙颊侧的错(牙合)矫治观察

    作者:刘顺勤;刘昌

    目的:在解除上颌尖牙易位对患者的面容和牙体健康带来的影响的同时,避免由此带来的新的牙颌损失.方法:用固定矫正器将第一双尖牙拉到尖牙的牙位上.结果:面部、牙列外观协调美观,咬合无障碍,有效保证了牙列的完整性.结论:由于尖牙、双尖牙唇颊侧外形相近,使这项技术有了可行性.

    关键词: 易位 尖牙 固定正畸
  • 正畸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黄桂平;农建宏

    目的:分析固定正畸儿童口腔健康状况.方法:随机选择48例11~16岁错颌正畸儿童,于矫治过程中进行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和龋病检查.结果:接受固定正畸的儿童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比接受固定正畸前差异有显著性;正畸过程中患者的龋齿患病率变化不明显.结论:固定正畸患儿在矫治期间牙周健康状况较差,引导和督促患儿保持良好的口腔习惯,尽量避免矫治固定装置对牙龈的刺激是控制患者牙龈炎的关键.

  • 西帕依固龈液预防固定正畸患者早期牙龈炎的效果分析

    作者:时光;陈晓莉

    目的 西帕依固龈液预防固定正畸患者早期牙龈炎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5月1的40例固定正畸患者进行研究,将其中的2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试验组的患者进行西帕依固龈液配合常规口腔卫生保健措施治疗,观察效果.将另外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口腔卫生保健措施进行治疗.结果 在固定正畸患者进行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牙龈情况良好,并且牙周的各项指数两组患者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西帕依固龈液对固定正畸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能够使固定正畸患者早起牙龈炎发生频率有效降低,值得推广.

  • 口腔冲洗器治疗固定正畸患者牙龈炎疗效分析

    作者:刘锐

    目的:探讨口腔冲洗器治疗固定正畸患者牙龈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固定正畸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为口腔冲洗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高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口腔冲洗器治疗固定正畸患者牙龈炎的应用效果显著,改善了牙周组织,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固定正畸技术矫治上颌前牙埋伏阻生临床观察

    作者:李如明

    目的 探讨利用固定正畸技术矫治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 对21例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患儿,应用获得间隙助萌法、开窗术封闭式牵引导萌法进行矫治.结果 15例患者经获得间隙助萌法矫治,6例患者进行开窗术封闭式牵引导萌法矫治,埋伏牙均顺利萌出入列.矫治完成后,原埋伏阻生牙的牙髓活力和牙周组织正常,X线牙片无牙根吸收等病理现象.结论 固定正畸技术矫治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疗效确切,创伤小,方法简便,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固定正畸 埋伏牙
  • 正畸患者口腔卫生状况调查分析与护理干预

    作者:

    目的评价口腔卫生宣教及有效刷牙对正畸患者口腔卫生状况的影响.方法在接受正畸治疗的124例患者中,随机选择64例正畸患者,对其口腔卫生状况进行严密监控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与对照组只作常规指导的正畸患者进行比较,对2组病例在矫正开始后第1、3、6个月分别进行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龈沟出血指数的测定.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数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口腔卫生宣教、有效正确刷牙方法及全程监控口腔卫生状况对口腔正畸患者的口腔卫生有良好的影响.

  • 口腔护理干预在对青少年固定正畸治疗的效果影响

    作者:肖丽娟;周利文;张志娟;骆伟燕

    目的:探讨口腔护理干预在青少年固定正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32例进行口腔固定正畸的青少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口腔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牙釉质脱矿指数(EDI)、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计数(PLI-O)、出血指数(BI)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EDI、GI、PLI-O、BI指数分别为1.24±0.31、1.04±0.37、1.37±0.34、1.14±0.2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5%,对照组为86.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口腔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固定正畸青少年口腔卫生,提高牙齿及口腔健康程度。

  • 固定正畸青少年患者发生牙龈炎症的临床观察及分析

    作者:王铁瑛;王孪双;殷忠平;张彬;果利

    目的:观察固定正畸中青少年发生牙龈炎症的情况,以便针对性的进行防治.方法:对100例固定正畸中发生牙龈炎症的青少年进行问诊和检查,记录口腔卫生状况、牙龈炎的好发部位及矫治器对牙龈刺激情况,分析产生原因,寻找预防措施.结果:固定正畸中牙龈炎的主要因素是口腔卫生差造成菌斑堆积,其次是矫治器刺激引起牙龈红肿炎症.结论:医师在治疗中加强口腔卫生保健指导,督促青少年患者保持良好口腔健康行为,同时操作中严格减少对牙龈的直接刺激,预防牙龈炎症.

  • 固定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

    作者:邓海平;曹军

    目的:通过对口腔正畸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观察,了解病损情况及发病原因。方法:观察并分析50例口腔正畸(1120颗牙)患者使用固定矫治器前后的牙釉质脱矿情况。结果:进行固定矫治器使用后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显著提高,矫治前有52颗牙发生牙釉质脱矿,脱矿率4.64%,矫治后有187颗发生了釉质脱矿,脱矿率16.69%,差异有显著性(P<0.05)。上颌牙齿脱矿102颗,下颌牙齿脱矿85颗,上颌牙齿脱矿发生率高于下颌牙齿脱矿发生率(P<0.05)。结论:固定正畸治疗引起牙釉质脱矿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加强口腔卫生习惯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可减少固定正畸治疗引起的牙釉质脱矿。

  • 生物因素对正畸摩擦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项华;吴建勇

    摩擦力是固定正畸研究的热门话题,机械因素和生物因素是影响摩擦力的两大因素.机械因素是过去研究的重点,但口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环境,生物因素对摩擦力的影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生物因素对摩擦力的影响作一综述.

  • 粘接托槽牙面流动复合树脂封闭层抗磨耗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兆德;李梅;曹军

    目的 观察流动复合树脂表面封闭层的耐磨性及其在提高粘接托槽牙面抗磨耗性能方面的作用.方法 40颗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未脱矿组、自酸蚀组、直接脱矿组、表面封闭后脱矿组,每组10颗.恒温水浴及冷热循环后,直接脱矿组、表面封闭后脱矿组置0.1M的乳酸胶脱矿48h,将4组离体前磨牙制成试件,牙刷磨耗31000次,扫描电镜观察颊面牙釉质结构及封闭层改变情况.结果 磨耗后,未脱矿组牙面未见刷痕;自酸蚀组、直接脱矿组牙面刷痕较深;表面封闭后脱矿组表面封闭层仍保留在牙面;流动复合树脂表面封闭层磨耗前、后的平均厚度(μm)是167.58±6.38、140.93±7.88,平均磨耗量(μm)是26.85±4.48,经配对t检验,磨耗前、后流动复合树脂表面封闭层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牙刷磨耗可磨去部分流动复合树脂,但不能去除流动复合树脂表面封闭层;表面封闭法能够提高粘接托槽牙面抗磨耗性能.

  • 固定正畸治疗上颌水平埋伏阻生尖牙28例分析

    作者:周琳;农晨;王志忠

    2003年2月~2007年2月,我们采用固定正畸治疗上颌水平埋伏阻生尖牙28例(30颗),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28例(30颗)中,男10例,女18例;年龄11~19岁,平均17岁.其中唇侧阻生21颗,腭侧阻生9颗.本组病例均摄 X 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曲面断层片、定位牙矢状轴向断层片,以确定埋伏尖牙的唇腭向位,水平高度及倾斜度与邻牙关系,是否有萌出能力等.

164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