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Jiangxi 남창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南昌大学
  • 主办单位: 南昌大学
  • 影响因子: 1.0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2095-4727
  • 国内刊号: 36-1323/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4-120
  • 曾用名: 江西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5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谢明勇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不同TNM分期胃癌患者的微创手术效果研究

    作者:苏晓文;邓建中;梁伟成

    目的 探讨不同TNM分期胃癌患者的微创手术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高州市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185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TNM分期分为Ⅰ期组(n=46)、Ⅱ期组(n=38)、Ⅲ期组(n=101),比较3组的基线资料、肿瘤相关资料、术中、术后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3组的肿瘤位置与手术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组中低分化的比例为79.2%,显著高于Ⅰ期、Ⅱ期组的41.3%、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NM分期的升高,脉管癌栓的阳性率逐渐升高(P<0.05).Ⅰ期组无一例术中输血,该比例显著低于Ⅱ期、Ⅲ期组的15.8%、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显著低于Ⅲ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率、中转开腹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恢复流质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再次手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Ⅱ期、Ⅲ期胃癌患者术后3年的生存率(OS)分别为95.3%、85.9%、60.8%,5年 OS分别为91.1%、75.8%、53.8%,三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不同 TNM分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的安全性类似,近、远期疗效令人满意.

  • 64排螺旋CT标准算法与骨算法薄层重建技术在颅底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范华刚;陈慧婷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标准算法及骨算法薄层重建技术在颅底隐匿性骨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可疑颅底隐匿性骨折患者300例,利用标准算法及骨算法薄层重建分别对颅底是否有骨折进行评判,如有骨折,对骨折部位、范围、周围窦腔及软组织情况做出客观的判断.结果 300例颅脑外伤患者中,厚层扫描未见明确骨折,仅可见部分间接征象.骨算法薄层重建较标准算法薄层重建得到骨折诊断阳性结果高(95.3%比58.4%,P<0.05),标准算法联合骨算法薄层重建骨折诊断阳性率高于标准算法薄层重建(100.0%比58.4%,P<0.05),标准算法联合骨算法薄层重建与骨算法薄层重建骨折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比95.3%,P>0.05).结论 GE64排螺旋CT骨算法薄层重建在评价颅底隐匿性骨折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标准算法薄层重建,联合两者对颅底隐匿性骨折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乳腺癌组织中HER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杨雅洁;孙艳花

    目的 对比研究 IHC检测乳腺癌组织中 HER2蛋白表达与 FISH 检测 HER2基因扩增的一致性,探讨HER-2基因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0-2015年乳腺癌根治术后癌组织标本463例,应用 FISH检测标本中 HER2基因表达、IHC检测 HER2、ER、PR、Ki67、P53的蛋白表达,分析 HER2基因与蛋白表达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463例乳腺癌标本中 HER2基因扩增率为35.64%(165/463),HER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6.35%(122/463);HER2蛋白表达+++、++、+和-的标本中 HER2基因扩增率分别为91.50%、10.00%、8.27%、7.14%;HER2基因扩增及蛋白表达与病理学分级(r=0.140、r=0.310,均P<0.01)、肿块大小(r=0.103、P<0.05,r=0.499,P<0.01)、有无淋巴结转移(r=0.175、r=0.220,均P<0.01)及Ki67 表达(r=0.220、r=0.331,均P<0.01)呈正相关,与 ER(r=-0.406、r=-0.382,均P<0.01)、PR表达(r=-0.610、r=-0.635,均P<0.01)呈负相关.结论 FISH 和 IHC两种方法检测 HER2表达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及相关性,但 HER2蛋白表达++组与 HER2基因扩增间的一致性较低,提示 HER2蛋白表达++者须进一步进行 FISH检测;HER2表达与Ki67、ER、PR、淋巴结转移、肿块大小及病理学分级之间存在相关性.

  • 中心静脉压监测下急性右心室梗死扩容治疗

    作者:彭景添;张智亮;王梦洪;吴友平;黄俊;路军

    目的 评估中心静脉压监测在急性右心室梗死扩容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02年6月至2016年6月共收治100例急性右心室梗死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急性右心室梗死,70例合并右心功能不全及低血压休克,扩容等治疗后95%稳定.治疗前中心静脉压(18.6±2.2)cmH2O[(1.823±0.216)kPa].血管开通前后中心静脉压下降(6.5±2.0)cmH2O[(0.637±0.196)kPa],血压不稳者快速扩容补液.住院前3 d中心静脉压为(22.8±2.4)cmH2O[(2.234±0.235)kPa]时,可获得稳定血压;日输液量和输液速度因人而异,依据中心静脉压和血压进行随时调节.结论 急性右心室梗死治疗成功的关键:早期的识别和诊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心功能及血液动力学改变,适时、适度、适量地扩容治疗,尽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

  • 114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临床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作者:刘英;李晨曦;贺多敏;林兆全;龚忠诚

    目的 研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病原学特点.方法 选取114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病原学资料.结果 颌面间隙感染多发于夏季;累计378个颌面间隙感染中下颌下间隙有88个(23.28%),咬肌间隙50个(13.23%);72例患者培养出病原菌,共培养78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星座链球菌24例(30.77%)、咽峡炎链球菌14例(17.96%),革兰阴性菌克雷伯菌8例(10.25%);年龄、季节、病因、糖尿病病史及感染间隙数目均影响患者住院时间(均P<0.05);患者临床特征对住院时间的影响程度顺序依次为间隙累及数目、糖尿病病史和年龄.结论 颌面间隙感染具有季节性特点,好发于面上间隙,多由革兰阳性菌引起,其治疗效果主要受感染间隙数目、糖尿病病史和年龄的影响.

  • 抑郁症患者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研究

    作者:刘传健;万爱兰;戴翀;吕豪;李玉龙

    目的 检测抑郁症患者血清维生素B12、叶酸的水平并探讨其与健康人群的差异.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对148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160例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维生素 B12和叶酸的测定,比较抑郁症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结果 抑郁症组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27.28±173.74)pg·mL-1和(7.03±3.52)ng·mL-1,健康对照组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69.67±336.89)pg·mL-1和(7.93±4.00)ng·mL-1,抑郁症组血清维生素 B12和叶酸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0,P=0.038).结论 抑郁症患者的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低于健康人群.

  • 右美托咪定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术后疼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肖凡;罗振中;周斌;华福洲;黄丹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术后疼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老年男性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C组)、罗哌卡因组(R组)及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组(DR组).DR组在全身麻醉诱导前10 min内予以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1.R组和 DR组于全身麻醉诱导前行胸椎旁神经阻滞(T4-T9),R组在椎旁间隙内注入0.5%罗哌卡因30 mL,DR组则注入0.5%罗哌卡因+0.5 μg·kg-1右美托咪定混合液30 mL.3组术后均连接静脉镇痛泵.记录3组患者输注右美托咪定前(T0)、麻醉诱导前(T1)、手术开始后2 h(T2)、术毕(T3)以及术后1、6、12、24、36、48 h(T4-9)时的 HR、MAP;记录T4-9静息和咳嗽疼痛 VAS评分;记录术中全身麻醉药物用量及术后48 h内 PCA自控给药次数;于T0、T2、T3、T6以及T7时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血清 IL-6、TNF-α及 s100β蛋白水平;于 T0及T7、T9、术后7 d(T10)进行 MMSE评分.结果 与T0比较,DR组在 T1时 MAP下降及 HR减慢,C组在 T4-6时HR增快,在T2、T3、T6及T7时血清 IL-6、TNF-α及 s100β蛋白水平升高,在 T7、T9时 MMSE评分下降,R组及DR组在T2、T3时血清 IL-6、TNF-α升高(P<0.05).与 R组比较,C组在 T4-6时疼痛 VAS评分升高,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以及术后PCA自控给药次数增多,血清 IL-6、TNF-α及 s100β蛋白水平在 T2、T3、T6及 T7时升高;DR组在T7-9时静息和咳嗽疼痛VAS评分下降,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以及术后PCA自控给药次数减少, T6及T7时血清 IL-6、TNF-α下降,T7及T9时 MMSE评分升高(P<0.05).结论 静脉及局部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可减轻开胸术后疼痛应激反应,并减少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改变.

  •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冠状动脉的收缩功能变化

    作者:吴琪;王昊;邓春玉;饶芳;邝素娟;杨慧;徐劲松

    目的 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冠脉收缩力与正常大鼠的差异.方法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 Wistar成年大鼠,在显微镜下,操作取出冠状动脉,制备1.8~2.0 mm长的离体冠状动脉环,经血管张力仪测定动脉环的张力变化.研究不同激动剂诱导冠状动脉收缩的变化.结果 发现给予5-羟色胺(5-HT)、血栓素 A2类似物(U46619)、内皮素-1(ET-1)均可诱导冠状动脉浓度依赖性收缩;且 L-型钙通道(Cav1.2)阻断剂硝苯地平(Nifedip-ine)(1 μmol·L-1)孵育后,明显抑制不同激动剂诱导血管收缩张力(P<0.05);此外,与对照组 Wistar大鼠相比, SHR组给予不同激动剂诱导的冠状动脉收缩均明显较低(P<0.05);且硝苯地平(1 μmol·L-1)孵育后,实验组诱导冠状动脉收缩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与 Wistar大鼠相比,SHR大鼠冠状动脉的收缩反应性显著减弱,可能与 L型该通道介导的收缩减弱有关.

  • 牛磺酸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付向春;祝冬香;曾晓琦;张霞丽;刘春菊

    目的 探讨牛磺酸(Tau)对人肺癌细胞株 A549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 将 A549细胞分为6组:Control组(正常对照组,未给予任何药物处理)和 Tau 1组(给予 Tau 10 mmol·L-1)、Tau 2组(给予 Tau 20 mmol·L-1)、Tau 3组(给予 Tau 40 mmol·L-1)、Tau 4组(给予 Tau 80 mmol·L-1)、Tau 5组(给予 Tau 160 mmol·L-1);阳性对照组DDP 4 mg·L-1,作用时间分别为24、48、72 h.应用 MTT比色法检测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人肺癌细胞株 A549的细胞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检测 Caspase-9、Caspase-3的活性,免疫印迹法检测 p53正向细胞凋亡调控因子(PUMA)的水平及 Bax蛋白、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Tau能够以时间剂量依赖方式来抑制 A549细胞增殖,并显著增加 A549细胞凋亡率.Tau可以明显增加 A549细胞内Caspase-9、Caspase-3的活性,以及诱导A549细胞内PUMA、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Tau对人胚肾细胞293T的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 Tau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有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Tau通过上调PUMA、Bax表达及下调Bcl-2表达,进而增加Caspase-9、Caspase-3的活性来诱导A549细胞发生凋亡.

  • H5N1甲型流感病毒H5血凝素蛋白的分子特征分析

    作者:熊红叶;谭福燕;乔乔;刘金辉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来源的 H5N1甲型流感病毒 H5血凝素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H5N1甲型流感病毒H5血凝素蛋白的分子特征.方法 从Gene Bank基因数据库中获取15株H5N1甲型流感病毒H5血凝素蛋白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采用在线软件SignalP4.1预测信号肽,运用Clustal X,Bioedit等国际通用软件进行氨基酸和核苷酸的序列比对,计算核苷酸及氨基酸的同源性.在线软件 Antheprot分析二级结构.结果 15株 H5血凝素蛋白编码框架长约1707 bp(8株)/1704 bp(7株),编码含568个/56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H5血凝素氨基酸同源性为86.7%~99.2%,核苷酸同源性为85.6%~99.5%,H5血凝素蛋白富含潜在α螺旋(29%~35%)、β折叠(22%~25%)和卷曲结构(22%~25%)等二级结构.H5血凝素蛋白 aa1-aa16区域为潜在信号肽,血凝素蛋白 A1和 A2裂解序列为 aa323-aa333之间的 RERRRKKR↓GLF 序列,切割位点位于 R330和 G331之间;H5血凝素蛋白 A1亚单位存在4个高变区,分别是aa115-aa140(52.0%)、aa151-aa170(57.9%)、aa183-aa200(64.7%)和aa263-aa280(47.4%).但参与二硫键形成的10个半胱氨酸位点均未发生变异;构成受体结合域的 E186、K212、S217-K218、G221-Q222-S223-G224等位点较保守;构成T细胞和B细胞表位 aa141-155、aa206-223和 aa302-316等区域较保守.结论 H5N1甲型流感病毒 H5血凝素蛋白的受体结合域和免疫表位等重要功能结构域的序列比较保守稳定,在 A1和 A2裂解位点含高致病禽流感病毒分子特征相关的连续6个碱性氨基酸(R/K)序列.

  • 草鱼过敏原蛋白质的分离及其免疫学特性初步鉴定

    作者:陈献雄;邬玉兰;刘志刚

    目的 对草鱼过敏原蛋白质组分进行分离和分析,对其致敏蛋白质组分进行免疫学特性鉴定.方法 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草鱼的总蛋白,双向电泳(2D)分离,银染法分析其总蛋白组成.收集草鱼过敏病人血清,采用免疫印迹(WB)法鉴定其粗提液蛋白质的免疫学特性.结果 双向电泳图谱可分辨出草鱼蛋白质斑点数约388个,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在15~124 kDa范围内,主要分布在15~55 kDa之间;等电点约在 pH 3~10范围内,主要分布在 pH 5~8.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草鱼中与病人血清 IgE 结合的蛋白质有22个,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在20~55 kDa之间;等电点主要分布在 pH 5~9.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较为完整的草鱼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为建立草鱼蛋白质组学数据库及其过敏原蛋白质组学数据库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也为草鱼过敏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 参附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王琰康;唐昱;刘燕锋;祝志云

    目的 探讨参附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30只健康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参附组(SF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各实验组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检测心肌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1)I/R组心肌组织结构紊乱,可见局灶性坏死,明显炎性细胞浸润;与 I/R组相比,SF组心肌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炎性病变显著减轻.2)与 I/R组相比,SF组大鼠心肌组织匀浆中 SOD活性升高,MDA水平降低.结论 参附能够降低缺血再灌注心肌炎性反应,从而减轻心肌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

  • TGF-β1、bFGF双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戴芳;宋莉;朱德星;邹源

    目的 以脂质体为载体来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观察两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 对 SD大鼠的 BMSCs采用贴壁法联合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使用PCR技术获得TGF-β1基因、bFGF基因,将其基因在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1(+)上构建,再将两种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至第3代 BMSCs.采用 RT-PCR、Western blot检测 BMSCs中 bFGF、TGF-β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贴壁法联合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可以获得 BMSCs.成功构建 pcDNA3.1(+)-bFGF和 pcDNA3.1(+)-TGF-β1真核表达载体后,将其转染 BMSCs,RT-PCR、Western blot均可检测到 bFGF、TGF-β1基因的表达.结论 bFGF和TGF-β1可以通过脂质体转染方式修饰BMSCs,并获得高效表达.

  • 手术治疗小儿外斜V征的效果

    作者:付燕梅;杨洋;殷小龙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小儿外斜 V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外斜 V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6个月,43例患儿中,行下斜肌减弱术联合外直肌后退术38例,行向上移位术联合外直肌后退术3例,行向下移位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2例.外斜 V征消失36例,外斜 V征缓解6例,外斜 V征仍存在1例.获得立体视觉11例(25.6%),恢复了双眼单视功能21例(48.8%),无双眼单视功能11例(25.6%).结论 外斜 V征根据不同的病因应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行下斜肌减弱术或者水平肌垂直移位术联合外斜矫正术.治疗的目的是矫正眼位和建立双眼的单视功能.

  • 含薄壁囊腔的周围型肺癌的HRCT表现

    作者:陶国民;张捷

    目的 分析含薄壁囊腔的周围型肺癌的 HRCT表现,以提高对此类肺癌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含薄壁囊腔的周围型肺癌患者 HRCT表现及病理类型.结果 12例患者病理证实腺癌10例,鳞癌2例.HRCT表现:11例为薄壁囊腔伴结节(伴实性密度结节5例,伴磨玻璃密度结节3例,伴混杂密度结节3例).薄壁囊腔征象:圆形或类圆形3例,分叶状9例;毛刺征7例;胸膜凹陷征3例;囊内粗细不等分隔11例、囊内血管穿行2例,囊内均未见气液平面.结论 含薄壁囊腔的周围型肺癌 HRCT多表现为薄壁囊腔伴结节,薄壁囊腔出现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囊内粗细不等分隔、囊内血管穿行及囊内无气液平面是它的征象特点.

  • 砷剂致肾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君丽;龚学忠

    砷剂是剧毒物质,是常见的环境和职业危害因素之一.肾脏是砷剂在体内代谢的主要器官之一,同时也是砷在体内主要的蓄积部位及慢性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之一,因而其组织结构和功能极易受到损伤.砷剂致肾损伤相关机制的研究已成为环境卫生领域科研的重大课题.文章就砷剂致肾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多肽对骨再生研究新进展

    作者:肖仁顺;院宏;将星海;张史杰;邵余钻;赵彪;段阳;宋玉林

    针对骨组织的再生,人们一直在寻求促进骨组织再生的治疗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组织工程"概念被引入.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材料能够模仿细胞外基质的自然环境,且是通过表面改性或掺入合成短肽序列到合适的材料中实现的.利用多肽修饰的生物材料支架可以促进细胞附着、增殖和分化.部分多肽已被证明具有支持和刺激骨愈合反应,并已应用到临床治疗.文章就多肽对骨再生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多肽 骨再生 骨愈合
  • Fibulin-3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辜雷;吴恒宇;罗永辉

    Fibulin蛋白家族是一类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外基质(ECM)蛋白,具有维持基底膜完整性和ECM结构稳定性的功能.Fibulin-3作为 Fibulin蛋白的家族成员,在调控细胞结构组成及信号转导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Fibu-lin-3表达水平的异常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可能成为肿瘤治疗新的分子标记物.文章就 Fibulin-3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人参皂苷抗皮肤光老化作用的新进展

    作者:刘梦娜;李征永;邵亚兰;杨美雯;洪芬芳;杨树龙

    皮肤老化包括由遗传因素和(或)不可抗力因素引起自然老化和由环境因素主要是紫外线引起的光老化.人参具有独特而广泛的药用价值,含有很多生物活性物质,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人参皂苷.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人参皂苷抗皮肤衰老提出的新观点,表明人参皂苷具有抗光氧化、抗皮肤衰老、清除自由基及免疫刺激作用,可有效防止皮肤的光老化.预测随着现代天然药物提取技术的提高,以及人参皂苷抗皮肤衰老研究的深入,将更好地推动天然药物防护皮肤光老化制剂的开发与应用.

  • 多颅神经受累Ramsay Hunt综合征1例报告

    作者:何敏;刘志强;刘艳龙;朱晓钢

    Ramsay Hunt 综合征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重新激活,侵及膝状神经节引起鼓膜、外耳道疱疹,可伴舌前2/3味觉丧失、同侧周围性面瘫,若累及耳蜗及前庭神经节,可产生听力下降、耳鸣、眩晕.该病国内报道少,国外有新报道,江西省人民医院二部神经内科近期诊治1例典型多颅神经受累 Ramsay Hunt综合征,现报告如下.

  • 耳前毛母质癌1例

    作者:李伟;肖乐强;雷雨晴;涂峻;付建华

    毛母质癌(pilomatrical carcinoma,PC)是一种罕见的毛源性恶性肿瘤,来源于毛球的毛母质细胞,临床上罕见,极易误诊或漏诊.2017年3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例颞部毛母质癌患者,现报告如下.

  • 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

    作者:李欢欢;何恒;王月英;顾婧瑶;刘文娟;毛绍菊;唐寒梅;傅燕艳;陈小龙;黄鹏

    目的 探讨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检出特征及负性生活事件对 NSSI的影响.方法 以南昌某大学为现场实施现况调查,通过自编调查问卷、渥太华自伤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收集3854名大学生的信息,使用 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并采用 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结果 共393人(10.2%)检出 NSSI,未见性别和专业差异(P>0.05).具有 NSSI者的负性生活事件总分、因子分、各条目分均高于非 NSSI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考试失败或成绩不理想、恋爱不顺利或失恋、升学或考研压力是 NS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对非自杀性自伤有一定的影响.

  • 应用圆分布法分析某院精神疾病季节分布特征

    作者:付伟;姜超;张晶;袁也丰

    目的 分析南昌市某三甲综合医院心身医学科门诊就诊患者的季节分布特征,为进一步预防及治疗精神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门诊就诊患者(76661人次)进行描述性及圆分布分析,根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进行分类诊断.结果 2015年门诊就诊人次较2013年增长了49.6%;以 F20-F29(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F30-F39(心境情感障碍),F40-F48(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F50-F59(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为主要疾病(占95.87%);就诊人员多集中于夏、秋两季(占51.64%).2013-2015年各年就诊存在明显集中趋势(P<0.05);3年合计就诊也存在一个明显的集中趋势,平均角是226.56°,对应日期是8月18日(P<0.05), F30-F39平均角对应日期是8月20日,F40-F48平均角对应日期是8月17日(P<0.05).结论 精神疾病就诊存在明显季节性差异,南昌地区以夏季高发;其中 F30-F39、F40-F48以8月为高发月份,应加强该月份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

  • 用重建心阻抗图测量心脏耗氧量的初步探讨

    作者:况世江;赵慧;程晓玲;王自敏;张婷;况明星

    目的 探讨无损伤测量心脏耗氧量的方法.方法 测量180例正常成人(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各年龄组内男女各30例)的重建心阻抗图的相关波形参数,利用心脏效率公式和氧热价,计算心脏耗氧量(CVO)和心脏耗氧量指数(CVI),利用 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0例正常成人的 CVO为(15.4±3.6)mL· min-1,CVI为(2.64±0.49)mL·L-1.这些测量结果都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且青年组与老年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1).男性组的CVO显著大于女性组(P<0.001),但对于 CVI,在男性组和女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文的测量方法可以用于测量心脏耗氧量.

  • 心阻抗图形成机制的初步探讨

    作者:赵慧;况世江;郭小春;吴允强;柳剑鹏;况明星

    目的 探讨心阻抗图测量中血管阻抗变化转换为胸部体表电压变化的机制.方法 基于胸部内的电场分布,定性分析血管阻抗变化转换为胸部体表电压变化的过程.用模型实验研究转换的规律,将装满稀盐水溶液的塑料圆桶模拟胸部圆柱形容积导体,10~50 V的交流电压模拟血管阻抗变化在血管两端产生的电压变化(ΔUb),同时通过测量圆桶侧壁两检测电极之间的输出电压变化(ΔUbs),研究ΔUbs与相关参数的关系.结果 胸部体表两检测电极之间的电势差变化正是通过转换得到的ΔUbs.胸部体表测量的ΔUbs与血管阻抗变化在血管两端产生的电压变化ΔUb、胸部体表两检测电极之间的距离(L)均呈现正比例关系.结论 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血管阻抗变化转换为胸部体表电压变化的机制提供依据.

  • 六导联胸部阻抗微分图的波形分析

    作者:赵慧;况南珍;况世江;宋细莲;马冬雪;况明星

    目的 对六导联胸部阻抗微分图进行波形分析.方法 选择63例心功能正常成年人为受试者,按性别分为2组:男性组32例、女性组31例.采用由3个电流电极和12个电压电极构成的六导联同步检测六路胸部阻抗容积图,然后利用软件微分得到六导联的微分图.对各导联的基础阻抗(Z0)、波幅(C波、X波、O波)、Q-Z间期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导联的微分波形态、Z0、C波幅度、Q-Z间期基本一致(P>0.05).女性组 Z0及 C波、X波、O波的幅度均显著大于男性组(P<0.05),但女性组 Q-Z间期显著小于男性组(P<0.001).左侧导联(E1-E'1、E2-E'2、E3-E'3)的 X波幅度大于右侧导联(E4-E'4、E5-E'5、E6-E'6),其中 E1-E'1与 E5-E'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导联的O波幅度差别较大,其中E1-E'1导联的O波幅度大,而E4-E'4导联的小,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六导联胸部阻抗微分图可为胸部阻抗图的波形重建奠定基础.

  • 用重建心阻抗图测量心脏效率和内功的初步研究

    作者:况世江;况南珍;赵慧;王自敏;陈琦;况明星

    目的 探讨无损伤测量心脏效率和内功的方法.方法 基于生理学的相关资料和大量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提出测量心脏效率和内功的计算方法,测量180例健康成人志愿者和181例心血管患者(高血压病患者51例,冠心病患者58例,心功能不全患者72例)的重建心阻抗图,用其相关波形参数计算心脏效率、内功、心输出量等,利用统计软件 SPSS12.0完成统计分析.结果 180例健康志愿者的心脏效率和内功分别为(22.7±2.0)%和(242.6±62.2)J·min-1;心脏效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小,内功则随年龄增大而增大,且青年组与老年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218.8±45.1)J·min-1比(266.9±66.4)J·min-1,P<0.01];男性组和女性组心脏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的内功显著大于女性组(P<0.01).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脏效率分别为(16.9±2.7)%、(19.1±2.4)%、(17.2±3.2)%,均显著小于老年组(P<0.001).结论 本文测量心脏效率和内功的方法是可行的.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