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상해교통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影响因子: 0.82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8115
  • 国内刊号: 31-2045/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338
  • 曾用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杂志;上医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5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陈国强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pDCs在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郭桂梅;陈顺乐;沈南;戴岷;郭燕姿;郑林;郭强苏

    目的 研究浆细胞样树突细胞(pDCs)在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和肾脏组织的表达和分布情况,探讨pDCs在狼疮肾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31例狼疮肾炎患者,其中17例为活动期(14例行肾活检),14例为缓解期.分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pDCs的表达;设立正常对照组(n=12).应用免疫荧光抗体标记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14例行肾活检患者肾脏组织中pDC8的分布;设立正常对照(n=4).结果 活动期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pDCs表达的百分数为0.039±0.052,显著低于缓解期的0.168±0.174和正常对照组的0.134±0.079(均P<0.01).正常对照肾脏组织未见pDCs浸润,而狼疮肾炎患者肾脏组织肾小球pDCs呈高水平表达,在Ⅳ型狼疮肾炎的肾脏组织中,pDCs呈局灶节段分布于系膜区.pDCs表面可见趋化因子受体CCR7表达.结论 狼疮性肾炎的发生可能与其肾组织趋化因子受体水平上调,增强了外周血中pDCs向肾组织的迁移能力有关.外周血pDCs的变化可作为狼疮性肾炎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之一.

  • 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

    作者:沈艳莹;许雁萍;殷晓璐

    目的 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肝细胞性肝癌(HCC)的诊断及其生物学行为判定中的价值.方法 良性病变切除的肝脏标本30例,其中肝硬化及炎症性病变25例,腺瘤5例.肝脏肿瘤标本176例,其中HCC 142例(高分化12例、中分化57例、低分化7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ICC)17例,肝脏转移癌(MC)17例.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TTF-1在上述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运用Fisher's精确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比较不同组织中TTF-1表达的差异.结果 在所有良性病变和癌旁组织的肝细胞胞质中,TTF-1均呈强阳性表达.肝脏肿瘤标本中,HCC组织中TTF-1表达阳性率为78.9%(112/142),而ICC和MC组织中TTF-1表达均为阴性(均P<0.0001).TTF-1在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H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8.2%和60.2%;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TTF-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001).结论 TTF-1在HCC中的表达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可作为其诊断及与其他类型肿瘤或转移性癌鉴别诊断的重要标记物.TTF-1表达的缺失可能在HCC细胞去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全口义齿咬合接触三维重建和测量系统的可靠性

    作者:陆尔奕;张富强;陈晓军;陈建军;王成焘

    目的 研究全口义齿咬合接触三维重建和测量系统的可靠性.方法 应用非接触式激光三维扫描和数字化技术,三维扫描和重建10副全口义齿人工牙骀面,设定人工牙牙台面上10个标志点和7个测量项目,将由不同测试者和同一测试者于不同时间点所得的系统测量结果,以及手工与系统测量结果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不同实验测试者系统测量结果的分析显示,除左侧上颌中切牙近中切点与其在下颌中切牙唇面上投影点之间的距离(IL-IL')外,其余测量项目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同一测试者于不同时间点系统测量所获得的数据无显著差异(P>o.05);由同一测试者进行的系统和手工测量结果比较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全口义齿咬合接触三维重建和测量系统具有稳定性,可靠性强、准确性高,可用于人工牙(牙合)面的三维重建和测量,并可进一步尝试对全口义齿的咬合接触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 奥美沙坦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孔燕;初少莉;杜俭;吴顺娣;陈绍行;胡亚蓉;朱鼎良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奥美沙坦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对照研究方法,将40例轻、中度EH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沙坦酯组(n=20)与氯沙坦组(n=20),分别经安慰剂洗脱2周后,患者每天口服1次奥美沙坦酯20 mg或氯沙坦50 mg,若4周后患者坐位舒张压(DBP)≥90 mmHg,则剂量加倍后治疗至8周.每2周观察血压、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血生化指标及心电图改变.结果 治疗8周后,与基线血压比较,奥美沙坦酯组与氯沙坦组血压均显著下降(P<0.01),但两组间降压幅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64.21%和60.0%,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及血生化指标均无显著改变(P>0.05),亦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奥美沙坦酯能有效降低轻、中度EH患者的血压,疗效与氯沙坦相似,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与皮质醇分泌状况的关系

    作者:张炜;汤正义;王卫庆;宁光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的皮质醇分泌状况,探讨其与高血糖之间的关系.方法 139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HOMA指数(HOMA IR)、葡萄糖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g,AUCi);同时检测患者血、尿皮质醇,以及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分泌情况.以52例非糖尿病健康者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 糖尿病组中高皮质醇分泌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25.2%vs 11.5%)(P<0.05).糖尿病组08:00血皮质醇、16:00血皮质醇、日平均血皮质醇及尿游离皮质醇检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中,伴高皮质醇分泌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负荷2 h后血糖(2 h PPG)、AUCg及HOMA IR均明显高于皮质醇正常分泌患者(P<0.05).剔除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及腰围的影响,FPG、2 h PPG、AUCg、ISI及HOMA IR等与血、尿皮质醇水平相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高皮质醇分泌的患病率升高,其血糖升高与高皮质醇分泌互为因果.

  • 术中超声在活体肝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方靓;詹维伟;周伟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IOUS)监测在活体肝移植术(LDL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活体肝移植手术过程中,运用IOUS技术(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26例供体和受体的肝脏实质及血管状况,观察肝内异常回声的大小、轮廓和血供,纪录肝静脉的解剖信息.手术结束前,对所有重新吻合的血管进行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结果 经IOUS检查,术中明确1例供体肝内实质性占位;确认13例供肝肝中静脉及5例术前CT发现的直径0.5cm以上的供体副肝静脉;为1例改变术前确定的手术方式提供依据;诊断1例受体肝动脉狭窄.结论 在LDLT术中运用IOUS可有效评估移植供、受体肝脏实质和血管解剖状况,对选择佳肝脏切面具有指导作用,并可为改变手术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子宫肌瘤挖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朱俊彦;李卫平;刘芳荪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挖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因子宫肌瘤行子宫肌瘤挖除术并得以随访的4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并记录患者手术时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产次及肌瘤生长的部位、大小、数目等情况;计算术后复发率;对与复发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37.79±18.64)个月,复发125例,5年累积复发率为38.9%.患者的手术年龄、体质量指数、肌瘤数目、术前产次是术后肌瘤复发的相关因素(P<0.05).子宫肌瘤生长的部位、大小、术前绝经、肌瘤变性、特殊类型子宫肌瘤、手术方式、术前和术后妊娠及用药、术后宫内放置节育器及初潮年龄与复发无关.结论 子宫肌瘤挖除术患者的手术年龄、体质量指数和子宫肌瘤的数目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术前产次是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

  • 全口义齿平衡(牙合)相关项目的三维测量分析

    作者:陆尔奕;张富强;陈晓军;陈建军;王成焘

    目的 尝试采用三维数字化方法对与全口义齿平衡骀相关项目进行测量分析.方法 应用非接触式激光三维扫描和数字化技术,在三维扫描和重建10副全口义齿人工牙骀面以及正中骀时咬骀状态的基础上,测量分析与平衡骀相关的项目和指标.结果 补偿曲线弦高平均为(1.83±0.60)mm,定位平面与(牙合)平面交角平均为(3.56±1.55)°;髁导斜度测量值与补偿曲线弦高(r=0.9676)和定位平面斜度(r=0.9089)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牙尖工作斜面与骀平面的夹角测量显示,除第2个受试者的第2前磨牙远中斜面以外,各角度值呈向远中增大趋势.结论 本研究将激光扫描技术引入全口义齿的平衡(牙合)研究领域,通过对与平衡(牙合)理论相关项目的 三维测量,为该技术在全口义齿排牙和选磨过程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无髓牙牙根纵裂原因分析

    作者:洪瑾;黄轶锋

    目的 探讨无髓牙牙根纵裂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17例共20颗发生牙根纵裂无髓牙的临床诊治资料.回顾治疗前患牙的牙体和牙周的状况,观察和分析治疗和修复后患牙牙根折裂发生的部位、折裂方向、修复体的类型、患牙在修复体的位置及其咬(牙合)情况.结果 本组无髓牙牙根纵裂以后牙多见(16/20);牙冠完整者发生牙根纵裂多见于前牙(4/20)和前磨牙(5/20);19例有不同程度的牙槽嵴高度的降低(轻度8例,中度7例,重度4例).冠修复后牙根纵裂者主要发生于磨牙(6/7);作为固定或活动修复体的基牙均可能发生牙根纵裂;咬骀关系观察分析显示,本组7例存在(牙合)早接触,其中6例为侧向骀早接触,1例为正中(牙合)早接触,提示前者更易造成牙根纵裂.结论 无髓牙牙根纵裂的病因复杂.由于预后不佳,牙根纵裂应以预防为主.

  • 抑郁/焦虑症患者诊疗中心态和家庭关系的变化

    作者:鲁威;陈福国

    目的 研究神经症(抑郁/焦虑症)患者在诊疗期间心态和家庭环境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家庭环境量表(FES)及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Ⅱ-CV)等工具,评估综合性医院抑郁/焦虑症患者(n=45)及其家人(n=45)在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和家庭关系的变化情况.结呆患者组接受干预前的HAMD、HAMA、SDS、SAS,无论自评和他评的结果均高于正常值范围的上限,符合相关的诊断标准.在经过2~3个月的心理及药物干预后,负性情绪平均分值已处在正常值范围之内,且与干预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此外,患者FES及FACESⅡ-CV在干预前后也有显著改善.家属组在患者接受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评分水平虽均处于正常值范围之内,但在干预后阶段的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结论 随着患者在接受干预后抑郁、焦虑症状的改善,家属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家庭关系及功能也得到部分恢复.患者的康复过程对家庭功能的逐步健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 牙列重度磨耗和磨牙症患者咀嚼肌肌电信号分析

    作者:陈玉琴;钱海馨;耿屹;张富强

    目的 分析牙列重度磨耗和磨牙症患者的咀嚼肌肌电图(EMG)特征.方法 以无夜磨牙的牙列重度磨耗患者(牙列重度磨耗组,n=19)、夜磨牙患者(夜磨牙组,n=30)和无上述症状和体征的正常志愿者(对照组,rt=30)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三组对象在下颌姿势位(MPP)和牙尖交错位(ICP)大紧咬牙位时,颞肌前束(TA)、咬肌(MM)和二腹肌前腹(DA)的肌电图(EMG),对各组的峰值电位(Amp)和咀嚼肌不对称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景MPP时,夜磨牙组患者左侧TA和DA的Am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牙列重度磨耗组各咀嚼肌的Amp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夜磨牙组左侧TA的Amp显著高于牙列重度磨耗组(P<0.05).ICP大紧咬牙位时,夜磨牙组各咀嚼肌的Amp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牙列重度磨耗组的双侧MM和TA的Amp显著低于夜磨牙组和对照组(P<0.05).咀嚼肌总体不对称指数.夜磨牙组与对照组和牙列重度磨耗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后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夜磨牙症患者TA存在肌功能亢进;牙列重度磨耗患者咀嚼肌收缩力减低.

  • 正性肌力药物多巴酚丁胺对左心室运动同步性的影响

    作者:孙寅光;赵勤华;沈卫峰;阮雯;徐怡琼;何汝敏

    目的 探讨正性肌力药物多巴酚丁胺对左心室运动同步性的影响.方法 59例可疑或确诊冠心病的患者,分为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组(DSE)(n=26)和腺苷负荷试验组(ASE)(n=33),采用药物负荷试验超声心动图技术,以左心室12个节段(6个基底节段和6个中间节段)及6个基底节段收缩期速度达峰时间(Ts)和舒张早期速度达峰时间(Te)的变异系数(Ts-CV、Te-CV)作为评价左心室整体收缩期和舒张期不同步的指标.结果 基线状态下,DSE组与ASE组12节段Ts-CV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达到峰值剂量后,与ASE组比较,DSE组12节段和6基底节段Ts-CV均显著增加.分别为(33±17)%vs(24±10)%(P<0.05)和(32±20)%vs(22±10)%(P<0.01);12节段和6基底节段Te-CV亦显著增加,分别为(14±10)%vs(5±3)%(P<0.01)和(13±12)%vs(5±3)%(P<0.01).结论 正性肌力药物多巴酚丁胺对左心室运动同步性具有负性作用,不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长期治疗.提示药物对心脏同步性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 异丙酚和芬太尼开环和闭环TCI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忻纪华;王祥瑞

    目的 观察采用异丙酚和芬太尼双通道开环靶控输注(OLTCI)和闭环靶控输注(CLTCI)进行麻醉诱导时,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选择24例施行甲状腺手术的女性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OLTCI组和CLTCI组(n=12).OLTCI组以靶控浓度3ug/mL异丙酚和3 ng/mL芬太尼分别行麻醉诱导和维持;CLTCI组分别以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和心率(HR)与收缩压乘积为反馈指标行双通道CLTCI,异丙酚和芬太尼起始靶控浓度分别为3ug/mL和3 ng/mL,递增或递减浓度分别为0.5us/mL和0.5 ns/mL,高靶控浓度分别为6ug/mL和5 ng/mL.于不同时间点分别记录两组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变异性、BIS值的变化以及异丙酚和芬太尼的用药量.结果 CLTCI组:插管后1 min和模拟切皮刺激后1 min记录的BIS值有所升高,但升高幅度均小于OLTCI组,且控制在64以内(分别为58.9±1.1和59.9±4.1).与插管前相比,两组在插管后1 min记录的MAP均有所升高,但OLTCI组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CLTCI组(P<0.05).两组的芬太尼总用药量无明显差异,OLTCI组异丙酚总用药量大于CLTCI组.结论 与OLTCI比较,以BIS和HR与收缩压乘积作为反馈指标行异丙酚和芬太尼双通道CLTCI能更好地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和麻醉深度.

  • RNA干扰PNAS-2后U937细胞周期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

    作者:肖菲;王海嵘;钟济华;韩洁英;陈芳源;欧阳仁荣

    目的 研究RNA干扰抑制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NAS-2)基因表达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周期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已构建的靶向抑制PNAS-2的干扰组质粒和对照组质粒分别转染U937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两组细胞周期的变化;蛋白质芯片技术比较两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干扰组细胞出现G2/M期阻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蛋白质芯片结果分析发现,有29条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变化,其中上调25条(cyclinA、cyclinE及相关调节因子p53蛋白等),下调4条.CyelinB表达水平无显著改变.结论 RNA干扰抑制PNAS-2表达后,U937细胞周期出现G2/M期阻滞,可能与细胞周期素A、p53蛋白表达上调,而细胞周期素B表达不变有关.

  • 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纹状体中Kir 2基因的表达

    作者:曾洁;王刚;盛呈雨;周海燕;任汝静;丁健青;陈生弟

    目的 研究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纹状体中Kir 2家族基因各亚型(Kir 2.1、Kir 2.2、Kir 2.3、Kir 2.4)mRNA的表达.方法 构建MPTP诱导的5d亚急性PD小鼠模型,按造模病程设定时间点提取小鼠纹状体总RNA,用Kir 2家族各亚型基因的特异性引物逆转录为cDNA,以荧光染料SYBR green Ⅰ进行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各特定时间点Kir 2.1、Kir 2.2、Kir 2.3、Kir 2.4 mRNA表达.结果 对不同时间点模型样本的real-timePCR检测发现,Kir 2家族4种亚型基因在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纹状体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其中Kir 2.3和Kir2.4 mRNA随PD病程进展其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 PD发病机制与纹状体Kir 2家族Kit 2.3、Kir 2.4等亚型基因的表达可能有潜在联系.实验提示Kir 2具有作为潜在PD研究靶点的可能性.

  • 重组人纤溶酶原Kringle 5的体内药代动力学及应用价值

    作者:赵龙;李彪;张一帆;张敏;董丽;胡佳佳;张志勇;朱承谟

    目的 研究纤溶酶原Kringle 5体内药代动力学及其显像和治疗价值.方法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重组人纤溶酶原Kringle5(rhK5),Iodogen法和直接法分别制备123I-rhK5、131I-rhK5和99mTc-rhK5.MTT比色法检测rhK5、125I-rhK5和99mTc-rhK5的活性.应用3p87程序分析125I-rhK5的药代动力学.制作肺癌移植瘤裸鼠模型,按3.7 MBq经尾静脉注射99mTc-rhK5,于不同时间点观察显像情况.按7.4 MBq经尾静脉注射131I-rhK,观察肿瘤生长及其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同时设立单纯rhK5蛋白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25I-rhK5、131I-rhK5和99mTc-rhK5的标记率分别为86%、84%、90%,放化纯度均>90%;活性检测发现,标记与未标记rhK5之间无显著差异;125I-rhK5经尾静脉单剂量给药后,选择二室模型拟合药-时曲线,分布相半衰期(T1/2(a))为(0.31±0.03)h,清除相半衰期(T1/2(β))为(14.48±0.73)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436.58±34.60)ng·mL-1·h-1.注射99mTc-rhK5后1 h可见放射性浓聚,4 h显像更趋清晰,肿瘤部位呈"热区".与rhK5蛋白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131I-rhK5治疗组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抑瘤率为34.14%),且MVD和VEGF表达显著减少.结论 核素标记rhK5进行肿瘤显像和治疗是可行的.rhK5体内应用每天注射1次即可,为体内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 野生型人LPL及联合突变体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抗体制备

    作者:张小英;李圣贤;胡耀敏;王娟;刘学荣;刘伟

    目的 构建野生型人脂蛋白脂酶(LPL)和联合突变体的pET28a(+)原核表达载体,蛋白纯化后制备突变型多克隆抗体.方法 采用RT-PCR技术从人肾周脂肪组织中获得野生型LPLcDNA,酶切和测序鉴定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通过两次定点诱变得到pET28a(+)-Asn291Ser和Lys312inC联合突变LPL,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分别转染大肠杆菌BL21.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SDS-PAGE电泳分析;镍柱亲和层析纯化,Western blotting鉴定;将纯化后的突变型LPL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Western blotting检测血清突变型多克隆抗体滴度.结果 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所构建的野生型LPL及联合突变LPL的基因片段正确;两种重组质粒转染大肠杆菌BL21后,均呈高效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明,诱导纯化后的蛋白为目的 蛋白;兔抗突变型LPL的多克隆抗体滴度达1:100 000.结论 成功构建pET28a(+)-野生型LPL及pET28a(+)-Asn291Ser和Lys312inC联合突变LPL,同时利用获得的高纯度蛋白制备了高效价突变型LPL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进行野生型LPL和突变型LPL蛋白的体内试验奠定了基础.

  • 内质网应激在UCH-L1抑制剂诱导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谭玉燕;王志全;周海燕;丁健青;陈生弟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ERS)在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抑制剂导致的细胞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50 umoL/L的UCH-L1抑制剂处理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于处理前(对照组)和处理后不同时间点(2、4、6、12、24 h),分别采用MTT比色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活力和ERS相关蛋白Bip/Grp78、Xbp-1、p-eIF2a及其促凋亡转录因子CHOP/Gadd153的表达.结果 MTT比色法检测发现,50umol/L UCH-L1抑制剂处理后4 h,SK-N-SH细胞活力下降43.1%(P<0.05),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继续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经50umol/L UCH-L1抑制剂处理后,SK-N-SH细胞ERS相关蛋白Bip/Grp78、p-eIF2a和Xbp-1表达分别于处理后2、4、6 h时显著增加;转录因子CHOP/Gadd153表达则在处理后2 h和4 h时略有增加,6 h后达到高峰.结论 在UCH-L1抑制剂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ERS是导致细胞损伤的路径之一.

  • AdMaxTM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作者:樊芙蓉;韦俊;谢挺;牛轶雯;青春;陆树良;李春明;刘毅

    目的 探讨AdMaxTM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的佳条件.方法 胶原酶消化法获得人ADSCs并行原代培养,流式细胞仪鉴定其表面标记;AdMaxTM重组腺病毒载体以梯度感染复数值(MOI)(10、50、100、200、400、800)转染人ADSCs,分别于转染后24、48、72、96 h,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KS400型图像分析仪测定转染效率.结果 当MOI为400时可获得较佳的转染效率,GFP阳性细胞数量达到峰值,转染率达到91.25%.空载体转染人ADSCs的效率与转染时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AdMaxTM重组腺病毒是转染人ADSCs的较理想载体.通过选择恰当的MOI值能提高细胞对重组腺病毒的摄入,从而提高转染效率.

  • 脐血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区旁残存心肌组织的影响

    作者:马南;钟竑;陈德海;金誉;单根法

    目的 研究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区域旁残存心肌组织的影响.方法 自孕犬脐血中分离、培养MSCs,经Laz基因转染和5-氮胞苷体外肌源性诱导后移植入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移植组,n=18).分别于移植后1、4、8周处死动物,取心肌组织标本行TUNEL染色观察残存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图像分析系统检测残存心肌细胞体积;Nagar-Olsen染色观察心肌胶原网络的变化.以等量生理盐水注射作为移植对照组(n=18).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组缺血区部各时间点切片位观察到凋亡细胞数目显著减少,凋亡指数明显降低;残存心肌细胞肥大明显;移植后第8周,心肌组织内胶原纤维排列整齐、规律.结论 脐血MSCs移植可通过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促使残存心肌细胞肥大、调节心肌胶原网络而改善心功能.

  • 高浓度葡萄糖在内皮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

    作者:葛勤敏;边帆;苏青

    目的 探讨高糖对猪髂动脉内皮细胞(PIECs)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高糖干预PIECs一定时间后,应用活性氧(ROS)捕获剂dihydroethidium(DHE)、双氢罗丹明123(DHR123)孵育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DHE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罗丹明123(rh123)的平均荧光强度(MFI)而测得细胞内ROS水平;以二甲基吖啶硝酸盐为化学发光试剂,通过化学发光仪检测加入NADPH后发光值的变化,以反映高糖对PIECs中NADPH氧化酶(NOX)活性的影响.设立正常组和甘露醇组作为对照.结果 随着高浓度葡萄糖作用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荧光显微镜下高糖组细胞内DHE荧光增强;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高糖组细胞内rh123的MFI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化学发光仪检测表明,高糖组细胞NOX活性升高显著.结论 高糖导致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其对细胞的损伤作用可能与氧自由基生成过多、ROS蓄积有关,该效应可能由NOX介导.

  • OGP(10-14)及其类似物G48A对成骨细胞IGF-1和Cbfα1表达的影响

    作者:丁晓颖;邱明才;彭永德;王宝利;王德心

    目的 探讨成骨生长肽羧基端片段[OGP(10-14)](G36G)及其类似物CM8A对大鼠成骨细胞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SD大鼠成骨细胞,传代培养后取第3代细胞并用于实验.根据不同处理因素,将成骨细胞分为G36G组(培养液含1×10-11mol/L G36G)、G48A组(培养液含1×10-13mol/L G48A)、甲状旁腺激素(PTH)组(培养液含I×10-8moL/L PTH)和对照组(未处理).运用RT-PCR技术分别检测各组成骨细胞Cbfα1、IGF-1mRNA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G36G组、G48A组、PTH组和对照组Cbfα1 mRNA表达分别为1.123±0.081、1.101±0.115、1.104±0.054、0.893±0.067;IGF-1 mRNA表达分别为1.130±0.067、1.213±0.111、1.173±0.180、0.908±0.081.经统计学分析,G36G组、G48A组和PTH组Cbfα1、IGF-1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上升(均P<0.05),而其三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OGP(10-14)及其类似物G48A对大鼠成骨细胞Cbfα1和IGF-1 mRNA的表达具有上调作用.

  • AcSDKP对大鼠活化HSCs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作者:刘博伟;陈源文;孙桦;李定国

    目的 通过N-乙酰基-丝氨酸-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干预,观察其对活化肝星状细胞(HSCs)的增殖以及合成和分泌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 大鼠原代HSCs分离、培养和鉴定后,分别给予0.01、0.1、1、10、100 nmol/LAcSDKP进行干预,设立空白对照组.MTT法检测AcSDKP干预对HSCs增殖的影响;RT-PCR技术检测活化HSCs Ⅰ型胶原(Col Ⅰ)、Ⅲ型胶原(Col Ⅲ)mRNA表达;酶联免疫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10 nmo/L AcSDKP干预显著抑制活化HSCs的增殖;1、10 nmol/L及0.1~100 nmoI/L AcSDKP的干预,分别显著抑制HSCs Col Ⅰ mRNA和ColⅢmRNA表达;0.1、1、10 nmol/L和0.1、1 nmol/L AcSDKP干预可分别显著抑制培养上清液HA和LN的表达.结论 本实验发现,AeSDKP可抑制活化HSCs合成和分泌ECM,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以浓度为1 nmol/L时作用为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SCs增殖而使合成和分泌ECM的HSCs数量减少有关.

  • 蔗糖浓度对GV和MⅡ期冻融卵母细胞纺锤体结构的影响

    作者:张芸娜;冯云;张爱军;孙贻娟

    目的 探讨蔗糖浓度对GV期和MⅡ期冻融卵母细胞纺锤体质量的影响.方法 运用纺锤丝观测仪(PolScope)、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不同蔗糖浓度(0.1-0.6 mol/L)下GV期和MⅡ期冻融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的纺锤体分别进行检测,以未冷冻处理的卵母细胞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冻融组卵母细胞纺锤体的排列明显受到影响.蔗糖浓度为0.3 mol/L时,GV期冻融组卵母细胞纺锤体的正常率高(P<0.05);蔗糖浓度为0.5 moL/L时,MⅡ期冻融组卵母细胞纺锤体的正常率高(P<0.05);当蔗糖浓度继续升高时,冻融组GV期和MⅡ期卵母细胞纺锤体的正常率则显著下降(P<0.05).冻融组卵母细胞纺锤体的正常率,MⅡ期显著高于GV期(P<0.05).结论 一定浓度范围的蔗糖可提高冻融卵母细胞纺锤体正常率;MⅡ期冻融卵母细胞的渗透耐受性及其在渗透耐受范围内的冷冻效率均高于GV期卵母细胞.

  • DMBA诱导建立大鼠胰腺上皮内瘤变和胰腺癌模型

    作者:王磊;刘海林;袁平;徐林芳

    目的 研究在大鼠胰腺局部种植7,12-二甲基苯并蒽(DMBA),对胰腺上皮内瘤变(PanIN)和胰腺癌形成的诱导作用,建立类似于人胰腺癌病理学特征的动物模型.方法 70只雄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40)和假手术对照组(n=30).模型组大鼠以10mg/100 g的DMBA植入胰腺内,分别于术后1月(模型1组,n=20)和2月(模型2组,n=20)处死大鼠取材,观察胰腺大体和组织病理学改变,根据PanlN标准分析比较两模型组PanIN和胰腺癌的形成率及构成比.结果 术后实验观察期内三组大鼠死亡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模型1组和模型2组PanIN的形成率分别为71%(12/17)和43%(6/14),胰腺癌的形成率分别为18%(3/17)和57%(8/14).两模型组间PanIN和胰腺癌的构成比具有显著差异,模型2组胰腺癌形成率显著高于模型1组.假手术对照组呈正常胰腺组织.结论 大鼠胰腺内10 mg/100 g的DMBA种植,可以在1~2月内诱导形成PanIN和胰腺癌.

  • 肿瘤转移——肿瘤干细胞的归巢行为

    作者:柳瑞军;钟竑

    肿瘤转移与肿瘤干细胞的转移和归巢行为密切相关.肿瘤干细胞脱离原发肿瘤,进入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在趋化因子的趋化作用下,通过黏附内皮组织,跨过血管壁,到达转移位点,形成肿瘤转移灶.文章就肿瘤干细胞的归巢行为进行综述.

  • 亚甲兰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陈斯琴;王英伟

    亚甲蓝作为鸟苷酸环化酶的抑制剂,能减少细胞内环鸟嘌呤核苷单磷酸盐(cGMP)生成,从而防止过量一氧化氮介导的血管平滑肌舒张作用,升高平均动脉压和体循环阻力,减少机体对血管收缩剂的需求,并且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组织灌注,降低血浆乳酸的水平.文章就亚甲蓝稳定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阿片类药物介导异常疼痛感研究进展

    作者:吴韬;王英伟

    阿片类药物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中、重度疼痛.除了已知的副作用外,大量研究提示阿片类药物可能导致痛觉过敏和异常疼痛现象.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阿片类药物介导的异常痛感与耐药性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中枢谷氨酸能系统、脊髓强啡肽及衰减调节等神经机制发挥作用.临床难以鉴别阿片类药物的药理耐药性与其介导的痛觉敏感.有鉴于此,文章对阿片类药物介导的异常痛感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作一综述.

  • 远端蒂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研究进展

    作者:庄蕾;黎晓华

    远端蒂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是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的常用皮瓣,文章综述该皮瓣的动脉血供及静脉回流的解剖学特点,并就临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如旋转点、蒂的长度和宽度、皮瓣面积和切取范围、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及皮瓣感觉重建等进行分析总结.

  • 一例急性附件扭转的超声表现

    作者:郑丽;郑瑜;刘晓庆;朱礼民

    卵巢或输卵管在正常情况下发生重度扭转较为罕见,一般仅发生于儿童,且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超声诊断科于2007年3月检查诊断1例右附件扭转出血性梗死的19岁患者,现报道如下.

  • 先天性背部皮肤窦道伴脊髓纵裂一例报道

    作者:王建

    先天性皮肤窦道(congenital dermal sinus,CDS)是由上皮内衬的、开口于中线皮肤的外胚层管道,其发生机制与胚胎早期的变异有关.窦管外口以腰骶部及顶、枕部中线为多见,窦内外口不一定处于同一水平,有时可相差2~5个椎体,内口可扩张成为一个或多个皮样或上皮样囊肿.

  • 上颌埋伏倒置阻生中切牙的正畸治疗

    作者:汪隼;曹慧珍;冯希平

    目的 观察无萌出能力的上颌埋伏倒置阻生中切牙正畸牵引治疗的效果.方法 17例19颗无萌出能力上颌埋伏阻生牙分别经摄片定位、拓展间隙后,行外科开窗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观察治疗后阻生牙的萌出状况、破龈时间、牙髓活力等,以"成功"、"一般"和"失败"评判疗效.结果 本组埋伏牙的平均破龈时间为6.5个月;所有埋伏牙牙髓活力检测均正常,未见根尖吸收和粘连;19颗埋伏牙中,治疗"成功"13颗,成功率为68.4%;"一般"4颗,其中2颗唇侧分别出现2 mm和3 mm的牙龈退缩,1颗出现1.0 mm边缘骨丧失,1颗未能完全进入相应的牙位,需以后配合光固化或烤瓷再度修复;上述17颗埋伏牙均牵引入列."失败"2颗,1例因牙根严重弯曲不能进入相应的牙位而被迫拔除,另1例牵引3个月后萌出,因无时间复诊而放弃治疗.结论 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准确定位、足够的间隙拓展以及牵引力和支抗的合理调控,是埋伏倒置阻生牙治疗成功的关键.

  •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

    作者:侍冬成;杨柳;封启明

    目的 探讨平均小板体积(MPV)与阿司匹林抵抗(AR)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6年10月~2007年4月102例常规服用阿司匹林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所有入选患者的血小板聚集试验结果和试验前后1周之内的血常规报告,从中获取患者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和MPV数据.根据血小板平均聚集率将102例患者分为AR组、阿司匹林半抵抗组(ASR组)和阿司匹林敏感组(AS组),对各组MPV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02例人选者中AR组21例,ASR组41例,AS组40例.三组MPV分别为(8.65±0.94)、(8.43±0.45)和(7.95±0.84)fL,其中AR组的MPV显著大于AS组(P<0.05).结论 MPV临床可用于预测AR.提示AR的发生可能与血小板更新率增加有关.

  • 靶向bcl-2基因转录shRNA重组质粒的构建和筛选

    作者:孙桦;李光明;刘博伟;胡俊杰;李定国

    目的 构建能高效抑制肝星状细胞(HSCs)bcl-2表达的小发夹RNA(shRNA)重组质粒.方法 利用RNA干扰技术,设计有小发夹结构的3条DNA序列,经退火形成互补双链,克隆至转录载体psiRNA-hHlneo上构建重组质粒,予以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转染HSC-T6细胞株,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进行筛选鉴定.结果 酶切及测序鉴定表明,成功构建重组质粒shRNA1、shRNA2和shRNA3.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shRNA1和shRNA2转染后显著抑制HSC-T6中bcl-2 mRNA和蛋白表达(P<0.05),其中siRNA1的bcl-2表达抑制效率>80%.结论 构建的重组质粒shRNA1能有效抑制HSCs中bcl-2的表达.实验为进一步探索肝纤维化基因治疗的新途径奠定了基础.

  • 快速获得和纯化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方法

    作者:周佳;沈尊理;金羽青;刘伟;沈华

    目的 研究在体外快速获得骨髓基质干细胞及纯化的方法.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筛选法获得CD45-、CD90+原代细胞,复合胶原酶差速消化逐级传代、纯化;对第3代(P3代)细胞进行脂肪细胞、软骨细胞、骨细胞三向诱导;2~4周后,分别行oil red'O、Safranin'O和茜素红染色,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诱导结果.结果 经流式细胞仪初筛和复合胶原酶差速消化,传代至P3代,细胞形态已呈现均一性.向脂肪细胞诱导后第4周,oil red'O染色见细胞内大量红染的脂滴;向软骨细胞诱导后第4周,Safranin'O染色见多数切片呈阳性,细胞团块中存在大量软骨特异性的陷窝样结构;向骨细胞诱导后第4周,茜素红染色发现肉眼可见广泛散在的红色阳性钙结节.结论 本研究所采用的流式细胞仪初筛和复合胶原酶差速消化法,可快速获得高纯度的骨髓基质干细胞.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作者:

    关键词: 上海 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