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상해교통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影响因子: 0.82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8115
  • 国内刊号: 31-2045/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338
  • 曾用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杂志;上医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5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陈国强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表皮复合移植的应用

    作者:杨军;章一新;王丹茹;汪希;杨群;钱云良

    目的 利用脱细胞异体真皮(ADM)与自体大张刃厚表皮进行复合移植,解决临床皮源不足或中厚供皮区瘢痕问题,建立一种取代中厚植皮的微创治疗模式.方法 2002年11月~2007年5月,选择该院整形外科收治的灼伤后瘢痕挛缩畸形、外伤性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共26例34个创面,针对各种创面(瘢痕切除松解、灼伤、外伤皮肤缺损、大面积体表肿瘤切除创面)进行彻底止血、清创,湿敷换药1周后,将ADM与自体大张刃厚表皮复合移植覆盖创面,观察愈合能力,随访术后瘢痕增生(温哥华评分、组织学检测)及功能恢复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26例患者34个创面中,除2个创面皮片>10%坏死外,余均大部成活(≥90%面积).术区平整、柔软、弹性佳、轻微挛缩,功能恢复良好,供皮区无瘢痕增生.术前瘢痕温哥华评分为(10.83±1.91)分,术后6月为(5.25±0.73)分,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046).结论 ADM和自体大张刃厚表皮薄皮复合移植可节省皮源,减轻供皮区瘢痕,是一种适用于多种创面并有希望取代中厚植皮的微创治疗模式.

  • 米非司酮治疗后VEGF-165在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作者:龙雯晴;焦海宁;喇端端;沈立翡;蔡蕾;吴步初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VEGF-165在子宫腺肌症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43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21)和米非司酮治疗组(n=22),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对照组(月经第3天)和米非司酮组(术前)血清中FSH、LH、E2、PRL、P及T的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患者在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中的VEGF-165蛋白水平.结果 米非司酮组较对照组血清FSH、LH、E2、P明显降低(P<0.05),而血清PRL和T的水平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VEGF-165在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内的表达,异位内膜均明显高于在位内膜(P<0.05);而其在间质细胞内的表达,异位内膜与在位内膜无统计学差异(P>0.05).米非司酮组异位和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间质细胞中VEGF-165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VEGF-165在对照组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增殖期高于分泌期(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后,VEGF-165在异位和在位内膜中的表达明显下降,可能是通过抑制VEGF蛋白合成,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新生血管生成,从而有效地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凝血相关指标的变化

    作者:凌婉文;林建华;林其德;张为远

    目的 分析正常妊娠晚期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相关指标的差异,探讨凝血相关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发病孕周的关系.方法 收集7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及140例正常妊娠晚期孕妇,行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凝血酶原片段1+2(F1+2)和血栓烷B2(TXB2)检测.结果 ①妊娠期高血压组与正常晚孕组比较,PLT、PT、APTT、FIB显著下降(P<0.05或P<0.01);MPV、D-D、F1+2、TXB2显著增加(P<0.01).②重度子痫前期组(n=53)与轻度子痫前期组(n=23)比较,FIB显著下降(P<0.01);D-D、F1+2、TXB2显著增加(P<0.01).③早发型子痫前期组(n=40)与晚发型子痫前期组(n=36)比较,PT缩短、FIB下降、TXB2上升(P<0.05);D-D、F1+2上升(P<0.01).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呈明显高凝状态;FIB、D-D、F1+2、TXB2可以作为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凝状态及其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早发型子痫前期较晚发型子痫前期高凝状态和凝血功能障碍更严重.

  • 事件相关电位中错误相关负电位神经发生源的研究

    作者:唐云翔;王继军;张明岛;陈兴时;谢斌;肖泽萍

    目的 研究健康个体事件相关电位中错误相关负电位(ERN)的神经发生源.方法 以24名健康志愿者为被试,采用高密度事件相关电位记录技术,由修改后的视觉Eriksen Flanker任务引出ERN,经LORETA技术对ERN差异波顶点前后125 ms时间窗口内的神经发生源进行研究.结果 被试者的错误反应率为(10.29±5.91)%,错误反应次数与ERN差异波平均波幅呈正相关(r=0.53,P<0.01);与正确判断反应相比,错误判断反应引出的ERN波幅明显增大(P<0.001),潜伏期延迟(P<0.05);差异波顶点后25~74 ms时ERN激活的脑功能区主要为额上回、额中回、额内侧回(Brodmann 6区),差异波顶点后75~124 ms时ERN激活的脑功能区位于中央后回(Brodmann 2区).结论 ERN神经发生源位于额叶(Brodmann 6区)及顶叶中央后回.

  • R-CHOP方案治疗年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分析

    作者:姚钰;李军民;钱樱;陈秋生;沈杨

    目的 评估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强的松(R-CHOP)治疗年轻患者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预后.方法 选择2000年2月~2006年9月在该中心接受治疗的96例年轻的初治DLBCL患者接受6个疗程的R-CHOP治疗.结果 96例患者中66例(68.8%)获得完全反应(CR),12例(12.5%)获得部分反应(PR),总反应率为81.3%;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各9例(9.4%).在多因素分析中,临床分期和大包块病变在获得CR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患者24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OS率分别为(59.9±5.8)%和(67.4±6.1)%.在多因素分析中,有无大包块和是否获得CR是影响PFS的两个预后因素(均P<0.05),而唯一影响OS的指标则为是否获得CR(P<0.05).结论 6个疗程治疗后获得CR和大包块病变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独立于国际预后指数的因素.

  • 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作者:刘瑛;沈立松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该院58株耐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铜绿假单胞菌,①在M-H琼脂平板中分别加入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外排泵抑制剂,形成改良K-B法,进行药敏试验;②用改良三相水解试验检测β内酰胺酶;③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金属酶基因(IMP、VIM)以及外膜膜孔蛋白基因(OprD2).结果 58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中,53株主动外排系统过度表达合并持续高产AmpC酶,其中15株伴有外膜膜孔蛋白OprD2缺失,1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在5株既不过度表达主动外排系统又不产β内酰胺酶细菌中,有1株OprD2基因缺失;未检出产金属酶菌株.结论 该院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是主动外排系统的过度表达并伴有持续高产AmpC酶,其中16株菌株伴有外膜膜孔蛋白OprD2基因缺失.

  • RNA干扰技术对SKOV3细胞EGFR表达的抑制作用

    作者:戴岚;狄文;丁传伟

    目的 探讨RNA干扰(RNAi)技术对卵巢腺癌细胞株SKOV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体外化学合成EGFR序列特异性双链RNA(dsRNA),用lipofectamin 2000转染SKOV3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EGFR 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通过水溶性四唑盐(WST-1)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力,采用细胞黏附和移动实验检测细胞体外黏附和移动能力,通过细胞侵袭重建基底膜实验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结果 序列特异性dsRNA-EGFR对SKOV3细胞EGFR mRNA和蛋白的抑制率分别为73.65%和58.94%.dsRNA-EGFR组在转染后24、48、72 h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2.54%、35.76%、31.07%;dsRNA-EGFR组在30 min和90 min黏附实验中的黏附率分别下降12.11%和18.66%;转染dsRNA-EGFR后细胞体外移动和侵袭能力的抑制率分别为25.47%和22.08%.结论 化学合成的dsRNA可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EGFR表达,抑制细胞增殖、移动、黏附和侵袭力.

  • Aiolos基因exon 8+488C/T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

    作者:袁亚平;周敏;李庆云;万欢英

    目的 检测汉族人造血细胞特异性锌指样转录因子Aiolos基因第8外显子488C/T(exon 8+488C/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探讨其与支气管哮喘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运用PCR-双脱氧末端终止法的DNA测序技术,检测哮喘患者(n=96)和健康人(n=86)的SNP,计算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哮喘人群exon 8+488位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是63.5%、30.2%、6.3%;健康人群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7.0%、38.4%、4.7%,哮喘组与对照组各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汉族哮喘人群exon 8+488位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8.6%、21.4%,健康人群基因频率分别为76.2%、23.8%,两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iolos基因exon 8+488C/T位点在汉族人中存在CC、CT和TT多态性;exon 8+488C/T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不存在相关性.

  • 人胎肝细胞移植治疗代谢性疾病的免疫学研究

    作者:万江波;刘晓莉;梁辉

    目的 利用人胎肝细胞移植治疗小鼠α-L-艾杜糖苷酶(IDUA)缺陷引起的黏多糖贮积症(MPS),观察移植后受体的免疫反应、血清及肝脏IDUA活性恢复情况.方法 将已鉴定纯化的人胎肝细胞移植给IDUA缺陷小鼠,在移植前及移植后第5、10、15天,流式细胞仪检测受体小鼠T细胞亚群CD3、CD4和CD8;ELISA法检测免疫指标IL-2、TNF-α、IFN-γ;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血清及肝脏IDUA活性情况.结果 胎肝细胞移植后能定植在受体肝脏中,受体在移植后第5、10、15天分别与移植前比较,血清中反映免疫状态的指标T细胞亚群、IL-2、TNF-α和IFN-γ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及肝脏IDUA活性在移植后第5天显著提高(P<0.01),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活性随之衰减.结论 人胎肝细胞移植给IDUA缺陷小鼠后,能够定植在受体肝脏中.然而由于免疫排斥反应,IDUA活性在移植后第5天达到高峰,但在第10天后下降至移植前水平.

  • 甲基四氢叶酸对高胆固醇大鼠下肢缺血的改善作用

    作者:段俊丽;郝长宁;潘志红;陶蕊;刘蓓菁;顾神;韩丽;方根强;吴耘韬;陈燕惠

    目的 研究甲基四氢叶酸(BH4)对高胆固醇血症(HC)大鼠下肢缺血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36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缺血对照组、HC组和HC+BH4组,并用手术的方法切除大鼠左下肢股动、静脉,2~4周后观察缺血下肢血管新生的情况.结果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显示,HC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明显升高(P<0.05),高密脂蛋白(HDL)、叶酸和硝酸盐和亚硝酸盐(NOx)明显降低(P<0.05);HC+BH4组与HC组比较血清TC和Hcy明显降低(P<0.05),HDL、叶酸和NOx显著升高(P<0.05).术后第14天缺血下肢肌肉毛细血管密度测定,HC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HC+BH4组较HC组明显升高(P<0.001).术后第14天缺血下肢血管造影记数显示,HC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HC+BH4组较HC组明显升高(P<0.05).激光血流分析仪显示,术后3~28 d,HC组缺血/非缺血下肢血流比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HC+BH4组较HC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HC状态下加用BH4可以改善受损的内皮功能,恢复受抑制的血管新生,且与NOx、叶酸以及Hcy的变化有关.

  • 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托瑞米芬非雌激素抗肿瘤中的作用

    作者:王红霞;张凤春;黄明主

    目的 探讨托瑞米芬(TOR)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非雌激素抗肿瘤作用及促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采用SRB法测量TOR单独或联合MEK抑制剂PD98059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活性的抑制;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浓度TOR对MCF7细胞株磷酸化ERK的影响.结果 TOR抑制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活性,抑制强度呈浓度依赖性.PD98059与TOR联用,可显著增强TOR对MCF7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对细胞株抑制率大于两药单独应用之和.5、10、20μmol/L的TOR对MCF7细胞株中磷酸化ERK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结论 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TOR非雌激素抗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MAPK通路抑制剂与TOR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增强其抗肿瘤效用.

  • 含黑色素细胞的表皮替代物构建及对色素脱失的疗效

    作者:沈海燕;王佳鸣;邓辰亮;杨光辉;张余光;钱云良;曹谊林;崔磊;杨军

    目的 联合应用黑色素细胞和表皮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表皮替代物,并应用于色素脱失治疗.方法 利用幼儿包皮分离、培养和扩增出表皮细胞和黑色素细胞,接种于壳聚糖明胶膜,构建成含黑色素细胞的表皮膜片.建立裸鼠动物模型,将含黑色素细胞的表皮膜片移植于治疗组的受区,同时设立表皮细胞膜片为对照组.术后定期行大体观察、组织切片HE染色、抗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以检测黑色素细胞在创面的成活情况.结果 联合应用人黑色素细胞和表皮细胞接种于壳聚糖/明胶膜能够构建出含黑色素细胞的表皮替代物,并应用于动物实验,检测出黑色素细胞成活良好.结论 联合应用人黑色素细胞和表皮细胞接种于壳聚糖/明胶膜的表皮替代物能使色素脱失的动物模型恢复色素功能,对色素脱失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树突状细胞在原位肝移植术后受体脾脏微嵌合体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杨勇;岳嘉宁;陆炯炯;李济宇;全志伟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DCs)在原位肝移植术后受体脾脏微嵌合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以雄性Wistar大鼠为供体,雌性SD大鼠为受体,建立异性别原位肝移植大鼠模型(n=4).术后第7天处死受体大鼠,分离受体脾脏单个核细胞,建立脾脏来源DCs培养体系,经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面抗原OX62表达予以鉴定.采用PCR技术检测脾脏DCs培养体系的Y染色体基因片段(SRY基因)表达情况,明确受体脾脏中微嵌合体的形成.结果 大鼠异性别原位肝移植术后7 d,脾脏来源DCs培养体系的细胞具有DCs的形态学特征,并表达其表型OX62.PCR结果显示,受体脾脏来源DCs培养体系表达供体来源的SRY基因片段.结论 原位肝移植后,供体肝源性DCs或其前体在受体内迁移至脾脏,参与了受体微嵌合体的形成.

  • 孟鲁司特和地塞米松对哮喘炎症的作用

    作者:林闽加;白建文;张斗霞;李锦师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MK)和地塞米松(Dex)对哮喘炎症的影响.方法 建立哮喘动物模型,并分别给予MK和Dex治疗.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肺和骨髓细胞IL-5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骨髓IL-5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CD34+和CD3+细胞.结果 MK和Dex治疗组BALF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数均较哮喘组减少(P<0.01),并且两治疗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结果显示,哮喘组肺组织气道痉挛、炎性细胞浸润明显,两治疗组肺组织炎症明显改善.MK组和Dex组肺组织和骨髓细胞IL-5mRNA表达显著低于哮喘组(P<0.05,P<0.01),两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治疗组骨髓IL-5免疫反应细胞和CD34+、CD3+细胞亦较哮喘组显著减少(P<0.01,P<0.05),但两治疗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K和Dex均可显著抑制气道炎症和肺、骨髓细胞表达IL-5 mRNA,尽管MK某些方面逊色于Dex,但提示皮质激素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联合应用可能是治疗哮喘的新方向.

  • 生长激素受体拮抗剂培维索孟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作者:郑琪蓉;苏青

    培维索孟是使生长激素(GH)发生突变后再通过聚乙二醇化所产生的第一个生长激素受体(GHR)拮抗剂,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应用于临床治疗肢端肥大症的GHR拮抗剂.与传统治疗手段(手术、放疗、多巴胺激动剂及生长抑素类似物)不同,它直接作用于外周的GHR,阻止其形成功能性的二聚体,从而阻断GHR后续的信号转导,使肢端肥大症患者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恢复正常,有效地改善肢端肥大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代谢紊乱.培维索孟半衰期长,使用也相对较为安全.文章将从该药的作用机制、代谢、临床用途和副作用四个方面作一初步介绍.

  • 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有效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汪正宇;刘祖德;王成焘

    脊柱侧凸的支具治疗从20世纪6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其疗效一直存在争议.目前,支具种类繁多,但报道的疗效各异.文章就近十年来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有效性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以及不同观点产生的可能原因进行综述,探索未来研究的一些新动向,以期早日在支具治疗是否有效的问题上得出科学、权威的结论.

  • 可吸收性颈椎椎间融合器的研究进展

    作者:邱水强;吴德升

    可吸收性颈椎椎间融合器(ACFC)具有早期的制动作用,能有效维持颈椎的生理弧度和椎间隙的高度,提供初始及中间时期的稳定性,以实现骨性融合,有效防止下沉,并稳定融合节段及便于判断融合的特点.文章就可吸收性颈椎椎间融合器的材料特点、优越性、适应证及并发症进行综述.

  • 平衡记分卡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

    作者:高红;马进

    Robert Kaplan和David Norton在1990年提出了平衡记分卡(BSC)的管理评估方法,是一种基于组织战略的个性化绩效评估系统,近年来已在多个医疗保健机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章主要介绍BSC的组成和特点,应用案例分析今后在我国医疗保健领域采用和推广BSC体系的可行性.

  • 脾错构瘤一例报道

    作者:王兆亮;朱建善;林鸿翔;陈以明

    脾错构瘤是一种罕见的病变,其特征性是由结构紊乱的红髓组织组成,缺乏散在分布的白髓[1].体积较大的脾错构瘤易被误诊为恶性肿瘤,现报道一例我院收治的脾错构瘤病例.1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左下腹不适伴隐痛两月余.

  • 18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分析

    作者:杨廷燕;史佩东;王建球

    目的 总结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8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发病不超过72 h行LC术(早期组,n=140)和发病72 h后行LC术(延期组,n=42)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中转开腹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 共完成LC 177例.早期组和延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中转开腹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3.19±3.19)min vs(95.26±11.22)min、(3.51±0.24)d vs(6.07±1.16)d、0.71%vs9.52%和0 vs 4.76%,两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5例患者分别因胆囊三角"冰冻样"粘连(n=2)、胆管损伤(n=1)、Mirrizi综合征Ⅱ型(n=1)、胆囊十二指肠粘连及内瘘(n=1)而中转开腹.2例并发症分别为术中胆管壁撕裂伤以及术后腹腔内出血.结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安全可行,发病72 h内行LC成功率与安全性更高,术者应具备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21例临床分析

    作者:沈敏洁;刘芳;郭玫;吴松华;张锋;李青;包玉倩;贾伟平;项坤三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是由于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合成分泌过多,引起骨质破坏,体内钙磷代谢紊乱为特点的一种内分泌疾病,临床表现多样,起病缓慢,可有骨骼、泌尿、消化及神经肌肉等系统的一系列变化,其病因包括甲状旁腺腺瘤、增生或腺癌.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作者:

    关键词: 上海 交通大学
  •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停用甲状腺素后TSH和FT4水平的变化

    作者:陈泽泉;罗全勇;陈立波;丁颖;余永利;陆汉魁

    目的 定量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碘治疗前停用甲状腺素制剂(优甲乐)后的TSH和FT4变化,探讨进行131碘显像和治疗的恰当时间.方法 67例DTC患者在接受过甲状腺次全切或全切术以及131碘清除残留甲状腺治疗后准备再次131碘治疗,在开始停用优甲乐后每周测量血清中TSH和FT4指标,动态观察两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DTC患者停用优甲乐后,血清TSH逐渐升高,但升高幅度存在个体差异.TSH的升高幅度与FT4的下降幅度呈一定相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r=-0.945,P=0.055);女性患者TSH升高速率显著低于男性患者(P=0.001);老年人血清TSH升高速率显著低于年轻患者(P=0.037).停药后第1~4周TSH≥30μIU/mL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4%、37.4%、81.9%和91.5%.结论 多数DTC患者停用甲状腺激素3周后即可进行131碘检查和治疗.

  • 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诊断价值

    作者:唐翠松;李文彬;杨世埙;李梅

    目的 分析MRI对腱鞘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腱鞘巨细胞瘤的病例资料,其中3例为术后复发.所有病例行MR平扫,19例同时增强扫描,总结其MRI表现特点.结果 21例腱鞘巨细胞瘤中,局限性17例,弥漫性4例.在T1WI上18例接近于骨骼肌信号,3例稍低于骨骼肌信号;在T2WI上7例介于骨骼肌与皮下脂肪信号之间,12例接近于骨骼肌信号,2例稍低于骨骼肌信号.19例行T1WI脂肪抑制增强扫描,17例不均匀强化,2例均匀强化.结论 MRI能够反映腱鞘巨细胞瘤的内部信号特征,对指导临床治疗和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 MRI多序列与动态增强扫描对动脉易损斑块的评估

    作者:赵炳辉;李明华;赵清;赵俊功;肖云峰

    目的 探讨高强场磁共振(MRI)多序列与动态增强扫描对动脉易损斑块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4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给予高脂饮食,2周后行右侧髂总动脉和髂外动脉拉伤,继续高脂饮食6~20周之后,分别行MRI多序列与多期动态增强扫描.MRI增强前后采用T1W抑脂序列,分别于增强前、注射对比剂Gd-DTPA后1、5、15和25 min进行扫描,并对病理与MRI影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0个位于右侧髂总动脉和髂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易损斑块34个(42.5%),稳定斑块46个(57.5%).MRI多序列扫描对动脉斑块易损性的评估准确度为73.8%,对易损斑块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3%和67.4%.易损斑块与稳定斑块的MRI强化方式不同,MRI多序列与动态增强检查相结合对易损斑块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94.1%和82.6%,均明显高于MRI多序列扫描(P<0.05).结论 MRI动态增强扫描对易损斑块的检出和定性具有重要价值,不同的强化方式有助于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判断.

  • MR横断面T2WI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价值

    作者:何碧媛;姚伟武;杨世埙;李梅

    目的 探讨MR横断面T2WI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临床疑有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膝关节MR常规扫描图像,与关节镜检查结果对照,分析横断面T2WI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关节镜下确诊128例完全撕裂,42例部分撕裂,30例正常.横断面T2WI检出151例,误诊3例,漏诊13例,诊断前交叉韧带撕裂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是92.1%、91.7%、92.0%;矢状面MR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是92.7%、83.3%、91.0%;矢状面+横断面MR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94.5%、94.4%、94.5%,三组间特异性和准确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横断位T2WI的特异性比矢状面图像高.结论 MRI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横断面T2WI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是不可忽略的检查序列面.

  • 肾脏囊实性小占位病变多排CT与高强场MRI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炳辉;李明华;周康荣

    目的 探讨多排CT与高强场磁共振(MRI)对肾脏囊实性小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肾内囊实性小占位病变(≤3 cm)52例,包括透明细胞型肾癌24例,乳头型肾细胞癌1例,类癌1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例,复杂囊肿16例,囊性肾瘤3例,均经1.5T MRI和多排CT检查,两者间隔时间3 d至2个月.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多层面重建技术能明显提高多排CT对肾内小占位病变的检出敏感度(98.1%),与MRI检出敏感度近似;但多排CT对肾脏囊实性小占位病变的诊断准确度为71.2%,明显低于MRI检查(90.4%)(P=0.001).MRI多序列扫描有助于病变组织内出血、坏死及肿瘤实质等成分的识别,且对小肾癌假包膜的检出率较高(57.7%).结论 高强场MRI对肾脏囊实性小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价值,CT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MRI是较为有效的无创影像学检查手段.

  • MRI在侵袭性纤维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朱莉莉;姚伟武;李文彬;杨世埙;李明华

    目的 探讨侵袭性纤维瘤(AF)的MRI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7例AF患者术前常规MRI检查(其中15例加做增强扫描)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探讨MRI表现的病理基础.结果 17例病变中发生于腹外的有15例,腹内和腹壁各1例.所有病灶MRI均表现为沿肌纤维浸润性生长的椭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并累及多块肌肉.肿块较大,平均(8.30±3.02)cm.17例病变中2例边界清晰,可见假包膜;15例边界不清,其中13例无假包膜,2例包膜不完整.与肌肉相比T1WI呈低信号7例,等信号10例;T2WI呈高信号16例,等信号1例;15例增强扫描病例有不同程度强化.17例肿瘤内均未见坏死囊变及瘤周水肿.1例肿瘤邻近骨骼受侵,3例肿瘤邻近骨骼呈边缘受压改变.结论 AF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与病理表现一致,有助于该病的术前诊断和鉴别诊断,可准确评估肿瘤侵犯范围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 骨纤维结构不良症99Tcm-MDP骨显像特点及诊断

    作者:朱瑞森;罗琼;陆汉魁;袁志斌;罗全勇;陈立波

    目的 总结骨纤维结构不良症(OFD)99Tcm-MDP骨显像图的特点,并与原发性骨肿瘤和转移性骨肿瘤进行比较鉴别,以提高OFD的临床诊断率.方法 临床诊断OFD患者97例,均接受常规99Tcm-MDP全身骨显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对99Tcm-MDP骨显像进行阅片,统计异常表现的位置、分布和图像特点.结果 单骨型OFD有86例,均累及四肢骨,其中股骨多见,44例(51.14%);其次是胫骨,24例(27.90%).多骨型11例,骨病灶累及以单侧多发为主(63.63%).骨显像特点包括:四肢骨和肋骨呈干状或条索状放射性浓集,但骨形不增大;颅骨和髂骨呈块状放射性浓集.结论 OFD的99Tcm-MDP骨显像有特征性表现,如结合病史或X线检查有助于对该病的鉴别诊断.

  • 经静脉途径建立猪脑静脉窦血栓模型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珏;李明华;孙晓江;周兵;朱悦琦;谭华桥

    目的 探讨经皮股静脉穿刺插管球囊阻塞下注入凝血酶,诱导猪脑静脉窦急性血栓形成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评价其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6只实验用小型猪,采用Seldinger法经股静脉穿刺插管,将微导管置入猪静脉窦内,球囊阻塞下注入凝血酶诱导急性血栓形成,术后即刻及1周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于术后第1、3、7天行MRI检查,1周后处死动物行大体标本观察和组织学检查.结果 6例小型猪均成功建立脑静脉窦血栓模型,其中3例为上矢状窦,2例为上矢状窦合并左横窦乙状窦,1例为单纯左横窦乙状窦血栓.MRI检查第1天4例出现脑水肿;第3天有2例出现脑梗死,其中1例为出血性梗死;1周后5例脑水肿均明显减轻,2例梗死灶边界趋向清楚.结论 经皮穿刺静脉插管注入凝血酶诱导猪急性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方法有效可行,其发生机制及病变过程更接近实际情况.

  • 糖尿病足溃疡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朱悦琦;程英升;李明华;谭华桥;赵俊功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稳定和重复性好的犬糖尿病足溃疡模型,为干细胞移植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血管内介入操作提供合适的模型.方法 选用毕格犬6只,实验组(n=4)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对照组(n=2)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行左下肢压迫器植入,同时手术结扎左侧股动脉,3~5 d后除去压迫装置.监测两组用药前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PG2h)、体质量和饮食的变化.术后1周和4周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血管情况;4周后处死动物,行溃疡周围组织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模型制备成功,用药后FPG和PG2h均明显升高(P<0.05),体质量下降,饮食明显增加;而对照组FPG、PG2h、体质量和饮食用药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即刻两组溃疡形态无明显差异;术后4周对照组溃疡基本痊愈,实验组基本不愈合.DSA显示术后1周两组无明显差异;4周时,对照组可见大量新生血管形成,而实验组新生侧枝血管不丰富.组织学检查实验组可见大量坏死组织伴炎细胞浸润.结论 该法制备的犬糖尿病足溃疡模型方法简单,成功率高,可以为干细胞移植基础研究以及临床介入血管内操作的研究提供稳定的模型.

  • 旋转DSA三维重建成像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后PMMA渗漏

    作者:顾一峰;吴春根;李明华;李敏;王珏;张培蕾;杜倬婴

    目的 运用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重建成像,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渗漏.方法 2005年9月~2007年9月,35例患者共46个胸椎和腰椎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收集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术后经旋转DSA采集及三维重建成像,分析PMMA的椎体外渗漏图像和临床情况,并应用螺旋CT检查进行验证.结果 在经PVP术后的46个椎体中,经侧位X线片、旋转DSA三维重建图像和CT检查,36个椎体明确无椎体外渗漏;10个椎体出现椎体外渗漏,其中2个椎体为椎间盘渗漏;2个椎体为椎旁软组织渗漏;5个椎体为静脉丛渗漏;1例为椎弓根渗漏,该例在侧位X线片怀疑为椎体后缘硬膜外渗漏,但经DSA三维重建图像和螺旋CT检查显示,PMMA位于两侧椎弓根内,椎管内并无PMMA.结论 旋转DSA三维重建成像能迅速对PVP术后PMMA渗漏进行准确的判断.

  • MRI水样信号在椎体压缩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潘玉萍;庄奇新;李文彬;李明华

    目的 根据MRI水样信号特征,鉴别椎体压缩骨折的原因.方法 比较142例MRI上有椎体压缩骨折的病例,其中有明确原发恶性肿瘤病史的椎体转移性肿瘤65例(197个椎体),外伤77例(96个椎体),外伤时间12 h~20年.采用GE Signa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常规作矢状位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和脂肪抑制T2加权(STIR)成像、横断位STIR成像,转移瘤患者中有29例作Gd-DTPA静脉增强后矢状位、冠状位和横断位脂肪抑制T1WI;外伤病例中仅1例作增强扫描,其中15例又作了CT平扫.结果 在压缩骨折的椎体中水样信号以椎管内的脑脊液为参照,其形态为线形、三角形和斑片状,在55例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早期(≤3月)患者的68个椎体外伤中,25例患者的31个椎体(31/68,45.2%)出现水样信号;在65例转移性肿瘤所致的椎体骨折中,12例患者的26个椎体(26/197,13.2%)出现水样信号;在22例慢性中后期(>3月)患者的椎体外伤中,2例患者的3个椎体(3/26,11.5%)出现水样信号.结论 MRI水样信号在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早期的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中出现,提示骨髓水肿;在转移性肿瘤所致的椎体压缩骨折中水样信号很少出现,对于鉴别良恶性椎体骨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