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상해교통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影响因子: 0.82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8115
  • 国内刊号: 31-2045/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338
  • 曾用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杂志;上医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5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陈国强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老年人围术期高血压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庆;王珊娟;杭燕南

    目的研究老年人围术期高血压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方法仁济医院(西部)1999~2001年18 646例手术病人,其中老年病人4 820例,统计分析其高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老年病人围术期高血压的发生率为10.93%;术前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和手术种类两个因素与老年人围术期高血压发生率显著相关(P<0.01);各手术组围术期高血压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全麻各时段的高血压发生率亦有显著差异(P<0.01);527例围术期高血压中,发生低血压121例(22.89%).结论老年人围术期高血压发生率与术前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和手术种类显著相关;高血压病人围术期易发生低血压.

  • Diprifusor靶控丙泊酚输注系统用于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研究

    作者:江伟;谢抒;徐惠芳

    目的研究Diprifusor靶控输注(TCI)系统用于全凭静脉麻醉(TIVA)的可行性及诱导、维持和苏醒期丙泊酚靶浓度(Ct)的半效浓度(ED50).方法102例ASA Ⅰ~Ⅱ级、行全麻择期手术的患者,分为三个年龄组(n=34):A组19~45岁、B组46~64岁、C组65~88岁.术中以Diprifusor TCI系统推注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单次静推行TIVA.根据手术需要及患者生命体征调节Ct.每组随机抽取15例于麻醉的九个时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泊酚血药浓度(Cm).结果该TCI系统运作中位误差(MDPE)=-9.43%,绝对运作中位误差(MDAPE)=25.29%.诱导期A、B、C三组患者的丙泊酚CtED50分别为3.48、2.82和2.50μg/mL;维持期为2.39、1.96和2.01 μg/mL;苏醒期为1.02、0.90和0.79μg/mL.除维持期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外,其它各项CtED50都随年龄增加而降低,且都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Diprifusor TCI系统用于TIVA的可控性和准确性较好,较之诱导期和苏醒期,维持期Ct更准确.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对丙泊酚的敏感性增加,所需丙泊酚Ct降低,老年患者循环系统不良反应增多.

  • 精氨酸辅助治疗COPD合并营养不良

    作者:杨玲;徐卫国;林建海

    目的评价精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营养支持作用.方法对30例COPD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总能量摄入为静息能量消耗(REE)的1.5倍,其中蛋白质占20%,脂肪30%,碳水化合物50%.A组12例为精氨酸治疗组,每日口服L-精氨酸10 g 3次/d;B组18例为对照组,观察效果.结果营养支持后,A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前白蛋白、体脂等营养参数较B组明显改善,呼吸肌力显著提高,REE显著下降.结论精氨酸不仅改善COPD的营养状况和呼吸肌力量,而且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能量消耗,达到强化营养支持的效果,改善预后.

  • 睾丸扭转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沈海波;龚敏;叶敏

    目的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误诊13例.2例隐睾扭转者行睾丸切除术;21例阴囊内睾丸扭转者中,8例手术复位,13例因睾丸坏死予以切除(6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是诊断急性睾丸扭转的可靠方法;早期手术探查对提高睾丸成活率有重要意义,10 h以内扭转应行睾丸扭转复位固定术,>24 h者行手术切除,不宜保留.

  • 胃手术后食管癌的再次手术治疗

    作者:万里飞;陈中元;邱维诚;任健;车嘉铭

    目的探讨胃手术后食管癌患者再次手术的方式.方法对15例胃手术后食管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食管空肠Roux-Y吻合4例,空肠代食管6例,结肠代食管胸顶吻合2例,结肠代食管颈部吻合3例.结果胸腔内吻合12例无吻合口漏;颈部吻合3例,1例吻合口漏.无住院死亡病人.结论胃手术后食管癌患者再次手术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消化道重建术,食管空肠Roux-Y吻合、空肠代食管和结肠代食管是重建消化道的重要方式,上段食管癌可以行结肠代食管术,以颈部吻合为佳.

  • 深低温体外循环方法对婴儿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苏肇伉;孙勇;杨艳敏;张海波;徐志伟

    目的研究深低温停循环(DHCA)和深低温低流量(DHLF)两种转流方法对先心病婴儿肺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20例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为DHCA组和DHLF组.分别于转流前(T0),转流结束后5 min(T1),转流结束后2 h(T2),测定肺静态顺应性(Cstat)、肺气道阻力(Raw)、呼吸指数(RI)值.结景1.DHLF组术后ICU滞留时间明显高于DHCA组(P<0.05).2.转流结束后(T1,T2)DHCA组和DHLF组的Cstat都较体外循环开始前(T0)明显降低(P<0.01),Raw、RI都明显升高(P<0.01);T2时在Cstat方面,DHLF组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DHCA组(P<0.01),RI方面增加的程度明显大于DHCA组(P<0.01).结论DHLF和DHCA两种转流方法都能明显引起先心病婴儿肺功能受损,但DHLF较DHCA对肺的损伤更为严重.

  • 阿托品对胆囊切除术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作者:孙建华;季福;张晞文;王坚;李可为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时心率变异性(HRV)变化及阿托品预防心动过缓时对HRV的影响.方法21例胆囊切除术病人按术前心电图诊断分为心动过缓组和非心动过缓组,心动过缓病人麻醉诱导前加用阿托品0.5 mg,术中监测HRV和心率.结果两组病人胆囊切除中低频率/高频率(LF/HF)均显著低于术前基础值(P<0.05).心动过缓组诱导后HF无明显变化,胆囊切除中显著降低(P<0.01);非心动过缓组则显著升高(P<0.01).结论胆囊切除术中,心动过缓者预防性使用阿托品可阻止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但并不能恢复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

  • 受血糖调控的定点突变胰岛素原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作者:张芳林;张迪;刘优萍;周文中;杨键;刘赟;李纪平;李果;罗敏

    目的构建受血糖调控的含葡萄糖-6-磷酸酶(G6p)启动子的定点突变胰岛素原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应用基因突变技术(重叠延伸拼接法)改变胰岛素原C肽两端的氨基酸序列,使之能被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的furin酶所识别并剪切为成熟的胰岛素,新序列命名为INS/furin;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G6p启动子序列替代真核表达载体pIRES中的CMV启动子序列,并将INS/furin亚克隆至pIRES的多克隆位点B.结果SgfⅠ和Sac Ⅰ、XbaⅠ和NotⅠ两种组合的双酶切及特定引物测序均证实载体构建成功.结论带有G6p启动子的含定点突变胰岛素原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有望成为糖尿病基因治疗理想的候选载体.

  • PC预处理移植静脉免疫原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生来;张柏根

    目的评估经多聚环氧化合物(PC)处理的同种异体静脉的免疫原性.方法根据处理犬静脉的不同方法分为新鲜组(n=7)、戊二醛(GA)组(n=5)和PC组(n=6);匀浆液二次免疫BALB/c小鼠,小鼠血清与该犬淋巴细胞反应,以荧光标记的兔抗鼠IgG抗体染色被反应的淋巴细胞,计算染色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结果新鲜组的淋巴细胞染色率高于PC组和GA组(P<0.05),PC、GA组之间淋巴细胞染色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C与GA一样能明显有效地降低移植静脉的免疫原性.

  • 树突状细胞及其负载胃癌细胞总RNA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刘炳亚;陈雪华;李建芳;尹浩然;朱正纲;顾琴龙;林言箴

    目的以小鼠胃癌细胞总RNA负载树突状细胞(DC),研究其抗肿瘤免疫作用.方法磁性细胞分选器(MACS)自小鼠脾细胞中分选出CD11c+的DC作短期培养,以小鼠前胃癌细胞株的总RNA脉冲DC,分别以RNA脉冲的DC(RNA/DC)和未脉冲的DC(UDC)皮下注射免疫小鼠2次;免疫后7 d,皮下接种小鼠前胃癌细胞MFC 5×105/鼠,以未作免疫注射的小鼠作为对照.接种肿瘤细胞后21 d,处死实验动物,测量肿瘤体积,检测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和血清IL-12含量.结果RNA/DC免疫组、UDC免疫组和对照组的皮下肿瘤体积分别为(0.3688±0.6571)、(0.7536±0.3659)、(2.6323±1.1435)cm3.RNA/DC免疫组外周血和脾细胞NK活性均明显升高,较对照组分别高出66.2%和65.4%;其肿瘤特异性CTL也明显升高,较对照组升高49.5%.UDC组NK和CTL活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短期培养的DC和以肿瘤细胞总RNA作为抗原脉冲的DC均可诱导较强的抗肿瘤免疫.

  • 大鼠吸烟致慢性支气管炎模型气道炎症研究

    作者:李庆云;黄绍光;吴华成;程齐俭;项轶;万欢英;许海敏;邓伟吾

    目的建立大鼠慢性支气管炎形成过程系列模型,探讨早期不同阶段炎症细胞浸润的特点.方法混合烟雾吸入法建立慢性支气管炎形成的系列发展模型;HE染色观察不同阶段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并进行半定量评分.光镜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外周血炎症细胞计数和分类,生化测定肺组织和外周血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结果随着烟雾刺激时间的增加,大鼠气道炎症病损逐渐加重,至第7周形成慢性支气管炎典型病理变化,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呈增加趋势(P<0.05),与气道病理变化呈正相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1周时处于较高水平(P<0.05),以后则保持一低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肺组织MPO活性呈逐渐增加趋势,与气道病理变化呈正相关(P<0.01).结论混合烟雾吸入法大鼠模型用于研究慢性支气管炎炎症的发生发展简便、可靠;半定量分析的形态学评价为其提供了更客观的方法.大鼠慢性支气管炎形成过程早期,支气管管腔内炎症细胞类型符合慢性炎症的特点.

  • PDGF-BB引起系膜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变化的机制探讨

    作者:张翀;温莉萍;朱汉威;蒋更如

    目的研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引起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变化及其离子流动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系膜细胞为研究对象,激光共聚焦显微术结合Fura-3染色法动态测定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结果PDGF-BB可浓度依赖性地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升高,细胞内钙库释放抑制剂TMB-8、无钙缓冲液和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均可抑制PDGF-BB引起的细胞内钙浓度变化,但其抑制作用发挥的时间和程度均有显著不同.结论PDGF-BB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升高在初期是通过细胞内钙释放与细胞外钙内流共同参与,而在其后的维持升高阶段主要是通过细胞外钙内流,特别是通过电压依赖式钙通道内流引起.

  • Genistein对CAOV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颐;尚海;孙黎光;姜雪峰

    目的观察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抑制剂genistein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的人卵巢上皮性浆液性癌细胞株CAOV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其信号传导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bFGF和genistein诱导CAOV3细胞,通过MTT比色法观察genistein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利用[γ-32P]ATP掺入外源性底物的方法,液体闪烁测定TPK和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变化.结果bFGF使该细胞株增殖比明显增加,细胞内TPK、PKC活性升高;genistein使细胞增殖比明显下降,抑制细胞内TPK、PKC活性,且genistein对bFGF诱导的TPK和PKC活性抑制更显著.结论bFGF可能通过TPK途径激活PKC来调控CAOV3细胞增殖,genistein可有效阻滞此传导途径,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 苦参碱体外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曾晖;胡梅洁;张曙;乔敏敏;章永平;史桂英;吴云林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株在体外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剂量的苦参碱分别作用于中、低分化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AGS 24、48、72 h,以MTT法检测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苦参碱诱导SGC-7901凋亡的作用.结果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苦参碱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逐渐增强(P<0.01);低分化的AGS较中分化的SGC-7901更为敏感.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检测均显示苦参碱能够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结论苦参碱在体外对胃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低分化的胃癌细胞株AGS对苦参碱更为敏感;苦参碱对胃癌细胞株的体外杀伤作用与其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有关.

  • 人卵泡抑素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

    作者:尤汉宁;李定国;黄新;陈颖伟;张晶;刘清华;徐芹芳

    目的克隆人卵泡抑素(FS)全长cDNA基因.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从人肝组织中扩增FS cDNA,构建PMD18-T载体,采用BamH Ⅰ、HindⅢ双酶切以及DNA测序进行鉴定.结果RT-PCR扩增长度为968 bp的基因片段,BamH Ⅰ、HindⅢ双酶切结果显示重组T载体中含有目的基因片段,测序结果显示编码区无基因突变.结论人FS全长cDNA基因克隆成功,并构建了重组PMD18-T载体.

  • 大鼠体外循环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杨波;苏肇伉

    由于操作简便、节省人力物力,大鼠体外循环模型的应用愈加广泛.大鼠在小型呼吸机辅助下,应用颈静脉插管入右心房引流血液至贮血瓶,在蠕动移液泵作用下,经膜式氧合器氧合、变温器变温,通过股动脉或尾动脉插管注入动脉系统,建立体外循环回路.有血预充、减少总预充量和维持足够的转流流量是建立大鼠体外循环模型的关键.

  • 免疫抑制剂在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作者:朱杨;梁辉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要并发症是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免疫抑制剂是有效防治GVHD的一类药物.在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使得GVHD发生率下降,严重程度减轻.本文对几类主要的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在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作为预防和治疗GVHD的应用作一综述.

  • 白三烯及其受体与哮喘的关系

    作者:白建文;邓伟吾

    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是哮喘发病过程中重要的炎症介质之一,白三烯(LTs)是花生四烯酸经5-脂氧酶代谢途径形成的代谢产物,包括LTC4、LTD4和LTE4,具有众多的生物学活性,通过特异的细胞表面受体发挥作用.LTs促使炎症细胞在气道的聚集,诱发气道平滑肌收缩,增加气道高反应性,促进气道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增殖,揭示cys-LTs在气道重塑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华法林引起小肠出血坏死一例报告

    作者:匡洁;丁家增;金筱泰;李宏为

    华法林,化学名3-(3-氧代-1-苯基丁基)-4-羟基-2H-1-苯并吡喃二酮钠盐与异丙醇的包含物,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口服抗凝药.主要副作用为出血,一般表现为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而引起小肠出血坏死致急腹症并不常见.本院近期收治该症患者1例,报告如下.

  • PBL教学法在儿内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吴洁;王廉文;陈树宝;王治平;朱建幸;卫敏江

    目的探索新的高等医学教育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方法在临床医学院三个大班共182名本科生的<儿内科学>教学中,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尝试,每班分成三个小组,在三位教师辅导下,"以问题为基础"对病例进行讨论学习,要求学生课前阅读教科书和有关参考文献.结果PBL教学法使学生掌握有关该疾病的更多知识,并在期终考试的成绩及不定期的临床测验中得到证实.结论PBL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与学两方面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学生和教师的普遍认可,值得进一步实践和推广.

  • 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β-肌动蛋白在瘢痕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马进;范志宏

    目的探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β-肌动蛋白(β-actin)对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0例增生性瘢痕和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α-SMA和β-actin的表达水平.结果增生性瘢痕组织中α-SMA和β-actin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皮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α-SMA和β-actin在瘢痕增生中起重要作用;由于β-actin在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中的不恒定性,建议在瘢痕的mRNA定量研究中不作为内参照物.

  • 整合素和TGF-β受体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作者:范志宏;何征宇;马进

    目的了解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表面整合素α1-3、αv、β1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受体Ⅰ分布的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观察10例人体增生性瘢痕和10例正常人皮肤组织成纤维细胞表面各整合素亚单位和TGF-β受体Ⅰ表达的差异,以了解两者间的相关程度.结果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表面整合素α1-3、αv、β1和TGF-β受体Ⅰ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以整合素α1、α3和β1的表达更为显著.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表面各整合素亚单位(除了α2以外)与TGF-β受体Ⅰ在表达强度上呈正相关(P<0.05).结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表面各整合素亚单位的高度表达是瘢痕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TGF-β受体Ⅰ的高度表达提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对于TGF-β的高反应性;整合素与TGF-β受体Ⅰ在瘢痕形成过程中相互影响.

  • 整合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进;范志宏

    整合素是一种跨膜蛋白,它参与细胞和细胞外间质(ECM)的粘附.整合素具有α和β两条肽链,α链有16种亚单位,β链有8种亚单位.不同的α、β二聚体具有与ECM不同的结合能力.本文阐述了整合素结构、功能以及生理、病理学意义,并概述了其研究趋势.

  • 整合素在增生性瘢痕中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作者:何征宇;范志宏

    本文阐述了整合素的结构和功能,并就整合素在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瘢痕防治中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前景作一综述.

  • 邻指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中节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徐鹏;方勇

    手指外伤常有中节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有肌腱或指骨暴露,一般采用邻指指背皮瓣或盘膜皮瓣修复,但治疗周期较长,且因早期不能进行功能锻炼,术后容易造成手指功能障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