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杂交全弓替换术治疗主动脉A型夹层的早中期结果

    作者:张良;于存涛;常谦;舒畅;孙晓刚;钱向阳;丘俊涛;王德

    目的 通过分析Ⅱ型杂交技术治疗主动脉A型夹层的早中期临床结果,系统评价杂交技术在A型夹层应用中的有效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阜外医院血管中心共收治937例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122例行Ⅱ型杂交全弓修复手术.对出院患者均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出院后3~6个月行CT检查,以后每年检查一次.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61±7)岁,男性66.4%,急性夹层占85.2%.共植入支架154枚;同期行窦成形术26例(21.3%),冠脉旁路手术9例(7.4%).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35.3±38.9)min,阻断时间(58.3±27.8)min;117例(95.9%)在非停循环下完成.全组早期死亡11例(9%),复合并发症19例(15.6%),术后肾功能不全28例(23%).全组术后无脑梗死和截瘫发生.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肾功能不全(OR:12.75,95%CI:1.77~38.30,P=0.034)及术后消化功能不全(OR:24.03,95%CI:2.26~55.61,P=0.008)是全组死亡独立风险因素;手术时间(OR:2.36,95%CI:0.58~2.33,P=0.030),术后肾功能不全(OR:20.18,95%CI:4.93~82.67,P<0.001)及术后消化功能不全(OR:11.54,95%CI:2.29~58.08,P=0.003)是全组复合并发症风险因素.全组平均随访(32.9±25.2)个月,支架段假腔完全血栓化92例(86.8%).术后3年,5年和7年生存率分别为94.7%,91%及91%;免再手术率分别为98%,92.4%及92.4%.结论 同期杂交全弓修复是治疗主动脉A型夹层的新方法,早中期结果良好,死亡率和并发症率低;但术后肾功能不全发生率高,需要进一步研究.

  • 常温动脉转流行胸腹主动脉替换术的早中期结果

    作者:张良;杨阳;于存涛;常谦;舒畅;孙晓刚;钱向阳;丘俊涛;王德

    目的 探讨常温动脉转流下胸腹主动脉替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中心200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及排除标准的190例广泛胸腹主动脉瘤患者行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常温动脉转流组(A组,75例)及深低温停循环组(B组,11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早期死亡和复合并发症率以及中期生存率.结果 A组术后早期死亡1例(1.3%),B组9例(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复合并发症率A组11例(14.7%),B组28例(2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持续神经损伤A组5例(6.7%),B组19例(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多因素分析显示:持续性神经损伤(OR:13.50,95%CI:3.48~52.36,P=0.000),深低温停循环(OR:15.85,95%CI:2.64~95.13,P=0.003),新发肾功能不全(OR:8.47,95%CI:2.12~33.89,P=0.003)、胃肠功能不全(OR:15.11,95%CI:3.454~66.10,P=0.000)是早期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A组患者术后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8.5%、96.3%及96.3%,B组为90%、90%及83%(P=0.460).结论 常温动脉转流下行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手术,能有效降低术后早期死亡率和持续神经系统并发症率,相比深低温停循环技术,是更为有效的手术方法.

  • 主动脉A型夹层外科手术患者的体外循环管理

    作者:杨丽娜;汪涛;赵萍;蓝远敏;陈亮

    目的::回顾并总结 A 型夹层外科手术患者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选取收治的36例行 A 型夹层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其中行升主动脉置换术15例,Bentall 术10例,孙氏手术9例,二次手术2例。术中行股动脉及右腋动脉插管或无名动脉插管,股静脉或上、下腔静脉引流,采用冷含血晶体停搏液、常规中低温体外循环,其中11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roy arrest,DHCA)以及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selective antegrade cerebral perfusion,SCAP)体外循环灌注方法。结果:体外循环转流时间(216.90±75.56) min、心肌阻断时间(116.43±32.87) min、深低温停循环时间(30±5.82) min,重症监护室时间28~854(261.03±49.92) h,院内死亡1例,余35例均痊愈出院,出院时心功能 NTHAⅠ~Ⅱ级。结论:正确选择体外循环方法及良好的体外循环管理是 A 型夹层外科手术成功的保障。上下半身分别灌注可以有效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停循环期间选择性顺行脑灌注可有效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 深低温停循环下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赵悦;高静;宋秀棉

    直径超过2.5cm的颅内动脉瘤称为巨大动脉瘤,其患病率约占颅内动脉瘤的5%.由于此类动脉瘤体积巨大且不规则,因而给外科治疗带来困难,死亡和致残率约在2%左右.后循环引起的动脉瘤相对少见,几乎不到全部动脉瘤的15%[1].少数病例动脉瘤掩盖载瘤动脉及其穿支,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下夹闭动脉瘤,可以使动脉瘤皱缩,在没有出血危险的情况下确定其解剖特点,成功夹闭动脉瘤[2].我院于1999年12月至2004年9月共实施了3例深低温停循环下后循环巨大动脉瘤夹闭术,现将3例手术的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 1例深低温停循环巨大基底动脉瘤切除术的护理

    作者:陈蕾;王兰英;北京市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而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其发病率居于脑血管意外 中的第3位,其中基底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0%.基底动脉瘤位置多较隐蔽,并与Wi llis环、丘脑、脑干、后组颅神经、导水管、小脑等神经结构及供应血管关系密切.手术病 死率为7.2%~12.5%,而巨大基底动脉瘤的病死率比其他型高3~4倍.[1]我科于19 99年 12月15日进行了1例深低温停循环下基底动脉巨大动脉瘤切除术,术后患者出现呼吸功能障碍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急性应激性溃疡及脑损害等表现,经过3个月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痊愈出院.

  • 1例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并主动脉弓离断纠治术患者的护理

    作者:李卫华

    先天性主动脉弓离断畸形和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畸形二者均属罕见、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畸形,而二者合并存在更为罕见.本病在心脏外科疾病治疗中由于病情复杂,Ⅰ期纠治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手术死亡率很高.未手术治疗患儿75%在出生后1个月内死亡,90%在1岁以内死亡.[1]2001年2月26日,我院手术室配合心脏外科在全麻体外循环及深低温停循环下成功地完成了1例主动脉弓离断(A型)合并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动脉导管未闭I期纠治术,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 深低温停循环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麻醉期间中枢神经功能的调控

    作者:余奇劲;陶红;杨洁

    目前涉及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的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的手术(DeBakeyⅠ型手术居多)需要在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下完成.虽然DHCA为手术提供了一个无血视野,但当停循环时间延长时,其安全时限受限至30~40 min,超过此时限,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其中以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损害为棘手.虽然主动脉阻断手术期间有很多防治CNS损害的措施,例如全身麻醉DHCA技术、顺行脑灌注(antegrade cerebral perfusion,ACP)、逆行脑灌注(retrograde cerebral perfusion,RCP)和运用辅助药物保护CNS功能等,但是主动脉阻断麻醉期间CNS损害仍有一定比例的发生[1-2].

  • 深低温停循环下主动脉弓手术后患者预后分析

    作者:杨勇;李小密;李菲;穆军升;贾士杰;胡尚基

    目的:探讨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状态下,主动脉弓手术后患者预后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脏外科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主动脉弓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主动脉弓手术,术后死亡6例,病死率10.34%.单因素分析发现转机时间、术后血肌酐水平、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及需要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围手术期急性肾损伤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是手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大血管手术中的体外循环管理

    作者:程光存;严中亚;吴一军;雷虹;孙云;卢中;郑理;朱正艳;汤丹丹;姜波

    目的:总结各种大血管手术中的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方法及管理经验.方法:体外循环下完成各种大血管手术21例,升主动脉人造血管置换、Bentall手术、全主动脉弓置换(象鼻术)+带膜支架植入手术,21例患者采用改良心肌保护液灌注,均用深低温停循环+顺行性脑灌注方法或逆行灌注方法.结果:2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行Bentall手术,3例行升主动脉置换术+主动脉瓣成形手术+全弓置换术+象鼻手术,1例行升主动脉置换术,10例行Bentall 手术+全弓置换术+象鼻手术,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加选择性脑灌注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21例.本组ECC时间129~414(182.3±51.9)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3~258 min,平均(132.3±52.8)min.深低温停循环时间8~53 rain,平均(29.10±18.30)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8~58 min,平均(33.4±18.5)min.停循环低鼻咽温13.8~20.1(17.8±3.5)℃,转流中尿量450~4 900(2 326.1±1 061.2)mL,超滤量1 000~5 000(2 783.9±1 246.6)mL,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1~192(37.8±22.3)h,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120~1 850(523.2±353.1)mL.无手术死亡,无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均治愈出院,无永久性脑损害发生.21例患者中,均痊愈出院.结论:针对不同的大血管手术选择不同的ECC方法并加强围术期ECC管理,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升主动脉瘤累及右半弓的外科治疗及体外循环探讨

    作者:于坤;孙桂民;冯钧;孙立忠;常谦;高国栋;龙村

    目的:总结升主动脉及右半弓置换术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不同体外循环(CPB)方式在术中的应用.方法:28例升主动脉瘤伴右半弓受累的患者行升主动脉及右半弓置换术,其中8例单纯经股动脉与右心房插管建立CPB,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开放吻合主动脉弓和人工血管远端;15例经右腋动脉或无名动脉及股动脉与右心房插管建立CPB,在中深低温选择性脑灌注(ACP)加全身停循环下开放吻合主动脉弓和人工血管远端;5例经股动脉右心房插管的同时,经腋动脉或无名动脉插管浅低温全流量下行ACP加下半身股动脉逆行灌注,在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之间阻断主动脉弓后吻合主动脉弓和人工血管远端.结果:术后突发大面积心肌梗死造成心源性休克死亡1例.术后偏瘫经CT确诊为脑梗死2例.呼吸功能不全需2次气管插管1例,机械通气辅助24 h病情改善后脱离呼吸机.术后出现严重高钠血症需进行血滤1例.2次开胸止血1例.结论:在主动脉右半弓置换术CPB方法的选择上,外科医生和灌注师需根据患者病情、手术熟练程度正确掌握DHCA和ACP技术,选择佳的灌注方式.

  • 主动脉夹层深低温停循环术后并发高钠血症原因分析

    作者:费忠化;仇杰;马冬纹;刘新梅;蔡国强;刘宏生;褚衍林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深低温停循环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后出现高钠血症的原因.方法:5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在DHCA下手术,对18例术后出现高钠血症的患者(高钠组)和同期术后血钠正常的33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并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峰值血钠(Na+)、空腹血糖(GLU)、剩余碱(BE)、血乳酸含量(Lac)、Scr,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中体外循环(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停循环时间,术后甘露醇日平均剂量、神经系统症状、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APACHE Ⅱ评分及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高钠组Stanford A型比例及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为88.9%,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Lac、甘露醇日平均剂量分别为(102.47±53.62)h、(6.82±2.48)d、4.40(2.15,8.75) mmol/L及(50.77±28.33)g/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钠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GLU、APACHE Ⅱ评分分别为(213.44±56.22)min、(121.39±38.23) min、(14.31±5.77) mmol/L及(18.15±6.66)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钠组术后BE、Scr、停循环时间分别为(-1.03±4.49)mmol/L、(61.67±17.17) μmol/L及(46.17 ±14.13)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DHCA术后高钠血症原因与病变复杂、体外循环及主动脉阻断时间长、术后高血糖、乳酸酸中毒、并发神经系统损伤及甘露醇日平均用量过大有关.高钠血症可导致细胞脱水加重病情,应及时给予纠正.

  • 大血管病合并复杂畸形长时间CPB选择性脑灌注的体会

    作者:张秀明;龙村

    本文报告1996年1月至1997年12月5例大血管病合并复杂畸形长时间心肺转流(CPB)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选择性脑灌注的体会.

  • 经右锁骨下动脉选择性脑灌注对深低温停循环脑组织超微结构与自由基的影响

    作者:高国栋;李明;龙村;田良鑫;郑军;孙立忠

    目的:观察深低温停循环(DHCA)时经右锁骨下动脉选择性脑灌注(SCP)对兔脑组织超微结构与自由基的影响.方法:健康大耳白兔1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对照组(DHCA组):DHCA 60 min;实验组(SCP组):DHCA 60 min+经右锁骨下动脉顺行性选择性脑灌注.每组均经体外循环降温至鼻咽温18℃,停循环,实验组停循环期间经右锁骨下动脉SCP.DHCA 60 min,复温,停机,取脑组织.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脑组织匀浆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实验组脑组织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电镜结果示对照组脑细胞超微结构明显损伤,总体印象实验组各种神经元细胞器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脑缺血后自由基含量增高是DHCA脑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SCP可维持DHCA时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减轻自由基反应,减少DHCA引起的神经元损伤.

  •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菲;刘楠;董平;候晓彤

    目的:分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深低温停循环(DHCA)手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885例经DHCA下手术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7例(10.96%)术后行CRRT治疗.CRRT治疗患者根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非死亡组(58例)及死亡组(39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相关病史、心功能、DHCA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及CRRT前后SCr、乳酸、pH等数值,对术后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97例患者中住院死亡39例(40.21%),其中死于心力衰竭10例,多器官衰竭20例,多发性脑梗死4例,感染中毒性休克5例.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P=0.011)、术前左心室舒末径(P=0.044)、术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P =0.035)、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P=0.012)、术后应用ECMO(P=0.037)、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P=0.025)、术后感染(P=0.012)、术后肢体缺血(P =0.047)、术后肝功能不全(P =0.045)、CRRT后血肌酐值(P=0.029)、CRRT前平均动脉压(P=0.016)、CRRT后平均动脉压(P =0.046)、CRRT后血乳酸值(P=0.014)及CRRT距离手术结束时间(P =0.032)是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后行CRRT治疗住院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术后低心排(P =0.028)、术后感染(P =0.037)、CRRT后血乳酸值(P =0.044)是其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后行CRRT治疗住院病死率较高,由多因素导致,应重视围术期脏器保护.

  • 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对复杂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

    作者:林培容;侯宇希;赵嘉美;樊珍;赵丽云;马骏

    目的:探讨自体血小板分离(aPRP)回输,对复杂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型主动脉夹层行“象鼻术”及全弓置换术患者41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1)和血小板分离组(n=30),于麻醉诱导前(T1)、血小板分离后(T2)、离开手术室前(T3)及术后24h(T4)记录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 (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指标及Hb和血小板数等指标.同时记录患者CPB运转时间,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中血浆输注量,术中出血量,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人口组成、男女比例及术前心功能,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T1 ~ T4时,Hb与Plt呈逐渐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T2点,实验组Pl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4),其余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时间点两组间H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离室前(T3)及术后24h(T4)血浆IL-6、8及TNF-α浓度等指标较麻醉诱导前(T1)呈逐渐下降趋势,离室前至术后24h,实验组血浆IL-8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IL-10血浆浓度变化不显著.实验组术中平均出血量、24h胸腔引流量、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自体血小板分离(aPRP)能减少输血量,并可以降低术后炎性介质水平,减轻炎性反应,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治疗

    作者:尚蔚;刘楠;孙立忠;贾世杰

    目的: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行主动脉替换手术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ARD)发生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02例,在DHCA(鼻温降至22℃)下行主动脉弓替换.ARD定义为术后72 h内发生的低氧血症(PaO2/FiO2< 150),除外术后心源性肺水肿、肺部感染、血/气胸等因素引起的低氧血症.27例患者术后发生ARD,发生率13.4% (27/202).所有患者分为两组:ARD组和非ARD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ARD诊断后立即采取①肺保护性通气;②膨肺;③提高心排量等综合治疗.结果:ARD组体质量指数和DHCA时间明显高于非ARD组(P<0.05).27例ARD患者经治疗后,26例成功拔除气管插管,仅1例因机械通气时间>7d行气管切开,术后20 d拔除气切套管出院.ARD平均持续时间3.2d,住ICU时间(4.5±2.1)d,ARD组无医院死亡.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早期ARD发生率为13.4%,肺保护性通气结合综合治疗策略对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ARD有很好的疗效.

  • 深低温停循环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重度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军;王古岩;杨艳;周荟;杨丽静;石晟;王萌;张丛雅;王越夫

    目的 回顾性分析深低温停循环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重度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的围术期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分析我院北楼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全部深低温停循环下行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术后48小时内SIRS评分,将患者分为非重度组(N组,SIRS评分≤ 3分)和重度组(S组,SIRS评分为4分),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临床指标,计算患者术后重度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发生率,并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找出该类手术病人术后重度SIRS的围术期危险因素.结果 共入选118例患者,男性92例(77.9%),术后有50例(42.4%)发生重度SIRS.与非重度SIRS组相比,重度SIRS组术后ICU停留时间(4.54±3.27d vs2.84士2.46d,P=0.002)及住院时间(11.92±4.68d vs9.93±3.23d,P=0.007)明显延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高血压(OR=2.901,95% CI=1.121-7.507,P=0.028)及手术时间(OR=1.006,95%CI=1.001-1.021,P=0.033)是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发生重度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深低温停循环下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重度SIRS的发生率较高(42.4%),并延长患者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前患有高血压及手术时间是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重度SI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重度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对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早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作者:李军;周荟;李红艳;杨丽静;石晟;张丛雅;王越夫;王古岩

    目的 回顾性分析深低温停循环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重度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对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早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通过分析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全部深低温停循环下行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术后48小时内SIRS评分,将患者分为非重度组(N组,SIRS评分≤3分)和重度组(S组,SIRS评分为4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重度SIRS对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早期各项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共人选269例患者,男性196例(72.8%),术后有104例(38.6%)发生重度SIRS.与非重度SIRS组相比,重度SIRS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82.6±22.1h vs 37.4±15.0 h,P=0.011)、ICU停留时间(7.2±6.1d 3.8±2.2d,P<0.001)及住院时间(14.7±l0.9d vsl2.1±6.5d,P=0.006)明显延长;且两组在院内死亡率(1.1% vs 4.9%,P<0.05),血液透析发生率(7.8% vs 20.1%,P<0.01),肺部感染发生率(19.8% vs 40.9%,P<0.01),二次插管(2.8% vs 9.8%,P<0.01),气管切开(0.6% vs 6.7%,P<0.01),消化道出血(2.0% vs 6.1%,P<0.05)方面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而两组患者脑卒中(1.4% vs 3.7%,P=0.18)、截瘫(2.5% vs 5.5%,P=0.084)、谵妄(2.8% vs 5.5%,P=0.127)、二次开胸止血(3.1% vs 4.9%,P=0.307)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重度SIRS在深低温停循环下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的发生率较高(38.6%),并延长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增加住院期间死亡、肺部感染、血滤、二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 不同温度停循环的脑损伤评估及机制研究

    作者:孙燕华;郭莎莎;韩晓菲;杜英杰;刘刚;刘晋萍;吉冰洋

    目的 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应用于主动脉弓和复杂先心病手术,停循环为手术提供无血视野,降温到一定程度以保护脏器.DHCA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较高,而不同程度的低温停循环对脑造成的影响与机制目前还未完全明确.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深低温停循环组(15-20℃)、中低温停循环组(20-25℃)、浅低温停循环组(25-30℃)和假手术组,术后收集血样、脑组织,并分离海马组织.HE染色后评估神经元损伤情况.免疫组化观察各组HIF-lα的表达与分布.Elisa法测定血浆S100β浓度.Western blot检测各组海马组织凋亡相关蛋白Casepase3、Bax和Bcl-2表达量.结果 HE染色观察3组低温停循环组海马CA1区均有损伤表现,但组间无明显差异.HIF-1α阳性表达率、Casepase3、Bax和Bcl-2表达量,以及血浆S100β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不同程度的低温后停循环带来大鼠脑组织损伤,但严重程度并不和温度呈线性关系,这表明低温对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有着较为复杂的机制.

  • 深低温停循环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杜英杰;王古岩;周荟

    深低温停循环下行主动脉手术后所发生的急性肾损伤可增加心脏手术术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由于各项研究所采用的诊断标准不一,应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的心脏手术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为11%~55%不等,且有1.2%~11%的患者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既往临床研究表明,深低温停循环下心血管手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与多种围术期危险因素相关,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来降低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而目前,由于模型建立困难等原因,深低温停循环所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基础研究极度匮乏,且损伤机制尚未明确,需完善模型后深入分子层面继续研究.

354 条记录 1/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