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상해교통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影响因子: 0.82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8115
  • 国内刊号: 31-2045/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338
  • 曾用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杂志;上医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5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陈国强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缺血性卒中患者ApoA5-1131T/C基因多态性研究

    作者:陈伟;周明珠;陆丽霞;刘振国;倪培华;应雅韵

    目的 分析缺血性卒中患者ApoA5-1131T/C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基因型分布频率及其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的相关性,探讨ApoA5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方法 选择缺血性卒中患者14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129例;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1131T/C位点多态性,并检测血脂水平.结果 缺血性卒中组-1131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8);缺血性卒中组和对照组稀有等位基因-1131C携带者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非携带者(t=3.410,P=0.001和t=5.741,P=0.000).校正年龄、性别、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携带-1131C等位基因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4,95% CI:1.383~5.255).结论 对于心源性脑栓塞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1131C等位基因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及缺血性卒中易感性有关.

  • 阿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效应观察

    作者:刘双庆;毛燕飞;杨涛;侯炯

    目的 比较阿芬太尼、瑞芬太尼预处理对丙泊酚注射痛的影响.方法 将175例需在全麻下进行妇科手术的成年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四组:阿芬太尼(1 mg/2 mL)组(AL组,n=43)、瑞芬太尼(0.01 mg/2 mL)1组(REM1组,n=43)、瑞芬太尼(0.02 mg/2 mL)2组(REM2组,n=45)及生理盐水(2 mL)对照组(n=44),30 s后注射丙泊酚.根据患者的主观感觉进行疼痛模拟评分(VAS),并记录注药期间出现的所有不良反应.结果 REM2组和对照组各1例患者因静脉置管困难而排除.AL组、REM1组、REM2组三组患者出现的注射痛严重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AL组在缓解丙泊酚注射痛上比REM1组和REM2组更有效(P<0.05),而REM2组在缓解丙泊酚注射痛上比REM1组有效(P<0.05).用药组的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L 组中有1例患者在注药后出现了恶心;REM2组中有1例患者在注药完成后出现恶心,1例患者在注药过程中出现会阴搔痒.结论 阿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能有效缓解疼痛的发生.瑞芬太尼在预防丙泊酚注射痛时是有效的,且剂量应≥0.02 mg.

  • 43例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刚;金冶宁

    目的 观察研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术联合术后根治性放疗的疗效、副反应和美容效果.方法 对43例早期乳腺癌患者(Ⅰ期30例,Ⅱ期13例)行肿瘤扩大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术或象限切除术加腋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全乳切线照射50 Gy,瘤床追加电子线10 Gy;患侧锁骨上野X线30 Gy加电子线22 Gy.结果 随访14~50个月均无复发病例.放疗急性副反应包括乳房不适10例(Ⅰ级23.26%),皮肤红斑、色素沉着19例(Ⅰ级44.19%),湿性脱皮5例(Ⅱ级11.63%),放射性食管炎4例(Ⅰ级9.30%);放疗结束1个月后发生放射性肺炎1例.无皮肤的纤维化和坏死、毛细血管扩张、乳房和上肢水肿等并发症发生.近期美容效果达到满意和一般者占所有患者的93.02%.结论 保乳术联合术后根治性放疗近期生存率和近期美容效果满意,副反应轻,并发症发生率低,对符合条件的Ⅰ、Ⅱ期患者可推广此治疗方法.

  • 角膜温度与蒸发过强型干眼的关系

    作者:沈慧妍;张琳

    目的 探究影响角膜温度(TOC)的因素,分析TOC与蒸发过强型干眼的关系.方法 对泪液分泌量正常的257例(405只眼)行干眼检查,按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再随机分入4个不同的环境条件组.测量瞬目后即刻的TOC、前额中部体表温度(TBS)和中央角膜厚度(CCT).分析TOC的影响因素以及阳性组和阴性组的TOC差异.结果 TOC与TBS、环境温度(T)和相对湿度(RH)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9、0.75和0.60,P<0.05),与CCT呈负相关(r=-0.62,P<0.05).TBS、T、CCT和RH都是TOC的影响因素(F=537.46,P<0.01).各种环境条件下阳性组与阴性组TO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BS、T、CCT和RH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TOC产生影响.蒸发过强型干眼者TOC高于非干眼者.

  • 手术绝经对围绝经期妇女精神神经症状的影响

    作者:陶敏芳;滕银成;朱洁萍

    目的 探讨手术绝经对围绝经期妇女精神神经症状的影响.方法 对68例因妇科良性疾病行双侧卵巢切除的围绝经期妇女,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法对术前、术后的围绝经期综合征进行评分,包括对精神神经症状进行评分.并让患者对手术再次选择,分成暂缓手术组(n=38)和立即手术组(n=30),再次对两组精神神经症状进行评分.结果 术前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67.65%(22/68),其中中、重度症状发生率为30.88%;术后发生率为97.06%(66/68),其中中、重度发生率为70.59%,术后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前(P<0.01).术后精神神经症状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失眠:(1.68±1.39)分 vs(1.55±1.60)分;情绪波动:(2.51±1.82)分vs(1.68±1.77)分;抑郁:(0.98±1.46)分vs(0.60±0.38)分](P<0.01).选择立即手术的患者仅术后情绪波动的评分明显高于术前评分(P=0.005);而选择暂缓手术的患者术后情绪波动和抑郁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评分(P=0.051,P=0.010).结论 围绝经期妇女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升高,症状严重程度加重,精神神经症状评分升高,其中抑郁症状可能影响患者再次选择手术的因素.

  • 精索静脉曲张术前血清促卵泡生成素水平与术后精液参数改善的关系

    作者:陈斌;范宇平;王鸿祥;胡凯;卢永宁;王毓斌;韩银发;王益鑫;黄翼然

    目的 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C)术前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与术后精液参数改善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左侧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VC的82例不育患者,根据术前FSH水平分为FSH正常组(0.8 U/mL≤FSH≤5.1 U/mL,n=32)和FSH升高组(FSH>5.1 U/mL,n=50),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精液参数(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和精子活力)的变化.结果 FSH正常组术后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和精子活力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00 2、0.010 7和0.017 2);FSH升高组仅术后精子密度较术前显著提高(P=0.047 3).FSH正常组术后精子密度提高程度与FSH升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67±7.835)×106/mL vs (2.271±7.890)×106/mL,P=0.053 1];FSH正常组术后精子活动率和精子活力提高程度显著大于FSH升高组[(6.228±12.969)% vs (-0.797±10.616)%,P=0.009 0;(4.754±10.684)% vs (0.168±9.720)%,P=0.048 3].结论 VC术前FSH水平对术后精液参数的改善有一定预测价值.血清FSH水平未升高的VC患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 近期脑梗死患者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疗效

    作者:单江桂;薛松;徐根兴;连锋;刘沙;胡振雷;朱洪生

    目的 探讨近期脑梗死患者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近期脑梗死患者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病历资料.其中14例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例为左心房黏液瘤患者;近一次脑梗死距手术的间隔时间为6~57 d.结果 术后无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2例出现肺部感染,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随访4个月~4年,1例于术后2个月死亡.结论 掌握手术时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近期脑梗死患者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 男性未服药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吸烟和非吸烟患者的感觉门控差异

    作者:王继军;陈兴时;李春波;张明岛;肖泽萍

    目的 探讨吸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门控的慢性作用.方法 收集未服药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56例(精神分裂症组,其中吸烟患者18例,非吸烟患者38例)和正常男性受试者41例(对照组,其中吸烟者16例,非吸烟者25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应用听觉P50抑制评估感觉门控,听觉P50抑制采用条件刺激(S1)-测试刺激(S2)模式诱发.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组S2波幅升高,S2波幅与S1波幅的比值(S2/S1波幅比值)升高(P<0.001).对照组内,吸烟者Cz部位的S1波幅较非吸烟者有升高倾向(P>0.05),S2潜伏期缩短(P<0.05);但Fz部位的听觉P50抑制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组内,吸烟患者的S1波幅较非吸烟患者升高,S2潜伏期缩短,S2/ S1波幅比值降低(均P<0.05).结论 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感觉门控功能缺陷明显;但与非吸烟患者相比,吸烟患者的感觉门控功能相对保持,提示长期吸烟可能部分改善患者的感觉门控功能.

  • 慢性肝病患者单剂量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姚晓东;沈金芳;茅益民;曾民德

    目的 研究10例慢性肝病患者单剂量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后的药代动力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所有受试者单剂量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0 mg (5%葡萄糖力注射液稀释到250 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浆药物浓度.数据用3p97软件拟合处理,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用SPSS软件比较慢性肝病患者与文献中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异甘草酸镁在慢性肝损伤患者体内的血浆药代动力学特征表现为一级消除的二房室模型,单次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100 mg 后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为(26.67±4.55)mg/L、t1/2α为(1.51±0.37)h、t1/2β为(27.60±7.82)h、Vd为(3.58±0.54)L、CLs为(0.19±0.04)L/h、AUC0-t为(460.8±77.9)mg·L-1·h-1,经t检验,与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在轻度慢性肝病患者体内消除半衰期约为27 h,有利于临床每天一次的给药方案.

  • 新斯的明拮抗维库溴铵的肌松残余作用

    作者:周加倩;陈锡明;王英伟

    目的 观察新斯的明拮抗维库溴铵的肌松残余作用的剂量反应和安全性.方法 全麻下50例患者以咪唑安定、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诱导,七氟醚-N2O、丙泊酚维持麻醉.维库溴铵首剂0.1 mg/kg,术中必要时追加0.05 mg/kg.采用加速度肌松监测仪监测4个成串刺激的比值(TOFR).术后TOFR恢复至0.55时,患者随机分为N10、N20、N30、N50 和对照组(n=10),N10、N20、N30和N50组分别给予新斯的明10、20、30 、50 μg/kg和阿托品5、10、15、25 μg/kg,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监测TOFR恢复至0.7、0.9、1.0的时间、心率和血压的变化,观察术后6 h内和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状况.结果 新斯的明明显加快TOFR的恢复(P<0.01),其中N30组和N50组较N10组和N20组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或P<0.01).N30组和N50组给药后1 min时心率明显增快(P<0.05),各组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6 h及24 h各组恶心呕吐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TOFR值已恢复至0.55时,仍应进行肌松作用的拮抗,不同剂量的新斯的明都能有效地拮抗麻醉恢复期维库溴铵的肌松残余作用,推荐使用小剂量(10~20 μg/kg)的新斯的明进行拮抗.

  • OCT对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评价

    作者:钱锦;许薇琦;王卫峻;孙晓东;吴颖;许迅;张皙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CNV患者23例(24眼),其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19例(20眼),病理性近视(PM)4例(4眼).所有患者每月玻璃体内注射Bevacizumab 2.5 mg/次,连续治疗3次;治疗前后检查视力,应用OCT观察黄斑区视网膜形态,并对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进行测量.随访期 1~7个月.结果 24眼接受75次治疗(平均3.1次),无1眼发生不良反应.治疗后17眼(70.8%)早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ETDRS)视力提高8个字符以上,7眼(29.2%)视力稳定.OCT检查显示,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治疗前为(355.83±113.21)μm,治疗后为(258.46±74.5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所有患眼黄斑区视网膜水肿均明显减轻,黄斑囊样水肿(4眼)、视网膜下积液(7眼)和色素上皮脱离(3眼)都有改善甚至消失.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 Bevacizumab治疗AMD和PM引起的CNV近期疗效良好;OCT具有准确、客观、方便、可重复性和定量的特点,为临床随访和评估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治疗效果提供了客观的指标.

  • 知母活性成分ZMR对慢性MPTP损伤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

    作者:熊中奎;许刚;夏宗勤;胡雅儿

    目的 研究知母活性成分ZMR对慢性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损伤小鼠模型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ZMR低剂量组和ZMR高剂量组.模型组、ZMR低剂量组和ZMR高剂量组小鼠经皮下注射MPTP及腹腔注射丙磺舒建立慢性MPTP损伤小鼠模型;建模开始1周后,ZMR低剂量组给予ZMR 10 mg·kg-1·d-1, ZMR高剂量组给予ZMR 26 mg·kg-1·d-1,连续灌胃给药60 d.各组小鼠分别进行Rotarod行为学测试,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观察,ELISA法测定纹状体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ZMR低剂量和高剂组的Rotarod行为学得分分别提高20.6%和23.8% (P<0.05);黑质TH阳性细胞分别增加104.1%和228.8%(P<0.05);纹状体GDNF蛋白水平分别提高99.0%和125.5% (P<0.01),纹状体BDNF蛋白水平分别提高76.8%和80.2%(P<0.01).结论 ZMR提高慢性MPTP损伤小鼠模型纹状体GDNF和BDNF蛋白水平,增加黑质TH阳性细胞数量,改善小鼠运动能力.提示ZMR对慢性MPTP损伤小鼠模型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 红茶提取物在炎性气道黏液高分泌中的作用

    作者:邬海桥;丁阳平;周向东

    目的 观察茶黄素(TF)各单体在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HNE)诱导气道黏液高分泌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HNE刺激人肺腺癌细胞A549,导致黏液高分泌,以TF各单体(TF1、TF2、TF3)进行干预.采用MTT法测定各单体对A549细胞的活性影响,确定作用剂量后将A549细胞分为4组进行实验,分别为①对照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②HNE刺激组:HNE(50 nmol/L)刺激24 h;③TF单体干预组:分别用TF1、TF2、TF3(浓度分别为50、100、200 μg/mL)作用24 h后,再予HNE刺激24 h;④AG1478干预组:先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断剂AG1478(5 μmol/L)处理30 min后,再予HNE刺激24 h.测定不同剂量TF1、TF2、TF3作用后黏蛋白(MUC)的变化及TF3(200 μg/mL)作用时间不同(12、24、36 h)后MUC的变化.RT-PCR检测MUC5AC mRNA的变化;ELISA 测定MUC5AC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HNE刺激组的MUC5AC mRNA表达和MUC5AC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给予TF1、TF2、TF3预处理后,与HNE刺激组相比,两指标均明显下调(均P<0.01),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其中以TF3作用明显.TF3的作用时间也与MUC5AC的下调呈正相关;而AG1478干预组对黏液的下调作用较TF各组更强(P<0.01). 结论TF各单体虽不能完全抑制炎性黏液的分泌,但可明显降低炎性气道的黏液高分泌状态,以TF3作用强.

  • HCV基因转染的肝癌细胞体内外生长的实验研究

    作者:曹文俊;吴华成;徐锋;叶挺军;许海敏;樊绮诗

    目的 研究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CV)感染对宿主肝细胞体外生长速度和体内肝癌生长特性的意义. 方法体外培养HCV基因转染的肝癌细胞(HepG2-HCV)和对照细胞(HepG2-vector),以MTT比色法测定两种细胞的生长速度.19只裸鼠分为三组:MEM培养液组(n=6)、HepG2-HCV组(n=7)和HepG2-vector组(n=6),分别于皮下注射无血清MEM培养液、HepG2-HCV、HepG2-vector细胞各0.2 mL,细胞密度为5×107/mL,观察皮下肿瘤的形成情况,并对小鼠肿瘤和肝、脾、肾、肺、心等脏器作病理学分析.结果 HepG2-HCV的生长速度较对照细胞明显加快,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其生长优势更显著.体内成瘤实验结果显示,HepG2-HCV和HepG2-vector两种细胞使实验鼠形成皮下肿瘤的比例分别为71.43%和83.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分析表明,HepG2-HCV组形成的5例实验肿瘤生长良好,片状坏死的发生率为0;HepG2-vector组5例肿瘤组织中均存在片状坏死,发生率为1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脾、肾、肺、心等脏器的病理学分析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HCV促进肝癌细胞加速生长,并使组织中肿瘤细胞处于良好生长状态.

  • 匹罗卡品癫痫模型恐惧记忆减退的电生理学变化

    作者:张玥;蔡国恩;杨茜;李胜天;陆钦池

    目的 探讨匹罗卡品诱导的癫痫小鼠模型恐惧记忆减退的机制以及电生理学的变化.方法 建立腹腔注射微量匹罗卡品 (PILO) 诱发的颞叶癫痫小鼠模型,对致痫后24 h、2周和6周的小鼠海马切片CA1区域的神经元分别进行α-氨基-3-羧基-5-甲基异戊唑-4-丙酸(AMPA)受体介导的基础突触传递效率及长时程增强(LTP)形成的检测;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ILO诱发的癫痫早期(24 h)海马CA1神经元上AMPA受体介导的基础突触传递效率明显增高,LTP呈现增强的趋势(P>0.05);后期(6周)AMPA受体介导的基础突触传递效率与对照组已无明显差别,但LTP的形成被抑制(P<0.05).结论 LTP的抑制是场景恐惧记忆减退的发生机制.

  • FGF2对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作者:牛轶雯;谢挺;葛奎;戎柳;陆树良

    目的 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在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外源性FGF2应用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烫伤组(对照组)、糖尿病烫伤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烫伤FGF2干预组(FGF2组)(n=6).糖尿病组和FGF2组大鼠先经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模型后再制备深Ⅱ度烫伤模型,FGF2组大鼠建模后给予创面局部皮内注射FGF2.烫伤后3、7、14 d记录创面未愈合面积并计算创面愈合率;组织学检查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创面细胞周期分布;免疫荧光双标记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创面组织FGF2表达.结果 烫伤后14 d,FGF2组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糖尿病组,为(53.14±11.44)% vs(25.40±3.00)%(P<0.01),FGF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糖尿病组比较,FGF2组创面坏死胶原和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创面组织释放FGF2减少,为(74.500±13.115) ng/Ml vs (100.078±17.863)ng/Ml(P<0.05).糖尿病组创面组织中FGF2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共表达.结论 糖尿病创面难愈与局部FGF2的数量和功能缺陷有关.创面局部应用外源性生长因子FGF2,可满足糖尿病创面修复细胞对功能性生长因子的需求,促进创面愈合.

  • 银杏叶总黄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和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唐嘉航;叶希韵;刘江;李萍;张倩;胡静婕

    目的 探讨银杏叶总黄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及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银杏叶总黄酮组和罗格列酮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银杏叶总黄酮组和罗格列酮组大鼠以高糖、高脂饮食诱导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分组处理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脂水平和胰岛素抵抗、肝功能及肝脏抗氧化指标;肝脏组织脂肪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 银杏叶总黄酮组大鼠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肝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血清转氨酶活力等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组织学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总黄酮组和罗格列酮组大鼠肝细胞内脂滴少且小.结论 对于胰岛素抵抗大鼠,银杏叶总黄酮能有效调节血糖和血脂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并改善肝功能,同时提高抗氧化能力.

  • 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治疗骨缺损的研究

    作者:焦鲲;罗树林;尹峰

    目的 探讨以胶原海绵为支架,用含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的鼠肌母细胞修复小鼠胫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制备鼠BMP-2腺病毒质粒并经PCR鉴定;将体外培养肌源性干细胞的贴壁细胞传代,取第3代细胞,在鼠肌母细胞中表达重组Ad-BMP-2质粒并孵育.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BMP-2阳性细胞的数量,碱性磷酸酶(ALP)法测定各组细胞ALP活性.建立胫骨近端骨缺损小鼠模型(n=80),分为4组:Ad-BMP-2转染组、Ad-LacZ转染组、空白组和Ad-BMP-2植入组.术后第3周观察各组小鼠植入区组织学变化和模型处放射学改变.结果 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显示,Ad-BMP-2转染组中BMP-2阳性细胞多见,而Ad-LacZ转染组和空白组中未见阳性细胞,仅见微弱的背景染色.Ad-BMP-2转染组中ALP活性含量较高,而Ad-LacZ转染组和空白组ALP活性含量极低.Ad-BMP-2转染组模型处有明显的骨缺损修复、愈合成像,Ad-BMP-2植入组次之,Ad-LacZ转染组和空白组表现不明显.结论 构建的Ad-BMP-2质粒能高效转染小鼠肌母细胞,且转染后的细胞能在机体持续分泌有效量的BMP-2.腺病毒介导的转染BMP-2的鼠肌母细胞具有明确的骨缺损修复能力,为临床促进骨折愈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材料.

  • 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组织GFAP、IL-1β、TNF-α和Aβ表达

    作者:蔡志友;晏勇;张骏;黄良国;吴芳;李洁颖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变化及其海马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IL-1β、TNF-α和β-淀粉样蛋白(Aβ)的表达,探讨糖代谢异常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脉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根据建模后时间分为模型4、6、8周组.穿梭箱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认知行为学改变;ELISA法、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GFAP、IL-1β、TNF-α和Aβ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各模型组大鼠遭受电击次数显著增加,而主动逃避次数显著减少;学习和记忆潜伏期显著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GFAP、IL-1β、TNF-α、Aβ表达明显增加,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述检测指标在各模型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Aβ表达与记忆潜伏期呈显著正相关;GFAP、IL-1β、TNF-α表达与Aβ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受损,其程度与Aβ表达呈正相关;糖尿病大鼠海马组织GFAP、IL-1β、TNF-α表达与Aβ表达均显著增高,且呈正相关.糖代谢异常可能通过激活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炎症因子使Aβ表达增加而参与AD的发病.

  • 剔除自体活化CD4 T淋巴细胞改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祖细胞体外培养集落形成

    作者:张征;李晓;张倩乔;贺琪;陶英;廖琼;张言

    目的 探讨自体活化CD4 T(CD4+/CCR5+T)淋巴细胞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祖细胞体外培养细胞集落形成情况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磁珠体外剔除16例低危MDS患者和5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中CD4+/CCR5+T淋巴细胞,剔除CD4+/CCR5+T及加回CD4+/CCR5+T(4倍)的BMNC分别接种于甲基纤维素培养基中培养,比较培养后细胞集落生长情况,以及培养前后髓系细胞抗原和克隆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 ①MDS组剔除CD4+/CCR5+T较加回CD4+/CCR5+T(4倍)的BMNC培养后,细胞集落显著增加(P<0.05),加回CD4+/CCR5+T(4倍)的BMNC培养后无细胞集落形成.而正常对照组剔除CD4+/CCR5+T和加回CD4+/CCR5+T(4倍)的BMNC培养后,细胞集落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MDS组剔除CD4+/CCR5+T的BMNC培养后,红系集落计数与Th1(CD4+/IFN-γ+)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55,P<0.05).③细胞培养前后,MDS组CD34阳性细胞比例无明显下降[(1.8±2.4)% vs (1.4±1.6)%](P>0.05),CD33和CD13阳性细胞比例均有显著下降[(20.3±5.8)% vs (12.1±3.7)%和(21.1±6.4)% vs (17.1±5.4)%](P<0.05);而正常对照组CD34、CD33及CD13阳性细胞比例在培养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④FISH分析5例核型异常MDS患者培养前后克隆细胞比例变化,+8及20q-克隆细胞比例增加,而-7克隆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结论 选择性剔除骨髓CD4+/CCR5+T淋巴细胞,可以增加某些类型MDS骨髓祖细胞体外培养细胞集落形成,并改善MDS骨髓早期髓系细胞堆积现象,促进分化.增加的集落细胞以异常克隆细胞或残存正常细胞为主尚不能定论.

  • CT三维重建在髋臼截骨术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翔;陈晓东

    目的 为髋臼周围截骨术中截骨线的确定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取18例成年人骨盆的CT图像标本,利用Mimics软件进行CT图像的三维重建,并在三维CT图像标本上模拟髋臼周围截骨术,成功完成后测量髂骨截骨线、坐骨截骨线、髂骨后柱截骨线的长度以及各截骨线起始点与骨盆解剖标志的相互关系.结果 髂骨截骨线长度为(50.96±7.09)mm,坐骨截骨线长度为(36.46±5.92)mm,髂骨后柱截骨线长度为(55.28±6.42)mm.髂骨截骨线与髂骨后柱截骨线夹角为120.21°±5.96°,坐骨截骨线与髂骨后柱截骨线的夹角为115.49°±6.46°,髂骨后柱截骨线与四边板的夹角为60.31°±4.96°.安全成功的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包含了截骨线与解剖标志的对应关系.髂骨截骨线的止点距髂耻线的垂直距离为(11.98±5.26)mm,坐骨截骨线距髂耻线的垂直距离为(45.08±8.59)mm,髂骨后柱截骨线至坐骨大切迹的垂直距离为(18.52±6.49)mm.结论 三维模拟截骨测量可很好地显示截骨线的长度和角度以及截骨线与骨盆相应解剖标志之间的关系,为髋臼周围截骨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解剖测量学依据.

  • 中国部分汉族人群GH1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正常人群身高的关系

    作者:黄晓萍;肖园;董治亚;王德芬;王伟

    目的 研究中国部分汉族人群GH1基因启动子近侧区域内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人体身高调控的关系.方法 采用直接测序法进行SNP检测,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可能与身高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位点.分别构建所发现的GH1基因启动子区的-308T和-57G突变位点的pGL4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转染入GC细胞后进行双荧光素酶检测分析.结果 中国部分汉族人群GH1基因启动子近侧区域中存在12个SNP,有6个位点多态性的发生频率与白种人存在明显差异(P<0.01). 荧光素酶检测结果示野生型荧光表达量高于-57和-308位点突变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H1基因启动子邻近区域在中国部分汉族人群中表现出高度多态性,并存在一定的人种差异,其中有两处SNP可能影响到人群的身材高矮.

  • 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和内皮细胞分化

    作者:郭尚春;陈欣;袁霆;张长青;王金武

    目的 探索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向成骨细胞和内皮细胞分化形成成骨细胞及内皮细胞共存体系的潜能和条件.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hMSCs,采用含30 mg/L内皮细胞生长添加剂的内皮细胞诱导液诱导1周,然后更换为含1×10-8 mol/L地塞米松、10 mmol/L β-甘油磷酸钠、30 μg/mL维生素C的成骨细胞诱导液继续诱导7~14 d.诱导前以只加10% FBS的HDMEM培养基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向成骨细胞诱导14 d后,采用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形成.结果 经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前分离培养的hMSCs表达CD90、CD105和CD44,不表达内皮细胞表面标志CD34和CD133,也不表达HLA-DR.诱导14 d后,hMSCs表面标志CD90和CD105的表达下降(P<0.05),成骨细胞表面标志CD44和HLA-DR及内皮细胞表面标志CD34和CD133增加(P<0.05).诱导过程中原先长梭形的细胞缩短,细胞出现分层.hMSCs向成骨细胞诱导14 d后,茜素红染色显示有钙结节形成.结论 hMSCs先后经内皮细胞诱导液和成骨细胞诱导液诱导,可在体外向内皮细胞和成骨细胞定向分化,形成内皮细胞和成骨细胞共存体系.

  • 磷酸二酯酶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海燕;高平进

    磷酸二酯酶(PDE)是一类调节Camp/Cgmp活性的超家族酶系.不同的PDE亚型在心血管系统的组织分布和细胞定位不同,所司的功能也不同.该文介绍了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PDE1、PDE3、PDE4和PDE5亚型的分子结构、功能、生物学活性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肺动脉高压、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探讨了选择性PDE抑制剂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前景.

  • 基因分型在假丝酵母菌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项明洁;刘锦燕;张华;陈华;倪语星

    近年来临床上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尤其是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分型技术因便捷、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强被广泛应用,成为假丝酵母菌有效的流行病学研究工具.目前基因分型方法主要包括多位点酶电泳、DNA指纹图谱技术(如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脉冲电场凝胶电泳以及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微卫星标记技术和多位点序列分析等新兴技术.文章就目前主要基因分型方法及其在假丝酵母菌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抑癌基因FHIT的研究

    作者:夏养华;沈建康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是一个位于染色体3p14.2 区域的抑癌基因,通过激活半胱天冬酶、抑制PI3K-Akt-survivin信号通路和IκB-α磷酸化以及与微管结合等途径发挥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FHIT的失活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文章就FHIT基因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失活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及基因治疗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 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巢濛磊;王卫庆

    新型抗糖尿病药物是针对糖尿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进行干预的药物.如胰高糖素样肽1(GLP-1)刺激胰岛素分泌,激活与胰岛β细胞增殖有关的信号转导通路;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激动剂促进葡萄糖转运子4易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γ (PPARα /γ)双重激动剂增加脂肪酸β氧化,激活葡萄糖转运体2(GLUT2)和葡萄糖激酶基因表达;内源性大麻素(endocannabinoid) 受体拮抗剂引起脂联素水平升高;胰岛淀粉样多肽(amylin)与胰岛素协同发挥作用等.新型抗糖尿病药物通过不同于传统药物的作用机制,针对某些特殊的靶点进行干预,为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 POEMS综合征致膈肌麻痹一例报道

    作者:过依;万欢英

    膈肌是人体重要的呼吸肌,一侧膈肌麻痹,通气量可减少30%,双侧膈肌麻痹者多有明显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它可以是全身疾病的肺内表现,例如POEMS综合征.以下病例资料来源于法国里昂Croix Rousse 医院呼吸内科.

  • 肛周Paget病伴肝转移一例报道

    作者:崔龙;陈卫;徐佶;杨一朋;陈大伟

    Paget病又称湿疹样癌,是一种少见的皮肤恶性肿瘤.1874年Paget首先描述了乳房Paget病,主要发生在乳腺.而乳腺外的Paget病更为罕见.肛周Paget病(perianal Pagets disease,PPD)又名湿疹样癌,是一种较罕见的上皮内腺癌,属乳腺外的Paget病.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PPD伴肝转移病例.

    关键词: Paget病 转移 乳腺外
  • 重症监护病房血流感染临床分析

    作者:谢伟;葛晓利;王树云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 收集重症监护病房确诊为血流感染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75例血流感染患者共获得病原菌80株.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感染分别占52.50%、25.00%和22.50%.葡萄球菌属为主要致病菌.慢性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静脉留置导管和滥用抗菌药物等是血流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血培养监测、严格无菌操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和治疗血流感染的有效措施.

  • 咀嚼绿茶多酚胶姆糖对龈沟液分泌量的影响

    作者:陶丹英;束陈斌;冯希平

    目的 探讨咀嚼绿茶多酚胶姆糖对龈沟液分泌量的影响.方法 30名8~9岁的受试者随机分成3组(n=10),选择不同措施进行干预(咀嚼含绿茶多酚胶姆糖、咀嚼不含绿茶多酚胶姆糖、不咀嚼任何胶姆糖,均持续5 d),经9 d洗脱期后各组干预措施交换.应用Periotron 8000龈沟液测量仪测定龈沟液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组龈沟液量分别为57.55±23.39、70.05±24.76和90.57±29.92.统计学分析表明,咀嚼绿茶多酚胶姆糖组龈沟液量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咀嚼绿茶多酚胶姆糖能明显减少龈沟液的渗出,提示其具有缓解牙龈炎症的作用.

  • 酵母双杂交报告基因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作者:郜尽;王海侠;李京敬;俞雁

    目的 建立标准的酵母双杂交系统报告基因表达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o-硝基-β-D-半乳糖苷(ONPG)为底物,以液氮反复冻融破碎酵母细胞壁,通过比较不同测定时间、接种阳性克隆数目、转化方法以及酵母株对β-半乳糖苷酶酶活的影响,确定佳酶活测定条件. 结果相同条件下,单个克隆之间的酶活有差异,相对标准偏差(RSD)>8%;相同条件下,Y187酵母株比AH109酵母株酶活高18~20倍,并且本底水平很低甚至没有;双倍体酵母的酶活介于两个单倍体酵母之间,同预计一致;质粒顺序转化与共转化在AH109 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在Y187中没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测定酵母双杂交报告基因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宜采用Y187酵母株,酶活变化范围大,本底小,受转化方法影响小,测定时选取5个以上阳性克隆混合培养更有利于酶活的准确测定.

  • 胶体铁染色在肾细胞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林鸿翔;刘强;朱建善

    目的 探讨胶体铁染色在肾细胞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2例肾透明细胞癌、27例乳头状癌、30例嫌色细胞癌和9例嗜酸细胞腺瘤组织标本进行Hale胶体铁染色.结果 27例(90%)嫌色细胞癌标本胶体铁染色呈阳性反应.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嗜酸细胞腺瘤胶体铁染色均阴性.结论 胶体铁染色阳性是嫌色细胞癌的重要特征,能应用于肾上皮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尤其有助于嫌色细胞癌与嗜酸细胞腺瘤的鉴别诊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