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상해교통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影响因子: 0.82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8115
  • 国内刊号: 31-2045/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338
  • 曾用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杂志;上医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5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陈国强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硬化参数β结合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作用

    作者:蔡叶华;王涌;王怡;陈莉

    目的·探索硬化参数β联合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价值.方法·共99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纳入研究,经常规颈动脉检查分为IMT增厚组及IMT无增厚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其动脉硬化参数β;对IMT无增厚组病例按年龄分层,分别比较各年龄段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间硬化参数β的差异.结果·①IMT增厚组及无增厚组硬化参数β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00).②IMT无增厚组按年龄分层后,仅≥60岁年龄组患者的硬化参数β高于健康对照组(左侧P=0.047,右侧P=0.007);而30~39岁、40~49岁及50~59岁年龄组硬化参数β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60岁具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但无颈动脉IMT增厚及斑块的人群中,IMT结合硬化参数β可提高其预测能力.

  • 2型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冯日露;金云秋;徐华;宋少莉;刘伟;麻静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胃排空速率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胃排空速率指标半排空时间(T1/2)及食物在胃内2 h滞留率(R120 min)进行检测.结果·与男性患者比较,女性患者T1/2较长(P=0.000),R120 min较高(P=0.000);胃排空正常组与延迟组之间的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血糖水平、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胃肠道症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胃排空速率无影响.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胃排空速率与性别有关,与血糖水平、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胃肠道症状及是否使用阿卡波糖无明显相关.

  • 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卵巢癌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

    作者:张立伟;潘慧颖;姚晓天;王天勤;周小欣;王育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临床病例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27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286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NLR、PLR与临床病理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总体生存期(OS)之间的关系.结果·卵巢癌患者术前NLR、PLR水平均高于良性肿瘤的患者(P=0.000).NLR、PLR的佳截点分别为3.0和151.NLR高水平组(NLR≥3.0)患者的病理类型、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CA125水平及腹水量与NLR低水平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LR高水平组(PLR≥151)患者的病理类型、FIGO分期、有无转移、CA125水平及腹水量与PLR低水平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PLR高水平组的中位OS(33个月和33.5个月)分别低于相应的低水平组(44.5个月和49.5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4和P=0.000).Cox多因素分析显示,PLR≥151是卵巢癌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为1.936,95%CI为1.013~3.698,P=0.045).结论·术前炎症指标NLR、PLR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望用于预估患者病情及指导卵巢癌治疗.

  • 改良侧向转位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治疗单牙重度牙龈退缩的临床效果

    作者:林智恺;束蓉;钱洁蕾;谢玉峰

    目的·观察侧向转位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治疗重度MillerⅡ或MillerⅢ类单牙牙龈退缩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存在5 mm及以上的牙龈退缩缺损且部分伴有牙唇(颊)向移位突出于牙弓之外的患者3例,采用改良的侧向转位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进行手术治疗.在基线和治疗1年后随访时,记录退缩深度(RD)、角化龈宽度(KTH)、探诊深度(PD)和临床附着丧失(CAL),并计算根面覆盖率(RC),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患者对手术结果的满意度.结果·3例患者基线RD平均为(5.3±0.5)mm,随访时RD平均为(0.3±0.5)mm;RC平均达(93.3±9.4)%,其中2例达到完全根面覆盖.退缩位点(受区)和邻近位点(供区)的KTH,基线为(0.3±0.5)mm和(6.0±0.8)mm,随访时为(4.3±0.5)mm和(5.7±1.3)mm;PD和CAL从基线的(1.7±0.5)mm和(7.0±0.8)mm分别降低到随访时的(1.3±0.5)mm和(1.3±1.2)mm.治疗1年后随访时患者满意度为(9.0±0.8)分,根面敏感和美学等患者主观评价有极大提高.结论·对于重度单牙龈退缩患者,尤其是当患牙根面缺乏角化龈且伴有牙突出移位时,采用改良的侧向转位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治疗仍可取得临床良好且患者满意的结果.

  • 雄激素受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作者:费晓春;徐海燕;闫宁宁;徐迎春;张凤春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仁济医院及苏州九龙医院的18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中AR蛋白的表达,分析AR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在线生存分析数据库(Kmplot)观察AR基因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AR蛋白的阳性率为47.5%.AR阳性者具有相对较低的组织学分级[57.6%(G1/G2)vs 25.0%(G3),P<0.05].在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P53阳性者中,AR蛋白的阳性率高于阴性组(P<0.05).分子分型为管腔型者AR蛋白的阳性率高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过表达及三阴性乳腺癌组(51.7%vs 31.6%,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R基因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总生存、无远处转移生存明显高于AR阴性者(P<0.05).结论·乳腺癌中AR阳性患者的预后较好,AR通路抑制剂可能成为治疗AR阳性乳腺癌的选择.

  • 梅毒特异性抗体分离检测装置的性能验证和初步应用

    作者:卢煌莹;梁广舒;顾志冬

    目的·设计获得梅毒特异性抗体分离检测的免疫亲和层析装置,对其检测性能进行验证,并初步应用于临床.方法·通过亲和层析装置中包被梅毒螺旋体抗原的亲和填料,特异性吸附样品中可能存在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包括IgG和IgM型),经洗涤、洗脱、脱盐处理后,由羊抗人IgG、IgM金标层析试纸条检测可能存在的梅毒特异性IgG、IgM型抗体.对20例梅毒总抗体检测阴性标本、230例梅毒抗体阳性的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并对其中的40例标本进行免疫印迹检测法对比测定.结果·优化获得亲和层析装置标准化操作程序.该装置能有效实现梅毒特异性IgG、IgM型抗体的分离检测.20例梅毒总抗体检测阴性标本经该装置检测的结果均为阴性.230例梅毒抗体阳性的临床标本中,2例标本检测结果为TP-IgG、IgM型抗体均阴性,210例标本检测结果为TP-IgG型抗体阳性、TP-IgM型抗体阴性,10例标本检测结果为TP-IgG型抗体阴性、TP-IgM型抗体阳性,8例标本检测结果为TP-IgG、IgM型抗体均阳性.40例标本检测结果与免疫印迹检测法结果进行比对,其中2例标本亲和层析装置检测结果为TP-IgG、IgM型抗体均阴性,免疫印迹检测法结果均为TP-IgG型抗体阳性、TP-IgM型抗体阴性,但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设计获得的该亲和装置应用于临床样本中梅毒特异性IgM、IgG抗体的分离检测切实可行,对后续临床运用有重要价值.

  • 康柏西普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评价

    作者:孙清磊;闫焱;祝丽娜;秦晓玲;谭烨;刘洁;谭海波;宁利;柳林

    目的· 评价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康柏西普对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DME(炎症型)患者11例17眼,每月行1次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首次治疗之后按需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诊6个月以上,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佳矫正视力(BCVA)、中央视网膜厚度(CRT)、DME消退率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结果.结果·随访时间为7~29个月,平均(12±7)个月.注射针数1~10针,平均针数为(4±3)针.DME患者注药后BCVA明显提高(t=7.306,P=0.001),CRT下降显著(t=5.272,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ME总消退率为76.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康柏西普,可明显改善DME患者的视力,明显消退黄斑水肿症状.

  • 光化合技术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胡淑澄;束蓉;宋忠臣;孙梦君;王依玮

    目的· 观察光化合技术(PAD)辅助牙周传统非手术疗法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纳入11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共118个位点,采用自身对照分口设计,将双侧同名牙的探诊深度(PD)≥5 mm的位点随机分为A组(n=59)和B组(n=59),分别给予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SRP)及PAD辅助SRP(SRP+PAD)治疗.在基线和治疗后第6、12周时,对各检测位点的牙周临床指标、炎症指标及牙周致病菌进行检测.结果·SRP或SRP+PAD治疗均能显著改善牙周炎症状况;治疗后第12周,B组探诊出血(BOP)阳性率显著低于A组(37.3%vs 57.6%,P=0.042).SRP或SRP+PAD治疗均能有效降低龈沟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和白介素-1β(IL-1β)水平;治疗后第6、12周时,B组龈沟液中IL-1β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17.99±14.26)pg/mLvs(32.64±30.69)pg/mL,P=0.007;(11.37±10.25)pg/mLvs(23.85±15.55)pg/mL,P=0.000].治疗后2组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占总菌比例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PAD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可以更好地改善牙龈出血,控制牙周炎症;PAD可作为牙周传统治疗方法的一种有发展潜力的辅助治疗手段.

  • 正常成人脑垂体的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研究

    作者:陈婕;王浩然;方超;刘敏

    目的·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观察正常成人脑垂体的变化规律.方法·对245例健康成年受试者采用3.0T MRI扫描,检测垂体横径、矢径、高度和体积,观察垂体的形态.结果·垂体平均高度男性为(5.47±1.33)mm,女性为(6.06±1.32)mm;垂体平均体积男性为(614.07±125.52)mm3,女性为(660.00±117.35)mm3.不同性别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垂体高度与垂体体积之间呈正相关(r=0.829,P<0.01).除垂体矢径外,不同年龄段受试者的垂体横径、高度和体积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均与年龄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正常成人垂体高度和体积均在18~29岁大,此后随年龄增大而减小,但女性在50~59岁垂体高度和体积会再次增大;女性垂体平均高度和体积均显著大于男性.

  • 探讨梗阻性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应变力的差异

    作者:吴昊;万青;高程洁;陶逸菁;夏智丽;魏盟;潘静薇

    目的·探讨梗阻性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应变力的改变及其差异.方法·序贯入组48例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LVEF>50%)的HCM(梗阻性18例、非梗阻性30例)和25例健康人,采用心脏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测量并比较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径向应变(GRS)与周向应变(GCS),以及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心肌质量(LVM)、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依据美国心脏协会17节段法则测量左心室中段径向应变(mRS)、周向应变(mCS)及径向大位移.结果·①梗阻性HCM患者LVEF显著高于非梗阻性及正常组(P<0.05),2组HCM患者LVM及LVMI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0.01).②与梗阻性HCM患者相比,非梗阻性HCM患者的左心室整体应变参数(GLS、GRS、GCS)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2组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与梗阻性HCM患者相比,非梗阻性HCM患者的左心室节段性心肌应变力,即左心室mCS及mRS显著降低(均P<0.05),且2组均低于正常组(均P<0.05).非梗阻性HCM患者左心室中段心肌径向大位移显著低于梗阻性HCM患者及正常组(均P<0.05),梗阻性HCM患者与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LVEF保留情况下,非梗阻性HCM患者左心室壁应变力较梗阻性HCM患者显著降低,可能是导致2种类型HCM患者临床预后不同的原因,提示在评价HCM心肌做功方面,心室室壁应变力较射血分数更敏感.

  • 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陈富强;张爱凤;王小波

    目的· 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112例子宫肌腺病患者按1:1随机分为联合组和曼月乐组.联合组采用宫腔镜下TCRE,术后宫内放置曼月乐治疗;曼月乐组单纯放置曼月乐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痛经评分、子宫体积、血CA125水平及并发症.结果·患者平均随访时间42个月,3年随访通过率联合组为73.21%,曼月乐组为50.00%.术后3~36个月2组患者月经量明显减少或缺乏,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提高,血CA125水平及痛经评分明显降低,术后6~12个月子宫体积明显缩小,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个月联合组子宫体积缩小程度明显优于曼月乐组[(171.3±34.8)mm3vs(213.7±38.6)mm3].曼月乐组子宫切除率、环脱落率、突破性出血发生率、36个月不规则少量阴道出血发生率均高于联合组(12.50%vs 5.36%,16.07%vs5.36%,8.93%vs3.57%,62.25%vs 12.5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常见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CRE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减少因单纯放置曼月乐引起的不规则少量阴道流血,是保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有效方式.

  •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上皮内瘤变56例临床分析

    作者:许颖;李柱南;陈忆;史蔚;王丽娅;吴丹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结果与阴道上皮内瘤样病变(VAIN)的关系.方法·收集因宫颈及非宫颈因素进行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6708例(排除肿瘤患者),分析术后阴道残端病变患者TCT及Hr-HPV检测结果,以及Hr-HPV感染与阴道镜活检组织病理学结果的关系.结果·术后随访TCT和Hr-HPV并行阴道镜下病理活检提示有阴道残端病变的患者56例,其中宫颈因素全子宫切除者占5.81%(45/775),非宫颈因素全子宫切除者占0.19%(11/5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56例阴道残端病变患者中,Hr-HPV感染者40例(占71.43%),未感染者16例(占28.57%).因宫颈因素切除子宫和非宫颈因素切除子宫的患者,其Hr-HPV感染率分别为80.00%(36/45)和36.36%(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8,P=0.012);TCT结果显示鳞状上皮内病变发生率分别为42.22%(19/45)和9.09%(1/11).结论·因宫颈因素切除子宫者Hr-HPV感染率高于非宫颈因素切除子宫者,且VAIN发病率亦高;对于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前均需仔细评估宫颈及阴道壁的情况,术后定期行TCT和HPV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阴道病变.

  • 脂肪干细胞来源的条件培养基对TGF-β1共同干预下的真皮成纤维细胞致纤维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宋菲;原博

    目的·探求脂肪干细胞来源的条件培养基(ASCs-CM)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共同干预作用下真皮成纤维细胞致纤维化能力的影响,初步明确脂肪干细胞参与调控真皮组织修复的旁分泌途径及内在机制.方法·在TGF-β1共同刺激下,用不同浓度的ASCs-CM干预真皮成纤维细胞,观察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1)、Ⅲ型胶原蛋白(COL-3)、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观察HGF抗体对ASCs-CM+TGF-β1促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ASCs-CM可抑制TGF-β1刺激下的成纤维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10%ASCs-CM+TGF-β1可抑制成纤维细胞α-SMA的表达;100%ASCs-CM+TGF-β1可促进成纤维细胞胶原尤其是COL-3的表达,亦可提高HGF mRNA水平.HGF抗体可抑制100%ASCs-CM+TGF-β1促成纤维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脂肪干细胞或可通过旁分泌途径对TGF-β1干预作用下真皮成纤维细胞致纤维化能力产生影响,高浓度的ASCs-CM能促进胶原合成和分泌,同时又能抑制细胞增殖,促进凋亡.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生物学特性鉴定及其对脂肪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作者:丁俐丹;胡赟;唐世俊;杨兰;陈杨;郑雷蕾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脂肪干细胞(AD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比格犬静脉血制备PRF膜,进行大体、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比格犬腹股沟处提取、分离培养ADSCs并进行多向分化潜能鉴定.体外将PRF作用于自体ADSCs,分为PRF组和对照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对2组细胞分别进行成骨诱导,于诱导前及诱导后第4、7日,采用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骨钙素(OCN)、骨桥素(OPN)和Ⅰ型胶原(Col-Ⅰ)的表达;诱导7 d后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结果·PRF为乳白色的纤维蛋白凝胶,具有弹性和韧性;胶原纤维构成疏松多孔的三维立体网络结构,大量的白细胞、血小板网络其间.PRF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成骨诱导后,PRF组OCN、OPN、Col-Ⅰ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ALP活性表达增强.结论·PRF是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纤维蛋白,其富含的血小板可以缓慢释放生长因子;PRF对AD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具有促进作用.

  • 载顺铂纳米脂质体对荷宫颈癌HeLa细胞移植瘤裸鼠的体内作用

    作者:高华;王云飞;王文静;张梅莹;李青;丁莹;狄文

    目的·建立荷宫颈癌Hela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检测载顺铂纳米脂质体对该模型小鼠的体内作用和安全性.方法·构建Hela细胞皮下成瘤裸鼠模型.观察载顺铂纳米脂质体作用后荷瘤裸鼠的一般状态、肿瘤生长情况,测定及比较瘤体大小和质量,称量并比较裸鼠体质量,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瘤体中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①Hela细胞皮下成瘤裸鼠的肿瘤组织中EGFR高表达.②载顺铂纳米脂质体显著抑制荷瘤小鼠皮下肿瘤的生长(P=0.000).③载顺铂纳米脂质体组(CS-EGF-Lip)的肿瘤体积抑瘤率达80.22%,瘤体质量抑制率达58.60%,抑瘤效果明显优于顺铂组(P=0.000).④载顺铂纳米脂质体对荷瘤小鼠体质量的影响小(P=0.000).结论·载顺铂纳米脂质体给药系统较顺铂的抑瘤作用显著,可以更有效、安全地发挥抑制实体瘤瘤体生长的作用.

  • 胰岛素对高糖环境中巨噬细胞表型转换的影响

    作者:郜敏;杨沛瑯;余天漪;刘琰;章雄

    目的· 研究胰岛素对高糖培养的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及糖尿病创面巨噬细胞表型转换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正常糖(5.6 mmol/L)和高糖(25 mmol/L)培养THP-1细胞,PMA刺激贴壁后,LPS诱导分化为M1型巨噬细胞,胰岛素处理细胞6 h.使用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M1型标记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以及M2型标记物精氨酸酶1(Arg1)、IL-10表达的变化.高脂饮食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多次腹腔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血糖稳定5周后,在糖尿病大鼠背部制作2个直径1 cm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创面随机分为胰岛素处理创面和生理盐水处理创面,分别滴加0.2 U胰岛素/20μL生理盐水或20μL生理盐水.于伤后第3、7、25日,观察创面巨噬细胞表型特征;以正常大鼠(n=3)作为正常对照.结果·经高糖培养后,由THP-1细胞诱导分化的巨噬细胞M1型标记物iNOS、TNF-αmRNA表达上调,而M2型标记物Arg1、IL-10 mRNA表达下调;胰岛素作用6 h后,iNOS、TNF-αmRNA表达下调,iNOS、IL-1β蛋白表达也下调,而Arg1、IL-10 mRNA及蛋白表达均上调.此外,高糖培养的巨噬细胞磷酸化NF-κB-p65水平明显升高,而胰岛素干预后磷酸化NF-κB-p65水平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大鼠皮肤创面相比,糖尿病大鼠创面巨噬细胞iNOS表达明显升高;伤后第3、7日,生理盐水处理创面巨噬细胞iNOS高表达;伤后第25日,Arg1表达较低.伤后第7日起,胰岛素处理创面巨噬细胞iNOS表达开始下调;伤后第25日,Arg1的表达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处理创面.结论·胰岛素可诱导高糖环境中的巨噬细胞由M1表型向M2表型转换,其机制可能与NF-κB-p65的磷酸化有关.

  • 大肠埃希菌蛋白质组芯片对砷相互作用蛋白的检测分析

    作者:刘殷;杨丽娜;张海南;陶生策

    目的·以大肠埃希菌作为模式生物,全局性分析砷对大肠埃希菌的作用及生理途径的影响.方法·基于由4256个大肠埃希菌蛋白构建的蛋白质组芯片,检测并验证三价砷化物与大肠埃希菌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对砷的相互作用蛋白的功能及相互作用网络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了91个与砷有显著相互作用的蛋白.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这些蛋白涉及多种具有催化活性的酶类,并且显著影响着大肠埃希菌的细胞合成及代谢途径.通过Western blotting验证了malY、cfa及hypF基因编码的蛋白与砷之间的结合,进一步证实了蛋白质芯片的结果.结论·砷与大肠埃希菌的多种酶类有相互作用,并对其生理代谢途径有显著影响.

  • oxLDL通过TLR4诱导脂质累积和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

    作者:查晴;曹丽娟;王燕萍;杨克;刘艳

    目的·探究TLR4诱导脂质累积和炎症反应从而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TLR4特异性siRNA敲除巨噬细胞,通过油红O染色法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中细胞内脂质含量;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CD36和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表达;通过ELISA检测白介素-6(IL-6)、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巨噬细胞(CD68+)大量聚集,且TLR4表达明显上调.oxLDL刺激巨噬细胞,可促进细胞中脂质累积(P<0.01)并导致oxLDL相关受体CD36和LOX-1的表达上调以及炎症因子表达(P<0.01).特异性siRNA敲除TLR4可抑制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内脂质累积(P<0.01)和炎症因子分泌(P<0.01),并影响oxLDL诱导的CD36表达,但对LOX-1表达没有影响.结论·oxLDL/TLR4可能通过上调CD36介导巨噬细胞中脂质累积和炎症反应,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

  •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复制性衰老模型的构建

    作者:夏一如;谢玉峰;束蓉

    目的· 构建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复制性衰老模型,探讨衰老相关生物学改变,为牙周疾病衰老相关研究提供有效的细胞模型.方法·取健康牙龈组织,利用组织块法体外培养hGFs,免疫荧光染色验证组织来源;连续传代培养,计算累积细胞群体倍增指数(CPD)并绘制曲线;取CPD值为10.82、20.65、29.52、42.22、60.79、70.03的hGFs,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改变,real-time PCR检测衰老相关基因p16INK4a、p21Cip1的表达变化.结果·连续传代培养后,CPD值逐渐增大,达70.03时进入平台期;随着CPD值的增大,hGFs细胞形态呈扁平状,细胞突起增多;细胞增殖能力减弱;p16INK4a、p21Ci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0).结论·连续传代培养可构建hGFs复制性衰老模型,CPD曲线可反映细胞衰老状态.

  • 基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技术的厄洛替尼获得性耐药肺腺癌细胞代谢轮廓分析

    作者:孟爽;汪洋;雷绘敏;唐亚斌;朱亮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厄洛替尼耐药后人肺腺癌细胞(PC9-ER)代谢组学轮廓变化,以发现与耐药相关的差异代谢物组.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采集分析PC9-ER细胞及同源亲本PC9细胞的代谢轮廓,并利用偏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等多维统计手段进一步筛选、鉴定厄洛替尼耐药相关的差异代谢物.结果·与PC9细胞相比,PC9-ER细胞共有14种差异代谢物,其中N-乙酰亚精胺、磷脂酰乙醇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泛酸、脯氨酸、谷氨酸、组氨酸等7种代谢物水平上调,瓜氨酸、磷酸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半胱氨酰甘氨酸、氧化型谷胱甘肽、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S-腺苷甲硫氨酸等7种代谢物水平下调,主要涉及谷氨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氨循环、蛋白质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结论·厄洛替尼耐药后人肺腺癌细胞代谢轮廓发生改变.差异代谢物信息可为耐药新机制和代谢相关药物靶点的发现提供线索.

  • 磁共振技术研究小脑在强迫症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婷婷;王振

    强迫症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的精神障碍,核心表现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磁共振技术因其无辐射、非侵入性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精神疾病的研究.一些磁共振研究结果发现强迫症患者存在小脑结构及功能的改变,且这些改变与强迫症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联系.该文对磁共振技术探索小脑在强迫症发病中所起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中多种调控因子的交互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陈晓婷;高艳虹

    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是骨代谢和骨修复的重要环节,其机制复杂.目前研究发现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Wnt、Hedgehog、NELL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和Notch等多种信号分子参与调控MSCs的成骨分化过程.这些信号分子自身都被证明具有较强的促进MSCs成骨分化的能力.它们能通过特异性配体激活相应受体,从而开启胞内特异的信号转导通路,促进成骨相关基因的转录、翻译过程.同时,各个信号通路之间又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彼此影响,共同调控MSCs的成骨分化过程.对这些信号通路相互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对于推动骨组织工程发展及治疗骨代谢疾病有重要意义.

  • 虚拟钻骨手术仿真力反馈交互实现研究现状

    作者:黄永辉;潘显纬;林艳萍;陈华江;张颖;袁文

    虚拟现实技术和力反馈技术是新型的人机交互技术.由这2种技术结合而成的虚拟手术仿真训练系统为骨科手术训练提供了新的方法,可以提高年轻骨科医生的训练效率,从而减少培训费用和缩短成长周期.近年来,虚拟钻骨手术仿真技术被广泛地研究并且得到了初步的运用.该文对现有的虚拟钻骨手术中视触觉交互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分类和总结,主要对骨组织建模、钻骨力预测模型和力触觉模拟3个重点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分析了现存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虚拟钻骨仿真手术中相关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 唇腭裂患者上气道形态影像学测量研究进展

    作者:童倩;陈振琦

    唇腭裂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应用二维及三维影像学方法对唇腭裂患者上气道各部分的测量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各研究使用了不同的测量方法.在二维头影测量的研究中,其选用的解剖标志点、参考平面等均有差异.而在三维的研究中,对于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的拍摄定位、测量软件、参考平面、标志点选择及测量方法等亦多样.目前,各研究中采用的测量方法多样、测量标准不统一,往往无法对不同研究进行横向比较.该文就唇腭裂患者上气道形态影像学测量研究进行综述.

  • Apelin在神经系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魏珍玉;吴丹红

    Apelin是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血管紧张素受体样蛋白J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其前蛋白是由X染色体编码的7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Apelin/apelin受体系统在体内分布广泛,参与多种生理病理机制的调节.已经证明血清apelin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包括心血管疾病、肺动脉高压、肾脏疾病、肿瘤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等.目前apelin在神经系统研究亦逐渐展开.该文以apelin为主线,总结了apelin在神经系统的分布及其病理生理作用,同时阐述apelin在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 BAP1及其抑癌作用研究新进展

    作者:李则;任尊;涂鸿鹄;简政;余健秀;邓蓉

    BAP1是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家族中的一员,其基本功能是去除底物蛋白质的泛素化修饰.BAP1还是多种细胞功能调控的关键分子,通过依赖或不依赖其去泛素化功能,调节基因表达、细胞周期、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和DNA损伤应答等.由于BAP1在细胞内的重要作用,其基因突变或表达水平的下调能够显著提高多种肿瘤的易患性,但具体的致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这也为未来肿瘤治疗带来新的契机.

    关键词: BAP1 去泛素化 肿瘤
  • 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

    作者:徐季超;胡皓璐;丁薇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探讨其在DPN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为早期筛查及预防DPN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188例进行横断面研究,按照DPN诊断标准分为DPN组(100例)和无DPN组(88例).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肝、肾功能等.25(OH)D3与各指标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DPN的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DPN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中位数为34.95 nmol/L,显著低于无DPN患者(52.6 nmol/L)(P<0.01).25(OH)D3水平与患者年龄、HbA1c和空腹血糖呈负相关(r=-0.37,-0.53和-0.29,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3水平降低是DPN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25(OH)D3处于下四分位数以下水平的糖尿病老年患者发生DPN的风险是上四分位数以上水平患者的15.50倍(OR=15.50,95%CI=2.00~119.62).结论·血清25(OH)D3水平降低可能增加DPN的患病风险,监测25(OH)D3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DPN患者.

  • 641名上海市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罗梦云;梁会刚;董媛媛;莫丹丹;董伟;张义;王玥;蔡泳;张智若

    目的· 了解上海市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情况,探讨影响其意愿的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641名在上海市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对其社会人口学因素、机构养老意愿、感知障碍和感知利益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问卷的结构效度(KMO统计量为0.862,Bartlett's球性检验P=0.000)和内在信度(Cronbach'sα系数取值范围为0.739~0.824)良好.46%的受访者表示将来愿意入住养老机构;在人口学因素中,仅不同年龄层次之间入住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校正年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羞耻感(OR=0.76,95%CI=0.62~0.94)、适应性(OR=0.61,95%CI=0.50~0.74)以及感知利益(OR=1.63,95%CI=1.32~2.03)与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上海老年人整体对机构养老的接受度已有所提高,其中60~69岁老年人接受度高;羞耻感、适应性,以及养老机构所能提供的服务质量和种类是影响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

  • 自我损耗与情绪调控对学生健康消费选择的影响

    作者:康力;陈洁

    目的·基于在线社交网络,测试学生自我损耗水平和情绪调控2个因素对健康消费选择的影响.方法·以华东某高校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测试自我损耗水平高低,用SSEIT情绪调控量表测试情绪调控能力高低,以及2个因素对学生健康消费选择的影响.结果·情绪调控能力弱的学生,在受到高水平自我损耗时,更倾向于选择不健康消费的产品(77%vs 18%,χ2=15.40,P=0.000);而自我调控能力强时,高自我损耗和低自我损耗无显著差异(40%vs 27%,χ2=0.91,P=0.340).克服自我损耗情境下,学生更不倾向于选择不健康的消费(32%);高自我损耗和低自我损耗在不健康消费选择上具有显著性差异(69%vs 23%,χ2=11.10,P=0.001),低自我损耗和克服自我损耗选择无差异(32%vs 23%,χ2=0.51,P=0.470).结论·当学生受到不同水平的自我损耗时,在健康消费上,因为情绪调控能力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选择.对于情绪调控能力弱的学生,可以倡导健康消费,同时组织观看一些给学生带来积极情绪的演出;鼓励学生进行长期的体育锻炼,降低对于疲劳的敏感性;让学生在不同的在线社交网络通过点赞、转发/分享和评论进行积极的交流和互动等;通过外在和内在克服自我损耗,实现健康消费选择.

  • 转化医学

    作者:

    关键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