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국제류행병학전염병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 影响因子: 0.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149
  • 国内刊号: 33-134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2-29
  • 曾用名: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7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毛江森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耐药发生及其应对策略

    作者:莫瑞东;谢青

    核苷(酸)类似物(NA)已广泛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而CHB需长期抗病毒治疗,病毒的不完全控制及出现耐药导致肝脏疾病进展和多重耐药越来越受到重视.NAs治疗期间监测耐药发生并根据耐药情况调整抗病毒治疗对CHB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此文从NAs耐药发生机制、相关的耐药突变、降低耐药风险及耐药后的挽救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 我国主要蜱媒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及研究进展

    作者:浮飞翔;国文;张瑛;丁凡;栾进;汤芳

    蜱媒传染病(TBDs)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TBDs自然疫源地的扩大与变迁,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并且存在病原复合感染的现实威胁和新发病原感染的潜在威胁,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此文围绕我国TBDs的流行特征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表面抗原和抗体双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丙虎;张振华;李旭

    典型的慢性HBV感染血清学特征是存在HBsAg,而抗-HBs阴性,但近年来有关HBsAg和抗-HBs双阳性的慢性HBV感染的报道越来越多,其具体发生机制仍有争论,故本文就其可能的相关机制作以下综述.

  • 病毒miRNA研究新进展

    作者:何卓晶;洪艳

    MicroRNA(miRNA)是一类由多细胞真核生物编码的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调控RNA分子,它们在许多重要细胞过程中参与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某些病毒也能编码miRNA.目前发现的病毒miRNA已经超过200种,病毒利用这些miRNA可以调节细胞及其自身的基因表达.此文就编码miRNA的病毒,病毒miRNA的作用机制、生物学功能、保守性及其与疾病治疗的关系等内容进行综述.

    关键词: 微RNAs 病毒miRNA
  • 白细胞介素28B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疗效的关系

    作者:刘波;唐小平

    影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IFN抗病毒疗效的因素有宿主因素、病毒因素以及其他作用于病毒和宿主的外在因素,如吸烟、环境污染、合并其他病毒感染等.而近的研究表明宿主IL-28B基因多态性与IFN抗HCV疗效的关系尤为重要.此文对IL-28B基因多态性对IFN抗HCV疗效影响进行综述.

  • 132例麻疹住院病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晋红;任菊香;刘振霞;孙权

    目的 探讨近年来麻疹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某医院2001—2010年132例住院麻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布情况.结果 132例麻疹患者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2~6月,共111例(84.00%);以19~ 36岁成人为主,共95例(71.97%);市区为主,共108例(81.82%);男∶女为2.57∶1.所有患者均发热,其中体温超过39℃者共57例,占43.18%;均有皮疹,96例(72.73%)患者皮疹较为典型,在病程前4d内出疹者98例,达74.24%;有麻疹黏膜斑者54例(40.91%).支气管炎、肺炎36例(27.27%),中毒性肝炎18例(13.64%),中毒性心肌炎10例(7.58%).仅42例(31.82%)患者有明确的麻疹疫苗接种史.所有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成人麻疹发病率增高,症状典型,但预后良好.建议要完善麻疹疫苗接种,重视对成人的后续强化免疫接种.

  • 大黄蛰虫丸治疗晚期血吸虫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邱源旺;黄利华;华海涌;牛雪花;吴鹏飞;吴杭源;朱宏英;杨小娟;姚上志;李燚光

    目的 观察大黄蛰虫丸治疗晚期血吸虫病合并HBV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确诊的90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HBV感染且HBV DNA阴性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将合并HBV感染且HBV DNA阳性患者设为C组,A组采用常规护肝治疗,B、C组均在常规护肝治疗基础上加用大黄蛰虫丸抗纤维化治疗,疗程均为5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Child-pug评分及肝脏B超影像学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3组治疗后ALT和TBil水平均有明显改善(t=3.011、3.821、3.152和3.672、3.760、3.234,P<0.05).B组治疗后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门静脉内径及门静脉血流量分别为(283.6±56.2) ng/mL、( 145.9±57.2) ng/mL、(156.8±48.6) ng/mL、(1.27±0.42) cm、(0.48±0.21) L/min,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86、4.254、3.012、3.411、3.152,P<0.05);B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明显优于与A、C两组(F=3.951、3.758、3.282、3.169、3.054,P<0.05).而A、C两组肝纤维化及B超指标均无明显改善.B组采用大黄蛰虫丸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C组3例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进行性加重及出现重型肝炎表现.结论 大黄蛰虫丸治疗晚期血吸虫病合并HBV感染且HBV DNA阴性患者安全有效,但治疗晚期血吸虫病合并HBV感染且HBV DNA阳性患者无显著疗效.

  • 2010年滨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临床治疗

    作者:张东兰;王淑香;张志刚;郑翠玲

    目的 调查手足口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治疗进展,从而为及时控制疫情,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滨州市人民医院2010年住院的1680例手足口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在5~9月,6~7月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集中在1~5岁,占住院病例数的83.93%.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58∶1.散居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托幼机构.重症手足口病病例EV71阳性率高,占65.31%.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与年龄、季节密切相关.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生率高,部分病例病情凶险易导致死亡,但及早识别重症病例,优化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手足口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 基质稀释同位素质谱法测定微量富氘生物样品δD值

    作者:贺义惠;唐彩华;陈悦青;陈卓;金巧军;张科技;毛江森

    目的 建立一种分析检测方法——基质稀释同位素质谱法,并测定微量富氘生物样品的δD值.方法 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如基质的选取、氧化燃烧的温度及时间、样品和氧化剂吸附水的脱除及氧化剂的用量等,建立基质稀释同位素质谱法,并用该法测定基质牛血清白蛋白(BSA)及两组微量富氘生物样品(A和B)的δDVSMOW值.结果 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基质稀释同位素质谱法,终选取BSA为基质,用量为5mg;氧化剂用量为CuO (500 mg),V2O5(50mg);100℃条件下脱吸附水20 min;燃烧氧化温度为850℃,反应时间为30 min.基质稀释同位素质谱法成功地测定了基质BSA及用A、B两种富氘生物样品制备的系列样本的δDVSMOW值.δDVSMOW值变化随生物样品A和B的加入量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 0.99),两条直线的截距分别为-75和-74,与基质BSA的测定结果相吻合.结论 基质稀释同位素质谱法能够用于测定微量富氘生物样品的δDVSMOW值.

  • 白细胞介素2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复发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卜璋于;俞小虹;郑伟;吴黎明;周虹

    目的 探讨IL-2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2在43份尖锐湿疣样本中的表达,并于CO2激光清除疣体后每2周复查1次,随访持续12周,统计复发率和复发次数.结果 43份尖锐湿疣样本中,IL-2阳性率为79.07% (34/43).单一HPV6/11型阳性病例中的IL-2表达阳性率为90.32%(28/31),依次高于HPV6/11型和16/18型均阳性病例的62.50%(5/8)和单一HPV16/18型阳性病例的25.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4,P<0.05).随访12周复发率和复发次数,总病例中复发率为69.77%(30/43),平均复发次数为2.16次,其中IL-2阴性病例复发率为100%(9/9),平均复发次数为4.22次;弱阳性病例复发率为77.78%(7/9),平均复发次数为2.78次;中度阳性病例复发率为72.73%(8/11),平均复发次数为1.64次;强阳性病例复发率为42.86% (6/14),平均复发次数为0.86次.IL-2表达强阳性病例的复发率和复发次数依次低于中度阳性、弱阳性和阴性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3,P< 0.05).IL-2表达程度越强,复发率和平均复发次数越低,两者呈负相关(rs=-0.444,P<0.01).结论 IL-2在尖锐湿疣疣体中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尖锐湿疣预后和复发的特异性临床生物指标之一.

  • 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不同时机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徐晶;潘宏仪;谌翠容;金洁;朱月季;孙振江;俞立飞;卢德荣;潘红英

    目的 比较拉米夫定(LAM)单药治疗发生应答不佳及耐药后联合阿德福韦(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初始联合治疗的差异.方法 选择LAM治疗24周后应答不佳和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的CHB患者各20例,分为A组和B组,初始联合治疗CHB患者20例为C组.三组均给予LAM( 100 mg/d)联合ADV( 10 mg/d)治疗48周,观察三组治疗前后HBV DNA载量、ALT水平、HBeAg阴转率及YMDD变异情况.结果A、B、C三组患者治疗后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85.00%、80.00%和90.00%,HBeAg转阴率分别为31.3%、30.8%、33.3%,两项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784、0.025,P> 0.05).A、B、C三组患者治疗后HBV DN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06、10.871、11.807,P<0.01);ALT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 =2.157、2.109、2.653,P<0.05).经48周联合治疗后三组中共有9例患者HBVDNA仍阳性,但均未检测到YMDD变异.结论 LAM联合ADV治疗CHB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CHB患者的HBV DNA及ALT水平,但对HBeAg血清转换的效果并不明显.LAM应答不佳或耐药后联合ADV治疗与初始即采用联合治疗的效果相当.联合治疗后未检测到YMDD变异.

  • 结核分枝杆菌 rPstS1-HspX 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血清学诊断价值

    作者:宋广忠;石君帆;李召东;杨明瑾;漏磊君;李涛;王秀芝

    目的 表达、纯化结核分枝杆菌rPstS1 - HspX( rPH)融合蛋白,评价其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 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rPH融合蛋白表达,并用镍离子螯合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Western印迹分析纯化后融合蛋白的免疫反应性.后用ELISA法检测194份血清抗体样本,其中来源于肺结核患者94份,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52份,健康对照者48份.结果 rPH融合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主要以可溶性非包涵体形式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51 000.经亲和层析后得到了浓度为0.62ng/mL,纯度达92%的融合蛋白.Western印迹实验证实纯化后融合蛋白能与结核病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重组蛋白rPH血清检测的灵敏度为77.6% (73/94),特异性为92.0%(92/100).结论 成功表达和纯化了rPH融合蛋白,其用于结核病血清学诊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较高的特异性,是ELISA的可靠抗原.

  • 舟山地区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及病原分析

    作者:吴文杰;顾全忠;仝振东;王建跃

    目的 了解舟山市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1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1年舟山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831例,重症病例7例,无死亡病例,呈散发状态,未发生暴发疫情,年均发病率为41.10/10万.定海区年均发病率高(52.11/10万),岱山县低(26.26/10万).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集中于0~5岁儿童,占96.18%.发病高峰一般在4~8月,2008年和2009年有2个发病高峰,2010年和2011仅有一个发病高峰.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以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7例重症病例中,均检测EV71型阳性.结论 舟山海岛地区手足口病发生有明显的年龄、性别、职业和季节差异,流行毒株以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重症病例流行毒株以EV71为主.

  • 62例小儿恙虫病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作者:王美芬;王明英;杜曾庆;陈韬;柳琼;王艳春

    目的 探讨小儿恙虫病临床特点,提高对小儿恙虫病的诊断及救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昆明市儿童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的62例恙虫病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全部患儿均有发热、焦痂或溃疡,35例并发脑炎,29例出现肺炎,5例肺水肿的改变,41例血小板减少,31例白细胞总数升高,60例C反应蛋白升高.全部病例给予盐酸多西环素片及保护重要器官治疗,3例行机械辅助通气治疗,2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病例全部治愈.结论 小儿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以发热、焦痂或溃疡为特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发展为严重恙虫病,引起严重并发症或者死亡.盐酸多西环素是治疗恙虫病的有效药物.

  • 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艾滋病毒感染临床分析

    作者:董蕙;王存德;周春艳;龚泉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合并HIV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07年10月至2011年9月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合并HIV感染患者的临床数据,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2007年10月至2011年9月该院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共23 649人,初筛抗-HIV阳性并确诊的患者112人,阳性率0.47%;其中男性65人,女性47人,男女比为1.39∶1;年龄以40~49岁居多,共45例,占40.18%;职业以农民为主,32例,占28.57%;所患肿瘤类型男性以淋巴瘤和肺癌为主,分别为20例(17.86%)和15例(13.39%);女性以宫颈癌和淋巴瘤为主,分别为21例(18.75%)和15例(13.39%).结论 重视恶性肿瘤患者合并HIV感染的检测,权衡治疗利弊,尽早治疗,防止院内感染.

  • 抗流感病毒NS1蛋白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特性研究

    作者:王巧刚;吴海波;沃恩康;王怡婷;尤金彪;郭潮潭

    目的 NS1蛋白在流感病毒复制和传播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功能多样,如能调节宿主细胞的蛋白合成、诱导感染细胞的凋亡以及拮抗IFN作用等,此外还有许多功能至今尚未明了.因此,研制一个特异性高的抗NS1抗体,对NS1蛋白功能的进一步研究起到重要作用.方法 RT-PCR扩增流感病毒NS1基因,将其克隆进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然后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表达,用切胶纯化方法获取NS1融合蛋白.用该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效价较高的多克隆抗体,并测定其效价(间接ELISA法).用病毒感染细胞实验、Western印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等方法,观察病毒复制过程中NS1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定位情况.结果 首先构建了能表达NS1蛋白的质粒,并经原核细胞表达获得了NS1蛋白.然后用该蛋白免疫大白兔,获得了效价较高(1∶256 000)的抗NS1蛋白抗体.实验发现,该抗体可以特异性结合非依赖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NS1蛋白.病毒感染后6h即可以检测到NS1蛋白,随着病毒复制时间的延长NS1蛋白表达量变化不明显;24h后NS1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内并能定位于核仁中,也有部分位于细胞质.结论 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获得了NS1蛋白,并利用常规的免疫方法获得了效价较高的抗NS1多克隆抗体.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够有效定位NS1蛋白的表达,并且能和甲型流感病毒各亚型结合,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该抗体不仅能用于NS1蛋白功能及其对宿主细胞影响的研究,而且可用于鉴别诊断猪或其他动物中的病毒感染还是接种疫苗后的反应,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7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穿临床指标及病理分析

    作者:邓敏;宣华;张戡;谢新生

    目的 分析慢性HBV携带者血清白蛋白(ALB)、球蛋白(GLB)、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的关系,探讨肝活检的重要性及价值.方法 对76例慢性HBV携带者的血清ALB、GLB、HBV DNA定量与肝穿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进行分析;统计慢性HBV携带者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 76例慢性HBV携带者中,65例(85.53%)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G)及纤维化(S)改变,其中G146例,占60.53%,G2-430例,占39.47%;S0-156例,占73.68%,S2-4 20例,占26.32%.ALB水平G0-1明显高于G2-4(t=7.954,P<0.01),s1明显高于S2-4(t=9.405,P<0.01);而GLB水平则相反(t=6.669,P<0.01;t=2.508,P<0.05).HBV DNA不同复制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不同分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34、0.819,P>0.05).≥40岁年龄组纤维化程度较重,与<4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6.220,P<0.05).结论 动态监测慢性HBV携带者血清ALB、GLB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判断疾病的程度,但要确诊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肝组织病理活检是必需的.

  • 原发性EB病毒和巨细胞病毒合并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任媛媛;赵鸿;王艳;王贵强

    目的 分析比较原发性EB病毒(EBV)和巨细胞病毒(CMV)合并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将208例原发性EBV和CMV合并感染患者分为4个年龄组,回顾性分析发病季节、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并比较4个年龄组之间的临床特征、并发症和实验室检查情况.结果 原发性EBV和CMV合并感染的高发年龄段为0~7岁和16~ 23岁.各组发热、头颈部淋巴结肿大、扁桃体咽喉炎发生率均高于80%.0~7岁组患儿肝肿大比例明显高于24~ 71岁组成人患者(79.5%∶17.6%,x2=68.500,P<0.01),8~ 15岁组明显高于16 ~ 23岁组(73.7%∶12.7%,x2=13.500,P<0.01);但0~7岁组肝功能异常的比例明显低于16~23岁组(67.0%∶96.4%,x2=17.811,P<0.01).0~7岁组白细胞明显高于24~ 71岁组,平均值分别为[(15.5±6.6)×109/L]和[(10.2±5.0)×109/L] (F=4.496,P<0.05).0~7岁组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16~23岁组(1.7%∶18.2%,x2=6.741,P<0.05).0~7岁组肺炎的发生率高,为21.4%,明显高于其他组(3组均为0%,x2=4.720、13.751、4.720,P<0.05).结论 原发性EBV和CMV合并感染可表现为多个系统受累,儿童血液系统损害发生率比成人高,但肝功能受损的发生率比成人低.发热、头颈部淋巴结肿大、扁桃体咽喉炎等临床表现特征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相似,并发症如肺炎则发生率更高.

  •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安全性研究

    作者:凌罗亚;陈海平;戚小华;杨云铠;陈恩富

    目的 研究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在人群中应用的安全性,为评价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在浙江省4个县(市、区)选择3~5月龄的初免儿童3235人,18~24月龄加强免疫儿童3198名,按照免疫程序接种本次研究观察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进行接种后安全性观察.结果 初免儿童3剂次基础免疫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8%、6.39%、6.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5,P> 0.05).基础免疫平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1%,与加强免疫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14.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1049,P<0.01).大部分不良反应发生在接种后30 min内.全身不良反应以发热和皮疹为主,局部反应以注射处触痛为主.各剂次不良反应发生程度均以轻度和中度反应为主,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及新的、罕见的不良反应.结论 本次观察研究中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临床反应轻微,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鼻源性破伤风一例

    作者:彭琛

    患者,女性,66岁,农民,于2011年8月1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张口困难,继之出现饮水呛咳,进食困难,并感觉颈部疼痛,头晕,乏力,出汗增多,在家休息2d未见好转,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并于8月15日出现阵发性抽搐,发作时牙关紧闭,四肢僵硬,声音嘶哑,咽痛,出汗,面色发红,无意识障碍,无视物模糊,四肢活动不受限.至当地卫生所诊治,考虑为癫痫发作予地西泮(安定)10 mg注射后抽搐缓解,患者能安睡,但回家后抽搐再次发生,于8月16日转入湖北省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