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국제류행병학전염병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 影响因子: 0.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149
  • 国内刊号: 33-134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2-29
  • 曾用名: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7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毛江森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作者:陈小英;许国章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的一种常见传染病,该病的感染和流行在全球均有发生,此文就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慢性乙型肝炎及相关病变的优化抗病毒治疗探讨

    作者:徐晶;金洁;潘红英

    慢性乙型肝炎及其相关病变者如何进行有效的治疗已成为临床的一大挑战.新的抗病毒药物不断投入应用,使得有条件进行充分合理的抗病毒治疗;因而在选择治疗策略时要慎重考虑患者个体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及优化与疗效相关的各种因素,即通过整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分别对慢性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伴纤维化、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和失代偿者进行合适的治疗.此文就上述内容,对国内外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 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无创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温小凤;蒋忠胜

    由于肝组织病理检查的有创性,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无创诊断指标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临床医生们希望能通过无创检测指标及其联合能准确推测CHB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用以指导临床的抗病毒治疗.此文主要对CHB患者临床、生化指标、影像学等非创伤性指标及其组合模型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基因多态性和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疗效的相关性

    作者:张礼周;张振华;李旭

    影响慢性乙型肝炎(CHB)IFN疗效的因素很多,宿主免疫遗传背景的差异是重要原因之一.近关于基因多态性和CHB患者IFN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越来越多,此文就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研究进展

    作者:王春莹;陈永平

    肝衰竭病死率高,其治疗始终是棘手的问题.近年来,干细胞移植作为一种治疗肝衰竭的有效方法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且体外易于扩增,因此是细胞治疗较为理想的选择.MSC的许多生物特性为临床治疗肝衰竭提供了新策略.此文就MSC表面标志及移植尝试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 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肝损害的相关因素

    作者:李凌华;唐小平;蔡卫平

    由于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相似,HIV合并HCV感染相当常见.HAART虽然改善了患者的寿命和预后,但在HIV合并HCV感染者中长期的用药会使得肝损害的发生率增加,不仅导致治疗费用支出增多,还妨碍了对HIV的长期抑制作用.目前对于HIV合并HCV感染者HAART过程中肝损害的机制了解不多,此文对可能的损害因素,包括HIV/HCV合并感染的双重影响、HAART引起的免疫重建、抗病毒药物的肝毒性、肝脏相关的超敏反应、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及酒精暴露等进行综述.合理有效的HAART和抗HCV治疗,可减缓HAART过程中肝损害的发生.

  • HIV-1潜伏和储存库研究进展

    作者:宋映雪;吴昊

    目前,无法根治HIV-1感染的主要障碍在于病毒可以在被它感染的某些细胞亚群中保持潜伏状态,即使成功应用HAART,潜伏的感染细胞也能够通过逃避病毒引起的免疫应答而存活很长时间.如果加以适当刺激,潜伏的细胞能够重新活化,产生具有感染性的病毒体.此文对HIV-1潜伏的机制和储存库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HIV-1 潜伏 储存库
  • 艾滋病免疫重建研究进展

    作者:方美新;吴南屏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HAART后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力可以恢复并能够对抗机会性感染.随着对艾滋病发病机制和免疫病理的深入研究,一些新的治疗策略和手段纷纷涌现.此文对艾滋病的主要免疫发病机制、HAART后的免疫重建、HAART面临的挑战和一些新的治疗策略进行了综述.

  • Toll样受体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红霞;潘晨;陈立

    Toll样受体(TLRs)是天然免疫应答的主要模式识别受体.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方面HBV通过某种方式抑制了TLRs的表达,从而逃避宿主的免疫清除,造成}HBV的持续感染和慢性化;另一方面,TLRs与其相应配体结合后,通过诱导抗病毒细胞因子IFN-α/β、TNF-α等的表达,对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在抗HBV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此文就TLRs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丝状病毒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杜鹃;张海林

    丝状病毒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主要引起马尔堡出血热和埃博拉出血热,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此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防等方面将两种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 自身免疫性肝炎与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对照研究

    作者:傅晓晴;杨益大;包剑锋

    目的 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提高AIH早期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78例AIH患者分为急性发病和慢性发病两组,与31例急性病毒性肝炎(AH)、31例慢性乙型肝炎((CHB)肝功能、免疫球蛋白进行比较,并对急性发病.AIH(急性AIH组)与慢性发病AIH(慢性AIH组)进行组间比较.部分患者进行肝组织活检病理和HBsAg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本组78例AIH患者中,女性74例,占94.87%,发病年龄呈单峰分布,以40岁以上为主,占78.21%.AIH组的ASP/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IgG、IgM和γ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CHB和AH组;慢性AIH组γ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急性AIH组(P<0.05).AIH患者抗平滑肌抗体阳性率仅6.41%,抗核抗体(ANA)阳性率为79.49%,急、慢性AIH两组间ANA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组织病理表现上,AIH患者与AH容易鉴别,但与CHB肝组织表现类似,主要为疏松变性、点状坏死和碎屑样坏死,大多伴有桥接坏死,汇管区以淋巴细胞浸润为多见,伴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急、慢性AIH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相仿(P>0.05).2例亚急性肝衰竭发病AIH患者肝组织病变程度与临床表现不符.结论 AIH患者发病以40岁以上女性为主,常伴有ASY/ALT、GGT、AIP及以γ球蛋白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升高和自身抗体的出现.肝组织学表现多样,以碎屑样坏死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桥接坏死常见;急、慢性AIH肝组织病变程度相仿.肝组织学检查对早期正确诊断非常重要.

  • 优化β-内酰胺类抗铜绿假单胞菌的给药方案探讨

    作者:蔡挺;叶龙强

    目的 评价5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同的给药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效学.方法 测定宁波市李惠利医院2008年1-6月120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应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分析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药效学.结果 应用传统的给药方案,头孢他啶2 g,1次/8 h获得的累积反应分数(CFR)高(84.5%),其次为头孢他啶1 g,1次/8 h(78.0%),哌拉西林/三唑巴坦4.5 g,1次/6 h(72.6%),美罗培南1 g,1次/8 h(69.2%),亚胺培南1g,1次/8 h(64.2%).改变给药方法后,当美罗培南的剂量从1 g,1次/8 h增加到2 g,1次/8 h时,CFR从69.2%增加到74.4%;将输注时间由30 min延长到3 h,可以看到CFR的增加,哌拉西林/三唑巴坦4.5 g,1次/8 h增加的CFR多,为24.1%;其次为头孢吡肟2 g,1次/12 h,亚胺培南0.5 g,1次/8 h,分别为16.6%和14.6%.结论 由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较高,没有一种传统给药方案能获得理想的杀菌概率,各药的CFR均小于90%.因此,可以考虑改变给药方法,如增加给药剂量、增加给药次数、延长输注时间以及联合给药等.

  • 血清物质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存活及白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崔莉;刘沛;马力

    目的 研究血清物质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生长抑制率及白蛋白(AL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重型肝炎合并Ⅱ期肝性脑病患者血清对Bel-7402细胞进行干预,四氮唑蓝比色分析法(MTT法)染色后测出A值,根据A值计算出细胞生长抑制率.根据细胞培养上清中ALT、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推断细胞膜的受损情况.细胞培养24 h后提取细胞内总mRNA,反转录成cDNA,用PCR法扩增得到ALB mRNA的特异电泳带,通过凝胶成像系统,测得电泳带光密度和面积,计算AIB mRNA的相对量.结果 (1)MTT实验表明,实验组血清对Bel-740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随血清浓度升高而增加,当血清浓度高达50.0%时培养48 h后细胞生长抑制率为73.1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5.0%血清浓度作用下,不同时间段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LDH释放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25.0%血清浓度作用24 h后,用RT-PCR法测得实验组血清培养后细胞内ALB 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 发生Ⅱ期以上肝性脑病的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对肝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可能通过抑制肝细胞内ALB mRNA的表达使肝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但在肝细胞生长过程中对细胞膜无直接破坏作用.

  • 急性乙型肝炎临床特征和病毒标志物动态变化分析

    作者:朱国献;骆欣;王琛;刘惠敏;梁伟峰

    目的 探讨急性乙型肝炎(AHB)临床特征和病毒标志物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急性发作的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比较2005-2009年同期住院的105例AHB患者和102例CHB急性发作息者的肝功能、乙型肝炎三系和HBV DNA定量变化,总结AHB动态变化规律及区别于CHB急性发作的鉴别指标.结果 AHB组入院时一般情况、ALT、TBil、HBsAg、HBeAg、HBV DNA水平与CH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HB组抗-HBc-Igm滴度为(26.34±3.74)S/CO,明显高于CHB组的(14.46±3.10)S/C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AHB组ALT、TBil下降值分别达(1540.50±225.54)IU/L、(103.60±46.48)μmol/L,明显高于CHB组;AHB组HBsAg、HbeAg、HBeAg、HBV DNA分别下降(2558.46±644.26)IU/mL、(285.20±66.20)S/CO、(4.53±1.42)log10拷贝/mL,均明显高于CH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抗-HBc-IgM滴度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HB患者入院时,19.04%的患者HBV DNA已经阴转.AHB患者HBsAg和HBeAg阴转迅速,随防结束时,AHB患者90.47%出现HBsAg血清转换;94.24%出现HBeAg血清转换;ALT下降快速但其复常明显较病毒清除慢.结论 入院时AHB和CHB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特征基本相似,但经治疗后AHB组的肝功能恢复明显较CHB组快.抗-HBc-IgM持续强阳性(≥20 S/CO)、病毒标志物的快速下降和早期阴转或血清转换、ALT≥20×ULN且快速下降和复常缓慢是AHB区别CHB急性发作的主要鉴别指标.

  • 新兵人群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抗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俞苏蒙;叶晓波;邢云卿;孔健;蒋先敏;高彦军;冯莉

    目的 了解入伍新兵人群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IgG抗体的流行分布情况,为今后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用ELISA法对北京军区近4年来自7个省市的360名入伍新兵的血清进行流脑IgG抗体检测,统计分析其阳性率.结果 各年间入伍新兵血清流脑IgG抗体历年无显著变化,阳性率在66.67%~96.67%,平均83.33%;抗体含量在6.23~26.47μg/mL,平均12.42μg/mL,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湖北省(96.67%)、山东省(91.43%)和北京市(88.00%)较高,河南省(66.67%)和陕西省(72.50%)较低;入伍前工作与否人群,抗体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05).结论 入伍新兵人群中流脑IgG抗体阳性率为66.67%~96.67%,抗体含量在6.23~26.47 μg/mL,并有地区差异,所以在新兵入伍期间应采取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等有效预防措施.

  • 戊型肝炎病毒IgG抗体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作者:杨连华;洪艳;吴海波;陶薇;房国坚;娄国强;陈勇

    目的 应用大肠杆菌表达的戊型肝炎病毒(HEV)重组抗原建立HEV IgG抗体诊断(ELISA)试剂盒.方法 应用大肠杆菌表达的具有戊型肝炎主要抗原表位的表达蛋白HEV ORF23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血清中抗HEV IgG的间接ELISA试剂盒.通过HEV IgG试剂盒对100份戊型肝炎患者血清和150份正常人阴性血清测定结果进行比较,评价本试剂盒的特异性、敏感性及稳定性.另选临床500份肝炎患者血清进行检测,评价本试剂盒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建立的抗HEV IgG间接ELISA试剂盒特异性、敏感性均为100%,重复性较好,在4℃至少可稳定存放6个月,与同类试剂的符合率为95%以上.500份血清样本中,戊型肝炎患者150例,检出HEV145份,阳性符合率为96.67%.结论 应用大肠杆菌表达的HEV重组抗原建立的检测试剂盒对血清抗HEV IgG的检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在戊型肝炎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95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危险因子及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吴旻;黄美先;王淑颖;刘毅;黄文豹

    目的 通过对确诊甲型H1N1流感成人患者救治手段,主要是药物治疗的综合分析,以探讨针对不同病情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抗病毒药的临床应用和疗效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甲型H1N1流感成人患者共95例,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根据病情分3组:轻症、重症和危重症,分别对各组患者健康情况、住院天数、高体温、发热持续时间、奥司 他韦服用情况及开始时间、联合其他抗病毒药情况及综合支持治疗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有重症化危险因素的人数在3组病例中所占比率分别为5.3%、18.2%、66.7%,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发热的平均时间3组病例分别为2.2、5.6和9.4 d(P<0.01).开始口服奥司他韦平均时间危重组明显晚于其他两组(P<0.01);口服奥司他韦疗程分别为(4.1±0.4.)d、(6.3±0.5)d和(9.2±1.8)d(P<0.05);常规剂量奥司他韦不良反应极少.危重组患者的病毒清除时间明显延长.呼吸机辅助呼吸、抗生素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应用、血浆支持等综合治疗对重症患者是必要的.结论 存在危重高危因素,尤其是有呼吸道及内分泌(特别是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易重症化.发热时间越长,重症化倾向也越大.奥司他韦是安全有效的,但需尽早应用;重症患者,尤其是有呼吸道基础疾病的需延长疗效.对重症及危重患者的综合支持治疗至关重要.

  • 荧光定量PCR对血及痰培养物中结核分枝杆菌DNA的检测

    作者:朱明利

    目的 评价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血及痰培养物中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价值.方法 81例临床诊断为结核病的痰涂片阴性患者中,单纯肺结核40例(肺结核组),合并HIV感染的患者41例(合并感染组).患者的血、痰样本分别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及其L型培养,采用FQ-PCR技术检测血及痰培养液中结核分枝杆菌DNA.结果 肺结核组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FQ-PCR阳性率为54.1%(20/37);血培养阳性率为27.5%(11/40),血培养FQ-PCR阳性率为22.5%(9/40),血培养及其FQ-PCR总阳性率42.5%(17/40).合并感染组10例痰样本培养后2例FQ-PCR阳性;血培养阳性率为7.3%(3/41),血培养FQ-PCR阳性率为17.1%(7/41).合并感染组血培养物FQ-PCR阳性率(17.1%)与肺结核组(2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痰与血培养物FQ-PCR总阳性率分别为65.0%(26/40)和22.0%(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05,P<0.01).结论 痰或血培养物FQ-PCR检测有助于提高结核或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的诊断,同时显著提高了痰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的诊断.

  • 浙江省2009年度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陈文;张剑锋;严晓岚;朱明东;林丽君;李理;闻礼永

    目的 及时掌握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发展动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巩固方案(2007年修订版)>,对浙江省54个县的439个乡(镇)3559个村开展螺情和病情监测.结果 在21个流行县(市、区)中查出有螺面积95.97 hm2;解剖钉螺84 488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根据血清学监测,查病189 884人,阳性2752人,阳性率为1.49%;发现输入性血吸虫病病例20例,未发现本地粪检阳性患者.分析今后血防重点仍是查灭残存钉螺和防控外来传染源.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监测 钉螺
  • 紫外线蓝光照射和树脂吸附清除血浆胆红素

    作者:徐兵;蒋晓织;陈敏;林曼芝;林灼;朱勇强

    目的 探讨紫外线蓝光混合光照射血浆联合树脂吸附对血浆蛋白及胆红素的影响,初步建立紫外线蓝光和(或)树脂吸附净化血浆方法.方法 将人工肝分离出的原血浆先用紫外线蓝光照射,再用D201型大孔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或D4006型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根据采用的方法不同分为吸附组、照射组和照射吸附组,并与原血浆进行对照.观察在不同处理阶段(照射组、照射吸附组)及单纯吸附组蛋白和胆红素浓度变化.结果 ①照射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浓度明显低于原血浆组(P<0.01),血浆蛋白照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用D201树脂吸附时,照射吸附组胆红素(TBil、DBil和IBil)清除率分别为85.3%、85.8%和85.1%,吸附组分别为58.3%、50.8%和61.7%,两组的胆红素清除率和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总蛋白、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用D4006树脂吸附时,照射吸附组胆红素(TBil、DBil和IBil)清除率分别为71.0%、74.5%和68.6%,吸附组分别为19.8%、17.6%和21.2%,两组胆红素清除率和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总蛋白、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在照射吸附组中,用D4006树脂时IBil清除率(68.6%)低于用D201树脂时IBil清除率(85.1%)(P<0.05),使用D4006树脂组血浆白蛋白高于使用D201树脂组(P<0.05).结论 紫外线蓝光照射血浆可直接降低胆红素浓度,明显提高阴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树脂胆红素清除率,对血浆蛋白回收影响较小,因此紫外线蓝光混合照射联合树脂吸附有望用于人工肝治疗.

  • 儿童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3例

    作者:孔洁;姚泽忠

    我国卫生部2009年5月11日通报四川省确诊我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浙江省2009年5月24日确诊第1例患者.专家认为虽然大多数患者病情较为温和,但重症和死亡病例不断增加是必然的趋势.2009年11月卫生部结合我国现实,重新制定了我国甲型H1N1流感的分级标准,增加危重型诊断.我院自2009年11月起至今已收治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163例,其中危重症患儿3例,现将3例危重症病例报告如下.

  • 个体化心理护理在218例重型肝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周海蓉;伍通和

    重型肝炎主要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的肝细胞损害并导致肝功能衰竭,主要表现为大面积肝坏死、重度黄疸,除肝炎的症状极莺外,常同时伴血液生化异常及代谢紊乱,可有出血、肝性脑病、水肿、肝肾功能衰竭及多器官功能损害.本病病情凶险、复杂,治疗棘手,病死率可高达72.9%[1].近年来重型肝炎的综合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大大降低了病死率.现将重型肝炎治疗中应用个体化心理护理提高病愈率的心得体会介绍如下.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