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국제류행병학전염병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 影响因子: 0.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149
  • 国内刊号: 33-134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2-29
  • 曾用名: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7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毛江森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四联疫苗的研究现状

    作者:奚莱蕾;龚杰;马凌飞;舒畅;朱益民

    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MMRV)联合疫苗自21世纪初上市以来,已应用十余年,显示出良好的免疫原性,不良反应小.MMRV疫苗的引进及应用,或有助于提高接种人群的依从性,从而有效控制相关疾病的发生.本文对MMRV疫苗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机构制定免疫策略提供参考.

  •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发生机制

    作者:乔慧捷;周东辉;李爽

    由于结核杆菌日益耐药、人口老龄化、激素的使用及艾滋病患者的增多,结核感染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问题,异烟肼、利福平、呲嗪酰胺和乙胺丁醇作为一线用药,在抗结核的同时引起药物性肝损害(ATDILI)的情况不容忽视.本文就ATDILI的危险因素、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等作一综述.

  • 肠道病毒71型衣壳蛋白的抗原表位及其单克隆抗体

    作者:蔡静;罗永能

    肠道病毒71(EV71)是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原之一,可引发大部分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其衣壳蛋白VP1~VP4作为免疫原包含了能够诱导体液免疫(产生抗体)和细胞免疫的抗原表位.迄今为止已有多个免疫显性的线性或构象性B细胞抗原表位被确定,与之相关的单克隆抗体在EV71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单克隆抗体治疗方面也已显示一定程度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有少数T细胞抗原表位被确定.本文对上述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 微RNA-2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作者:谢珲;张欢欢;应华忠;余陈欢;张松照;陈勤

    目的 研究微RNA(miRNA,miR)-2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血清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21例临床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资料、组织、血清样本,同时收集21例健康体检者和2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血清样本作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检测miR-22在癌组织、癌旁组织、血清、人甲状腺正常细胞系和人甲状腺乳头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22的靶基因及参与的信号通路.结果 miR-22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在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和甲状腺结节患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血清中表达呈负相关(r=-0.851,P<0.01).miR-22在T3~T4期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45±0.08,低于T1~T2期的0.61±0.18(t=-2.809,P<0.01),在N-期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64±0.16,高于N+期的0.48±0.10 (t=2.789,P<0.01);在T3~T4期患者血清中的相对表达量为12.76±1.60,高于T1~T2期的9.91±2.74(t=2.806,P<0.01);在化疗高敏感组患者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71±0.14,高于化疗低敏感组的0.42±0.13(t=4.575,P<0.01).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SIRT1和HMGB1为miR-22的靶基因,其参与细胞内吞作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癌症等多个信号通路.结论 miR-2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量显著降低,且与肿瘤T、N分期和化疗敏感性有关,但在血清中的表达量显著升高;miR-22参与多个信号通路,可能通过靶向调控SIRT1和HMGB1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

  • 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初步应用

    作者:张儒轩;沃恩康;丁建祖;方迪;陈帅帅;杨新燕;郭潮潭

    目的 制备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NP)单克隆抗体,为甲型流感病毒诊断试剂盒以及相关研究提供材料.方法 大肠埃希菌BL21 (DE3)表达NP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后取脾脏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筛选获得阳性细胞株,注射小鼠腹腔得到单克隆抗体,纯化后进行Western印迹法、ELISA法、细胞免疫染色和荧光法、双抗夹心ELISA法确定NP抗体的生物学特性,探索应用范围.结果 从Western印迹法、ELISA和细胞免疫染色法的结果可得知,抗NP单克隆抗体可以与免疫原特异性结合,也可以与H1N1、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NP特异性结合,具备检测流感病毒的能力.双抗夹心ELISA法进一步提升了抗体对抗原的检测灵敏度至128 pg.同时,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到抗体可在细胞内显示NP从细胞核扩散到细胞质的过程.结论 制备的抗体成功检测H1N1、H3N2两种亚型的流感病毒,可作为用于流感防治的流感病毒诊断试剂盒的材料.

  • 不同频次胸腔穿刺抽液及置管引流对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顽固性胸水患者的影响

    作者:李海军;郭志梅;杨新英;康富标;孙殿兴

    目的 评价不同频次胸腔穿刺抽液及胸腔置管引流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顽固性肝性胸水(RHH)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对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30日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住院的16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RHH患者,随机分成4组:胸腔穿刺抽液1组(T1组,1周抽液2次)、胸腔穿刺抽液2组(T2组,1周抽液3次)、胸腔置管引流1组(ICP1组,1周抽液2次)和胸腔置管引流2组(ICP2组,隔日抽液1次).每组患者42例,记录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观察胸水消退情况、并发症等资料.结果 4组患者尿素氮、白蛋白、血钾、血钠和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239、6.194、7.832、5.478和9.486,P<0.05或<0.01).4组患者合并感染、穿刺部位渗液、穿刺部位缝合、输白蛋白比例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546、67.862、47.328和9.136,P<0.05或<0.01).T1组感染率为4.76%,低于ICP1和ICP2组(=4.086和5.126,P均<0.05).T1和T2组穿刺部位渗液发生率分别为4.76%和7.14%,低于ICP1和ICP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2.603、47.069和49.208、43.750;P均<0.01).T1组与T2组的穿刺部位缝合率均为0,低于ICP1和ICP2组患者(x2=37.655和42.000,P均<0.01).T1组的输白蛋白率为59.52%,低于T2组和ICP2组患者(x2=4.613和7.244,P均<0.05);ICP1组的输白蛋白率为66.67%,低于ICP2组(x2=4.200,P<0.05).各组采用胸腔穿刺抽液或胸腔置管引流治疗RHH治愈加显效率均在70%以上,各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胸腔穿刺抽液较胸腔置管引流患者并发感染、穿刺部位渗液、穿刺部位愈合困难明显降低.胸腔穿刺抽液每周2次治疗RHH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胸腔置管引流治疗RHH对患者的利弊仍需进一步评价.

  • 转座介导的HIV-1整合位点分析

    作者:潘凌凌;刘晋辉;杨劲

    目的 建立转座酶反应介导的HIV-1整合位点鉴定方法,以鉴定HIV-1潜伏或复制性感染有关的整合特征.方法 采用转座酶反应介导整合序列的捕获与扩增方法,对照人基因组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50株细胞克隆中,有45株可检测到HIV-1整合片段,共获得9个整合位点.HIV-1潜伏或复制型细胞内整合位点的分布无显著差异.HIV-1的整合位点分布于所有基因目录内,包括转录活跃基因、非编码区或重复元件,并与相邻的表观分布相关.结论 转座酶反应介导的整合位点鉴定方法简便快捷,能以大随机方式还原整合位点.HIV-1感染的整合与基因组特征存在联系.

    关键词: HIV-1 转座 病毒整合
  • 低水平丙氨酸转氨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组织学改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家杰;黄海军;童永喜;潘红英

    目的 了解低水平ALT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学改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行肝组织活检且ALT低于2倍正常上限值(ULN)的慢性HBV感染患者共321例纳入研究,根据肝脏组织学病变程度,分为有显著组织学改变组(217例)和无显著组织学改变组(104例),分析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WBC、肝功能、HBeAg、HBV DNA等临床资料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筛选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并绘制ROC曲线.结果 无显著组织学改变组的年龄为(35.14±9.35)岁,ALT、AST、γ-GT的中位数分别为29.00、25.00、19.00 U/L,均明显低于有显著组织学改变组(t=-3.214,P<0.01;Z=-2.269,P<0.05;Z=-4.596,P<0.01;Z=-2.810,P<0.01),而PLT为(197.09±64.44)×109/L,ALB、HBV DNA的中位数分别为45.25 g/L、5.16 lgIU/mL,高于有显著组织学改变组(t=2.777,P<0.01;Z=3.148,P<0.01;Z=2.387,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ST(OR=1.071,95%CI=1.043~1.100)、HBV DNA(OR=0.828,95%CI=0.743~0.923)两项因素可能与肝脏组织学改变有关.预测概率P绘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4,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3.13%和70.19%.结论 对于低水平ALT的HBV慢性感染者,AST和HBV DNA是肝脏组织学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 舟山市三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作者:王松治;王忠发;张世宏;沈飙;王建跃;仝振东

    目的 了解舟山市普陀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的流行情况及分子生物学特征,为制订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普陀区六横岛和登步岛健康人群静脉血清各300份,用双抗原ELISA方法作抗体检测.检测3例实验室确诊患者的急性期静脉血清病毒核酸,阳性样本进行序列测定后做同源性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健康人群血清抗体总阳性率3.5%(21/600),其中发病区与无疫情地区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0%和1.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67,P<0.01).3例确诊病例血清中病毒L、M、S基因序列比对结果为99.8%~100.0%,与来源于岱山长途岛病毒基因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 舟山普陀六横岛健康人群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登步岛.普陀六横岛的病毒遗传进化分析显示与本市岱山长途岛流行的病毒基因有高度同源性,与国内的江苏JS6、辽宁的LN3及宁波的也有较高的同源性,而与舟山市流行的优势病毒序列有一定的差异.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疾病认知及应对现况调查

    作者:王永梅;慕淑芬;李启虹;林小玲;于海峰;王巧玲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部分患者病情较重且发展迅速,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造成终死亡[1].由于人们对其普遍缺乏认识,易导致治疗延误[2].为了解SFTS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及应对现状,笔者对烟台市传染病医院近年住院治疗的SFTS患者进行了相关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 2013-2015年绍兴地区非淋菌性尿道炎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

    作者:孙红岗;何丽钦;朱莹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一种常见的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STD),是目前西方国家常见的STD之一[1].我国自2001年以来报告的NGU居全国检测的8种STD首位[2].本文对绍兴地区2013-2015年非淋菌性尿道炎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检测结果做一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 维生素D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腺瘤相关性的Meta分析

    作者:左忠朝;吴香丽;张岭

    目的 探讨维生索D受体(VDR)基因FokI、BsmI和TaqI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结直肠腺瘤(CRA)的关系.方法 用Meta分析法研究VDR基因多态性与CRA的关系,计算纳入研究的合并OR值及其95%CI.结果 检索PubMed、Embase和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按照既定的纳入标准进行筛选后,后选择了6项研究.在显性、隐性、等位和相加模型分析中,VDR基因FokI SNP在CRA风险上的合并OR值在4种分析模型中分别为0.97(95%CI:0.83~1.14)、1.06(95%CI:0.84~1.34)、1.00(95%CI:0.89~1.12)和1.04 (95%CI:0.81~1.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smI SNP的合并OR值分别为0.96 (95%CI:0.76~1.20)、0.99(95%CI:0.83~1.19)、0.98(95%CI:0.87~1.12)和0.96(95%CI:0.75~1.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aqI SNP的合并OR值分别为0.96(95%CI:0.82~1.13)、1.06(95%CI:0.81~1.38)、0.99(95%CI:0.92~1.06)和1.01(95%CI:0.87~1.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VDR基因多态性与CRA之间没有显著联系.

  • 慢性胃炎伴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一例

    作者:何松哲;刘瑞彪

    贾第鞭毛虫病是由蓝氏贾第鞭毛虫(简称贾第虫)引起的一种以腹痛、腹泻和黏液性大便等临床症状为主的肠道寄生虫病,人或动物因误食贾第虫包囊而感染.虫体偶尔也可寄生于患者胆道,导致肝胆道的感染症状[1].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者中发病率较高,故又称旅游者腹泻,已引起各国的重视[2].本文就1例慢性胃炎伴贾第虫感染者的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
  • 宁波市鄞州区2006-2015年15岁及以上居民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孙烨祥;林鸿波;沈鹏;徐来荣;平建明;柴鹏飞

    目的 了解宁波市鄞州区2006-2015年15岁及以上居民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成人HBV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的鄞州区2006-2015年乙型肝炎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5年鄞州区累积报告≥15岁居民乙型肝炎病例1 664例,年均发病率为11.50/10万,各年发病率在8.22/10万~13.87/10万之间,总体呈下降趋势(X2趋势=5.492,P<0.05),急性乙型肝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122.229,P<0.01),慢性乙型肝炎呈上升趋势(x2趋势=14.792,P<0.01).乙型肝炎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具有地区差异性,发病率<10/10万和≥10/10万的镇数分别为6个和19个.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发病率为17.78/10万.男女发病比为2.63: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x226.318,P<0.01).农民乙型肝炎病例多(32.51%).结论 鄞州区≥15岁居民乙型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男性中青年农民工人群为重点防治对象,应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策略研究.

  • 温州市麻疹疫情风险评估指标及应用

    作者:李万仓;孙肖瑜;陈玲萍;王志刚;郑晓春;魏晶娇

    目的 通过建立麻疹疫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确定温州市2015年各县(市、区)的风险等级,为当地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指标赋值法,对“基础免疫水平”“麻疹病例监测”和“疫情易发生扩散”3个一级指标开展评估,每个指标包括5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得分相加得到一级指标得分.总评分设为100.00分,得分超过50.00分确定为高风险地区.结果 温州市基础免疫薄弱的是瓯海区(25.50分)和乐清市(23.50分);麻疹病例监测质量不高的是经开区(19.00分)和乐清市(17.00分);疫情易于扩散的是经开区(33.00分)和龙湾区(30.00分).总体麻疹疫情发生风险较高的是经开区(69.50分),其次是龙湾区(63.50分)、鹿城区(56.50分)、瓯海区.(56.50分)和乐清市(52.50分).结论 麻疹疫情风险评估指标能基本反映温州市麻疹疫情风险,疫情总体可控,但部分县(市、区)仍存在薄弱环节.经开区、鹿城区等监测质量不高的县,应加强监管,规范疫情处置并扩大应急接种对象和范围.龙湾区、乐清市等基础免疫水平薄弱的县,应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和及时率.

  • 四川省遂宁市2011-2015年手足口病疫情和病原学监测分析

    作者:马超;杨继红

    目的 了解四川省遂宁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和病原学构成,分析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的遂宁市2011-2015年手足口病个案卡片以及遂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提供的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描述疫情的分布情况以及病原学分类构成,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的高危因素.结果 遂宁市2011-2015年手足口病年均罹患率为65.82/10万,重症率为4.83‰,病死率为0.19‰,重症病死率为38.46‰;发病高峰分别为每年的3-5月和10-11月;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9 133例,占84.84%),男女比例为1.59:1(x2=108.72,P<0.01),以散居儿童为主(8 168例,占75.93%),其次是幼托儿童(2 362例,占21.96%),重症病例中以散居儿童为主(47例,占90.38%),不同人群手足口病重症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 1.95,P<0.05).5年间手足口病监测采样730例,阳性413例,总阳性率56.58%,病原学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优势毒株(阳性率34.66%),其次是肠道病毒71型(阳性率14.25%).多因素分析显示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16型感染病例发生重症的风险分别增加3.44倍和4.74倍.结论 遂宁市手足口病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重点人群为3岁以下儿童,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16型感染病例发生重症的风险增加.

  • 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研制进展:2016年乙型肝炎基金会drug watch更新解读

    作者:冷雪君;颜学兵

    目前全球公认的HBV一线治疗药物为恩替卡韦(ETV)和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2016年11月10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正式批准了抗HBV新药——Vemlidy(R),即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富马酸(TAF).由于抗HCV的直接抗病毒药物已经陆续上市,全球部分大制药公司转向投入抗HBV治疗药物的研制中,近2年乙型肝炎基金会(Hepatitis B Foundation,HBF) drug watch的更新速度明显加快,仅2016年就于3月及11月进行了2次更新.

    关键词: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