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국제류행병학전염병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 影响因子: 0.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149
  • 国内刊号: 33-134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2-29
  • 曾用名: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7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毛江森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沙门菌血清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作者:王晨;袁巧;邓小玲

    沙门菌造成的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暴发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感染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进一步对同一血清型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可以增强识别食源性疾病暴发的能力,发现暴发病例,掌握流行趋势,追溯感染源头.此文对沙门菌血清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作了综述.

  • 影响乙型肝炎病毒进入过程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石柱;孙殿兴

    HBV属于嗜肝DNA病毒家族,具有狭窄的宿主范围及肝组织亲嗜性.大量试验数据显示,HBV L蛋白的PreS1区直接参与病毒和肝细胞的黏附.PreS1区N末端的豆蔻酰基化修饰对HBV感染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证实,S区上富含半胱氨酸的抗原决定簇环是参与HBV感染的另一重要因素.HBV与肝细胞的黏附涉及到一些细胞蛋白,但尚无确切的证据证实它们在HBV感染中所起的具体作用.HBV的进入过程为抗病毒药物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其研究是HBV领域的热点.此文就参与HBV进入的病毒及细胞相关因素作了综述.

  • microRNA调控的病毒载体及其应用研究

    作者:王闻哲;王孝举

    micro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不编码蛋白质的单链小分子RNA,主要通过与mRNA(少数DNA)相互结合使靶基因沉默.它参与调控生物体的各种活动,包括发育、分化、细胞凋亡、脂肪代谢、病毒感染和癌症形成等.基因治疗的成功应用依赖于有效的运载系统.目前为止,有效的基因治疗载体来自多种方式多种步骤改造的病毒.此文就miRNA调控的病毒载体及其应用研究作了综述.

  • 肝硬化合并脓毒症的临床应对策略

    作者:胡沛;谢青

    肝硬化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发生细菌感染、脓毒症和脓毒症所致器官功能衰竭.脓毒症是细菌感染触发机体免疫产生的过度炎症、凝血及削弱的纤溶反应的一种临床过程,通常按病情进展可分为三个阶段: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脓毒症已成为肝硬化住院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此文对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处理以及预防策略作了综述.

  •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引起线粒体毒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宝国;蔡卫平;唐小平

    HAART是目前治疗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的研究表明,HAART显著降低了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然而,随着HAART使用的增加,其毒副作用问题日益彰显,其中线粒体毒性成为研究热点.由于国内对HAART线粒体毒性研究较少,目前我国尚无监测相关线粒体毒性的有效方法.此文对HAART导致线粒体毒性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实验室检测等进行了综述.

  • 人巨细胞病毒疫苗接种的目标人群

    作者:董慧慧;马伟杭

    人巨细胞病毒( HCMV)的感染普遍且通常无症状,但却有很多个体是HCMV感染的高危人群.HCMV疫苗的接种能够使感染后发病率降低已在国内外达成共识,然而不管是疫苗的临床试验还是合法疫苗的终临床应用,HCMV疫苗的目标人群的确立都举足轻重.此文就HCMV疫苗研究现状及目标人群的确立进行综述.

  • 巨噬细胞和艾滋病毒1型感染的关系

    作者:代丽丽;李威

    巨噬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HIV-1感染的靶细胞之一.它不仅对于人体的抗病毒机制有重要的意义,也在HW-1潜伏库形成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此文回顾了近年在HIV-1感染中病毒与巨噬细胞相互调控的机制研究进展.

    关键词: 巨噬细胞 HIV-1 感染
  • EB病毒BZLF1基因和启动区Zp的多态性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刘亚丽;谢正德

    Epstein-Barr病毒(EBV)属于疱疹病毒科γ亚科,为线性双链DNA病毒.BZLF1基因的表达产物Zta在病毒裂解感染级联反应的启动和维持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BZLF1基因的启动子Zp调节着BZLF1的表达.近年来,基因BZLF1及其启动子Zp区域的多态性成为研究的热点,此文对BZLF1基因及其启动区zp的多态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壳聚糖季铵盐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傅婷;洪艳;陈勇

    壳聚糖季铵盐是一种常见的壳聚糖修饰物,属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它是聚阳离子多聚物,具有低毒性、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稳定性强等优势,因而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此文主要就近几年壳聚糖季铵盐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及该纳米粒在基因递送载体、疫苗佐剂、给药系统等应用领域的新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测评

    作者:陈卫庆;陈衍秋

    目的 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后心理健康的状况,为临床疗效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患者组)及30名健康者(对照组)进行生活质量的研究,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的状况,并分析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的临床客观指标和生活质量主观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前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健康对照组低,患者组SF-36总分为(65.1±10.7),对照组总分为(79.8±1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P<0.01);治疗后,患者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SF-36总分为(76.3±12.5),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P<0.01).患者治疗前后ALT和HBV DNA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随着临床指标的好转,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也上升,提示临床指标的变化与生活质量分值的相关性.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健康对照组,抗病毒治疗后生活质量的评价有助于临床疗效分析,对临床治疗的选择和决策有指导意义.

  • 健康青年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俞苏蒙;叶晓波;邢云卿;高彦军;冯莉

    目的 了解入伍新兵人群汉坦病毒(HV)IgG抗体的流行分布情况,为今后预防HV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利用ELISA技术,对北京军区空军2001-2008年来自16个省市的364名入伍新兵血清进行了HVIgG抗体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6个省市中,仅在广东、河北、山东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新兵中检出HV IgG抗体阳性(各1例),平均阳性率为1.10%,其余各省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健康青年对HV高度易感,容易引起暴发流行,各级卫生部门应高度重视HV预防工作.

  • 中国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李玉静;杨学磊

    目的 了解中国婴幼儿轮状病毒(RV)腹泻流行特点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RV疫苗的研制提供动态信息.方法 对中国2003-2010年监测年限≥1年的涵盖19个省、4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共33个市、6个县)的74篇关于RV腹泻流行病学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综述,并结合新疆乌鲁木齐婴幼儿RV腹泻研究状况作相应分析.结果 根据74篇文献统计,住院腹泻患儿RV中位检出率为47.4%(19.7% ~64.9%);门诊腹泻患儿中位检出率为34.1%(23.3%~38.9%);部分报道门诊和住院中腹泻患儿的中位检出率为37.6%(9.6%~65.6%).人群中,6月~2岁的婴幼儿依然是RV感染的主要人群,流行高峰从每年9月~次年2月,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略有差异.2003-2010年中国流行的RV优势株为G3P [8],其次为G1P[8].结论 RV流行株具有多样性且动态变化,新基因型偶有检出,表明长期监测RV的流行情况是必要的.

  • 儿科病区不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与耐药分析

    作者:林伟青;李伟中;林佩贤;辜红妮

    目的 了解儿科病区不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检出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儿科病区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的临床样本中分离培养的不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规定要求分离培养病原菌,采用VITEKAMS微生物自动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结果 在此期间,所检样本中共检出革兰阴性菌720株,其中不发酵革兰阴性杆菌232株,占革兰阴性菌的32.22%.检出数量居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孢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构成比分别为37.93%(88株)、36.21%(84株)、12.07%(28株),不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样本(63.00%,126份)、胃液(15.00%,30份)和血液(14.00%,28份),耐药率较高.结论 通过病原体监测了解细菌分布及其耐药趋势,对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控制耐药菌株产生,有效治疗和预防不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细菌 儿科 耐药性
  • 尿液分离肠杆菌科细菌整合子分子特征及其与耐药性的关系

    作者:王卫忠;俞燕;戴姝贤;孙彬

    目的 了解尿液分离肠杆菌科细菌中整合子及相关基因盒的分布,分析整合子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111株临床上非重复分离自尿液样本中的肠杆菌科细菌菌株,经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鉴定并检测其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PCR检测第1,2,3类整合酶基因(int11、int12、int13),对于第1类整合酶阳性菌株用PCR扩增可变区基因盒.结果 111株临床非重复分离自尿液样本的肠杆菌中有69株(62%)检测到第1类整合酶基因,12株(11%)检测到第2类整合酶基因,未检出第3类整合酶基因.共检测出6种不同长度的可变区片段:800 bp片段不含基因盒,1500 bp片段为aadB,1800 bp片段为aadA2,2200 bp片段为aac(6')-Ib-cmlA1,3500 bp片段为aadB-catB3 - aadA1,3000 bp为dfrA32.dfrA32是首次在1株奇异变形杆菌中检测出的一种新的甲氧苄啶耐药基因.第1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第1类整合子阴性菌株.结论 第1类整合子及相关基因盒在肠杆菌科细菌中分布广泛,与细菌耐药性关系密切.

  • 携带肠道病毒71型中和线性表位重组流感病毒的构建

    作者:吴海波;沃恩康;尤金彪;王怡婷;王巧刚;郭潮潭

    目的 获得能够携带肠道病毒71型(EV71)中和线性表位的重组流感病毒.方法 通过PCR方法,在流感病毒HA基因中插入EV71中和线性表位序列,获得重组质粒;进行反向遗传学操作,构建重组流感病毒.结果 获得了2个重组质粒pPolⅠ/Ⅱ/WSN-HA-SP55和pPolⅠ/Ⅱ/WSN- HA-SP70,并构建了能够分别携带EV71中和线性表位SP55和SP70的2株重组流感病毒,重组病毒3次传代血凝效价都保持在27和25HAU,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结论 通过反向遗传学操作,构建出携带EV71中和线性表位的重组流感病毒,为研制预防手足口病重组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奠定基础.

  • 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观察

    作者:陈念良;忻亚娟;马景臣;吴洁;金巧军;庄昉成

    目的 观察采用不含明胶、不含人血白蛋白保护剂制备的冻干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后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方法 在浙江杭州及河北正定二个点,筛选了183名甲肝病毒易感者,给予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一针免疫.观察疫苗接种后7d内的局部和全身反应,同时采集接种后的血清样本,检测甲肝抗体阳转率及抗体产生的水平.结果 观察期间主要表现为轻度反应,肝功能检测未见异常,未发生与疫苗有关的重度反应、皮疹及不良事件.疫苗接种后2个月的抗体阳转率为98.2%,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为135.5 mIU/mL.结论 不含明胶、不含人血白蛋白的保护剂制备的疫苗安全性及免疫原性良好.

  • 蒙脱石散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作者:黄文娟;肖健楠

    目的 探讨蒙脱石散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82例,根据是否进行蒙脱石散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分为对照组81例,治疗组101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 15 mg·kg-1 ·d-1)抗病毒及补液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1岁者1g,3次/d,>1岁者1.5g,3次/d,首次加倍)联合山莨菪碱(0.1 ~0.3 mg/kg)治疗.以粪便次数减少、性状转好及全身症状缓解为疗效评判标准.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92.08%(9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0%(55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152,P< 0.01).治疗组退热时间和止泻时间分别为(2.78±0.85)d和(3.06±1.5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65±0.76)d和(5.04±1.8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47、7.719,P<0.01).结论 蒙脱石散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轮状病毒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云南腾冲地区人群虫媒传染病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张英杰;国文;浮飞翔;龚正达

    目的 调查云南腾冲地区人群中虫媒病毒抗体,以了解当地虫媒病毒流行情况.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对72例不明发热患者血清中虫媒病毒抗体进行测定,同时选取37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发热患者血清中乙型脑炎病毒(JEV)、西尼罗病毒(WNV)、基孔肯雅病毒(CHK)、辛德毕斯病毒(SIN)和西部马脑炎病毒(WEE) IgG抗体阳性率依次为41.67%、50.00%、2.78%、1.39%、0.00%;正常人群血清JEV、WN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8.92%、32.43%,CHK、SIN、WEE IgG抗体均未检出.21例JEV、WNV抗体均为阳性样本的几何平均滴度(GMRT)分别为1:28和1:31.结论 该地区存在着黄病毒和甲病毒感染,还可能存在着其他虫媒病毒感染.

  • Zeocin和GFP双筛选标记重组痘苗病毒载体的构建

    作者:房有荣;李红玉;陈科达;周文硕;阎辉

    目的 为研究重组痘苗病毒通用载体,构建融合Zeocin和GFP双筛选标记质粒pCB-ZeoGFP.方法 质粒LeGo-G/Zeo含有Zeo-GFP融合基因片段,通过PCR反应、BamHI酶切后连接替换空白质粒pCB的筛选基因gpt,通过菌落PCR,酶切图谱分析及测序分析鉴定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后将其与野生型痘苗病毒进行位点特异性同源重组,经Zeocin药物筛选2代后,用流式细胞仪观察重组痘苗病毒GFP表达.结果 经菌落PCR,1号、5号和10号菌落中扩增出426 bp 的目的条带,与预期的大小完全一致,经酶切分析和DNA测序进一步验证了重组质粒pCB-Zeo-GFP;该质粒与野生型痘苗病毒同源重组,得到了重组的痘苗病毒;Zeocin 筛选2代后,病毒上清感染细胞,流式细胞分析7.18%的细胞中有CFP的表达,而阴性对照仅有1.43%;Zeocin 药物筛选5代后,通过激光共聚焦可在80%以上的细胞中观察带GFP;提取的重组痘苗基因组DNA也扩增出预期大小目的条带.结论 含Zeocin和GFP双筛选标记的新型重组痘苗病毒不仅具有可观察性且具有药物抗性,非常容易进行筛选鉴定.

  • 不当停用核苷类药物致肝衰竭死亡2例

    作者:朱萍

    肝衰竭系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肝衰竭的发生,一方面与HBV基因型、亚型及HBV变异有关;另一方面不合理的用药或停药,也可导致病毒复制迅速增加,甚至出现多重耐药,诱导过度免疫应答而发生严重肝细胞损伤.本组病例由于不当停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致使患者体内病毒复制加快、病情加重,严重的免疫应答导致肝细胞大量坏死,终发生肝衰竭导致死亡.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