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국제류행병학전염병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 影响因子: 0.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149
  • 国内刊号: 33-134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2-29
  • 曾用名: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7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毛江森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TCR β链CDR3谱系与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作者:伍绍强;姚新生;林世德;邱隆敏

    近年来,随着免疫扫描谱型分析技术的建立,T细胞受体互补决定区(TCR CDR)与HBV感染关系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通过对TCR CDR3谱型分析来研究HBV感染状态下克隆性和寡克隆性增生的T细胞,能进一步了解HBV感染后T细胞的免疫应答,指导疾病的免疫治疗,同时为后期T细胞表位疫苗的研制提供基础.此文就近年来TCR CDR3谱系与HBV感染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 IFN-λ——干扰素家族新成员

    作者:廖祥伟;张申英;张欣欣

    IFN-λ,即Ⅲ型IFN,是一类新发现的细胞因子,由IFN-λ1(IL-29)、IFN-λ2(IL-28A)和IFN-λ3(IL-28B)三个亚型组成.IFN-λ具有不同于Ⅰ型IFN的基因、结构及特异性受体,但具有与Ⅰ型IFN相类似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效应.此文就IFN-λ的表达、信号转导通路及生物学效应等研究现状作了综述.

    关键词: 干扰素类 免疫 受体
  • 隐匿性HBV感染的研究

    作者:张玲;张振华;李旭;LI Xu

    隐匿性HBV感染的存在和临床意义已经被许多研究所证实,且发现在单纯抗-HBc阳性者中发生率高.此文就各类人群隐匿性HBV感染的若干研究作了综述.

  • 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华忠;薛博瑜

    目前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较多,其中四氯化碳造模是常用的肝毒物诱导法,此文就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原理、方法及对比研究的近况进行综述.

  • TCR β链CDR3概况与感染性疾病的研究

    作者:杨介钻;李兰娟

    外周血大部分T细胞膜表面抗原受体分子(TCR)由α/β多肽链构成,α/βTCR特异性识别抗原多肽与MHC分子复合物.分析克隆性增生TCR BV CDR3的基因谱型特征,可以了解机体T细胞增殖与功能状况,从而有助于T细胞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通过直接移植特异性T细胞来治疗相关疾病,也能发展以特异性TCR基因为基础的转基因技术来治疗相应疾病.此文主要就TCR β链特点及其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上的应用作了阐述.

  • 急性HIV感染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彭锐锐;陈祥生

    艾滋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既往发现HIV感染者的方法主要是基于对l-IV抗体的检测,然而,在HIV感染至抗体检测阳性这一急性HIV感染(AHI)阶段,患者体内具有一过性的高病毒血症,传染性极强.开展AHI的筛查,及时发现AHI者并给予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可以防止HIV的进一步传播.减缓感染者的病程,具有个体临床和群体公共卫生的双重意义.此文综述了AHI的概念、临床表现、流行病学意义以及相应的检测技术进展和费用等.

  • 肝衰竭预后影响因素

    作者:楼丹峰;盛吉芳

    肝衰竭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病因、生化指标和并发症等,且各因素间也存在一定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联合作用.目前,CTP评分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MELD模式也获得普遍的认可,但这些评估系统自身仍存在一定的缺陷.此文对肝衰竭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 儿童抗HIV治疗和线粒体毒性研究进展

    作者:孙玉;陈德喜

    HAART明显降低了儿童HIV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在预防母婴传播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HIV感染儿童将面临一生的抗病毒治疗,药物相关的线粒体毒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此文对儿童抗病毒治疗所致线粒体毒性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相关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等进行了综述.

  • 核酸扩增技术在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范吉云;郭晓奎;李擎天

    传统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在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应用范围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PCR技术已被用于感染早期的病原体检测,但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不少问题.近年来出现的新的核酸扩增技术可弥补普通PCR技术的缺点.此文就其中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技术、PCR-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和多重荧光实时PcR技术进行综述.

  • 生存选择压力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变异

    作者:李婕;陈智

    HBV逆转录酶是易错酶,易导致HBV复制过程中出现核苷酸的变异,其变异可以分为基因型变异和表型变异.HBV对于各种生存选择压力,如宿主免疫应答反应、抗病毒药物治疗及疫苗免疫接种等,做出适应性改变形成了不同的HBV基因表型变异.此文就生存选择压力下HBV基因变异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其并发症

    作者:李海军;李东;孙殿兴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防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发生、发展对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此文就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诊断、病因病机、并发症及其治疗等作了综述.

  • 慢性丙型肝炎治疗的新选择

    作者:王琳;龚邦东;谢青

    目前丙型肝炎的标准疗法仍是IFN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存在一定局限.近几年来许多新的具有前景的抗HCV药物正不断被研发出来,它们通过多重作用,如改变病毒的生活周期和宿主的免疫状态,给将来的治疗带来希望.新的理想的治疗方法将为所有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和更容易耐受的治疗.

  • HIV-1病毒储存库的特征及检测方法

    作者:焦艳梅;吴昊

    HIV-1在未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体内,虽可持续复制,但也可潜伏在细胞内以逃避宿主的免疫清除,这一现象即病毒潜伏.由于病毒潜伏对抗病毒治疗带来了挑战,也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此文就病毒储存库的建立和体内潜伏感染细胞的检测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 HIV-1 潜伏 检测方法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骨桥蛋白水平与肝功能的相关性

    作者:李天一;方芳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骨桥蛋白(OPN)水平与肝功能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HBV感染血清学标志和HBV DNA的结果分为:A组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B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组为正常健康志愿者.用ELISA测血清OPN水平,常规方法测定血清ALT、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移酶(GGT)浓度.结果 乙型肝炎患者OP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以HBeAg阳性组水平高,OPN与ALT、AST、TBil呈正相关,与GGT无相关性.结论 OPN可能参与了病毒性肝炎肝脏的炎性损伤过程.

  • 小儿外周血CD6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林慧君;周永列;吴茅;邱莲女

    目的 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81例住院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以了解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81例本院住院患儿,根据<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分为感染性疾病组(68例)和非感染性疾病组(13例).根据WBC、中性粒细胞分类及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等将感染性疾病组分为3组,其中细菌性感染组27例,病毒性感染组18例,支原体感染组23例,测定外周血WBC、C反应蛋白及CD64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感染性疾病组和非感染性疾病组淋巴细胞CD6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疾病组与非感染性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中性粒细胞CD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感染组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病毒性感染组和支原体感染组的CD64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小儿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与C反应蛋白、WBC数量呈正相关,测定外周血CD64可用于细菌性感染和其他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CC mec中ccr复合体基因型分析

    作者:孔秀凤;王磊;王淑香;郭文学;王玉宝;刘德梦;宋诗铎;祁伟

    目的 了解MRSA临床株葡萄球菌盒染色体,mec(SCCmec)中盒染色体重组酶(ccr)复合体型别的特点.方法 收集MRSA临床株78株,应用多重引物PCR扩增ccr复合体各型中的特异性序列,确定ccr型别.结果 78株MRSA中;1株ccr1(1.28%)、3株ccr2(3.85%)、11株ccr3(14.10%)、3株ccr5(3.85%).52株同时携带两种及以上ccr基因,其中50株携带ccr3、ccr5(64.10%)、1株携带ccr2、ccr5(1.28%)、1株携带ccr2、ccr3、ccr5(1.28%),另有8株未检测到ccr基因.结论 本研究中MRSA的ccr基因型以ccr3、ccr5复合型为主,并可能存在一些新型ccr复合体.

  • 鸽子对流感病毒的易感性和传播性研究

    作者:吴海波;刘月焕;汪一帆;郭潮潭

    目的 探讨鸽子对流感病毒的易感性和传播性.方法 通过数据统计、动物感染实验、血液凝集试验、原位组织植物凝集素结合试验、原位组织病毒结合实验、组织细胞糖链受体提取及其病毒结合试验等,从多方面开展鸽子对流感病毒的易感性和传播性的研究.结果 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感染实验证实鸽子传播流感病毒可能性极少,原位组织植物凝集素结合试验和原位组织病毒结合实验确定了病毒感染部位是鸽子的肠道上皮黏膜细胞,植物凝集素结合试验的结果提示鸽子组织细胞带有不适合流感病毒唾液酸酶作用的糖链,组织细胞糖链受体提取物的病毒结合试验已发现有病毒结合带,根据病毒结合实验也发现鸽子仅对禽类流感病毒敏感.结论 鸽子能被禽流感病毒感染,但不会被人流感病毒感染,鸽子不会传播流感病毒.

  • 动态监测STAT3、HMGB1在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金小亚;陈永平;卢明芹;王晓东;金益辉;朱碧红

    目的 观察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D-氨基半乳糖介导急性肝衰竭模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用D-氨基半乳糖制作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用RT-PCR检测STAT3 mRNA,HNCB1 mRNA在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组织6、12、24、48、72、120和168 h的表达.结果 STAT3 mRNA在急性肝衰竭的6 h有显著升高,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 h达高峰,在48、72、120 h仍保持较高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MGB1 mRNA在6 h亦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 h达高峰,在24、48、72 h仍保持较高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和AST在6 h有轻度升高,至24 h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P<0.01)达高峰,72 h逐渐下降.TBil在6 h开始持续升高,72 h达到高峰(P<0.01),120 h逐渐下降.结论 STAT3、HNGB1可能参与了急性肝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成为l临床上治疗急性肝衰竭的新靶点.

  • 200例脑囊虫病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杨琼

    目的 评价阿苯达唑、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2002-2007年收治的脑囊虫病病例资料,随机抽取200例,分单纯使用阿苯达唑治疗组58例和吡喹酮、阿苯达唑联合治疗组142例两组,进行上述目的 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高压症、癫痫发作、精神症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阿苯达唑组少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苯达唑、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疗效肯定,但吡喹酮和阿苯达唑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较阿苯达唑单独用药严重.

  • 沈阳地区127例住院婴儿麻疹的流行病学及临床分析

    作者:张丽瑶;吕东霞;韩永辉;颜迎春

    目的 分析2006年沈阳地区127例住院婴儿麻疹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利于更好地防治要儿麻疹.方法 对沈阳市传染病院2006年收治的127例住院婴儿麻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3-7月份为发病高峰,占全年发病的86.61%;②发病年龄主要为5~10月龄,占83.46%;③外来流动人口(主要为农村到城市务工者)子女发病率高,占64.57%;④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皮疹典型,为充血性斑丘疹,口腔麻疹黏膜斑明显可见.结论 本次小月龄婴儿麻疹发病数增加,发病季节后移,临床症状典型,并发症多,以肺炎、喉炎、肝脏损伤、心肌损伤常见.建议提高基础免疫覆盖率、及时性以及接种质量;适当提前婴儿的初免年龄;对育龄妇女可适时进行麻疹疫苗复种.

  • 手术人员术前洗手后手指细菌培养调查

    作者:瞿良;褚兆昌;吕宇杰;滕毅;夏正武

    目的 对手术人员术前洗手后手指进行细菌培养,了解手术人员的洗手效果与清洁情况,探讨规范的洗手方法.方法 随机对参加手术人员进行术前洗手后手指采样并立即送检,接种于血平板、中国蓝平板培养,用BD PHOENIXTM100细菌鉴定及药敏系统鉴定.结果 检出3种细菌:中间型葡萄球菌10株,阳性率11.1%;表皮葡萄球菌8株,阳性率8.9%;枯草杆菌7株,阳性率7.8%.结论 部分手术人员的洗手方法不正确,手术人员的无菌意识和正确的洗手方法有待强化,这对消除手术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细菌 培养 洗手 手术前
  • 用脉冲凝胶电泳和分子标记研究鲍曼不动杆菌菌株亲缘性

    作者:张顺;蔡挺;许小敏;陈琳;糜祖煌

    目的 通过对宁波二院鲍曼不动杆菌菌株亲缘性的分析,对比耐药基因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方法.方法 采用耐药基因扩增和PFGE技术研究我院临床分离的27株鲍曼不动杆菌基因型,对检测结果作菌株亲缘性聚合分析.结果 27株鲍曼不动杆菌用PFGE分型分为4个亚型,用耐药基因分型分为2个亚型,聚合分析结论有区别.结论 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不同,研究中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非常重要.

  • HBeAg阳性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

    作者:陈卫庆

    目的 评价拉米夫定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HBeAg阳性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近、远期疗效,以探讨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统一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分析拉米夫定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HBeAg阳性的儿童慢性乙型肝炎(儿童组)的近期疗效、HBV YMDO发生率及停药后的远期疗效,并与同期治疗的HBeAg阳性成人慢性乙型肝炎(A组:拉米夫定+左旋咪唑涂布剂与B组:单用拉米夫定)的相关指标比较,进行X2检测.结果 儿童组与成人A组及成人B组治疗结束时,血清学、病毒学、生化学单项应答率分别为52.4%:34.0%:28.5%;90.5%:74.9%:62.8%;85.7%:82.9%:75.9%;完全应答率分别为52.4%、32.0%、25.5%;HBV YMDD变异率分别为14.3%、18.0%、32.1%;停药后1年持久应答率分别为90.9%、75.0%、51.4%.儿童组与成人A组各项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疗效基本相同,完全应答率虽优于成人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童组与成人B组相比,血清学、病毒学应答率、联合应答完全应答率及1年持久应答率均显著优于成人B组(P<0.05),而其他各项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LT≥正常上限2倍的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的近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用拉米夫定者.

  • 感染科医师应该成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中坚力量

    作者:肖永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保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群疾病的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医疗保健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感染病学以及感染病专科医师而言,如何适应这种迅速发生的变化,是关系到学科发展与医疗保健的重要内容.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