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观察体外受精中卵泡液的抗氧化能力及其对卵母细胞质量和胚胎发育的影响

    作者:梁琳;陈秀娟

    目的 检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卵泡液抗氧化能力的几项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C)、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巯基化合物(SH)及丙二醛(MDA)浓度,并观察其与卵母细胞成熟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形成率和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在本中心行IVF-ET的不孕不育女性患者258例,收集直径在18 mm以上的2 876个卵泡的穿刺液,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中TAC、GSH-PX、SH和MDA含量,比较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两组中4项检测指标与卵母细胞的质量和受精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结果 TAC、GSH-PX活力、总SH水平、MDA浓度在妊娠组和未妊娠组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相关分析显示,在IVF组中,TAC活力与获卵数呈负相关(r=-0.475,P=0.012),与受精及胚胎发育参数间无显著相关性.在ICSI组TAC活力与获卵数无显著相关性.GSH-PX活力在ICSI组与卵母细胞成熟率呈负相关(r=-0.505,P=0.046).MDA水平与正常受精率呈正相关(r=0.371,P=0.038),与优胚率呈负相关(r=0.301,P=0.050),并且在ICSI组中其与正常受精率呈正相关(r=0.609,P=0.012),与卵裂率呈负相关(r=-0.541,P=0.030).SH水平仅在IVF组中与优胚率呈负相关(r=-0.385,P=0.047). 结论 TAC并不能作为反映受精率和妊娠结局的预测指标,但可能在卵泡发育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卵泡液中MDA浓度对于预测受精结局有意义;SH与优质胚胎形成有关.

  • 断续流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聚合氯化铝中的砷和汞

    作者:叶延东;常海华;迟忠云

    [目的]双道同时测定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中砷(As)和汞(Hg).[方法]以盐酸溶解样品,硫脲-抗坏血酸作掩蔽剂,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同时检测.[结果]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中As含量为0.32mg/kg,Hg为0.0039mg/kg;As检出限0.037ng/ml,Hg检出限0.0043ng/ml;加标回收率As在96.5%~103.2%,Hg在82.7%~105.6%之间,试验了金属离子的干扰及消除.[结论]此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能够同时检测双元素,适于日常大批水处理剂等样品的检测.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其相关硫醇物在全血中的稳定性研究

    作者:何俊;班艳娜;唐秀芳;张晓清;丁敏

    目的 观察含EDTA的全血样本放置时间、保存温度以及不同稳定剂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其相关硫醇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含EDTA、EDTA-氟化钠(EDTA-NaF)、EDTA-3-Deazaadenosine(EDTA-3DA)的试管收集17名健康成人静脉血,置于碎冰上(0~4 ℃)或室温中(25 ℃)保存,放置0、3、6、24、48 h后分离血浆.用HPLC法测定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总半胱氨酸(total cysteine,tCys)、总半胱氨酰甘氨酸(total cysteinylglycine,tCysGly)、总谷胱甘肽(total glutathione,tGSH)浓度.设定全血样本0 h分离血浆所测硫醇物浓度为基础值.结果 EDTA管在室温中放置3、6、24、48 h,tHcy分别增加38.5%、64.2%、141.9%、225.4%;tCysGly、tGSH在3 h分别增加20.0%、37.9%,tCys则降低3.5%.EDTA管在碎冰上保存,各硫醇物浓度6 h内增加不超过5%.EDTA-3DA和EDTA-NaF管在室温放置3 h,与各自基础值相比,血浆tHcy、tCys、tCysGly、tGSH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DTA-3DA管:F值分别为0.01、0.94、0.09、0.01,P值均>0.05;EDTA-NaF管:F值分别为0.85、0.04、0.03、0.02,P值均>0.05).结论 EDTA抗凝血浆,所测tHcy及其相关硫醇物浓度呈时间、温度依赖性增加.血浆tHcy等硫醇物测定的分析前处理条件必须标准化.EDTA-3DA和EDTA-NaF管可使血浆tHcy、tCys、tCysGly、tGSH在室温中至少稳定3 h.

  • S-腺苷蛋氨酸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王建军;赵平

    S-腺苷蛋氨酸是蛋氨酸和三磷酸腺苷(ATP )在腺苷蛋氨酸酶作用下产生的化合物,是存在于人体所有组织和体液中的一种生理活性物质.其作为甲基供体(转甲基作用)和生理性巯基化合物(和巯基化合物辅酶A等))的前体(转硫基作用),参与体内重要的生化反反应.

  • 人热休克转录因子1功能反应与其半胱氨酸巯基氧化还原性能的相关性

    作者:林正;马中富;黄帆;徐康;LIU Alice YC

    目的评价半胱氨酸巯基氧化还原介导剂对人热休克转录因子1(hHSF1)的氧化还原状态、结构和功能的作用,并试图去解释氧化作用在细胞衰老中对hHSF1转录反应的影响. 方法通过改良的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氧化还原介导剂对hHSF1构象的影响;通过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动试验检测hHSF1的DNA的结合活性.结果促进二硫键交联的氧化型介导剂二酰胺(DM)、一氧化氮(NO+)载体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与含hHSF1的HeLa细胞S100提取液预培育,能在体外形成一个致密的、电泳中移动快速、分子内二硫键交联的氧化型hHSF1(ox-hHSF1)单体构象;在电泳前加入还原型介导剂二硫苏糖醇(DTT)能完全逆转.由于ox-hHSF1形成,使hHSF1在体外不能被热诱导激活形成三体,失去和DNA结合的活性,而且这个作用仅对含半胱氨酸巯基的转录因子有特异性.结论hHSF1功能反应与其半胱氨酸巯基的氧化还原化学性能相关,氧化作用和hHSF1分子内二硫键交联有可能是衰老细胞热休克转录反应呈渐减性的原因.

  • 健康成人唾液与血浆中巯基化合物浓度增龄性变化初探

    作者:王志辉;鄂玲玲;王三杏;王燕一

    目的 分析健康成人唾液与血浆巯基化合物浓度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探讨唾液与血浆巯基化合物浓度的关联及增龄性变化,为临床检测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国宾部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成年志愿者306名(151名女性,155名男性),分为青年组(106名,20~ 44岁,48名女性,58名男性)、中年组(109名,45~ 59岁,63名女性,46名男性)和老年组(91名,60~ 79岁,40名女性,51名男性),分别检测唾液与血浆巯基化合物浓度.结果 306名健康成人唾液与血浆巯基化合物浓度分别为(123±27)和(427±124) μmol/L.随着年龄的增加,唾液与血浆巯基化合物浓度均显著减少(P<0.01);老年组唾液和血浆巯基化合物浓度均显著低于青年组和中年组(P<0.01);唾液巯基化合物浓度的男女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1),但血浆巯基化合物浓度的男女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唾液和血浆巯基化合物浓度显著正相关(r=0.5050,P<O.01).结论 唾液巯基化合物浓度能大体反映血浆巯基化合物浓度,唾液巯基化合物检测有望代替血浆巯基化合物检测成为衰老的生物学指标.

  • 异环磷酰胺对离体大鼠肝细胞毒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施畅;廖明阳;郭巧珍;盛和章

    目的:探讨异环磷酰胺(Ifo)对混悬培养大鼠肝细胞的毒性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两步灌流法消化成年大鼠肝细胞,并进行混悬培养。Ifo以5,10,20 mmol/L染毒,观察染毒后3 h肝细胞的存活率、胞内酶泄漏情况以及肝细胞巯基状态、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并对肝细胞表面形态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大,肝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胞内酶泄漏加重,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增高,同时肝细胞总巯基(TSH)、非蛋白巯基(NPSH)、蛋白巯基(PSH)也逐渐下降,其中PSH下降在TSH耗竭中起主要作用。肝细胞MDA含量未发现有显著增高。形态学检查发现Ifo使肝细胞表面出现“大疱”,胞内线粒体肿胀,空泡化,粗面内质网扩张,部分脱颗粒,内腔模糊,滑面内质网扩张,呈囊泡状改变。结论:Ifo对混悬培养大鼠肝细胞有损伤作用,巯基物质的降低在Ifo肝细胞毒性中起重要作用。

  • 辐射防护剂研究进展

    作者:徐冰心;肖成荣;郑思新;高月

    辐射防护剂又称抗辐射药物,其研究在60年代后期达到高峰,但由于高效、低毒,可供临床应用的辐射防护剂较难发现,从而对辐射防护剂的期望逐渐淡薄起来,70年代明显下降.近年来随着肿瘤放疗的进展及核工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对辐射防护剂的研究热情重新高涨,主要表现在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基因水平4个层次对抗辐射药物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有目的寻找毒性低、疗效高的抗辐射新药;重视抗放药物的临床应用(放疗及其他疾病)及伍用.细胞因子是当今辐射防护剂的研究热点,氨巯基化合物仍是研究中的重要化合物类型,其他辐射防护剂,包括蛋白酶抑制剂、天然药物、激素、维生素、金属元素等对辐射防护也起着很大作用.

  • 苯并杂环化合物的放射防护研究进展

    作者:骆伟;黄荣清;骆传环;陈兴娟

    放射防护剂有细胞因子、氨巯基化合物、蛋白酶抑制剂、雌激素、天然药物等[1].目前随着肿瘤放疗的进展及核工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对放射防护剂的研究热情高涨,陆续发现了一些新型的放射防护剂.苯并杂环类化合物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有应用前途的一种放射防护剂,与其他种类的放射防护剂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内源性物质,具有新的作用机制;②毒性较小;③多功能:具有抗辐射、抗肿瘤、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④可以军民两用.笔者主要介绍近10几年出现的苯并杂环放射防护剂的研究进展.

  • 生理溶液中硝普钠释放一氧化氮巯基通路的动力学研究

    作者:赵蕊;赵轶;楼宜嘉

    目的探索台氏液中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在含活性巯基化合物催化下释放一氧化氮(NO)的动力学特征,为体外NO药理作用定量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37℃恒温避光条件下,对NO特异氧化产物NO-2以Griess试剂还原显色,采用分光光度法,比较分别有半胱氨酸(CYS)、谷胱甘肽(GSH)、巯基乙醇、青霉胺(PCA)、N-乙酰半胱氨酸(NAC)等5种巯基化合物存在的台氏液中,SNP释放NO的情况(n=3).结果 240 min内,在分别含有25 mmol*L-1各种巯基试剂的测试系统中,有CYS存在时,SNP释放NO呈一级动力学,速率常数K=0.166 3 min-1(r=0.926 3),稳态浓度为1.02 mmol*L-1;有GSH存在时,NO释放呈多相性,25 min达峰值,为0.53 mmol*L-1,180 min后渐成0.36 mmol*L-1的稳态;有巯基乙醇存在时,NO释放呈多相反应,60 min达峰值,为0.11 mmol*L-1,120 min后渐成0.09 mmol*L-1的稳态;有PCA存在时,NO的释放成线性,释放公式为:CtPCA=0.074 2+0.000 2t (r=0.997 9);在有NAC存在的测试系统中,未测出有NO释放.结论恒温避光台氏液中,SNP通过巯基通路释放NO的动力学特征受到巯基化合物自身的化学结构及空间位置的影响;240 min内SNP在含各巯基试剂的测试系统中释放NO量依次为:CYS>GSH>巯基乙醇>PCA>NAC.

  • 部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含量的快速测定法

    作者:钱树德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质控及分析测定,主要集中于各组分的快速准确分离测定的研究,除经典的微生物测定含量的方法外,还有TLC法,HPLC法,用HPLC法进行测定时,多以氨基糖苷类衍生化反应制成紫外吸收衍生物或荧光衍生物后,才便于检测,其衍生化试剂有邻苯二醛巯基化合物,荧光胺,2.4-二硝基氟苯,2,4,6-三硝基苯磺酸试剂等.

  • 职业接触苯尿中苯巯基尿酸生物限值研究

    作者:梅勇;宋世震;陈斯琦;叶玉杰;叶方立

    目的 研制我国职业接触苯工人尿中苯巯基尿酸(SPMA)的生物限值.方法 在苯作业车间选择空气中苯浓度在32.5 mg/m~3以下接苯工人55人,应用个体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作业者个体苯接触水平,同时采集当日工人班后尿,应用高压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测定尿中SPMA含量以评价苯接触者的内暴露水平,内外暴露水平的比较用相对内暴露指数(RIE)加以评定.结果 接苯工人工作环境空气苯浓度范围为0.71~32.17 mg/m~3,几何平均浓度为6.98 mg/m~3,中位数为7.50 mg/m~3,尿中SPMA与个体苯暴露量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Y(μg/g Cr)=-8.625+18.367 X(mg/m~3),r=0.8035(P<0.01);将我国职业苯接触限值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6 mg/m~3)代入回归方程,推算工作班后尿中SPMA含量为101.58μg/g Cr.计算的RIE指数显示,接触1 mg/m~3苯可平均代谢转化为尿中SPMA 18.23 μg/g Cr,并且随接苯水平的上升其代谢转化效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参考国外SPMA生物限值标准,建议我国职业接触苯生物限值班后尿中SPMA为100μg/gCr(47μmol/mol Cr).

  • γ-羟基丁酸与二巯丙磺酸钠对急性毒鼠强中毒小鼠的治疗作用

    作者:徐辉;王雷;王建东;董云

    目的 探讨γ-羟基丁酸与二巯丙磺酸钠对急性毒鼠强中毒小鼠的疗效.方法 对小鼠用一次性口服毒鼠强染毒(每10 g体重0.025 mg毒鼠强)后将60只小鼠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和治疗3组,每组15只.治疗1组给予二巯丙磺酸钠(每10 g体重注射2.5 mg剂量)、治疗2组给予γ-羟基丁酸(每10 g体重注射1.25 mg剂量)、治疗3组的γ-羟基丁酸+二巯丙磺酸钠腹腔注射,观察各组小鼠发生中毒惊厥潜伏期、1 h内抽搐间隔时间、平均死亡时间、死亡小鼠数和死亡率.结果 治疗1组1 h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和治疗3组1、24 h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治疗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和治疗3组中毒惊厥潜伏期分别为(9.6±3.5)、(10.7±3.9)min,1 h内抽搐间隔时间分别为(11.8±4.0)、(12.1±5.1)min,平均死亡时间分别为(58.7±17.6)、(67.7±18.6)min,比对照组和治疗1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1组中毒惊厥潜伏期、1 h内抽搐间隔时间及平均死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巯丙磺酸钠对急性毒鼠强中毒小鼠无肯定的治疗作用,γ-羟基丁酸能明显延缓小鼠中毒后的惊厥、抽搐发作,降低死亡率.

  • N-乙酰半胱氨酸对乌拉坦诱发肺瘤抑制作用的研究

    作者:姜淑青;王凤山;刘克明;刘淑英;杨梦礼;顾荣生

    N-乙酰半胱氨酸(NAC)作为一种巯基化合物因其具有明显的抗氧激活性而成为化学预防研究的对象.本实验室在Ames试验中证实了NAC的抗诱变活性[1],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化学预防部已将NAC进入I期临床试验[2].近年来肺癌趋于高发,为了探讨NAC对肺肿瘤的化学预防作用,我们选择了乌拉坦作为诱发小鼠肺瘤模型的致瘤剂,观察NAC的化学预防作用.

  • 巯基化合物对二甲基甲酰胺急性中毒的解毒实验研究

    作者:卢中秋;邱俏檬;缪心军;胡国新

    目的 观察二甲基甲酰胺(DMF)急性中毒对小鼠肝组织氧化酶/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及不同巯基化合物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DMF灌胃制备小鼠急性中毒模型;于中毒后6、12、24、48和72 h取小鼠肝左叶,测定各组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的动态变化.采用制备中毒模型后腹腔注射二巯基丙磺酸钠(Na-DMPS)、二巯基丁二酸(DM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N-乙酰半胱氨酸(NAC)四种巯基化合物的方法,观察其对DMF急性中毒小鼠的保护作用;并设相应给药的4种药物对照组.DMF灌胃后24 h取肝左叶,测定各组肝组织SOD和XOD活性.结果 DMF灌胃后24 h小鼠肝组织XOD、SOD活性均明显升高(P均<0.01),48~72 h恢复至正常水平.用Na-DMPS、NAC、DMSA治疗后24 h,肝组织SOD、XOD活性较中毒模型组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GSH治疗24 h后,肝组织XOD活性较中毒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SOD则无显著变化(P>0.05).4种药物比较,Na-DMPS、NAC和DMSA对SOD的作用比GSH好(P均<0.05),以Na-DMPS佳,但Na-DMPS、NAC和DMSA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4种巯基化合物对XOD的影响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DMF干扰了体内的氧化酶/抗氧化酶系统,可能是其导致肝损伤的机制之一.Na-DMPS、NAC和DMSA可通过平衡氧化酶/抗氧化酶系统保护肝功能.

  • 巯基化合物对内毒素诱导大鼠枯否细胞NF-κB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释放的影响

    作者:李泉;俞卫锋;尤圣武;吕欣;周脉涛;吴孟超;宋建钢

    目的观察巯基化合物对内毒素诱导大鼠枯否细胞(KC)NF-κB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释放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灌注和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高纯度大鼠KC,在过夜培养后冲洗两遍(不含血清),加入内毒素(LPS)10 ng/ml刺激原代培养的KC,观察不同浓度谷胱甘肽乙基酯(GSHEE)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大鼠KC TNF-α释放和KC内谷胱甘肽(GSH)及NF-κB活性的影响.并观察使用谷胱甘肽合成抑制剂BSO后,对NAC抑制炎症因子的影响,采用凝胶滞留电泳法测NF-κB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GSH水平.结果LPS诱导KC中GSH水平无变化;GSHEE和NAC可提高KC中GSH水平(P<0.05),降低NF-κB活性和TNF-α释放(P<0.05).NAC与BSO合用时KC中GSH水平无变化,TNF-α释放降低(P<0.05).结论NAC通过抑制KC中NF-κB的激活和TNF-α的释放调节KC功能,但这种抑制作用并非通过增加GSH介导.

  • 应避免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病人使用含巯基药物

    作者:刘阳熙;逄晓云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nsulin autoimmune syndrome,IAS)是由血中非外源性胰岛素诱导的高浓度免疫活性胰岛素(immunoreactive insulin,IRI),及高效价胰岛素自身抗体(insulin autoantibodies,IAA)所致的,以反复发作性、严重自发性低血糖为特征的一种罕见疾病[1],与伴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含巯基药物使用有关.对于药物诱发的IAS病人应避免使用含巯基药物.

  •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法(CE-ECD)检测人全血中的同型半胱氨酸(Hcy)、半胱氨酸(Cys)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作者:陈朴;王蓓丽;郭玮;潘柏申

    目的 建立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技术(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ith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CE-ECD)检测人全血中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Hcy)、半胱氨酸(cysteine,Cys)和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的方法.考察缓冲液的浓度、酸碱度、分离电压、进样时间和检测电压等参数对分离和检测的影响,确定佳的实验条件.方法 以直径为500 μm的铂圆盘电极作为检测电极,用长度为50 cm的熔融石英毛细管对一系列待检物标准溶液和人全血样本进行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结果 在优条件下,当电极电位为+1.05 V(相对饱和甘汞电极)、分离电压为18 kV时,Hcy、Cys和GSH于100 m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7.8)中在10 min内获得理想分离.检测下限(S/N=3)在).29~0.80 μmol/L范围内,且在3倍数量级浓度范围内,3种组分的浓度与峰电流呈良好线性关系.对0.5 mmol/L的混合标准溶液连续检测7次,Hcy、Cys和GSH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分别为3.7%、3.1%和2.9%.结论 CE-ECD方法可对Hcy、Cys和GSH等3种生物活性巯基化合物进行高效分离及检测,具有分析速度快、成本低、灵敏度高、试剂及样品用量小等优点,因此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实验采用的铂圆盘电极具有污染少、重复性好的特点.

  • 巯基化合物对毒鼠强急性中毒小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朱桐君;张春颖;陈醒言;胡国新;陈志康

    目的:探讨巯基化合物对毒鼠强急性中毒小鼠的解毒作用.方法:通过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观察多种巯基化合物的解毒作用.结果:巯基化合物能不同程度地延长毒鼠强中毒小鼠的惊厥潜伏期及死亡时间,二巯丙磺钠及二巯丁二钠还可明显降低中毒小鼠死亡率.结论:二巯丙磺钠和二巯丁二钠对毒鼠强中毒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尤以二巯丙磺钠为佳(P<0.001).

  • 巯基乙酸对小鼠MⅠ/MⅡ期卵母细胞进程及结构的影响

    作者:侯绍英;张岭;吴坤;夏蕾

    目的 探讨巯基乙酸(TGA)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巯基乙酸处理后小鼠MⅠ/MⅡ期卵母细胞的成熟进程和形态结构.结果 对照组、0.005 mg/ml TGA组和0.020 mg/ml TGA组生发泡破裂率分别为48.67%、62.67%和56.00%,第一极体排出率分别为26.47%、65.96%和45.24%,0.005 mg/ml处理组第一极体排出率高于对照组和0.020 mg/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GA处理剂量的增加,卵母细胞纺锤体和染色体形态结构异常的细胞比例和异常程度增加,0.020 mg/ml TGA处理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巯基乙酸可促进卵母细胞体外减数分裂的重启和成熟,但中期卵母细胞的纺锤体及染色体有结构缺陷,对后续胚胎发育可能会产生潜在影响.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