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影响乳清蛋白乳化体系热稳定性的因素

    作者:李翔宇;余道政;肖敏;汪志明;李博玲;汪峰

    乳清蛋白是由干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乳清,经过特殊工艺浓缩精制而得的一类蛋白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奶粉企业使用乳清蛋白作为原料。它不仅纯天然、无毒无害,还提供人体所需的必须蛋白质,而且乳清蛋白有一股淡淡的乳香味以及很强的乳化性。乳清蛋白能够很好地分布在不饱和脂肪酸表面,延缓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但由于乳清蛋白是热敏性蛋白,热变性后在水中溶解性明显下降,直接影响其功能特性,使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由于乳清蛋白的热稳定性对其生理活性和产品特性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其稳定性的研究成为奶粉生产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 热变性对血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的影响

    作者:孙婉玲;孙雪静;马晓彩;郭天娇;刘聪艳;万岁桂;苏力

    目的 初步探讨热变性对外周血细胞在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中的影响,从而提高流式-荧光原位杂交(Flow-FISH)技术的应用.方法 收集5例非骨髓造血干细胞疾病患者肝素抗凝外周血标本,以CD45-Alexa Fluor(R)647标记细胞表面抗原,高温变性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热变性前后外周血有核细胞的散射光信号和荧光信号变化.结果 热变性后,外周血粒细胞的侧向散射光明显缩小;单核细胞不易通过散射光被区分和设门.所有细胞CD45表达强度均减弱,以淋巴细胞为著;通过侧向散射光和CD45设门虽能大致区分各群细胞,但不及未热变性细胞清晰.结论 热变性后,外周血细胞在流式细胞术中的散射光信号和荧光信号均发生了变化,按照常规FSC/SSC和CD45/SSC方法设门进行细胞亚群分析的结果不精确,利用系列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是一种有前景的方法.

  • 体外动物组织热变过程中的光学特性变化

    作者:张禄鹏;孙智;刘筑闻;李文志;张志宏;黄剑锋;段元民;董勇;梁志远

    目的 研究热变过程中生物组织的光学特性变化.方法 采用犬肝、犬肾、犬肌肉和鼠肌肉4种动物组织作为样本,使用积分球系统测量650 nm波长激光照射下的样本在热风枪从30℃升温到100℃过程中的准直透射光、漫透射光和漫反射光光强随温度变化的数据,根据Kubelka-Munk模型计算得出吸收系数、散射系数和散射各向异性因子变化曲线.结果 温度变化使组织光学特性改变,热变过程中样本透射减弱,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增大,散射各向异性因子减小,不同组织的变化有一定差别.结论 热变性使组织透射减弱,吸收和散射增强.

  • 肾上腺髓外造血一例

    作者:王立英;李欣;侯志彬;胡晓丽

    患者 男,6岁.贫血、皮肤黄染6年,发现右肾上腺肿物1年.实验室检查:红细胞1.28×1012/L,红细胞比积(HCT)14.8%,血红蛋白42g/L,总胆红素91.6 μmol/L,间接胆红索82.9 μmol/L,直接胆红素9.1 μmol/L;变性珠蛋白小体、异丙醇实验和热变性实验均阳性.

  • 白蛋白微球的热变性对其水溶性及酶降解性的影响

    作者:陆彬;李凤前

    目的研究白蛋白喷雾干燥微球经加热变性后的水溶性及酶降解性,探讨热变性机理.方法用喷雾干燥工艺制成粉末状白蛋白微球,进一步加热变性处理.热变性条件分别为:温度120℃,时间3~24 h;温度100~160℃,时间6 h.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球在水中的溶解百分率,在37℃的恒温水浴中以胰蛋白酶的磷酸盐缓冲介质考察微球被酶解完全的时间.以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热变性引起白蛋白二级结构的改变.结果白蛋白微球的水溶性随热变性时间的延长和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酶解时间也随之延长.热变性条件对蛋白质酰胺I谱带所表征的空间构象影响较大.结论加热变性程度对白蛋白微球的水溶性及酶解性均有显著的影响,这可能与白蛋白二级结构的改变及疏水性基团的暴露有关.通过选择适当的加热条件,可以调控白蛋白微球的体外溶解与降解特性,提示以白蛋白喷雾干燥微球作为药物载体时可调控载药白蛋白微球的释药速率.

  • 异核苷掺入寡核苷酸的合成及其与互补序列的结合研究

    作者:史继峰;王占黎;张亮仁;张礼和

    目的合成异核苷掺入寡核苷酸并考察它们与互补序列的结合能力.方法采用DNA固相合成仪合成寡核苷酸,通过热变性实验考察双链的稳定性.结果合成了四条单异核苷掺入的寡核苷酸,热变性实验结果发现异核苷的引入降低了双链的稳定性,当异核苷处于寡核苷酸链的中央时,这种影响更为明显.异核苷6′-OH处于游离和烯丙基保护状态时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寡核苷酸中的异核苷使链发生扭曲,从而导致双链稳定性降低.

  • 干粉末吸入环丙沙星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调控

    作者:李凤前;胡晋红;朱全刚;陆彬

    目的制备适合粉末吸入肺部定位给药的环丙沙星白蛋白缓释微球,探讨热变性对微球体外释药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水溶液系统,运用喷雾干燥微囊化工艺一步制得粉末微球,分析粉末微球吸入的剂量控制,并考察热变性微球的体外释药情况.结果粉末微球流动性好,不含任何有机溶剂,外观呈圆球型,粒径为1~5μm,给药剂量可控.微球的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热变性程度越深,药物释放愈缓慢,这与白蛋白微球二级结构的空间构像及其降解特性有关.结论粉末热变性对喷雾干燥白蛋白微球体外释药具有可调节性,所制备的环丙沙星微球适于干粉末吸入肺部定位给药,可望明显提高环丙沙星对肺部感染的疗效.

  • 热变性对外周血细胞亚群标记效果的影响

    作者:马晓彩;孙雪静;王胤颖;刘聪艳;万岁桂;苏力;孙婉玲

    目的 探讨热变性对外周血细胞亚群标记效果的影响,从而建立稳定的流式-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流程(flow cytometry-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low-FISH).方法 采集10例健康人肝素抗凝新鲜外周血标本,分别以Alexa Fluor(@) 647标记的CD3、CD19、CD14抗体标记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高温变性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热变性前后细胞系列特异性抗原表达的变化;以Fluor(@) 647-CD3标记外周血T淋巴细胞,以4种浓度的Bis[sulfosuccinimidyl] suberate(BS3)交联剂进行抗原抗体交联,比较不同浓度BS3的交联效果.结果 高温变性后,Alexa Fluor(@) 647标记的CD3和CD19的荧光强度减弱,但仍能有效区分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Alexa Fluor(@) 647-CD14的荧光强度无变化,单核细胞清晰可辨;4种浓度交联剂BS3作用后,CD3的标记效果基本一致.结论 经过热变性后,Alexa Fluor(@) 647标记的CD3、CD19、CD14抗体仍能够有效标记出血细胞中的不同细胞亚群,耐热性好,可以用于Flow-FISH技术中;交联剂BS3的适宜作用浓度为2.5 mmol/L.

  • 胶原模拟多肽三螺旋结构的热变性过程

    作者:刘;刘玲蓉;陈名懋;杨文智;张其清

    氨基酸重复序列是很多纤维状蛋白质特征,这些序列促进每种蛋白形成自己的拓扑结构[1].胶原蛋白Gly-X-Y肽段的重复出现使得胶原二级结构呈现特征性的聚脯氨酸Ⅱ型(P2)结构,P2结构进一步形成稳定的三螺旋结构,这是胶原蛋白区别于其他蛋白质的特征性结构[2].

  • 028 热变性P24抗原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感染早期疾病进展的预测

    作者:

    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中,CD4~+淋巴细胞计数HIV-1 RNA水平的检测是监测HIV感染者的临床疾病进展及治疗的重要指标。由于价格昂贵,这两项检查很难在发展中国家广泛采……

  • 新型泪点栓治疗干眼的临床观察

    作者:尹婕;黄振平;夏元;马飞;倪利群

    干眼日益成为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众多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中重度干眼治疗效果不尽理想,以泪液替代为主的治疗仅能不充分地恢复泪液量,如何使眼表环境迅速恢复,重建功能,是干眼治疗面临的挑战.本研究应用新型热变性Smart PLUG泪点栓治疗中度干眼,现报道如下.

  • 有机锗蒽醌酰胺和有机锗萘酚酯倍半氧化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作者:上官国强;曲晓刚

    目的 研究新合成的有机锗化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为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它们的抗癌作用机理提供资料,为迸一步设计合成更为有效的抗癌药物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综合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热变性(Melting Temperature Studies)、荧光光谱变化(Fluorescence Titration Experiments)、黏度测定(Viscosity Measurements)等方法,研究了4种化合物与3种DNA,既小牛胸腺DNA(ct-DNA)、22-mers poly(dA·dT)和22-mers poly(dG·dC)的相互作用.结果 4种化合物与CT-DNA结合后,4种化合物的UV-Vis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减色效应和红移现象,预示着4种化合物可能通过插入方式与DNA发生作用.由化合物与ct—DNA、22mer poly(dA·dT)和22mer poly (dG·dC)作用的热变性曲线可以看出,3种DNA的热变性温度Tm均有提高,意味着药物与DNA的插入结合.发现4药物小分子对CT-DNA黏度均有影响,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DNA溶液的黏度也随之增大.3种DNA均能使4种化合物的荧光发生淬灭,通过计算得出相应的结合常数,属于中等强度的结合,结合常数介于103~105M-1之间.结论 药物与DNA作用后,药物的UV-Vis变化、DNA的热变性温度和黏度的变化均说明4种有机锗化合物是以插入结合方式与DNA发生作用的.以上研究结果说明,新型结构的有机锗化合物各功能基团之间产生了协同作用,它们均能与DNA发生明显的相互作用,并且很可能改变原有的有机锗倍半氧化物的抗癌作用机理,产生直接细胞毒作用,因而提高了整体化合物的抗癌活性.对进一步合成高效低毒的有机锗抗癌药物、揭示它们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作者:唐毕锋;马立业;曹广文

    扩增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常用研究工具,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该方法需要特殊的仪器、模板的热变性及长时间的温度循环.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几种核酸等温扩增方法:核酸等温扩增法、自序列复制法和链置换扩增法等,它们或者需要精密的仪器,或者在产物检测方面相当繁琐,或者特异性不高等[1-2],均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 高温变性对双链DNA分子的损害

    作者:朱军民;饶贤才;胡福泉

    高温变性是实验室常用的方法,如用煮沸法提取质粒DNA,用煮沸法变性DNA检测样品或DNA双链探针,以及在PCR中使用94 ℃变性模板等[1~3].这给我们留下一个强烈印象:即核苷酸链是耐高温以至可以接受煮沸处理的.基于这一事实,近我们使用煮沸法来灭菌欲无菌保存的DNA样品,结果意外发现100 ℃加温处理可以不同程度地损害DNA分子,引起了我们对高温变性处理双链DNA分子的高度重视,特设计实验观察高温对DNA损害的程度以及高温对不同来源DNA的损害是否有差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无锡地区709例14岁以下智力低下及先天畸形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作者:王珏;陆焱;谢新;崔朝晖

    对象与方法 709例患儿均为2000年1月至2010年8月我院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就诊原因包括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两性畸形和先天畸形等.所有患者均抽取外周血 1 Ml,无菌加入含植物血凝素的RPMI1640培养基中,37℃培养72 h.用秋水仙胺收获标本,使终浓度为0.05μmol/Ml.标本采用热变性姬姆萨R显带法,分析中期细胞20个,重点分析5个,对有异常者增至50个,结果按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SCN2005)标准描述.

  • 皮肤组织的热力学行为表征:Ⅱ.黏弹性行为

    作者:徐峰;卢天健;Seffen KA

    目的 检验关于胶原蛋白是皮肤黏弹件主要决定因素的假设,重点考察皮肤组织在动态载荷下的热力学性能.方法 采用不同的热加载实现皮肤组织中胶原质不同程度的热变性;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检测胶原质的热变性及其热稳定性,并通过热损伤积分方程分析了胶原质的热稳定性;采用动态热力学分析仪表征了温度和皮肤胶原质损伤对皮肤黏弹性特性的影响.结果 由于水份的流失,储存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与此相反,功耗因子却呈现出明显的温度不敏感性.结论 热损伤和热变性程度对皮肤黏弹性性能的影响与温度的影响相类似,表明在恒定的频率下胶原蛋白分子的热变性对皮肤的黏弹性行为影响很大.

  • 皮肤组织的热力学行为表征:Ⅰ. 拉压行为

    作者:卢天健;徐峰;Seffen KA

    目的 重点研究在不同温度下猪皮肤组织的拉压行为,探讨温度和真皮层胶原质热变性对皮肤组织力学性质的影响.方法 实验采用新鲜猪皮,在特殊设计的温控制拉伸系统和压缩系统条件下观察猪皮肤在不同温度下的拉压行为.结果 在拉伸实验中,皮肤的刚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在压缩实验中则相反.结论 温度对皮肤组织的拉伸和压缩行为都有影响:拉伸性质的变化主要是由于随着温度的升高皮肤胶原蛋白的热变性所引起,而压缩性质的变化则有可能是由于在热变性的影响下水合的变化所引起.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