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放疗治疗头皮血管肉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梁玉;曹建忠;李红卫;刘宝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放疗治疗头皮血管肉瘤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78岁男性头皮血管肉瘤患者,术后8个月出现局部复发,接受6 MeV-3电子线普通放疗:70 Gy/35次,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15 mg/d静脉泵注,连续用药14d,21d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结果 联合治疗期间,头皮病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停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10d后照射野外头皮局部复发,再次接受单纯放疗,放疗中头皮病变持续进展,单纯放疗效果差.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放疗治疗头皮血管肉瘤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作者:牛广才;马向东

    近年来胃癌诊治方面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胃癌患者预后仍较差.腹膜转移属于胃癌的终末阶段,尽管治疗方式多样,如减瘤术、腹腔灌注化疗、联合化疗,以及近期的分子靶向治疗及基因治疗,但仍无标准治疗方案.多学科及个体化的治疗应该是未来治疗的方向.现就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及治疗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的策略

    作者:易基群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一半以上的NSCLC患者初诊时属ⅢB或Ⅳ期,延长患者的复发时间和生存时间是关键,在维持治疗方面有很多研究.文章对NSCLC维持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卵巢癌的发病机制与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卢锦;王金华

    卵巢癌组织学类型繁多,主要治疗方式为肿瘤细胞减灭术对癌灶进行较为彻底的切除及辅助性化疗,但复发率高,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易产生耐药性,病情难以有效控制.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临床医学,包括分子分型、精准筛查和大面积流行病学调查的发展,针对卵巢癌发病机制与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成为热门.文章旨在对卵巢癌发病机制和分子靶向治疗作一总结,为临床诊疗提供数据.

  • 双特异性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耀凯;夏宁邵;罗文新

    双特异性抗体(BsAb)可以同时靶向两个不同的靶点,其功能主要是选择性招募效应细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或者结合肿瘤相关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其增殖,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且发展迅速.文章主要对BsAb的类型、作用机制以及在临床上肿瘤治疗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 噬菌体展示技术与肿瘤靶向治疗

    作者:侯利丹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外源性基因与噬菌体基因融合,使外源基因编码的多肽或蛋白随噬菌体外壳蛋白的表达展示在噬菌体表面的生物技术.被展示的多肽或蛋白能够保持其相对独立的空间结构和生物活性,与靶分子识别、结合,因此,该技术可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筛选工具,成功用于肿瘤靶向肽的筛选、化疗药物的靶向运输、肿瘤抗体的制备等,在肿瘤的靶向治疗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 非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作为结肠癌治疗新靶点的研究进展

    作者:曲林琳(综述);续薇(审校)

    癌变的结肠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时依赖血管生成及有利的肿瘤微环境。非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参与慢性炎症相关的肿瘤发生、癌细胞增殖、肿瘤血管生成、免疫逃逸、肿瘤转移多个过程,因此有望成为分子靶向治疗的新靶点。现对JAK-STAT信号通路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初步探讨JAK-STAT在靶向治疗及预后评估方面的应用前景。

  • 叶酸受体α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与部分临床指标间关系的研究

    作者:丁哲旻;王清;李兵;缪亦锋;鲁晓杰

    目的 研究叶酸受体(FR)α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旨为垂体腺瘤的靶向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垂体腺瘤和正常垂体组织中FR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研究FRα的表达和部分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RT-PCR方法显示在无功能性(NF)垂体腺瘤中FRα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有内分泌功能的垂体腺瘤及正常垂体组织(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FRα在NF垂体腺瘤中明显高表达(P<0.05),而在有内分泌功能的垂体腺瘤及正常垂体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FRα仅在NF垂体腺瘤中表达,表达阳性率为93.75% (30/32).此外,FRα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0.05),但其表达量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复发性肿瘤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FRα在NF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有内分泌功能的垂体腺瘤及正常垂体组织,且其可能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有关联,这对NF垂体腺瘤将来的分子靶向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 新一代测序技术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

    作者:范翠;叶斌;王全;向明亮

    新一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的应用开拓了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领域,已在包括头颈鳞状细胞癌在内的人体多种肿瘤研究中成果显著.头颈鳞状细胞癌是一类恶性程度及异质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其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迄今未明.本文主要从关键突变基因、风险因素、基因作用途径、靶向药物进展、放化疗疗效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综述NGS在头颈鳞状细胞癌的研究现状.

  • 分子靶向治疗在晚期甲状腺癌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万军;王之奇;王世军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总体上治疗效果良好,但仍有一部分难治性甲状腺癌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甲状腺癌分子病理机制研究的不断进展,以激酶抑制剂为代表的分子靶向治疗逐步在晚期甲状腺癌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晚期甲状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 侵犯喉气管的甲状腺癌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李丽娅;易红良

    甲状腺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具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由于甲状腺的特殊解剖学位置,一旦癌变侵犯喉、气管则预后较差,手术治疗仍然是侵犯喉气管甲状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具有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解除气道梗阻等症状、改善术后生活质量等优势.在手术治疗之外,还存在放化疗、131 I及分子靶向等治疗手段.本文就侵犯喉、气管的甲状腺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开角型青光眼降眼压药物的新靶点研究

    作者:毛伟明;刘扬;Robert J.Wordinger;Abbot F.Clar;彭玉豪

    青光眼是我国及全球主要的致盲眼病.目前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局限于通过降低眼压延缓视神经病变的进展.临床用于降低眼压的药物主要机制为增强葡萄膜巩膜通路的房水外流和抑制房水生成.由于青光眼眼压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小梁网通路阻力上升,因此现有药物未能从根本上纠正疾病的起源和病理生理改变.本文对直接针对青光眼小梁网房水外流阻塞病理机制的新药物靶点和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以期这些新药物靶点和策略成为治疗青光眼的突破性新方法.

  • ZD1839治疗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两肺转移1例报告

    作者:张康;罗荣城;谢剑明;钟运超;郭胜春;张振胜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肿瘤,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转移,预后差,术后放疗和化疗的作用有限.本文报道了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两肺转移患者,肿瘤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阳性,采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ZD1839治疗1个疗程(28天)后,两肺转移灶全部消失,达到完全缓解.

  • 2014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内科治疗进展

    作者:宋勇;杨雯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发病率逐年增高,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全球,都已成为致死率高的肿瘤.数十年前,由于肺癌治疗手段单一,导致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期短,生存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近年来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克唑替尼等分子靶向药物先后进入临床应用,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都得到了质的飞越.201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及欧洲肿瘤内科协会(ESMO)年会上均有大量关于非小细胞肺癌诊治进展的重要报道.本文结合这两次大型会议的报告,分别从化疗、分子靶向治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耐药对策、免疫治疗等方面对2014年非小细胞肺癌内科治疗的进展进行梳理和述评.

  •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CT预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预后的价值

    作者:吕律;吴宁;王燕;胡兴胜;李峻岭;方艳;李小萌;刘瑛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在早期预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有效性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8月至2015年4月行EGFR-TKI治疗的NSCLC患者22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行PET-CT检查,以18F-FDG摄取高病灶作为靶病灶(总数不超过5个,每个器官不超过2个),分别测量治疗前后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并计算SUVmax变化率(ΔSUV%),参照实体瘤治疗疗效PET评价标准(PERCIST)评估代谢改变.此后每2个月一次CT随访,以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RECIST 1.1)评价疗效.应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基于PERCIST标准的PET-CT疗效评价与基于RECIST标准的疗效评价结果 的一致性.应用Fisher精确检验比较治疗早期代谢缓解组与无缓解组中出现疾病进展的概率.通过ROC曲线分析获得ΔSUV%预测治疗敏感或病变无进展的临界值和预测效能.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无进展生存期差异.结果 EGFR-TKI治疗1个月后,12例患者代谢部分缓解(PMR),6例代谢稳定(SMD),4例代谢进展(PMD).治疗1个月后代谢评估结果 与治疗3个月后CT疗效评价结果 具有中等度的一致性(Kappa=0.506,P<0.05);治疗早期表现为代谢缓解(PMR)的患者出现疾病进展的概率显著低于代谢无缓解者(χ2=11.941,P=0.005);而治疗早期表现为代谢进展(PMD)的患者均出现了疾病进展;以ΔSUV%=40.36%为界值,预测治疗敏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和84.6%,曲线下面积为0.906(95%置信区间:0.766~1.000,P=0.002).以ΔSUV%=25.84%为界值对患者分组进行生存分析,组间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 EGFR-TKI治疗1个月时行18F-FDG PET-CT检查可用于早期预测NSCLC治疗疗效及预后.

  • 细胞毒药物与分子靶向治疗的联合应用

    作者:刘耀文

    随着新型分子靶向药物的开发,抗肿瘤治疗面临新的挑战.围绕细胞毒和分子靶向药物的联合应用存在诸多争议,特别是关于临床前模型的价值和一些临床试验的设计方案.目前的抗肿瘤治疗已包含了几种具有不同机制的药物,分子靶向治疗的联合应用可能具有协同或拮抗作用.本文将重点阐述应用联合治疗的相关问题,希望通过新型靶向治疗与传统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为抗肿瘤治疗带来新的契机.

  •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胡宏祥;王学清;张华;张强

    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因其特异性强、耐受性好等特点,在肿瘤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种类很多,包括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激酶抑制剂等,从1997年首个单抗药物利妥昔单抗上市到目前为止,已被批准上市的药物达50多种,抗肿瘤靶点也趋于多样化.以肿瘤细胞特异性分子靶点为导向的药物研发已经成为现代抗肿瘤药物发展的主流趋势.本文对FDA批准上市的分子靶向药物进行总结,按照作用靶点的不同进行分类,并对各类药物的分子机制及临床使用情况作一概述.

  • 基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靶向治疗药物研发进展

    作者:朱海游;胡昌华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一种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膜表面受体,与配体结合后激活胞内区的酪氨酸激酶区域,从而启动细胞核内相关基因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的信号传导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凋亡、转移等过程密切相关.目前,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有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两类.近年来,许多以此为靶点的靶向抗肿瘤药物陆续被开发,出现了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阿法替尼、凡德替尼、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尼妥珠单抗等一批新药.本文对已上市和进入临床研究的代表性靶向抗肿瘤药物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 多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龚新雷;秦叔逵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尤其高发;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治疗棘手,预后很差;常规药物和手段的作用有限,没有明显的生存获益.已知肝癌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发生、发展和转移与多种基因突变、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和新生血管增生异常密切相关;其中存在着多个关键性环节,正是采用分子靶向治疗的理论基础和潜在靶点.近年来,应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肝癌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正在成为新的热点;而以索拉非尼、舒尼替尼等药物为代表的多靶点、多激酶抑制剂治疗肝癌更是受到高度关注,已经和正在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策略产生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文中对多激酶抑制剂类药物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和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 盐酸埃克替尼治疗50例晚期肺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洁;鲁晓宁;班丽英

    目的:观察埃克替尼对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研究2011年9月-2012年8月间ⅢB~Ⅳ期肺腺癌患者50例,口服埃克替尼125 mg,bid,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50例可评价肺腺癌患者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22例(44%),疾病稳定(SD)19例(38%),疾病进展(PD)9例(18%),总有效率(RR)为44%,总疾病控制率(DCR)为82%,总的症状缓解率为80%.吸烟与不吸烟、男性与女性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但一线选择靶向治疗与二线选择靶向治疗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组间P <0.05).用药后有33例(66%)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常见的是皮疹(14例,28%),腹泻8例(16%),皮肤瘙痒5例(10%),胃脘烧灼感4例(8%),肝功能轻度损害2例(4%).结论:埃克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疗效好,可以显著改善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毒副反应较小、安全、易耐受.

866 条记录 8/44 页 « 12...567891011...434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