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96例酒精依赖者夫妻关系调查及原因分析

    作者:张天生;韩卫军

    酒依赖患者是长期反复饮酒而引起对酒渴求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以酒为中心;影响家庭、事业、社交等;对酒有强烈的渴求感;饮酒模式固定,尤以晨饮为特点;一旦停饮或饮酒量减少,会出现戒断症状;对酒的耐受增高等为主要特征.本文对在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自愿戒酒治疗的96例酒依赖者夫妻关系状况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 复吸的神经生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朱争华;莫志贤

    复吸是药物依赖者戒断用药一段时间后由于某些因素的激发,重现渴求感受药物精神效应欲望而恢复用药行为.复吸是药物成瘾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治疗药物成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目前,各种方式的戒毒治疗其复吸率居高不下,据国内外研究报道戒毒患者半年内复吸率高达95%以上,绝大多数药物滥用者陷入了戒断治疗-复吸-再治疗-再复吸的恶性循环.

  • 犒赏的生物学基础

    作者:郝伟

    1概述生物的两种本能在其发生、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即个体保存和种族保存.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行使与两种本能有关的行为(饮食、性、哺乳等)使行为者得到快感,未能完成上述行为则可能出现渴求感,激活个体趋向这些目标.在行为学中,与快乐有关的事件称之为"犒赏(reward)",犒赏被认为是管理行为的基本的要素.

  • 卡马西平对大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影响

    作者:叶少剑;艾永循;陈小青;黄念芳;喻欣

    目的:研究卡马西平对动物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CPP)的影响.方法:吗啡连续给药适应训练4 d,建立大鼠吗啡CPP,观察卡马西平对CPP形成及维持的影响.结果:卡马西平100mg·kg-1可减弱吗啡诱导大鼠形成的CPP强度(卡马西平组676±s173.1,对照组785±s60.6,P<0.05);50mg·k-1促使已形成的CPP迅速减退、消失(给药d4,由742±s 81.0降至515±s 317.4,P<0.05);且卡马西平自身不会使大鼠产生CPP.结论:卡马西平对大鼠的吗啡CPP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其对阿片类依赖者的渴求感可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 复吸的神经生化机制

    作者:张开镐

    复吸是药物成瘾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治疗药物成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复吸的完整含义是药物依赖者戒断用药一段时间后由于某些因素的激发,重现渴求感受药物精神效应欲望而恢复用药行为.近几年在实验室研究诱发复吸的因素及干预的办法上作了相当大的努力,建立了复吸模型,探讨在经历成瘾药物戒断期后重建用药行为的脑内神经化学和解剖学的通路.

  • 地芬诺酯依赖2例临床报告

    作者:陶燃;李邦合

    病例1:男,21 a.患者于2004年2月海洛因脱毒后至2005年3月在家一直服用地芬诺酯,剂量由初的平均每日每次口服16片增至每次口服25片,平均每日2-3次,大单次滥用剂量35片.开始患者服用后可以减轻海洛因戒断后出汗、心慌等戒断症状,两周后患者出现欣快、心跳加快的感觉,并伴有口干、面色潮红等症状.停用后出现时冷时热、心慌、腹泻等戒断症状,心理渴求感加剧.查体无异常.既往体健.入院后查血、尿、便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正常.确诊地芬诺酯依赖.治疗:d1-2每日给予可乐定片0.75mg,po;d3-5给予可乐定片每日1.0mg,po;d6开始减量.d8无不适后给予停药,d10出院.治疗过程中监测血压,每日3次.1月后随诊,患者未重复使用地芬诺酯片.

  • 香烟可能具有抗抑郁效果

    作者:

    近 ,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 , 吸烟可能会对人的大脑产生类似于抗抑郁药的效果 , 这或许能够解释抑郁症患者中吸烟比例高 , 且不愿戒烟的现象 .杰克逊市密西西比大学医疗中心 Gregory A. Ordway博士告诉路透社记者 , " 长期吸烟可对人类大脑产生‘抗抑郁药样 '的作用 , 这有可能与抑郁症患者中吸烟比例高且难以戒烟的现象有关 . " 研究人员早前指出 , 抑郁症患者更有可能吸烟且更难戒烟 . 但并不清楚吸烟时吸入的尼古丁或其它化学物质是否会直接影响抑郁症患者的大脑 . Ordway博士等对 7例曾大量吸烟者和 9例非吸烟者的脑部蓝斑进行了尸检 , 所有个体均无精神障碍 . 研究人员发现 , 长期吸烟者脑部的神经化学异常同应用抗抑郁药治疗的动物类似 . Ordway博士特别指出 , 长期吸烟者脑内α 2肾上腺素受体明显较少 , 合成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酪氨酸羟化酶也明显减少 . 此前已有研究报道 , 在接触抗抑郁剂的动物中存在这两种改变 , 而且它们也是用来确定潜在抗抑郁药物的两种标记物 . Ordway博士说 : " 这是首次证实长期吸烟可在脑内产生与抗抑郁作用相关的生物效应 . " 他指出 , 就目前的证据 , 尚难以确定到底是吸烟引起该种效应 , 还是有这种大脑化学变化的人更容易成为吸烟者 . 但他怀疑吸烟确实可以引起这些神经化学改变 , 并打算开展动物研究来证实 . Ordway博士还强调 , 即便吸烟确实有部分抗抑郁作用 , 他仍然不会推荐用这种方式治疗抑郁症 , 但他希望这项研究可有助于为吸烟的抑郁症患者设计更好的戒烟治疗方案 . (来源 : Arch Gen Psychiatry, 2001, 58:821- 827.资料整理 : 汤宜朗 ) 新近戒酒患者渴求感的皮质下相关区域研究 为探讨酒精中毒患者渴求感的功能性大脑相关区域 , 并研究渴求感所涉及的大脑区域网络的状态 /特质 , Frank Schneider博士及其同事选取了 10例接受戒酒治疗的男性酒精依赖患者和 10例匹配的正常对照者 ,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 ( fMRI) 对其由酒精气味引起的大脑反应进行成像研究 . 在患者接受标准行为疗法和精神药物 3周后 , 所有受试均进行第二次 fMRI检查 , 以评估治疗对与渴求感相关的大脑区域的影响 . Schneider博士等发现 , 在酒依赖患者中 , 治疗前暗示所引起的渴求感主要可导致右侧杏仁核 /海马区域的皮质下边缘区和小脑的激活 , 而治疗后颞上沟被激活 . 此时 , 皮质下或小脑激活的现象不复存在 . 对照组接受酒精刺激后并未出现相应杏仁核或小脑的激活 , 而且两次检查也未发现激活模式的改变 . 研究人员指出 , 酒依赖患者中暗示引起渴求感的神经生物学联系呈状态依赖性 , 他们提示这些联系可受治疗干预的影响 . 渴求感的情感表现是由杏仁核的激活所致 . ( 来源 : Am J Psychiatry,2001,158:1075- 1083.资料整理 : 汤宜朗 ) 小鼠的可卡因依赖相关基因已被发现 欧洲的科研人员在小鼠体内偶然发现了一种在动物对可卡因的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基因 . 意大利维罗纳市葛兰素 - 史克实验室的 Francois Conquet博士撰文指出 , 该结果为帮助人们克服可卡因成瘾性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道路 . 科研人员培育出了一种无法产生 mGluR5蛋白的基因工程小鼠 , 结果发现这些小鼠对可卡因的作用变得不敏感 . 例如 , 当科研人员设法诱使这些基因工程小鼠对可卡因成瘾时 , 它们对此并不感兴趣 . 另一方面 , 向正常小鼠固定提供可卡因时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 它们很快就对药物产生了依赖 , 在 2 h内可自服可卡因 25次 . Conquet博士称 : " 敲除 mGluR95基因可导致小鼠对可卡因的作用不再敏感 . 该基因缺失小鼠对可卡因没有渴求 , 而没有用药动机就不可能形成依赖 . " 但 Conquet博士指出 , 这些小鼠的多巴胺系统并未受到影响 . 这是首次发现哺乳动物对可卡因不敏感 , 而其它奖赏系统的活动 ( 如进食、性交和饮水 ) 仍然保持正常 . ( 来源 : Nature Neurosci, 2001, 4:873- 874转引自 2001- 08- 27路透社医学新闻 .资料整理 : 汤宜朗 ) 东亚及太平洋地区边境 HIV/AIDS会议资料 泰国项目官员 Fida Shah报告 , 在泰国未加保护的性行为仍然是造成 HIV流行的重要因素 . 而农村、城镇和跨边境地区的流动人口导致的商业性性活动的发展 , 加速了 HIV的传播 . 虽然泰国静脉注射毒品的人数不多 , 但是 , 在这些人当中已有 30% - 40% 感染了 HIV, 而他们又通过性活动使更多的人处于被感染 HIV的危险之中 . 越南河内医科大学的 Nguyen Tran Hien报告 , 在越南南部造成 HIV 迅速传播的主要原因有 , 卖淫活动普遍 ; 女性性工作者中性活动频繁 ; 不经常使用安全套 ; 性病感染者多 ; 女性性工作者在柬埔寨与越南之间来往频繁 ; 柬埔寨的女性性工作者中感染 HIV的多 . 协和医科大学的张孔来教授报告 , 边境地区的 HIV 易感人群主要是来往于各国边境地区的长途卡车司机 , 跨边境通婚者 , 旅游者和从事边贸的工作人员 , 贩卖到临国的妇女 , 在其他国家工作的劳工及出国学习的青少年 . (资料来源:东亚及太平洋地区边境 HIV/AIDS远程卫星会议,2001- 11- 7.资料整理 : 赵成正)

  • 非依赖性抗癫痫药对成瘾性疾病的治疗作用

    作者:叶少剑;曾繁典

    成瘾性疾病是指患者对某种药物或行为产生依赖性,使其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的一类疾病.对此类疾病的治疗除了非药物疗法如行为、心理矫正外,药物治疗也日趋受到重视.非依赖性抗癫痫药苯妥英及卡马西平等对某些成瘾性疾病的身体依赖性及精神依赖性症状表现出一定疗效.对成瘾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上述药物的治疗作用进行了探讨.对比性研究了成瘾性疾病与癫痫.

  • 阿片类药物依赖性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李倩;刘萍

    药物依赖性包括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两种类型.精神依赖性是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效应,用药者对药物产生内在的异常强烈渴求感,不顾一切地寻觅和使用,重复体验和享受"欣快感",避免断药后的身心折磨.而身体依赖是指依赖性药物长期作用于人体,使人体机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药,生理功能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症状.

  • 海洛因成瘾者的干预

    作者:范琳娟

    海洛因成瘾是一种慢性勾发性脑部疾病,伴有行为、心理、法律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特点有:戒断症状、渴求感、觅药/用药行为(不顾后果和强迫性的)及反复发作、38%合并感染HIV.鉴于海洛因成瘾者的特点我县开展以下3项干预措施:(1)针对海洛因成瘾者的人格和行为特征干预;(2)美沙酮维持治疗;(3)清洁针具交换.

  • 非依赖性抗癫痫药对成瘾性疾病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德坚

    成瘾性疾病包括身体依赖性及精神依赖性,对此疾病的治疗除了非药物疗法如行为、心理治疗外,药物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非依赖性抗癫痫药苯妥英及卡马西平等对某些成瘾性疾病的身体依赖性及精神依赖性症状表现出一定疗效.本文就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的防治和治疗效果进行探讨.

  • 孩子迷恋手机:制订合理的行为规则

    作者:赵敏

    信息时代特有现象:过度迷恋手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成瘾”“网络成瘾”等名词已为大家所熟悉.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医学上,手机成瘾或网络成瘾并没有被作为一种心理疾病来处理.大家平常所说的“手机成瘾”,其实大多是手机或网络使用过度;而真正的“手机成瘾”会有如下表现:无法用手机上网时,会体会到强烈的渴求感,产生烦躁、不安等情绪,甚至出现心悸、头晕、冒汗等生理反应,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都严重受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