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82 针刺治疗可卡因成瘾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

  • 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术对可卡因成瘾大鼠戒除毒瘾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忠;杨天明;郝成仁;苏宁;冯勇

    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分组及手术:采用普通级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成6组.A组:对照组;B组:成瘾组(假毁损组);C组:成瘾大鼠毁损伏核组;D组:成瘾大鼠毁损海马组;E组:成瘾大鼠毁损扣带回组;F组:成瘾大鼠毁损伏核、海马、扣带回组.成瘾大鼠每天接受皮下注射溶解于0.2ml生理盐水的盐酸可卡因15mg/kg,持续90d.

  • 可卡因戒断后觅药行为的潜伏及其分子学机制

    作者:宋赠;田绍文

    戒断后的复吸是治疗可卡因成瘾的一大临床难题[1].复吸往往是由可卡因相关线索引起,复吸可发生在长时间戒断期之后.有观点认为:线索导致的渴求行为在初几周的戒断期里逐渐增高,且可维持一定时间.

  • AGS3蛋白--可卡因成瘾的新靶点

    作者:

    关键词: 蛋白 可卡因成瘾
  • 催化抗体与可卡因成瘾的免疫治疗

    作者:吕延成;卓福镇

    在常见的依赖性药物中,可卡因成瘾的治疗是成瘾医学中的一个研究难题.传统上可卡因成瘾的药物治疗主要集中在可卡因受体拮抗剂药物或以减轻病人对可卡因渴求并减轻停用可卡因后戒断症状的药物研究上,但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的治疗药物.美国哥伦比亚大学Landry领导的一个科研小组根据80年代出现的催化抗体技术,成功地制备出催化可卡因降解的催化抗体[1].这种催化抗体可望用于可卡因成瘾的主动免疫治疗.

  • 可卡因的欣快效应可能与脑中多个化学位点有关

    作者:曹家琪;连智;刘志民

    已知神经元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向邻近的神经元传递信息.一旦这种传递工作完成,神经元表面上的运输蛋白便将神经递质送回到神经元内,当下一个神经冲动来时再释放.研究显示可卡因可作用于多巴胺、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元的运输蛋白,阻断这些神经递质的重摄取.据此,一些研究人员假设可卡因可提高脑细胞外多巴胺水平.这样,过多的多巴胺可持续作用于这些部位的神经元而导致欣快感.若上述假设是真实的,则清除脑中多巴胺运输蛋白就可以消除可卡因的欣快效应.为此,研究人员在小鼠胚胎上将这种与运输蛋白有关的基因灭活或将之破坏,从而养育出缺乏多巴胺运输蛋白的小鼠.然后,用自身给药和位置偏爱技术进行研究以确定其使用可卡因时所获得的欣快效应.结果显示那些被破坏了基因的鼠尽管不具有多巴胺运输功能,但依然表现出对可卡因的渴求与嗜好.这一结果显示多巴胺运输蛋白对可卡因奖赏效应来说并不是必需的.研究人员采用同样方法对破坏了5-HT运输蛋白的小鼠做了研究,结果也发现了可卡因的奖赏效应.研究人员假设可卡因通过同时阻断多巴胺运输蛋白和5-HT运输蛋白而产生奖赏效应,这样,多巴胺和5-HT二者水平均升高可能产生欣快感.另一项研究发现破坏小鼠后脑部多巴胺运输蛋白后,细胞外多巴胺水平较正常高出近5倍.因为不能将多巴胺送回到神经元内部,因此当给这些小鼠可卡因时,细胞外多巴胺水平不再升高.这些鼠的多巴胺运输蛋白基因虽被破坏,但并不影响可卡因对5-HT运输蛋白的阻断,所以就像在正常小鼠所做研究显示的那样,5-HT水平是先上升后下降.为此,认为业已存在的高多巴胺水平加之5-HT水平上升可能是破坏了多巴胺运输蛋白的小鼠呈现可卡因奖赏的原因.以上研究提示脑内不只是由一个神经递质来调节愉快.若一些因素破坏了一个系统,其他系统依然能够正常工作以产生奖赏效应.可卡因具有如此强烈的吸引力,可能是它可同时作用于几个神经递质,共同参与调节愉快情绪.上述研究成果支持这样一种设想,就是在治疗可卡因成瘾时除针对可卡因外,还应考虑其他神经递质.20世纪90年代美国药物滥用研究所已与药厂合作开发一些可用于治疗可卡因成瘾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程度不同地作用于多巴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运输蛋白.动物实验已表明它们对人是安全的,并有潜在的效能.有些化合物正处于一期临床试验的早期阶段.

  • 香烟可能具有抗抑郁效果

    作者:

    近 ,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 , 吸烟可能会对人的大脑产生类似于抗抑郁药的效果 , 这或许能够解释抑郁症患者中吸烟比例高 , 且不愿戒烟的现象 .杰克逊市密西西比大学医疗中心 Gregory A. Ordway博士告诉路透社记者 , " 长期吸烟可对人类大脑产生‘抗抑郁药样 '的作用 , 这有可能与抑郁症患者中吸烟比例高且难以戒烟的现象有关 . " 研究人员早前指出 , 抑郁症患者更有可能吸烟且更难戒烟 . 但并不清楚吸烟时吸入的尼古丁或其它化学物质是否会直接影响抑郁症患者的大脑 . Ordway博士等对 7例曾大量吸烟者和 9例非吸烟者的脑部蓝斑进行了尸检 , 所有个体均无精神障碍 . 研究人员发现 , 长期吸烟者脑部的神经化学异常同应用抗抑郁药治疗的动物类似 . Ordway博士特别指出 , 长期吸烟者脑内α 2肾上腺素受体明显较少 , 合成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酪氨酸羟化酶也明显减少 . 此前已有研究报道 , 在接触抗抑郁剂的动物中存在这两种改变 , 而且它们也是用来确定潜在抗抑郁药物的两种标记物 . Ordway博士说 : " 这是首次证实长期吸烟可在脑内产生与抗抑郁作用相关的生物效应 . " 他指出 , 就目前的证据 , 尚难以确定到底是吸烟引起该种效应 , 还是有这种大脑化学变化的人更容易成为吸烟者 . 但他怀疑吸烟确实可以引起这些神经化学改变 , 并打算开展动物研究来证实 . Ordway博士还强调 , 即便吸烟确实有部分抗抑郁作用 , 他仍然不会推荐用这种方式治疗抑郁症 , 但他希望这项研究可有助于为吸烟的抑郁症患者设计更好的戒烟治疗方案 . (来源 : Arch Gen Psychiatry, 2001, 58:821- 827.资料整理 : 汤宜朗 ) 新近戒酒患者渴求感的皮质下相关区域研究 为探讨酒精中毒患者渴求感的功能性大脑相关区域 , 并研究渴求感所涉及的大脑区域网络的状态 /特质 , Frank Schneider博士及其同事选取了 10例接受戒酒治疗的男性酒精依赖患者和 10例匹配的正常对照者 ,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 ( fMRI) 对其由酒精气味引起的大脑反应进行成像研究 . 在患者接受标准行为疗法和精神药物 3周后 , 所有受试均进行第二次 fMRI检查 , 以评估治疗对与渴求感相关的大脑区域的影响 . Schneider博士等发现 , 在酒依赖患者中 , 治疗前暗示所引起的渴求感主要可导致右侧杏仁核 /海马区域的皮质下边缘区和小脑的激活 , 而治疗后颞上沟被激活 . 此时 , 皮质下或小脑激活的现象不复存在 . 对照组接受酒精刺激后并未出现相应杏仁核或小脑的激活 , 而且两次检查也未发现激活模式的改变 . 研究人员指出 , 酒依赖患者中暗示引起渴求感的神经生物学联系呈状态依赖性 , 他们提示这些联系可受治疗干预的影响 . 渴求感的情感表现是由杏仁核的激活所致 . ( 来源 : Am J Psychiatry,2001,158:1075- 1083.资料整理 : 汤宜朗 ) 小鼠的可卡因依赖相关基因已被发现 欧洲的科研人员在小鼠体内偶然发现了一种在动物对可卡因的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基因 . 意大利维罗纳市葛兰素 - 史克实验室的 Francois Conquet博士撰文指出 , 该结果为帮助人们克服可卡因成瘾性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道路 . 科研人员培育出了一种无法产生 mGluR5蛋白的基因工程小鼠 , 结果发现这些小鼠对可卡因的作用变得不敏感 . 例如 , 当科研人员设法诱使这些基因工程小鼠对可卡因成瘾时 , 它们对此并不感兴趣 . 另一方面 , 向正常小鼠固定提供可卡因时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 它们很快就对药物产生了依赖 , 在 2 h内可自服可卡因 25次 . Conquet博士称 : " 敲除 mGluR95基因可导致小鼠对可卡因的作用不再敏感 . 该基因缺失小鼠对可卡因没有渴求 , 而没有用药动机就不可能形成依赖 . " 但 Conquet博士指出 , 这些小鼠的多巴胺系统并未受到影响 . 这是首次发现哺乳动物对可卡因不敏感 , 而其它奖赏系统的活动 ( 如进食、性交和饮水 ) 仍然保持正常 . ( 来源 : Nature Neurosci, 2001, 4:873- 874转引自 2001- 08- 27路透社医学新闻 .资料整理 : 汤宜朗 ) 东亚及太平洋地区边境 HIV/AIDS会议资料 泰国项目官员 Fida Shah报告 , 在泰国未加保护的性行为仍然是造成 HIV流行的重要因素 . 而农村、城镇和跨边境地区的流动人口导致的商业性性活动的发展 , 加速了 HIV的传播 . 虽然泰国静脉注射毒品的人数不多 , 但是 , 在这些人当中已有 30% - 40% 感染了 HIV, 而他们又通过性活动使更多的人处于被感染 HIV的危险之中 . 越南河内医科大学的 Nguyen Tran Hien报告 , 在越南南部造成 HIV 迅速传播的主要原因有 , 卖淫活动普遍 ; 女性性工作者中性活动频繁 ; 不经常使用安全套 ; 性病感染者多 ; 女性性工作者在柬埔寨与越南之间来往频繁 ; 柬埔寨的女性性工作者中感染 HIV的多 . 协和医科大学的张孔来教授报告 , 边境地区的 HIV 易感人群主要是来往于各国边境地区的长途卡车司机 , 跨边境通婚者 , 旅游者和从事边贸的工作人员 , 贩卖到临国的妇女 , 在其他国家工作的劳工及出国学习的青少年 . (资料来源:东亚及太平洋地区边境 HIV/AIDS远程卫星会议,2001- 11- 7.资料整理 : 赵成正)

  • 可卡因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易松;邓浩;卢金婧

    可卡因主要作用于单胺类转运体,包括多巴胺转运体(DAT)、5-HT转运体(SEPT)和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阻止这些转运体将突触前释放的神经递质转运回突触前膜神经末梢,从而增强单胺能神经递质的作用而产生精神兴奋效应.其中DAT是可卡因作用的主要环节.可卡因也能够增加突触前末梢神经递质的释放,对突触后神经元的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调节在可卡因成瘾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就可卡因成瘾分子机制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各类神经递质在可卡因成瘾中的作用

    作者:王忠;杨天明

    目前对多巴胺能神经递质研究较多,普通认为多巴胺能神经递质在可卡因成瘾中发挥主要作用,5-羟色胺、谷氨酸、乙酰胆碱能神经递质与多巴胺神经递质相互调节作用,在可卡因成瘾中起辅助作用.对各种神经递质及其转运体、受体、拮抗剂的研究可能将为可卡因成瘾的治疗提供帮助.

  • MicroRNAs与可卡因成瘾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芬芬;沈杰;张吉翔

    因进入体内会导致海马、前额叶皮层、中脑腹侧被盖区及伏隔核等学习记忆相关脑区的多巴胺、谷氨酸、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等神经递质释放的异常变化,通过作用于相应的受体引发一系列分子事件: 包括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改变神经营养因子、转录因子、即刻早期基因或染色体的结构等, 并终引起突触的可塑性, 甚至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成瘾形成.

  • 可卡因成瘾大鼠脑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术前后形态学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

    作者:王忠;杨天明

    目的研究可卡因成瘾大鼠脑形态学的变化及在脑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术前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方法采用普通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成瘾组、成瘾大鼠毁损伏核组、成瘾大鼠毁损海马组、成瘾大鼠毁损扣带回组、成瘾大鼠毁损伏核-海马-扣带回组.成瘾大鼠每天皮下注射溶解于0.2ml蒸馏水的盐酸可卡因15mg/kg,正常对照组每天皮下注射0.2ml蒸馏水,持续90 d.毁损组分别行不同部位的毁损,3 d后处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脑组织匀浆法检测纹状体的单胺类递质含量,同时观察比较正常、成瘾及毁损后大鼠不同脑区在光镜及电镜下形态学的改变.结果成瘾大鼠纹状体多巴胺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毁损前后大鼠单胺类递质无明显变化.在成瘾大鼠的伏核、海马、扣带回观察到核固缩、间质水肿、纤维断裂及坏死.结论长期使用可卡因可以造成大鼠脑组织的损害及纹状体多巴胺含量升高.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术前后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变化不明显.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