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白蛋白微球的制备方法及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作者:殷悦;阎雪莹;马艳南;蔡丽杰

    白蛋白微球在实现肿瘤药物的靶向性方面显示出良好的优势,是理想的药物载体。研究者通过制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的微球制剂来适应临床不同的需要,本文介绍了白蛋白微球目前的应用情况和研究进展。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对白蛋白微球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进一步阐述,综合归纳,并对白蛋白微球在实现靶向给药、控制药物突释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对其不足和后续发展做出展望。微球这种药物载体必将在药物制剂方面取得广泛的应用。

  • 用于氯霉素、克伦特罗和雌二醇三种兽药残留检测的高通量悬浮芯片技术研究

    作者:刘楠;苏璞;高志贤;朱茂祥;杨陟华;潘秀颉;晁福寰

    目的 建立一种氯霉素、克伦特罗和雌二醇(17-beta-estradiol,E2)的3种兽药残留的新型高通量悬浮芯片检测技术.方法 合成3种兽药的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结合物,并进行紫外和质谱鉴定.将3种蛋白结合物偶联于聚苯乙烯荧光微球上,在液相反应体系中3种小分子兽药抗原和微球上的结合物共同竞争液相中各自特异性的生物素化单抗,优化和筛选出微球上偶联BSA结合物和反应抗体的适加入量.绘制出3种兽药残留检测的标准曲线;对不同浓度的干扰物和待测物分组,以此进行特异性检测和盲样测定.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进行微球表面微观结构观察.结果 3种小分子兽药可与BSA成功偶联;3种结合物的加入量和抗体的加入量分别做了优化;悬浮芯片检测的标准曲线方程和方程相应的决定系数(R2)表现良好,R2>0.99;3种兽药悬浮芯片的检测区间分别为(40.00~6.25)×105ns/L,(50.00~7.81)×105ng/L和1.00×103~7.29×105ng/L;低检出限为:40 ng/L、50 ng/L和1 μg/L;同时,悬浮芯片的特异度测试良好,与其他药物无明显交叉反应;对盲样测定的检测浓度值与实际浓度偏差在8.09%~17.03%,可认为偏差较小.电镜对微球表面微观结构的观察也直观地确证了蛋白在微球上的成功偶联.结论 高通量悬浮芯片技术操作简单,灵敏快速,成本低廉,为多种兽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液态芯片技术及其应用

    作者:王静;侯友松

    液态芯片(liquid array)或液相芯片(liquid chip)也称悬浮芯片(suspension array),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Luminex公司研制出的新一代生物芯片技术,利用带编码的微球体作为载体,流式细胞技术作为检测平台,对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分子进行大规模测定.

  • 365 蜂胶脱乙酰壳多糖微球体增强药理活性

    作者:

  • 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微球体的治疗

    作者:赵乐;梁晨;李倩;裴晓华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TNBC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易远处转移,预后差,对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的效果均欠佳,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近几年研究发现,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很可能与其中的乳腺癌干细胞有关,乳腺癌干细胞微球体培养是一种收集干细胞的方法,被广泛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干细胞研究.

  • 微球体的制备及其在修复神经系统损伤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徐美玲;张鲁中;王晓冬;陈雪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制备神经支架应用于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已经成为神经系统再生研究领域的重点,其中利用生物材料以微球体形式,持续缓慢释放活性物质,有利于神经系统再生的微环境改善,也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微球体制备的相关材料、制备方法、检测及在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中的作用等进行综述,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 量子点编码微球蛋白芯片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方法的建立

    作者:刘军;张国祥

    目的 建立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的量子点编码微球蛋白芯片方法.方法 利用量子点编码微球芯片和免疫荧光技术将高度纯化的HCV NS3、NS4、NS5和Core共价偶联到4种不同颜色编码微球表面,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抗HCV抗体;以建立的量子点编码微球蛋白芯片方法对120例重组免疫印迹法(recombinant immunoblot assay,RIBA)确认的HCV阳性患者和50例阴性患者进行检测,计算所建立的方法的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结果 量子点编码微球蛋白芯片检测的敏感度为97.50% (117/120),特异度为96.0% (48/50),准确性为97.06%[(117 +48)/(120 +50)];微球蛋白芯片的检测结果与RIBA法相当;分片段抗体检出率HCV Core> NS3> NS4> NS5,检出率分别为92.50% (111/120)、89.17% (107/120)、70.83% (85/120)、52.50% (63/120).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量子点编码微球蛋白芯片方法,操作简便、多元检测、速度快,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及可重复性.

  • 明胶海绵颗粒与Embosphere微球治疗肝癌破裂出血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对比分析

    作者:余强;彭晓明;杨斌;张敏;孙萌;周霖;王华明

    目的 对比分析明胶海绵颗粒及Embosphere微球栓塞肝癌破裂出血靶血管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TAE),对422例破裂出血的肝癌患者行肝癌出血靶动脉栓塞止血,其中198例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明胶海绵组),224例采用Embosphere栓塞微球栓塞(微球组),术后结合生化及影像学检查观察和分析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422例均有效止血.明胶海绵组中,34例栓塞术后24~36 h有复发出血,122例肝转氨酶有不同程度升高(31例转氨酶升至1000 U/L以上),198例胆红素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微球组中,术后肝功能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明胶海绵栓塞剂比较,Embosphere栓塞微球颗粒治疗肝癌破裂出血具有很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不良反应轻,再通出血概率低,对术后肝功能的损害甚微,有利于围术期患者的良性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微球栓塞与碘油栓塞的比较

    作者:曹广;温峰

    目前,TACE是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一线治疗方案.但术中栓塞剂的选择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有学者认为,碘油+明胶海绵/PVA颗粒(cTACE)已经应用多年,价格较便宜,栓塞效果较好,可继续使用;另有学者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栓塞材料的发展,TACE已经进入微球栓塞(microspheres TACE,mTACE)时代,新型的栓塞微球必将成为主流的栓塞剂.本文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分析mTACE(Embosphere)和cTACE的优劣.

  • 阿霉素磁性明胶微球的制备及靶向损毁脊髓背角镇痛作用的观察

    作者:王勇;孙永海;张宏;刘建行

    目的:研究阿霉素磁性明胶微球的制备及特性检测,探讨其靶向损毁脊髓背角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阿霉素磁性明胶微球.高倍显微镜观察微球粒径大小及形态,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微球中阿霉素的含量,测定微球磁吸附率,计算求和值S,确定佳投料比(药物:载体),绘制药物微球体外释放曲线.28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组)4只;空白微球对照5 mg组(C1组)、15 mg组(C2组),阿霉素磁性明胶微球5 mg组(A1组)、15 mg组(A2组),每组各6只.在外磁场作用下蛛网膜下腔注射微球,连续观察家兔下肢的电痛阈、运动功能的变化,30 d后取腰骶段脊髓作病理检查.结果:制备的阿霉素磁性明胶微球佳投料比为1∶15,磁吸附率为100%.微球外形圆整,分散性好.阿霉素60 min释放75%左右,240 min释放90%以上.A2组痛阈显著升高(P<0.01),持续30 d仍未见消失.所有家兔运动功能评分未见明显变化.A1组脊髓背角破坏轻微,A2组脊髓背角破坏明显,所有组的脊髓前角未见损毁.结论:制备的阿霉素磁性明胶微球缓释性好,磁响应性强,15 mg组可靶向损毁脊髓背角,镇痛效应显著,具有"感觉-运动"分离作用,可作为疼痛治疗的靶向神经损毁剂.

  • 乳腺癌干细胞的有效富集

    作者:朱敬之;吴志勇

    目的 探讨MCF-7细胞、BT474细胞和MDA-MB-231细胞微球体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检测其CD44+ CD24-/low的表达比例,明确富集干细胞的方法,以获得稳定数量的干细胞.方法 将MCF-7、BT474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进行微球体培养,取培养第7天的微球体细胞分别进行干细胞表型的FCM检测分析,判断干细胞富集的程度.结果 MCF-7、BT474和MDA-MB-231细胞形成微球体的效率分别为(2.40±0.20)%、(1.60±0.10)%和(0.60±0.05)%.在通常的干细胞培养液中MDA-MB-231细胞很难聚团生长.但是如果去除胰岛素,MDA-MB-231细胞则聚团生长.单层培养细胞中MCF-7、BT474和MDA-MB-231的CD44+ CD24-/low的比例为(1.00±0.20)%、(0.30±0.05)%和(37.00±1.80)%,微球体细胞中CD44+ CD24-/low的比例分别为(8.10±0.40)%、(0.60±0.20)%和(93.80±2.10)%,乳腺癌细胞巾表达CD44+ CD24-/low细胞表型的比例明显低于同种细胞培养的微球体(P<0.01).结论 通过微球体培养,富集了肿瘤干细胞,但是不同乳腺癌细胞来源的微球体中干细胞所占的比例差异很大,MDA-MB-231细胞高.

  • 5-氟尿嘧啶磁性白蛋白微球对离体牛肝脏射频消融增效作用的研究

    作者:刘建刚;乔森;袁常秀;刘志超;崔文;陈桂林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5-氟尿嘧啶磁性白蛋白微球(5-Fu-MAMS)对离体牛肝脏射频消融体积的影响。方法实验材料采用新鲜离体牛肝,根据消融介质的不同,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 组为单纯 RFA 组;B 组为 RFA 联合游离5-Fu 组;C 组为 RFA 联合5-Fu-MAMS 组。观察各组消融灶形态学特征,测量消融灶平均大纵径和横径,计算消融灶体积,通过肉眼大体观察和显微镜下观察消融灶病理改变。射频消融时间、温度、消融灶纵径、消融灶横径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显著性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离体牛肝对射频融灶的形态肉眼观,所有消融灶中心横切面大体形态均呈灰白色椭圆形外观;剖面可见明显的凝固性坏死区,中央组织干燥,治疗区域和周围肝组织分界比较清楚;镜下呈典型凝固性坏死改变。A、B、C 组所形成的平均消融体积大纵径分别为(4.45±0.23)cm、(4.93±0.53)cm、(5.68±0.5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0.23,P <0.05);平均大横径分别为(2.83±0.25)cm、(3.08±0.22)cm、(4.10±0.1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1.23,P<0.05),RFA 联合5-Fu-MAMS 组平均消融体积明显大于其他两组。A、B、C 组平均消融时间分别为:(472.00±20.49)s、(632.50±21.05)s、(836.50±19.1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89.28, P<0.05)。A、B、C 组消融完成时距离中心穿刺点周围3cm 处的平均温度变化分别为:(41.83±2.04)℃、(47.33±3.83)℃、(55.67±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7.20,P <0.05)。结论RFA 联合5-Fu-MAMS,能产生更大的组织消融灶,组织病理上呈典型凝固性坏死改变。

  • 磁性5-氟尿嘧啶修饰物在裸鼠大肠癌组织分布的意义

    作者:孔令斌;王茜;王一波;李洪运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PEG)修饰的5-氟尿嘧啶磁性白蛋白微球(PEG-5-Fu-MAMS)和5-氟尿嘧啶磁性白蛋白微球(5-Fu-MAMS)对大肠癌组织的被动靶向性。方法20只人大肠癌裸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PEG-5-Fu-MAMS 组、5-Fu-MAMS 组,每组10只,分别将2种不同的制剂(按8 mg/kg5-Fu)经尾静脉给药,在磁场下30 min 后,经眼眶采血,处死大鼠,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肿瘤组织、血清和肾脏组织中5-Fu 的水平。采用 SPSS 13.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两组不同组织中5-Fu 水平以 x ±s 记录,显著性检验采用 t 检验。结果注射 PEG-5-Fu-MAMS 组大肠癌组织中的5-Fu水平为(51.21±2.12)μg/mL,明显高于5-Fu-MAMS 组的(33.07±8.21)μg/mL(t =78.69, P<0.05);而在注射 PEG-5-Fu-MAMS 组的血清中5-Fu 的水平为(1.69±0.53)μg/mL,则明显低于5-Fu-MAMS 组的(6.78±0.23)μg/mL(t =18.76,P<0.05);在肾脏中 PEG-5-Fu-MAMS 组药5-Fu 水平为(21.1±2.3)μg/mL,明显低于5-Fu-MAMS 组的(38.2±4.9)μg/mL(t =39.23,P <0.05)。结论PEG-5-Fu-MAMS 比5-Fu-MAMS 的亲大肠癌作用强,PEG-5-Fu-MAMS 有望成为一种新的靶向治疗大肠癌的药物。

  • 聚乙二醇修饰的5-氟尿嘧啶磁性白蛋白微球联合恒定外磁场对体外人结肠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作者:刘建刚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修饰的磁性5?氟尿嘧啶白蛋白微球( PEG?5?FU?MAMS)联合恒定外磁场体外对人结肠癌( LoVo)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乳化?加热固化法制备PEG?5?FU?MAMS,并检测其表征,将体外培养的LoVo细胞分为4组:A组为PEG?5?FU?MAMS联合磁场组;B组为PEG?5?FU?MAMS组;C组为游离5?氟尿嘧啶(5?FU)组;D组为单纯磁场组。参照5?FU血浆峰水平10.0 mg/L,每组设含5?FU水平为1.0,2.0,5.0,10.0,20.0,50.0,100.0 mg/L 7种不同的药物和微球备用。每种条件重复3孔,采用噻唑蓝( MTT)比色分析法测定各组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IR),观察PEG?5?FU?MAMS联合恒定磁场组对体外LoVo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微球平均粒径为(1.32±0.50)μm,呈球形,表面光滑,载药量为(5.31±0.13)%,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和缓释性。LoVo细胞培养24 h后,显微镜下各组肿瘤细胞完全贴壁,生长良好,折光性好。单纯磁场组体外对LoVo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经过不同的处理后,含5?FU浓度为20.0,50.0,100.0 mg/L时,B组和C组IR>50%,药物敏感,两组在相应药物浓度下IR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q =2.02,2.11,2.74;P>0.05)。在含5?FU浓度为10.0 mg/L时,A组IR为59.8%,IR>50%,药物敏感,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IR逐步升高,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62.09,66.74,56.62,66.13;P<0.05)。结论PEG?5?FU?MAMS具有良好的外形、粒径、载药量、磁响应性和药物缓释作用;PEG?5?FU?MAMS联合恒定外磁场能显著增强对LoVo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

  • 转化生长因子β1缓释载体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

    作者:曾春;王昆;蔡道章;全大萍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缓释对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成软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乳化交联法制备TGF-β1壳聚糖缓释微球并将其与壳聚糖支架复合,将骨髓基质干细胞置于复合载体中立体培养,通过HE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扫描电镜观察复合载体对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功能的影响.结果:骨髓基质干细胞于复合载体中培养,细胞形态类似软骨细胞,并可见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基质中有Ⅱ型胶原表达,其细胞增殖率及Ⅱ型胶原分泌功能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结论:复合载体能够控制TGF-β1的释放并保持其活性,可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向软骨细胞分化.

  • 人肝癌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实验研究

    作者:姜楠;阮丹云;李洋;汪国营;傅斌生;汪根树;李华;张剑;杨扬;陈规划

    目的:探讨人肝癌干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 MHCC97H细胞接种至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获得稳定传代的人肝癌 MHCC97H 干细胞。分别取人肝癌MHCC97H 干细胞微球和人肝癌 MHCC97H 细胞,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标志物分化群(CD)133、CD90、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信使核糖核酸(mRNA)。分别进行克隆形成实验、肿瘤细胞侵袭实验(Transwell实验)、裸鼠成瘤实验观察两种细胞克隆形成、侵袭性及成瘤情况。两种细胞实验数据比较采用 t 或 t′检验。结果人肝癌 MHCC97H 干细胞 CD133、CD90、EpCAM mRNA 含量分别为32.70±0.20、66.30±0.32、115.40±4.00,人肝癌 MHCC97H 细胞分别为1.27±0.29、13.60±1.36、1.34±0.40,人肝癌 MHCC97H 干细胞 CD133、CD90、EpCAM mRNA平均含量明显高于人肝癌MHCC97H细胞(t′=117.8,53.97,83.37;P<0.05)。人肝癌MHCC97H干细胞的克隆形成率为(213±10)%,人肝癌MHCC97H细胞为(5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1, P<0.05)。通过Transwell 实验发现,人肝癌MHCC97H干细胞穿膜细胞数为(587±120)个/视野,人肝癌 MHCC97H细胞为(97±13)个/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8, P<0.05)。在裸鼠成瘤实验中,接种2×103个人肝癌MHCC97H干细胞的裸鼠4周可形成皮下移植瘤,成瘤率1/6;2×105个人肝癌MHCC97H干细胞可使全部裸鼠形成皮下移植瘤,成瘤率6/6;至少需要2×105个人肝癌 MHCC97H 细胞裸鼠才能形成皮下移植瘤,成瘤率2/6。结论与人肝癌MHCC97H细胞相比,人肝癌MHCC97H干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性和更高的成瘤率。

  • 成人退变髓核细胞微载体旋转立体培养对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

    作者:宁斌;刘海飞;龚维明;赵凯;杜红霞;刘勇;王德春;胡有谷

    目的 探讨成人退变髓核细胞的体外微载体旋转立体培养模式及其对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方法 标本取自2005年9月至2009年5月因椎间盘疾患而施行椎体间融合术的患者,对总共34个退变的髓核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将其随机分为单层培养组和微载体旋转立体培养组.对2种培养方式的对数生长期髓核细胞进行Ⅰ、Ⅱ型胶原的SP-ABC免疫组化法染色,并行Ⅰ、Ⅱ型胶原的Western blot定量检测;用35S标记放射免疫定量分别检测两组处于不同生长期细胞的蛋白多糖含量,数据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Ⅰ、Ⅱ型胶原的SP-ABC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定量检测均显示微载体培养组高于单层培养组.SP-ABC免疫组化法结果:Ⅰ型胶原:32.5±4.4比15.2±1.2,t=2.871,P<0.01;Ⅱ型胶原:43.6±4.1比23.1 ±2.2,t=2.375,P<0.05;Western blot定量检测结果:Ⅰ型胶原:0.62±0.08比0.50 ±0.06,t=3.327,P<0.01;Ⅱ型胶原:1.46±0.08比0.86±0.04,t=2.453,P<0.05.35S标记放射免疫显示两种生长期的髓核细胞,微载体培养组表达蛋白多糖的含量均高于单层培养组(稳定生长期:34 821±312比21 046±673,t=2.134,P<0.05;对数生长期:45 134±175比32 193±713,t=2.801,P<0.01).结论 微载体旋转立体培养法对成人退变髓核细胞基质内Ⅰ、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表达具有正向调控的作用,可以适用于成人退变髓核细胞的大量扩增.

  •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微循环的改变与细菌移位关系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建中;戴植本

    目的运用放射性生物微球技术测定肠血流量,了解重症急性胰腺炎肠血流量的改变与细菌移位的关系. 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0只.Ⅰ组:血流实验组.Ⅱ组:细菌移位实验组.Ⅲ组:正常血流对照组.第Ⅰ组在诱导胰腺炎2.5小时后运用放射性生物微球技术测定肠血流量.第Ⅱ组在诱导胰腺炎2.5小时后同时期收集肠系膜淋巴结、胰腺、腹水、肝脏作培养,并通过抗菌谱和质粒DNA分析对携质粒大肠杆菌作鉴定. 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后2.5小时,包括近端小肠、远端小肠和结肠在内的肠血流量都显著降低(P<0.01),但此时肠道基本无细菌移位发生. 结论由肠血流改变所致的肠粘膜损伤可能是细菌移位发生的基础.

  • 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弥漫型子宫腺肌病的中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段萍;程静;林明;蔡莲莲;胡哲;金诗湘;胡明品

    目的 观察直径500~700μm的海藻酸钠微球(KMG)超选择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弥漫型子宫腺肌病(AD)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经药物治疗后无效、自愿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的弥漫型AD患者40例,以直径500~700μm的KMG超选择插管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后3、6、12、24、36、48、60个月随访,分别观察月经量、痛经评分、子宫体积、女性内分泌激素和血清CA125水平变化.结果 (1)随访率:40例患者完成了治疗后3、6、12、24个月的随访,随访率为100%;治疗后36、48和60个月的随访例数分别为32、27和23例,随访率分别为80%、68%和58%.(2)临床指标:治疗后3个月,有效率90%(36/40),无效率10%(4/40);治疗后36个月,有效率88%(28/32),无效率12%(4/32);治疗后60个月,有效率83%(19/23),无效率17%(4/23),无一例复发.治疗后3个月的月经量、痛经评分、子宫体积分别为(182±8)ml、(46±21)分、(212±35)cm3,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的月经量、痛经评分分别为(140±6)ml、(25±16)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体积于治疗后12个月时缩至小,为(135±38)cm3.(3)血清学指标:治疗后12个月,血清CA125水平下降至低值,为(56±18)U/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始终未下降至正常值;女性内分泌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直径500~700 μm的KMG超选择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弥漫型AD的中远期疗效满意,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

  • 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疗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周黎明;郑娟;孙亦婷;赵雅云;夏爱丽

    目的 探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其他名称:贝依)治疗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因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接受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超长方案超促排卵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166例患者的166个周期(腺肌病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另选取同期因输卵管因素及其他原因不孕行IVF-ET治疗的子宫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共200例患者的200个周期,观察腺肌病组经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疗后子宫体积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IVF-ET结局.结果 (1)子宫体积:腺肌病组中,经过2~6次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3.75 mg/次,每28天1次)治疗后,子宫体积由治疗前的(180±73) cm3缩小至治疗后的(86±67) 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IVF-ET结局:胚胎种植率腺肌病组为39.1%、对照组为35.8%,临床妊娠率腺肌病组为54.2%,对照组为53.7%;流产率腺肌病组为4.7%、对照组为4.2%;两组各指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腺肌病组中,IVF-ET治疗后妊娠失败者的受精率(67.2%,319/475)、双原核率(60.8%,289/475)及优质胚胎率(52.9%,162/306)与IVF-ET治疗后妊娠成功者[分别为74.2%(423/570)、67.7%(386/570)、62.1%(256/41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能显著缩小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子宫体积,对合并不孕行IVF-ET治疗的患者,经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疗后能够获得理想的助孕结局.

161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