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熊胆粉的药效学研究

    作者:王巍巍

    探讨熊胆粉在临床上的药理作用,为熊胆粉广泛应用于临床提供有利依据,促进熊胆粉合理、安全、有效地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各方面的临床应用.

  • 注射用痰热清与注射用头孢曲松的配伍稳定性观察

    作者:杨劲松

    痰热清注射液配方以黄芩为君药,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之火,起到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作用;以熊胆粉、山羊角为臣药,清热解毒、化痰解痉、平肝息风,同时还有解热镇静、抗惊厥、增强免疫的作用;佐以金银花、连翘宣肺化痰、透肌解表.

  • 熊胆粉对肝癌移植瘤裸鼠血管生成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赵锦燕;刘丽雅;万芸;林薇;曹治云;彭军;洪振丰

    目的 探讨熊胆粉对肝癌移植瘤裸鼠血管生成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用人肝癌HepG2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待皮下移植瘤形成后,将裸鼠随机分为熊胆粉组和对照组,每天分别给予熊胆粉和生理盐水灌胃,日1次,连续21 d.3周后剥取肿瘤.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2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2(CDK2)、细胞周期蛋白(Cyclin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p21、CDK2、CyclinE、VEGF、VEGFR2蛋白表达,并通过CD31表达检测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MVD结果显示熊胆粉显著抑制体内微血管的形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和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熊胆粉显著促进p21的表达,抑制CDK2、CyclinE、VEGF、VEGFR2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熊胆粉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抑制血管生成可能是其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之一.

  • 熊胆粉联合西药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

    作者:刘艳红;闫安平;贾美云

    目的:评价熊胆粉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6例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与对照组22例.两组均给予更昔洛韦5 mg·kg-1,12 h/次等综合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熊胆粉0.02 g·kg-1口服,2次/d,均连用14 d,观察结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清总胆汁酸、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肝内胆管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直接胆红素、胆汁酸、肝内胆管宽度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黄疸开始消退时间、黄疸完全消退时间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熊胆粉可以降低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降低胆汁酸水平,减轻肝功能损伤,减轻胆管扩张,促进黄疸消退.

  • 鼻康片质量的研究

    作者:王宇;张昕

    鼻康片是由熊胆粉、鱼腥草、苍耳子、黄芩、赤芍等11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宣肺、通鼻窍的作用.方中熊胆粉为主药,含有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为该制剂有效成分,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样品中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含量.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芩、赤芍、鱼腥草进行定性鉴别.

  • 熊胆粉对H2O2所致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作者:富苏;范吉平

    目的:探讨熊胆粉对H2O2所致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PC12细胞常规培养后,首先通过MTT检测细胞存活率的方法进行H2O2损伤模型的摸索和熊胆粉药物浓度的筛选;确定造PC12细胞损伤的H2O2浓度和熊胆粉的安全作用浓度后,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不同剂量熊胆粉组.用200μmol/L H2O2刺激PC12细胞使其发生凋亡,MTT法检测PC12细胞存活率、Hoechst33342荧光核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与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密切相关的蛋白CytC和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200μ mol/L H2O2诱导PC12细胞损伤明显,浓度小于等于100μmol/L的熊胆粉浓度对正常PC12细胞的存活率没有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熊胆粉组PC12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0.01),凋亡率显著下降(P<0.01),Cytc和Caspase-3的表达显著减少(P<0.01),其作用与剂量有关.结论:熊胆粉可抑制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中凋亡相关蛋白CytC和Caspase-3的表达有关.

  • 熊胆粉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与迁移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褚剑锋;沈阿灵;刘丽雅;李颖;赵锦燕;许剑峰;彭军;洪振丰

    目的:确定熊胆粉(BBP)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BBP干预下HUVEC增殖活力的影响;划痕实验分析BBP对HUVEC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BBP干预24h后,HUVEC的增殖活力受到抑制,尤其到72h时,各药物浓度下HUVEC增殖活力受到显著抑制(P<0.05,P<0.01),以药物浓度0.3、0.6、0.9mg/mL分别干预24、48、72h后,表现出时间与药物浓度依赖的特征,HUVEC的迁移能力也受到明显抑制.结论:BBP对HUVEC的增殖与迁移能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表现出潜在的抑制血管生成的活性.

  • 熊胆粉对脑缺血损伤大鼠神经行为学障碍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富苏;韩经丹;周杰;范吉平

    目的:探讨熊胆粉对脑缺血损伤大鼠神经行为学、缺血侧脑组织病理学及缺血半暗带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70只SD大鼠行pMCAO术,根据longa评分随机分层分为5组予不同灌胃治疗.行Narrow-Alley corner Test检测大鼠神经行为改变,HE染色观察缺血侧脑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法检测缺血半暗带皮层神经细胞凋亡水平.结果:熊胆粉组大鼠NarrowAlley Corner Test得分较模型组降低,缺血侧脑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凋亡较少.结论:熊胆粉可促进脑缺血损伤大鼠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减轻脑组织病理损害,减少神经细胞凋亡.

  • 熊胆粉减少脑缺血损伤大鼠缺血半暗带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

    作者:富苏;韩经丹;周杰;范吉平

    目的:探讨熊胆粉减少脑缺血损伤大鼠缺血半暗带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70只SD大鼠行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术(pMCAO),根据longa评分(大于等于2分)随机分层分为5组给予不同灌胃治疗.治疗后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缺血半暗带皮层Bcl-2、Bax、CytC、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尼莫地平组较模型组缺血半暗带皮层Bax、CytC、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减少,Bcl-2表达增加.结论:熊胆粉可参与调节脑缺血损伤缺血半暗带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的践粒体途径(内途径).

  • 熊胆粉联合环磷酰胺用药通过调控肿瘤微环境抑制结直肠癌肝转移作用的研究

    作者:崔巍;刘飒;杨敏;张婷;蔡伦;邱淑兰;郑娇;苗艳菊;赵莉敏

    目的:探讨熊胆粉联合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toxan,CTX)用药通过调节肿瘤炎症微环境对小鼠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肝转移模型的增免抑瘤抗转移作用.方法:脾脏原位注射SL4细胞制作小鼠CRC肝转移模型.随机分5组:模型组、CTX组(80 mg· kg-1)和CTX联合熊胆粉高、中、低剂量组(300,150,75 mg·kg-1).术后口服灌胃给药12d,于第13天取材,解剖肝脾称重,HE染色,免疫荧光分析;外周血、脾和肝转移瘤进行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结果:CTX组及CTX联合熊胆粉各组肝脾质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HE染色和免疫荧光分析表明,正常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较多,肿瘤组织周围有以巨噬细胞为主的大量炎细胞浸润;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表明:外周血中,联合治疗组与CTX组相比,T淋巴细胞显著升高(P<0.05),CD4/CD8增加;脾细胞悬液中,联合治疗组与CTX组比较,淋巴细胞总数增加,以B细胞增加较为显著(P<0.05),CD11b,F4/80细胞明显降低(P<0.05);肝转移瘤中,联合治疗后比单独CTX治疗单核巨噬细胞下降(P<0.05).结论:熊胆粉联合CTX治疗不仅能保肝增免,还可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减少对单核巨噬细胞等的募集起到抗炎进而抗肿瘤转移作用,其中熊胆粉低剂量与CTX联合用药组降低炎症细胞浸润的作用为显著.

  • LC-Q-TOF-MS结合PCC氧化反应快速鉴别熊胆粉中的2个新同分异构体

    作者:简龙海;胡春;于泓;王柯;季申

    建立了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LC-Q-TOF-MS)结合氯铬酸吡啶(PCC)氧化反应对熊胆粉中2个新同分异构体进行结构确证.取熊去氧胆酸(UDCA)对照品和鹅去氧胆酸(CDCA)对照品,经PCC氧化后,用LC-Q-TOF-MS分析氧化物.再取熊胆粉样品,以甲醇提取后供LC-Q-TOF-MS测定.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2.1 mm × 100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45∶55).质谱采用正离子、负离子、MS及MS/MS模式分别测定.根据PCC可将仲醇氧化成酮的特性、UDCA与CDCA的立体异构性,可确证各氧化物的化学结构,并以确证结果对熊胆粉中2个新同分异构体进行鉴另,结果鉴别出熊胆粉中含3α-羟基-7-氧代-5β-胆烷酸和7α-羟基-3-氧代-5β-胆烷酸2个新胆汁酸.

  • 不同来源引流熊胆粉的化学成分系统分析

    作者:王杰;熊爱珍;程绒绒;杨莉;王峥涛;刘绍勇

    熊胆粉中含有胆汁酸、胆红素、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其中胆汁酸类是熊胆粉中含量高且研究多的活性成分,而非胆汁酸类成分目前却鲜有报道.因此,该研究对来源为四川、黑龙江、云南的熊胆粉中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采用微孔板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胆红素、蛋白质,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胆汁酸和氨基酸,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微量元素.并采用相似度评价软件对不同来源的20批熊胆粉进行系统分析,表明不同来源熊胆粉中胆汁酸类成分相似度高(相似度系数为0.922~0.977),不存在明显差异.所测样本中牛磺熊去氧胆酸与牛磺鹅去氧胆酸是熊胆粉中含量高的成分,为41% ~59%,均符合现行卫生部质量标准.二者总含量在来源为黑龙江的熊胆粉中高,对不同来源的熊胆粉有分类意义.此外,不同来源熊胆粉中胆红素、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该研究发现不同来源熊胆粉主要化学成分较为相似,但胆汁酸、胆红素、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对不同来源的样本有分类意义,该研究为市售熊胆粉的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了更加全面科学的依据.

  • 熊胆粉研究进展述评

    作者:周超凡;高国建;刘颖

    该文对近年来关于熊胆粉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表明熊胆粉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由于熊胆粉成分比较复杂,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要在对熊胆粉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也要对化学成分、毒副作用详加探讨,旨在为临床广泛而合理地应用熊胆粉提供科学依据.

  • 从熊胆粉中首次检出沙门菌的报道

    作者:刘鹏;许华玉;特玉香;苏德模

    我国开展药品微生物检验近30年,未见药品中检出沙门菌的报道。在去年送检的熊胆粉样品中,首次检出沙门菌,现简要报道。 熊胆粉是黑熊或棕熊经胆囊手术引流的胆汁加工制得的药品,可清热解毒、利胆解痉、明目,对于惊风抽搐、目赤、咽喉肿痛等症,具有很好的疗效。由于其生产成本的下降,已成为较为普遍的药物资源[1]。本试验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ⅩⅢ.C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对3批熊胆粉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 DNA条形码技术在动物类药材熊胆粉及其混伪品鉴定中的应用

    作者:许亚春;熊超;姜春丽;段永波;孙伟;刘绍勇;薛东升;薛建平

    应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名贵中药材熊胆粉及混伪品进行DNA条形码鉴定研究,并建立其标准实验流程,以保障熊胆粉的安全有效利用.对收集到的12份熊胆粉样品进行DNA提取、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并双向测序、运用CodonCode Aligner V 7.0.1进行序列剪切去除引物区得到COI序列,同时与GenBank中得到棕熊及混伪品COI序列,运用MEGA 7.0对研究的5个物种50条序列比对分析,计算变异位点及种内和种间K2P(Kimura 2-Parameter)遗传距离并构建邻接(NJ)树.黑熊、棕熊的种内大K2P遗传距离远小于其混伪品间小K2P遗传距离;NJ树结果显示黑熊、棕熊各聚为一支,均可以与混伪品明显区分开.DNA条形码技术为一种安全便捷可靠的物种鉴定技术,建立动物类药材COI序列标准话流程,在中药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 熊胆粉在麝香通心滴丸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熊敏琪;贾成林;崔金刚;宁冰冰;朱玉陵;王文健;陈瑜;张腾

    目的 研究熊胆粉在麝香通心滴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为麝香通心滴丸“凉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ApoE-/-基因敲除小鼠结合高脂饮食复制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30只小鼠按体重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9只),麝香通心滴丸组(复方组,7只),麝香通心滴丸去熊胆粉组(拆方组,7只),熊胆粉组(7只);另取9只雄性同龄C57BL/6J小鼠设为正常对照组.复方组、拆方组和熊胆粉组分别给予对应药物(30、30、0.33 mg/kg)灌胃,模型和正常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8周.ELISA法检测血清IL-2、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及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ygen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含量;采用生化法测定血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二氢乙啶(dihydroethidum,DHE)荧光探针探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Real-time PCR检测主动脉miR-20、miR-21、miR-126及miR-155表达.结果 模型组小鼠主动脉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复方组、拆方组和熊胆粉组荧光强度明显减弱,以复方组减弱的为明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IL-2、IL-6、TNF-α、IFN-γ、oxLDL和MDA均升高(P<0.01),GSH和SOD下降(P<0.01),主动脉miR-126、miR-21及miR-155表达上升(P<0.01),miR-20表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组、拆方组和熊胆粉组血清IL-2、IL-6、TNF-α、IFN-yoxLDL及MDA下降(P<0.01),GSH和SOD上升(P<0.01),主动脉miR-126、miR-21、miR-155表达下调(P<0.01),复方组和熊胆粉组miR-20表达上调(P<0.01).与复方组比较,拆方组和熊胆粉组小鼠血清中IL-2、IL-6、TNF-α及IFN--γ水平升高(P<0.01);拆方组和熊胆粉组GSH和SOD下降(P<0.01),MDA和oxLDL上升(P<0.01);拆方组与熊胆粉组miR-20和miR-155表达下调(P<0.01).结论 麝香通心滴丸具有显著调节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因子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主动脉m iR-126、miR-21、miR-155及miR-20的表达相关,熊胆粉在全方的调节作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熊胆粉及其替代品对阿糖胞苷致血小板减少模型外周血象及骨髓巨核细胞的影响

    作者:王青春;娜仁其木格;朱翔慧;王宏宇;白长喜

    目的:观察熊胆粉和熊去氧胆酸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小鼠外周血象、骨髓巨核细胞及免疫器官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为研究蒙药熊胆有效替代品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阿糖胞苷诱发血小板减少模型,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模型、泼尼松、蒙药熊胆(中、高)剂量组和熊去氧胆酸(中、高)剂量7组,并相应进行灌胃治疗.治疗10 d后,对比观察各组外周血象、脾及胸腺脏器指数和骨髓巨核细胞的数量.结果:造模后,模型组血小板(PLT)、白细胞(WBC)及巨核细胞计数明显减少,脾脏脏器指数增大,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计数第10天恢复正常;治疗后,各治疗组PLT、WBC及巨核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泼尼松组WBC计数减少,脾脏脏器指数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蒙药熊胆高剂量组和熊去氧胆酸高剂量组尤为显著.结论:熊胆粉及熊去氧胆酸对阿糖胞苷诱发的血小板减少模型小鼠均有治疗作用,熊去氧胆酸有望代替熊胆作为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物.

  • 痰热清注射液与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赵群

    痰热清注射液[1]是治疗风温肺热病以痰热阻肺证的复方中药注射剂,是依据曹春林教授的专利技术开发的国家中药第二类新药.该产品根据依症随方提取有效成分思想,开发了熊胆粉的提取、酸水解法制备山羊角提取物等一系中药成分制备工艺技术.

  • 熊胆粉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作者:权明吉;金仁顺;朴龙;朴东明

    目的:探讨熊胆粉对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发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熊胆组,每组各10只.用10 g/L DMN腹腔注射诱发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400 mg/kg熊胆粉灌胃共4 wk,检测血清AST、ALT值和总蛋白(TP)含量.肝组织做HE、直接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并检测肝组织内胶原纤维的面密度.免疫组化采用SP法,利用单克隆抗体EDl和α-SMA观察库普弗细胞(Kupffer cell,KC)和肝星状细胞(hepatic satellite cell,HSC)的数量及分布.结果:熊胆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ALT值下降,AST值明显下降(4 370.87±1 338.60 nkat/L vs 5 741.15±1 000.20 nkat/L,P<0.05),TP升高,肝/体质量比增加,胶原纤维的面密度明显下降(6.73±1.31 vs 9.90±1.93,P<0.01).熊胆组肝组织病理变化较模型组轻,纤维间隔变细、或消失,形成弥漫性肝硬化的少.KC和HSC在增生的纤维组织及间隔内分布,熊胆组两种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结论:熊胆粉具有较好的抑制DMN诱发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KC,减少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抑制HSC的激活和转化,减少胶原纤维合成和分泌有关.

  • 痰热清注射液临床应用新进展

    作者:王烨燃;王萍;王凯旋

    痰热清注射液的主要成份是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和连翘,是在"双黄连"、"清开灵"两种清热解毒中药药方的基础上优选而成,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笔者就近三年来痰热清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应用综述如下.

101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