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波阵面像差变化的研究

    作者:张钰;郝燕生;王薇

    目的:研究白内障患者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客观波阵面像差的改变及与人工晶状体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北京大学眼科中心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79例111只眼,术前1天和术后2周分别由同一技术员进行客观波阵面像差检查,得到6阶27项Zernike系数(Z1~Z27),1~6阶的均方根(RMS1~6),总体均方根(RMSg)和高阶均方根(RMSh).结果:Z4,Z9,Z12和Z24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RMS1~6、RMSg、RMSh术后较术前均显著性下降(P<0.001).折叠人工晶状体的类型(三片,一片)与术后RMS3(r=-0.319)、RMS4(r=-0.475)、RMS5(r=-0.304)和RMSh(r=-0.408)有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白内障术后各阶像差较术前均显著性减小,光学成像质量提高;具特征性的改变是三叶草形的像差和四阶球差;三片式折叠人工晶状体眼的高阶像差小于一片式折叠人工晶状体眼.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与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对眼波阵面像差影响的对比

    作者:高宁;胡隆基;谢立信;郭佃强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对眼波阵面像差的影响并作对比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屈光手术研究治疗中心就诊并行LASIK或LASEK治疗的近视患者各18例(18只眼),使用WFA-1000型主观式波阵面像差仪分别于术前、术后10 d、1和3个月行波阵面像差检查,应用Matlab 5.3软件计算1到35项各项的Zernik系数,计算出各高阶(3~7阶)和总高阶像差的均方根(RMS).应用统计软件SPSS 10.0对所得结果进行组间方差分析并做两两比较.结果全部患者术后3个月时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无危害视力的并发症发生.LASIK术后10 d时各高阶和总高阶像差较术前增加,1个月时明显减小,3个月时轻微增加.LASEK术后波阵面像差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小,1个月时除3阶像差外均小于术前,3个月时所有高阶像差均小于术前.LASIK手术前后分阶方差分析,3阶、4阶和总高阶像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3阶像差术后10 d和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时和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4阶和总高阶像差同样如此.LASEK手术前后各高阶和总高阶像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与LASIK相似.结论 LASIK和LASEK术后早期均会引起眼波阵面像差增加,但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小,术后1、3个月时和术前比较已无统计学意义.与LASIK相比,LASEK术后眼波阵面像差增加的幅度较小.(中华眼科杂志,2005,41:966-971)

  • 人眼视觉光学波阵面像差的研究及进展

    作者:王雁;赵堪兴

    人眼作为视觉器官,与光学有共同的物理基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现代眼科学视光学领域中一些技术的突破,已使波阵面像差理论由一单纯的物理光学概念成为可以影响人眼视觉功能的焦点,甚至作为可能改善视觉功能的研究方向之一[1],日趋受到关注.本文以眼光学系统为基础,对目前较受关注的波阵面像差问题做一综述.

  • 应当重视波前像差的应用研究

    作者:褚仁远;瞿小妹

    近年来随着角膜屈光手术的不断发展,波前像差成为目前眼视光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直至目前,许多人对波前像差的概念还不甚明了,对其应用也只局限于准分子激光治疗屈光不正时的个体化切削.本期发表了任泽钦的"波前的概念及其与屈光系统的关系"和王雁等"人眼视觉光学波阵面像差的研究和进展"文章,旨在促进波前像差知识的普及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 健康人群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高阶像差的分析

    作者:王飞;卢奕;蒋永祥;方艳文;乐琦骅

    现代白内障摘除手术已逐渐演变为一种屈光性手术,患者对术后视觉质量的要求不断增高,波阵面像差也日渐成为客观评价手术前后眼球成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 人工晶状体研究新进展

    作者:何守志

    一、非球面人工晶状体[1-3]波阵面像差检测结果表明,功能性视觉的降低与晶状体的球差增加密切相关.随着波阵面像差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临床认识到对比敏感度和功能性视觉质量与高阶像差密切相关.人眼角膜存在正球差,而年轻人的晶状体则存在负球差,两者相互抵消;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化的晶状体由于核硬化以及屈光指数改变等原因,其球差逐渐增大,失去了补偿角膜正球差的能力.传统的人工晶状体增加了人眼的球面像差,降低了视网膜的成像质量,从而影响了功能性视觉.

  • 像差引导与传统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近视矫正术前后的像差改变

    作者:孙倩;夏英杰;仲燕莹;陈跃国

    波阵面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屈光手术的新方式.本文比较波阵面像差引导的LASIK与传统的LASIK在术后视力、术后高阶像差的改变以及在安全性上有无差异.

  • 应加强角膜屈光术后角膜扩张的防范

    作者:张丰菊

    屈光不正是眼科常见的眼病之一.成人的屈光不正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大部分愿意接受角膜屈光手术治疗,包括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以及由此衍变的波阵面像差引导下的LASIK(Wavefront guided-LASIK)、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的LASIK(Topography guided LASIK)、化学法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机械法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Q值调整的LASIK、前弹力层下LASIK(Sub-Bowman's Keratomileusis,SBK)、飞秒激光辅助制作角膜瓣的LASIK(Femotosecond assistedLASIK)等术式,应用以来在临床上取得了理想的术后效果.

  • 飞行员眼与近视眼矫正手术前后波阵面像差的比较

    作者:刘兵;茹海霞;马海燕;陈威;王华

    目的 分析飞行员眼与近视眼矫正手术前后波阵面像差数据,探讨近视矫正手术对视觉质量的影响,为飞行员的选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测31名飞行员62眼和30名近视患者60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IASIK)前及术后1年的裸眼视力、屈光状态、AstmMax角膜地形图测量的高阶像差、Q值(瞳孔中心4.5mm直径范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飞行员眼与近视患者手术前眼的总高阶像差、垂直彗差和Q值无显著差异(P>0.05),水平彗差和球差存在显著差异(P<0.05).近视患者LASIK术后总高阶像差(4.89±0.99)、垂直彗差(1.27±0.77)、球差(4.28±0.84)和Q值(0.80±0.58)均高于飞行员眼(2.00±1.05、0.76±0.85、0.90±0.49和-0.11±0.15),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裸眼视力显著提高,但增高的总高阶像差、垂直彗差和Q值限制了视觉质量的改善.

  • 人工晶状体研究新进展

    作者:何守志

    1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波阵面像差检测结果表明,功能性视觉的降低与晶状体的球差增加密切相关.随着波阵面像差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临床认识到对比敏感度和功能性视觉质量与高阶像差密切相关.

  • 波前像差在人眼视觉光学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跃丽;张媛梅;付笑笑

    近年来,随着角膜屈光手术在眼科临床迅速不断的发展,波阵面像差成为目前眼视光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特别是现代眼科视光学领域中一些技术的突破,波阵面像差已由单纯的物理光学概念变为可以影响人眼视觉功能的研究方向,在眼科临床中应用广泛, 甚至作为可能改善视觉功能的研究方向之一[1], 因而日益受到关注.

  • 波阵面像差技术的应用研究与进展

    作者:段香星;李煜德;钱志敏

    介绍波阵面像差技术的概念,描述方法及研究进展.波阵面像差技术的应用使我们对人眼视觉有了深入的了解,并为人眼视觉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通过描述波阵面像差技术发展的历史及现状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

  • 近视眼患者波阵面像差的研究

    作者:王跃丽;张铁民;张媛梅;郭淑玲;陶相宜

    目的:筛选适宜进行波阵面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患者.方法:选择2004-05/2005-05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收治的拟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屈光性手术的近视眼患者172例343只眼,分为3组:屈光度数>-6.00D组124只眼,-3.00D<屈光度数≤-6.00D组153只眼,屈光度数≤-3.00D组66只眼.分别对3组患者波阵面像差的分布状况进行检查,比较各组间存在的差异.结果:①波前像差由低阶到高阶的均方根值呈递减趋势:低阶像差的均方根值为7.06±2.82,总体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为0.47±0.34,3阶像差的均方根值为0.41±0.35,4阶像差的均方根值为0.18±0.18,5阶像差的均方根值为0.14±0.18.②低阶像差、总体高阶像差、第3阶像差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F=4.61~282.33,P均<0.05);但第4,5阶像差基本相似(F=1.06~2.81,P>0.05).③裸眼视力与低阶像差呈明显的负相关;球镜度数与低阶像差、总体高阶像差、第3,5阶像差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结论:波前像差可以精确反映近视患者的屈光状态,并准确引导角膜屈光手术的个体化切削.

  • 波阵面像差分布规律对视网膜脱离诊断及确立手术方式的辅助价值

    作者:李喻;张丰菊

    为评价波阵面像差在视网膜脱离诊断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选择2004-07/2005-02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巩膜外冷凝、硅胶外垫压及(或)玻璃体腔注气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7例(17眼),均为单眼视网膜脱离,其中10例为近视眼视网膜脱离,7例为非近视眼视网膜脱离.所有患眼于术前、术后1,3个月应用德国Wavelight Laser Technology AG公司生产的Allegretto Wavelight Analyzer波阵面像差仪进行波阵面像差测定,以对侧非视网膜脱离眼为对照.结果显示:①手术前视网膜脱离侧波阵面像差中第1,3,4,5,6阶均方根值及高阶均方根值均显著高于对照侧(P<0.05);手术后3个月视网膜脱离眼与对照侧眼的第1~6阶均方根值、总体均方根及高阶均方根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②术前近视视网膜脱离眼第1,3阶均方根值和高阶均方根值低于非近视视网膜脱离眼(P<0.05).提示波阵面像差可辅助诊断视网膜脱离,并可用于指导手术方式,另外近视眼与非近视眼的波阵面像差具有不同之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应区别对待.

  • 相同直径亲水性和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波阵面像差研究

    作者:殷路;张丰菊;于芳蕾;鲁智莉

    目的 利用波阵面像差仪检测探讨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并植入不同材料的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术后波阵面像差的变化,讨论其相关性,对人工晶状体的材料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大限度消除术后像差的存在,使患者获得佳视网膜成像质量.方法 随机选取自愿接受超声乳化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白内障患者(排除眼科其它疾病及相关全身疾病)共66人70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植入光学直径6.0 mm疏水生丙烯酸酯(Acrysof SA60AT)人工晶状体32例32眼;B组植入光学直径6.0 mm亲水性丙烯酸酯(Isotechnics HP25B)人工晶状体38例38眼;其中4例8眼患者为左右眼自身对比.各组年龄之间具有可比性,由同一术者施行此手术,术后观察患眼波阵面像差及其它相关的变化.结果 在瞳孔直径为4.0 mm、5.0 mm、6.0 mm、7.0 mm时,A组和B组的高阶像差均方根RMSh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RMS3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C12值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人工晶状体眼的高阶像差随瞳孔直径增大而增大;2.在瞳孔直径4.0 mm、5.0 mm、6.0 mm、7.0 mm时,亲水性与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眼的高阶像差均方根、彗差和球差均无显著性差异.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眼高阶像差的改变

    作者:刘国华;晏晓明;李海丽

    目的 观察使用具小光斑飞点扫描伴主动眼球跟踪系统的激光机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近视眼高阶像差的变化,同时观察LASIK手术前后不同瞳孔直径下近视眼高阶像差的改变.方法 47眼于LASIK术前、术后1m散瞳后用基于Tscherning原理的波阵面像差仪进行测量,分别记录4mm及7mm瞳孔直径下Zernike系数和均方根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LASIK术前低阶像差占优势.2.LASIK术后高阶像差显著增加.3.在4mm及7mm瞳孔直径下,LASIK术后各高阶像差及总高阶像差的RMS均较术前增加,其中以四阶球差为主.4.术后代表三阶垂直慧差的Z7,三叶草慧差Z6、Z9及代表球差的Z12、Z24较术前增加.5.无论术前术后,7mm瞳孔直径下的高阶像差较4mm大,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LASIK术后各项高阶像差均增大,以四阶球差为主;无论术前术后,7mm瞳孔直径下高阶像差均较4mm增加.

  • LASIK术后角膜地形图和波阵面像差的改变及其与视觉质量的关系

    作者:段练;宋鄂;张岩;安芳;李芳;刘涛涛;毕明超

    目的 探讨标准LASIK术后角膜地形图、波阵面像差改变与视觉质量的关系.方法 检查LASIK术后患者133人(266眼),根据术前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SE)分为低、中、高、超高度近视4组.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检查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SE、角膜地形图、波阵面像差及满意度调查.结果 术前平均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为1.06±0.09,术后1年平均UCVA为1.09±0.12,角膜地形图形状以平滑型为主(75.19%),视觉质量满意度为96.99%.术后模拟角膜计读数(simulated keratometry,SimK)等效值、SimK差较术前明显减小(P<0.01).术后不同时期间比较SimK值无显著改变(P>0.05);分组比较低、中度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间SimK值无显著变化(P>0.05),但高度和超高度组术后6个月内SimK值增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6个月及1年间无明显改变(P>0.05).术后各组总体像差均方根值(root of mean square of general aberration, RMSg)明显减小(P<0.01),高阶像差均方根值(root of mean square of higher aberration,RMSh)增大(P<0.05),C4减小,C7、C8、C12增大,且C4、RMSg的改变与术前SE有相关性(P<0.01).角膜地形图Simk值及波阵面像差与术后视力无线性相关性(P>0.05).结论 术后6个月内低、中度近视地形图Simk值较稳定,而高度近视地形图Simk值6个月后才趋于稳定.术后RMSg减小,RMSh增加.角膜地形图Simk值及波阵面像差与术后视力无线性相关性.但角膜地形图的形态、Zernike函数C7增大、C12增大与术后视觉质量关系密切.

  • 不同直径折叠人工晶状体眼波阵面像差的研究

    作者:夏园玲;张丰菊;于芳蕾;鲁智莉;杨璐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直径人工晶状体眼波阵面像差的差异,探讨其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人工晶状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白内障患者96人(104眼)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手术并植入不同直径的人工晶状体.术后3个月观察术眼波阵面像差及其它相关的变化.结果 1、瞳孔4.0mm时,两组的高阶像差均方根值(RMSh)分别为(0.16±0.05)μm,(0.13±0.05)μm;瞳孔5.0mm时,两组RMSh分别为(0.29±0.05)μm,(0.20±0.06)μm;瞳孔6.0mm时,两组RMSh分别为(0.36±0.10)μm,(0.28±0.05)μm;瞳孔7.0mm时,两组RMSh分别为(0.59±0.21)μm,(0.38±0.11)μm.2、瞳孔5.0mm时,两组的RMSh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1.人工晶状体眼的高阶像差随瞳孔直径增大亦增高;2.在瞳孔5.0mm时,植入5.5mm光学直径的人工晶状体眼的高阶像差均方根值比植入6.3mm光学直径的人工晶状体眼的高阶像差均方根值大.

  • 白内障术后不同设计与不同材料人工晶状体眼高阶像差分析

    作者:张丰菊;殷路;于芳蕾;鲁智莉

    目的 利用波阵面像差仪分析不同设计、不同材料的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患眼术后高阶像差的特点,旨在指导临床合理选择人工晶状体.方法 随机选取自愿接受超声乳化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白内障患者101人105眼,随机分为四组:A组植入一片式疏水性丙烯酸酯(Acrysof SA60AT)人工晶状体32例32眼;B组植入一片式亲水性丙烯酸酯(Isotechnics HP25B)人工晶状体30例36眼;C组植入三片式疏水性丙烯酸酯(Sensar AR40e)人工晶状体20例20眼;D组植入三片式疏水性丙烯酸酯(Acrysof MA60MA)人工晶状体15例15眼.其中4例8眼为左右眼自身对比.各组年龄之间具有可比性.术后3m观察患眼高阶像差的变化(WaveLight像差分析仪).结果 1、在瞳孔直径为4.0mm、5.0mm时,B组的高阶像差均方根(RMSh)值明显高于C组(P<0.05).2、在瞳孔直径为4.0-6.0 mm时,B组的(RMS3)值明显高于C组(P<0.05).3、在瞳孔直径为6.0-7.0mm时,A组的球差(C12)值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 1、从波阵面像差角度分析全长13.0mm人工晶状体的光学质量和囊袋稳定性优于全长12.5mm人工晶状体.2、在瞳孔直径为6.0-7.0 mm时,植入光学部周边前后面均为方型直角锐边设计的双凸型(前面较凸)人工晶状体患眼的球差高于植入光学部周边前圆后方(后表面直角锐边)设计的双凸型(前后凸度相同)人工晶状体的患眼.3、亲水性和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眼之间高阶像差无差异.4、相同设计的一片式和三片式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眼之间高阶像差无差异.

  • ORK-CAM角膜像差引导与传统切削模式近视LASIK手术比较研究

    作者:元力;何燕玲;黎晓新

    目的 探讨ORK-CAM角膜波阵面像差引导的近视LASIK手术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近视切削模式相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近视LASIK手术的患者75例149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ORK-CAM角膜像差引导切削组4l例81只眼,常规切削组34例68只眼.统计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手术前后以及两组间对比.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非球而系数、RMSh、RMS3-RMS7、球差、慧差以及三叶草像若值等.结果 两组术后角膜形态均由术前的长椭圆形变为扁椭圆形,ORK-CAM组角膜非球面系数改变较常规IASIK组小.两组术后角膜高阶像差均较术前显著增加.术后ORK-CAM组RMSh、RMS3、RMS4、球差以及三叶草像差值较常规IASIK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ORK-CAM组6阶像差值较常规LASIK组高,二次球差是影响RMS6变化的主要因素.角膜Q值与球差值成正相关.结论 ORK-CAM角膜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能够减小近视LASIK手术后角膜高阶像差的异常增加,术后角膜非球面性更接近于术前,有利于患者获得更好地术后视觉质量.

3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