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角膜地形图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邓晶;孟欢;李英俊;金龙山

    近年来,角膜地形图在准分子激光手术及设备的更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体化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开展,不但降低了术后低阶像差,而且弥补了传统术式无法矫正的术后光晕、眩光及夜间视力下降等问题,极大提高了角膜屈光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预测性和稳定性。本文就角膜地形图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准分子激光手术中的应用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

  • 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研究进展

    作者:金晓梅;廉井财

    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是目前治疗屈光不正的前沿课题.本文对有关波前像差及其引导的个体化切削的概念,波前像差的测量,术后高阶像差增加的因素,以及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总结.

  • 角膜个体化切削

    作者:钱汉良;陈辉

    角膜个体化切削方法主要有波前像差引导的、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体化切削,以及Q值调整、Kappa角补偿的切削模式,这些方法虽在提高术后视觉质量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着综合考虑不全、不能同时解决多个问题的缺陷,其有效性和可预测性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完善.

  • 波前像差引导个体化切削的临床进展

    作者:姚佩君;周行涛;褚仁远

    波前像差引导个体化切削是指融合波前技术,检测、分析并引导矫正包括高阶像差在内的屈光不正,改善视网膜成像,增加视网膜处理图像对比度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它能弥补传统屈光手术增加高阶像差的缺陷,是改善术后视觉质量研究的重要环节.本文就波前像差引导个体化切削的原理、适应证、手术方法、临床效果和制约因素等进行综述.

  • 虹膜定位技术在角膜个体化切削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晶;周跃华

    虹膜定位技术是角膜个体化切削手术中关于精确定位的关键性技术之一,能够避免由于瞳孔移位及眼球旋转带来的切削误差,进一步提高激光切削的准确性和可预测性.本文就角膜个体化切削手术中虹膜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临床效果作一综述,以期为实现角膜个体化切削提供参考.

  • 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角膜切削术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杨晓艳;王雁

    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角膜切削术因其应用优化的切削模式来减少术后角膜像差的增加而受到众多屈光手术医生的青睐,但其实施过程及术后恢复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机体自身的影响包括年龄、自身调节、瞳孔直径、术后伤口愈合、生物机械作用及视网膜和神经因素,像差的波动及各阶像差之间的相互作用,像差测量仪以及准分子激光器的限制等.本文就上述影响因素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角膜个体化切削的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赵金荣;赵少贞;孙慧敏

    角膜个体化切削是在PRK、LASIK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屈光手术技术.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常规PRK、LASIK所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对角膜的重新塑形,使人眼达到"超常视力",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替代PRK、LASIK,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本文将个体化切削机制及初步临床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 个体化切削有多重要?

    作者:科医人公司

    波前像差引导激光手术无疑给许多患者带来了更好的结果.也许这让很多眼科专业人士得出结论:具有矫正高阶像差能力的个体化切削,比非个体化切削所得到的结果要好.

  • LASIK术后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体化切削

    作者:张晓燕;朱靖

    目的探讨再次手术中运用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体化切削(topogrophy-guided customized ablation,TOGCA)治疗首次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屈光过矫、欠矫或回退及其它屈光不正残留的疗效.方法运用小光斑高速飞点激光扫描系统对首次LASIK术后残留屈光不正19例(21眼)行TOGCA,以实施再次LASIK.结果手术后1年,3眼裸眼视力为0.6~0.8(14.29%),18眼裸眼视力≥1.0(85.71%).全部病例屈光度均在±1.00 D以内.结论再次LASIK术中运用TOGC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应当重视波前像差的应用研究

    作者:褚仁远;瞿小妹

    近年来随着角膜屈光手术的不断发展,波前像差成为目前眼视光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直至目前,许多人对波前像差的概念还不甚明了,对其应用也只局限于准分子激光治疗屈光不正时的个体化切削.本期发表了任泽钦的"波前的概念及其与屈光系统的关系"和王雁等"人眼视觉光学波阵面像差的研究和进展"文章,旨在促进波前像差知识的普及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 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 LASIK 手术疗效观察

    作者:陈雪梅

    目的::探讨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 LASIK 手术临床疗效。方法:总结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 LASIK 手术共197例389眼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3月裸眼视力≥1.0者377眼(96.91%),其中有69眼术后视力高于术前佳矫正视力,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885,P <0.01)。术后3~6月进行视觉质量满意程度调查,有98.48%的患者对术后视觉质量评价为满意。结论:应用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 LASIK 手术,术前针对不同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手术设计,术中应用虹膜定位系统使手术更精确,使患者获得了更好的视觉质量,疗效满意。

  • LASIK术前近视眼患者的波前像差结果分析

    作者:于芳蕾;张丰菊

    目的分析近视眼患者的波前像差结果特征及其对视觉质量的影响,为筛选适宜进行个体化切削Lasik手术的病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57例99眼来我中心预行Lasik手术的近视散光患者做术前常规检查并用波前像差分析仪对其行波前像差的检测和分析.结果57例患者年龄:27.20±5.86岁;球镜度数:-5.21±1.45D;散光度数:-0.54±0.49D;RMS1~RMS6均值为:0.2497±0.1551;3.3550±0.9297;0.1581±0.0667;0.0988±0.0409;0.0527±0.0237;0.0407±0.0211;RMSg:3.3754±0.9273;RMSh:0.2016±0.0723;Zemike系数变异较大,除C2、C4、C5、C6、C8、C12、C14距0值偏移较大(P<0.01)之外,其余均在0值附近.高阶像差图形以三叶草形居多,占54.5%(54眼),环形占16.2%(16眼),两叶形占16.2%(16眼),不规则形占8.1%(8眼),四叶草形占5.1%(5眼).RMS4、C7、C12与年龄相关,RMS2、RMSg、C4与球镜度数相关,C5与散光度数有关.结论近视散光眼中高阶像差以慧差、球差为主,其中慧差大于球差,慧差大者图形多为正向或反向三叶草形、二叶形,球差大者多为环形或反向三叶草形、四叶草形.以波前像差仪引导的个体化切削Lasik有望同时消除人眼的低、高阶像差,在矫正视力的同时提高视觉质量.

  • 角膜波面像差引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ORK-W)治疗近视临床研究

    作者:陈一兵;王炜;翟楠;秦伟;王雪菁;王静;麦彩琰;甘惠霞

    目的 前瞻性研究角膜波面像差引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ORK-W)治疗近视临床效果.方法 将球镜-8.00D以下,柱镜0.00D-3.00D的近视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36例72眼行角膜波面像差引导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切削(ORK-W),对照组30例(60只眼)行常规LASIK.观察术后1m裸眼视力、残余屈光度,角膜波面像差中的慧差、球差及总像差均方根RMS增加值,对比敏感度的改变,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残余屈光度和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角膜波面像差(慧差、球差、均方根RMS)的增加均较对照组明显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敏感度的改善较对照组也明显的好,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角膜波面像差引导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切削(ORK-W)可以减少术后角膜波面像差的增加,尤其减少慧差增加效果更明显,明显改善视觉质量.

  • Q值优化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临床研究

    作者:张沧霞;刘文群;郑艳霞;王义军;孟辉;崔艳琨

    目的 观察Astrapro个性化软件Q程序引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的临床效果,评价该软件应用于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2007年3~6月行LASIK手术的患者92例(184只眼)随机分为两组.标准化92只眼为Ⅰ组,应用传统模式;个性化92只眼为Ⅱ组,以Astrapro2.2Q程序引导.记录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数据,以术后佳矫正视力、角膜切削深度、激光切削时间为手术安全性指标;以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前佳矫正视力之比、手术前后Q值的变化、术后实际光学区(OZ)大小、术后对比敏感度的恢复作为手术有效性指标.结果 两组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前佳矫正视力之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切削深度、激光切削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个性化组手术前后Q值的变化较标准手术组小(P<0.001);个性化组术后实际光学区较标准手术组大(P<0.001);两组术后1个月各个空间频率的平均对比敏感度均低于术前,3个月时个性化组对比敏感度全部恢复,标准手术组尚未恢复.结论 Astrapr02.2个性化软件Q治疗程序引导的LASIK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术后角膜地形图提示:角膜前表面形态虽未达到预设的目标Q值-0.26,但较标准化手术更接近术前Q值,更有效地维持了术前横椭圆非球面形态(Prolate).

  •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提高视觉质量的探讨

    作者:付田丽;谷树严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在眼科临床经过20余年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与之相关的技术不断改进:波阵面像差、角膜地形图、Q值调整的准分子个体化切削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视觉质量,降低术后高阶像差、提高视觉对比敏感度;而飞秒激光制瓣、虹膜识别技术可为个体化切削的有效实施提供技术保障.波前优化技术是消除手术诱导球差改良消融模式;表面切削技术的进步可提高角膜屈光手术术后视觉质量和远期的安全性.

  • 近视眼与正常眼Q值的分析

    作者:容维宁;盛迅伦;王娟;冯雅莉;孙瑞磊

    目的 探讨Q值及其与屈光状态的关系,为角膜屈光手术的个体化切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150只近视及近视散光眼和30例正视眼,近视眼根据其屈光状态分为低、中、高3组,各组的散光度数均在-2.00D以下.分别测量角膜地形图和屈光度,将所得到的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平均Q值大约为-0.172,其中低度近视组为-0.136,中度近视组为-0.191,高度近视组为-0.192,正视眼组为-0.168.低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p=0.117,p>0.05),低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p=0.115,p>0.05)以及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p=0.983,p>0.05)之间的Q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值与球镜度数的相关分析(r=0.137,p=0.047<0.05),说明Q值与球镜度数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而Q值与柱镜的相关分析显示两者无相关性(r=-0.025,p=0.383>0.05).结论 影响Q值的主要因素为球镜的度数,两者呈正相关,对Q值的研究还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病例,以期获得更详尽的数据.

    关键词: Q值 个体化切削 球镜
  • 从系统论角度看近视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谢冬倩;金玲

    近视在亚洲人群的发病率与几十年前相比迅速增加.这样的高发病率激发了医学科学界对近视的病因、预防及治疗的研究热情,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系统论作为新世纪生物学、医学研究的核心驱动力,在其发挥指导作用的同时,也进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通过对近视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的总结,对系统论在近视研究工作中的指导作用作一初步的探讨.

  • 波前相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治疗近视

    作者:黄文志;唐罗生

    角膜的个体化切削是在PRK、LASIK、LASEK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屈光手术技术.其大的优点是根据不同眼的特点对角膜进行切削,使其达到佳的视觉效果.现回顾角膜屈光手术的发展,并运用哲学原理对个体化切削的依据、技术创新及其具体应用加以综述.

  • 角膜地形图引导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马静;蒋永强;李上;吴菊英

    目的 探讨角膜地形图引导个体化切削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治疗近视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08年8月至2010年5月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应用德国蔡司生产的MEL-80准分子激光系统开展角膜地形图引导个体化切削LASEK术矫正85例近视患者(169眼)的临床资料.结果 85例患者(169眼)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裸眼视力逐渐稳定并呈上升趋势.结论 细致、周到的围术期护理是LASEK手术矫正近视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重要保证.

  • 个体化切削提高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的视觉质量

    作者:张建华

    人们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已不再仅仅满足于视力的提高,而是更着眼于要求术后更高的视觉质量.准分子激光治疗的个体化研究逐渐成为近年的热点,由此推动了在常规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基础上技术的更新换代和推陈出新,基于像差理论的个体化切削、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体化切削以及Q值引导的非球面切削等概念和治疗方式也应运而生.这些新的治疗方式扩大了传统屈光手术的矫治范围,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手术效果.

47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