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角膜扩张疾病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乔静;晏晓明

    角膜扩张是临床常见的伴有相应角膜结构进行性破坏的屈光不稳定性疾病,主要包括圆锥角膜、LASIK术后角膜扩张(post-LASIK keratectasia,PLK)即医源性角膜扩张、透明边缘角膜变性(pellucid marginal degeneration,PMD)、Terrien边缘角膜变性(Terrien's marginal degeneration,TMD)和球形角膜等.角膜扩张疾病模型对于理解其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改变及评价疾病治疗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已引起广泛关注,常见的模型包括LASIK术后角膜扩张动物模型、遗传性圆锥角膜模型、角膜扩张有限元模型及离体模型等,各种模型各具优缺点,但遗憾的是目前仍缺乏可用于基础研究的角膜扩张动物模型.

  • 角膜胶原交联在LASIK术后角膜扩张中的应用

    作者:黄静;杜之渝;姚浩

    角膜胶原交联(corneal collagen cross-linking,CXL)主要用于治疗圆锥角膜、LASIK术后角膜扩张等角膜扩张性疾病.本文阐述LASIK术后角膜扩张的成因、危险因素,CXL治疗LASIK术后角膜扩张的原理和临床应用.CXL单独或联合其他手术方式治疗LASIK术后角膜扩张,可保留视力、阻止角膜扩张进展、延迟或避免对角膜移植的需要.此外,在有高危因素的患者LASIK术中应用CXL,在短期内可有效预防术后屈光回退的发生及LASIK术后角膜扩张,但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证实.

  • 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变化特点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迪;王雁

    角膜生物力学是对角膜黏性阻力、整体硬度等特性进行研究和分析的一门科学.角膜的生物力学特性是影响角膜屈光手术可预测性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且与不同的手术方式和切削深度相关,如板层切削较表层切削对角膜硬度影响大,厚角膜瓣术后角膜滞后量和阻力因子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切削深度大者角膜阻力因子明显下降.这些改变与术后发生角膜扩张、屈光回退等并发症有高度相关性.

  • 两种微型角膜板层刀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不同护理效果比较

    作者:王凤娥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由于稳定性高,治疗效果好,已被屈光不正患者广泛接受[1].Lasik手术中关键步骤是有微型角膜刀切割角膜瓣,而角膜瓣的厚度较为理想的是能作出尽可能薄而又质量高的角膜瓣.瓣大、薄则复位困难,术后易有皱褶,易出现散光、复视,太厚,复位容易,但剩余基质层较薄,治疗近视的范围缩小,同时发生角膜扩张的危险性增加.因此选择合适的微型角膜板层刀做Lasik显得尤为重要.我院2006年开始选用Moria公司生产的一次性90μm的微型自动旋转式角膜板层刀进行Lasik手术,与Moria公司生产的130μm微型自动旋转式角膜板层刀进行比较,从术后视力恢复时间、术后角膜瓣下异物残留两方面进行观察,现将术后护理结果报道如下.

  • 应加强角膜屈光术后角膜扩张的防范

    作者:张丰菊

    屈光不正是眼科常见的眼病之一.成人的屈光不正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大部分愿意接受角膜屈光手术治疗,包括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以及由此衍变的波阵面像差引导下的LASIK(Wavefront guided-LASIK)、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的LASIK(Topography guided LASIK)、化学法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机械法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Q值调整的LASIK、前弹力层下LASIK(Sub-Bowman's Keratomileusis,SBK)、飞秒激光辅助制作角膜瓣的LASIK(Femotosecond assistedLASIK)等术式,应用以来在临床上取得了理想的术后效果.

  • 角膜黏合抗张力与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作者:徐曼;钱一峰;戴锦晖

    近20年来,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经历了飞速发展,手术量不断增加.然而,并发症的发生也日益凸显.角膜扩张是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它的发生影响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近年,关于角膜生物力学的研究,试图找到准分子激光术后角膜扩张的原因和预防措施.角膜黏合抗张力的研究为角膜扩张的术前预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依据.

  • Ⅱ型胶原酶构建兔角膜离体扩张模型

    作者:乔静;李海丽;宋文静;汤韵;荣蓓;杨松霖;吴元;晏晓明

    目的 探索使用Ⅱ型胶原酶建立兔角膜离体扩张模型的方法及其可行性.方法 实验研究.20只离体兔角膜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阴性对照组)、Ⅱ组(5 mg/mlⅡ型胶原酶组)、Ⅲ组(10 mg/mlⅡ型胶原酶组)及Ⅳ组(15 mg/mlⅡ型胶原酶组),每组5只角膜.刮除上皮后角膜置于人工前房上,各组采用不同浓度Ⅱ型胶原酶溶液浸泡60 min.分别记录处理前后各组角膜在不同人工前房内压力[模拟眼压(I0P)]下(15、30、45 mmHg)角膜平均曲率及角膜中央厚度,并对处理后各组角膜进行组织学检查.各组处理前后角膜平均曲率差值△Km及角膜中央厚度差值△CCT的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不同IOP梯度下,4组角膜处理前后角膜平均曲率差值△K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6、9.24、8.58,P<0.01);在各个IOP梯度下各组比较发现Ⅳ组与Ⅰ组的△K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Ⅲ组与Ⅰ组的△K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IOP梯度下,4组角膜处理前后角膜中央厚度差值△C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2、0.66、1.60,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胶原酶处理过的角膜基质胶原纤维排列疏松,基质水肿.结论 15 mg/mlⅡ型胶原酶溶液浸泡角膜60min能使角膜平均曲率增加,可用于建立兔角膜离体扩张模型.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扩张的研究现状

    作者:徐婧;李莹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日趋完善的一种角膜屈光手术,术后角膜扩张是其隐匿但严重的并发症,仍是屈光手术之后面临的复杂和广泛讨论的问题之一.因此,LASIK术后角膜扩张的发病原因、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和治疗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对这些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薄角膜中低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4年疗效观察

    作者:刘磊;栗静;李新宇;屈英;朱爱斌

    目的 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中央角膜厚度小于500 μm中低度近视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03年1至12月于我院接受LASIK手术的薄角膜中低度近视患者72例(136只眼),术前中央角膜厚度463~498 μm(484.95±6.65)μm,术前等效球镜度-6.00~-1.50 D(-3.74±1.27)D.检查术后4年的视力、屈光状态、Irreg值、角膜后表面Diff值和中央角膜厚度,并与术前及术后早期数据进行统计学对比和分析.结果 术后4年均未发生继发进行性角膜扩张或医源性圆锥角膜,佳矫正视力均无下降,平均等效球镜度为(-0.15±0.53)D,其中122只眼(89.7%)在-0.50~+0.50 D之间,屈光回退≥1.00 D者8只眼(5.9%);术后各阶段视力、等效球镜度、3 m Irreg、5 m Irreg以及中央角膜厚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早期Diff值较术前明显增长(P<0.05),但3个月后出现递减趋势.结论 LASIK手术治疗薄角膜中低度近视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和稳定的远期疗效.

  • 兔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扩张的研究

    作者:谢毅;樊瑜波;邓应平;孙晓萍;吴凌;邹远文;黄学进

    在离体状态下研究兔眼角膜在不同厚度与眼压下的前凸变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眼.分成3组,1组:对照组,未切削眼;2组:切削原角膜厚度的1/3,3组:切削原角膜厚度的1/2.固定角膜并对角膜内表面加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不同压力下各角膜前凸位移量,并对其进行方差分析;建立正常兔眼角膜有限元模型,由实验数据反推弹性模量,并分析各组模型的Mise应力分布.结果表明:低压下,第3组与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模量随切削量的增加而增加;应力分布变化与角膜厚度相关.说明:准分子激光术后的角膜扩张与角膜力学性能的改变有关.角膜扩张与厚度有关,角膜厚度变薄到一定程度,角膜前凸明显,1/2厚度可能是临界值.因此,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预留剩余角膜基质床的厚度不小于原始角膜厚度的1/2较安全,同时应将眼压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扩张

    作者:孙晓萍;邓应平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并逐步趋向完善的一种角膜屈光手术.LASIK 术后角膜扩张是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手术效果,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现就当前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后角膜后表面的高度变化

    作者:郑燕;周跃华;柳静

    背景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术后发生的角膜扩张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力的并发症,角膜后表面高度的测量有助于术后早期发现角膜的这种变化. 目的 探讨近视散光患者在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规律及影响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的因素. 方法 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设计.对2008年5月至2010年1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接受LASIK的66例近视散光患者127眼的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用Oculyzer眼前节分析系统对术眼角膜后表面高度进行测量及统计分析. 结果 术前角膜后表面高点、低点和角膜顶点的高度值分别为(12.20±3.39)、(-19.02±7.38)和(1.05±3.25)μm;术后3个月时分别为(14.38±3.80)、(-18.55±7.11)和(2.83±4.81) μm;6个月时分别为(13.99±3.38)、(-17.57±6.54)和(2.45±4.61)μm;1年时分别为(14.40±3.85)、(-17.76±6.00)和(2.16±5.00) μm,术后角膜后表面高点和角膜顶点的高度值较术前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面高点:q=6.813、5.594、6.875,均P<0.001;角膜顶点:q=4.488,P=0.002;q=3.530,P=0.013;q=2.799,P=0.047);术后不同时间点各项高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角膜后表面顶点高度与等效球镜度、切削深度和切削比呈正相关(r=0.295、0.297、0.295,均P=0.001),与残留基质厚度呈负相关(r=-0.208,P=0.019).术前非接触眼压计测量值为(14.24±3.33)mmHg(1 mmHg=0.133 kPa),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分别为(8.42±1.90)、(8.61±1.64)、(8.76±1.64) mmHg,术后各个时间点的眼压值均明显低于术前眼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29.851、28.317、26.337,均P<0.001),而术后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hlers法校正后术后眼压值与术前眼压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眼压值与术后1年角膜后表面顶点高度值呈正相关(r=0.258,P=0.003).结论 LASI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较术前轻度膨隆,随时间的延长逐渐稳定,屈光度是影响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形态的主要因素,手术时应注意保留安全的残留角膜基质厚度并尽量减小切削偏心程度,从而降低术后角膜扩张的风险.

  • SL-OCT对Terrien边缘性角膜变性术前观察一例

    作者:石一宁;李静;石蕊;孙烨;杨乐;李婵;胡笳;张纯涛

    患者,女,54岁,发现双眼角膜肿物10余年至陕西省人民医院眼科入院治疗,全身检查无特殊.眼科检查:右眼裸眼视力0.25,矫正视力1.0;左眼裸眼视力0.4,矫正视力0.8.双眼眼压:右眼15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2 mmHg.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上皮完整,右眼角膜鼻上方角膜边缘变薄、膨隆,局部隆起约3.0 mmx 1.0 mm×0 5 mm(图1A);左眼角膜边缘约11:30 ~ 13:30处可见局限性角膜扩张、隆起、色素膨出,界清、色黑、类圆性(图1B).

  • 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SP-3000P测量中央和周边角膜厚度的重复性研究

    作者:成拾明;李岩;黄锦海;杨欣;王勤美

    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可以显示角膜内皮泵的功能,反映包括角膜内皮失代偿、角膜扩张、角膜水肿、青光眼、球形角膜和干眼等[1]一些眼前节疾病.然而,周边角膜厚度的报道较少,主要原因是周边角膜厚度测量时难以准确定位[2].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已成为测量角膜厚度的一种常用方法,其检查具有非侵入性,可以在角膜中央和周边聚焦测量相应部位的厚度,同时可以测量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和形态.Cho等[2]已经进行了同一和不同测量者使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SP-2000P测量中央和周边角膜厚度的重复性研究.

  • 兔眼LASIK术后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吴凌;樊瑜波;孙晓萍;黄学进;谢毅;邹远文;罗颖存

    目的 用准分子激光对兔眼角膜进行切削,改变角膜的厚度.研究在离体状态下兔眼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在不同厚度与眼压状态下的变化.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5只30眼.分3组,1组:正常组,未切削眼;2组:切削原角膜厚度的1/3;3组:切削原角膜厚度的1/2.自制夹具固定角膜,通过连通器对角膜内表面加压.每个压力状态下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分析在不同压力状态下不同角膜厚度时角膜前凸的变化.实验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各眼压与初始眼压状态下角膜凸出度的差值dx-10(x=20~80)转化成logd1,3组比较:3组与1组和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和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邻眼压的角膜凸出度的差值d(x+10)-x(x=10~70)转化成logd2,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角膜的前凸与生物力学改变有关.为了确保屈光手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剩余角膜基质床厚度不应小于原始角膜厚度的1/2,同时眼压应维持在正常范围的低限.

  • 兔眼LASIK术后角膜扩张模型的建立

    作者:姚达强;李林;叶翠玉;沙翔垠;丁宇虹;刘咏仪;李玥瑶

    目的 探讨兔眼不同切削量LASIK角膜扩张的变化,拟有效、合理地建立医源性角膜扩张的动物模型.方法 选择新西兰白兔18只,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6只白兔选择单眼进行LASIK手术,在角膜基质层进行PTK激光切屑,切屑光斑6 mm,角膜基质层剩余厚度A、B、C组分别为250 μm、150 μm、100 μm,观察各组手术前后角膜地形图的变化.结果 A、B、C组术后与术前角膜地形图差值比较,术后1周分别为(-2.12±1.8)D、(2.98±0.47)D、(7.6±0.45)D;术后1个月分别为(-2.25±1.38)D、(3.13±1.19)D、(8.07±0.88)D.结论 对新西兰白兔施行LASIK术中角膜基质层常规保留250 μm,在观察期内未发生角膜扩张;剩余角膜基质层厚度为150 μm和100 μm均可引起角膜扩张,切削量越多则角膜扩张越明显,因此可以根据研究需要制作不同基质床厚度的PLK模型.

  • 角膜胶原交联术应用与进展

    作者:陈水莲;张晶;吴奕辉;邱瑾;庄菁;余克明

    角膜胶原交联术是一种用于增加角膜硬度和生物力学稳定性的手术.该手术的原理是紫外光照射滴加了核黄素的角膜,角膜组织发生光化学反应,并诱导角膜的胶原纤维间产生共价键连接,从而增强角膜生物化学和生物力学的稳定性.临床上多用于圆锥角膜的治疗,然而随着技术的改进,目前角膜胶原交联术还可用于治疗感染性角膜炎和低度近视.本文就角膜胶原交联术的原理、安全性与有效性、临床应用局限性与副作用、新型治疗技术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讨论.

  • 兔眼LASIK术后角膜厚度和压力的关系

    作者:吴凌;樊瑜波;邓应平;陈晓明;孙晓萍;谢毅;邹远文;黄学进

    目的:应用准分子激光对兔眼角膜进行切削,改变角膜的厚度.研究在离体状态下兔眼角膜与兔眼角膜中央厚度、眼压三者间的关系.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5只30眼.分3组,1组:正常组,未切削眼;2组:切削原角膜厚度的1/3,3组:切削原角膜厚度的1/2.把角膜试样固定于自制夹具,暴露全部角膜,通过连通器对角膜内表面加压.每个压力状态下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分析在不同压力状态下不同角膜厚度时角膜前凸的变化情况.实验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趋势检验.结果:不同眼压下相对基线平面的角膜凸出度dx(x=10~80)转化成logd1后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眼压与初始眼压状态下角膜凸出度的差值dx-10(x=20~80)转化成logd2后3组间比较:3组与1组和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和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邻眼压的角膜凸出度的差值d(x+10)-x(x=10~70)转化成logd3后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压力状态下角膜凸出度dx(x=10~80)转化成logd1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呈线性趋势,3组间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SIK术后角膜的前凸与生物力学存在一定关系.为了确保屈光手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剩余角膜基质床厚度不应小于原始角膜厚度的1/2.同时眼压应维持在正常范围的较低水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