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对肾脏足细胞增殖、骨形态蛋白-7以及细胞骨架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研究

    作者:王松;税朝祥;王尧尧;阿拉塔;张爱华;王悦;范敏华;FAN Min-hua

    目的 研究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肾脏足细胞增殖、骨形态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以及细胞骨架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SV40肿瘤抗原转染所获得的永牛性小鼠足细胞系培养,以集落形成法和噻唑蓝MTT还原实验测定不同浓度bFGF刺激下的足细胞增殖,采用8DS-聚内烯酰胺凝胶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BMP-7、alpha-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以及波形蛋白(vimentin)的蛋白质水平表达,同时以甲基兰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结果 bFGF(1.25~20 ng/ml)处理10天后明显增加足细胞集落生长,并呈现浓度依赖关系(r=0.844),当bFGF达到20ng/ml时,集落数为对照培养的4.2倍,MTT实验办获得一致的结果 .甲基兰染色发现,bFGF刺激后的集落生长更加致密,直径增大,但同时出现集落形成细胞的空泡样改变.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法检测剑,bFGF(1.25~20ng/m1)处理96h后能显著抑制BMP-7的表达并呈浓度依赖关系,20ng/ml bFGF抑制>90%.96h bFGF处理也抑制a-SMA表达,但对vimentin表达无叫显作用.结论 以上结果 表明bFGF刺激足细胞增殖的同时,对BMP 7的表达呈现下调作用,并引起空泡形成及a-SMA减少等细胞内部结构改变.基丁BMP-7的肾保护作用,其降低可能是介导bFGF引起肾损伤的重耍机制.

  • COX-2及其抑制剂与消化道肿瘤

    作者:冯众一;谭文翔

    研究表明新生血管形成与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肿瘤血管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目前针对抗肿瘤血管形成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成为热点之一.

  • PI-3K和MEK1/ERK信号通路在碱性纤维母细胞生成因子诱导乳腺癌细胞低氧诱导因子活化中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师永红;王玉湘;由江峰;衡万杰;钟镐镐;方伟岗

    目的探讨碱性纤维母细胞生成因子(bFGF)活化低氧诱导因子(HIF-1)的机制及其参与的信号通路,为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系T47D为对象,采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细胞内HIF-1α及磷酸化Akt,ERK1/2,p38蛋白质的表达;采用双萤光素酶系统检测HIF-1转录活性.结果 bFGF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方式诱导HIF-1α蛋白表达,同时激活PI-3K/Akt和MEK1/ERK信号通路.分别应用FGFR1阻断剂SU5402以及PI-3K激酶抑制剂LY294002,MEK1激酶抑制剂PD98059,p38激酶抑制剂SB203580可以明显阻断bFGF对PI-3K/Akt,MEK1/ERK及p38信号通路的激活, 但只有SU5402和LY294002可以阻断bFGF对HIF-1α蛋白表达的刺激作用,阻断效率达100% . bFGF增加HIF-1的转录活性,这一作用分别被PI-3K和MEK1激酶抑制剂抑制,抑制率分别为94.8% 和81.7% .结论 bFGF 对HIF-1有明显活化作用.PI-3K/Akt和MEK1/ERK信号通路以不同机制共同调节这一过程,其中PI-3K/Akt信号通路起着更为重要的调节作用.

  •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在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病人玻璃体内的增长水平

    作者:

    生长因子在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已被普遍接受。本研究目的是阐明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B(PDGF AB)在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的血管生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对象与方法选择23名糖尿病视网膜病病人、19名对照及4名非糖尿病性缺血性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者。非出血性玻璃体液由病人玻璃体摘除术中取得,标本均在4℃,12 000 g离心20 min,为避免PDGF降解,取上清液储存于-70℃,用前置于4℃,应用人PDGF A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小板因子4(PF4)由商业ELISA测定,数据由均值±SD表示,统计学分析用t检验。 结果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者PDGF AB水平显著升高:(100±60.9)ng/L,对照组:(41±15.8)ng/L,(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中PDGF AB水平范围较大:32~290 ng/L,而在合并有虹膜充血的患者中偏高,为125~280 ng/L。4名非糖尿病性缺血性增殖性视网膜病病人中为50~170 ng/L,由于PF4在所有受试者中均未测及,因而排除了玻璃体出血对PDGF水平的影响。 结论结果提示PDGF在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它可能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IGF-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碱性成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起协同作用。(周晶摘杨菊红校)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垂体瘤

    作者:周剑云;王洪;史彦芳

    原癌基因活化导致基因突变而引发肿瘤细胞的发生,各类原癌基因通过各种途径诱导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诸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TGF)等的高度表达,而进一步促进肿瘤的生长.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垂体瘤

    作者:周剑云;王洪;史彦芳

    原癌基因的活化导致基因突变而出现肿瘤细胞的发生,同时各类原癌基因通过各种途径来诱导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 bFGF)、转化生长因子( TGF)等的高量表达,而进一步促进肿瘤的生长, VEGF是肿瘤组织中促血管生成主要的血管生长因子,目前发现 20余种以上生长因子作用于血管内皮.

  •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1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生存观察

    作者:高泽锋;栗一帆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家族(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FGFs)在细胞增殖、细胞存活、细胞分化、肿瘤转移等过程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1,FGF-1)又称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家族成员之一,众多研究表明,FGF-1在肿瘤的发生、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能成为肿瘤治疗中的一个靶点。本研究通过子为胃腺癌组织中FGF-1的表达,观察预后生存时间的差别,为研究胃腺癌的发展、侵袭及预后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的提纯及抗血清的制备

    作者:孙庆霞;王晓红;弓长丽;付平平;王维忠

    1974年Grospodarowicz从牛垂体中提纯出碱性成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后,其临床意义得到广泛的重视.目前,bFGF被认为是某些恶性肿瘤诊断的一项敏感性指标,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高等优点.为建立bFGF诊断试剂盒,我们将Grospodarowicz的方法稍加改进,从牛脑提取了bFGF,并制备了抗bFGF血清.

  • 牛垂体bFGF的纯化及生物、生化性能检测

    作者:王晓红;孙庆霞

    我们从牛垂体中提纯了碱性成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并对其一些性能进行了研究.

  • FXR-FGF19肠肝轴:一种新的肝属性

    作者:马振增;陆伦根

    肝实质细胞死亡或者部分肝叶切除后,触发肝脏异常强大的再生能力,当肝脏受到内外源性毒素的损伤时,这种再生能力可以保护肝脏,从而保持全身代谢稳定[1]。多年来,发现了很多参与肝脏再生的起始和终止的化学物质,Nelson Fausto将这些相互关联的通路分三类,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代谢网络[2]。关于这些化学物质的知识,大部分来自于动物模型中进行部分肝叶切除、肝细胞移植、肝脏移植的实验。研究发现肝细胞具有几乎不受限制的克隆潜能及增殖能力,也发现肝脏再生能力与部分肝叶切除情况下切除的肝脏质量成正比,移植肝脏的体积大小调整(如增大或者缩小)与受试者体积的大小相关,这些发现预示着有一种密切控制成人肝脏生长和终止的机制存在,也就是肝属性(hepatostat),或者特殊的维持适当肝脏体积大小的感受器[1]。考虑到肝脏在全身代谢中的基本功能,肝属性可能至少部分功能包含在代谢网络中,在这一前提下,胆汁酸日益被认为是肝脏再生调节的关键因素,并成为调节肝属性的引人注目的因素。在啮齿类动物和人类,部分肝脏切除后短时间内全身及肝脏内胆汁酸水平增高,胆汁酸肠肝循环的调整明显影响着肝脏的再生[4]。早期的实验也显示喂养富含胆汁酸的食物可以诱发肝细胞增殖及肝脏生长[4-5]。对比而言,胆汁酸水平需要被精细的调整以免其过度增高和产生肝脏毒性作用。正如初在肝叶切除的无法尼酯 X 受体(FXR)的小鼠中证明的那样,FXR 是胆汁酸代谢级联反应的中心转录感受器[6]。肠细胞和肝脏高度表达 FXR[7]。在肠道内主要FXR 靶基因是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15(FGF15,人类为FGF19),一旦受到胆汁酸刺激 FGF15由肠因子(enterokine)分泌并进入门静脉血液。FGF15/19到达肝脏后,活化了位于肝细胞基底膜侧的二聚体 FGFR4/β-KLOTHO,其抑制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胞内通路,CYP7A1是胆汁酸合成的限速酶[8]。通过肠内 FXR/FGF15的活化降低胆汁酸的合成,即使当 FXR 从肝脏脱离时,也可以保护肝脏免于胆汁淤积性损伤[9]。事实上 FGF15/19以一种复杂的机制抑制肝细胞CYP7A1表达。如 FXR,FGF15/19也依赖于转录抑制因子小异二聚体伴侣分子[SHP]发挥作用,但是 FGF15/19没有改变SHP 蛋白水平或者它在 CYP7A1启动子上的位置,提示有其他因素与 SHP 复合体相互作用[10]。通过感应转录因子FoxM1b,FXR 在肝脏中似乎直接促进肝细胞增殖[6]。对比而言,当 FGF15结合到 FGFR4/β-KLOTHO 复合体时,可以减少胆汁酸的负荷和肝叶部分切除后的损伤,推断其通过上调FoxM1b 而不是其他增殖基因促进肝脏再生,提示 FoxM1b 也可以通过 FXR 被活化[11,12]。总之,这些发现指出胆汁酸-法尼酯 X 受体-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15轴(BA-FXR-FGF15 axis)在调节肝脏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趣的是当肝脏急性胆汁淤积时,或者在某些胆汁淤积的情况下,FXR 的表达被下调[11-13],这一结果可能表明进化防止肝脏过度生长的适应性机制。Naugler 等人应用人源化肝脏的实验性小鼠模型,为胆汁酸在肝属性调节中作为关键因素提供了有力的事实论据。

  • 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与抗癌治疗

    作者:张莉;邵元福

    药物耐受性是肿瘤化疗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其原因是肿瘤细胞的异质性、遗传不稳定和突变率高。血管内皮细胞均质,遗传稳定,突变率较低,是较为理想的靶细胞。控制肿瘤内部血管生成,就能抑制肿瘤生长和肿瘤转移灶的形成。经过近20年的努力,有关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已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前景。1 血管生成是肿瘤转移的基础1.1 血管生成是肿瘤转移的必要途径 血管生成为肿瘤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是肿瘤细胞进入血液的有效通道。新生血管几乎没有基底膜,细胞间连结复合物少,渗透能力强,1 cm3肿瘤组织每天可释放2×106肿瘤细胞入血,减少肿瘤血管生成,就能减少肿瘤转移灶的形成。1.2 血管生成是肿瘤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征 血管生成因子存在于肿瘤病灶、病人血液、尿液和泪液之中,与肿瘤的复发、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1]。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与原发性肾癌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乳腺癌的早期复发呈正比[3];肿瘤实体内血管密度越高,肿瘤转移的可能性越大,病人生存时间越短。

  • 血小板第4因子(PF4)抗血管新生的机理初探

    作者:韩忠朝;杨仁池

    目的研究血小板第4因子(PF4)抑制血管新生的机制.方法通过研究PF4与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2(FGF2)及其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来探讨PF4抑制血管新生的机制.结果 FGF2与低亲和力和高亲和力位点的结合受PF4抑制,这种抑制呈浓度依赖性.5~10μg/ml的PF4能大限度地抑制FGF2与低亲和力或高亲和力位点(FGF受体)结合.0.72μg/ml的PF4能使FGF2与低亲和力位点结合减少50%,0.6μg/ml的PF4能使FGF2与高亲和力位点结合减少50%.2μg/ml的PF4能完全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在该浓度下,PF4使125I-FGF2的内化下降近3倍.结论:PF4抑制血管新生的机制之一是抑制FGF2与其受体结合.

  • 纤维母细胞增强HCE16/3细胞IL-1基因表达的研究

    作者:郑杰;张建民

    目的:研究纤维母细胞对HPV 16型DNA永生化的人宫颈上皮细胞(HCE16/3细胞)白细胞介素1(IL1)基因表达的调节.方法:应用Northern印迹法分析纤维母细胞、纤维母细胞条件培养液以及纤维母细胞分泌的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对HCE16/3细胞IL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在正常情况下,HCE16/3细胞IL1基因表达水平很低,但在与纤维母细胞作共同培养时,IL1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如使用纤维母细胞条件培养液,IL1基因的表达也呈上调现象,上调反应明显与条件培养液所占比例有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条件培养液中刺激IL1基因表达的物质主要为纤维母细胞分泌的KGF.结论:在体内,间质细胞可影响宫颈上皮性肿瘤的生长.

  • 胰腺癌中VEGF mRNA, bFGF mRNA和PDGF mRNA及相应受体的表达与意义

    作者:罗衡桂;杨竹林;丁应文;高明亮;马铁祥;王力;李永国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mRNA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mRNA及相应受体(flt-1,bFGFR1,PDGFR)与肿瘤微血管(microressel, MV)生成在胰腺癌生成、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51例胰腺癌及32例急、慢性胰腺炎病人病变组织中VEGF mRNA,bFGF mRNA,PDGF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相应病例中flt-1,bFGFR,PDGFR的表达和肿瘤微血管计数(MVC).分析其表达与胰腺癌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胰腺癌中3种血管生长因子mRNA及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急慢性胰腺炎(P<0.05或P<0.01),它们的高表达与胰腺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与肿瘤的浸润、淋巴及血道转移(肿瘤的进展阶段)呈正相关(P<0.05或P<0.01),而与肿瘤大小无关;癌组织中MVC明显高于急慢性胰腺炎(P<0.01);3种血管因子及受体与胰腺癌MVC呈正相关(P<0.05或P<0.01);癌组织中3种血管因子mRNA及bFGFR与术后生存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VEGF mRNA,bFGF mRNA,PDGF mRNA及受体的表达及MVC的测定可作为判定胰腺癌生长、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阻断3种生长因子及受体有助于胰腺癌的治疗.

  • 血管新生的分子机制与相关疾病

    作者:张梦泽;李国珅;赵欣童;铁璐

    血管新生指从已存在的血管上生长出新的毛细血管的过程[1]。该过程十分复杂,依赖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并受促血管新生分子和抗血管新生分子协同调控。生理条件下,促血管新生分子和抗血管新生分子保持动态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机体就会出现多种疾病,如肿瘤、多种眼科疾病、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和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等[2]。因此,深入研究血管新生的机制有助于为多种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 Nintedanib:抗癌、抗肺纤维化的三联血管激酶抑制剂

    作者:邰文;崔艳丽;肖桂芝

    血管生成被认为是癌症治疗的潜在靶向机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GF)均为与血管生成相关的多能生长因子.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开发的新药nintedanib,2014年10月被FDA批准上市.其作为一种作用于VEGFR、PDGFR、FGFR的小分子三联血管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肝衰竭和癌症,包括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卵巢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肾细胞癌等,在临床前研究中表现出独特药理作用,在一系列临床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前景,且安全性及耐受性均较好.

  • 抑制血管生成在治疗恶性血液病中的意义

    作者:姚尔固

    众所周知,血管生成与实体瘤的生长、扩增和转移直接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为血管生长速度和程度的重要决定因素,过度表达则肿瘤生长迅速.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GF)-2为内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分裂原介导血管生成.恶性血液病也不例外.此领域已成为热点研究课题之一.

  • 子宫肌瘤组织中FGF-2、ER、PR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杜洁;刘萍

    目的:研究FGF-2、ER、PR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子宫肌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行子宫切除术并经病理学证实均为良性子宫平滑肌瘤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滑肌瘤组织作为实验组,远离瘤体的正常平滑肌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FGF-2、ER、PR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组FGF-2、ER、PR表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GF-2、ER、PR可能促进子宫肌瘤发生发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