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内动脉结扎治疗床突旁大型动脉瘤1例的长期随访观察

    作者:唐文国;余定庸;漆建;罗仁国;唐晓平

    随着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应用,神经外科医疗器械的改进,颅内动脉瘤绝大多数可以通过手术夹闭或血管内介入方法治愈.但由于一些动脉瘤的特殊形态和位置,以及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能力和医院的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被迫选择放弃治疗.如何选择简单而又不造成患者严重功能损害的治疗方法处理此类病变,是临床医师必须考虑的问题.现报道我院一例行单侧颈总动脉结扎治疗床突旁巨大动脉瘤的病例,随访近20年,效果满意.并就其适应证、手术方法、并发症防治等问题进行探讨.

  • 通过改变血流动力学状态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

    作者:武琛;许百男

    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生长及破裂与局部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血管壁的异常改变有密切关系.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原则是将动脉瘤排除于血液循环之外,同时保持载瘤动脉及分支血管的通畅.动脉瘤夹闭或栓塞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于颅内复杂动脉瘤,特别是位于特殊部位(如海绵窦、床突旁、基底动脉干)、宽颈、梭形、巨大、瘤颈硬化、钙化的动脉瘤,直接夹闭或栓塞动脉瘤非常困难,只能采用间接处理方法,即改变局部血流动力学状态治疗动脉瘤.

  • 床突旁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吕楠;许奕;洪波;赵文元;刘建民;黄清海

    目的 探讨床突旁动脉瘤血管内治疗长期效果的影响因素,评价其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并有6个月以上DSA随访资料的129例床突旁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按照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分析患者临床状况、治疗策略与材料选择、动脉瘤形态学对介入治疗长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瘤体大径大小、体颈比和即刻栓塞结果在复发组(n=19)和未复发组(n =110)两组间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床突旁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后复发的因素有高血压(P =0.0094)、破裂动脉瘤(P=0.0108)和瘤体大径(P =0.0197).结论 床突旁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后具有一定的复发率,高血压病史、破裂动脉瘤及瘤体大径较大与复发相关.

  • 积极慎重地开展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治疗

    作者:沈建康

    1969 年 Morley and Barr 早将大径大于25mm的动脉瘤定义为颅内巨大动脉瘤,约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3%~6%,平均5%左右[1].多见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床突旁段和分又部,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基底动脉干及分叉部,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1,2].

  • 复合手术夹闭颈内动脉床突旁大型和巨大型未破裂动脉瘤

    作者:向思诗;胡鹏;何川;李晓宇;李井波;张鸿祺

    目的 评价复合手术夹闭颈内动脉床突旁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在复合手术室应用球囊辅助手术夹闭8例(11个动脉瘤)颈内动脉床突旁大型和巨大型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54.9±5.7)岁.结果 本组11个动脉瘤共9个动脉瘤接受了治疗,包括8个大型或巨大型床突旁动脉瘤,1个颈动脉窝动脉瘤.术中造影提示9个动脉瘤完全闭塞,1个载瘤动脉闭塞,1个载瘤动脉重度狭窄.术后3例发生缺血性卒中.出院时的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恢复良好(Ⅴ级)5例,轻度残疾(Ⅳ级)1例,重度残疾(Ⅲ级)2例.术后随访1.5~39.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0.7(P25:3.2,P75:32.3)个月,GOS Ⅴ级7例,Ⅳ级1例.7例患者的视力改善,1例稳定.结论 复合手术有利于颈内动脉床突旁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的夹闭,但仍需要探索合适的介入器械和方法.

  • 未破裂床突旁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蒋业清;黄磊;鲁刚;葛亮;狄若愚;万海林;耿道颖;张晓龙

    目的 分析影响未破裂床突旁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复发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1年3月至2016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收治的89例未破裂床突旁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或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术后即刻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出院前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旋转DSA检查以观察动脉瘤是否复发和弹簧圈是否有压缩变形;行mRS评分以评估患者预后.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法分析影响术后动脉瘤复发的相关临床因素.结果 89例患者共104个动脉瘤,其中73个采用支架辅助栓塞,31个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手术成功率为100.0%.术中16例(18.0%)患者有无症状性血栓形成,术后2例(2.2%)有并发症,均为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经治疗后好转.5例复视和1例视物模糊的患者术后均恢复正常.104个动脉瘤术后即刻改良Raymond分级为,Ⅰ级61个(58.7%),Ⅱ级18个(17.3%),Ⅲa级13个(12.5%),Ⅲb级12个(11.5%).出院前mRS评分为0~2分的75例、3~4分14例.89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3~43个月,平均(10.2±3.1)个月.随访期间,14例(15.7%)患者复发;104个动脉瘤中,14个有弹簧圈压缩变形;mRS评分为,0~2分83例,3~4分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瘤大小、是否存在子瘤和瘤体大径与载瘤动脉管径比(SR)值影响术后动脉瘤的复发(均P<0.05).进一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R值是影响术后动脉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1.674,95% CI:1.109~2.526,P=0.014).结论 动脉瘤大小、是否存在子瘤及SR值可能会影响术后动脉瘤的复发,SR值是影响颅内动脉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海绵窦及床突旁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作者:许百男;孙正辉;周定标;余新光;姜金利;武琛;李宝民

    目的 探讨海绵窦和床突旁大型、巨大型动脉瘤的特点、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 1998至2006年对36例床突旁和海绵窦大型、巨大型动脉瘤经外科于术治疗.常规采取翼点入路,暴露颈部颈内动脉.分别采用动脉瘤直接夹闭,动脉壁修补及动脉瘤孤立加颅内外血管搭桥等方式处理动脉瘤.术中使用脑电图(EEG)及体感诱发电位(SEP),以及多普勒(Doppler)、内镜等辅助设备.结果 32例床突旁动脉瘤直接夹闭,1例海绵窦内假性动脉瘤行载瘤动脉修补术,3例海绵窦动脉瘤行孤立加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出院时GOS评分良好者32例(89%),重残2例(5.6%),死亡2例(5.6%).结论 不适宜栓塞治疗的海绵窦动脉瘤应采取手术治疗,而床突旁动脉瘤则首选手术治疗.

  • 床突旁动脉瘤的手术策略及疗效

    作者:束旭俊;孙正辉;武琛;王芙昱;王胜宝;薛哲;王文鑫

    目的 探讨床突旁动脉瘤的手术策略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 2014年5月46例行手术治疗床突旁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例,女性38例,年龄22 ~ 72岁,平均50.15岁.17例动脉瘤破裂,9例罹患多发动脉瘤.眼动脉瘤22个、梭性动脉瘤10个、垂体上动脉瘤8个、窝动脉瘤3个、蛇形动脉瘤1个、假性动脉瘤5个.20个动脉瘤≤5 mm,15个5 ~ 15 mm,14个≥15 mm.手术策略包括直接夹闭、夹闭塑形、颅内外血管架桥、颈动脉结扎和动脉瘤包裹.根据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19个动脉瘤直接夹闭,21个夹闭塑形,颅内外架桥6个,颈动脉结扎2个,动脉瘤包裹1个.根据GOS评分,42例预后良好(GOS 4 ~ 5分),3例预后差(GOS 2 ~ 3分),1例死亡(GOS 1分).结论 根据床突旁动脉瘤的不同特征,采用相应的策略处理动脉瘤,能提高床突旁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 突向内侧的床突旁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王雅栋;史雅文;张鹏

    目的 研究内侧型床突旁动脉瘤的特点并将之应用于显微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北京宣武医院收治的31例内侧型床突旁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动脉瘤的解剖特点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便在小的创面下对动脉瘤行理想的夹闭.结果 20例未磨除前床突的患者仅在打开部分视神经鞘的情况下动脉瘤得到很好的夹闭,其中仅有1例术后出现视力变差,1例患者术后3d出现部分颞叶梗死;6例因暴露需要术中磨除前床突的患者中,术后有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动眼神经麻痹症状,1例术后出现视力变差,仅2例无明显的术后并发症;5例采用对侧翼点入路行动脉瘤夹闭的患者动脉瘤也得到很好的夹闭.结论 大部分突向内侧的大中型床突旁动脉瘤可以在不磨除前床突的情况下通过跨血管得到很好的夹闭,而小型内侧型床突旁动脉瘤可以采用对侧翼点入路实行夹闭.

  •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床突旁破裂微小动脉瘤

    作者:许立国;冯广森;裴高油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床突旁破裂微小动脉瘤(直径≤3 mm)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3-05,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21例床突旁破裂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载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21例均成功栓塞,其中致密栓塞11例(52.3%),瘤颈残余6例(28.6%),部分栓塞4例(19.1%),瘤动脉血流均通.,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均无神经功能缺失。全部患者术后6~24个月DSA 随访,11例致密栓塞患者中无1例复发;6例瘤颈残余患者中4例动脉瘤不显影,2例残存瘤颈明显缩小;4例部分栓塞患者,2例动脉瘤不显影,2例残存瘤腔明显缩小。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床突旁破裂微小动脉瘤安全、有效。

  • 床突旁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刘庆;袁贤瑞

    床突旁动脉瘤起自颈内动脉近环至后交通动脉起始部之间.采用颅底入路,自硬膜外或/和硬膜下切除前床突、视柱,切开镰状韧带,打开视神经管,必要时切开颈内动脉远环及硬膜袖是显露床突旁动脉瘤,实施颅内近端控制的关键.术中需根据动脉瘤的位置、瘤颈的宽度及粥样硬化和钙化的程度、动脉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因素决定治疗方案.术后主要的并发症是神经损伤和缺血性脑梗死.

  • 颈内动脉床突旁动脉瘤的治疗策略探讨

    作者:石忠松;黄正松;齐铁伟;郭少雷

    目的 评价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床突旁动脉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的34个床突旁动脉瘤,其中破裂性动脉瘤10个,未破裂性动脉瘤24个.显微手术夹闭10个动脉瘤,血管内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18个动脉瘤,保守观察5个动脉瘤,另1个为巨大动脉肿瘤,患者造影后死亡.参照Al-Rod-han的标准,Ia型6个,Ib型9个,Ⅱ型8个,Ⅲ型6个,Ⅳ型5个.从治疗后血管造影、临床结局和影像学随访评价疗效.结果 栓塞治疗18个动脉瘤术后造影完全栓塞14个,次全栓塞4个.显微手术夹闭10个动脉瘤,术后造影均完全夹闭.出院时GOS临床结局评分,恢复良好20例,轻度致残7例,严重致残2例,1例巨大动脉瘤患者脑血管造影后突发脑疝死亡.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床突旁动脉瘤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1例报告

    作者:蔡涛;宋志惠;徐子明

    患者,男,16岁.因头痛1年,加重10天,左侧肢体无力2天而入院.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右侧动眼神经麻痹,右侧视乳头水肿,左侧肢体偏瘫.头颅CT检查:右颞区可见大小约5 cm×6.5 cm×5 cm卵圆形稍高密度团块影,边界清,壁部分呈斑点状及环形钙化,增强扫描,原团块内侧约3.5 cm×4 cm×4 cm明显强化.DSA检查:右大脑前、中动脉消失,颈内动脉在眼动脉远端向动脉瘤直接供血,动脉瘤内腔呈葫芦样改变,右颞叶有细小血管形成一抱球样占位改变,大小约5 cm×6 cm×4 cm.左侧颈内动脉分支向右侧大脑半球代偿供血.临床诊断为右床突旁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破裂出血.

  • 床突旁微小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疗效分析

    作者:郑鉴峰;张晓冬;郭宗铎;徐睿;朱继;何朝晖;孙晓川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床突旁微小动脉瘤(直径≤3 mm)的血管内治疗疗效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1例床突旁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并发症、随访结果等.结果:31例患者均成功栓塞,其中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28例(90.3%),单纯弹簧圈栓塞3例(9.7%),术后立即造影,完全栓塞30例(96.8%),次全栓塞1例(3.2%);31例患者出院后3~38个月门诊随访及电话随访,29例患者恢复良好,无或轻度神经功能障碍,1例患者重度残疾,1例患者死亡;25例患者出院后6~24个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随访,造影均未见动脉瘤复发再通,载瘤动脉通畅.结论:血管内治疗ICA床突旁微小动脉瘤是一种有效方法,但仍需更大样本的研究和更长期的临床随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