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复发患者术后行静脉化疗的研究

    作者:孙玉峰;浦金贤

    目的:研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复发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术后静脉化疗的有效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6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复发患者,其中79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行静脉化疗处理,为A组,83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行膀胱灌注处理,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无复发生存时间.结果:A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多余B组(P<0.05),但B组尿路刺激症状、耻骨上区不适、血尿及尿常规异常均明显多于A组(P <0.05,表2).A组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22个月,明显长于B组的15个月.结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复发患者TURBT术后联合静脉化疗可有效延长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行膀胱灌注者降低.

  • 持续热灌注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进展期胃肠肿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罗文红

    目的:研究持续热灌注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进展期胃肠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60例进展期胃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观察组实行持续热灌注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对两组患者化疗效果及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9例(30%),部分缓解12例(40%)治疗总有效率70%;对照组完全缓解4例(13.33%),部分缓解6例(20%),治疗总有效率3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后毒副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持续热灌注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进展期胃肠肿瘤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有效,可临床进一步应用。

  • 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48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旭辉;高春英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48例,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TP)26例,随机对采用顺铂+阿霉素+环磷酰胺(CAP)治疗22例作为对照组.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卡铂300~400 mg/m2,静脉滴注,3~4周重复.顺铂70~80 mg/m2,分3天静脉滴注;阿霉素50 mg/m2,分2天静脉推注;环磷酰胺500 mg/m2,静脉推注.结果:48例均可评价疗效,TP组治疗有效率69.2%,CAP组治疗有效率40.9%,两组间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TP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肌肉关节疼痛和周围神经毒性,Ⅳ度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和胃肠道反应.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可作为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的首选药物,治疗有效率优于传统的顺铂+阿霉素+环磷酰胺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 PICC应用于化疗患者过程所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

    作者:邱惠玉;曾雪梅;丁少冰;傅海霞

    目的 探讨降低PICC应用于化疗患者过程所致静脉炎发生率的护理干预流程.方法 对化疗患者PICC所致静脉炎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护理干预流程.将干预前患者资料设为对照组,干预后患者资料设为实验组.对实验组严格按照干预流程进行操作.结果 实施干预后,PICC在化疗患者的应用过程所致静脉炎总的发生率和Ⅱ度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Ⅰ度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预防前有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是多因素的,提高穿刺置管技术,选择合适的血管,及时发现并处理静脉炎是保证置管成功,延长导管使用寿命,防止或减少静脉炎发生的重要措施.

  • 1例奥沙利铂静脉化疗病人急性喉痉挛的抢救护理

    作者:

    奥沙利铂是一种新型的铂类抗癌药,主要通过产生水化衍生物作用于DNA,从而抑制DNA的合成,产生细胞毒作用和抗肿瘤活性.常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能有效控制症状,延长病人无进展生存期.我科于2004年3月收治1例盲肠癌病人,行奥沙利铂静脉化疗,化疗过程中发生急性喉痉挛,经及时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 肝癌的局部治疗

    作者:陆正华;吴孟超;宗明;郭亚军

    在肝癌治疗中,除免疫治疗、静脉化疗、中药治疗等以全身非特异性用药为特征的治疗外,其它各种针对肿瘤局部开展的治疗,都属局部治疗范畴,它包括:局部手术切除、局部化疗栓塞、局部肿瘤间质内各种药物注入及局部高温、局部冷冻等疗法.本文拟对除肝癌局部手术切除外的几种肝癌局部疗法的现状作一概述.

  •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78例化疗的疗效

    作者:王璟;庞义存;赵向寨;李萍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GTN)包括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恶性程度极高,在应用化疗药物之前,死亡率高,绒癌死亡率达90%以上〔1〕。 GTN中,60%继发于葡萄胎妊娠,绒癌可继发于葡萄胎妊娠,也可继发于非葡萄胎妊娠〔2〕。国际妇产科联盟( FI-GO)建议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分类可不以组织学为依据,将GTN根据病变范围分为两类:无转移性GTN,病变局限在子宫,大多数是继发于葡萄胎,仅少数继发于流产或足月产后;转移性GTN,病变出现在子宫以外部位,大多数是绒癌,特别是继发于非葡萄胎妊娠后绒癌〔1〕。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78例GTN患者诊治资料,旨在讨论根据现有分期分类系统实施分层及个体化治疗的疗效。

  • FOLFOX4方案经胃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贲门癌32例

    作者:郭锰

    贲门癌是指原发于胃贲门部的恶性肿瘤,以腺癌居多,常因肿瘤侵及胃底、胃小弯或出现肝转移而失去手术的机会[1,2].由于胃底部贲门部血供丰富,肿瘤组织为富血管性,为动脉途径化疗药物灌注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术准备了解剖病理基础.本文就应用FOLFOX4( CF +5-Fu+ L-OHP)方案经动脉插管灌注与静脉注射治疗晚期贲门癌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与静脉化疗治疗老年胃癌肝转移瘤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周春晓;金一琦;张金坤

    目的 对比分析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与静脉化疗治疗老年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49例胃癌肝转移瘤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TACE组21例、静脉化疗组28例,两组均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差异.结果 TACE组缓解率(61.90%)显著高于静脉化疗组(21.43%)(P<0.05),TACE组总有效率(85.71%)高于静脉化疗组(78.5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ACE组KPS评分[(84.5±3.7)分]显著高于静脉化疗组[(81.6±4.0)分](P<0.05).两组治疗后1、2、3年生存率3年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治疗老年胃癌肝转移患者较静脉化疗具有更好的近期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是对患者的远期疗效优势不明显.

  •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李欣

    目的:评价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静脉化疗,观察组术后即时采用腹腔循环热灌注化疗联合常规静脉化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功能状态、局部复发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为64.0%,明显高于对照组36.0%(χ2=4.012,P<0.05);观察组患者 CD3+、CD4+、CD4+/CD8+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 CD8+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改善与稳定患者占78.0%,其中食欲增加35例(70.0%),体质量增加28例(56.0%)。对照组治疗后改善与稳定患者占62.0%,其中食欲增加17例(34.0%),体质量增加12例(24.0%)。两组功能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恶心呕吐、局部烫伤、骨髓抑制、脱水、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无差异(P=0.440);治疗组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的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02);3年随访期间,观察组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8.0%;对照组1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4.0%。两组复发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5231,P=0.0334)。结论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腹腔循环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可减少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提高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动脉灌注介入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建武;张幸平;刘德鑫;肖丽华;吴敏;苏菁菁;郑建清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介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 LANC )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该院首次接受治疗的LANC患者〔T3T4和(或)N2N3〕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行动脉灌注介导化疗联合后期同步放化疗,对照组行经静脉诱导化疗联合放疗,诱导化疗方案同试验组,静脉给药。分别于诱导化疗前、化疗1、2个周期后抽取两组患者外周血,比较两组T细胞亚群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全程放化疗后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①全程放化疗后12 w,试验组患者完全缓解(C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3.255,P=0.000)。②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6,P=0.529)。③诱导化疗前,两组外周血CD4+,CD8+,CD4+/CD8+比值均相似(P>0.05);化疗第1个周期后,两组T细胞亚群较治疗前有所减低,但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化疗2个周期后,两组外周血CD4+,CD8+,CD4+/CD8+比值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试验组 CD4+,CD8+,CD4+/CD8+比值下降程度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脉灌注介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 LANC 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明显,与静脉化疗相比,对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值得进一步加大病例数研究。

  • 对在化疗期间出现药液外漏的癌症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作者:侯海华

    目的:研究对在化疗期间出现药液外漏的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科进行化疗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将其中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其余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这些患者在进行化疗期间均出现了药液外漏的情况。在这些患者出现药液外漏的情况后,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在化疗期间出现药液外漏的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理想,可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

  • 新辅助介入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崔美兰;王庆一;康晟;杨文娟

    目的:探讨新辅助介入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新辅助介入化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新辅助静脉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是治疗组患者生存时间比对照组患者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新辅助介入化疗能够改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

  • 静脉化疗患者血管的保护

    作者:王彬

    在肿瘤化疗过程中,大多数患者的抗癌药物是通过静脉途经给药的.目前化疗患者先进的静脉给药途径是应用PICC技术或锁穿插管技术.但是,由于经济条件或其他方面原因的限制,临床上大部分患者仍选择周围静脉给药的方法.

    关键词: 静脉化疗 血管保护
  • 静脉化疗药物渗漏对机体损伤及防护

    作者:金英花

    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且占有越来越重要地位,目前的化疗方法大多以静脉输液为主,然而在实际护理操作中因一些主客观原因或药物的因素,存在或出现药物外渗现象或渗漏损伤.化疗药物与普通药物完全不同,它有强烈的局部刺激性,一旦外渗可引起周围组织的损伤,严重时还会导致局部坏死,若出现这种现象不权给患者带来痛苦,且对患者在今后的化疗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保护静脉及确保静脉输液通畅,是一个值得十分重视的问题.

  • 双途径化疗治疗中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护理

    作者:郝鲁英;张梅

    我科自2000年6月~2002年2月,对80例中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采用LFP方案,腹腔、联合静脉化疗,毒副作用小,疗效满意,从而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生存质量,现将有关护理介绍如下.

  • 浅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

    作者:杨树芳;阮赞丽;贾肖林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静脉化疗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化疗物外渗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由于乳腺癌患者可供选择血管少,只能在健侧肢体输液,穿刺难度大,为了减少外渗情况的发生,本科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化疗,大大减少了药物外渗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作者:徐冬梅

    目前,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静脉化疗是常用治疗手段.有资料显示,化疗药物在给药过程中外渗发生率为0.1% ~6.0%.化疗药物外渗可表现为外渗局部中度或重度疼痛,通常为烧灼样痛、刺痛;局部红肿,穿刺导管无回血.局部水泡,皮肤发黑变硬.溃疡:早期不明显,当损伤后的1~2周结痂脱落,溃疡空洞即表现出来.一旦发生,会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同时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甚至给病人留下终身残疾.如何避免化疗药物在静脉给药过程中的意外,减少患者的痛苦,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是护理工作者极其关注的问题.1预防1.1叮嘱病人在输注高危药物时,尽量减少活动,以免针头移位,造成外渗.询问输注化疗药物时病人的感觉,输注过程中有无注射部位疼痛、肿胀感,如有上述感觉立即向护士汇报,以便尽早发现药物外渗的情况.护士操作时应让病人身着宽松外衣,告诉病人在输注化疗药物时,输液的肢体勿被压迫,以免影响血液回流,造成药液外渗.

  • 观察喜疗妥软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

    作者:计静

    静脉化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化疗药物有细胞毒性,大多对血管刺激性强从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炎性反应.它不仅增加病人痛苦影响化疗效果,还严重影响了患者以后的静脉给药治疗.临床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方法很多,我科于2004年7月~2007年10月采用喜疗妥软膏局部外涂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新癀片外敷防治化疗性静脉炎60例疗效观察

    作者:刘蕊;王文志;胡玉民

    静脉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化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但由于化疗药物多为细胞毒性药物,患者在接受化疗的同时,静脉炎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保证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我们采用新癀片外敷局部皮肤防治化疗性静脉炎,并与喜疗妥软膏外涂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659 条记录 13/33 页 « 12...10111213141516...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