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免疫数值化法和免疫胶体金法粪便潜血试验临床应用比较

    作者:李军;徐朝;郭志强;李基克;蒋芬

    粪便潜血试验(fecal occult blood text,FOBT)用来检查混在粪便里的微量血红蛋白(Hb),主要有化学法和免疫法.化学法敏感性低,且特异性差,受食物或药物干扰可导致假阳性.免疫法利用人Hb抗体与粪便标本中Hb特异性结合来进行检测,不受食物及药物的影响,临床证实免疫法在诊断下消化道出血、筛查结直肠癌及相关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明显优于化学法[1-3].

  •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检测粪便血红蛋白中的应用

    作者:徐韫健;江洁华;廖伟娇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把免疫层析技术与胶体金标记技术结合而建立的一种新的免疫学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等特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检测粪便血红蛋白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粪便潜血单克隆抗体一步法试验

    作者:张缤迎;陈静;江小玲

    粪便潜血试验是化道出血的重要筛选指标,其试验方法主要有化学方法和免疫学方法两种.近年来为解决潜血试验的特异性和联苯胺及邻-联苯胺的强致癌性,已有应用免疫学方法的趋势.我们对免疫学方法中的单克隆抗体(单抗)一步法进行了临床和方法学的评价试验,现报告如下.

  • 上海市徐汇区2012~2013年大肠癌筛查实践

    作者:潘霞;王冠中;方德宁;李兴华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徐汇区特定年龄组高危人群进行大肠癌筛查,旨在早期发现大肠癌病变,并进行相关干预,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 对上海市徐汇区人群采用问卷调查和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筛查方法进行初步筛查,初筛阳性者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对肠镜结果进行统计、分类、分析.结果 2012~2013年上海市徐汇区59 437人接受大肠癌筛查,经问卷调查确定为高危人群者7 761(13.04%)人,经大便潜血试验筛查,阳性者3 634(6.11%)人,初筛阳性者总计10 512 (17.66%)人.初筛阳性人群中1 000人接受结肠镜检查,肠镜顺应率9.51%,年龄40~82岁,检出总病变409(40.90%)例,大肠癌12例,男6例,女6例,年龄53~82岁,早癌5例,中晚期癌7例,肠镜大肠癌检出率1.20%,进展性腺瘤14例;普通腺瘤132例,非腺瘤性息肉118例,炎症76例,结肠黑变病31例,其他病变26例.结论 大城市大肠癌发病率较高,大肠癌筛查可以有效发现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个体化筛查需进一步探讨.

  • 华法林合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致全身出血1例

    作者:邓瑞锋;杨红海;葛龙梅;王曙光;刘海淑;王新;彭玲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4岁,主因“尿频、尿急、尿痛2 d,发热1d”入院。既往有持续性心房纤颤(房颤)病史5年,长期口服华法林2.5 mg,1/日,每月复查血凝四项,入院前1月未复查血凝四项,无出血迹象,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入院前2d患者出现尿频、尿痛、尿急症状,尿混浊,无肉眼血尿和脓性尿,入院前1 d发热,体温高38.8℃,未做抗感染治疗。查体:腹软,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无其它阳性体征。在门诊尿常规可见白细胞满视野,无红细胞;泌尿系彩超未见异常。自发病以来,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进食少,无腹痛,未述其它不适。入院诊断:急性泌尿系感染。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 g静点,输液后4 h,患者诉头痛、恶心,左侧上下肢麻木无力,双眼视物模糊,咳嗽、咯血、腹痛、黑便、肉眼血尿,查体可见全身皮肤广泛出血点和瘀斑,双侧眼球结膜出血,颈软,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软,全腹轻压痛,无肌紧张,肠鸣音活跃,左侧上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减弱,左侧Babinski征阳性,右侧上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考虑华法林相关性凝血机制障碍性出血,立即肌注维生素K110 mg[1,2],急查血凝四项,INR为9.5,凝血时间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均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时间26 s,凝血酶时间32 s,纤维蛋白原3 g/L。做头颅CT显示右侧基底节区出血,眼底检查可见双眼眼底出血,粪便潜血试验(+),尿常规可见红细胞满视野。停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继续给患者口服维生素K4片,4 mg,3/日,每日2次监测INR,直至3 d后INR降到3以下,停维生素K4片,患者尿血、便血、咯血停止,视力恢复接近正常,左侧上下肢肌力恢复基本正常。

  • 粪便潜血试验的临床应用

    作者:姜佳丽;万晓萍

    粪便潜血试验(fecal occult blood test,FOBT)是测定消化道出血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检验肉眼不可见的少量出血,是临床诊断和检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一项重要常规检查,也是普查和筛选消化道肿瘤的有效手段.临床应用的FOBT主要有化学法和免疫法两种.过去一直采用化学法检测粪便潜血,其中邻甲苯胺法为1983年中华医学会全国临床检验方法学术讨论会推荐的方法,但易出现假阳性.近年采用 了免疫法,其中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法与传统的化学法相比,灵敏度及特异性都有很大提高,且不受相关食物及药物的影响,但也存在假阴性现象;转铁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法可避免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法(胶体金法)的后带现象和血红蛋白被消化而出现的假阴性,是将来的发展方向.

  • 小儿下消化道出血诊治进展

    作者:王宝西

    下消化道出血指Treitz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包括小肠、结肠和直肠出血.依据出血量、速度及出血在肠腔内滞留时间长短,临床表现不同,包括慢性隐性出血(肉眼观察无血便、无明显临床症状,仅有粪便潜血试验阳性);慢性显性出血(肉眼可观察鲜红或黑便,但无循环障碍表现);急性大量出血(肉眼可观察血便,伴循环障碍及重度贫血).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某街道大肠癌筛查结果分析

    作者:王福泉;梁一丹;陈志能;王作典;何文定;徐唐丽

    目的 对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特定年龄组高危人群进行大肠癌筛查.方法 自2013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本院对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40~75岁常住居民,采用问卷调查和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进行初步筛查,初筛阳性者行结肠镜检查,并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初筛4016人,初筛应答率为50.1%,问卷调查者为3014人(75.05%),FOBT为1002人(24.95%),筛查结果阳性人数为702人,初筛阳性率17.48%.肠镜筛查顺应率为50.7%(356/702),肠镜病变总检出率为31.46%(112/356),结直肠癌检出率为1.69% (6/356),其中乙状结肠癌2例(0.56%),乙状结肠早期癌2例(0.56%),直肠早期癌2例(0.56%),结直肠息肉88例(24.72%),其中76例(21.35%)为1级~3级腺瘤性息肉,12例(3.37%)为炎性息肉.结直肠炎15例(4.21%),结直肠黑变病3例(0.84%).结论 大肠癌筛查可以有效发现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

  • 胶囊内镜探查在青少年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娴;罗红波

    消化道出血一直是临床难题之一,其症状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血便、黑便,粪便潜血试验呈阳性结果,常伴随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临床上常采用胃镜、结肠镜等检查了解出血情况,大部分消化道出血经过胃镜、结肠镜等检查可以明确原因,但仍有一部分原因未明,推测可能为小肠出血[1]。对于病变位于小肠的出血患者,以往常采用小肠镜检查,但患者通常觉得难以忍受,而放弃检查与治疗。随着胶囊内镜技术的出现,为检查小肠部位的消化道出血症状,尤其对于青少年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检查方式。通过总结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对40例消化道出血青少年患者的胶囊内镜检查情况,探讨胶囊内镜对青少年患者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 血红蛋白法与转铁蛋白法粪便潜血试验的临床应用

    作者:商薇

    目的:观察检测血红蛋白法(HB)与转铁蛋白法(TF)对于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517例门诊患者,分别采用HB法、TF法及联合检测法行潜血试验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HB法检测粪便潜血试验阳性率5.64%,TF法为10.25%,联合检测法为11.96%,TF法、联合检测法阳性率优于HB法(P<0.05)。结论 HB法与TF法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粪便潜血试验阳性率。

  • 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探讨(二)

    作者:王雅杰;张锟;方芳;赵运转;康熙雄

    消化性溃疡简介2.症状多数消化性溃疡患者具有典型临床表现,其主要特点是: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体征不明显.其他胃肠道症状及全身症状嗳气、反酸、胸骨后烧灼感、流涎、恶心、呕吐、便秘等可单独或伴疼痛出现.部分患者(约10%~15%)平时缺乏典型临床表现,而以大出血、急性穿孔为其首发症状.少数特殊类型溃疡其临床表现又各有特点.胃液分析提示胃溃疡者胃酸分泌可正常或稍低,十二指肠溃疡则胃酸分泌多增高.粪便潜血试验阳性.X线钡餐检查,直接征象为溃疡龛影,间接征象有局部压痛、变形等.纤维胃镜及活检,可协助确诊,并且对胃溃疡与胃癌的鉴别诊断有极大价值.

  • 上海市某社区中老年粪便潜血阳性的相关预测因素

    作者:江华峰;徐慧明;张天嵩

    目的:研究影响中老年人粪便潜血试验结果的相关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结直肠癌筛查居民的相关资料,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黏液或血便史、肠息肉史是影响粪便潜血结果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社区中,老年人、有黏液血便史或肠息肉史者应定期进行粪便潜血检查,对促进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 大肠癌患者一级亲属的电子肠镜与粪便潜血试验的筛查结果分析

    作者:钟英强;邹勇男;李海刚;朱兆华

    目的 研究大肠癌先证患者的一级亲属的电子肠镜和粪便潜血试验(faecal occult blood testing,FOBT)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分析大肠癌先证患者的一级亲属186例的电子肠镜和FOBT的筛查结果.FOBT应用试纸免疫法和氨基比林化学法.结果 在186例亲属的肠镜检查中阳性病变检出率高达80.1%,其中癌前病变占41.1%,恶性疾病占23.6%.而FOBT的检出率只有22.3%,明显低于肠镜的检出率(P<0.001).大肠息肉、息肉癌变和大肠癌在一级亲属的检出率分别为56.5%、6.5%和17.2%,在对照组分别为25.7%、0.5%和6.5%,两组比较,P均小于0.001.本组小于40岁的患者占阳性病变的20.1%和恶性病变的17.1%.肠镜检查检出Dukes A期大肠癌18例,占56.3%,B期12例,占37.5%,C期2例,占6.3%,D期0例.所有大肠癌患者均可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结论 在大肠癌先证患者的一级亲属中进行结肠镜筛查明显优于FOBT,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并可预防大肠癌和早期诊断大肠癌和提高根治手术率.

  • 大肠水疗对大肠癌变及其复发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秋江;孙伟芬;林晓红;林康泉;刘薇文

    目的研究大肠水疗对大肠癌变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大肠癌患者及60例大肠癌前病变患者,分别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大肠水疗前后血清肿瘤相关物质(TSGF)、T抗原试验、粪便潜血试验及癌胚抗原(CEA)测定等四种指标的变化.结果大肠水疗后,患者血清TSGF、T抗原试验、便潜血试验及CEA测定等四种指标均有明显的好转,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肠水疗,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临床实践中能够降低大肠癌发病及其复发的几率,从而提高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

  • 硫酸甲氨基酚法与邻甲苯胺法粪便潜血试验结果比较

    作者:陈黔;任福祥;张彦;严毓芬;吕宇杰;郭海;党宝丽

    长期以来,在检验科临床检验室、门诊和急诊等均以邻甲苯胺法进行粪便潜血试验,此法已成为各级各类医院检验科的经典方法.笔者应用硫酸甲氨基酚法进行粪便潜血试验,并以邻甲苯胺法作为对照试验,观察了150份患者粪便标本,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化学法与免疫法对粪便潜血试验的临床评价

    作者:张静

    目的:评价化学法和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在消化道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患者及32例健康体检者的粪便用化学法和免疫法做潜血试验,同时分别对人和动物的血红蛋白(Hb)进行特异性、抗干扰试验.结果:化学法受食物和药物等干扰,在检测前需素食3 d,对上消化道出血有一定应用价值;免疫法有很高的特异性、不受食物和药物干扰,对早期发现和诊断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特别是早期下消化道肿瘤具有重要意义.结论:两法不可偏废,应结合用于临床,才能提高消化道出血的检出率.

  • 大肠癌筛查共识与争议

    作者:王振军;付李缘

    2018年,美国癌症学会预计结直肠癌在美国男、女性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中位居第3位.2017《中国大肠癌流行病学及预防和筛查白皮书》显示,结直肠癌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3位,死亡率居第5位.如能早期诊断则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早期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0.0%,而转移性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14.0%[1].

  • 联合检测肿瘤M2-PK与CEA和FOBT对结直肠癌早期发现的意义

    作者:李勇;王俊江;林锋;周志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or M2-PK)与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粪便潜血试验(faecal occult blood testing,FOBT)对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以44例结直肠癌患者和22名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血清和粪便中的tumor M2-PK表达.另外检测受试者血CEA水平及粪便潜血试验.结果 ①血清和粪便tumor M2-PK在结直肠癌的诊断中敏感性分别为59.1%、63.6%,特异性分别为86.4%、81.8%.②血清tumor M2-PK和粪便tumor M2-PK的吻合系数k为0.522,吻合度有统计学意义.③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和粪便中tumor M2-P的水平与肿瘤的T分期均具有相关性.结论 血清tumor M2-PK+ CEA+ FOBT和粪便tumor M2-PK+ CEA+ FOBT联合检测均可提高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性;血清tumor M2-PK+ CEA+ FOBT更适合对健康人群的普查,粪便tumor M2-PK+ CEA+ FOBT更适合在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和临床有症状人群的筛查中应用.

  • 广州社区结直肠癌筛查现状

    作者:赵玉洁;潘志忠

    由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癌前病变(如腺瘤)发展为肠癌常常需要较长时间,在筛查过程中发现癌前病变并予以切除(摘除),可以防止其癌变并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开展结直肠癌筛查工作对于结直肠癌的早诊早治,提高结直肠癌生存非常有必要.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在广州市推动开展结直肠癌社区筛查,对目标人群采用问卷调查和粪便潜血试验,筛选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通过结肠镜检查并对可疑病变进行病理活检,从而发现癌前病变及早期癌患者.2015年1—12月广州市越秀区共1031例高危人群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结肠镜精筛,共发现息肉、炎性反应或肿瘤361例(35.0%),结直肠癌13例(检出率1.3%),息肉327例(检出率31.7%),腺瘤239例(检出率23.2%),进展期腺瘤140例(检出率13.6%).结直肠癌在不同性别及年龄中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的腺瘤及进展期腺瘤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 < 0.01).腺瘤及进展期腺瘤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也显著提高(P<0.01).我们应推广系统性人群筛查,提高群众对癌症筛查意义的认识,真正达到癌症早诊早治.

  •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合并呼吸衰竭1例

    作者:黎宝红;邓哲彤

    患者,女,73岁,因发热11 d,排黑便3 d,气促半天,于2008年7月27日入院.入院前11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5~39.0℃,伴有咳嗽,咳少量白痰,无寒战,无咯血,无胸痛.1周前出现腹泻.曾服退热药治疗.入院前3 d排黑便,粪便潜血试验阳性,入院当天出现胸闷、气促.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