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的快速检测

    作者:王晗;谢娜;耿伟;李妍;杨宁;李沛然;何叶莉;苑雯文;李伯安

    目的 对3例疑难恶性疟病例进行实验室快速检测,评价快速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3例因不明原因发热入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胶体金快速检测法和显微镜检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液疟原虫,采用核酸荧光染料和FCM检测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色素(Hgb)、血小板计数(PLT)等血常规指标,采用酶法检测患者C反应蛋白(CRP)、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和谷丙转氨酶(ALT)等水平.结果 3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以畏寒、发热为主要症状,均出现血小板降低、CRP升高,和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胶体金快速检测和血涂片疟原虫显微镜检结果相同,均为恶性疟原虫感染.结论 免疫胶体金法快速检测有助于临床快速诊断疟原虫感染.

  • 单侧损伤大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通路新纹状体多巴胺受体在光镜、电镜下的变化

    作者:曾宪智;蔡青;高尔静;徐群渊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多巴胺受体在疾病状态下超微结构上的分布变化.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包埋前免疫胶体金电镜方法,研究6-羟多巴胺(6-OHDA)单侧损毁大鼠的多巴胺能通路帕金森病模型,在4周和16周时纹状体D1多巴胺受体(D1R)和D2多巴胺受体(D2R)的变化. 结果 光镜观察显示,4周时损伤侧纹状体D1R减少,在电镜下可见该减少在棘突而不是树突或胞体;16周时,光镜下虽然损伤侧D1R恢复到损伤对侧水平,但在电镜下却可见损伤侧棘突和树突D1R数量减少,而胞体的D1R数量却明显增多.4周和16周时损伤侧D2R在光镜下均增多,在电镜下D2R胶体金颗粒增多主要发生在棘突和树突而不是胞体.另外,损伤后4周和16周,可见这两种受体的金颗粒更多地位于突触外. 结论这些变化可能在帕金森病症状发生发展及左旋多巴治疗副作用的产生中起重要作用.

  • 疟原虫免疫胶体金试剂盒的研制及性能评价

    作者:周志成;郝文波;吴英松;章平;郝芬;李明

    疟疾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WHO将发展准确、快速诊断疟疾的技术视为防治疟疾优先考虑的对策之一[1].

  • 一起突发炭疽疫情的诊断和病原的分离鉴定

    作者:何君;苏裕心;王争强;朱虹;端青

    2005年6~7月,我国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发生了一起疑似炭疽疫情.6月29日,7名村民屠宰一病死牛(死因不明),其中3人有伤口.7月5日,有伤口的3人出现发热,伤口红肿、中心变黑,腋下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我所对患者血清标本及病死牛肉、屠宰现场带血土壤、患者伤口结痂等标本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解析免疫组化实验中手工操作失误导致不良结果及对策分析

    作者:张彩丽;张俊霞;丁玉文;李瑞琴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是由免疫学和传统组织化学相互结合发展而来的一类实验技术,其是利用抗原(antigen)和抗体(antibody)间特异结合的原理,对组织片或细胞标本中的某些多肽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行原位的定性、定位或定量研究的技术,简称免疫组化[1,2]。随着免疫学、免疫化学和组织化学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显微镜的更新进步,免疫组化技术也取得了长足发展,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医学及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免疫组化种类很多,按照标记物的不同分类,可分为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组织化学技术、免疫胶体金组织化学技术、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四类,常用的是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因各类技术基本原理相同,使得不同类实验步骤大致相近,但因每一类技术的独特性,其操作步骤本身又都具有其特定性。免疫组化实验步骤繁琐,从取材、固定、组织处理、制片到抗原修复、染色步骤繁多,涉及的试剂至少十种,周期长,而且每个环节环环相扣,看似简单的实验操作,却往往不能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本研究汲取多年科研工作中及培养研究生进行免疫组化技术操作中发现的一系列操作失误及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 免疫法和化学法检测粪隐血的方法评价

    作者:梁巍;潘莉;王域平

    目的 评价免疫胶体金法和化学法检测粪便隐血结果,探讨这二种检测方法的优劣和应用.方法 用邻联甲苯胺和便隐血免疫胶体金检测试纸分别检测260例粪标本进行对照实验并分析.结果 化学法阳性率为10.6%,免疫胶体金法法阳性率为19.4%.结论 化学法灵敏度、特异性较胶体金法低,受饮食影响因素大,胶体金法有假阴性,故在临床工作中两种方法可结合使用,以便获得更准确的实验结果.

  • 运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快速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作者:蒋树海;杨发青;LEE Tony;王朝南;孙树叶;田辉;王之婴

    目的 采用免疫胶体金层析技术,研制一种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快速检测的试剂.方法 采用双抗原夹心法,对HCV的Core和NS3抗原进行标记和包被,制备检测试剂,并进行性能分析和临床试验.结果 制备出1种快速检测试剂,以国家参考品作为样品进行测试,检测结果 和规定标准完全一致,预期稳定性为18个月以上.经对581例献血员和丙型肝炎病人样本进行检测,相对于ELJSA试剂,该试剂的灵敏度为96.5%,特异性为97.4%.结论 运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制备了高质量的HCV抗体快速检测试剂,可运用于现场紧急情况或临床对丙型肝炎的辅助诊断.

  • ABO反定型免疫胶体金试剂的研制

    作者:栾建凤;邵小宝;严京梅;朱培元;侯涛;胡晶高;林永志;张林华;汪大明

    目的 研制ABO反定型免疫胶体金试剂,以解决反定型细胞需低温保存、保存期短的问题.方法 提取O、A和B型红细胞膜抗原并应用胶体金标记,研发ABO反定型免疫胶体金试剂.研究该试剂的佳反应条件.用ABO反定型免疫胶体金试剂检测已知血型的临床全血标本200例,并与传统人ABO血型标准反定型细胞比较,评估其反应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性.结果 结果显示10μl金标记红细胞膜抗原和45μl左右的检测血清/血浆有佳的凝结强度,佳震荡反应转速为80 ~90 r/min,反应佳时间为8~12 min.与传统人ABO血型标准反定型细胞相比,ABO反定型免疫胶体金试剂的准确性、特异性均为100%,灵敏度不低于反定型红细胞.结论 ABO反定型免疫胶体金试剂可以用于常规血型鉴定.

  • 免疫胶体金法与培养方法检测沙门氏菌检测结果研究

    作者:刘景武;付素兰;任天红;张荣;张蕊;孙文泽

    目的:评价自制沙门氏菌胶体金试纸对沙门氏菌检测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实用性.探讨其用于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临床标本的快速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培养法作为金标准,并用胶体金方法对同一份标本进行检测,对胶体金方法的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作出计算。结果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之间有极好的一致性(Φ=0构.903,Kappa=0.898),胶体金法诊断沙门氏菌与金标准方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胶体金法检测沙门氏菌诊断试验的灵敏度为81.8%,特异性为100%,符合率为99.6%,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9.6%,假阴性率为18.2%,假阳性率为0。结论胶体金法在基层、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在对沙门氏菌检测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该方法的特异性高,一致性也较高,但其灵敏度仍有待提高。

  • 化学法与免疫胶体金法检测粪潜血的比较

    作者:吴子安;胡珺;黄丽英;卓兰云;徐宁

    目的:探讨粪潜血二种检测方法的优劣和应用.方法:用邻联甲苯胺和便隐血胶体金检测试纸分别检测200例粪标本进行对照实验并分析.结果:二者一致性符合率为90%.结论:化学法灵敏度、特异性较胶体金法低,受饮食影响因素大,胶体金法有假阴性,故建议二者结合判断.

  • 高度近视眼黄斑孔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超微结构研究

    作者:王志良;张皙;王方;罗敏;施沃栋;毕晓萍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眼并发的黄斑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特征.方法 12例高度近视眼黄斑孔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割术中剥离黄斑区内界膜及黏附的玻璃体组织.其中8例标本应用透射电镜观察,4例采用免疫胶体金技术进行层粘连蛋白、纤维连接蛋白标记.2例正常尸体眼作对照.结果 透射电镜显示除1例玻璃体皮质和内界膜部分脱离外,7例标本均发现有成片的玻璃体后皮质粘附于内界膜表面.6例标本发现有上皮样细胞,其胞浆中含色素颗粒,表面有较多足突.免疫电镜显示其界面的层粘连蛋白、纤维连接蛋白数量明显多于正常人(P<0.001).结论 高度近视眼并发的黄斑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黄斑区形成玻璃体劈裂.其视网膜表面膜组织中,以上皮样细胞为主介导胶原纤维的收缩.纤维连接蛋白和层粘连蛋白参与了膜收缩.

  • 免疫胶体金检验不孕症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

    作者:朱蔚

    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A)是一组酸性磷脂的异质性自身抗体的总称,有IgG、IgA、IgM类,靶物质为各种带负电荷的磷脂抗原,包括心磷脂(cardiolipin)、磷脂酰肌醇(phosphafidyinoeitol)、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s-erine)、磷脂酸(phosphafidic acid)等,它们均由细胞(包括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也参与构成某些凝血因子.

  • ABO反定型免疫胶体金试剂的初步研制与评估

    作者:栾建凤;邵小宝;侯涛;胡晶高;林永志;张林华;汪大明;朱培元

    目的 血型鉴定正确是临床输血安全的前提.文中对一种新研制的ABO反定型免疫胶体金试剂进行评估.方法 应用胶体金标记A、B和O型红细胞膜抗原,制备ABO反定型免疫胶体金试剂;利用试管法和微量板法对其特异性、亲和力、稳定性、灵敏度及准确率进行评估.结果 本试剂的特异性和亲和力均符合常规使用要求,且稳定性高,可在2~8℃储存1年,其灵敏度与传统反定型红细胞相当.对809份临床样本进行血型反定型检测,准确率达99.5%.结论 ABO反定型免疫胶体金试剂可以用于常规血型鉴定.

  • 消化内科门诊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分析

    作者:夏乐平;夏璆慧

    目的:了解消化内科就诊人群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现状.方法:对2013年11月来我院消化科就诊的668名患者采用免疫胶体金法测Hp抗体.结果:668名患者中Hp感染396人,感染率59.28%;现症感染383人,占总感染人群的96.72%;男、女感染率分别为64.95%和53.04%.且以41-55岁和56-70岁为感染高峰.结论:消化门诊Hp以现症感染为主,感染与性别和年龄显著相关.

  • 免疫胶体金技术在医学检验领域的应用与进展

    作者:章小雨(综述);戴晓爱(审校)

    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一种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的固相标记新型免疫检测技术,因其具有快速、简单等优点,在医学检验的定性或定量检测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免疫胶体金检测技术在医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免疫胶体金渗透技术检测抗子宫内膜抗体的性能评估

    作者:李相新;李凯;杨运霞;陈淑芬;马文敏;刘正平;海军;江润昌

    目的:建立免疫胶体金渗透技术检测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的新方法。方法:采用人源子宫内膜抗原,以胶体金颗粒结合的羊抗人 IgG为标记抗体,根据免疫胶体金技术原理,建立免疫胶体金渗滤技术法检测人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分别检测73份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血清和87份正常体检女性血清,并与酶联吸附试验( ELISA)的结果对比分析。结果: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结果对比,其符合率为90.63%,特异性为93.10%,敏感性为87.67%,交叉试验与重复试验结果显示,免疫胶体金渗透技术测定抗子宫内膜抗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结论:免疫胶体金渗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便于推广普及。

  • G1型轮状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松伟;高岚;马瑞;高丽;王彦利

    目的 探讨G1型轮状病毒(rotavirus,RV)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及其在RV感染性腹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90例腹泻患儿第1、3天大便标本各90份,根据RV基因序列,结合文献设计针对RV G1型引物和探针,采用PCR法检测第1天标本中RV核酸,以免疫胶体金法检测第1、3天标本中RV抗体,比较2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将PCR检测阳性病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立即行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免疫胶体金法RV抗体阳性时再行上述治疗,比较2组住院时间.结果 PCR法共检出RV核酸51例,检测阳性率(56.7%)与第1天免疫胶体金法检测阳性率(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第3天阳性率(4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8.0±2.5)d)低于对照组((15.0±1.5)d)(P<0.05).结论 PCR技术对RV G1型检测具有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 化学法与免疫法测定便潜血的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段相远

    目的:探讨粪便潜血二种检测方法的优劣和应用.方法:用邻联甲苯胺(O-tolidine)法和免疫胶体金法分别检测300例粪便标本进行对照实验并分析.结果:二种方法测得结果一致性符合率在90%以上.结论:受饮食影响因素,化学法灵敏度、特异性较免疫胶体金法低;免疫胶体金法有假阴性结果,故建议二者结合判断.

  • 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在粪便隐血试验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罗福东;廖焕兰;黄宪章;陈林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Hb)和转铁蛋白(TRF)在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蒸馏水稀释已知浓度的Hb液和TRF液,测定Hb、TRF以及Hb/TRF双联免疫胶体金法(胶体金试纸)的敏感范围.对87例临床标本进行三种试纸的临床检测,比较Hb和TRF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Hb试纸对Hb的敏感范围为0.2~2000 mg/L;TRF试纸对TRF的敏感范围为0.02~2000 mg/L; Hb/TRF双联试纸的各区带敏感范围分别与单一试纸的敏感范围相同.87例临床标本中,Hb试纸检出阳性25例(28.7%),TRF试纸检出阳性36例(41.3%),Hb/TRF双联试纸检出阳性48例(55.2%).结论Hb和TRF同时用于粪便隐血试验可以更好地筛检消化道出血性疾病.

  • 华支睾吸虫ICT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作者:李佳;陈春红;张仁利;阳帆;吴春利;李玥;唐屹君;黄达娜

    目的 建立华支睾吸虫的免疫胶体金(IC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比较两者检测华支睾吸虫的效果.方法 以华支睾吸虫成虫抗原包被胶体金,检测血液样本中的相应抗体,建立华支睾吸虫ICT检测方法;以华支睾吸虫18S rRNA基因作为靶基因,设计RT-PCR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检测粪便样本中的核酸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以两种检测体系与商品化的酶联免疫(ELISA)检测试剂盒平行测定比较,考核检测体系的应用价值.结果 对200份华支睾吸虫重点人群样本进行检测,ELISA法检出的华支睾吸虫IgG抗体阳性例数为20例,阳性率为10.0%;ICT法为16例,阳性率为8.0%,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100.0%,符合率为98.0%,ICT和ELISA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5,P>0.05);RT-PCR法检出的粪便样本中华支睾吸虫核酸阳性例数为18例,阳性率为9.0%,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100.0%,符合率为99.0%,RT-PCR和ELISA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5,P>0.05).说明ICT、RT-PCR两种检测方法与ELISA的测定结果比较一致.结论 建立的ICT及RT-PCR两种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两种检测方法均适用于华支睾吸虫现场的快速检测及定量分析.

2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