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瑞芬太尼用于悬雍垂腭咽成型术患者围拔管期的麻醉处理

    作者:艾春雨;谭文斐;马虹;王俊科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为临床上常见疾病, 悬雍垂腭咽成型术(UPPP) 是其有效治疗方法.患者多具有肥胖的外表和狭窄气道, 手术操作与麻醉通气共用气道, 因此全身麻醉下行UPPP, 气管插管、麻醉维持和术后管理都有一定风险,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1] ,特别在麻醉苏醒围拔管期.UPPP 麻醉气管拔管时机选择非常重要, 患者好能迅速、平稳、彻底从麻醉状态苏醒.

  • 七氟烷与地氟烷用于小儿麻醉维持后苏醒比较

    作者:钟世雄;马东晖

    目的:探讨小儿麻醉中采用七氟烷与地氟烷麻醉维持后苏醒质量的比较。方法:2014年2-12月收治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吸入七氟烷麻醉维持,观察组给予吸入地氟烷麻醉维持,对比两组患儿出现睁眼或体动的时间、完全清醒时间以及麻醉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睁眼或体动的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哭闹、烦躁、恶心呕吐以及严重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3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0.0%(P<0.05)。结论:小儿麻醉中采用地氟烷进行麻醉维持后,患儿出现睁眼或体动的时间、完全清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均明显优于七氟烷,值得临床推广。

  • 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小儿烧伤手术麻醉维持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朝晖

    目的 分析在小儿烧伤手术中使用丙泊酚、七氟醚的麻醉维持效果如何.方法 选择60例进行烧伤手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观察组使用七氟醚进行麻醉维持,然后观察两组的麻醉维持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气管插管、意识消失时间方面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小儿烧伤手术的过程中,使用七氟醚的麻醉维持效果更好,而且其有效率、安全性都很高.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麻醉维持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胡计嬅;嵇富海;杨建平;姜亚辉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麻醉维持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腹腔镜全麻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A组、B组、C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麻醉剂量分别为0.25 μg/kg、0.50 μg/kg、1.00 μg/kg.记录各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停药后各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C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为短,其次为B组、A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A组、B组、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A组、B组、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躁动、寒战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A组、B组和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麻醉剂量为0.50 μg/kg和1.00 μg/kg时,在腹腔镜全麻手术者麻醉维持中具有较好效果,能加快自主呼吸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抑制不良反应,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较好;考虑1.00 μg/kg可能增加镇静过深、低血压、寒战、躁动等风险,推荐剂量为0.5 μg/kg.

  • 依托咪酯乳剂复合丙泊酚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全麻维持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沈爱华;韦薇;陈宁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乳剂复合丙泊酚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全身麻醉维持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P组(对照组)麻醉诱导后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和丙泊(瑞芬太尼0.004~0.005mg/kg/h,丙泊酚5~6mg/kg/h)维持BIS值40~60;E组(实验组)麻醉诱导后持续泵注酚瑞芬太尼和依托咪酯乳剂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0.00,4~0.005mg/kg/h,依托咪酯乳剂0.5~0.6mg/kg/h,丙泊酚2.5~3mg/kg/h)维持BIS值40~60.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入室(T0)、手术开始(T1)、手术进行30min(T2)、手术进行60min(,T3)、手术进行90min(T4)、停药(T5)各时段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及手术时间、术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结果 E组和P组:与T0比较,T1~T5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但麻醉过程中基本平稳(P>0.05);E组与P组比较:T2~T5时E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明显高于P组(P<0.05).E组出现2例颅内血管痉挛,2例颅内动脉瘤破裂;P组出现3例颅内血管痉挛,1例颅内动脉瘤破裂.结论 依托咪酯乳剂复合丙泊酚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全麻维持中较单纯丙泊酚对循环系统影响更小.

  • 不同麻醉维持方式在妇科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作者:张瑞东;朱邵军;黄飞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维持方式在妇科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维持方式和单纯静脉麻醉维持方式,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麻醉前后动脉血气、血压、心率变化、麻醉前后认知功能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 两组患者在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话语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动脉血气、血压和心率均较稳定,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单纯静脉麻醉维持方式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程度要小于静吸复合麻醉维持方式,尤其拔管后6h,单纯静脉麻醉组患者MMSE评分为(28.8±0.5)分,明显高于静吸复合麻醉组患者(25.1±0.6)分(P<0.05).另外,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静吸复合麻醉和单纯静脉麻醉两种麻醉维持方式均能够保证妇科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的顺利开展,但单纯静脉麻醉维持方式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可作为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常规的麻醉维持方式.

  • 全身麻醉中肌电活动的变化对BIS监测准确性的影响

    作者:刘靖;米卫东;张宏

    目的探讨全麻维持过程中,肌电活动变化对双频谱指数(BIS)监测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14例ASA Ⅰ~Ⅱ妇科择期手术患者以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5μg/ml)、芬太尼(3μg/kg)、万可松(0.1mg/kg)行诱导插管;之后,调整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以维持BIS值在40~60之间,固定此靶浓度不变.持续监测双频谱指数(BIS)、肌电图(EMG)、信号质量指数(SQI).在保持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肌松作用的减退,BIS逐渐升高,当满足观察条件(BIS>70持续30s以上,且EMG>40)时,记录此后5min内的BIS、EMG、SQI、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随后静注追加万可松0.05mg/kg并记录此后10min内上述参数值.结果静注万可松3min后,BIS值显著降低(P<0.001),EMG降低(P<0.05),SQI升高(P<0.05);各观察点MAP、HR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麻醉维持过程中,肌松作用减退导致的肌电活动增加可引起BIS假性升高,从而影响BIS监测的准确性.

  • 丙泊酚与七氟醚对小儿麻醉脑氧代谢的影响分析

    作者:陈小红

    目的 探讨丙泊酚与七氟醚对小儿麻醉脑氧代谢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择期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儿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七氟醚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维持麻醉.结果 2组患儿在t1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值均较t2、t3、t4时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的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值在t2、t3时间段均较t1高(P<0.05);2组患儿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代谢率(CERO2)值在t2、t3时间段均较t1低(P<0.05);观察组患儿的SjvO2值在t2、t3时显著较对照组高,而Da-jvO2、CERO2值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麻醉应用七氟醚和丙泊酚,安全可靠,但七氟醚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优于丙泊酚,同时可降低对患儿脑氧代谢的影响.

  • 高原浅低温不停跳体外循环条件下心脏直视手术麻醉2例

    作者:陈普望;魏建耿;聂中荣;邓永生;陈玉娟;谭健

    1病例报告例1男,4岁,藏族,体重14kg.因活动后胸闷、乏力2年人院.诊断:室间隔缺损.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麻醉方法:术前30 min肌注咪达唑仑2 mg,阿托品0.2 mg.诱导静注芬太尼0.1 mg,维库溴铵3 mg,行气管内插管.麻醉维持用芬太尼、维库溴铵、咪达唑仑分次间断静脉注射.Drager-808型麻醉机行机械通气,CBP期间应用威达-89型心肺机.术中麻醉平稳,手术顺利,持续时间3.5 h.术后2 h 45 min清醒,16 h拔出气管导管,14 d痊愈出院.

  • 两种麻醉维持方法对鼻内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转归的影响研究

    作者:陈惠荣;赵海涛;杨亚红;谢林波;吕浩;刘永勤

    目的:观察两种麻醉维持方法对鼻内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转归的影响.方法:将鼻内镜手术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静脉泵注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对照组采用静脉与吸入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术后拔管、清醒时间、术后躁动评分、意识状态评分,以及术中、术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变化等.结果:两组术中血压控制均较满意,出血量亦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拔管及苏醒时间较对照组短,躁动发生率低(P<0.05).结论:静脉泵注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用于鼻内镜术中的麻醉维持效果较好.

  • 小剂量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麻醉诱导和维持效应的影响

    作者:崔伟华;谭红;韩如泉;李彦平;李树人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麻醉诱导和维持效应的影响.方法:年龄18~65岁、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标准病情为Ⅰ~Ⅱ级、择期行全麻开胸手术的患者共40例纳入研究,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期和维持期2组患者给药顺序如下:(1)静脉滴注马来酸咪达唑仑0.03 mg,/kg;(2)利多卡因组静脉滴注利多卡因1 mg/kg,之后持续滴注33μg·kg-1·min-1,对照组等速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3)静脉滴注瑞芬太尼1μg/kg,之后持续滴注0.2 μg·kg-1·min-1;(4)静脉滴注丙泊酚,起始血浆靶浓度为1 mg/L,每次以0.3 mg/L上调,使脑电双频指数(BIS)稳定在40~60;(5)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监测和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点的BIS、心率、有创动脉血压(IAP)、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浓度、鼻咽温、阿托品或麻黄碱和硝酸甘油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和术后合并症发生率的差异.监测利多卡因组患者利多卡因血药浓度.结果:利多卡因组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54±9)岁;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51±1)岁.2组患者的基本特征、麻黄碱或阿托品和硝酸甘油用量、BIS、IAP、鼻咽温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与合并症.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各时间点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浓度分别比较如下:气管插管时,(1.9±0.4)mg/L比(2.4±0.4)mg/L,(1.2±0.4)mg/L比(1.64±0.4)mg/L;器官切除时,(2.0±0.5)mg/L比(2.7±0.7)ms/L,(2.0±0.5)mg/L比(2.7 ±0.7)mg/L;关胸时,(1.7±0.4)mg/L比(2.2±0.7)mg/L,(1.8±0.4)mg/L比(2.3±0.7)mg/L;拔管时(0.8±0.2)mg/L比(0.9±0.2)mg/L,(0.9±0.2)mg/L比(1.0±0.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利多卡因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30、120、240 min和手术结束时血清利多卡因浓度分别为(2.24±0.53)、(2.20±0.42)、(2.45±0.73)和(2.31±0.75)mg/L,均低于中毒浓度(8 mg/L).结论:小剂量利多卡因可增加丙泊酚诱导和维持的效应.

  • 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小儿烧伤手术麻醉维持效果的对比分析

    作者:吴昌会

    目的:了解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小儿烧伤手术麻醉维持中的不同效果。方法选取80例烧伤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组和乙组,各40例。甲组给予七氟醚维持,乙组采用丙泊酚维持。对比2组患儿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结果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组患儿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22.63±7.58)min(、15.59±6.24)min(、15.88±6.93)min,均明显短于乙组的(26.91±7.85)min、(19.23±6.57)min、(20.35±7.26)min(P<0.05)。结论与丙泊酚相比较,使用七氟醚对小儿手术进行麻醉维持具有拔管及时、苏醒及自主呼吸恢复快的优势,是更为理想的方式。

  • 高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的效果观察

    作者:钱正霞;王善秋;石少玲

    目的 观察高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异丙酚+地氟烷维持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地氟烷维持麻醉方式,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麻醉诱导后(T2)至手术开始30 min(T5)阶段,两组患者血压均明显下降,与T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心率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以及苏醒拔管时变化幅度较对照组小,循环更趋于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明显小于对照组(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能够明显增加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地佐辛用于妇科腔镜手术麻醉维持的可行性

    作者:杨海慧;黄焕森;魏兵华;李长科

    目的 观察地佐辛用于妇科腔镜手术麻醉维持过程中的可行性、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妇产科腔镜手术患者2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n = 50);芬太尼组(F组)、地佐辛0.2 mg/kg组(D1组)、0.25 mg/kg组(D2组)、0.3 mg/kg组(D3组),麻醉方式均为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4组于切皮前分别静注芬太尼5 μg/kg、地佐辛0.2 mg/kg、0.25 mg/kg、0.3 mg/kg.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0)、追加芬太尼或地佐辛前(T1)、切皮时(T2)、切皮后10 min(T3)、气腹后10 min(T4)及手术结束时(T5)血压、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并随访术中知晓及术后镇痛药的应用情况.结果 (1)D2、D3组血压、心率较F组、D1组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F组、D1组术后要求镇痛的病例数显著高于D2、D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地佐辛能够用于妇科腔镜手术麻醉维持且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

  • Narcotrend监测下依托咪酯及丙泊酚麻醉维持在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陈枝;罗海东;林跃华;张岳农

    目的 探讨Narcotrend监测下依托咪酯及丙泊酚麻醉维持在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麻醉一科收治的100例需实施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就诊的单双月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静脉复合麻醉方法,均使用依托咪酯及丙泊酚麻醉维持.对照组结合血压变化、心率变化等症状体征及临床经验给予调整输注速度;研究组则Narcotrend监测下调整输注速度.结果 两组入室时及麻醉诱导前5s的HR、MAP及麻醉趋势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插管、插管后5 min、睁眼、拔管、出室的HR、MAP指标及麻醉趋势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中应用Narcotrend监测下依托咪酯及丙泊酚麻醉维持可明显减少患者HR、MAP指标及麻醉趋势指数,明显患者缩短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术前应用咪达唑仑对右美托咪啶维持麻醉的影响

    作者:梁治亚;李凤

    右美托咪啶可产生稳定的镇静止痛和觉醒作用,可明显减少诱导麻醉所需的麻醉剂用量[1];有报道对气道管理困难的患者,甚至将右美托咪啶作为术中惟一的静脉麻醉剂来使用[2-3].但右美托咪啶因能在深度镇静下唤醒,单独用于麻醉维持可能会留下不适后遗症,而咪达唑仑具有顺行性遗忘作用.本研究选择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前应用咪达唑仑,麻醉维持采用右美托咪啶、瑞芬太尼微泵给药全凭静脉麻醉的方式,现报道如下.

  • 电视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麻醉处理

    作者:韦华;邓劲松;张日英;李波;黄典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采用单腔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麻醉维持采用异丙酚1~6μg/m l,靶控输入,分次给予芬太尼镇痛、微泵静注维库溴铵维持肌肉松弛.结果全组手术均获成功,无死亡.

  • 高血压患者围术期麻醉处理

    作者:屈海波

    目的:观察围术期高血压患者的全麻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方法:对29例行择期手术的Ⅰ~Ⅱ期高血压患者的麻醉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9例行择期手术的Ⅰ~Ⅱ期高血压患者术中麻醉效果良好,出现高血压15例,排除麻醉过浅及其他因素,以乌拉地尔降压;心动过速4例,给予艾司洛尔20 mg静脉治疗后,心率降至正常;3例出现窦性早搏,给予利多卡因1mg/kg静脉治疗后早搏消失;1例血压下降,迅速补充血容量后血压恢复正常.术后随访10~14 d,均未发生脑血管意外,经治疗后均出院.结论:对高血压患者的全身麻醉,经过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严密观察并积极对症治疗各种不良反应、术后镇痛等一系列措施,可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

  • 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的应用研究

    作者:孙学飞;张同军;靳红绪;王福朝;郑英霞;赵津津;王忠义

    目的 评价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维持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年龄42~58岁,体重48~75 kg,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咪达唑仑组(M组,n=20)和丙泊酚组(P组,n=20).两组患者全麻诱导,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丙泊酚1.0~2.0 mg/kg、舒芬太尼0.5 μg/kg和罗库溴铵0.6 mg/kg.M组:咪达唑仑0.1~0.2 mg/(kg·h),瑞芬太尼0.2~0.4 μg/(kg· min)持续泵入,间断静注罗库溴铵维持肌松全麻维持.手术结束后静脉推注氟马西尼0.2 mg,30 s后呼唤患者,如果患者未睁眼则再次静推氟马西尼0.2 mg,30 s后再次呼唤患者.P组:丙泊酚6~8 mg/(kg·h)、瑞芬太尼0.2~0.4 μg/(kg· min)持续泵人,间断静注罗库溴铵维持肌松全麻维持.两者患者均于手术结束前10 min停用瑞芬太尼,缝皮结束时停用咪达唑仑和丙泊酚.术毕两组患者均给予新斯的明2 mg、阿托品1 mg拮抗残余肌松.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诱导后、置人喉罩即刻、切皮即刻、拔除喉罩即刻、出室即刻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以停咪达唑仑、丙泊酚为零点计时,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改良OAA/S评分达1分时间;记录患者术中知晓、苏醒期躁动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诱导前比较,两组患者诱导后MAP和HR有所下降(P<0.05);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M组[(3.2±0.8)min]与P组[(3.4±0.7)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患者呼之睁眼时间[(3.1±0.6)min]、拔管时间[(5.5±1.2)min]及改良OAA/S评分达1分时间[(7.1±1.4)min]明显短于P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恶心呕吐、术中知晓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患者苏醒迅速、完全,提高了麻醉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 舒芬太尼与丙泊酚麻醉维持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影响

    作者:程旭东;王镜芳;唐华东;邵浙明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与丙泊酚麻醉维持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拟在该院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7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常规麻醉诱导后,观察组以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照组以异氟醚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采取快速增大舒芬太尼、丙泊酚剂量进行控制性降压,对照组采取增大异氟醚吸入浓度行控制性降压.分别记录患者麻醉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切皮前(T3)、切皮后(T4)、夹闭动脉瘤后即刻(T5)、术毕(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于T3、T4、T5、T6时取动脉血测血糖(GLU)、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T0时比较,观察组T4时MAP、HR明显升高,T5、T6时则降低且明显低于基础值;对照组T2、T3、T4时MAP、HR显著升高,T5、T6时则降低.观察组MAP、HR在T2、T3、T4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6时GLU明显较T3时升高,对照组T4、T5、T6时GLU升高.观察组T5、T6时GLU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4、T5、T6时NE均较T3时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3%)低于对照组(25.7%).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麻醉维持,可使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过程平稳,维持控制性降压过程平衡,有效抑制手术期间的应激反应,安全性较好,适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麻醉.

123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