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Wnt3a诱导小鼠肝前体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作者:胡代曦;张锡峰;芦永良;冯涛;黄佳祎

    目的 探讨Wnt3a对小鼠肝前体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 将表达Wnt3a的腺病毒Ad-GFP-Wnt3a转入小鼠肝前体细胞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观察其形态变化.细胞划痕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观察其对小鼠肝前体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CR和Westem blot分别检测小鼠肝前体细胞中上皮标志物和间质标志物的表达改变.结果 镜下观察,高表达Wnt3a的小鼠肝前体细胞由不规则多边形变为长梭形.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Ad-Wnt3a组细胞48h迁移距离为(0.53±0.05) mm,Ad-GFP组细胞48 h迁移距离为(0.33±0.02) mm,相对对照组,其迁移距离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迁移实验结果显示,Ad-GFP组24 h穿过小孔的细胞为(10.33±2.08)个,而Ad-Wnt3a组穿过的细胞为(62.00±3.60)个,相对对照组,其穿过小孔的细胞数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间质标志物N-cadherin、vimentin和snail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上调,相反上皮标志物E-cadherin和CK-18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nt3a能够促使小鼠肝前体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提示其可能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发展进程.

  • TGF-β1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分化在Gefitinib耐药中的作用

    作者:刘明;任敦强;郑丽霞;于宝丹;徐军

    目的 调查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吉非替尼(Gefitinib)治疗反应性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突变富集PCR法检测NSCLC患者EGFR突变状况;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中上皮钙粘蛋白(E-cadhefin)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的表达情况,探讨EMT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治疗敏感性的关系.体外选取人肺腺癌细胞系PC9细胞,经TGF-β1反复处理4周,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检测TGF-β1处理后细胞对Gefitinib敏感性的影响;Western blot验证EMT相关标记蛋白表达变化并检测EGFR信号通路下游蛋白的变化.结果 43例NSCLC标本中,EGFR 19、21外显子突变率为58.14% (25/43).具有EGFR基因突变的肿瘤E-cadherin 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EGFR野生型(70.00% vs 30.00%,P<0.05).接受Gefitinib总体有效率为46.51%(20/43),具有E-cadherin阳性表达的患者治疗反应性明显好于Fibronectin阳性的患者(65.00% vs 30.43%,P<0.05).TGF-β1可诱导PC9细胞向间质型细胞形态转化,上调Fibronectin的表达;与亲本PC9细胞相比,TGF-β1处理的细胞对Gefitinib的敏感性下降(P<0.05);这种敏感性的下降伴随着AKT和STAT3的持续活化.结论 EMT在EGFR-TKI耐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GF-β1诱导的EMT可影响PC9细胞对Gefitinib的敏感性,这种效应可能是通过持续活化AKT和STAT3而发挥作用.

  • 二甲双胍抑制IL-6诱导的LNCaP增殖及上皮-间质转化

    作者:章国亮;姜庆;江军

    目的 初步探讨二甲双胍抑制前列腺癌发展的作用.方法 使用慢病毒感染构建IL-6过表达细胞株LNCaP-IL-6(IL-6过表达病毒转染)和LNCaP-ctr(空病毒转染),运用激光共聚焦扫描确定转染效果,ELISA检测LNCaP、LNCaP-IL-6和LNCaP-ctr细胞IL-6分泌水平,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实验分为LNCaP-ctr组、LNCaP-IL-6组、LNCaP-ctr+二甲双胍组和LNCaP-IL-6+二甲双胍组,MTT技术检测相对细胞数量,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二甲双胍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实验分为LNCaP-IL-6和LNCaP-IL-6+二甲双胍组,运用细胞迁移实验检测两组细胞迁移速度,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两组细胞TWIST和E-Cadherin表达水平.结果 激光共聚焦扫描和ELISA检测证明IL-6过表达细胞株LNCaP-IL-6构建成功,LNCaP-IL-6细胞IL-6分泌水平约为LNCaP-ctr的5 000倍.MTT实验显示第5天LNCaP-IL-6相对细胞数量约为LNCaP-ctr的1.4倍,处理组的LNCaP-IL-6相对细胞数量约为LNCaP-ctr的1.6倍;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二甲双胍阻滞LNCaP的细胞周期为S期.细胞形态学观察和Western blot检测证实IL-6诱导LNCaP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细胞迁移实验显示二甲双胍可抑制LNCaP-IL-6细胞的迁移,Western blot进一步证实二甲双胍降低LNCaP-IL-6 TWIST表达及升高E-Cadherin表达.结论 二甲双胍能够抑制IL-6诱导的LNCaP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 5-氟尿嘧啶及长春新碱对胃癌细胞SGC-7901干细胞相关特性的影响

    作者:陈军;崔有宏;郝迎学;唐波;植懿丹;余佩武

    目的 探讨化疗药物5-FU、长春新碱对胃癌细胞SGC-7901干细胞相关表型及功能影响.方法 5-FU、长春新碱分别作用于SGC-7901细胞后,通过流式细胞术及荧光实时定量PCR的方法观察胃癌干细胞候选标志CD44、CD133的表达,检测干性相关基因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并检测药物作用对其集落形成能力、无血清培养基中成球能力及NOD/SCID小鼠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5-FU、长春新碱作用3d后均可显著增加剩余SGC-7901细胞CD44 mRNA的总体表达水平,分别为未用药组的(2.36±0.03)、(1.74±0.05)、(6.03±0.75)、(4.06±0.77)倍,均有显著差异(P<0.05).CD133及CD44阳性细胞比例亦明显升高,但干性基因表达、克隆形成能力、成瘤能力未见明显增加.而与5-FU不同的是,长春新碱作用后细胞发生了EMT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形态与其他组细胞差异显著,且可形成典型的细胞球.结论 5-FU及长春新碱作用后细胞CD44和CD133的表达增加,此外长春新碱还促进细胞EMT改变,并增加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的成球能力.

  • 三氧化二砷联合非诺贝特对人肺癌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E-cadherin/Snail转化因子的影响

    作者:王绩英;王涛;曾锦荣;刘春妮;莫碧文;陈梅唏;陈峰;林武洲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和非诺贝特单独及联合运用对人肺癌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相关因子E-cadherin、Snail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根据处理因素不同分为4组,A组:阴性对照组(只含有DMEM培养液);B组:1μmol/L三氧化二砷单药处理组;C组:100μmol/L非诺贝特单药处理组;D组:1μmol/L三氧化二砷+100μmol/L非诺贝特联合处理组.干预A549细胞48h后,分别运用MTT法检测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A549细胞周期的影响,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对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半定量RT-PCR检测对E-cadherin、Snail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对E-cadherin、Snail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及单药组相比,三氧化二砷联合非诺贝特可以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活性,其中三氧化二砷组的抑制率为(17.62±0.51)%,非诺贝特组的抑制率为(28.30±0.27)%,而联合组的抑制率为(35.19±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还可以干扰A549细胞的细胞周期,减弱A549细胞的侵袭能力,3组的侵袭抑制率分别为:三氧化二砷组(50.3±0.15)%,非诺贝特组(56.7±0.57)%,联合组(68.1±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联合组较阴性组及单药组明显上调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下调Snail mRNA及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非诺贝特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两者联合可以增加影响人肺癌A549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的效果,其机制可能与E-cadherin及Snail相关.

  • 上皮-间质转化在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对西妥昔单抗及氟尿嘧啶耐药中的作用

    作者:萨日娜;欧娟娟;耿培亮;何金霞;向丽莎;梁后杰

    目的探讨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上皮-间质转化现象与其在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耐药中的作用.方法西妥昔单抗(cetuximab,C225)、5-氟尿嘧啶(5-Fu)以及二者联合处理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处理前后SW480细胞骨架改变以及E-钙粘素(E-cardherin)、波形蛋白(vinmentin)表达差异,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SW480细胞E-cardherin、Vinmentin以及多药耐药蛋白(MRP)、P-糖蛋白(P-gp)表达差异;体外药物敏感试验(cell Counting Kit-8,CCK-8比色法)分别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SW480细胞存活能力.结果 SW480细胞经C225、5-Fu以及二者联合处理后细胞形态由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细胞免疫荧光显示处理前后SW480细胞骨架改变,微丝蛋白排列极性增强,E-cardherin表达下降,Vinmentin表达升高,同时伴随MRP、P-gp表达增高.SW480细胞经C225与5-Fu联合处理较单独应用2个药物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SW480细胞经单独使用靶向药物或化疗药物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可诱导细胞发生EMT,且此EMT对肿瘤细胞耐药有影响.

  • 毒蕈碱型胆碱能受体M3调控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研究

    作者:张亮;宦宏波;温旭东;杨大鹏;吴黎雳;夏锋

    目的 探讨毒蕈碱型胆碱能受体M3 (muscarinic cholinergic receptors 3,ChRM3)活化对人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两种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中ChRM3受体的表达;采用氯贝胆碱(Beth)及达菲那新(UK88525)处理肝癌HepG2和SMMC-772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Beth组、Beth+UK88525组、UK88525组,经处理48 h后,Transwell 实验检测两种肝癌细胞经不同分组处理后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蛋白的表达及下游信号通路PI3K/Akt的变化;采用shRNA干扰质粒经Lipofectamine 2000TM转染肝癌细胞HepG2以沉默ChRM3,分为空白对照组、Beth组、Beth+shChRM3组、shChRM3组,分别检测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及EMT、下游PI3 K/Akt的改变.结果 HepG2和SMMC-7721两种肝癌细胞中均有ChRM3受体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显示:Beth单独处理组对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UK88525能够抑制Beth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促进作用(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eth单独处理组能够上调EMT标志蛋白N-Cadherin和Vimentin,下调E-Cadherin的表达,UK88525处理后能够明显抑制Beth促进HepG2细胞EMT的过程(解除Beth对HepG2细胞EMT的促进过程),同时也能够抑制PI3K/Akt的活化(P<0.05);干扰质粒沉默ChRM3受体同样能够抑制Beth促肝癌细胞迁移、侵袭的作用,并且抑制Beth诱导的EMT和下游PI3K/Akt的活化(P<0.05).结论 ChRM3活化能够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 西奥骨化醇抑制TGF-β1诱导的肝癌细胞SMMC-7721上皮-间质转化

    作者:曹令平;涂利宽;吴小翎

    目的 研究西奥骨化醇(seocalcitol,EB1089)对TGF-β1诱导肝癌细胞SMMC-7721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维生素D类似物EB1089(1、10、100、1 000 nmol/L)作用于肝癌细胞SMMC-7721 6、12、24、48 h,筛选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作用浓度和时间.将肝癌细胞SMMC-7721分为4组(EB1089组、TGF-β1组、EB1089+TGF-β1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干预48 h.用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通过实时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迁移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EB1089对肝癌细胞SMMC-7721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TGF-β1作用后肝癌细胞SMMC-7721呈现长梭形,并伸出较多触角,EB1089能明显改善这种形态变化;EB1089可有效升高TGF-β1所致的E-cadherin mRNA和蛋白低表达(P<0.05),同时降低N-cadherin、Vimentin mRNA和蛋白表达(P<0.05);EB1089对TGF-β1诱导的细胞侵袭、迁移具有抑制作用(P<0.05).结论 维生素D类似物EB1089能有效抑制TGF-β1诱导的肝癌细胞SMMC-7721上皮-间质转化现象和侵袭、迁移能力.

  • 循环肿瘤细胞分型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作者:王贵宇;张晓莉;杨翔;罗业涛;张阳;府伟灵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的数量和型别分布,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新CanPatrolTM CTCs分型检测技术,基于滤膜法收集22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TCs,通过RNA原位杂交、分支DNA技术对循环肿瘤细胞内的上皮、间质标志物mRNA进行荧光检测,将CTCs分成上皮型、混合型、间质型,分析其与年龄、性别、临床病理分期和是否远处转移的关系.结果 9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检出CTCs,3个型别里混合型CTCs检出比例高.总CTCs,上皮型、混合型、间质型CTCs数量与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间质型CTCs是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中,数量和分型均有重要价值,其中间质型CTCs可能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分期及远处转移提供重要线索.

  • 上皮-间质转化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彤

    1982年Greenburg等[1]首次提出了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概念,他们在细胞试验中证实上皮细胞会暂时失去极性,表现出间质细胞具有的迁移特性.研究人员将EMT依照其发生的生物学背景分为3种亚型.Ⅰ型EMT主要参与哺乳动物的胚层分化、器官形成及神经系统分化.Ⅱ型EMT主要参与创伤愈合、组织再生及器官纤维化[2].Ⅲ型EMT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大量对人类癌症的研究已证实这点.原发肿瘤中的上皮样肿瘤细胞通过EMT的方式转变为转移性肿瘤细胞,并在某些情况下,再通过“间质-上皮转化(MET)”的方式在远处形成次级转移瘤[3].EMT协同MET调节细胞可塑性,在肿瘤侵袭、转移及治疗抵抗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对乳腺癌EMT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及EMT形成对乳腺癌疾病演变及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骨膜蛋白在肿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赵佐芳;刘英

    骨膜蛋白(periostin,POSTN或PN)早是Takeshita 等[1]在鼠成骨细胞系MC3T3-E1的cDNA文库中通过减法杂交和微分筛选技术发现和鉴定的一种新型骨黏附分子,主要由成骨细胞及其前体分泌产生并在骨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被称为成骨细胞特异性因子2 (osteoblast-specific factor-2,OSF-2).由于它在骨膜和牙周韧带的定位表达及其在骨和牙齿的形成和结构维持中扮演重要角色,故被命名为“骨膜蛋白”[2].

  •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机制调控的E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研究

    作者:聂启鸿;刘华峰;卢燕军

    目的 研究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上皮-间质转化机制调控的E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 以该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观察组)为研究对象,研究依托泊苷联合顺铂(E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以该院同期伊立替康联合顺铂(IP)方案治疗的10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治疗前后CTCs及钙离子依赖的细胞黏附素家族(E-cadherin)、细胞角蛋白-19(CK-19)和波形蛋白(Vimentin)变化.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比例为6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TCs阳性表达例数及计数均明显降低(P<0.05),E-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CK-19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 EP治疗方案对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效果.

  • 柴胡皂甙D对肺纤维化小鼠上皮-间质转化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管淑红;王智刚;朱煜明;徐乾乾;周军

    目的 观察柴胡皂甙D(SSD)对肺纤维化小鼠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昆明小鼠分为对照组、博来霉素(BLM)组和SSD组,BLM组和SSD组通过气管内注入浓度为5 mg/kg的BLM溶液制备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0.9%氯化钠.SSD组每日腹腔内注入SSD溶液(2.0 mg/kg),BLM组和对照组每日同等条件下腹腔内注入0.2mL生理盐水+DMSO(3 mL DMSO溶于97 mL生理盐水).分别在第14天和第28天,处死小鼠取肺组织行病理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E钙黏蛋白、纤维连接蛋白、Wnt蛋白和β-ac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SSD组和BLM组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且SSD组低于同期BLM组;SSD组和BLM组纤维连接蛋白、Wnt蛋白和β-actenin蛋白表达均高于同期对照组,且SSD组低于同期BLM组;SSD组和BLM组E钙黏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且SSD组高于同期BLM组.结论 SSD对肺纤维化有一定治疗价值,SSD抑制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负向调节EMT过程可能是其治疗机制之一.

  • 长链非编码RNA SNHG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作者:黎丰华;古国财;庄雄标;吴印爱;刘献棠;王志伟

    目的 探索核仁小分子RNA宿主基因6(SNHG6)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以及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25例患者结肠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SNHG6 mRNA的表达水平.将LoVo细胞分成Blank组、NC组、siRNA-1组和siRNA-2组,其中Blank组不作任何处理,另外3组依次使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NC-siRNA、SNHG6-siRNA-1及SNHG6-siRNA-2;通过CCK-8实验测定细胞增殖能力,通过Transwell实验测定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通过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Snail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患者结肠癌组织SNHG6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应癌旁组织(U=138.0,P=0.000 7).siRNA-1组和siRNA-2组细胞增殖活性较Blank组明显下降(P<0.05);siRNA-1组和siRNA-2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量较Blank组明显减少(P<0.05);siR-NA-1组、siRNA-2组与Blank组比较,E-Cadherin mRAN及蛋白表达上调,N-Cadherin、Vimentin及Snail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NHG6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敲低SNHG6表达能够抑制结肠癌细胞EMT进程,进而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

  • TGF-β1促进人胃癌MKN28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转移的研究

    作者:孙云;马国娟;胡晓杰;尹香云;彭彦辉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对人胃癌MKN28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LMO1及转移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LMO1基因沉默在TGF-β1诱导的MKN28细胞EMT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人胃癌MKN28细胞,采用TGF-β1诱导法建立EMT模型,将细胞分成4组:对照组(5% BSA)、TGF-β1诱导组(10 μg/L)、阴性转染组(TGF-β1+阴性转染siRNA)、LMO1-siRNA转染组(TGF-β1+ LMO1-siRNA).用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EMT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LMO1表达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转移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结果 TGF-β1可诱导MKN28细胞发生明显的EMT进程,同时伴随E-cadherin表达下调和N-cadherin、LMO1、MMP-9、VEGF表达上调(P<0.01),且细胞侵袭转移能力明显增强(P<0.01).下调LMO1表达能使TGF-β1诱导的E-cadherin下调及N-cadherin、MMP-9、VEGF的上调得到部分恢复,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得到显著抑制(P<0.01).结论 TGF-β1通过上调LMO1表达在促进胃癌MKN28细胞发生EMT及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下调LMO1表达能够显著抑制胃癌的侵袭转移过程.

  • Gli抑制剂GANT61对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作用的研究

    作者:王雷;杜媛鲲;王娜

    目的:研究GANT61对人肺癌细胞 H1703和 A549的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对照(DMSO组),用GANT61处理H1703和A549细胞24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Gli‐1、Gli‐2、E‐cadherin和Vimentin基因变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观察GANT61作用于 H1703和A549细胞后对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观察GANT61作用于H1703和A549细胞后对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DMSO组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GANT61可下调H1703和A549细胞Gli‐1、Gli‐2及Vimentin mRNA的表达,升高E‐cadherin mRNA的表达(P<0.01);Western blotting显示,GANT61可以下调H1703和A549细胞Vimentin蛋白表达,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P<0.01);划痕愈合实验显示,GANT61处理组 H1703和A549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1)。结论肺癌的EMT与 Hedgehog信号转导通路中Gli‐1和Gli‐2的异常激活有关,GANT61通过下调Gli‐1和Gli‐2的表达影响肺癌细胞的EM T能力,Gli可能成为抑制肺癌细胞转移的新的分子靶点。

  • FMNL3基因转染对结直肠癌SW480细胞EMT和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曾元凤;肖移生;罗小江;胡国柱;路名芝;吴晓牧;辛洪波

    目的:探讨成蛋白样3型蛋白(FM NL3)基因转染对结直肠癌SW480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 T )和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带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 FMNL3表达质粒pEGFP-N1/FMNL3转染至SW480细胞中(以未转染质粒的SW480细胞作正常对照,转染空载质粒的SW480细胞为阴性对照),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重组质粒转染前、后细胞FMNL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FMNL3转染前、后SW480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SW480细胞EMT上皮标志物E-cadherin和间质标志物Vimentin的表达变化;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FMNL3基因转染对SW480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FMNL3转染48 h后SW480细胞中FMNL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1);FMNL3蛋白表达于细胞质中,转染 FMNL3基因后SW480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由典型的圆形、多边形变成梭形并伸出多个细长突起的间充质样,呈现典型的EMT形态学改变;转染FMNL3基因后,SW480细胞中EMT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下调,间质标志物Vimentin表达上调;转染FMNL3基因后SW480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显著增强。结论 FMNL3基因可能通过促进结直肠癌细胞EMT而促进其侵袭。

  • FOXC2对结直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蔡娟娟;崔艳梅;丁彦青;廖雯婷

    目的:明确叉头框C2(FOXC2)在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迁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病毒感染的方法建立FOXC2稳定过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株(SW480/FOXC2)及空载体对照细胞株(SW480/pBabe),显微镜下观察结直肠癌细胞形态改变。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法检测FOXC2过表达细胞株及对照细胞株中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的表达情况;Tr‐answ ell侵袭小室实验检测结直肠癌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过表达后SW480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原来典型的上皮细胞形状变成长梭形,类似于成纤维细胞的形态;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FOXC2过表达后上皮分子标志物E‐cadherin表达明显下调,而间质分子标志物Vimentin及N‐cadherin表达显著上调;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FOXC2过表达后结直肠癌细胞侵袭潜能明显增强。结论 FOXC2过表达能诱导结直肠癌细胞SW480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并增强其侵袭能力。

  • 上皮间质转化在肾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义达

    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中、晚期肾癌易发生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低.阐明肾癌进展期浸润和转移机制,有助于中、晚期肾癌的靶向治疗.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指上皮细胞通过特定程序转化为具有间质表型细胞的生物学过程.通过EMT,上皮细胞失去了细胞极性,获得了较高的迁移与侵袭、抗凋亡和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能力等间质表型[1].阐明调控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过程中EMT发生的分子机制,探索基于EMT关键分子的诊断方法及靶向EMT关键分子的治疗手段对进展期恶性肿瘤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EMT与肾癌浸润、转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姜黄素促进膀胧癌细胞T24间质-上皮转化

    作者:刘红军;肖胜军;莫曾南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膀胱癌细胞T24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及间质和上皮表型的影响.[方法]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根据细胞的抑制实验选取低毒性有效量处理膀胱癌细胞724细胞48 h,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其上皮标记CK,间质标记Vim,SMA,以及上皮粘附分子E-cadherin的表达,观察对膀胱癌细胞724间质表型的影响.[结果]姜黄素抑制T24细胞增殖、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且存在量效关系,12.5μM姜黄素处理膀胱癌细胞T24细胞后,上皮标记CK表达升高,间质标记Vim,SMA表达下降,上皮粘附分子E-cadherin表达升高.[结论]姜黄素促进膀胱癌细胞T24发生间质-上皮转化,是其抗肿瘤的重要机制之一.

531 条记录 24/27 页 « 12...19202122232425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