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晚期肿瘤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术的并发症及预防

    作者:张玉珍;董淑华;程军;苏迅;马红梅

    目的探讨经外周穿剌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在晚期肿瘤患者应用中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2004年8月~2005年7月我院肿瘤科住院的晚期肿瘤患者105例次应用PICC的资料分析、总结.结果本组患者PICC置管期间出现静脉炎4例,占3.81%,1例因护理操作不当发生连接器裂痕占0.95%.结论对肿瘤患者应用中心静脉置管术是非常安全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只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其并发症是可以得到很好控制的.

  • 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相关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王秀荣

    随着肠外肠内营养治疗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护理工作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营养支持相关置管技术、营养液配制及输注、营养监测等方面阐述护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为专科护理的发展提供依据.

  • ICU护士对肠外营养安全用药的认知现状及培训效果

    作者:王欣然;尉俊铮;韩斌如

    定期进行.

  • 国内外输液小组与PICC管理研究进展

    作者:赵林芳

    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相对于传统的中心静脉导管(CVC)而言,是一种安全、性价比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中心静脉通路.据记载,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临床开始引进PICC技术,当时PICC主要用于小儿和恶性肿瘤患者;20世纪80年代后期,PICC在成人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用于中长期化学治疗,肠外营养输注或抗菌治疗[1].

  • 两种肠外营养治疗方案在重症脑卒中并发低蛋白血症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作者:俞破;马剡芳;于东明

    目的 探讨比较肠内营养联合不同肠外营养治疗重症脑卒中并发低蛋白血症的效果,及对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发病48 h内给予肠内营养(能全力);实验组18例患者联合"全合一"肠外营养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脂肪乳、氨基酸、人血白蛋白分别静脉滴注;观察两组发病1、3、7、14d血清白蛋白水平及早期预后.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于发病第3天均明显下降;在给予不同的肠外营养方案治疗后,于发病第7天对照组血清白蛋白仍呈进行性下降,实验组则较前略有回升,两组指标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于发病第14天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均较前回升,但两组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4d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全合一"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低蛋白血症可有效遏制血清白蛋白的进行性下降,降低低蛋白血症所致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早期预后.

  • 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

    目的观察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的全肠外营养(TPN)对胃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进展期胃癌根治性切除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TPN,试验组在常规TPN基础上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注射液.术后第1天开始对两组患者行肠外营养支持,时间1周.于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8天分别抽取外周血测定IgG、IgA、IgM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值.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有所下降;术后第8天,试验组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有所恢复,其中IgG、IgM、IgA、CD3、CD4和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含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的全肠外营养能有效改善和增强胃癌患者术后机体的免疫功能.

  • 经空肠内营养对急性胰腺炎犬胰液分泌、氨基酸摄取和酶蛋白合成的影响

    作者:秦环龙;苏振东;丁在咸;林擎天

    目的探讨经空肠内营养(EIN)对急性胰腺炎犬胰液分泌、腺泡细胞氨基酸摄取及亚细胞成分中酶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 15只杂种犬在急性胰腺炎模型制成后,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n=7)和EIN组(n=8).在造模后营养支持的第1d、第7d作胰腺外分泌刺激试验(pancreatic exocrine secretion stimulation test, PESST),即在营养液起始输注的同时,5min内静脉注入L-3H-苯丙氨酸1.85×106Bq,连续观察30、60、120、180min各时相点腺泡细胞氨基酸摄取及亚细胞成分酶蛋白合成的变化;累计3h胰液分泌、淀粉酶、蛋白、HCO3-、Cl-、Na+和K+含量.结果第1d、第7d的180min内两组间胆汁、十二指肠液、胰液量及其中的淀粉酶、脂肪酶含量和电解质HCO3-、Cl-、Na+ 、K+ 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第1dPESST表现为:两组腺泡细胞、亚细胞成分溶酶体-线粒体、微粒体的放射活性均在60min时相点达高峰,下降幅度缓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d重复PESST,上述指标的变化基本类似于第1d,在60min的值均比第1d为高,但下降幅度较大,随后时相点变化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EIN可能不产生刺激胰液分泌、增加胰腺酶蛋白合成,加重胰腺负担的作用.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临床营养的护理

    作者:门吉芳;付申凌;李贺鑫;李磊;奚宇虹;王晓伟;朱明炜;韦军民

    目的 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肠外营养(PN)和肠内营养(EN)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7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术中行空肠造瘘,术后给予PN和EN支持.结果 PN中位时间为8天(5~24天),EN中位时间为21天(5~69天),平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72.5±19.8)小时,术后住院的中位时间为24天(17~74天).57例患者中,1例于围手术期死亡,2例因严重腹胀、腹泻中止EN;41例出现腹胀,17例发生腹泻;中心静脉导管脱出和堵塞各2例,空肠造瘘未出现导管并发症;29例出现糖代谢严重异常,2例伤口裂开,19例次发生术后感染.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需要联合PN和EN,治疗中应坚持无菌配液、严格管路护理、注意血糖变化和加强心理治疗.

  • 胃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效果

    作者:耿建利;王金波;乔建文;黄慧选

    目的 探讨胃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EN-PN)与完全肠外营养(TPN)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0年1 月~2004 年12 月在我院普外科行胃癌根治术198 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97 例(EN-PN组) 采用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治疗,101 例(TPN组) 采用完全肠外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营养指标(体重、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肛门排气时间、胃排空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总住院费、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EN-PN组术后第7天的血浆前白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302.54±58.65)g/L和(39.21±6.54)mg/L均显著高于TPN组的(236.89±48.84)g/L(P< 0.05)和(25.36±5.37)mg/L(P< 0.01);EN-PN组的肛门排气时间、胃排空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6.8±7.1)小时、(6.6±3.8)天、(15.5±5.8)天,均显著少于TPN组的(79.6±14.6)小时(P<0.01)、(13.2±6.2)天(P<0.05)和 (22.6±5.6)天(P<0.05);EN-PN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8.6%和总住院费16568.35元均显著少于TPN组的40.6%(P<0.01)和28612.85元(P<0.01).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治疗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符合生理、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廉.

  •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肠内营养的应用

    作者:王康里;刘军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并与肠外营养对比分析.方法结直肠癌患者24例,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14例,肠外营养组10例.每天予104.6kJ(25 kcal)/kg体重的能量及氮热比1:140的营养支持3天,测定各项观察指标并比较.结果营养支持前后两组患者体重、纤维结合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内毒素无变化,营养后两组患者间的体重、纤维结合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内毒素、结肠腺体高度和宽度及腺体数目无显著改变;且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均较好.结论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保持肠屏障功能,利于术前准备的肠道清洁.

  • 复合乳酸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

    作者:陈凌云;蔡东联;林健;钟燕;耿珊珊;韩婷

    目的 构建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探讨复合乳酸菌对SAP大鼠细胞因子和肠道免疫屏障的影响.方法 96只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200±10)g,随机分为12组(n=8),包括假手术早期肠内营养治疗(Sham-EEN)4天、7天组、早期肠内营养治疗(EEN)4天、7天组、早期肠内营养加复合乳酸菌治疗(EEN+Lac)4天、7天组;假手术肠外营养治疗(Sham-PN)4天、7天组、肠外营养治疗(PN)4天、7天组、肠外营养加复合乳酸菌治疗(PN+Lac)4天、7天组.采用胰腺被膜下均匀注射3.8%牛磺胆酸钠1ml的方法建立大鼠SAP模型.分别于第4和7天取材,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0(IL-10)的水平,评价IL-10/TNF-α的平衡状态;并检测小肠黏液SIgA含量.结果 (1)血清TNF-α水平:各SAP模型组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 PN组显著高于EEN组和EEN+Lac组(P<0.05);EEN组显著高于EEN+Lac组(P<0.05);PN组显著高于PN+Lac组(P<0.05);各SAP模型4天组显著高于7天组(P<0.05).(2)血清IL-10水平:各SAP模型组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PN组显著低于EEN组和EEN+Lac组(P<0.05);PN 4天组低于PN+Lac组(P<0.05);各SAP模型4天组显著高于7天组(P<0.05).(3)血清IL-10/TNF-α比值: PN组显著低于EEN组、EEN+Lac组(P<0.05);EEN组低于EEN+Lac组(P<0.05);各SAP 4天组低于7天组(P<0.01).(4)小肠黏液SIgA含量:SAP模型组除了EEN+Lac 7天组外,其他各组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各SAP模型4天组显著低于7天组(P<0.05);EEN+Lac组显著高于EEN组(P<0.05),EEN+Lac和EEN组显著高于PN组(P<0.05),EEN+Lac组显著高于PN+Lac组(P<0.05).结论 复合乳酸菌可改善SAP大鼠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平衡状态和肠道的免疫功能;EEN在改善SAP大鼠机体炎症状态和肠道免疫功能方面优于PN.

  •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影响

    作者:张帆;张凤芝;林绪涛;黄椠;陈强谱;胡凤爱

    目的 观察含有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s)的肠外营养对梗阻性黄疸术后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住院的4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UFAs组和常规组,每组20例。常规组用中长链脂肪乳剂,PUFAs组用添加ω-3PUFAs的中长链脂肪乳剂。使用等氮、等热量肠外营养,共9d,其中非蛋白质热量为117.15 kJ/(kg·d)、氮量为0.2 g/(kg·d)。测定两组患者术前1d和术后第1、3、5、7、9天血清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同时观察SIRS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结果 PUFAs组术后第3、5、7、9天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常规组显著下降(P均<0.05)。PUFAs组的SIRS持续时间为(3.85±2.36)d,明显短于常规组的(5.31±1.47)d(P=0.0230)。PUFAs组的MODS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5% (P =0.0076)。结论 添加ω-3PUFAs的肠外营养能阻断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过度炎症反应、保护重要器官功能,有利于细胞及器官功能的恢复。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应用结构脂肪乳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东;张龙辉;朱继业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使用结构脂肪乳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本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MOJ患者,术后第1天开始接受肠外营养(PN),根据PN使用脂肪乳的不同分为结构脂肪乳组(7例)和中/长链脂肪乳组(MCT/LCT组,14例),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血脂、白蛋白(ALB)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结构脂肪乳组的三酰甘油水平在术后第3和7天均显著低于MCT/LCT组[第3天:(1.85 ±0.90) mmol/L比(2.18±1.41) mmol/L;第7天:(1.62±0.78) mmol/L比(2.46±1.62) mmol/L;P均=0.042],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在术后第7天显著高于MCT/LCT组[(0.67±0.64) mmol/L比(0.45 ±0.15) mmol/L,P=0.046],ALB在术后第3天恢复正常,明显优于MCT/LCT组[(35.50±2.91) g/L比(30.66±5.08) g/L,P=0.048],两组术后肝功能、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感染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使用结构脂肪乳作为PN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脂类代谢干扰较MCT/LCT更少,且能快速提高ALB水平,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肿瘤术后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唐朝晖;胡元龙;夏穗生

    目的研究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肿瘤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20例经病理证实为胃肠肿瘤的患者随机分为PN组和EN组.PN组术后行TPN支持,能量为105 kJ@kg-1@d-1,氮入量0.2 g@kg-1@d-1.EN组术后第1天起经鼻饲管(放置于Trejtz韧带下或空肠输出袢下30 cm)输注能全力,量由500 ml/d递增至1 500 ml/d,速度由21ml/h递增至63ml/h.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第8天分别给患者口服甘露醇5 g和乳果糖10 g,收集患者随后6 h的全部尿液,测量6 h尿中甘露醇排除率与乳果糖排除率之比值(1actulose/mannitol ratio,L/M比值).结果20例胃肠肿瘤患者术前L/M值为0.047±0.025,与正常人群的L/M值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术前PN组的L/M比值为0.050+0.030,EN组的L/M比值为0.044±0.023,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8天分别经一段时期的EN和PN支持后,PN组的L/M比值为0.105±0.034,PN组的L/M比值为0.084±0.40,两组分别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术后早期短程应用能全力肠内营养支持对于胃肠肿瘤患者的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与肠外营养支持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 不同营养方式对呼吸科老年重症患者呼吸肌力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作者:陈芳;王钧;蒋宇

    目的 比较不同营养方式对呼吸科老年重症患者呼吸肌力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7例呼吸科老年重症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肠内(EN)肠外(PN)混合营养组,EN组和PN组,每组49例,观察营养支持前后患者能量代谢指标和呼吸肌力的变化情况及短期结局.结果 营养支持后第7天,各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肌酐(Cr)水平和氮平衡均较营养支持前明显升高(P均<0.01),血尿素氮(BUN)水平较营养支持前明显下降(P<0.01);混合营养组ALB、Hb、Cr和氮平衡升高幅度均明显高于EN组和PN组(P<0.05或P<0.01),BUN下降幅度明显高于EN组(P<0.05).混合营养组(P=0.021)和EN组(P=0.011)的大吸气压水平明显高于营养支持前,混合营养组的气道阻断压水平明显低于营养支持前(P=0.025).PN组患者感染性并发症及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EN组 (P=0.002,P=0.017)和混合营养组(P=0.005,P=0.004),EN组患者的胃潴留发生率明显高于PN组(P=0.035).混合营养组患者的脱机时间、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与20 d死亡率均明显小于EN组和PN组(P均<0.05).结论 EN与PN联用改善呼吸科老年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和呼吸肌力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EN和PN,其短期临床结局也好于单用EN和PN.

  • 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不同途径营养支持

    作者:张德荣

    目的 分析食管癌三野术后颈部吻合口瘘不同途径营养支持.方法 将54例食管癌术后3~14天并发颈部吻合口瘘患者根据营养支持途径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观察颈部吻合口瘘愈合时间、营养指标、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52例瘘口愈合,2例继发纵隔感染死亡.两组平均愈合时间相似,肠内营养组瘘愈合后第1天血转铁蛋白较肠外营养组显著增加(P<0.05).肠外营养组瘘愈合后第1天肝功能指标较瘘发生第1天和肠内营养组瘘愈合后第1天均显著升高(P<0.05).肠内营养组肝功能无波动.结论 肠内营养作为吻合口瘘治疗基础,能够提高机体蛋白合成,保护肝脏功能,同时经济方便.

  • 老年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对肝功能和临床结局的影响

    作者:崔红元;朱明炜;韦军民;华彬;许静涌;门吉芳

    目的 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老年患者肠外营养(PN)联合肠内营养(EN)与单纯PN对术后内毒素血症、肝功能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不同时段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老年患者共48例,其中术后接受PN联合EN营养支持的患者25例为研究组(PN+EN组),单纯给予PN营养支持的患者23例为对照组(PN组).记录其一般资料、比较术后内毒素水平和肝功能变化,以及临床结局(死亡率、并发症、术后住院日和总住院费用等).结果 两组内毒素水平术后1 d较术前均有升高趋势,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随时间逐渐下降,其中术后7和14 d分别与术后1 d的差值比较,PN+EN组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PN组(P<0.01);两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值术后1 d较术前均有升高趋势,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逐渐下降,术后14 d与术后1 d的差值PN+EN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PN组(P<0.05);PN+EN组感染并发症(2/25,8.0%)显著低于PN组(6/23,26.0%,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日、总住院费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PN联合EN可降低内毒素血症、改善肝功能、减少术后感染并发症.

  • 富含谷氨酰胺二肽的20种结晶氨基酸对短肠综合征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钢乐;宋廷惠;靳继德;尉承泽;张松;徐琪寿

    目的观察富含谷氨酰胺二肽和支链氨基酸的新型20种结晶氨基酸配制的全肠外营养液对短肠综合征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谷氨酰胺二肽组、标准组、无氮组及虚拟对照组,观察各组动物之间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免疫指标的变化. 结果谷氨酰胺二肽组与标准组及无氮组相比,T淋巴细胞转化率、CD4+/CD8+及TNF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结论富含谷氨酰胺二肽和支链氨基酸的20种结晶氨基酸更有利于手术后创伤应激期免疫功能的恢复,增强其生存能力.

  • 氨基酸葡萄糖联合长链脂肪乳营养支持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自然病程的影响

    作者:刘志华;康亮;黄美近;李超;张兴伟;王磊;兰平;张鹏;秦环龙

    目的 探讨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联合长链脂肪乳注射液(OO)肠外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自然病程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共120例,分为3组,即常规治疗组(常规组,n =32),普通肠外营养治疗组(普通肠外营养配方,PN组,n=50)和特殊肠外营养(NPN)治疗组(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联合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组,n=38).营养支持持续1周.观察血/尿淀粉酶、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浆内毒素,比较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评分、并发症、平均住院费用、住院天数.结果 3组患者血/尿淀粉酶、血常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N组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显著高于常规组[(45.6±29.6) U/L比(26.8±15.0) U/L,P=0.001)和NPN组[(45.6±29.6) U/L比(25.0±22.8) U/L,P<0.001].常规组第7天血浆内毒素水平较第1天升高[(4.08±2.06) pg/ml比(3.26±0.71) pg/ml,P=0.037],PN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NPN组血浆内毒素水平降低[(2.66±0.90) pg/ml比(3.12±0.68) pg/ml,P=0.014],且NPN组内毒素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P<0.001).治疗后3组间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组Balthazar CT评分显著高于PN组和NPN组(3.2±1.7比1.8±0.8,3.2±1.7比1.6±0.6,P<0.001).常规组有2例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其中1例死亡;PN组与NPN组无死亡,出现严重并发症(胰腺局部并发症、败血症、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少于常规组(PN组,P=0.005;NPN组,P=0.003).常规组平均住院费用显著高于PN组和NPN组[(46896.02±28 220.06)元比(19 633.52±10 268.28)元,P<0.001; (46 896.02±28 220.06)元比(18 032.06±11 036.86)元,P<0.001).NPN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PN组[(21.6±12.6)d比(25.8±16.8)d,P=0.005]和常规组[(21.6±12.6)d比(36.2±18.6)d,P=0.003].结论 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联合长链脂肪乳注射液(OO)有助于减少肠道内毒素的吸收,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天数.

  • ω-3(鱼油)脂肪乳对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炎症反应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赖佳明;王恕同;李薇;黄力;胡文杰;梁力建

    目的 研究ω-3鱼油脂肪乳对肝癌肝部分切除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8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分为两组,肝部分切除术后给予两组患者等氮、等热量的肠外营养5d.鱼油组的脂肪乳中含80%的中长链脂肪乳和20%的ω-3(鱼油)脂肪乳;对照组的脂肪乳为中长链脂肪乳.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反应、凝血功能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术后第3天鱼油组和对照组的C反应蛋白分别为(97.1 ±46.1)和(119.6±57.3) mg/L (P=0.016),术后第6天分别为(40.7±21.8)和(54.9±26.1) mg/L (P=0.018);术后第3天鱼油组和对照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别为(3.4±1.1)和(4.1±1.3) g/L (P<0.001),术后第6天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别为(3.3±0.9)和(3.8±1.2) g/L (P<0.001),术后第3、6天时,鱼油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对照组和鱼油组的吲哚氰绿15 min滞留率分别为8.6%±4.9%和9.2%±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9).术后随访半年,鱼油组和对照组的肿瘤复发率(40.63%比44.12%,x2 =0.082,P=0.774)及生存率(90.62%比88.24%,x2 <0.001,P=1.00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ω-3鱼油脂肪乳可能具有减轻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炎症反应及一定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2552 条记录 6/128 页 « 12345678...1271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