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胃癌根治术后运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护理的效果比较

    作者:王志平

    目的比较胃癌根治术后运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胃癌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一般组,一般组胃癌患者行肠外营养护理,观察组胃癌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比两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蛋白水平、并发症出现率、住院时间、体重下降幅度.结果观察组胃癌患者血清白蛋白、血清前蛋白水平比一般组优,并发症出现率比一般组低24.00%,住院时间较短,体重下降幅度较小,P<0.05,差异显著.结论胃癌根治术后运用早期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护理的效果更优,值得作为首选营养护理方法.

  • 老年营养不良患者实施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的效果

    作者:李剑;张艳华

    目的:分析对营养不良老年患者实施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营养不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营养不良老年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营养不良老年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干预,实验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营养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8例(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82例(82.00%),实验组的营养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营养不良的老年患者实施EN、PN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外科术后患者的营养支持

    作者:马倩;段雨含;李佳慧

    随着外科手术治疗的病种渐渐增多,治疗的方式渐渐复杂,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营养支持治疗已经成为危重患者治疗中的重要内容.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营养支持,是由于患者在外科术后,由于失血、蛋白质丢失等因素导致自身代谢紊乱、吸收消化能力降低、营养不良并无法自主获取相关营养物质,造成机体的相关组织及器官的损害.进行相关营养支持可以有效解决患者营养不良问题,运用口食外的其他途径,尽可能的给予患者身体所需求的营养物质.本篇文献将对外科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对营养的需求、营养支持的类别及不同营养支持作用效果相比较进行分析,使患者更合理的采取不同营养支持方式,维持自身营养需求,促进患者机体康复.

  • 重症病人急性期不同肠外营养策略的护理体会

    作者:杨泽英

    目的:探讨重症病人急性期给予不同肠外营养策略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在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重症急性期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低氮低热量营养并护理,观察组给予高氮高热量营养并综合护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患者给予高氮、高热量肠外营养可以促进患者身体体能的恢复,值得应用.

  • 食管癌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体会

    作者:王艳萍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食管癌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围手术期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行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体重、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以及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6.6%,对照组是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围手术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预防各种并发症,可推广。

  • 骨科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

    作者:崔丽

    目的:机体良好的营养状态和正常代谢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任何营养营养不良或代谢紊乱都可影响组织及器官功能,甚至导致器官功能衰竭,这不仅是ICU患者存在营养摄取障碍,体内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更重要的是现代营养支持,不只是简单地解决患者营养问题,而且可以从代谢支持、代谢调理等多方面纠正患者体内异常病理生理改变[1]

  • 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体会

    作者:李玉兰

    目的:分析了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4年的4月-2016年的4月我院所收治的4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施以肠外营养,观察组则实施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结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血清中前清蛋白及内毒素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和单纯肠外营养相比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并保障患者获得佳预后.

  • 早产儿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母乳喂养对体质量增长的影响

    作者:孙勤

    目的 分析早产儿初乳口腔免疫疗法(OIT)联合母乳喂养对体质量增长的影响.方法 8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母乳喂养,观察组实施初乳口腔免疫疗法(OIT)联合母乳喂养.分析2组肠外营养时间和体质量增长情况.结果 观察组开始肠内喂养时间、奶量达到120 mL/(kg·d)的时间、肠外营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体质量增长速率、头围增长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20.93%,低于对照组的4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OIT联合母乳喂养可缩短早产儿肠外营养时间,尽早实现肠内喂养,降低喂养不耐受风险,且可以促进早产儿体质量增长,降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迟缓率和再入院率.

  • 喉癌部分喉切除术后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

    作者:于洮;刘海莹;孙梦婷

    目的 利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对喉癌部分切除术后营养情况进行评价,探讨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耳鼻喉科收治的首次行喉部分切除术的喉癌患者98例设为NRS指导组,进行NRS指导下的营养支持,比较其行营养支持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并调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行初次部分喉切除术的喉癌患者在院期间临床资料进行配对,纳入98例患者,设为非NRS指导组,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NRS指导组营养支持前后营养指标变化.结果 NRS指导组术后切口感染、术区出血、咽瘘、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非NRS指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RS指导组营养支持后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均高于营养支持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NRS2002指导喉癌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营养支持,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整体营养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王若琰;沈淑仪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静脉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结合静脉肠外营养支持.观察2组患者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7d营养指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 (3/30),低于对照组的3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d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支持方式有利于食管癌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 肠内营养干预对ICU危重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作者:杨玉梅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74例ICU重症患者根据营养方式不同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7例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治疗和相应的肠外营养护理,观察组37例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及相应的肠内营养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营养状况.结果 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蛋白(67.27±3.04)g/L,血清白蛋白(39.14±3.03) g/L,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1.21±2.89) g/L和(33.47±2.90)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治疗可有效提高ICU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

  • 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不同营养干预方案的临床效果对比

    作者:何小萍;莫丽勤;邹莉;易金燕

    目的 对比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效果.方法 72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干预,对照组术后早期给予肠外营养干预.观察2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与胸腔引流时间,记录2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P)、前清蛋白(PA)、清蛋白(ALB)营养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胸腔引流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TP、PA、ALB营养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营养状况.

  • 胃癌全切除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与标准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临床 对比研究

    作者:李玉双;杨俊驰

    目的 探讨早期免疫营养与标准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胃癌全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3月至2016年3月行全胃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IEN组),标准肠内营养组(SEN组)及全肠外营养组(TPN组),各40例.比较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营养及免疫指标.结果 IEN组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值均高于SEN组及TPN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SEN组及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可有效改善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早期微量喂养与肠外营养治疗早产儿的效果研究

    作者:徐琼莲

    目的:探析早产儿采用早期微量喂养与肠外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单纯静脉喂养,而观察组则运用肠外营养与早期微量喂养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达到完全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胎粪排尽时间、住院时间、静脉营养时间以及腹胀、呕吐消失时间均较短,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血铁、血锌以及血钙等电解质改善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尿素氮、血糖以及血蛋白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与肠外营养,能够改善营养不良状态,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 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在普外营养不良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宋兵海

    目的 探讨低热量肠外营养的营养作用及并连输注法的使用.方法 低热量肠外营养(HPN)分两组:3L袋装全营养混合液组(HPN 3L组)及并连输注组(HPN并连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各30例.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2种不同方案的肠外营养支持5,7天.营养前1天及营养后第8天检测几项营养指标.结果 HPN具有明显的营养 ·1效应.结论 HPN有明显的营养作用,且使用方便.

  • 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作者:谢鹏;刘文广;左建东;倪洪早;王凯

    目的:开展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影响的对照研究,为临床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法提供科学指导.方法:择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82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1例采用肠外营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联合行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两组患者血清ALB、TG、CD3+、CD4+差异统计学t值分别为6.412、5.647、3.946、4.318,P值均小于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1.46±1.07)d明显短于对照组(32.46±1.48)(t=3.162,P<0.05).结论: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能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营养支持治疗费用,在改善术后脑出血患者营养状况方面更具优势.

  • 肠外营养支持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君;薛平慧;许辉

    目的讨论肠外营养支持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作用.方法8例炎性肠梗阻病人在对症处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外营养支持,与对照组10例未使用肠外营养治疗者进行疗效比较,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胃液量、住院时间、营养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中转手术率分别是11.4%和32.7%(P<0.01),治疗组第2天胃液量即显著减少,腹痛、腹胀症状很快缓解,营养指标均有改善,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慢于治疗组,且住院时间较试验组平均长10天.结论肠外营养支持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具有较好的疗效.

  • 肠外营养支持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家盛;钱崇宽;祝捷;罗先文;代永霞

    目的研究肠外营养支持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化疗中的应用.方法4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PN组和非PN组,各20例.非PN组在化疗的期间给予常规治疗,PN组在化疗的期间给予一定的肠外营养支持.结果PN组在化疗期间的恶心或呕吐等消化道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PN组;非PN组化疗后的体重,TSF,MAC明显低于PN组(P<0.01);两组总白细胞计数,TP化疗前后无明显差异,但ALB,TF化疗后非PN组低于PN组(P<0.05);WBC,TP,ALB,TF组内比较,PN组化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但非PN组化疗后各指标均有所降低(P<0.01).结论采用肠外营养支持,能明显改善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化疗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化疗的副作用.

  • 观察胃肠瘘患者普外手术后行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欢

    目的 研究胃肠瘘患者普外手术后行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胃肠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进行肠外营养补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胃肠瘘患者,实施普外科手术后为患者实施肠外营养补给,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对手术效果起到促进作用,值得广泛应用并进一步推广.

  • 全胃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露

    目的:分析全胃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营养方式,分为肠外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分别为55例.对比两组患者体温恢复、腹胀缓解、血尿淀粉酶恢复、住院时间、胰周感染、二重感染和死亡率等情况.结果:肠内营养组在体温恢复、腹胀缓解、血尿淀粉酶恢复、住院时间四项指标用时均短于肠外营养组,肠内营养组在胰周感染、二重感染和死亡率的数值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方式的选择上,应用肠内营养可以改善患者的腹胀情况,降低患者的感染几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2552 条记录 127/128 页 « 12...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