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术后早期强化肠内免疫营养对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蕾

    目的:探究术后早期强化肠内免疫营养对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全胃切除术患者82例,2 01 5年1 0月至201 7年1 0月为研究时段,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1例.对照组采纳肠外营养干预,试验组采纳早期强化肠内免疫营养干预.比较营养状况.结果:两组干预前的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第4天、第7天的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比较,试验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后早期强化肠内免疫营养可有效改善全胃切除术患者的营养状况,安全有效,值得借鉴.

  • 肠内免疫营养对食管癌化疗患者脾虚证候及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姚庆华;王赟;谷建钟;傅婷;汪潞

    目的:评价肠内免疫营养对食管癌患者化疗所致脾虚证候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食管癌化疗病人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肠内免疫营养组和中药组3组,分析各组治疗后脾虚状态、血液毒性、营养状态及免疫状态的变化.结果:脾虚状态:3组化疗后脾虚积分均有升高,以空白对照组明显(P<0.05),肠内免疫营养组和中药组无显著差异;血液学毒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肠内免疫营养组可降低血液毒性发生率(P<0.05);中药组Ⅲ度以上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营养状态:化疗后第7天各组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较化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第14、21天肠内免疫营养组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优于空白对照组和中药组(P<0.05);免疫状态:化疗前后辅助性T细胞(CD4+)及CD4+/cD8+比值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肠内免疫营养组及中药组较化疗前两组数值均上升(P<0.05).结论:化疗可导致食管癌患者出现或加重脾虚证;肠内免疫营养可改善患者脾虚证,减轻血液毒性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营养状态,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 围手术期肠内免疫营养对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机能的影响

    作者:郭跃华;余小舫;鲍世韵;刘嘉林

    目的探讨肝硬化大鼠行大部分肝切除术时围手术期合理充分的营养支持方案.方法将48只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标准肠内营养组(A组,n=24)和肠内免疫营养组(B组,n=24),根据标本采集时间的不同,各组再分为术前,术后1、4和8天4个亚组,每组6只.两组大鼠分别用等热量的标准肠内营养剂和肠内免疫营养剂喂养8天后行68%肝切除术,术后再喂养至取标本.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4和8天取相应亚组大鼠血和肝组织标本,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gG、血清IL-6和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肝细胞计数.结果B组术后第1天CD3、CD4、CD4/CD8和IgG的值,术后第4天CD4、CD/CD8和IgG的值,术后第8天CD4/CD8和IgG的值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术后第1、4天IL-6值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大鼠术后残肝有一定再生能力,B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肝细胞计数在术后第4和8天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能减轻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免疫抑制,增强术后免疫功能,下调术后过度的急性炎症反应,还能增强残肝再生能力,使肝再生在术后较长时间内保持高水平.

  •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对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庄树彤;李群珍;蔡燕娟;吴绍豪;陈斌;郑凯;徐敏

    目的 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使用肠内免疫营养,观察肠内免疫营养对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40例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肠内免疫营养组)和对照组(常规肠内营养组),每组20例,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术后1~7 d分别给予瑞能(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能全力,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7d营养指标、免疫指标、炎症反应指标、不良反应及肠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7d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血清免疫指标(CD4、CD4/CD8、IgG、IgA)明显下降,炎症反应指标(CRP、IL-6)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试验组血清免疫指标(CD4、CD4/CD8、IgG、IgA)比对照组显著升高,血清炎症反应指标(IL-6、CRP)比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免疫营养(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

  • 鸟氨酸-α-酮戊二酸对腹腔重症感染大鼠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茹冬冬;何若冲;田志帅

    目的:研究免疫营养素(鸟氨酸-α-酮戊二酸,OKG)强化的肠内营养对腹腔重症感染大鼠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在行CLP术造成腹腔重症感染后随机分为普通肠内营养组(EN组,n=10)和肠内免疫营养组(EIN组,n=10)。EN组灌喂普通肠内营养液, EIN组灌喂等氮等热量的添加了鸟氨酸-α-酮戊二酸的肠内营养液(EIN)。2组营养剂糖、脂肪、蛋白质供热比为32%∶50%∶18%。术后早期开始灌喂并持续7 d,每日每只大鼠摄入能量标准量为882 kJ·kg-1·d-1。7 d后麻醉处死两组大鼠,取全段小肠,计数总的肠集合淋巴结(PP结)细胞数,流式细胞仪检测PP结的T和B细胞的数目,光镜下观察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测量肠绒毛高度。结果与普通肠内营养组相比,EIN组总的PP结细胞数、T细胞、B细胞数水平及空肠绒毛高度均高于E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营养物质OKG强化的肠内营养可以增加脓毒症模型大鼠的肠道PP结及T、B细胞数目,改善其肠道上皮组织结构,增强其免疫功能。

  • 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对老年胰腺癌、胃癌患者免疫的影响

    作者:杨勇;全志伟;沈定丰;杜隽铭;董谦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对老年胰腺癌、胃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研究,选择20例胰腺癌、40例胃癌患者分别应用免疫营养制剂(士强,荷兰Nutricia公司产品)(n=30)和对照剂能全力(无锡Nutricia公司产品)(n=30)治疗.均于术后第二天开始等热卡肠内营养支持7 d(30 kcal*kg-1*d-1).检测术前、术后第1天、5天、8天的营养及免疫指标.结果 1.两组病例术后免疫球蛋白(IgG、IgM、IgA)下降(P<0.01),肠内营养支持7 d,两组病例T细胞亚群无显著改变(P>0.05);试验组IgA较术前提高(P<0.05),对照组IgG下降(P<0.05),IgM显著上升(P<0.01).两组病例术后血浆IL-6水平上升(P<0.05),IL-10水平降低(P<0.05).2.术后氮平衡测定肠内营养支持后两组累计氮值为负氮平衡;两组的体重、三角肌皮褶厚度、上臂周径均显著下降(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出现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下降(P<0.05).结论老年胰腺癌、胃癌患者手术后免疫抑制主要表现为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下降;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特别是显著提高血清IgA浓度.

  • 消化道肿瘤病人的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新进展(文献综述)

    作者:尹勇;詹文华;彭俊生

    消化道肿瘤病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近年来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是临床营养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特殊免疫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在消化道肿瘤病人中应用的新进展进行概述.

  • 肝移植围手术期肠内免疫营养对机体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张珂;陈大志;贺强;金中奎;朗韧;寇建涛;赵德芳;杨永久

    资料和方法1.病例资料:对2005年7月至2006年9月在北京朝阳医院接受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的病人进行筛选,筛除急性肝衰、再次肝移植和肠道功能障碍者.

  • 肠内免疫营养对食管癌化疗患者治疗的影响

    作者:谢兰;刘杰;姚勇

    目的 探讨肠内免疫营养对食管癌化疗患者治疗效果、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间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肠内免疫营养)与对照组(肠外营养),每组3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0.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臂围(AMC)、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CD8+水平无明显差别,但观察组患者CD3+、CD4+和CD4+/CD8+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 论肠内免疫营养能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TP方案治疗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 肠内免疫营养与全素营养疗法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作者:刘静文

    目的 探讨肠内免疫营养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6例胃肠肿瘤患者分为术后予以肠内免疫营养疗法的观察组和行全素营养疗法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生化指标以及随访3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营养干预后,观察组不仅营养状况指标而且微型营养评估法(M NA)、体重指数(BMI)、血清蛋白(ALB)及血红蛋白(HBG)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月随访结果表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肿瘤患者术后予以肠内免疫营养治疗,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而且可提高生活质量.

  • 肿瘤特异性肠内免疫营养对围术期胃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郑兰兰

    目的 分析围术期胃癌手术患者应用肿瘤特异性肠内免疫营养后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83例胃癌围术期患者分组,对照组41例予标准营养方案,观察组42例予肿瘤特异性肠内免疫营养,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8d IgM、IgG、IgA、CD4、CD8及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肿瘤特异性肠内免疫营养有效改善围术期胃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

  • 肠内免疫营养的研究进展

    作者:桂翔;CHEN Si-zeng

    营养支持在疾病治疗中日趋重要,随着人们对肠功能的再认识,尤其是肠道黏膜屏障、细菌易位及肠道是应激反应的一个中心器官等概念的确立,肠内营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无论是理论研究、应用技术还是制剂研制等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而肠内免疫营养更是近年来现代外科研究的方向之一.

  • 围手术期肠内免疫营养对胃肠道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邓升健

    目的 评价围手术期运用肠内免疫营养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患者被随机分成免疫营养组和普通营养组,每组各20例.于术前5 d、术后4、8 d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CD56+的数目,记录术后各种并发症种类和平均住院日.结果 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各项免疫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免疫营养组术后第8天各项指标均回复术前水平(P>0.05),而普通营养组各项指标还徘徊在较低水平(P<0.05);与对照组比较,免疫营养组术后第1天的CD3+、CD4+、CD8+和CD56+明显高于普通营养组(P<0.05) .结论 围手术期积极给予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可以显著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罗晓东;李晓辉

    目的:探析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所造成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82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行肠内营养,对照组予以肠外营养,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第8天TFN(转铁蛋白)、preAlb(前白蛋白)、Alb(血清白蛋白)、体重等营养情况指标及IgG、IgM、IgA、CD4+、CD8+、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术前TFN、preAlb、Alb、体重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两组各指标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依然高于对照组,与术前各指标值更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IgG、IgM、IgA、CD4+、CD8+、CD4+/CD8+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两组各指标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各指标水平依然高于对照组,与术前各指标值更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促进术后恢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

  • 营养不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中术后肠内免疫营养支持的临床价值解析

    作者:陈辉;刘建中;兰涛

    本文探讨了营养不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中术后肠内免疫营养支持的临床价值。经临床观察,得出结论对营养不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给予肠内免疫营养支持,能促进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临床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肠内免疫营养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烫伤大鼠的治疗作用

    作者:郭光华;蔡晨;李国辉

    目的研究肠内免疫营养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烫伤大鼠营养代谢、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64只SD大鼠制备3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EIN)组及EIN联合rhGH(EIN+rhGH)组,两组给予等热量肠内营养液.分别于伤后1、4、7、10 d(n=8)抽取静脉血,检测营养代谢、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和有关炎性介质指标.另取8只大鼠检测上述各指标作为伤前对照值.结果与EIN组比较,EIN+rhGH组在伤后各时间点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CD3+、CD4+、CD4+/CD8+、IgG、IgM和IgA均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CD8+有所降低,差异也无显著性(P均>0.05);与EIN组比较,EIN+rhGH组在伤后4、7、10 d血清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 EIN联合rhGH可以改善烧伤后营养代谢和免疫功能,减少炎性反应,其作用要优于单纯肠内免疫营养.

  • 肠内免疫营养对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影响

    作者:方红龙;陈娟;陈梅琴;吴华勇;罗建;胡建华;张伟文

    目的 探讨肠内免疫营养对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衢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的脓毒症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免疫营养组和标准营养组,每组40例.两组均使用等热量、等氮量肠内营养(EN).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感染部位、ICU住院时间、ICU病死率、AKI发生率、AKI分期等变化.结果 ① 两组治疗后营养指标TP、Alb、PA、H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炎症因子CRP、TNF-α、IL-6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IL-10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且以免疫营养组治疗后的变化较标准营养组更明显〔TP(g/L):60.84±5.90比58.32±6.11,Alb(g/L):33.95±3.83比31.79±3.44,PA(g/L):0.24±0.04比0.21±0.03,Hb(g/L):117.47±16.15比112.50±15.71,CRP(mg/L):53.04±23.76比82.33±37.09,TNF-α (ng/L):20.29±17.74比29.63±18.43,IL-6(ng/L):50.74±28.55比80.32±31.67,IL-10(ng/L):41.09±24.65比40.86±24.73〕; ② 免疫营养组ICU住院时间(d:10.54±4.33比14.80±5.19)和ICU病死率〔15.00%(6/40)比32.50%(13/40)〕以及AKI发生率〔22.50%(9/40)比47.50%(19/40)〕均明显低于标准营养组(均P<0.05);免疫营养组9例患者发生AKI,以Ⅰ、Ⅱ期为主(共8例),而标准营养组19例发生AKI,以Ⅲ期为主(11例).结论 肠内免疫营养制剂能有效减少脓毒症患者AKI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肠内免疫营养制剂可以抑制TGF-α、IL-6等促炎因子的表达有关.

  • 肠内免疫营养联合微生态制剂对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作用研究

    作者:王立伟;王键玮;魏秀芹;贾军锋;强薇;贾伟

    目的 评价肠内免疫营养联合微生态制剂对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营养状态、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康医院收治的76例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E组,27例)、肠内免疫营养联合微生态制剂组(E+P组,25例)及对照组(C组,24例).观察各组患者化疗前后的营养状态、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与化疗前相比,对照组化疗后体重降低,PA和TF均显著降低(P<0.05),化疗后E组和E+P组体重较化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E组与E+P组的PA和TF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有11例(45.8%)出现Ⅲ度血液学毒性,而E组出现3例(11.1%),E+P组仅出现2例(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和E+P组中消化道反应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其中E+P组优于E组(P<0.05).对照组患者化疗前后辅助性T细胞(CD4+)和CD4+/CD8+比值明显下降(P<0.05),E组及E+P组反而上升(P<0.05),E组及E+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肠内免疫营养可减轻化疗引发的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肠内免疫营养联合微生态制剂可进一步减轻化疗过程中的消化道反应,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生存质量.

  •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应用肠内免疫营养的作用及护理

    作者:陶苏红;张磊;华志远

    目的:观察肠内免疫营养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总结肠内免疫营养支持的护理经验。方法:4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成肠内免疫营养(EIN)组和标准肠内营养(EN)组均于术后进行肠内营养支持9 d,并实施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两组患者均于术前2 d及术后5、10 d分别检测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4、CD8、CD4/CD8比值)。结果:术后第10天EIN组ALB水平明显高于EN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0天肝功能较术前有明显好转,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IN组术后第10天肝功能指标优于EN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有免疫功能的降低。术后第10天,EIN组CD8、CD4/CD8比值较EN组的明显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免疫营养支持能更好地改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只有通过对肠内营养支持实施有效的护理,才能确保肠内营养支持的顺利进行。

  • 肠内免疫增强型营养对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及护理

    作者:邱小文

    目的观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茚沛对肺癌化疗患者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5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免疫营养组(茚沛-诺华公司,n=13);2、标准营养组(能全力-纽迪希亚公司,n=12).两组使用等热量肠内营养:30 kcal/(kg.d),分别于化疗前、化疗后第3、8天抽取静脉血,检测营养指标(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与免疫指标(IgA、IgM、IgG).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均有免疫功能的降低,但化疗后第8天,免疫营养组比标准营养组的血清IgG水平有显著增加(12.39±1.89g/Lvs10.92±1.45g/L,P<0.05),血清前白蛋白浓度有显著增加(0.22±0.07g/Lvs0.16±0.64g/L,P<0.0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且有营养不良者使用肠内免疫增强型营养,可以改善肺癌患者化疗后免疫功能的低下,增加蛋白的合成.护理上应注意合理调整营养液的浓度、速度、温度.

68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