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免疫功能紊乱的病理分析及治疗体会

    作者:黄玉萍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大多数会伴有肠黏膜透性增高,肠黏膜免疫功能异常等症状,由此常会发生肠道菌群,内毒素移位,继而引起感染,诱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等情况,具有极高的死亡率.所以,免疫功能异常以及肠黏膜通透性增高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病程后期容易引发感染等症状密切相关,但是由于肠黏膜免疫功能出现异常的机制还不明确,因此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

  • 丹参注射液对术后完全肠外营养患者肠黏膜通透性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钰;刘丽;何泽生;谭浩翔;秦伟夫;牙韩威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术后完全肠外营养患者肠黏膜通透性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1例术后完全肠外营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6例)。观察两组的术后肠黏膜通透性及肠道屏障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 d、3 d,两组血清二胺氧化酶水平和循环 D -乳酸水平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7 d,治疗组的血清二胺氧化酶水平和循环 D -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经血常规等检查基本处于正常状态。结论丹参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术后完全肠外营养患者的肠黏膜通透性及肠道屏障功能。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腹腔镜肠道手术围术期炎性反应和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郭君;唐炜;郭丰;杨黎明;王剑;傅国强;袁岚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和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探讨TEAS在围术期脏器保护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手术当天及术后3d内每天给予足三里、内关、合谷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1次,频率2 Hz,刺激强度选择患者能耐受的适宜强度(不超过2 mA).对照组操作同观察组,但不开启电源.检测术前(TEAS前)及术后12、24、48、72h各时间点血浆炎性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 (IL-1)、白介素-6(IL-6);肠黏膜屏障反应指标内毒素(LPS)含量及D-乳酸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24、48、72 h炎性因子IL-1、IL-6及TNF-α含量降低(均P< 0.05);D-乳酸、LPS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减轻腹腔镜直肠癌患者术后炎性反应,但对肠道黏膜通透性无影响.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肿瘤术后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唐朝晖;胡元龙;夏穗生

    目的研究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肿瘤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20例经病理证实为胃肠肿瘤的患者随机分为PN组和EN组.PN组术后行TPN支持,能量为105 kJ@kg-1@d-1,氮入量0.2 g@kg-1@d-1.EN组术后第1天起经鼻饲管(放置于Trejtz韧带下或空肠输出袢下30 cm)输注能全力,量由500 ml/d递增至1 500 ml/d,速度由21ml/h递增至63ml/h.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第8天分别给患者口服甘露醇5 g和乳果糖10 g,收集患者随后6 h的全部尿液,测量6 h尿中甘露醇排除率与乳果糖排除率之比值(1actulose/mannitol ratio,L/M比值).结果20例胃肠肿瘤患者术前L/M值为0.047±0.025,与正常人群的L/M值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术前PN组的L/M比值为0.050+0.030,EN组的L/M比值为0.044±0.023,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8天分别经一段时期的EN和PN支持后,PN组的L/M比值为0.105±0.034,PN组的L/M比值为0.084±0.40,两组分别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术后早期短程应用能全力肠内营养支持对于胃肠肿瘤患者的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与肠外营养支持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 肠黏膜血流改变在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肠黏膜屏障应激性变化中的作用

    作者:王燕斌;杨昭徐

    目的 探讨肠黏膜血流改变在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肠黏膜屏障应激性变化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为创伤性脑损伤组和假手术组,2组大鼠分别按术后6、12、24和48小时时相点分为4个亚组(n=8),测定肠黏膜血流量,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脑损伤组各时相点的肠黏膜血流量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光镜下脑损伤组肠黏膜上皮细胞受损,电镜下可见肠黏膜细胞间紧密连接较假手术组增宽.结论 创伤性脑损伤后早期肠黏膜屏障就已受损,而肠黏膜血流量的下降是导致这一病理生理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

  • 谷氨酰胺和精氨酸联合应用对化疗后大鼠肠屏障的保护作用

    作者:雷福明;段学宁;任志忠;崔士华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Gln)和精氨酸(Arg)联合应用对腹腔注射氟尿嘧啶(5-FU)化疗后大鼠肠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只接受5-FU化疗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肠内营养组、Gln组(肠内营养+Gln)、Arg组(肠内营养+Arg)和Arg+Gln组(肠内营养+Arg+Gln)4组,每组10只.在化疗前后测定各组大鼠体重、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并在第8天测定门静脉血内毒素,进行门静脉血和淋巴结培养并测定回肠绒毛高度和回、结肠肠壁厚度.结果 除单纯肠内营养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体重均明显增加(P<0.05);Arg+Gln组体重增加幅度明显低于Gln组(P=0.002),与Ar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各组L/M值均明显增加(P<0.05);单纯肠内营养组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00),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肠内营养组的血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00);Gln组明显低于Arg组(P=0.035);Arg+Gln组明显高于Gln组(P=0.000),但与Ar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9).单纯肠内营养组的回肠绒毛高度和回肠壁厚度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00),结肠壁厚度明显低于Arg组和Arg+Gln组(P=0.000),与Gl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Gln组的回肠壁厚度(P=0.040)和结肠壁厚度(P=0.010)明显高于Arg组,回肠绒毛高度与Ar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6);Gln组回肠壁厚度明显高于Arg+Gln组(P=0.028),结肠壁厚度(P=0.462)和回肠绒毛高度(P=0.190)与Arg+Gl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rg组结肠壁厚度明显低于Arg+Gln组(P=0.010),回肠绒毛高度(P=0.803)及回肠壁厚度(P=0.059)与Ag+Gl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门静脉血和淋巴结细菌培养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g、Gln对腹腔注射5-FU化疗后大鼠肠屏障功能具有保 护作用,Gln的保护作用略优于Arg,两者没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 谷氨酰胺颗粒对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肠道通透性、内毒素血症与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宋怀宇;姜春华;杨建荣;陈秋虹;黄钧;梁列新

    目的: 研究谷氨酰胺颗粒对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肠黏膜通透性异常、内毒素血症及肝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60例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肝,抗病毒治疗,而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谷氨酰胺颗粒10 g,tid,疗程为2 wk.于治疗前后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2组患者的肝功能,包含ALT、AST、TBIL、PT、ALB,胆碱酯酶(CHE) 等;同时于治疗前后采用鲎实验法测定血清内毒素(ET),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器(HPLCELSD)法测定尿乳果糖和甘露醇排泄率的比值(L/M).并加以比较.结果: 2 wk治疗后,2组患者的肝功能、ET、L /M水平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P<0.05或0.01).与对照组治疗前后ALT、TBIL、CHE、ET、L/M的差值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值更为显著(281.86±149.34 U vs 199.65±127.09 U,168.65±102.04μmol/L vs 94.13±172.67 μmol/L,-1301.04±662.78 U vs -892.23±861.41 U,0.0198±0.0128 vs 0.0089±0.0228,均P<0.05).结论: 谷氨酰胺颗粒能够起到保护肠上皮细胞,纠正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肠黏膜通透性异常,改善肠源性内毒素,加速肝功能恢复的作用.

  • TLR2在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末端回肠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马继民;崔杰;杨志军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末端回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2(TLR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20R,ANP组40只.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作大鼠ANP模型,并又分为8 h和16 h组.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组、不同时点末端回肠组织TLR2 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分析各组TLR2蛋白表达变化及组织学定位.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ANP时末端回肠组织TLR2 mRNA2L蛋白表达显著升高,TLR2的表达水平分别与肠黏膜的病理学评分(r=0.42,P<0.01)和肠黏膜通透性(r=0.41,P<0.01)呈正相关.免疫组化发现,ANP组的回肠黏膜表面、黏膜固有层的T、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黏膜下层的动静脉、纵形和环形肌层等处都有比较强的TLR2的表达.结论:ANP时末端回肠组织内TLR2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可能与ANP肠黏膜的病理改变和肠源性感染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 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肠道免疫功能紊乱的研究进展

    作者:罗旭颖;王红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常伴有肠黏膜透性增高,肠黏膜免疫功能异常, 出现肠道菌群、内毒素移位, 引起继发感染, 诱发多脏器功能不全, 死亡率极高. 因此, 肠黏膜通透性增高及免疫功能异常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后期继发感染密切相关. 但肠黏膜免疫功能异常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韩德五

    急性胰腺炎时由于禁食等因素使肠黏膜通透性升高,形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肠源性内毒素激活枯否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与淋巴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TNF-α)、炎性因子、氧自由基等,引起炎症级联反应以及微循环障碍,造成胰腺腺泡的凋亡与坏死.总之,IETM对胰腺实施了"第二次打击",故而发展成为重型急性胰腺炎.

  • 能全素对5-FU化疗后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作者:雷福明;段学宁

    目的 研究评价肠内营养对5-FU化疗后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EN组:单纯能全素肠内营养;STD组:5-FU化疗+能全素肠内营养;CHOW组:腹腔注射5-FU化疗+自由进食.化疗前后观察各组大鼠体重、尿乳果糖/甘露醇的变化,并在第8 d时测定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门静脉血和淋巴结培养以及取结肠、回肠标本进行组织学病理切片,测定绒毛高度和肠壁厚度.结果 和EN组相比,STD组大鼠体重明显下降、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增加,黏膜高度和肠壁厚度也明显降低;EN组大鼠体重、尿乳果糖/甘露醇等各项观察指标略差于CHOW组.结论 5-Fu可引起大鼠肠屏障损害;单纯能全素肠内营养对化疗后大鼠肠屏障的保护作用不如自由进食.

  • 谷氨酰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谷俊朝;周晓娜;王钜;张忠涛;王宇

    目的 通过建立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谷氨酰胺灌胃,以期寻求谷氨酰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时的肠道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AP组、谷氨酰胺治疗组.检测血浆D-乳酸OD值;免疫组化技术分析小肠组织ICAM-1的表达和肠黏膜细胞凋亡(TUNEL法)情况.结果 SAP组在术后24 h、48 h和72 h各点血浆D-乳酸OD值均明显高于OP组,同时也高于谷氨酰胺治疗组.造模后24 h、48 h和72 h,SAP组肠组织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光密度值与OP组相比明显增高.与谷氨酰胺治疗组相比,SAP组的ICAM-1的表达则有所下降.肠黏膜组织在SAP组发生细胞凋亡的数目与OP组相比明显增加.而谷氨酰胺治疗组与SAP组比较,细胞凋亡数目则有所降低.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受多种因素的调节,而谷氨酰胺作为肠道的能源物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破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胃肠癌患者肠黏膜通透性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关系

    作者:陈思曾;黄宏双;林永堃

    目的 探讨胃肠癌患者肠粘膜通透性的改变是否与其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变化有关.方法 124 例胃肠癌患者按营养危险指数(NRI)分为正常营养(NN)组、临界或轻度营养不良(BMM)组和重度营养不良(SM)组.检测各组的营养、免疫、炎症指标及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观察肠粘膜通透性与其营养状态、免疫功能、炎症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SM 组和BMM 组PAB、ALB、TF 均较NN 组低;BMM 组的营养、免疫指标低于NN 组(P<0.01),L/M 在SM组和BMM 组与其自身的ALB、TF、IgG、IgA、CD3、CD4、CD4/CD8 直线负相关,与PAB、TLC 直线负相关(P<0.05),与CD8、CRP 直线正相关(P<0.01).结论 胃肠癌合并严重营养不良患者肠粘膜屏障损害较胃肠癌合并临界或轻度营养不良患者严重,其肠粘膜屏障损害程度与自身的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呈负相关,与炎症反应呈正相关.

  •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虞桂平;陈国强;黄斌

    目的 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肠黏膜通透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7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食管癌手术患者96例,术后按随机原则及营养支持方法将96例患者分为肠内营养(EN)组50例和肠外营养(PN)组46例.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体质量、排气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病死率和手术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分别于术后第1、4、7天,采集两组老年食管癌患者的血液,检测外周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D-乳酸水平来评价肠黏膜通透性.采用动态浊度法测定血浆内毒素含量,评价肠内营养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术后血液炎性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等含量.结果 术后EN组患者的排气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均少于PN组(P<0.05),而EN组的白蛋白水平高于PN组(P<0.05).术后第7天,EN组的DAO活性,D-乳酸水平和内毒素含量均低于PN组(P <0.05);EN组的IgA、IgG、IgM、CD4的水平均高于PN组(P<0.05),而IL-2、IL-6和TNF-α均低于PN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可有效改善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及营养状况,通过减少血浆内毒素,保护肠黏膜屏障,并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

  • 作者:

    关键词:
  • 儿童轮状病毒肠炎肠黏膜通透性与血清中AGEs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国刚;刘文君

    目的:探讨儿童血清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水平与轮状病毒肠炎肠黏膜损伤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选取因腹泻在我院住院的患儿72例,其中其中RV-Ag阳性者40例作为轮状病毒感染组,RV-Ag阴性者32例作为非轮状病毒感染组,身体健康的幼儿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患者血清中内毒素、二胺氧化酶及AGEs水平变化及轮状病毒感染患儿血清DAO水平与AGEs水平的相关性。结果①三组患者血清ETX、DAO及AGEs水平对比;两组血清中ETX、DAO及AGE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轮状病毒感染组血清中ETX、DAO及AGEs水平明显高于非轮状病毒感染组(P<0.05)。②轮状病毒感染患儿血清DAO水平与AGEs水平相关性:患儿血清DAO水平与AGEs水平成正相关(r=0.67,P<0.05);血清ETX水平与AGEs水平成正相关(r=0.55,P<0.05)。结论血清ETX及 DAO 水平可作为轮状病毒感染肠黏膜损伤检测指标。AGEs 参与了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生与发展,其在轮状病毒肠炎发病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 肠黏膜通透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秋伟;贾建伟

    肠黏膜通透性是指肠黏膜上皮容易被某些分子物质以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的特性,是反映肠屏障功能的重要指标.本文重点从肠黏膜通透性的检测方法及治疗方面对肠黏膜通透性的研究进展作简单的综述,以期为医疗研究提供借鉴.

  • 益生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琦凡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通透性异常、肠道免疫功能紊乱、内脏高敏感性、肠道动力异常、遗传及心理-社会因素等.近年来,益生菌治疗IBS的研究日益深入.该文将从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肠道免疫功能及降低内脏高敏感性等方面对益生菌治疗IBS的机制及安全性进行阐述.

  • 银杏叶提取物对肠炎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赵红伟;岳月红;康薇

    目的 探索银杏叶提取物(EGB 761)对肠炎模型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EGB 761组(10只),建立急性结肠炎小鼠模型.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及结肠病理变化;应用偶氮基质显色法测定血清中脂多糖(LPS)的含量;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D)标记的右旋葡聚糖法以及细菌移位来检测肠黏膜通透性;免疫荧光染色及组织化学测定结肠组织中occludin、Claudin-1蛋白的变化.结果 经EGB 761治疗后模型小鼠的一般情况及结肠组织病理学表现均有明显改善,EGB 761组小鼠血清中LPS的含量(0.14±0.04)与模型组(0.20±0.06)比较明显降低(P< 0.01);EGB 761组FITC-D的渗透率与模型组(4200.80±326.60)比较明显降低(P<0.01);EGB 761组细菌移位率(40%)与模型组(80%)比较也明显降低(P<0.01).免疫荧光染色及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EGB 761组可增加Claudin-1、occludin蛋白阳性细胞染色.结论 EGB 76可降低肠炎模型小鼠肠黏膜的通透性.

  • 右美托咪定对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腹内压及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尹江涛;万兵;孙志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需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腹内压(IAP)及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综合ICU 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的需机械通气治疗的腹腔感染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DEX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20例.DEX组予负荷剂量1.0 μg/kg,以0.2~0.8μg/(kg·h)的剂量维持;咪达唑仑组予负荷剂量0.05 mg/kg,以0.06~0.2 mg/(kg·h)剂量维持,两组均使Ramsay镇静评分维持在3~4分,分别记录患者镇静治疗前、镇静后24及48 h的IAP水平,并检测血浆D-乳酸含量和二胺氧化酶(DAO)的活性.结果 镇静前两组I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于镇静后24及48 h的IAP水平显著低于同时间点咪达唑仑组(P<0.05).DEX组24及48 h的D-乳酸含量和DAO活性亦明显低于同时间点咪达唑仑组(P<0.05).结论 与咪达唑仑相比,DEX可以更有效地降低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的IAP,且能有效降低患者肠道黏膜通透性,减少肠道细菌易位,改善肠功能障碍.

113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