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分化肝细胞癌19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陈鲜;李卫峰;张景丽;徐钢

    目的 探讨高分化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收集19例高分化肝细胞癌,对其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观察,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 19例高分化肝细胞癌,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35 ~ 72岁,平均57岁,14例有慢性肝炎病史.巨检:肿瘤大径0.6 cm ~2 cm,平均1.5 cm.镜下肿瘤多呈梁索状排列,梁索状细胞超过3层,细胞密度增加,有轻度异型性,有假腺样结构,部分可见脂肪变性.免疫组化:15例glypican3(GPC3)(+),阳性率78.9% (15/19);4例AFP(+),阳性率21.1% (4/19);所有患者CD34显示特有毛细血管化的丰富血管;9例CD10(+),阳性率为47.4% (9/19);Ki-67阳性指数为10%.结论 高分化肝细胞癌病理诊断比较困难,需要与肝细胞腺瘤、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进行鉴别,免疫组化尤其是GPC3(+)和血管CD34阳性表达模式对鉴别诊断高分化肝细胞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Ezrin、Moesin在肝细胞癌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陶晓峰;金晓明;王齐敏;姜洋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中Ezrin和Moesin的表达及其与肝细胞癌分化程度、恶性程度及侵袭的关系.方法 以Edmondson分级法对肝癌组织分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3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Ezrin、Moesin的表达.结果 ①Ezrin、Moesin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均有表达;②Ezrin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1),肝癌组织中高侵袭组表达显著高于低侵袭组(P《0.05),并与Edmondson分级显著相关(P《0.01);③Moesi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肝癌组织中高侵袭组与低侵袭组的表达差异不显著,而与Edmondson分级显著相关(P《0.01).结论 Ezrin在肝细胞癌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肝细胞癌误诊为海绵状血管瘤1例

    作者:王丽琼;周云;刘大刚

    患者男性,51岁.因腹痛5h,失血性休克入院,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陈旧性出血及凝血块约3000ml,肝呈结节硬化样变,肝后叶见一约2cm×1cm×1cm的肿瘤,己破裂,腹腔内未见异常肿块及肿大的淋巴结.

  • 肝细胞癌伴发肝内胆管癌1例

    作者:刘汉忠;李振丰;舒清明

    患者男性,42岁.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3年,间断上腹部疼痛5月余.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可,饮食正常,睡眠可,尿色黄,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体温36.2℃,血压150/110 mmHg.心肺等未及异常.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平坦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未扪及包块,墨菲氏征(-),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腹部超声示肝硬化,肝左内叶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肝癌.腹部CT示多发性肝癌,肝硬化.术中见肝左内叶及右前叶2个肿块,送病理检查.

  • 原发性肝细胞癌并姜片虫感染1例

    作者:刘炳辉;陆伟倩;陈倩;谷永红

    患者男性,4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症状2月余,腹部CT示肝占位性病变.在当地医院行肝动脉栓塞化疗,为求肝移植手术来我院.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多年,居住于浙江省,无外地久居史,否认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查体:腹部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5 cm,剑突下9 cm,质地硬,表面欠光滑,肝区无叩痛,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血常规:白细胞8.52×109/L,红细胞3.71×l012/L,嗜酸性粒细胞8.5%,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72×109/L.病情稳定后行肝移植术.

  • 肝细胞癌鼻腔转移1例

    作者:陈仕高

    患者男性,61岁.诊断肝细胞癌并行手术治疗4年,术后未行其他治疗.24个月前因鼻塞、出血20天就诊.检查发现左侧鼻腔新生物,表面糜烂出血,质脆呈粉红色.头部CT示左侧鼻腔团状软组织密度影,波及鼻根部,伴骨质破坏,鼻中隔右偏(图1).肺、骨等部位未见异常.临床诊断:鼻出血坏死性息肉?转移癌?行组织活检送病理.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鼻腔 转移
  • 肝细胞癌分子标记物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玉兰;韦立新

    肝细胞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在分化形成过程中可出现的一些异常蛋白表达(如AFP、CD34和GPC3等),有助于肝细胞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中,发现有众多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或表达异常参与肿瘤的形成和分化,新研究还发现非编码蛋白microRNA亦参与了肝细胞癌的形成.

  • 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陈定宝;沈丹华;朱继业

    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常见的类型,在全世界常见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为第5位,死亡率为第3位.HCC的发病率因地区而异,大多数病例为发展中国家.HCC的发生和发展是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本文主要对HCC的血清学早期诊断标记物、病理学、分子病理学、治疗及预后方面的研究做以综述.

  • 肝细胞癌前病变及高分化肝细胞癌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张树辉

    早期高分化肝细胞癌(HCC)与高级别异型增生结节的病理诊断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也是诊断的难点.本文扼要介绍肝细胞癌前病变和高分化肝细胞癌的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

  • Ezrin表达与可能源于祖细胞的肝细胞癌及术后早期复发的病例相关(英)

    作者:吴继华;张建中

    肝细胞癌的不同生物学特征可能归因于肝癌细胞的起源.对于可能起源肝祖细胞的肝细胞癌患者在外科手术切除术或肝移植术后存在肿瘤早期复发,预示这些肿瘤具有侵袭性特征.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与慢性感染自然史研究进展

    作者:陈园生;梁晓峰;胡俊峰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主要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乙肝病毒e抗体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慢性HBV感染自然史复杂、多样,与初次感染年龄、HBV载量、基因型、突变位点、HBeAg状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丙型肝炎病毒和/或丁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及宿主免疫状态等有关.慢性HBV感染过程可分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或无病毒复制期和病毒恢复活性期.部分HBeAg阴性、ALT高水平和HBV脱氧核糖核酸高滴度(>105拷贝/ml)患者,可出现肝硬化、肝细胞癌和肝功能衰竭等肝脏相关综合征.现有证据表明,合理使用抗HBV药物可减少后遗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 表达HBV的肝癌细胞对巨噬细胞分化影响的初步研究

    作者:周凯;朱婷;李楠;连琦;屠涛;刘紫晔;孔凡运;郑葵阳;汤仁仙

    目的 了解表达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肝癌细胞在体外环境下对巨噬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表达HBV的肝癌细胞HepG2.215和对照肝癌细胞HepG2培养上清,联合佛波酯(PMA,50 ng/ml)刺激单核细胞THP-1分化为巨噬细胞,采用Real-time PCR(RT-PCR)检测M1型巨噬细胞分化标志HLA-DR、CD86和M2型巨噬细胞分化标志CD206、CD163的表达;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分化的巨噬细胞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表达HBV的HepG2.215细胞培养上清联合PMA成功刺激THP-1分化成巨噬细胞.RT-PCR检测HepG2.215培养上清诱导的巨噬细胞CD163和CD206基因表达上调,HLA-DR基因表达小调;基因芯片的检测显示,与HepG2+ PMA比较,HepG2.215培养上清+PMA诱导形成的巨噬细胞有23个基因表达存在差异,其中6个基因表达上调,其余基因表达下调,这些表达差异的基因与基因的转录激活、信号转导、细胞代谢和免疫抑制等生物学功能相关.结论 表达HBV的肝癌细胞能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分化,且多种基因的表达异常与HBV感染肝癌细胞诱导分化的巨噬细胞有关.

  •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对MMPs及TIMPs的影响

    作者:柏世玉;黄清玲;李晖;王林;郑瑾;林建银;林旭

    目的 全面分析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的影响,探讨其在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 PCR扩增HBV X基因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sC,重组载体及空载体分别以Lipofectamine2000转染HepG2细胞并以800 μg/mlG418筛选抗性细胞克隆.以Western blot检测抗性细胞HBx表达.抽提细胞总RNA,半定量RT-PCR检测MMPs及TIMPs.收集细胞培养液上清,以明胶酶谱检测MMP2及MMP9活性,反相明胶酶谱检测TIMPs活性. 结果 构建了HBx重组载体pcDNA3.1-XB.该重组载体及对照空载体转染HepG2细胞后,G418筛选,分别获得抗性细胞克隆HepG2-XB及HepG2-HIS,前者经Western blot证实可表达HBx.半定量RT-PCR显示HBx可促进MMP2、7、13、14、16、17、19、23、24及TIMP1、4基因的转录,抑制MMP1、3、8、9、10、11、12、15、20及TIMP2、3基因的转录.明胶酶谱检测显示HBx可促进酶原MMP2(Pro-MMP2)及活性MMP9(Active-MMP9)表达,抑制酶原MMP9(Pro-MMP9)表达;反相明胶酶谱显示HBx可促进TIMP1、TIMP4的表达,同时抑制TIMP2及糖基化TIMP3的表达. 结论 HBx蛋白对MMPs、TIMPs转录表达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这种影响在HBx促进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的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 原发性肝细胞癌相关HBV G588C突变的功能研究

    作者:孙玮;孙浩;粱敏;敬瑶;焦凤萍

    目的 探索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 G588C突变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HBV cccDNA中的存在情况及其对HBV复制的影响. 方法 通过滚环扩增(rolling cycle amplification,RCA)和PCR扩增测序,寻找G588C突变在18对HCC患者癌与癌旁组织中的存在情况.在HBV 1.2×质粒(HBV C基因型)的基础上构建G588C突变位点,将G588C突变质粒与野生型质粒分别转染HepG2和Huh7肝癌细胞系细胞,检测上清和细胞中HBsAg含量及上清中HBV DNA水平. 结果 在18对癌与癌旁组织中G588C、突变只存在于3例癌组织中;G588C突变组上清中HBsAg 3、4d含量分别为HepG2细胞5.605±1.182,8.270±2.241,Huh细胞2.714±0.371,10.148±2.793,细胞内HBsAg 3、4d含量分别为HepG2细胞4.852±1.024,7.736±1.762,Huh细胞18.349±3.040,34.110±2.129;野生型组上清中HBsAg 3、4d含量分别为HepG2细胞8.083±1.428,13.170±0.938,Huh细胞6.231±0.373,23.971±1.573,细胞内HBsAg 3、4d含量分别为HepG2细胞2.937±0.876,4.270±1.659,Huh细胞13.498±3.06,21.010±3.488.G588C突变组上清中HBsAg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组(F=44.88,P<0.01),G588C突变组细胞内HBsAg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组(F=34.65,P<0.01);G588C突变组上清和细胞中HBs Ag总量与HBV 1.2×野生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7.69,P>0.05);G588C突变组上清中HBsAg与细胞内HBsAg的比值显著低于HBV 1.2×野生型组(F=23.59,P<0.05),HBV DNA水平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6.23,P>0.05). 结论 G588C突变不影响HBV的复制,但影响HBsAg由细胞内向细胞外的分泌,这可能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

  • HBV相关肝细胞癌肝组织中HBV cccDNA突变位点筛选分析

    作者:焦凤萍;龙璐;谢宵梦;于爱莲;王玉

    目的 阐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细胞癌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HBV cccDNA全基因组的点突变模式及其与HBV cccDNA和总DNA含量的关系,寻找可以作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预后判断指标的突变位点. 方法 取23例HCC患者术后肝癌与癌旁组织各1份,采用Qiagen法提取DNA,采用滚环扩增HBV cccDNA,采用Taqman探针法定量测定HBV cccDNA和总DNA.采用PCR分段扩增HBV cccDNA全基因组,PCR产物纯化后测序,确定其基因型,并与标准野生株序列比对,确定HBV cccDNA的突变位点. 结果 肝癌与癌旁组织中HBV cccDNA突变频率较高的位点集中于X和C区,肝癌与癌旁组织突变个数之和大于10的位点有26个.G1719突变组HBV cccDNA和总DNA的含量均低于T1719野生型组(t=2.449,P<0.05和t=2.525,P<0.05),G1719突变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短于T1719野生型组(x2=8.56,P<0.05),并且T1719G突变与患者BCLC分级相关,G1719突变组更倾向于较高的BCLC分级(x2=6.296,P<0.05). 结论 T1719G突变可能成为HCC患者术后预后的早期预测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

  •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丹华;王小众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编码的X蛋白是一种反式作用因子,具有调控细胞周期、胞内信号转导和凋亡以及诱导癌基因激活等多种生物学作用,对肝脏慢性炎症和肝细胞癌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本文就X蛋白在调控细胞凋亡、促进病毒复制和诱导肝细胞癌变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乙型/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450例分析

    作者:谭炳芹;王昌源;杜磊;张立华;董格峰

    目的 比较乙型/丙型肝炎病毒(HBV/HC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的特点,探讨HCC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5年1月~2009年7月济南市传染病医院450例确诊的HCC住院患者病史及血清学资料,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450例HCC患者HBV、HCV、HBV合并HCV感染分别为422、17例和11例.422例HBV感染者平均年龄(53.85±10.00)岁,高发年龄为50~59岁,男女比例为7.79:1;17例HCV感染者平均年龄(60.18±5.47)岁,高发年龄为60~69岁,男女比例为2.40:1.HCV相关性HCC(C-HCC)患者的发病年龄高于HBV相关性HCC(B-HCC)患者;B-HCC男性患者比例高于C-HCC;高病毒载量及长期肝炎发作是HCC形成的相关因素;C-HCC患者中2型糖尿病比例高于B-HCC患者. 结论HBV感染所致的肝炎较HCV所致的肝炎更容易发生HCC.年龄大、男性、肝炎史长、肝硬化是HBV/HCV相关性HCC的主要相关因素.

  • 肝癌治疗新药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贾晋斌;倪淑欣

    90%的肝癌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除胃癌和食管癌外的第3种常见肿瘤,全世界每年新增肝癌病例超过100万.我国是全球肝癌发病率高的国家,在常见肿瘤中肝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居第2位.肝癌恶性程度较高、病情进展快,大部分患者(>50%)就诊时己为晚期,不适合手术切除.即便可以手术切除的肝癌,2年复发率也高达50%.晚期肝癌的治疗相当棘手,尚无标准治疗方案,预后差,传统化疗后平均中位生存期仅为3~5个月.过去的20年间,肝癌患者的相对5年生存率仅由3%增长到4%~7%~[1],主要原因归结于肝癌的高复发性和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肝癌的药物治疗可归纳为

  • 肝细胞癌中与转录激活因子3相互结合的蛋白质的筛选及验证

    作者:李小燕;臧盛兵;方雪婷;马小杰;黄爱民

    目的 筛选及验证肝癌细胞中与转录激活因子3(ATF3)相互结合的蛋白质,初步探讨在肝癌发生发展中协助ATF3发挥生物学功能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沉淀法沉淀出HepG2细胞中与ATF3相互结合的蛋白,经变性聚丙烯凝胶分析,与空载体组比对,挑选出差异性的电泳条带进行蛋白质谱分析,筛选出候选蛋白;再经免疫共沉淀验证二者是否相互结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检测并分析ATF3和候选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模式.结果 过表达ATF3的HepG2实验组呈现出差异性表达的电泳条带;经质谱检测,Mascot软件分析及NCBI数据库检索,得到候选蛋白肽段信息,结合前期实验结果,PubMed文献报道,从中筛选出与ATF3可能相关的蛋白gelsolin(GSN);免疫共沉淀结果验证了ATF3与GSN相互结合的关系,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检测出肝癌组织中ATF3与GSN的表达模式一致.结论 ATF3可能通过与GSN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肝癌形成过程中协同发挥抑癌作用.

  •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与肝细胞癌

    作者:祝峙;朱明华

    当前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中的X基因及其编码产物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是HBV中惟一具有多种调控功能的病毒蛋白质.

5760 条记录 8/288 页 « 12...567891011...28728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