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丹参酮ⅡA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肌钙调蛋白及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小燕;黄萍;陈少秀;彭吉霞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肌钙调蛋白(cardiac muscle, CaM)及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proteinkinase-Ⅱ, CaMKⅡ)mRNA 表达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0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组采用结扎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45 min再灌注45 min,并反复3次阻断与再灌注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丹参酮ⅡA组尾静脉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10 mg/kg,假手术组、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 d后断头处死,取心脏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器灌流离体心脏,测定各组大鼠给药前后离体心脏左室大上升/下降速率(±LVdp/dtmax)、心肌收缩张力、心率等心功能指标;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检测缺血区心肌组织CaM及CaMKII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 组 CaM mRNA[(1.29±0.19)比(2.31±0.21)]及 CaMKⅡ mRNA[(1.10±0.07)比(2.13±0.18)]表达下调(P<0.05),心肌梗死范围[(25.12±0.43)%比(35.15±0.64)%]缩小(P<0.05),心肌收缩张力[(2.03±0.14)g比(1.06±0.12)g]及±LVdp/dtmax[(4701.2±135.3)mmHg/s比(3214.7±110.2)mmHg/s;(2518.7±65.4)mmHg/s比(1960.3±62.5)mmHg/s]增高(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下调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肌细胞CaM、CaMKⅡ mRNA表达,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酶学及心脏泵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杨增强;蔡兰兰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心肌酶学及心脏泵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17例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10例和丹参酮组107例.对照组采用溶栓、扩管、降压及抗休克等常规急救处理;丹参酮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滴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KMB、SOD、MDA和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CTNI)水平;采用直接测压法测量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并计算脉压,监测心率;采用心腔四切面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监测左室大上升/下降速率(±LVdp/dtmax)、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丹参酮组总有效率为98.1%(105/107)、对照组为87.2%(96/1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17,P<0.05).治疗后,CKMB[(10.76±1.02)mmol/L比(15.17±1.21)mmol/L,t=5.035]、CTNI[(0.11±0.02)ng/mL比(1.51±0.05)ng/ml,t=3.724]、MDA[(4.54±0.23)nmoL/mL比(9.98±1.37)nmoL/ml,t=2.570]低于对照组(P<0.05),SOD[(452.27±21.56)U/L比(209.50±15.43)U/L,t=3.935]高于对照组(P<0.05);LVDD[(50.74±5.36)mm比(44.91±5.31)mm,t=4.925]和LVEF[(4.59±0.17)%比(3.64±0.11)%,t=4.052]高于对照组(P<0.01),但反映心脏泵功能的+LVdp/dtmax[(3742±162)mmHg/s比(3948±193)mmHg/s,t=3.731]、-LVdp/dtmax[(3512±135)mmHg/s比(3847±181)mmHg/s,t=3.025]、脉压[(30.5±5.3)mmHg比(35.8±5.1)mmHg,t=2.902]、舒张压[(99.2±8.8)mmHg比(117.3±10.8)mmHg,t=4.079]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明显改善AMI患者心肌酶学指标,提高心脏泵血功能,可保护因急性心肌缺血造成的AMI.

  • 注射用丹参冻干粉针与阿司匹林抗血栓相互作用研究

    作者:王红芹;李昊娲;孙娅楠;孙明杰;林谦;李岩;武乾

    目的 建立心肌梗死大鼠模型,探讨丹参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抗血栓方面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主干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司匹林组、丹参组、联合用药组,每组8只.丹参组经尾静脉注射丹参冻干粉针17 mg/kg;阿司匹林组灌胃阿司匹林10 mg/kg;联合用药组灌胃阿司匹林10 mg/kg,尾静脉注射丹参冻干粉针17 mg/kg;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并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10 d.末次给药后,检测各组大鼠血小板凝集率、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ne prostaglandin,6-Keto-PGF1α)、凝血酶原时间、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阿司匹林组、丹参组、联合用药组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大值[(32.55±9.57)%、(32.16±10.76)%、(19.74±6.70)%比(58.75±4.81)%]、血浆TXB2[(70.58±9.31)ng/ml、(73.10±11.33)ng/ml、(49.25±5.33)ng/ml比(107.86±17.45)ng/ml]降低(P<0.01),且联合用药组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大值、TXB2较阿司匹林组、丹参组均降低(P<0.01);阿司匹林组、联合用药组6-Keto-PGF1α含量[(67.64±7.12)ng/ml、(81.72±10.72)ng/ml比(57.80±11.19)ng/ml]升高(P<0.05),凝血酶原时间[(13.11±0.67)s、(15.85±0.25)s比(10.77±0.46)s]延长(P<0.05),vWF[(51.31±4.12)ng/ml、(47.72±10.32)ng/ml比(128.81±11.14)ng/ml]降低(P<0.05),且联合用药组6-Keto-PGF1α含量较阿司匹林组、丹参组升高(P<0.05),凝血酶原时间较阿司匹林组、丹参组均延长(P<0.05),vWF较丹参组降低(P<0.05).结论 丹参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对抗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抗凝功能存在增效作用.

  • 心理护理对心肌梗塞后抑郁临床疗效影响的观察

    作者:周绪琴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心肌梗塞后抑郁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56例心肌梗塞后抑郁患者分为常规药物组(简称药物治疗组)、常规药物加心理护理组(简称心理护理组),每组均为28例。两组均十二周为1疗程,观察用药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情况。结果药物治疗组、心理护理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57%、85.71%,心理护理组治疗心肌梗塞后抑郁疗效优药物治疗组。结论常规药物加心理护理干预心肌梗塞后抑郁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心理护理在心肌梗塞后抑郁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红花注射液对血栓性疾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作者:李亮;周黎明;熊文碧;朱玲;杨云霞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对缺氧、脑梗塞、心肌梗塞及"血瘀"证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小鼠,豚鼠,SD大鼠分别复制缺氧、脑梗塞、心肌梗塞及"血瘀"模型,记录比较小鼠在密闭环境中的存活时间(秒),测量小鼠偏瘫恢复数,记录豚鼠不同时间心电图,比较给药前后心电图ST段和T波振幅变化的差异,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红花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常压耐缺氧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小鼠脑梗塞所致偏瘫的恢复率增高,红花注射液高剂量组的豚鼠因垂体后叶素所致0、30、60秒的心电图ST段高抬和0、15、60秒的T波升高均明显降低,中剂量组0秒的ST段和T波升高明显降低,"血瘀"证大鼠的全血黏度明显下降.结论:红花注射液对缺氧,脑梗塞,心肌梗塞,"血瘀"证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冠心通胶囊抗心肌缺血的研究

    作者:李宗铎;董玉秀;武天坤

    目的:观察冠心通胶囊对垂体后叶素引起Wistar大鼠心肌缺血的作用、结扎冠状动脉引起急性心肌梗塞的作用以及对血瘀证模型大鼠的作用.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法、冠状动脉结扎法及血瘀证大鼠模型法观察冠心通抗心肌缺血的作用.结果:冠心通胶囊能明显减轻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大鼠心肌缺血、缩小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引起的急性心肌梗塞范围、减轻血瘀证模型大鼠的血液黏度.结论:冠心通胶囊具有对抗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大鼠心肌缺血的作用,对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引起的急性心肌梗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血瘀证大鼠有一定的活血作用.

  • 红景天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梗塞的影响

    作者:储戟农;张早华;刘建勋;尚晓泓;林成仁;马晓斌;张德山;赵志会

    目的:观察红景天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心肌梗塞范围及血清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红景天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损伤程度,心肌梗塞面积,梗塞区重量;检测大鼠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红景天注射液能明显减轻心肌损伤程度,缩小心肌梗塞面积,减轻梗塞区重量;并能显著降低血清CK及MDA的含量,增加血清SOD活性.结论:红景天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邓铁涛老师调脾护心法治疗冠心病临床经验总结

    作者:林晓忠;吴焕林;严夏;刘泽银;周文斌

    邓老师认为冠心病是一个本虚标实之证,正虚(心气虚和心阴虚)是本病的内因,痰与瘀是本病继发因素.气虚、阴虚、痰浊、血瘀构成了冠心病病机的四个主要环节.一般的冠心病以气虚(阳虚)而兼痰浊者为多见,当疾病到了中后期,或心肌梗塞的患者,则以心阳(阴)虚兼血瘀或兼痰瘀为多见.在本病的治疗上,邓老师强调以心脾相关理论作指导,临床上运用调脾护心补气除痰法治疗冠心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邓老师经验总结如下.

  • 小剂量吗啡内关穴注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之胸痛

    作者:张雪羽;李文慧;温塘芳;李春海;程铮;张秀丽;苏心镜

    目的:探寻治疗急性心梗胸痛时吗啡的有效注射途径.方法:将临床确诊为心肌梗死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穴位注射组行双侧内关穴分别注射吗啡2 mg,静脉注射组采用吗啡5 mg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组采用吗啡5 mg皮下注射,其他治疗3组相同.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3组病人治疗5、10、30、60、180 min后镇痛效果,并记录并发症.结果:治疗前3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5 min、30 min、180 min镇痛效果穴位注射组优于其他2组(均P<0.01);穴位注射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3%,低于静脉注射组的40.0%和皮下注射组的20.0%(均P<0.01).结论:小剂量吗啡内关穴注射治疗急性心梗时的胸痛疗效确切,镇痛效果好,吗啡用量少,镇痛时间长,吗啡并发症少.

  • 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

    作者:钱伟华

    1一般资料本组60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按病情轻、中、重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其中男48例,女12例.中枢性呃逆18例(有脑血管意外,但无意识障碍者),有严重疾患如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慢性胃炎、肝癌、心肌梗塞等28例,腹部手术后24例.

  • 心痛五脏六腑相关论

    作者:吕志杰

    古人所述心痛是否即现代医学所述的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心痛与其他脏腑病变的关系如何?历代文献如何记载?这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下面,首先从马王堆出土的2000多年前女尸解剖的病理分析说起.

  • 丹参注射液促心肌梗塞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作用及对相关生长因子的影响

    作者:王振涛;岳晗;韩丽华;朱明军;张淑娟;曹生海

    本研究观察丹参注射液对MI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并通过观察其对相关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促血管新生作用的机制.

  • 心梗后左心衰大鼠心气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

    作者:王振涛;王硕仁;赵明镜;李敏;王亚红

    目的:建立心梗后左心衰大鼠心气虚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主干造成心梗后左心衰,从心率、呼吸、心功能、耐疲劳程度等方面进行心气虚证指标的量化观察.结果:模型组动物与假手术组术后30d相比,呼吸频率和心率加快,饲料消耗指数及体重增加指数下降,力竭性游泳时间缩短,心功能参数SV、CO、CI均下降,LVET缩短,以上指标两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心率-呼吸-力竭性游泳时间-心功能低下等共同组成了心梗后左心衰大鼠心气虚证的指标,基本上可定性定量地反应出大鼠的心气虚证.

  • 急性心肌梗死后PCI患者血浆心钠素、脑钠素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虹;丁振江;李春华;赵杰;王春华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血浆心钠素(ANP)脑钠素(BNP)浓度的变化,为PCI的疗效提供理论依据和客观指标.方法:AMI后行PCI的患者34人为治疗组,未行PCI和溶栓的患者38人为对照组,分别在AMI后1d、1周、2周和恢复期测血浆ANP、BNP浓度,在AMI后2周和恢复期做超声心动图测EF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MI初期两组患者血浆ANP、BNP浓度均有明显升高,两组比较血浆ANP与EF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治疗组在恢复期血浆BNP有显著降低和EF值有显著升高,二者呈负相关.结论:AMI后由于心室重构导致EF值降低和血浆BNP升高,二者呈负相关.PCI能阻止和改善心室重构,血浆BNP浓度可以作为评价PCI改善心功能的简便有效的指标.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17例

    作者:庞建国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3例,予以心电监护和一般治疗,并小剂量溶栓剂缓慢静滴(尿激酶20万u入液体静滴,肌注肝素7500u),并监测凝血酶原变化;有心律失常者对症治疗,及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治疗组1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通脉汤水煎成250ml,分3次口服.疗程为15天.结果 治疗组痊愈14例(76.5%),有效3例(23.5%),无效0例;对照组痊愈6例(46.2%),有效5例(30.7%),无效2例(2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有较强的优势,临床上值得推广.

  • 针刺治疗局部肥胖

    作者:汪慧敏;黄志真

    当人体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正常标准20%以上时称为肥胖.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肥胖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选择药物减肥,目前流行的减肥药多含有芬氟拉明、利尿剂和麻黄素.通过抑制食欲和利尿达到减肥效果,有可能造成心脏瓣膜损伤,导致心率失常;而以泻为主的减肥药严重者可使水、电解质紊乱,导致酮中毒,甚至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

  • 血栓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心肌梗塞、寇状动脉闭塞症肢体动、静脉血栓的临床探讨(附1200例分析)

    作者:孟平安;孟晓波;孟晓玲;宋颜芳;郭津萍

    目的:血栓注射液临床治疗脑梗塞、心肌梗塞、寇状动脉闭塞症、肢体动、静脉血栓1200例疗效探讨.方法:应用一种治疗血栓的注射液介入及静脉点滴治疗各种血栓.结果:应用一种治疗血栓的注射液临床治疗1200例各种血栓病例,治疗好转1195例,治疗好转率为99.6%;治愈1134例,治愈率为94.5% 结论:根据应用一种治疗血栓的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1200例各种血栓病例,有效好转率为99.6%;治愈率为94.5%,临床治疗疗效显著.

  • 心肌梗塞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研究

    作者:姚桂英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降低心肌梗塞患者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延长远期存活时间,提高心梗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方法:通过对121 例急性梗死患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观察效果.结果: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能促进配合治疗,促进疾病康复.结论 将系统的健康教育应用于心肌梗塞患者,可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同时,充分调动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 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

    作者:贾维洁

    急性心肌梗寨(AMI)实施早期、及时、有效的静脉溶栓治疗,可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塞范围.在溶栓前后给予高质量有效的护理监护可提高溶栓治疗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关键词: 心肌梗塞 静脉溶栓
  • 自发性食管破裂误诊为心肌梗塞1例

    作者:牟光远;种瑞峰;王万忠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1岁,既往高血压、冠心病病史10余年,1小时前进食呛咳、呕吐后出现左侧剧烈胸痛,濒死感,胸闷,心慌.查体:T38℃,P110次/分,R22次/分,Bp95/60mmHg,心音低钝,左下肺呼吸音低,腹部无压痛.初诊:心肌梗塞,即予止痛剂.查心电图示多导联ST段压低,胸片示左侧肋膈角变钝,心梗三项无异常.营养心肌、补液治疗观察2小时患者胸闷加重,查胸部CT示左侧中量胸腔积液,纵隔少量积气.请胸外科会诊,行食管碘油造影确诊为自发性食管破裂,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及食管支架植入术,术后半流质饮食,16天后支架滑脱,自胸管引出少许食物残渣,经全胃肠外营养10天后复查食管碘油造影示破裂口已愈合,治愈出院.

3889 条记录 5/195 页 « 12345678...19419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