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Toll样受体4在小儿哮喘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周佳丽;张岩;王东明;张艳

    目的 分析小儿哮喘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其与PBMCs培养上清中IL-6和TNFα浓度的相关性,探讨TLR4在小儿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将40例哮喘患儿分为哮喘发作组和哮喘静止组(各20例),以健康查体儿童2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检测三组PBMCs中TLR4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BMCs培养上清IL-6和TNFoα的浓度.结果 哮喘发作组PBMCs中TLR4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哮喘静止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5),在哮喘发作组PBMCs培养上清中IL-6和TNFoα的浓度较哮喘静止组和正常对照组高(P均<0.05),通过TLR4阻断剂抑制其作用后,上清中IL-6和TNFα表达水平降低,而TLR2阻断剂对以上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量无影响.结论 TLR4及其对固有免疫反应的调节在小儿哮喘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IL-6和TNFα等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

  • 雷公藤多苷治疗对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146 a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英;韩俊

    目的 观察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应用雷公藤多苷(TwHF)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iR-146a表达的变化,评价miR-146a与RA患者临床应答的关系.方法 选择62例中重度RA患者(RA组)和6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RA组接受24周的TwHF治疗.采集RA组基线期、12周、24周及对照组基线期的全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BMC中miR-146a表达水平.将RA患者根据治疗效果分为临床应答和临床不应答两个水平,比较两组基线期miR-146a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wHF治疗RA患者临床应答的影响因素.结果 RA组PBMC中miR-146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经TwHF治疗12、24周后,miR-146a表达水平降低(P均<0.01).RA组临床应答者基线期miR-146a、CRP水平高于临床不应答者(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miR-146a和CRP均与TwHF治疗RA的临床应答无关(P均>0.05).结论 中重度RA患者经TwHF治疗后PBMC中miR-146a表达水平下降,基线期PBMC中miR-146a表达水平升高可能影响TwHF治疗RA的临床应答.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miR-146a 及 miR-155的表达变化

    作者:周亚丽;郭向华;邵莉;王少春;陈东风

    目的:探讨 miR-146a 及 miR-155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RA 患者30例(RA 组),其中活动期22例、非活动期8例,正常对照组10例。提取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提取 mi-croRNA,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miR-146a 及 miR-155的表达,以小分子 RNA U6作为内参,计算 microR-NA 的相对表达量,以2-ΔΔCT表示。结果 RA 组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 miR-146a 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99±5.27、3.19±4.24,两组比较,t =-2.335,P <0.05;miR-155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09±0.005、0.010±0.005,两组比较,t =0.091,P >0.05。miR-146a 在 RA 活动期患者及非活动期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相对表达分别为0.607±0.185、0.225±0.006,两组比较,t =2.455,P <0.05;miR-155在 RA 活动期及非活动期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相对表达分别为0.008±0.005、0.010±0.005,两组比较,t =0.154,P >0.05。结论 RA 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 miR-146a 异常高表达,而 miR-155的表达未见升高。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REM2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耀炜;王惠芳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EM2)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81例,其中无认知障碍19例(A组),轻度认知障碍22例(B组),中度认知障碍21例(C组),重度认知障碍19例(D组).分别采用RT-PCR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中的TREM2 mRNA及蛋白,采用3.0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测定双侧海马总体积.结果 TREM2 mRNA及蛋白表达量A组<B组<C组<D组,除A、B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组两两比较P均<0.05.A~D组双侧海马总体积分别为(8.36±0.63)、(7.23 ±0.56)、(4.02±0.34)、(3.86±0.35) cm3,C、D组与A、B组比较P均<0.05,A、B组间与C、D组间比较,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REM2 mRNA及蛋白表达均与双侧海马总体积呈负相关(r分别为-0.582、-0.463,P均<0.05).结论 COPD合并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BMC中TREM2表达增加,其可能在COP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阿托伐他汀对脂多糖刺激下PBMC分泌TNF-α、IL-1β的影响

    作者:杜英;吴宏超;何非;张培东;王世祥;雷霄;吴翔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脂多糖(LPS)刺激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泌TNF-α、IL-1β的影响.方法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预处理2 h,而后加入10 ng/ml LPS共同培养24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结果 1 μmol/L阿托伐他汀减少LPS刺激下PBMC分泌TNF-α 53.3%、IL-1β 35.4%,10 μmol/L阿托伐他汀减少TNF-α 82.0%、IL-1β 65.6%.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抑制LPS刺激下PBMC TNF-α及IL-1β的分泌.

  • SEA诱导人PBMC对结肠癌Caco-2细胞的杀伤效果观察

    作者:胡坤;孙嘉琳;张世奇;朱秀珊;张云;陈自辉

    目的 通过蛋白注入和基因转染两种形式,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对结肠癌Caco-2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用不同浓度SEA诱导;MTT法测定PBMC对Caco-2细胞的杀伤率;用阳离子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EGFP-N1-SEA转染至Caco-2细胞,检测PBMC对该细胞的杀伤率.结果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SEA浓度的升高,PBMC对Caco-2细胞的杀伤率显著上升,在36 h、高效靶比、高SEA浓度的情况下,杀伤率可达57.23%;将pEGFP-N1-SEA转染至Caco-2中,转染效率达55%,同时能显著提高PBMC的杀伤率,转染60 h后杀伤率可达54.62%.结论 通过蛋白注入和基因转染两种形式,SEA均能诱导并增强PBMC对Caco-2细胞的杀伤效果.

  •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cγRⅡb和血清C1q抗体变化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卢志明;陈国建;崔相法;邵松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cγRⅡb及血清C1q抗体的表达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检测了41例SLE患者和30例正常人外周血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FcγRⅡb的表达及血清C1q抗体水平,将上述指标分别与抗核抗体(ANA)、dsDNA抗体及SLE活动性指数评分(SLEDAI)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FcγRⅡb的表达均减少(以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血清C1q抗体水平明显增高,FcγRⅡb和C1q抗体与ANA、抗dsDNA及SLEDAI评分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FcγRⅡb与C1q抗体呈低-中度负相关.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cγRⅡb表达缺陷和血清C1q抗体水平升高在SLE的免疫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FcγRⅡb和C1q抗体是判断SLE病情活动性的重要指标.

  • 抑郁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长链非编码RNA表达水平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

    作者:姚高峰;张书友;牛威;何明俊;孔令明;张理义

    目的 探讨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连续纳入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138例首发或3个月内未服药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9种lncRNA(TCONS_ l2_ 00001212、NONHSAT102891、TCONS_00019174、ENST00000566208、NONHSAG05500、ENST00000591189、ENST00000517573、NONHSAT04045 和NONHSAT142707)的表达水平,以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估其抑郁严重程度.结果 ①TCONS_L2_ 00001212与绝望感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370,P<0.01);TCONS_00019174与抑郁总分、迟缓因子及绝望感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286,0.346,0.542,P<0.01);NONHSAT142707与抑郁总分及绝望感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253,0.525,均P<0.01).②抑郁高分组和低分组患者TCONS_00019174和NONHSAT142707表达水平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38,2.254;P<0.05).③TCONS_00019174进入了抑郁总分的回归方程,解释其19.8%的变异,并对抑郁严重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作用(AUC=0.833,P<0.01),当TCONS_00019174=8.352CT值时,约登指数达大值0.49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9%和84.6%.结论 TCONS_00019174对抑郁症患者严重程度有较好的正向预测效能.

  • 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芳;资捷;刘泽滨;厉晓萍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PROM)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及对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预测价值.方法 51例PPROM患者(观察组)根据胎膜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分为非绒毛膜羊膜炎组16例,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组25例和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组10例,选择相同孕周正常孕妇40例为对照组.以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 mRNA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Pearson法分析TLR4 mRNA与血清IL-6、CRP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4 mRNA(0.726±0.048)及血清IL-6[(16.09±2.09) ng/L)]、CRP[(13.62±1.89) mg/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461±0.026、(8.81±1.14)ng/L、(5.15±0.77)mg/L](P<0.01);PPROM各亚组中,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4 mRNA(0.906±0.072)及血清IL-6[(35.52±3.93) ng/L]、CRP水平[(28.36±4.32)mg/L]均高于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组[0.755±0.053,(20.63±1.85) ng/L,(15.04±2.54)mg/L]和非绒毛膜羊膜炎组[0.543±0.036,(11.92±1.27)ng/L,(9.32±1.47)mg/L](P<0.01),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组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P<0.01);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4 mRNA表达与血清IL-6(r=0.473,P=0.019)和CRP(r=0.356,P=0.028)均呈正相关.结论 PPROM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4 mRNA表达上调,可作为早期预测PPROM患者绒毛膜羊膜炎的指标,联合检测TLR4 mRNA、IL-6和CRP更具临床价值.

  • 适宜无偿献血人群中隐匿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的研究

    作者:朱胜;王莹;童元华;郑燕青;王福成;翁正军

    目的 了解适宜无偿献血人群中隐匿性丙型肝炎的残留风险和基因型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480例符合献血要求的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一份血清样本进行微量汇集方式(6人份×10μl)荧光定量PCR检测HCV RNA,再对阳性汇集池中的样本进行单份检测,确定疑似隐匿性丙型肝炎人群范围;另一份抗凝血进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浓缩并从中提取核酸,以提取物为模板进行高灵敏度的巢式RT-PCR定性检测HCVRNA,然后对阳性样本进一步做基因芯片法分型.结果 480例研究对象中检出隐匿性丙型肝炎4例,其中1b型3例(75%),2a型1例(25%).隐匿性丙型肝炎在不同年龄组间、不同性别之间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地适宜无偿献血人群中存在隐匿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风险,基因型分布以1b型为主.

  • Siglec-1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陈平;孔梅;于双;江明万;刘辉;吴泽成

    目的 分析Siglec-1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c,U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40例UC活动期患者、30例UC缓解期患者、40名健康体检者的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Siglec-1的表达水平.结果 UC活动期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Siglec-1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UC缓解期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分级(轻度、中度、重度)UC活动期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Siglec-1阳性细胞数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glec-1可能与UC的发生、发展有关,有望成为评价UC患者病情活动性及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 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反应性与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激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郑明华;郑毅;陈永平

    目的大约半数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IFN-α联合治疗无应答.我们通过研究猩猩模型对Ⅰ型和Ⅱ型IFN、hIFN-α、hIFN-γ以及重组复合IFN的治疗应答来明确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IFN-α治疗无应答的机制.方法猩猩分为两组,HCV感染和未感染组,均予注射3种hIFN.为了比较两组模型对hIFN的反应性,采用定量RT-PCR分别检测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在两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以及肝脏中的表达.此外,检测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在两组肝脏中的表达.

  • 人类永生化角膜内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作者:王帆;宋柏林;徐丽伟;Christian Ohrloff

    目的 探讨人类永生化角膜内皮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分子表达及其刺激T淋巴细胞活化的能力.方法 人类永生化角膜内皮细胞分别培养在含干扰素-γ(IFN-γ)(1000U/mL)和不包含IFN-γ(1000U/mL)的F99和M199培养液中,按照1:1等比例混合并含有5%小牛血清.健康志愿者采集外周血并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应用锥虫蓝染色鉴定细胞的完整性和细胞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人类永生化角膜内皮细胞分别在有无IFN-γ诱导条件下的HLA-DP、DQ、DR抗原及CD40的表达.同时,体外共同培养人类永生化角膜内皮细胞和PBMCs,荧光活化细胞分类(FACS)法测定活化的T淋巴细胞中CD69的表达.结果 IFN-γ能够诱导HLA-DP、DQ、DR抗原和CD40在人类永生化角膜内皮细胞上的阳性表达,表现为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红色染色.CD3和CD28抗体预处理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20%的CD69阳性T淋巴细胞活化,无IFN-γ诱导时有10%阳性T淋巴细胞,而IFN-γ诱导组中,有12%的阳性T淋巴细胞,说明共同培养人类永生化角膜内皮细胞和PBMCs体系中,CD69阳性淋巴细胞数量增加.结论 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可以被人类永生化角膜内皮细胞活化,由此人类永生化角膜内皮细胞是具有免疫学特性潜能的抗原递呈细胞.

  • 干眼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和泪液中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22的变化

    作者:谈旭华;孙松;朱婷婷;任天丽;武志峰;王柯

    背景 辅助T细胞17(Th17)是一种新发现的CD4+T细胞亚群,动物研究显示,Th17细胞及其效应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干眼的发病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发病机制还需进一步证实.目的 检测干眼患者泪液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培养上清液中IL-17和IL-22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干眼临床症状及体征的相关关系. 方法 收集在无锡第二医院眼科确诊的Sj(o)gren综合征(SS)、非Sj(o)gren综合征(NSS)患者各20例,并纳入同期医院内职工和学生健康志愿者20人为正常对照组,3个组间患者年龄、性别比均匹配.所有患者行干眼症状调查量表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Ⅰ(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收集所有受检者外周血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受检者PBMC培养上清液及泪液中IL-17、IL-22的质量浓度并进行比较,并与干眼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NSS组、SS组及正常对照组干眼症状调查量表评分依次降低,SS组、NSS组及正常对照组BUT值依次延长,SⅠt值依次增大,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明显降低,3个组间上述指标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症状评分:H=40.81,P<0.01;BUT:H=40.15,P<0.01;S Ⅰ t:H=50.07,P<0.01;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H=40.52,P<0.01).SS组、NSS组及正常对照组PBMCs培养上清液中IL-17质量浓度分别为(964.92±124.83)、(718.85±115.89)、(341.95±85.08) ng/L;泪液中IL-17质量浓度分别为(440.69±126.09)、(364.33±126.85)、(61.16±11.60) ng/L,SS组、NSS组患者PBMCs中和泪液中IL-17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个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2.95,P<0.01;F=75.27,P<0.01).SS组、NSS组及正常对照组PBMCs培养上清液中IL-22质量浓度分别为(98.77±11.27)、(79.65±11.01)、(32.78±9.34) ng/L,泪液中分别为(22.22±8.96)、(14.92±4.35)、(10.47±2.67) ng/L,表明SS组、NSS组患者PBMCs中和泪液中IL-22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个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06.27,P<0.01;F=19.87,P<0.01).干眼患者PBMCs培养上清液及泪液中IL-17、IL-22水平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SⅠt有明显关联,但与干眼症状量表评分、BUT均无相关性.结论 干眼患者PBMCs及泪液中IL-17、IL-22的质量浓度明显升高,进一步提示Th17在干眼免疫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甲型流感病毒对白细胞介素-35表达的影响

    作者:谢文;段勇威;鲍腾飞;徐献群

    目的:探讨甲型流感病毒(IAV)对白细胞介素-35(IL-35)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8例IAV感染患者(患者组)和8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IL-35的水平,以流感病毒H3N2感染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设为流感细胞组,未感染H3N2的PBMC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p35和EBI3 mRNA和蛋白水平,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35的含量.结果:患者组IL-35血清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78.40±28.90pg/ml vs 30.60±17.80pg/ml),流感细胞感染组EBI3和p35 m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细胞组高(mRNA:EBI3为2.32±0.28 vs 0.75±0.13,p35为1.83±0.23vs 0.94±0.17;蛋白:EBI3为1.25±0.11 vs 0.56±0.06,p35为1.34±0.13 vs0.69±0.10),流感细胞感染组细胞培养液中IL-35亦高于对照细胞组(67.35±9.20pg/ml vs 25.62±6.40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可引起体内IL-35表达升高.

  • CR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单核细胞IL-6表达NF-kappaB激活的影响及普伐他汀干预提示动脉粥样硬化与再狭窄

    作者:王海蓉;黄从新;江洪;杨波;朱刚艳;许家俐;曲折;夏豪;蒋学俊;李庚山

    目的已知NF-kappaB(nuclear factor-kappaB)信号转导在这些促粥样硬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IL-6是动脉粥样硬化炎症链中的关键因子.本研究通过检测CRP(C-reactive protein)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IL-6表达和NF-kappaB激活的直接效应来探讨相关机制.

  • 体外循环术后患者Toll样受体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陈新忠;孙宗全;杜心灵;向道康;刘超;刘金平;陈家军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是体外循环术后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单核细胞在CPB早期即参与了其中的炎症反应[1].本研究旨在观察体外循环(CPB)围术期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和CD14的变化规律,寻求新的抗炎途径.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4的表达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

    作者:马春晓;周伟;闫兆月;屈鸣麒;步星耀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4(TLR4)表达水平与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 30例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aSAH患者,以及年龄、性别与30例aSAH患者相匹配的20例正常人对照.在开始研究时采集20例对照的外周血;采集aSAH患者入院第1、3、7天的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TLR4双阳性PBMCs细胞表面TLR4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MFI).aSAH患者入院1周内每天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1周后隔天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监控CVS的发生.结果 aSAH患者入院后第1、3天TLR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入院第1天TLR4水平高,显著高于第3、7天;此后逐渐下降,入院后第7天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Hunt-Hess分级Ⅳ~V级的患者TLR4水平显著高于Ⅰ~Ⅲ级的患者;发生CVS的aSAH患者TLR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者;并发由CVS导致脑缺血的aSAH患者入院第1天的TLR4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脑缺血的患者.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入院第1天TLR4水平是预测CVS[比值比(OR):1.041;95%可信区间(CI):0.762 ~1.876;P <0.01]和迟发型脑缺血(DCI)(OR:4.78,95% CI:2.44~ 12.71;P<0.05)发生的独立因子.结论 aSAH患者TLR4在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aSAH患者并发CVS和DCI密切相关.

  • 钙载体A23187快速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成树突状细胞

    作者:吴军;王晓怀;杨太成;赖晃文;杨传红;王捷;郑文岭

    目的探讨钙载体(calcium ionophore,CI)A23187对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形态、表面分子表达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健康献血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别加入:重组人粒/单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 100ng/ml、rhGM-CSF 100ng/ml +IL-4 50ng/ml、rhGM-CSF +A23187(钙载体,CI)各100ng/ml.体外培养40 h后,于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表面标志、MTT比色法检测上述细胞对同种异体T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结果外周血单核细胞在GM-CSF+A23187各100ng/ml的条件下培养40h,就可看到典型的DC形态,其表面单核细胞的特征性标志CD14分子表达减少,HLA-DR、CD80、CD86及CD83分子的表达均明显增高,且具有明显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外周血单核细胞在钙载体A23187及GM-CSF的共同作用下,40h就能获得成熟的DC.

  • 对负载人胶质瘤冻融抗原的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韬;周新荣;牛洪泉;雷霆;薛德麟

    目的建立从人外周血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并探讨冻融抗原制备的DC疫苗在CTL对胶质瘤细胞杀伤效应中的作用与效率.方法将从人外周血分离出单核细胞(PBMC)进行培养,用GM-CSF和IL-4培养7~14 d后,进行鉴定;在DC培养的第7 d,加入自体胶质瘤细胞的冻融抗原以致敏DC,用MTT、乳酸脱氢酶法检测DC刺激T细胞的增殖作用和负载冻融抗原后的DC疫苗对自体CTL杀伤活性的诱导作用.结果PBMC在培养7~14 d后可获得大量的DC,该DC能够强烈的激发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负载冻融抗原后的DC疫苗能有效地诱导自体CTL的杀伤活性.结论用该方法可以获得大量较纯的DC而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用冻融抗原制备的DC疫苗有很强的免疫活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26 条记录 8/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